民政部国家康复医院骨一科何谓“O”型腿,下面我以一个专业肢体矫形的角度向大家详细讲解。顾名思义,“O”型腿即当我们站立时,双足部并拢,从正面看,双膝关节分离较大,而不是紧挨着,双下肢轴线相连呈字母O型,双下肢解剖轴线均有异常,不仅影响美观,而且随年龄增长明显影响相邻关节如髋关节及踝关节的功能。那引起“O”型腿的疾病有哪些呢?1、佝偻病:一种为营养不良型佝偻病:患者出现下肢内翻畸形,膝内翻最大成角部位在胫骨近端。另一种为维生素D拮抗型佝偻病:最常见的遗传性佝偻病,是由于近端肾小管重吸收磷障碍,1,25-二羟维生素D水平异常,表现为身材矮小,骨骼畸形多发生于膝关节附近,可表现为膝内翻、膝外翻、胫骨扭转、下肢骨弯曲、“O”型腿,牙齿畸形等,实验室检查为血清磷明显减低,血清碱性磷酸酶升高,血钙正常或稍低,1,25-(OH)2维生素D3水平正常或稍低,PTH正常或升高。治疗可用磷酸盐和1,25-二羟维生素D3。2、老年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为长时间膝关节内外侧负重不平衡导致膝关节内侧磨损较重,出现膝关节变形,双膝关节间距增大,双下肢呈“O”形。“O”型腿有哪些临床表现?主要表现为下肢外观异常,行走距离长时出现膝关节疼痛及小腿疼痛,下肢无力等,行走步态异常。随年龄增长,出现膝关节韧带松弛及不稳定,出现相邻关节疼痛,甚至腰部疼痛。双下肢全长X线片显示双膝关节内侧间距较大,双下肢形似字母“O”形,可见股骨远端和胫骨近端畸形。“O”型腿,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对于“O”型腿,当发现孩子步态异常,外观异常,应及早到正规医院诊治。对于畸形明显患者,需行手术治疗矫正畸形,恢复下肢力线,避免营养髋关节及脊柱关节功能,使孩子身体正常成长发育。对于成年患者,建议早期行截骨矫形手术治疗。
民政部国家康复医院 骨一科焦绍锋主任团队“医生,我家孩子9岁了,从小诊断为“脑瘫”,双腿交叉,一直针灸、康复治疗,原来需要扶着走,3岁才独自走路,现在还是腿部交叉,问过康复科说需要手术治疗,在结合康复,您看这病能治好吗?”,“听说您这比较专业,有好的手术方法吗?”经常遇到家长带孩子来门诊给孩子看病,那我们聊聊脑性瘫痪这个病是什么病、怎么得的?怎么治疗效果好?1、发病因素:继发于发育性大脑非进展性损害,包括母亲生产时新生儿缺氧,出生后脑外伤、缺血、出血、脱髓鞘疾病、感染和炎症性疾病等导致。2、主要临床表现:多样,痉挛性瘫痪适合手术治疗!痉挛性瘫痪早期主要症状为双髋关节内收、膝关节屈曲、马蹄足或平足等,随年龄增长临床表现不同,呈现不同年龄段特征。肌张力增高导致关节疼痛僵硬、关节变形及活动受限。晚期症状为关节退变、关节挛缩固定性畸形、关节屈伸角度减小,严重影响行走及生活质量。由于选择性肌肉张力增加,下肢肌肉的生理性兴奋-抑制不平衡,骨骼生长速度超过肌腱,导致肌肉骨骼畸形为进展性。随生长发育,肌腱生长不能代偿,出现持久性的结构畸形,关节挛缩和骨畸形。下肢出现髋、膝、踝多平面畸形。随着手术技术的提高,对脑瘫患者的步态紊乱更加深刻,分类更加明确。运动功能评定:多采用粗大运动功能分级系统(grossmotorfunctionclassificationsystern,GMFCS),可用于指导临床治疗和治疗效果评估。3、治疗:痉挛性瘫痪早期治疗,康复功能锻炼伴随终生!对于年龄小于6岁患者,可行康复锻炼治疗,包括减轻体重、运动锻炼增强上肢肌肉力量,口服减轻肢体痉挛药物治疗等,柔软性畸形可通过支具、牵伸训练、物理治疗、减轻痉挛治疗,效果不佳患者需行手术治疗。手术治疗:避免“生日手术”,行下肢多平面软组织松解,包括松解髋内收肌、腘绳肌、跟腱延长或腓肠肌腱膜延长等,矫正髋、膝、踝多平面畸形。严重畸形结合微创截骨手术,手术方案的选择因病情而异。效果明确,短期和长期随访显示效果满意。行走儿童治疗目的(GMFCSlevels1–3):保存能量、获得有效和无痛的步态。手术治疗基本原则:重新力线关节、矫正骨畸形和平衡肌力。