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精选
(4)
全部
(11)
视频
(0)
病例
(0)
医学科普
(9)
诊前须知
(2)
分类
精选精选 惊恐障碍——容易被误诊为心脏病的心理疾病
几个星期前,在心理门诊,进来一位30岁的男性患者,由母亲及姐姐陪同,一进来就说是心内科医生介绍他们过来的。称主要问题是:反复出现胸闷、呼吸急促,病程1年余,曾在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解放军422医院、广州某三甲医院呼吸科及心内科就诊,反复检查未发现明显异常,予对症治疗效果不好,再次到我院心内科就诊,心内科医生考虑心理问题,转介到我科。医生:出现胸闷的时候有没有觉得心跳很快,好像快要跳出来一样?患者:有医生:有没有觉得好像气不够用,呼吸很困难?患者:有医生:发作时有没有感觉快要崩溃了甚至感觉就要死了?患者:是是是,有有有医生:发作时有没有说需要马上来医院或者需要马上呼叫120?患者和家属:有有有,就是这样。。。。。。。。。。。。在听我询问的过程中,我观察到其母亲的脸上凝重的神情逐渐发生变化,露出了久违的笑容。她称这一年来,为儿子的病发愁,已经好久都没笑过了,说我问这几个问题,问到心里去了,完全是这样,犹如算命先生,低声跟患者姐姐说,这个医生终于会看了,还特意走到诊室门口看看牌子看我的名字,犹如找到救命稻草。我详细评估了患者的病情,考虑惊恐障碍,然后跟患者及家属进行了惊恐障碍的健康教育,同时我感觉他们的期望值过高,觉得我一定能帮他治好,还说了好多溢美之词,给高帽我戴。但我深知这些疾病的治疗都不是百分百有效,我告诉我没那么厉害,在我这里大概70%效果不错,也有些经过治疗效果不好的。告诉他们这个事实,免得到时效果不好,家属心理落差大而过来骂街,最后开了药物给他们就回去了。幸运的是,患者按医嘱服药,效果比较好,前几天过来开药,心慌、胸闷、恐惧这些发作已经不明显了,能出去帮忙干活了。作为一个医生,我也是欣慰的,所以我在这里给大家科普关于惊恐障碍的知识,希望能增加公众对惊恐障碍的认识,也希望非精神心理科大夫对这个疾病有更加深入的了解,从而可以避免一些反复检查、过度检查造成的医疗资源浪费,让这类患者可以得到及时的诊断及治疗。记得几年前在中山市人民医院急诊科进修时,有一天晚上在抢救室,突然抢救室的门打开了,平车推进一个年轻男性患者,患者双手使劲伸直,“啊。。。。。。。啊。。。。。。”大叫,声音非常洪亮,表情极度惊恐状。我当时没有反应过来,也没见过正在发作的惊恐障碍,以为是什么其他躯体疾病,反正心里没有数,正想着如何抢救,另一个同是进修的搞急诊的兄弟用手推推我,向我使个眼神,说“你们科的”。后来经过处理,患者平静下来,我与他交谈,原来患者是一个典型的惊恐障碍患者,已有两年多时间,经常发作性的出现心慌、胸闷、呼吸困难、感觉憋气甚至快要死掉的感觉,异常恐慌,所以才大喊大叫。平时还常常担心这种情况发作,感到不能放松,甚至不敢出远门,生怕在外面出现这种情况找不到帮助,曾经接受相关检查,如心电图、心脏彩超、甲状腺功能、性激素等未发现明显异常,接受过药物治疗,能控制,但未系统治疗。这是我第一次亲眼目睹的惊恐发作,我那兄弟告诉我,在急诊时间长了,经常会碰到这种情况,表现很夸张,但检查往往没什么异常,予安定处理后很快好转,但往往会再发,虽然他不知道这叫做惊恐障碍,但第一时间反应是心理问题,这也是在急诊练就的火眼金睛。确实,在临床上,有一类这样的患者,常发作性出现心慌、胸闷、感觉接不上气、极度恐惧、甚至感觉要失控或者感觉快要死了,有的需要马上到医院,有些需要马上打120,到医院后医生查体和进行心电图、胸片、抽血等检查却没发现明显异常。到医院经对症处理后往往能很快缓解,或者自己会缓解。但下一次又会出现,往往没有预兆,突然出现,患者总是忧心忡忡,担心再出现这种情况,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工作,甚至有些患者因此回避社交,或者呆在家里不敢出去,担心在外面出现以上情况得不到及时的帮助。这种情况很可能就是惊恐障碍。惊恐障碍也称急性焦虑发作,是一种突然发作的、不可预测的强烈的焦虑、躯体不适和痛苦。发作时病情发展很快,往往几分钟分钟达到高峰,一般半个小时左右会自行缓解,长的可达数小时,发作间期几乎完全缓解,但患者会担心再次出现惊恐发作,对发作后果的担忧,担心惊恐发作意味着存在威胁生命的疾病,伴有回避行为,有些患者不敢外出,不参加人多的活动,不敢从事体力劳动。患者发作时有非常强烈的躯体不适感,所以绝大部分患往往都在急诊科、心内科及呼吸科就诊,往往从头查到脚都没发现异常,有些能做的检查都做了,甚至反复查,也查不出问题,最后由急诊科、心内科或呼吸科转诊到精神心理科。惊恐障碍以惊恐发作为主要表现,惊恐发作有以下表现:心理体验失控感(快要控制不住了或快要发疯了)濒死感(患者常诉突然胸闷、胸部压迫感、气上不来、呼吸困难、感觉马上就要死掉了,甚至呼喊、跑到外面通风的地方)精神崩溃感(患者体验到无法控制的精神崩溃的来临)有一天早上,神经内科的兄弟转介一个患者过来,在读大学生,男性,患者当晚睡觉到凌晨三点时醒来,出现睡眠麻痹体验(俗称鬼压床),遂感到精神快要崩溃了,恐惧、心慌、胸闷、不停哭泣,非常难受,要求医生帮帮他。躯体症状心慌、心悸、心跳加速有些患者描述心脏要跳出来了或者感觉到心脏抽离胸闷、气短、窒息感患者往往描述为透不过起来、氧气不够用、气喘、气促、呼吸不顺、呼吸困难极度恐惧发抖出汗胸痛不适喉部堵塞感恶心、腹部不适发冷发热身体麻刺感头晕、走路不稳甚至晕厥感觉世界不真实或者感觉自己抽离出来,脱离了自己按照我的经验,心慌、胸闷、气短、呼吸困难、失控感、崩溃感、濒死感出现频率较高,如果发作时,以上症状有4个以上,就初步考虑是惊恐发作。需要接受进一步的身体和心理评估。关于惊恐障碍的诊断思路如果第一次出现惊恐发作,是不是就该到精神心理科就诊?答案是否定的,第一次发作到急诊就诊是非常正确的选择,因为很多躯体疾病都可以出现惊恐发作,需要排除以下躯体疾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嗜铬细胞瘤癫痫心肺疾病前庭功能障碍自发性低血糖还要排除有没有吸毒、酒精或药物的影响(二尖瓣脱垂及甲状腺功能亢进常见)如果经过反复检查,排除器质性疾病,患者出现反复不可预期的发作。就要考虑是精神心理科的惊恐障碍了,这时要到精神心理科就诊。惊恐障碍有三大特征:惊恐发作、预期焦虑、回避行为。惊恐发作就是上面说的令人恐惧的发作。预期焦虑指的是在发作停止后,也就是发作的间歇期,患者不能放松,总担心着下一次发作的到来,忐忑不安,就像家里东西给人家偷了,之后不能够放松,感觉又会有小偷过来一样的不安心情。这种担心会影响到自己的生活、工作及人际交往。