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曾奇峰 这是心理学界的曾奇峰老师 写给自己女儿的一封信。 情真意切,言辞灼灼。 值得父母亲和想要做父母的人一读再读。 亲爱的小人: 之所以叫你“小人”,有两个原因?。 一是我第一次看见你的时候,你的确很小啊,胳膊腿细的像我的手指; 二是“小人”这个词稍带贬义,就算是对你有时候调皮、而我又对你没什么办法的一种“报复”吧。 首先,我想对你说抱歉,因为我们没有征得你的同意,就让你来到了这个世界上。 也许你觉得好笑,你都没有出生,怎么可能征求你的意见呢? 但爸爸这样说,是认真的。 人生有很多自己做不了主的事情。“出生”就是最开始的那一件,“死亡”是最后的那一件。 当然,不仅仅是你,我们周围所有的人,都是这样莫名其妙地来到这个世界上,后来又不得已才离开的。 爸爸和妈妈也是这样来到这个世界上的。 我们在生活了二、三十年后,觉得这个世界还不错,就决定让你也来看看。 所谓“不错”的意思就是:这个世界有很多有趣的地方,但它却并不完美,还有很多不那么好的、甚至丑恶的地方。 不论你以后怎么看待生活,爸爸都想跟你定一个“君子协定”: 如果你觉得这个世界精彩又好玩,你不必谢谢我们;如果你觉得人生痛苦又无趣,你也不责怪我们,好吗? 有一些父母觉得,自己把孩子带到了这个世界上来,而且把孩子养大,所以孩子应该感恩。 现在你知道了吧,把孩子带到这个世界上来,最多是件不好不坏的事情;而养育孩子,则是父母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法律规定,不养育孩子的父母亲,是要负法律责任,并且会遭到众人的谴责的。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父母养育孩子,最低限度只是没犯法而已。 你不必对仅仅没犯法的人说“谢谢”。 你出生后,我“升级”为爸爸,这可是一个人一生中最重大的“升迁”! 8年来,你一直都在教我怎么做一个好的爸爸,你教的很好,我呢,也在不断地努力学习着。 你出生前,爸爸只是做着你奶奶的儿子,无止无休地接受着奶奶的爱,而没有学会怎么给与爱。 有了你之后,爸爸才学会了怎么“给”与“爱”。 你以前是那么地弱小,而你以你的“弱小”衬托了我的“强大”。 在你感到害怕搂着我的时候,在你让我为你打开矿泉水瓶盖的时候,从你无比欣赏和崇拜的眼神里,我感受到了自己的价值和能力。 爸爸从你那里得到的荣誉和鼓舞,远远地超过了从其他方面得的。 爸爸是别人的心理医生,而你却是爸爸的心理医生。 在爸爸的内心变得不那么宁静的时候,你的纯真灿烂的笑容可以很快让我从心灵的泥潭中走出来,变得轻松快乐。 看心理医生是需要花钱的哦,所以我还欠你一大笔治疗费啊,呵呵。 你的出生,还延伸了我的生物学存在,使记忆了我的信息的基因可以在这个星球上持续地存在下去。 人来到这个世界上,迟早都会离去。但因为你,爸爸即使离开了,却还有一些东西留着,这会让爸爸觉得很安心很自豪呢。 有些不那么会做父母的人,把自己弄得惨兮兮的。 他们会对孩子说,为了你,我舍不得吃、舍不得穿、拼命地工作,等等。 他们这样做,实际上是想操控孩子,使孩子丧失维护自己权利的伦理立场和道德勇气,对父母哪怕是无理的要求,都无条件地服从。 我从来不认为父母都是对的。 父母都是从孩子慢慢变成的,既然孩子可能犯错误,变成了父母后同样也会犯错误;怎么可能一变成父母就不会犯错误了呢。 而且,没有人天生就是好父母,任何人都必须向自己的孩子学习,才能慢慢地变成好父母的。 所以,孩子应该是父母的老师啊。 我永远都不会跟你谈孝顺爸爸妈妈的事。 因为我觉得,如果在你小时候,我们对你很好的话,当我们老了,你自然会对我们好的。 我不想把这样自然而然的事情,当成“伦理道德”施加给你。 就像我会自然而然享受美食,而不必总是给自己强调“不吃饭就会死去”一样。 把孩子对父母的自然的爱,硬性规定成一个道德准则,是大家犯的一个最为愚蠢的错误。 你一定要问,这个世界上为什么有那么多对父母不孝的人呢? 爸爸告诉你,孩子的不孝,是继发性的、反应性的。 