4、Ilizarov技术,治疗肢体中重度关节挛缩畸形,手术微创,效果好!应用Ilizarov微创技术治疗膝关节屈曲、马蹄足,仅需行两处1-2厘米小切口,行膝关节及踝关节软组织松解,安装Ilizarov环形架,逐步牵伸可矫正膝关节及足部畸形。具有以下优势:微创、软组织干扰小,患者可早期下地负重活动、术后可逐步调节外固定架恢复下肢满意力线,且环形外固定架固定稳定,局部下可拆除外固定架,无需进手术室行二次手术。其不足:外固定架体积较大,占用空间。但随着外固定架材料的研究进展,铝合金和碳环使外架逐步轻量化,手术技术的进步,患者外固定架的时间逐步缩短,均可耐受。骨一科主要治疗以下疾病:1、肢体畸形矫正与功能重建:后天与先天性肢体畸形及各种复杂的四肢畸形。包括创伤后遗症、脊髓灰质炎后遗症、髋关节脱位、马蹄内翻足、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膝内翻(O型腿)、膝外翻(X型腿)、关节疾病、骨髓炎、骨不连、骨坏死、骨缺损、脑瘫肢体功能障碍、平足等。应用环形外固定架结合截骨、肌腱移位、肌腱延长、重建等多元化技术优化组合治疗各类肢体功能障碍患者,治疗效果显著。2、肢体损伤及常见疾病:四肢骨折、关节脱位、肩肘膝踝运动系统损伤,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手部损伤、周围神经血管损伤、运动损伤、骨和关节感染性疾病、软组织肿物、颈肩痛和腰背痛、腱鞘滑囊疾病等。可通过微创内外固定、关节镜技术等进行系统诊疗。随着科技进步及计算机软件技术发展,应用带数字化六根螺纹杆泰勒架治疗下肢各种疾病,可达到精确矫正,数字化,效果更为满意。咨询电话:010-58122974(门诊二楼)010-58122968(科研楼四层)欢迎来电
民政部国家康复医院骨一科焦绍锋主任团队“医生,您好,我家孩子12岁了,从出生就发现脚变形,一开始还能走路,刚出生几天后打过石膏,3岁时在我们当地医院做过手术,可是现在脚还是变形,脚内翻,走路时脚外侧和脚背着地,不能穿普通鞋,走路时还疼痛,家里特别着急,他也不愿意和朋友玩!找不少医生看过,说还需要做手术?您这里有什么好办法吗?能治好吗?”,经常遇到患者家长带孩子的来门诊看这种病,心情沮丧且没有信心,那我们谈谈这个病是什么病、怎么得的?怎么治疗效果好?其实这些孩子患的是先天性马蹄内翻足,表现为先天性高弓、内收、内翻马蹄足畸形,并且畸形不能被动矫正,大部分属于特发性畸形,少数与脊髓膨出症、多发性关节挛缩症或其他一些综合征有关。1、发病情况:全球每年有超过十万先天性马蹄内翻足婴儿出生,80%在发展中国家,其中多数得不到治疗或治疗不当。给患儿、父母和社会带来极大的生理、心理及经济负担。延误治疗的马蹄内翻足是先天性骨骼肌肉缺陷中导致肢体残疾的主要原因。在发达国家,很多马蹄足患儿经过创伤很大的手术,结果畸形不能矫正且伴有并发症。需要一次或多次手术;有些病例术后虽然足外观好转,但仍然僵硬、无力,常伴有疼痛;青春期后,疼痛增加,常常变成跛行。传统行广泛软组织松解和三关节融合,需去除较多骨质,易造成软组织血循环障碍,发生术后皮肤坏死、切口不愈合,足部变小等导致术后效果不满意。2、治疗:非手术治疗:Ponseti方法(手法和石膏矫形),适合于3岁以下儿童,出生后7天即开始治疗,9个月以前开始治疗最有效,9-28个月之间开始治疗仍然可以矫正全部或多数畸形。每周一次手法矫正,石膏固定,一般6周就能矫正。治疗越早效果越好,辅以经皮跟腱延长,单纯马蹄足可以在两个月或两个月以内矫正,只需要微小的手术或不需要手术。已经通过35年的跟踪随访研究和全球许多国家的临床实践得到证实。前3个月全天穿戴外偏支具,婴儿的脚通过在支具内踢动,增强了腓侧肌肉和背屈肌肉的力量,这些可以抵抗胫侧肌肉和腓肠肌对脚的拉力。持续支具每天14-16小时,一直到3-4岁时,很少复发。手术治疗:适用于保守治疗不能完全矫正畸形患者。包括经皮跟腱切断术、后方关节囊松懈、进行部分或完全的环形软组织松解术。但手术切口较大,创伤较大,一次矫正容易出现皮肤坏死、感染等并发症。而应用Ilizarov技术治疗效果满意。