回避行为:患者害怕在外面会出现惊恐发作,怕自己会出现紧急情况,如严重心脏疾病,晕倒等得不到及时的帮助,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尽量回避外出。惊恐障碍并不少见1.5%的成年人正罹患惊恐障碍2.1%的成年人既往有过惊恐障碍惊恐障碍的病因目前还不十分明确,既与遗传因素有关,也与大脑里面某种微小物质的不平衡有关,也与心理压力、性格特点有关。从心理学的角度看,惊恐障碍主要是对躯体不适的习得性恐惧。认为惊恐障碍是一种不正常的害怕,对一般性的躯体症状有面临灾难处境的态度。在正常生活中,可能发生一些无关紧要的刺激,这些刺激能引起患者的过度关注,并对这些刺激产生一种如临灾难似的错误解释,从而导致自助神经症状,这些症状使病人进一步感到害怕,最后体验到突然的、不能控制的惊恐发作。这种解释也是惊恐障碍患者心理治疗的基础。关于惊恐障碍的治疗由于是科普性质的文章,又由于惊恐障碍的治疗是非常专业、系统且严肃的问题。很难用几句话说清楚,况且每个患者有个体差异,没有适用于所有患者的万能公式。简单介绍下治疗原则及我个人的经验。总的来说,包括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药物治疗早期靠大剂量的安定类药物,这里想说的是很多患者担心安定类药物会不会成瘾,会不会有很大的副作用,我一般告诉他们,理论上有,但我当医生这么多年,用了这么多,还没出现过,我遇到的成瘾的都是自作主张,不听医生的建议,自己越吃越多最终成瘾。关于副作用,由于大剂量安定类药物会影响人的动作协调性,嘱咐患者不要开车及操作机械,对于年老患者,嘱咐走路要小心,不要摔跤,因为安定类药物有肌肉松弛作用。后期慢慢将安定类药物减下来,这些副作用就会消失。除了安定类药物,主要用药为选择性五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以前有五种,叫做“五朵金花”,现在多了一种,变成“六朵金花”。带大家认识下,名字分别是:氟西汀、帕罗西汀、舍曲林、氟伏沙明、西酞普兰、艾司西酞普兰。当然还有其他药物和一些增效药物。这里不详述了。心理治疗对于惊恐障碍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有一些治疗方法:如惊恐控制治疗、认知行为治疗、内感受性暴露治疗、松弛治疗、呼吸训练、支持下心理治疗等。我的治疗经验:惊恐障碍的治疗分为三个方面,分别是控制惊恐发作,控制预期焦虑、改善回避行为。控制惊恐发作:指的是正在发作的时候,临时控制惊恐发作主要靠苯二氮卓类,如安定,阿普唑仑等,我常常使用阿普唑仑,一般服2粒,十几二十分钟会缓解,比自然缓解来得快,更重要的是给患者一种控制感,这么恐怖的发作,原来是有药可治疗的,增加了安全感,心理治疗方面我会教患者憋气的方法来增加疗效。从长远来说控制惊恐发作靠SSRI/SNRI类药物减少发作频率,也就是舍曲林、帕罗西汀、艾司西酞普兰等“六朵金花”这一类的及文拉法辛、度洛西汀SNRI这一类药物。控制预期焦虑:控制预期焦虑主要靠SSRI/SNRI类药物,配合心理治疗,我常常较患者随身携带阿普唑仑备用,当出现惊恐发作体验时如心慌、胸闷、呼吸困难、恐惧等体验时,立马服用两粒,症状很快控制,患者会明白,即使出现这种恐怖的情况,但我也有办法对付,自我控制感及安全感增加,预期焦虑就减少。改善回避行为:我用的是阿普唑仑联合行为激活疗法。如有个患者害怕自己外出会晕倒,不敢独自外出,也不敢独自在家里,在治疗过程中,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解释惊恐障碍的形成过程及治疗方法,然后要求患者服用阿普唑仑后独自出去,患者就诊完回去当天傍晚吃了阿普唑仑,按照我们的约定就出去了,一开始也是硬着头皮,很害怕,到人多的地方及超市逛了一圈回来,发现没有昏倒的情况,自己暗爽,从此之后就敢独自出去了,当然是随身带着阿普唑仑,而且越来越不怕了,可以参加工作了。这是我治疗惊恐障碍的具体方法,有效率非常高。当然,以上经验仅供参考,不能完全照搬这种方法,每个患者的体质不一样,病情轻重不一样,所需要的药物治疗剂量不一样,也要考虑药物的副作用及禁忌症,所以需要按医生的医嘱治疗。写在后面的话如果你们读了这篇文章,知道原来有个惊恐障碍这种疾病以及惊恐障碍大概长什么样子,我的目的就达到了。但是,我还想说两句第一:不要视而不见。意思是说如果反复出现心慌、胸闷、呼吸困难、失控感、濒死感等表现,经过反复检查没发现明显异常器质性病变,要想到惊恐障碍这个病。这样可以避免反复过度的、重复的检查,可以减轻患者的痛苦。第二:不要先入为主。不要看到反复出现心慌、胸闷、呼吸困难、失控感、濒死感等表现,就首先想到惊恐障碍。这是大忌。诊断及治疗惊恐障碍,心里面必须时刻想着器质性疾病的可能。切记,要避免把器质性疾病误诊为惊恐障碍,或者惊恐障碍合并躯体疾病。
李水洪主治医师湛江中心人民医院精神心理科
94人已购买
2
19
精选精选 介绍一种天才病——双相障碍
由一个案例说起 小杨是一个18岁的大一学生。一年前出现不爱说话,心情差,闷闷不乐,总是高兴不起来,晚上难以入睡,次日当同学们还在梦中的时候他就醒来了,醒后再也睡不着。白天觉困倦,上课注意力难以集中,听课效率下降,跟不上老师的思维,学习成绩开始下降,患者对什么失去都没有信心,曾有退学甚至自杀的想法。家人没意识到是精神心理方面的问题,更多的是担心患者的成绩,过了3个多月后小杨的状态渐渐好转,人变得开朗了,莫名开心,上课时头脑反应很快,以前不会做的题患者都能很快做出来,记忆力甚至比以前好了,对于一些枯燥的知识记得又快又牢。学习成绩很快又升上来了,高考还考上了一所一本重点学校,超出了他的正常水平。上大学后不久,小杨开始变得浮夸了,爱吹牛了,打电话给家人说个不停,说自己发现了成功的秘诀,定能成为很成功的人物。在宿舍跟同学也夸自己厉害,但若遭到同学的质疑便大发脾气,晚上不睡觉,通宵达旦看励志书籍,影响舍友休息。患者觉得自己天下第一,同学老师都是笨蛋,看不起别人。也渐渐变得大胆爱交往,花钱如流水,几天就把一个月的生活费花完了。看过我之前关于抑郁症的科普的朋友们,很容易判断他一年前出现的表现是抑郁症的症状,但他后来出现了一些与抑郁症完全相反的症状,他被诊断为双相障碍。 当你开始读这篇文章的时候,你很可能不知道双相障碍是什么,但你肯定听说过著名画家、艺术巨匠——梵高,他患的就是双相障碍,最终还因为双相障碍自杀身亡。国际上将梵高的生日——每年的3月30日定为“世界双相障碍日”,一是纪念梵高,二是引起大家对双相障碍的重视。 双相障碍又叫做“天才病”,因为很多天才级别的人物,都是双相障碍患者,如英国前首相丘吉尔、海明威、普希金、梵高等;同时,双相障碍患者,相对于其他精神障碍患者来说更容易成为天才。