简单地说,一个孩子如果在小时候没有得到父母高品质的爱,那他也就没有爱的能力,所以就对父母也没有爱了。 孩子出生时几乎就是一张白纸,爱和恨的能力,都是后来学会的,而学习的主要对象,就是父母。 抚养你的确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你的一切都会成为我们担忧的焦点: 成长、健康、饮食、安全、交友、学习、游戏,还有以后的专业、工作、择偶、婚姻和生育。 从你的祖父辈那里我们知道,这可是一个没有尽头的艰辛旅途呢。 但你不必内疚。 我想说的是,你带给我们的快乐,带给我们的活着的意义,远远超过了我们付出的辛苦。 人生美好的地方之一是,你经常需要做出选择,而且,你事先并不知道,你的选择是不是最好的。 这样的有点“冒险”的感觉,会极大地增加活着的乐趣。 亲爱的小人,作为爸爸,我会极大限度地让你享受选择的快乐。 在你18岁以后,我建议的话都会更少说了。 当然,如果你主动征求我的意见,那你要我说多少,我就说多少。 人生在世,如果重大事情都是别人 —— 哪怕是父母 —— 说了算的,那活着还有什么乐趣? 的确,每个人的选择都有错的可能,但是,自己的错误选择,不管怎样都比别人代替自己做出的正确选择要好。 就像下棋一样。 你旁边站着一个世界冠军,他不断地指挥你下棋,他的指挥绝大多数都比你高明,但是,你如果都听了他的,那你不过是他的傀儡罢了,你下棋还有什么意思? 所以别理他,听自己的。 是输是赢已经变得不重要,重要的是 —— 这是我自己在下棋! 选择之后,就要承担选择的后果了。 如果选择正确,享受成功的快乐,应该没有什么问题。 但另一种可能是,要承受失败的痛苦和压力。 其实这也没什么,人生如果只有成功和喜悦,那也会很无趣的。 请记住,爸爸会祝你成功快乐。 但是,如果你的选择错了、失败了,爸爸永远都在那个可以让你休息和疗伤的地方等着你,你愿意修养多久就多久。 等你重新振作起来的时候,再鼓励你上路。 爸爸决不会在你遭受挫折后的任何时候趁火打劫说: 当初你要是听爸爸的,就不会有今天这样的状况了。 爸爸既然已经准备好分享你的成功和幸福,也就同时做好了分担你的失败和悲伤的打算。 好朋友都会这样做的,何况我是爸爸呢? 人生最大的选择,也就两个:事业和婚姻。 关于事业。 一个人一辈子最幸福的事情,莫过于做一件自己爱做的事情,并且还可以通过这件事养活自己和获得荣誉了。 我可不愿意你错过这样的幸福、而代替你做出决定。 爸爸现在就是因为从事着自己喜欢的职业而幸福着,因为爸爸现在的职业,就是爸爸自己完全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的。 告诉你啊,这个职业虽然很辛苦,但爸爸一直都很高兴地工作着呢。 婚姻是个人生活方面最重要的事情。 跟职业选择相比,你的婚姻更加应该由你自己决定。 爱情和婚姻,是人投注情感最多的地方,所以也是最有趣的地方。 如果这件事都是被人幕后指挥决定的,那人生还有什么有趣的事情啊? 很多人的父母,代替孩子决定婚嫁对象,实际上是剥夺了孩子人生的快乐。 这样的父母很自私呢:相当于让自己享受了两辈子的选择的快乐,而让自己的孩子一辈子也没活过。 一个人活着的价值,就在于自己可以做出选择啊。 在你人生的所有重大选择上,爸爸都是最热情的观众。 爸爸觉得,养儿养女,不是为了“防老”。 而是:为了观看自己的一部分,活得比自己更丰富、更精彩。 在爸爸的下半生,你会演出如此吸引我注意力的戏剧给我看,这会使我远离孤独和无聊。 而且,你的存在本身,就已延伸宽阔了我有限的生命。谢谢你呀。
误区一:哮喘患儿偶尔有咳嗽和气喘,不算严重。哮喘轻微的症状也提示气道的炎症没有控制,从而导致气道结构的破坏,造成永久性的肺功能的损害。无论平时症状轻还是重,没有控制的哮喘同样可由于哮喘的急性发作导致死亡。 误区二:哮喘不能控制,肯定经常犯。如果积极治疗,约80%的哮喘患者可以得到良好控制,和正常人一样生活。