3、Ilizarov技术治疗延误治疗和复杂僵硬畸形,微创,恢复快,复发率低!应用Ilizarov外固定技术治疗延误治疗和复杂僵硬性畸形,疗效确切,行足跖内侧肌腱延长后,安装外固定架行畸形牵拉矫正。对于严重畸形,仅切除三关节软骨面及部分软骨下骨,部分矫正畸形,避免皮肤坏死、切口不愈合等并发症发生,最大限度保留患足大小和长度,改善患足功能。术中必须转移肌腱使内外翻、背伸跖屈达到肌力平衡,依据Pnoseti原则术后缓慢持续牵拉紧张、挛缩的足踝软组织,应力可促进踝、足骨及软组织再生和重塑,保留了足的长度和负重功能。由于外固定架固定稳定,患者截骨部位愈合满意,术后效果满意。典型病例如下我科主要治疗以下疾病:1、肢体畸形矫正与功能重建:后天与先天性肢体畸形及各种复杂的四肢畸形。包括创伤后遗症、脊髓灰质炎后遗症、髋关节脱位、马蹄内翻足、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膝内翻(O型腿)、膝外翻(X型腿)、关节疾病、骨髓炎、骨不连、骨坏死、骨缺损、脑瘫肢体功能障碍、平足等。应用环形外固定架结合截骨、肌腱移位、肌腱延长、重建等多元化技术优化组合治疗各类肢体功能障碍患者,治疗效果显著。2、肢体损伤及常见疾病:四肢骨折、关节脱位、肩肘膝踝运动系统损伤,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手部损伤、周围神经血管损伤、运动损伤、骨和关节感染性疾病、软组织肿物、颈肩痛和腰背痛、腱鞘滑囊疾病等。可通过微创内外固定、关节镜技术等进行系统诊疗。随着科技进步及计算机软件技术发展,应用带数字化六根螺纹杆泰勒架治疗下肢各种疾病,可达到精确矫正,数字化,效果更为满意。
门诊经常遇到脚踝反复扭伤患者,养好了后又扭伤,反复出现,这是什么原因呢?踝关节扭伤非常常见,据调查,约占所有运动损伤的40%,可是踝关节扭伤的机制是如何呢?是保守还是手术治疗? 踝关节是人体远端承重关节,而且扭伤多发生于踝关节外侧结构损伤,当踝关节扭伤时,应由医生进行认真细致的体格检查,最好行三维MRI检查,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踝及后足外侧副韧带损伤的诊断。1、首先了解一下足部的解剖结构,足部有26块骨,若干籽骨和跗骨,组成34个关节。高达60%的患者出现外踝扭伤后遗症,而慢性踝关节不稳最常见的症状是肿胀、无力、明显不稳和疼痛。那么稳定踝关节外侧的结构有哪些呢?包括骨性结构和韧带、腓骨长短肌腱。踝关节外侧韧带复合体包括距腓前韧带、跟腓韧带和距腓后韧带,而在踝关节由背屈(勾脚尖)到跖屈(蹬脚尖)的全过程中,距腓前韧带是限制内翻的主要结构。距腓前韧带起自外踝的前面,向前内侧走行,止于距骨颈部的外侧面,长15~20毫米,宽6~8毫米,厚2毫米,前方与踝关节囊融合,是踝外侧韧带复合体最弱的韧带,最常受伤。2、急性踝关节扭伤一般分为三级,Ⅰ级:韧带轻度损伤,轻微肿胀和压痛,无不稳定;Ⅱ级:韧带部分撕裂,肿胀和压痛明显,轻到中度不稳定;Ⅲ级:距腓前韧带完全断裂,伴随跟腓韧带损伤,严重肿胀和压痛,功能丧失,显著不稳定。那么对于急性踝关节扭伤的治疗方法有哪些呢?根据分度不同治疗也不同。对于Ⅰ级、Ⅱ级损伤,行功能治疗,可帮助高水平运动员休息、冷敷、压力固定、抬高患肢,短期制动和保护。Ⅲ级损伤治疗存在争议,仍推荐采用非手术治疗,包括主动全范围活动度锻炼,负重,在斜行板上锻炼本体感觉,加强腓骨肌力量。3、慢性踝关节不稳定外踝扭伤为常见损伤,多数能顺利恢复,但反复的踝扭伤导致踝关节慢性不稳定,出现典型的疼痛、不稳,或者二者同时出现,据估计高达40%的患者出现慢性踝关节不稳,慢性不稳分为两种类型:机械学不稳和功能性不稳。通常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伴随关节内病变,关节镜下微创治疗效果满意,研究发现92%的患者合并关节内病损,包括游离体、滑膜炎、碎骨片、骨赘、粘连和软骨软化,漏诊会影响治疗效果,建议在行稳定手术前行关节镜检查。