因为双相障碍有个情绪高亢的时期,个人感觉非常爽、精力非常充足、似乎浑身有使不完的劲、头脑非常灵活、自觉非常聪明、平时想不到的主意在这个时候轻而易举、非常有创造性,其实很多伟大的作品的诞生都是在这个时期。那是不是说普通人就不容易患这种病?答案当然是否定的,你我皆有可能。我在你身边,你却对我视而不见——发病率高,识别率低双相障碍发病率很高,约1-2%。发病的高峰年龄是15-19岁(人生的黄金年龄)公众对双相障碍极为陌生内科医生对双相障碍的认识也非常有限即使是精神心理专科医生对双相障碍的识别率也不高双相障碍误诊率很高双相障碍患者自发病起平均8-10年才能得到正确的诊断与治疗双相障碍自杀率高至少25%的患者有自杀企图11%的患者最终自杀身亡我自2009年读研究生开始,就跟着恩师苗国栋教授在临床上诊治来自全国各地的疑难的双相障碍或者是被误诊为其他疾病的双相障碍,尤其是那些被当做精神分裂症治疗的双相障碍患者,经过详细评估纠正诊断,修正治疗方案后,患者治疗效果出奇地好,好多能很好地恢复社会功能。所以对于苗老师传授的招数,一直心怀感激。研究生毕业之后,在中山市第三人民医院工作,在专门治疗双相障碍的科室跟随中山市双相障碍的临床及学术领头羊——陈贻华主任的双相障碍团队,从事双相障碍的临床诊疗工作。这些经历使得我在写这篇科普中更有信心,我想通过努力让粤西的乡亲们更好地认识双相障碍,让一些双相障碍的患者更好地得到正确地治疗,早日恢复正常生活,同时也想让非精神心理科的战友们对双相障碍增加一点认识,这是一种责任。我带大家一起揭开双相障碍的神秘的面纱双相障碍,主要表现为情绪的不稳定,容易从一个极端过度到另一个极端。需要注意的是,双相障碍也叫双相情感障碍,但不是感情问题,也不是恋爱婚姻的障碍,更不是双重人格和人格分裂。看过我前面文章的朋友们,应该大致知道抑郁症的大致表现了。其实啊,双相障碍,以前也叫做躁狂抑郁症,双相障碍顾名思义有两个“相”,一个是抑郁相,一个是躁狂相。双相障碍患者发作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抑郁相,躁狂相占少部分时间,但与抑郁症是决然不同的疾病。何为抑郁?何为躁狂?犹如中医说的“阴与阳”,如果将这几天的严寒比作抑郁,而酷暑则为躁狂,是情绪的两个极端。正常人的情绪都会高低起伏的波动,有开心时候也有不开心的时候,都在一定的范围内波动,但双相障碍不一样,抑郁相则是明显低于正常范围,而躁狂相则是明显高于正常范围。当患者处于抑郁相的时候看表情:面无笑容,嘴角下垂,眉心道道竖纹,头部前倾,目光向下。典型的患者有“三低”表现。(1)情绪低落,兴趣减退,缺乏愉快感,继而自我评价低,患者自觉无用、无助、无望,容易产生自杀的念头,有些甚至死于自杀。(2)思考能力下降,有的患者感觉自己头脑生锈了,思考问题比以前困难了,有些简单的事情在抑郁的时候做起来都相当困难(如学生做题),注意力集中困难,记忆力下降。(3)意志行为减退,生活被动懒散,不想做事,不愿与人交往,有种畏难情绪,做一些以前觉得简单的事情,也感觉很困难,假如有一天我抑郁了,我会觉得写这些科普非常困难,我也就不会更新公众号了。(4)此外,也有些生物学方面的症状,睡眠差,晚上很难入睡,睡眠不深,或者噩梦多,早醒,醒后难以再入睡,食欲差(十个患者我问他吃东西香不香?九个都说不香,一点味道都没有),甚至茶饭不思,体重也减轻了,性欲减退,也有些患者会出现睡眠增加,体重增加。临床上我常这样快速初步判断患者有没有抑郁:跟正常时候比,最近有没有觉得总是闷闷不乐,高兴不起来?有没有发现自己笑容减少了?有觉得对什么都没兴趣,什么都不想做了?有觉得自己反应变慢了吗?吃东西香吗?睡觉好吗?当患者处于躁狂相的时候患者可表现表情丰富,双目炯炯有神,精神抖擞,典型的患者有“三高”表现。(1)心境高涨,自觉心情非常好,兴高采烈,感到非常快乐与幸福,自我评价过高、乐观自信、大胆健谈,但有时容易发脾气。这与正常状态的高兴是不一样的,“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在这些情况下,人也会极度的开心,甚至喜极而泣,但是躁狂患者往往是没有这些开心的现实基础,正常人在开心状态是不会那么容易发脾气的,想想你在上述那些状态时,如果有人不小心踩了你一脚,你肯定不会生气,但躁狂患者不是这样,会来个画风180°转变,发脾气,甚至要揍你,周围人都会觉得莫名其妙。(2)思维奔逸,自觉脑子转得飞快,嘴巴常常跟不上脑袋,表现语速快、音量高、语量多。跟这种人说话,往往插不上话,他会一直说个不停,你打断或反驳他还会生气。在这个时候,患者会觉得脑子比以前好使、聪明。(3)活动增多,精力旺盛,爱管闲事,行为较鲁莽,常有不理性的行为,如购买很多用不着又超出自己购买能力的东西,性欲增强,常有不理性的性行为,睡眠需要减少,有些患者一天睡2、3个小时就足够了,第二天依然精力旺盛。双相障碍的病因双相障碍是一种常见的精神障碍,具有高患病率、高复发率、高致残率及高自杀率的特点,是一种受遗传因素影响很大的障碍,就是说生来就容易得这种问题,还与心理社会因素有关。迄今,该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至今还没完全弄清楚。临床上,很多家属喜欢给患者安个病因,如有个患者家属告诉我,他这个病是由于借了高利贷还不上压力大造成的,只要把钱还上就好,说不用治疗。经过我仔细检查,患者是双相障碍,在借高利贷之前就已经发病,出现兴奋话多、计划多、想要赚大钱、乱买东西、将自己积蓄花完后又向人家借高利贷。这就是双相障碍的躁狂相,患者借高利贷只不过是双相障碍的一种症状表现,是结果而不是原因。这点要注意,家属的这些主观推断会影响跟周围人的关系,如认为是跟邻居冲突导致其发病会导致怀恨在心甚至报复,如认为家属骂了他导致发病,会导致家属过度自责,还有的患者会说些神神鬼鬼的话,家属便认为是撞邪、遇到“脏”东西导致的,便求助神婆,做迷信,越做越差,影响治疗,本来可以门诊治疗的因为迷信耽误了不得不住进精神病院治疗。所以,建议家属不要主观揣测病因。我的体会 做为一个精神心理科医生,具有识别双相障碍的能力非常重要,双相障碍很容易误诊为其它疾病,最常见的是抑郁症和精神分裂症。 我在临床上常遇到一些因失眠反复在其它地方治疗效果不好的患者,仔细一评估,原来是个抑郁症;或者有些经过治疗效果不好的抑郁症,仔细评估原来是个双相障碍。 在临床上要有个这样的思路,诊治失眠的患者,一定要想到抑郁;诊治抑郁症患者,一定要评估有没有出现过躁狂;碰到治疗效果不好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一定要仔细评估有没有可能是双相障碍患者。