如果孩子小时候湿疹重,平时容易打喷嚏,或者小时候有食物过敏(指多次 吃同一种食物出现皮肤发红,有皮疹,腹痛、呕吐等现象,常见是牛奶蛋白、鸡蛋、花生、大豆) ,反复喘息,3-5岁后还一咳嗽就要喘,很少发烧,那哮喘可能性就很大了。有些家长很难接受孩 子有哮喘,总觉得我们家宝宝不咳嗽时不喘啊,只有咳嗽才会喘,其实,哮喘是个慢性病,不是天 天有症状,有发作期,有缓解期,小年龄的很多是感冒诱发。哮喘的孩子很多都有过敏性鼻炎,鼻 炎有四大症状:鼻塞、流涕、鼻痒(孩子表现为揉鼻子)、连续喷嚏,不容易和感冒区分,感冒一 般有咽痛(不限于早上),不会连续喷嚏。 哮喘一定有喘吗?一般哮喘是反复喘的。但是有一种哮喘是不喘的,就是医生说的咳嗽变异性哮喘,只咳不喘,一个月都治不好,消炎药吃了也不见效,遇到烟味等刺激性气体会咳嗽,大笑和活动后会咳嗽,后半夜会咳嗽,没什么痰,吃了特布他林或丙卡特罗近一周后咳嗽明显好转,如果这样的话,就可能是哮喘了。 哮喘需要做那些检查?1.过敏原检测:有两种方法是可靠的,一是皮肤点刺,痛苦小,花费小,不到一刻钟就能出结果,但是受药物影响,如果3天内吃了抗过敏药,检查结果可能是阴性,还有一定的风险,极度敏感的病人,发作期的病人,极少数可能出现哮喘发作、休克现象。二是抽血查过敏原,最全的是北京协和医院,目前一般医院只能查常见的四种食物过敏源及吸入过敏原总筛查及尘螨,吸入过敏原总筛查可以给医生提供依据是否有吸入过敏过敏,如果有,过敏性鼻炎伴哮喘的可能性就要考虑。抽血查不受药物影响,任何时候都可以查,没有任何风险,缺点是花费高,等待时间长,最长要一周。有家长说过敏原检测有什么用,查出来了也不能治疗。如果证实有过敏存在,孩子咳嗽不好,对医生可是个很有帮助的线索,诊断方向和治疗方案都会不同。不知大家带孩子看病时有没有发现,"支气管炎"是医生经常的诊断,处方消炎药咳嗽药,有时候不见得有效.咳嗽并不见得都是支气管炎。2.肺功能:肺功能有助于医生判断孩子病情轻重,有时帮助医生诊断有无哮喘,长期治疗后有助于判断疗效。3.呼出气一氧化氮检测等等。 哮喘如何治疗?经常发现门诊病人哮喘发作时挂水、抗生素等等,如果不是严重哮喘发作,一般不需要挂水,口服及雾化药物即可,哮喘发作一般没有细菌感染,大多是病毒感染、接触过敏源、接触刺激性气体如烟草等诱发,发作时治疗:避免过敏源,激素+气管扩张剂为主要用药。急性症状控制后,需要长期控制用药,也就是预防用药,一般吸入激素,病情较重者医生会处方激素加长效气管扩张剂联合用药,有些会服用孟鲁司特钠。过敏高发季节需要环境控制、加服抗过敏药。 注意事项:一是长期和固定医生合作,长期随访,根据病情逐渐减量,如有波动,查找原因,及时纠正,才能更好控制。有些家长担心药物副作用,私下减药,造成病情控制不佳,反复发作,结果是病没看好,药没少用。有些家长觉得诊断明确了,药物效果也不错,没药了随便找个医生开点药,容易造成药物该减量时未减量,如果病情有波动,也不容易找到原因。固定医生,如果病情控制不佳,医生有压力,也会更加负责任。二是家里人戒烟,吸烟造成疾病发作,还影响药物疗效,而且哮喘发病概率增高,不是哮喘的变成哮喘。三是发作期不能吃冷饮、饮料,平时尽可能少吃饮料,不健康,添加剂人工色素等等。苏州的哮喘孩子大多是尘螨过敏,春秋两季时温度湿度适合尘螨繁殖,室内尘螨量大增,过敏性鼻炎及哮喘是高发季节,床上是尘螨繁殖的温床,勤洗床铺,60度以上的热水先泡再洗,不睡席梦思,睡板床,枕头两年一换,会减少家中尘螨量。 哮喘长期用药副作用大吗?家长一听长期用药,可吓坏了,孩子那么小,连续几年用药,能行吗?哮喘的吸入激素单位是微克,而发作时口服或者输液用的药是几十毫克,是全身用药,随着血流流向全身,一毫克等于一千微克,不采取长期用药,反复发作,用的药物只多不少,而且,吸入的激素结构发生改变,局部吸入用药,副作用大大减轻,随着病情控制,还会逐渐减量,一句话,只要是规范用药,副作用可以忽略不计。 最后提一下有关脱敏,目前国内大多数医院只能进行尘螨过敏病人的脱敏治疗,北京协和变态反应科脱敏种类多。尘螨脱敏目前方法有两种,一种是注射脱敏,一种是舌下含服 ,前者疗效好于后者,疗程均为3年以上,6岁以上孩子适合,费用目前2万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