非手术治疗无效,以往行开放的踝部韧带修复或重建术取得成功。对于踝关节功能性不稳、腓骨肌腱力量薄弱的机械性踝关节不稳定可行非手术治疗,包括伸展、本体感觉和腓骨肌力量训练,应用矫形鞋垫或鞋子治疗足和踝对线不良和不稳。通过绷带包扎增强对踝关节外侧的稳定性,可重复使用的支具更加广泛,可显著减少踝关节不稳患者的距骨倾斜角度,硬性踝关节支撑保护效果更好。踝关节外侧韧带重建的适应症是经过非手术治疗仍存在长期的、有症状的机械性不稳定。包括非解剖重建和解剖性修复,解剖修复适用于大多数患者,患者不存在多发韧带松弛。非解剖修复方法,Evan修复术适用于不符合以上标准患者,Chisman-Snook重建术(腓骨短肌劈开术)适用于肥胖、具有高度再次损伤风险的运动员,或手术失败患者。大多数研究超过10年随访显示超过90%患者效果优良。
肩关节疼痛、冻结肩,您了解吗?“医生,我肩膀疼了好几个月了也不好,每天夜里都睡不好,肩膀疼得上卫生间都需要帮忙!这是肩周炎吗?能被治好吗?”,经常遇到患者心情沮丧的来门诊看肩膀痛,那我们聊聊这个病是什么病、怎么得的?怎么治疗效果好?1肩周炎、冻结肩:俗称“五十肩”,门诊常见于大多数50岁以后的中老年患者,可您真的对这种疾病了解吗?虽然是常见病,但出现严重的肩关节疼痛会严重影响患者睡眠和生活质量。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肩周炎的诊断已经过时了,医学上的专业名称是“粘连性关节囊炎”,顾名思义,即关节囊滑膜下层出现慢性炎性和关节腔内关节液减少所致,关节囊紧紧围绕肱骨头所致。临床中发现以下几种患者患冻结肩的几率较高,包括女性、年龄大于49岁、糖尿病、颈椎间盘疾病、长期制动、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自身免疫性疾病及创伤等,好发于40岁~70岁人群,近70%的患者为女性,20%~30%的患者对侧肩关节也出现同样症状。2冻结肩分三期,病程长!可自愈!原发性冻结肩临床表现分为三个阶段,第1期疼痛:出现渐进性、弥散性关节疼痛,可持续数周或数月,夜间加重,侧卧位肩关节受压时症状更加明显,严重影响患者睡眠和生活质量。第2期僵硬:患者为减少肩关节疼痛而限制关节活动,通常持续4~12个月,主诉日常生活活动受限,疾病进展时出现持续性钝痛,肩关节达到或接近新的活动范围时出现锐痛。第3期解冻:持续数周或数月,随着肩关节活动度增加,疼痛减轻,绝大多数肩关节活动逐渐恢复,但无法恢复到客观上正常状态,但大多数患者主管上感觉恢复正常。3冻结肩的治疗,能减少痛苦!能治好!那这种疾病如何治疗呢?骨一科门诊接诊和治疗大量此类患者,治疗效果满意。传统认为此病为自限性疾病,持续12~18个月,无后遗症,但部分患者出现远期问题,我们的经验是患者接受治疗越早,恢复越快,早期治疗非常重要,早期行物理治疗,非甾体类抗炎药,关节内药物注射,手法松解,关节镜下松解等。尽管冻结肩病程为自限性,在12~18个月可自行缓解,但应早期积极治疗。初次治疗主要控制疼痛和炎症,物理治疗包括超声波等治疗,专业的康复治疗师,指导系统的肩关节活动范围练习,掌握康复锻炼技巧,初始要避免外展发生撞击。麻醉下闭合手法松解可取得良好效果。但是引起肩关节疼痛的常见疾病还有肩关节撞击综合征、肩袖损伤、钙化性肌腱炎等,需要行详细的体格检查,必要时行肩关节平片和磁共振检查,进一步明确诊断和指导治疗。欢迎来骨一科门诊就诊咨询和治疗,联合影像科、康复科等专业的团队为您的肩关节健康保驾护航,尽快使肩关节活动早日恢复自如!我们将继续推出通俗易懂肩关节疼痛的专业知识,使您增加对疾病的认识,克服恐惧,共同面对,祝您早日康复!骨一科是国家康复辅具研究中心附属康复医院的重点建设专科之一,目前科室高级职称2名,中级职称4名。立科之本始终坚持走特色发展之路,立足于应用国际及国内的先进骨科技术和理念,充分发挥国家康复辅具研究中心的科研优势,在数字化、微创化骨科治疗、骨关节畸形矫正及骨关节的数字化仿真快速成型技术方面国内领先,保持与国际先进水平的接轨。贯彻“民政为民、民政爱民”的服务理念,为肢体残障、畸形及骨关节病变人群实施手术救助。