这在临床上非常有意义,如果是抑郁的患者没有被诊断出来,只当做失眠症治疗,如果因为治疗不当而造成因为抑郁症自杀的话,那是罪过;如果是双相障碍患者,没诊断出来,当做抑郁症来治疗,很可能会引起病情复杂化,或者转到躁狂相,这是非常不好的。 但是在临床上,误诊很常见,也避免不了,因为双相障碍患者大部分时间表现为抑郁,刚开始发病时往往以抑郁为首发,没诊断出来也是正常的。 有时候抑郁症与双相障碍非常难以鉴别,双相障碍除了抑郁,需要追问以往有没有发作过躁狂或者轻躁狂,这需要很多的时间。一般对于这类患者,我第一次接诊,都会花40分钟至1个小时详细了解病史收集信息,并进行详细的精神检查,才能得出正确诊断。 临床上大部分双相障碍患者,都没有那么典型,如果是典型的,比较容易诊断。对于大多数医生,诊断抑郁症简单,诊断双相障碍就比较难。 我在临床上一般是这样跟患者交流的,如果通过评估,确定患者符合抑郁症的诊断标准了,接着我会说,其实每个人的情绪都是有波动的,而不是直线的,刚刚我们谈到你的表现是一个低沉的状态,这种低沉的状态超出了普通人的较低状态,影响到你的生活质量跟工作。患者一般都表示同意,我接着说,我想了解一下,在你的记忆当中,有没有一段时间的状态跟现在的状态相反,就是说比较兴奋的状态,如觉得情绪莫名地好,自我感觉非常的好,很乐观、过度自信、感觉自己头脑反应非常快,很聪明,感觉自己精力非常充足,计划很多,花钱很多,晚上不用怎么睡觉,但一点也不累,甚至觉得时间不够用等等。有些患者说有,那么接下来要评估那段时间患者具体有哪些表现,持续多长时间,有没有达到躁狂或轻躁狂的诊断标准。如果患者说没有,我们还不能就此罢休,还要通过一些行为去评估,如询问患者有关性活动的情况,抑郁的时候性欲是减退的,患者对性没什么需求,躁狂的时候,患者性欲是增强的,如有个老年男性患者,躁狂的时候性欲增强,天天都要求同房,其配偶不能满足其要求则发脾气,还有一个中年患者,其老婆是开档口的,大白天要求配偶关门回去跟他睡觉,不满足则出现冲动打人行为。有时候还要关注患者的朋友圈的情况,抑郁的时候很长时间都没发朋友圈,躁狂的时候,不停发朋友圈,而且是比较积极的,夸大的甚至是不合适的,还要留意患者的衣着打扮,如有的患者平时不怎么打扮,如果出现过度打扮、衣着夸张、色彩异常鲜艳就要警惕,有些患者平时很传统,躁狂时去打耳洞,带个大圈圈,旁人觉得不可思议。还要注意患者的花钱、购物情况,躁狂时,患者花钱如流水,挥霍,如家庭普通的学生,平时省吃俭用,躁狂时住星级酒店,买很贵的衣服,甚至将很贵重的东西随便送人,随便买东西,买了不用,甚至很多包装都不拆,有些还办理高额信用卡套现,导致无力偿还。这些表现都要去评估,才能明确患者是不是双相障碍。 处于躁狂相时,病情轻的时候叫轻躁狂,对工作或学习影响不大,甚至有时候会增加效率,如本案例中提到的小杨,高考前的状态就是轻躁狂状态。病情严重了就会影响患者的学习、工作及人际交往,这就是躁狂状态了。 当然,无论抑郁相亦或是躁狂相,严重时还会出现凭空听到有声音却见不到人,就是专业上说的幻听或幻视;也有的会出现被害妄想或罪恶妄想等,如有的患者坚信自己犯了大错,不可饶恕,应当坐牢,实际上患者并没有犯什么大的错误。 双相障碍的抑郁相和躁狂相可交替出现,少数也可同时出现。以抑郁相为主时称为双相障碍抑郁发作,以躁狂相为主时称为双相障碍躁狂发作,两者同时出现则称为双相障碍混合发作,若两者交替发作一年内达到4次的话则称为快速循环发作,形象点说就是“晴天、雨天、太阳雨、晴雨无常的六月天”。对于不同的发作状态需要有不同的治疗方案及不同的药物选择。两种“相”中间可有一段比较正常的间歇期,在间歇期患者的社会功能往往良好。双相障碍如何治疗? 双相障碍的治疗目前以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为主,还有物理治疗也可选择。治疗药物有心境稳定剂、抗精神病药物、抗抑郁药及抗焦虑药等,根据不同的发作类型选择不同的方案,还要根据个体差异调整方案。 心境稳定剂是治疗双相障碍的基本用药,常用的心境稳定剂主要为有丙戊酸钠、碳酸锂、奥卡西平、拉莫三秦。丙戊酸钠原本是一个抗癫痫药物,后来发现是一个很好的心境稳定剂,我也很喜欢用,一般根据体重来用,原则上20-30mg/kg/天,我一般用1.0-1.5g/d,用这个药要注意几点,定期查血药浓度、血常规、肝功能,因为丙戊酸钠有降低白细胞、肝损害的副作用,服药过程中还可能有恶心、食欲减退、疲乏、脱发、手抖、皮疹等副反应,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应该告知医生,有些观察慢慢可以适应,如恶心、食欲减退,有些要处理,如皮疹,脱发是长发脱掉,然后长出新发,可以多吃点含锌含硒的食物,手抖是一个比较讨厌的问题,若不明显可以观察,若影响工作,可以酌情减药,还有对于育龄女性,不推荐使用,尤其是准备要小孩的女性,女性患者使用丙戊酸钠需要观察月经的情况,定期检查子宫附件彩超,有个别患者会出现多囊卵巢的副反应。 服用碳酸锂的患者需要注意定期查血药浓度,碳酸锂是一个治疗浓度跟中毒浓度很接近的药物,服用碳酸锂时吃菜需要咸一点,可以减少中毒的风险,因为Na+和Li+是同一族元素,在体内有竞争的关系,Na+可以促进Li+的排泄。若出现中毒,会有哪些征象?首先有消化道的反应,恶心、呕吐、腹泻,然后有手震,再重的话就会出现意识模糊,甚至昏迷、死亡。所以要注意,安全第一。 奥卡西平及拉莫三秦临床上使用没有前两者多,需要注意过敏反应,尤其是后者,加量要缓慢,千万不能自作主张,自己加量。 抗精神病药物尤其是新一代的抗精神病药物,具有心境稳定剂的作用,如喹硫平、奥氮平、利培酮等。对于急性期尤其是躁狂发作,也会使用氟哌啶醇、氯丙嗪等肌注快速控制症状。 双相障碍患者是否该使用抗抑郁药,是一个有争议的话题,目前还没有定论。有些说使用抗抑郁药会使双相障碍病情恶化,但对于严重的抑郁发作,或者是合并焦虑障碍等其他精神障碍的,不使用抗抑郁药很难控制得了病情,其实这个很复杂,不需要了解太多,也掌握不了,听医生的就行。 物理治疗方法有无抽搐电休克疗法、经颅磁刺激疗法、光照疗法等等。无抽搐电休克疗法(MECT),也叫电疗,听起来有点恐怖,其实是很安全有效的一种治疗方法。在头部两个太阳穴附近贴上电极,短暂小剂量通电,以前在通电的时候全身是抽搐了,就像羊癫疯发作一样,患者是很痛苦的,现在改进了,用了肌松药和麻醉药,没有抽搐患者也没痛苦。对极度兴奋躁狂患者及重度抑郁患者效果好。 心理治疗方法有支持性心理治疗、认知行为治疗,家庭治疗等等。 总之双相障碍的治疗是综合、系统的治疗,是一种艺术,应该说是所有精神障碍中治疗复杂程度最高的一种。对于医生,也是极大的挑战。 对于一个精神科医生来说,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而是双相障碍在你面前,却没能识别出来。 我认为,所有治疗效果不好的精神分裂症、抑郁症患者,都需要进行重新评估,判断是否是双相障碍。