跖腱膜炎,俗称跟痛症,主要是指跟骨结节前内侧深面疼痛,是成人跟痛的最常见原因。一、病因1、随年龄增长,脂肪垫组织退变,胶原、水分、弹性纤维组织也减少,足底跖腱膜由于退行性变出现部分撕裂,导致牵张性骨膜炎。2、与足趾背屈时跖腱膜的“铰链”机制有关,跖腱膜起自跟骨结节内侧的底面,是其最致密和坚硬的部分,是最常见的压痛部位,分几束止于跖趾关节的跖板、屈肌腱鞘和近节趾骨基底部,跖腱膜绕“铰链”的“绞盘”(跖骨头)被拉向远端,跖腱膜受到持续的牵引力,使纵弓抬高,其起点处受到牵拉。二、临床表现患者年龄大多数为40-70岁,通常单侧发病,多见于肥胖患者,一般有逐渐起病的疼痛,而无急性创伤史,活动时加重,休息时减轻,体重过重时症状难以控制,通常发生在跟骨内侧结节处,伴有主诉足跟下足底内侧面内侧疼痛,最明显的症状是刚开始步行时足底发生的疼痛,晨起时疼痛尤其剧烈,当患者开始行走及牵伸足底结构后,疼痛常减轻。典型病例其疼痛随日常活动的增多而加重,也有患者主诉在久坐后站起时突然出现疼痛,对于重症患者,每走一步都会疼痛。常见体征为跟骨结节内下侧的局限性压痛,症状持续时间从数周、数月至数年不等。三、鉴别诊断跖腱膜破裂:通常发生在激烈的运动之后,足弓处可见瘀青,超声和MRI可明确诊断。跗管综合征:胫神经受卡压会产生足跟、足底和足趾的麻木和疼痛,叩诊和挤压试验可诱发阳性结果。痛性跟垫综合征:多见于田径运动员,认为是跟垫纤维间隔损伤导致。跟垫萎缩症:通常见于老年人,一般有典型的晨间疼痛。四、非手术治疗跖腱膜炎是一种自限性疾病通常预后良好,95%的患者非手术治疗有效,经过一年多的治疗,症状可完全缓解。1、包括休息、口服非甾体类抗炎药物,牵拉跟腱及跖腱膜,包括行柔韧性及力量训练,每天2-3次,尤其在跑步前,减少过度使用,减轻体重,穿衬垫良好的鞋,使用软质足跟垫。2、尽可能减少注射类固醇激素,一定不要注射到皮下脂肪内,否则可能增加跖腱膜断裂及足底脂肪垫萎缩的发生率。3、物理治疗:理疗(超声透入或离子透入)。对于症状超过10个月的患者,行高能量冲击波治疗有效。高能体外冲击波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不良反应少,有助于刺激跟骨跖腱膜起点的愈合反应。五、手术治疗很少需要手术治疗,对少数患者采用所有的非手术治疗方法,症状仍然长期存在,且患者愿意接受手术,可考虑手术治疗。1、经内侧纵弓的近端切口行跖腱膜松解,可松解中心腱,保留外侧30%-50%的完整性,减少开放性手术所需时间,取得良好效果。2、在内镜下切断跖腱膜优势显著,对软组织破坏小,可很好地显示腱膜结构,可精确切除内侧1/3至1/2的筋膜,术后疼痛轻微,可很早恢复到完全负重状态,更快恢复日常生活和工作。国家康复辅具研究中心附属康复医院地址:北京市经济技术开发区荣华中路1号网址:http://www.gjkfyy.com
民政部国家康复医院骨一科焦绍锋主任团队“医生,您好,我小腿骨折1年半了,在我们当地医院做过两次手术了,可是骨折那还是没长上,也做过各种治疗,走路还是疼痛,在家里也干不了活,不能照顾家里,也上不了班,特别着急,晚上失眠!体重降低了很多,找不少医生看过,说还需要做手术?您这里有什么好办法吗?能治好吗?”,经常遇到患者心情沮丧且没有信心的来门诊看这种病,那我们谈谈这个病是什么病、怎么得的?怎么治疗效果好?1、定义:骨折不愈合通常称为骨不连,指骨折端愈合功能停止,甚至骨折端形成假关节,其病理特征是骨折两端仅以软骨或纤维组织相连,骨不连是骨科的疑难疾病之一。2、骨不连分类:根据骨折端活力情况,分为2种类型。第一种为血管丰富肥大型:骨折端富有生命力,产生明显的生物学效应,又分为几种压型:象足型骨不连,马蹄形骨不连,营养不良型骨不连。第二种骨不连为缺血萎缩型:骨折端缺乏活力,生物学反应少。3、治疗:方法多,因人而异,个性化选择!3.1非手术治疗包括辅助外固定、高能震波、电磁波刺激、冲击波治疗等。3.2手术治疗:包括改善局部生物学环境和加强局部机械稳定性。改善生物学环境包括:去除感染灶、骨移植、应用Ilizarov技术。加强机械稳定性方法包括加强内固定和外固定方法。4、Ilizarov技术:微创,早期负重,功能锻炼,恢复快!应用Ilizarov技术治疗骨不连,去除原有内固定术后,仅安装外固定架,术后依靠调整外固定架行断端畸形矫正,并可行断端加压或局部加压-牵引(手风琴技术)治疗骨不连,且断端无需行自体髂骨或异体骨植骨术,减小创伤和经济负担,患者可早期下地负重行走,临床治疗效果满意。前苏联Ilizarov教授于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根据大量临床和实验研究提出张力-应力法则,即给活体组织持续、稳定的缓慢牵伸产生一定张力,可刺激组织的再生和活跃生长,其生长方式类似胎儿组织的细胞分裂,设计出了全环式金属外固定支架,环与环之间通过螺纹杆连接,通过调整螺纹杆改变肢体长度和角度,成为了矫正肢体“变形”及肢体延长术的利器,治愈大量应用常规方法难以治疗的疾病,引起世界广泛关注及应用。局部加压-牵引(手风琴技术):治疗骨不连,类似于演奏手风琴,在骨不愈合部位上下各有两个环。A治疗开始前,疤痕组织填充骨段之间的间隙。B第一阶段,压缩,使骨段接触并压碎疤痕组织。C,第二阶段,开始牵张,由压碎的疤痕组织和骨表面产生纤维血管组织柱。在新形成的组织和在挤压中幸存下来的旧组织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平衡。D,如果再生发育的强度没有跟随牵张,那么第三阶段,重复非常缓慢的压缩,有助于刺激组织向性,使新旧组织之间的平衡向积极的方面发展。E第四阶段,重复牵张,帮助胶原束在骨基质中巩固并刺激产生成骨细胞。在X线片上可以看到,最初的再生云具有纵向的钙化柱。我科已应用手风琴技术治疗多例下肢股骨、胫骨骨不连患者,术中均未植骨,创伤小,治疗效果满意。典型病例见下图:男,52岁,外伤致右小腿骨折后引起骨不愈合,骨不连20年、原内固定钢板断裂,在我科实施内固定物取出、ILizarov外固定架矫形术,矫正畸形,应用骨折端加压-牵拉技术,术后18个月,骨折端顺利愈合
民政部国家康复医院骨一科焦绍锋主任团队“医生,我膝关节疼了好几个月了也不见好,关节内有积液,肿胀,腿感觉也变形了,走路超不过100米就开始疼痛,夜里都睡不好,睡觉时都感觉疼!吃过不少药,关节内也打过针,找不少医生看过,还是疼痛,这是关节炎吗?能被治好吗?”,“我也不想换人工关节,有什么好的保留关节的手术方法吗?”经常遇到中老年患者心情沮丧的来门诊看膝关节痛,那我们聊聊这个病是什么病、怎么得的?怎么治疗效果好?上述病人患病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中老年常见的膝关节退行性疾病,是一种以关节软骨的变性、破坏、骨质增生为特征的慢性关节病,其主要病理改变是软骨磨损变薄,甚至完全磨损消失,以及关节边缘韧带附着处和软骨下骨质反应性增生形成骨赘,并引起关节疼痛、僵直、变形。1、易患因素:易患因素包括年龄增长发病率逐渐增加、体重增加导致关节负荷增加、职业因素如重体力劳动者及运动员、合并症因素如骨质疏松及糖尿病患者、外伤导致软骨破坏或关节结构改变、女性发病率更高。2、常见临床症状:早期主要症状为膝关节疼痛僵硬、关节肿大变形及活动受限。晚期症状为膝关节活动摩擦音、关节畸形、关节屈伸角度减小,严重影响行走及生活质量,双膝严重内翻时腿呈“O”形改变。3、治疗,方法多,早期保守治疗,晚期出现关节变形者,保守治疗效果不佳,以手术治疗为主!对于初次发病患者,可行保守治疗,包括减轻体重、运动锻炼增强肌肉力量,非甾体类抗炎药物治疗、关节内注射玻璃酸钠等,效果不佳患者需行手术治疗。手术治疗:包括行关节镜下关节清理术、截骨手术、单髁置换术、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等。手术方案的选择因病情而异。保膝手术方法:对于相对活跃和年轻的患者,可行开放高位胫骨截骨术(HTO)。改善下肢力线,对膝关节间室的应力重新分布,从而缓解疼痛,改善功能。