李水洪主治医师湛江中心人民医院精神心理科
134人已购买
1
41
精选精选 身体长期有不适,反复检查无异常——警惕心理疾病
患者A,男性,27岁,2年前就开始反复出现心慌、胸闷、心前区疼痛、呼吸困难等不适,反复到医院检查,心电图、心肌酶、心脏彩超、心脏CTA、胸部CT等检查,均未发现明显异常。患者B,女性,50岁,反复出现腹部饱胀感、闷痛感、呃逆、嗳气近五年,喜欢深深叹一口气能稍舒服点,患者长期感口干、口苦,近五年来反复求医,多次行胃镜检查均提示慢性浅表性胃炎,予奥美拉唑、吗丁啉、胃舒胶囊等治疗,效果不理想。患者C,女性,55岁,近一年来反复出现头晕,看东西没有天旋地转感,头晕时没有恶心、呕吐,自觉头重、看东西不清晰,不真实,好像隔着一层玻璃,感觉头脑不清醒,好像没睡醒一样,懵懵的样子,行脑电图、头颅CT、头颅MR检查无发现有脑实质的病变,脑血管也很好,无明显硬化或狭窄,反复予营养脑神经及通血管治疗,改善不明显。这类患者往往还有一些共同特点:1.常有各种身体的不舒服,长期存在但没有进行性加重。2.反复检查无异常或虽有异常但解释不了患者的症状。3.对各种躯体不适过度关注及过度解读,如一些常见的不适(胃胀),就担心是不是得了重大疾病(癌症)4.他们来就诊常带着数本病历本及厚厚的检查接单,有些检查做了几遍。5.常常唉声叹气,笑容少,不爱说话。6.容易紧张,过度担心,常常杞人忧天。7.睡不着,吃不香。8.反复内科对症治疗效果不佳。其实,这类患者表现的是躯体的不适,但实际上是心理疾病在搞怪,这种心理疾病叫做“躯体形式障碍”,这是大部分普通大众从来都没听说过的疾病名称,所谓的躯体形式障碍,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疾病,主要特征是反复出现这里不舒服那里不舒服,不断要求进行各种检查,但往往查不出相应的器质性病变来解释患者的不适。这种反复的躯体不适使患者感到痛苦并且常常影响患者的学习、工作及人际交往。躯体形式障碍的临床表现主要涉及以下系统的不适:1.胃肠道症状:口干、口苦、恶心、呕吐、嗳气、呃逆、腹泻、腹胀、便秘2.呼吸循环系统症状:胸闷、心悸、气促、头晕3.泌尿生殖系统:尿频、尿急、月经不规律、痛经4.神经系统:怕冷、潮热、多汗、面部发热5.疼痛:胸痛、背痛、关节痛、各部位的慢性持续性疼痛6.疑病表现:害怕得了某种严重的疾病,多为肿瘤、艾滋病等危及生命的疾病,如咳嗽就怀疑罹患肺癌,手上破皮就怀疑感染了艾滋病;害怕现在轻微的病情将要变得严重,如乙肝病毒携带者总怀疑自己得了肝癌;害怕死亡,看到与疾病有关的知识或者听闻某人患心脏病就紧张担心,怀疑自己也得了心脏病。关于躯体形式障碍的治疗心病还得心药医,需要系统的心理治疗+药物治疗,需要医生、家属及患者组成一个联盟共同努力才能取得良好效果。给患者及家属的建议:对于患者,我想说,首先得信任你选择看的医生,配合医生的治疗,在医生的健康教育及心理治疗过程逐步对这个疾病有所了解,对自己的病情有全面的了解后,知道并接受这是功能性的,没有器质性的病变;其次,生活作息规律,不熬夜,不赖床;保持适当的运动,如早晚跑步;多与人交往;尽量工作。对于患者家属,最重要的是要了解这种病,理解患者的体验,不要总是说“没事的,你想多了”之类的话,我听过最难听的是家属对患者说“真是烦啊你,又不见你去死”。这些言语是要不得的,不利于患者的康复,患者所体验的不舒服是真的不舒服,不是装出来的,检查没问题不代表患者没有病。曾有个女患者,其丈夫陪同来就诊,带着一叠验单,几乎全正常,她丈夫把报告摊在我面前,好像向我投诉一样,不耐烦地说“你看,各种检查都没问题,我都说她没问题的啦,整天胡思乱想,还说这里不舒服那里不舒服……”我听完后说了几句“我不赞同你的说法,她确实是感觉到了各种不舒服,不是装出来的,心理的疾病通过检查是检查不出来的……”,她听了后眼泪哗哗的流,说了句“我说我不舒服,他就是不信”,所以家属需要知道的是,患者真的体验到不舒服,并且很不安,需要你们的理解、支持与陪伴。总结躯体形式障碍是一种常见但大家又感到陌生的心理疾病,当反复出现多种身体不适,反复检查没异常,病程超过半年,没有进行性加重,需要警惕是不是心理疾病“躯体形式障碍”在作怪。
李水洪主治医师湛江中心人民医院精神心理科
40人已购买
1
6
精选精选 聊聊失眠那些事
写在前面的话:一失眠患者问我,我的母亲也睡不着,我把我的给她吃行吗?我说千万不要这么做,理由在文末。在众多精神心理疾病中,失眠应该是大家最不陌生的一种,也是精神心理问题中较容易处理的一种问题。我之所以还要写这篇科普,是因为大家对失眠的认识及对失眠的治疗存在误区。如认为失眠就是只能靠安眠药治疗,安眠药会上瘾,吃多了会变傻的,而不敢接受治疗。我曾接诊一个很严重的失眠患者,文化程度还不低,我还没开始了解她的情况,就首先警告我千万不能用安眠药,后来我对她进行了详细的评估,进行了相关的健康教育,然后告诉她,有必要短期使用安眠药物,患者不接受而离去。约2周后,患者又回来找我,拿着一张纸写着一种药,找我说要开这个药,我一问,原来是患者有个学过医学的亲戚,但没考到医师证,不能开药,她相信没证的医生而不愿相信一个专业的医生,结果我一看,患者要开的是一种并不适合她用的安眠药,成瘾性远远高于我建议她服的药,令我好无语。之所以会这样是源于无知与不信任。下面我介绍一下失眠的相关知识失眠是指患者对失眠时间或睡眠质量不满足,并且影响白天社会功能的体验。失眠一般有如下表现:入睡困难(躺床上超过半小时还没睡着)易醒(夜间觉醒超过2次)早醒睡眠质量下降总睡眠时间少于6小时影响白天社会功能失眠的危害:影响正常学习、工作和生活导致免疫功能失调诱发或加重心脏疾病、高血压和糖尿病增加患抑郁症的危险增加自杀风险治疗失眠必先评估有无抑郁症失眠可以是独立的疾病,也可以是其它疾病的症状表现,如躯体疾病、精神分裂症、抑郁症,尤其是抑郁症,失眠常常是其常见症状,最常见的是难入睡,最具有特征性的是早醒,如早上3、4点醒来,醒来再也睡不着了,这时候在关注失眠的同时更要关注抑郁症,因为与抑郁症相伴随的往往自杀,这一点必须要重视。我常说,凡是失眠的病人,必须要评估有没有抑郁的可能。失眠的治疗1.绝不是只使用安眠药这么简单。高血压、高血脂及糖尿病的治疗,第一步也不是降压、降脂及降糖,而是改变生活方式,增加运动,控制饮食,控制体重等,有部分患者经过生活方式的调整就可以达标而不需要启动药物治疗,同样,失眠的治疗首先是睡眠卫生及睡眠健康教育,不良的生活、睡眠习惯以及恶劣的睡眠环境往往是失眠的发生与发展的潜在危险因素。找出患者的不良生活与睡眠习惯,了解患者的睡眠环境,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的生活、睡眠喜欢,营造舒适的睡眠环境。