矫正膝关节内翻畸形效果良好,短期和长期随访显示效果满意,是一种较好的保留患者自身膝关节功能的方法,可延迟或避免行膝关节置换术。适应症:膝关节活动度基本正常,患有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合并膝内翻畸形,行HTO可通过Ilizarov微创技术实施此手术。4、Ilizarov技术,保膝手术,微创,效果好!应用Ilizarov微创技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仅需行两处1-2厘米小切口,分别行胫骨高位截骨术和腓骨上段截骨,具有以下优势:微创、软组织干扰小,患者可早期下地负重活动、术后可逐步调节外固定架恢复下肢满意力线,且环形外固定架固定稳定,截骨端愈合满意。截骨端愈合好,拆除外固定架简单,无需进手术室行二次手术,无钢板螺钉残留。其不足:外固定架体积较大,占用空间。但随着外固定架材料的研究进展,铝合金和碳环使外架逐步轻量化,手术技术的进步,患者外固定架的时间逐步缩短,均可耐受。我科骨关节患者资料见下图病例一、双膝关节重度骨性关节炎,术后双膝内翻矫正,疼痛缓解术前外观示双膝内翻明显,X线片示:双下肢力线明显内移,双膝内翻明显术后佩戴外固定架行走,术后1年双膝力线满意,双膝内侧关节间隙增宽国家康复辅具研究中心附属康复医院骨一科欢迎您的咨询热忱为您解答和诊治!
民政部国家康复医院骨一科2021年9月内蒙古自治区“助康工程”项目定点医疗机构签约我院(国家康复辅具研究中心附属康复医院)以来,已经免费救治肢体畸形患者20余例,均获得了满意的效果。“助康工程”是内蒙古自治区民政厅聚焦贫困残疾人这一特殊群体,通过“助康工程”为有意愿的困难残疾人免费配置假肢、矫形器及轮椅、拐杖、助行器、护理床等康复辅助器具,为有手术适应症的肢体畸形患者免费进行手术矫治。我院骨一科主要负责为有手术适应症的肢体畸形患者免费进行手术矫治。进入2022年,虽然全国疫情形势仍然严峻,但党和国家对残疾患者的关怀时刻未停,内蒙古自治区民政厅继续安排专项资金实施“助康工程”,继续为符合条件的肢体残疾患者免费实施矫形手术治疗。我科从2015年开始实施民政部“福康工程”肢体畸形患者的手术矫治任务,到目前为止已经为2千余名肢体残疾患者实施了免费的手术矫治,均取得了满意的疗效。受助的肢体残疾患者通过系统的手术和康复治疗,肢体功能显著改善,生活能力和劳动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极大减轻了家庭负担和社会负担。项目受助对象:具有内蒙古自治区户籍,有意愿且符合以下条件之一的:(一)持残疾人证的低保对象,特困人员、低收入家庭中的残疾人;(二)盟市级以上民政部门确定的其他残疾人对象。项目资金资助范围:受助患者住院手术及康复的费用,包括诊疗费、手术费、康复费、药品费、住院服务费等,不包括患者的营养费、伙食费及陪护费。医疗费先由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或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结算,扣除医保报销及大病保险、医疗救助、慈善捐助部分后,每名患者每次资助医疗费不超过3万元。有符合条件的内蒙籍病友可以跟我们联系。联系人:刘志杰医生13811981752,许红生医生15901086511地址:北京市亦庄经济开发区荣华中路1号
以下内容部分选自上本书。据估计,全球每年有超过十万先天性马蹄足婴儿出生,80%在发展中国家,其中多数得不到治疗或治疗不当。陈旧性马蹄足给患儿、父母和社会带来极大的生理、心理及经济负担。在全球范围内,陈旧性马蹄足是先天性骨骼肌肉缺陷中导致肢体残疾的主要原因。在发达国家,很多马蹄足患儿经过很大的手术,但结果是畸形得不到矫正且伴有并发症。需要一次或多次手术是很常见的;有些病例手术后虽然足部外观好转,但仍然僵硬、无力,常常还有疼痛;青春期后,疼痛增加,常常变成跛行。Ponseti方法(手法和石膏矫形),单纯马蹄足可以在两个月或两个月以内矫正,只需要微小的手术或不需要手术。这一点已经通过35年的跟踪随访研究和全球许多国家的临床实践得到证实。潘塞缇(Ponseti)方法特别适用于那些缺乏骨科医生的发展中国家。这项技术很容易被治疗师及助理骨科医生掌握;此外,还需要一个组织良好的医疗体制来确保家长能够正确使用足外偏支具,确保马蹄足不会复发。通过对正常儿童、成人和胎儿足的解剖,我充分理解了足各关节之间相互依赖运动的机制,并且认识到矫正马蹄足并不难。Huson1961年在荷兰Leiden发表的“跗横关节功能和解剖的研究”(AnAnatomicalandFunctionalStudyoftheTarsalJoints)更坚定了我对足解剖的理解。足弓,即马蹄足过度的足弓,是马蹄足典型的畸形,它与后足内翻相关。它是第一蹠骨过度屈曲的结果,导致相对于后足而言前足外翻。Hicks1950年代将其描述为“外翻扭曲”,而外科医生通常误解为矫正马蹄足必须将前足外翻,这就更增加了足弓,导致了医源性畸形的出现。只有对足的功能性解剖有了清楚的理解之后才能够明白,矫正足弓的第一步必须是将第一蹠骨内翻,将其排列成与后足相对合理的位置。第二步,同时矫正后足内翻和内偏。这是因为足的关节有严格的相互依赖关系,不能分别矫正。基因对足的畸形起着重要作用,从受孕的第12周—20周一直持续到出生后的3—5年。畸形发生在脚生长最快的时期(基因的这种影响也见于其他几种情况,如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先天性脊柱侧弯、Dupuytren’s挛缩及骨关节炎)。我们的矫正方法是将关节按正常位置重新排列,重要的是用石膏时将其维持于矫正过度的位置:踝关节外偏75度,背屈20度。前3个月全天穿戴外偏支具,婴儿的脚通过在支具内踢动,增强了腓侧肌肉和背屈肌肉的力量,这些可以抵抗胫侧肌肉和腓肠肌对脚的拉力。如果持续使用这种支具每天14-16小时(睡眠时)一直到3-4岁时,很少复发。个别病例需要将胫前肌腱转移至第三楔状骨,以保证踝部肌肉的永久平衡状态。先天性马蹄足畸形被错误的理解、错误的治疗多年,我相信与对跗骨关节的运动错误理解有关。通常认为跗骨关节的活动是在一个固定的轴上,骨科专家总是试图强力将前足外翻以矫正马蹄足的严重内翻,这会引起足弓增大,内偏的跟骨前面的结节与距骨头的下表面相挤压会引起中足破坏。若对足的功能性解剖有了清楚的理解,矫正马蹄足则很容易。拇指用力抵住距骨头的外侧面,使其不产生旋转,充分内翻的足在距骨下得到外偏,此时后足的内翻、内偏同时得到了矫正;因为跗骨关节之间有着严格的相互依赖关系,不能分别矫正。对跗骨关节畸形的矫正需要对脚的功能性解剖有清楚的了解。遗憾的是,许多骨科医生对马蹄足的矫正基于错误的假设,他们认为距下关节的旋转有个固定的轴,从前内上方通过跗骨凹陷向后外下方;因此,认为如果沿此轴将脚外翻,马蹄足的内翻畸形就会得到矫正。其实并非如此。沿这个假想的轴将脚外翻会加重本已外翻的前足,从而加重马蹄弓形的程度,使内偏的跟骨与距骨相抵抗,其结果是破坏后足的结构,跟骨的畸形得不到矫正。图D示跟骨的前部位于距骨头的下方,这种体位引起跟骨的内翻畸形。在不将跟骨外偏的情况下(图E),试图推跟骨至外翻位会迫使跟骨与距骨相抵抗,且不能矫正其内翻。将跟骨侧向移动(外偏),使其与距骨的相对位置正常(图F),才能矫正马蹄足的足跟内翻畸形。无论是正常的足还是马蹄足,均不存在一个单一的跗骨可以沿其旋转的轴。跗骨关节功能上是相互依存的,任何一块跗骨的运动都会引起相邻骨骼的移动,其动度取决于关节面的形状和交错韧带的方位与结构;每一个关节都有其特定的运动模式。因此,要矫正马蹄足跗骨内移和内翻,必须同时将舟骨、骰骨、跟骨逐渐向外侧移之后才能将它们外翻至中立位。因为紧张的跗韧带是可以被逐渐拉长的,所以这些移动是可行的。潘塞缇方法说明了矫正的机制。下面(第9页)的A图反映的是当脚沿距骨头旋转时所有的成分都得到矫正。这些都发生在打石膏的过程中。B图是从后面观察跟骨内翻在这个过程中得到矫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