尤其要注意的是,失眠的患者白天不要过多喝咖啡与浓茶,晚上不喝浓茶、咖啡、酒等,切记不要在床上玩手机,看电视。一些比较轻的患者,经过第一步就可以改善了。2.失眠的心理治疗有专门针对失眠的认知行为治疗,失眠者大都有对于失眠的恐惧与担忧,有的患者说,一想到晚上失眠就害怕,所以失眠还没到,担忧就先来了。认知疗法帮助患者重新树立起关于睡眠的积极、合理的观点,从而达到改善失眠的目的。还有睡眠限制法、刺激控制法、放松疗法、催眠疗法等心理治疗的方法可以治疗失眠。3.药物治疗常用的安眠药有:阿普唑仑、艾司唑仑、氯硝西泮、地西泮、劳拉西泮,这些是俗称的安定类药物,这些药物的作用时间长短不一,临床上医生会根据失眠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这类药物有些人吃了次日会觉得疲乏,甚至有些老人家会跌倒,需要加以注意;现在有新一代的安眠药如唑吡坦、佐匹克隆、右佐匹克隆,这类药物起效快,作用时间短,次日一般没有明显疲乏表现;临床上常用的还有小剂量奥氮平、喹硫平及一些抗抑郁药如曲唑酮、米氮平,对治疗失眠都有帮助。药物治疗是否会成瘾,是否会傻掉?我常常告诉患者,有些药物理论上有成瘾的可能,也确实有这样的例子,如有个患者不听医生的医嘱,自作主张,本来吃一颗的安眠药,自己逐渐吃到每晚10粒才能睡着,但只要按医生的医嘱来服用,一般不会成瘾,我用了那么多还没有出现过成瘾的情况,而且现在治疗失眠的药物,有些新型的催眠药可以说几乎没有成瘾的可能,而且副作用非常小,第二天基本不会觉得累。如果那么容易成瘾,会将你吃傻,那你想医生还敢开给你吃吗?大部分患者想了想都会明白。开头的问题我的母亲也睡不着,我把我的给他吃行吗?我告诉他们,千万不要这样做。理由如下:每个患者的失眠表现不一样,有的人以难以入睡为主要表现,有的人以睡眠不佳为主要表现,有的人以早醒为主要表现,有的人以睡眠感缺失为主要表现(就是患者觉得自己一晚都没睡着但旁边的人却说他睡得像猪一样)。还有,有的失眠是单纯的失眠,有的却是其它疾病如抑郁症的其中一个症状而已,所以首先需要认真评估病情,区别对待,不能一概而论。每个患者的身体情况不一样,有些人身体虚弱,尤其是有基础疾病如重症肌无力、严重呼吸功能障碍,这些患者随意使用的话,是会出人命的。治疗失眠的药物有很多种,每种药物的作用时间不一样,医生要根据失眠的特点来选择药物,如难以入睡的,就选用起效快,作用时间短的药物,如果是早醒的,则要选择作用时间相对长的药物。失眠的治疗首先是睡眠卫生及睡眠健康教育,不良的生活、睡眠习惯以及恶劣的睡眠环境,有部分患者经过睡眠卫生和睡眠健康教育,用心理治疗就治疗好了,不用吃药,在这些基础上还是睡不着才考虑吃药治疗。最重要的一点:药物副作用,很多安眠药除了有安眠作用,镇静、肌松作用,就是吃完会累,有的患者说吃了第二天走路不稳,犯困,没精神,自行吃药很难把握好治疗作用跟副作用的平衡,尤其是老年人,更要小心,必须是在安全的前提下来改善睡眠,千万千万不能自行吃药,更不能去分享别人的安眠药,每个人合适的药物不一样,每个人对药物的敏感性不一样,如果因为吃了药物导致走路不稳,摔了一跤导致股骨颈骨折,就万万要不得。本文系李水洪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李水洪主治医师湛江中心人民医院精神心理科
40人已购买
评论
7
医学科普医学科普 你未必知道的心理健康意识和心理健康知识
经常有人问:“李医生,我对心理学感兴趣,要看什么书,有没有什么捷径可以又快又好地掌握心理学?”这个问题我不知道怎么回答,因为心理学里面还有很多我自己都没弄懂的东西,我也尝试将心理学的精髓提炼成简单易懂好用的东西分享给大家,但以我目前的知识和经验还做不到。我觉得系统地学习心理学都得经历一个很枯燥的过程。但对于这些人的提问,心里又很高兴,因为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并对心理学感兴趣。我认为,学习心理学应该从认识自己开始。这十几年心理学的普及非常快,但深度还不够,甚至有些误解。2004年我刚开始读大学的时候,大众对心理学还很陌生,只有少部分大医院都有心理科,专业心理医生更是少之又少,而现在大部分的大医院都有心理科了,最近国家发件关于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文件,要求40%以上的二级医院都要有心理门诊,就是说一般县级以上医院都有心理卫生服务了,这样大家得到心理服务的机会就多了。以前,心理卫生服务的主要是在精神病医院针对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现在,心理卫生服务早已经走出精神病医院这个小天地,服务范围扩散至整个社会。其实,每个人都可能会有心理问题,不讲出身、不论贫富,包括你我。心理问题是需要治疗,也是可以治疗的。我刚回来湛江的时候,有好几个人跟我说过这样的话,湛江这个地方生活节奏没那么大,没多少人有心理问题,要像大城市的人,生活压力大、节奏快,那些人才有心理问题。这是一种误解。以前,有人问我该不该学心理学,我一般是不推荐的,因为学了之后去哪里找工作,如何体现价值,都没有很好的答案。现在不一样了,我一般都说,只要你真正学到东西,总会有用武之地。还有价值体现也不一样了,以前心理治疗100来块一个小时,现在心理治疗普遍收费600-800元/小时,有些专家1000多块/小时还很难预约到。随着经济的发展,近年来关于心理建设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从专家及国家层面看,听听来自高层的一些声音:钟南山院士:健康的一半是心理健康,疾病的一半是心理疾病。2016.8.19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习大大强调:要做好心理健康知识和心理疾病科普工作。2016.10.25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提加大全民心理健康科普宣传力度,提升心理健康素养,加强对抑郁症、焦虑症等常见精神障碍和心理行为问题的干预。2017.1.20国家22部委联合印发《关于加强心理健康服务的指导意见》–提出两个目标:到2020年,全民心理健康意识明显提高。到2030年,全民心理健康素养普遍提高。–要求:普遍开展职业人群心理健康服务。2017.10.18习大大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2018.11.16国家10部委联合印发《全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方案》,这些试点做什么呢?健全服务网络,为各类人群提供心理服务。国家和社会层面对心理健康的重视是前所未有的,国家和社会层面已经着力搭建各种平台和制度建设,那么,个人层面需要如何做呢?我认为:最重要的是有心理健康的意识和心理健康的知识就像你开车一样,除了定期保养,还要能够根据开车的感受及各种仪表的提示初步判断汽车可能出了问题,需要去检测和维修了。什么是心理健康?有各种各样的抽象的标准,为了大家容易理解,大概的标准是:你好、我好、功能好。意思是:在大多数时间,如果你自己感觉很好,包括吃好、睡好,我和你相处也觉得很舒服,而且你的学习、工作或生活等各种功能都能完成得很好,那你心理就是健康的,就这么简单。如何判断自己或周围人是否有心理问题呢?可以从一下三个方面进行初步判断:跟自己过去相比,有没有明显的不一样。跟周围的大多数人相比,有没有明显的不一样。自己有没有觉得痛苦,或者学习、工作、人际交往、家庭生活等功能有没有受到损害。比如有一个学生,以前都是按时上学,认真学习,跟同学相处良好,最近出现了经常不上学,不爱学习了,不爱说话了,也不跟父母交流,多问几句还会嫌你烦,甚至发脾气,常常在家里躲在房间玩游戏,关着门,不让父母进去,也不出去跟同学交往,甚至吃饭也不按时,学习成绩一落千丈。再一个例子,一个女性,30岁,公司职员,以前性格开朗,与人相处和睦,工作比较顺心。自半年前开始变得不一样了,总是觉得开心不起来,没有什么让自己开心的事,以前喜欢去旅游,但这半年什么地方都不想去了,即使勉强去了,也体会不到那种旅游的愉快感,以前是不爱哭的,但这半年变得特别爱哭,受点委屈时或者有时没事也生悲,工作效率变慢了,甚至觉得活着没意思了。你看,如果套用上面那三点,是不是很容易初步判断出来是有心理问题了。当然,具体是什么问题,交给专业心理医生去进一步检查及判断。为了让大家更容易理解,再讲多一点,跟过去比,跟周围人比,比的是什么?比表情表情有没有明显的呆板、愁眉苦脸、没什么笑容或者自己在笑,旁人不可理解。比言语比如说话少了、音量也小了、语调也没多少变化,或者说话明显增多了,滔滔不绝,亦或者自言自语、乱说话、没逻辑。比行为行为是最容易观察了,行为有没有减少,反应有没有变迟钝,或者有没有增多、停不下来,有没有自伤或自杀的行为,有没有冲动、打人、摔东西的行为,有没有不合适的行为,如当中裸体、随地大小便、不知羞耻。比生活自理包括个人卫生情况,刷牙、洗澡、换衣服、梳头发、个人形象、作息是否不规律。比情绪有没有不开心、爱哭、对什么都不敢兴趣;有没有过度紧张、担心、忧心忡忡;有没有过度暴躁,容易发脾气,有没有情绪大起大落等。比思维思维是比较难判断的,如想东西头脑变慢了,好像脑子生锈了,转不动了。有没变得多疑了,如怀疑别人要陷害自己,去到哪里都觉得有人跟踪自己,有没有变得过度爱干净了,怕脏等等。比感知觉所谓感知觉就是通过眼、耳、鼻等感觉器官获得的信息,比较一下有没有感觉过敏,如有个患者听到旁人在用电脑按键盘的声音都受不了,觉得刺激非常大,还要比较有没有无中生有的,如没有人说话,也听到有人跟他说话等等。当然,还有一些其他内容,这是专业医生判断和考量的范围。普通大众如果懂得以上方面的比较,能判断出大部分有心理问题的情况。王八穿马夹:症状在身体,病根在心理此外,还有一种心理问题非常容易被忽视,隐蔽性非常高,也就是表现为多种躯体不适,如反复心慌、心跳、胸痛、胸闷(深吸一口气才觉舒服一点)、心里发热肢体发凉、肢体麻木、头晕昏昏沉沉不够清晰、头痛、胃胀、消化不良、恶心、嗳气、尿频、尿急、这里痛那里痛等等。反复检查,均没有明显异常。反复对症治疗,效果不好。这种问题,病根往往是心理问题。这类患者大部分都伴有心情差,不开心,过度担心、紧张、睡眠差,很难入睡或者是早醒。但这些表现常常被躯体不适掩盖起来,不容易被发现。所以,记住一句话,身体反复不舒服,去医院反复检查无异常,有可能是心理问题。有这个理念,可以帮到很多人,可以节约很多医疗资源。前几天有个同事带其弟弟过来找我看,患病一年,一开始表现为泌尿系统问题,尿频,反复上厕所,经检查泌尿系统没有什么异常,后来又出现有时候手麻,脖子不舒服,怀疑颈椎问题,检查了颈椎又没有发现明显异常,目前主要是头晕,有时候晕的很厉害,有时候有天旋地转的感觉,没有呕吐,不敢出远门,有时头痛,主要是前额部,闷痛,查了头部及鼻咽部CT等未见明显异常,反复治疗,神经内科及耳鼻喉科医生建议心理科治疗。我问他,晕的最厉害的时候还敢走路吗?他说不敢。我又问他,晕的最厉害的时候还能走路吗?他说如果一定要走也能走。但是怕会摔倒,所以都不敢独自出远门了。我笑着问了一句,应该从来没有摔倒过吧?他说确实没有。除了这些明显的躯体不适,通过精神检查,发现有明显的抑郁症状,高兴不起来、什么兴趣都没有、睡不着、体重下降约5Kg、悲观甚至有自杀的想法,还有明显焦虑的表现,过度紧张担心、放心不下来、忧心忡忡,还有明显的反复担心门、煤气没关好,需要反复检查等强迫症状。给他做了心理治疗、自杀干预、拟定药物治疗方案,期待着治疗效果的出现,动态观察头晕等躯体症状变化,联合神经科、耳鼻喉科共同讨论治疗决策是最安全和有效的。广告时间说到头晕,在这里顺便给大家科普一个知识,可以救命。头晕是一种非常常见的问题,有些表现天旋地转、恶心、呕吐,有些表现头部昏昏沉沉。头晕的机制非常复杂,有些是神经科的问题,有些是耳鼻喉科的问题,如果经过神经科及耳鼻喉科对症治疗效果不好,也有些是心理问题,尤其是那种昏昏沉沉的头晕。大家记住,如果自己或者周围人出现头晕,并伴有手脚没力、说话不清楚、喝水呛咳等情况,很可能是中风了,千万不要再拖、也不要到小诊所看了,直奔大医院,有多快就多快。广告回来,继续收看如果比出来,初步认为有心理问题了,那么如何判断严不严重呢?给大家一个参考。比较轻的心理问题,不会影响你的学习工作,但会影响你的生活质量,让你过得没那么爽。你该做什么都能做什么,工作能出色完成,只是生活没那么精彩。中度的心理问题,除了影响生活质量,还会影响工作效率,但通过加倍努力,能完成工作,只是同样的任务,你比以前觉得吃力了。重度的心理问题,除了影响生活质量,工作也会明显受影响了。还有如果有明显的自杀想法或行为,都认为是重度的心理问题。有些重度心理问题的患者,往往不认为自己有问题,不肯接受治疗,这在专业上叫做没有自知力,是病情重的表现,往往需要到专科医院。欲休还说这些年,我除了出诊看病,还一直在进行心理科普,目的是传播心理健康的意识和心理健康知识。有几点感受,最后跟大家分享下。首先放下歧视、放下偏见。每个人都可能患心理疾病,每个人或许都有一些心理问题。我们歧视有心理问题的人,对他们有偏见,就是歧视自己。记得以前有个学生跟我分享过一个笑话,说有个人跟一伙人说,我最讨厌三种人,一种是种族歧视的人,二种黑人,第四种不会数数的人。但愿大家不要成为自己歧视的人。看心理医生不是见不得人的事。求助心理医生是一种有智慧的表现,在美国,一个成功的人背后要有两个人,一个是律师,一个是心理医生。假如你睡不着,经过心理医生的治疗,你可以睡舒服了。假如你不敢当众讲话或上台发表演讲,经过心理医生的治疗,你可以做到了。假如你总是情绪低落,愁眉苦脸,感受不到快乐,经过心理医生的治疗,你恢复了以前的笑容。假如你总是担心门没有锁好,反复检查,浪费大量时间和精力,感觉非常痛苦,经过心理医生的治疗,你解开了心中的枷锁。假如你这里不舒服那里不舒服,这里检查那里检查也没见多大异常,反复治疗也不见效果,经过心理医生的治疗,你从头到脚都舒服了。假如。。。。。。这些不是很好的事情吗?当你了解这些,可能你也不会那么多歧视跟偏见了。其次,不要先入为主或讳疾忌医,有些人一谈到心理问题,有如谈虎色变一样,本能地认为自己或身边人不会有心理问题,常常会听到这样的话“他那么开朗,怎么会有心理问题呢”。如果有这样的想法你就不会积极去面对,解决问题更无从谈起。你还记得扁鹊和蔡恒公的故事吗?再次,不要过度合理化,就是对心理问题表现视而不见。尤其是对于学生群体抑郁症患者,很多人出现明显的抑郁症状,被家人认为是生活学习压力大、暂时想多了、遇到打击的表现、有些认为是老师的问题、同学的问题、家里风水的问题甚至认为是正常的表现,曾经有家长面对女儿诉说的抑郁表现,一点都不同情,反而说,谁没有心情不好的时候,你知道你妈妈以前经历过什么吗?balabala,诉说她以前有好几年过得多么糟糕的表现,言下之意是她女儿的这种痛苦简直是小巫见大巫,最后还来个励志的,你知道你妈妈那几年是怎么挺过来的吗?过得人不像人,鬼不像鬼,有几次妈妈差一点就去死掉了你知道吗?妈妈那时候比你严重多了,你看妈妈最后不走过来了吗?现在过得不是也好好的吗?所以你根本就不是什么问题。其实,她母亲以前经历的就是很重的抑郁症,只是没意识到,比较庆幸的是她最终自己走了出来。事实上,很少一部分患者是自愈的,但是,由于她的无知,她的女儿是不幸的。还有,有机会多参加一些心理健康的讲座,增加自己的知识,现在很多单位或公司都开始重视员工的心理状态了,有一些讲座,很不错。关于心理学的知识很广,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心理学,很多人跟我讨论心理学,说对心理学感兴趣,想通过学习心理学看透别人所想所思,如微表情心理学,想通过心理学如何说服别人等等。我往往告诉他们,学心理学不要太功利,学心理学为的是更好地认识自己,包括自己的心理健康跟周围人的心理健康。心理学不是教你如何说服别人,而是教你如何学会倾听。人与人沟通,所有的沟通技巧都是建立在真诚和老实的基础上,我特别反感和反对在与人沟通中使用过多的技巧和话术,而真诚和诚实不足。与这样的人沟通会我会觉得很累,不知大家是否有同感。我想说的是,这不是真正的心理学,还是少学为妙。
李水洪主治医师湛江中心人民医院精神心理科
1686人已读
评论
1
医学科普医学科普 社交焦虑障碍——一种容易被忽视的心理疾病
升职的烦恼小A,男性,40岁,本科毕业,在职读研究生,科研单位技术员,性格较内向,害怕见领导,害怕在大众面前讲话,每次开会都都在最后排的角落里,但愿不被别人关注,但工作能力强,踏实肯干,得到领导的赏识,被提升为当了一个领导。本来是一件好事,但对于患者来说却是一个烦恼。当了领导之后,开会就不能再坐在角落里了,需要坐在台上,还需要发表讲话。这对患者来说是个极大的挑战。每当要开会发言的时候,患者就紧张不安,比如下个星期要开个什么会,患者这个星期就开始忐忑不安了,整天想着开会的事,犹如一块大石头压在心头,提前准备开会要讲的内容,反复准备,导致吃饭也吃不下,睡觉也睡不好,也没心思去玩,终于到了开会那天的到来,轮到自己发言时,异常紧张,伴有心跳加快,呼吸急促,脸红、手抖、声音发颤、喉咙发紧甚至说不出话来、头脑一片空白、之前准备的东西完全想不起来,令患者非常难堪,感觉无法面对领导有无法面对下属。一开始以为慢慢习惯就好了,但是每次都是这种结果,准备再好也没用,导致患者一说到开会就紧张,甚至一想到要开会就紧张。患者还想到把领导辞去了,但又担心这样辞去领导别人会怎么看他,自己也于心不甘。后来,患者自己上网查了相关资料,怀疑自己是社交焦虑障碍,于是过来心理科就诊,经过详细的评估,确诊是社交焦虑障碍,经过一段时间的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尤其是一开始,药物治疗包括临时使用一些抗焦虑的药物,帮助患者在开会讲话的时候心不慌、手不抖,自己准备的东西能够讲出来,头脑不至于混乱,增加患者的自我控制感,增加患者的成功的体验,加上心理行为干预,使患者基本能够应付那种场景,虽然还是会有紧张,比正常人还是紧张一些,但不影响能力的发挥了。老师,千万别提问我小B是一个初三的学生,男性,近一年来的困扰是害怕去学校,原因是害怕在学校上课的时候老师提问,一提问就脸红、心慌、心跳、手抖、声音发抖、出汗、头脑空白,患者感觉异常难堪。一开始是老师提问时紧张,后来发展到一上课就紧张不安,担心老师提问,心里蹦蹦跳,不能专心听课,不停地在祈祷,老师,千万别提问我。这种紧张感直到放学或放假方能减轻,患者甚至因此害怕去学校,学习成绩大幅度下降。后来在老师的建议下过来就诊,诊断社交焦虑障碍,经过几个月的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患者的病情明显减轻,能恢复正常的学习。社交焦虑障碍究竟为何物?什么是社交焦虑障碍,顾名思义就是在社交场合表现过度紧张焦虑和担心害怕,伴有心慌、手抖、脸红等表现,这种紧张焦虑担心害怕会导致个人正常功能的发挥,严重影响学习和工作,个体觉得非常痛苦,甚至要回避这种社交情境。社交焦虑障碍一般不影响个人的生存,但严重影响个人的发展。社交焦虑障碍是一种心理疾病,但如果把你隔离起来,就不用与人交往,这就不是问题。就像过敏性疾病一样,如果没有过敏源,也就没有过敏性疾病。但问题是我们人人都是动物,是社会的动物,是群居的社会动物,所以离不开社交。所以我们需要认识社交焦虑障碍,并克服它。社交焦虑障碍很常见,一些调查研究显示一般人群中的患病率12%左右,其实挺高的,但很少被关注,一是大家意识不足,将这种现象看做是正常的性格问题或仅仅用内向、害羞来解释,二是这类患者极少引起危害社会问题,三是很多非专科医生对这个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也不熟悉。社交焦虑障碍有哪些表现?过度害怕参加社交活动,如在公共场合进食或讲话、参加会议发言、会见上级或领导等。过度害怕被别人注视。过度害怕出丑,不敢当众说话。过度害怕与人对视,不敢看别人的眼睛。过度害怕脸红。过度害怕别人的负性评价。过度害怕给别人造成影响或伤害。过度害怕给别人打电话,要反复思量打电话该说什么,甚至需要打草稿。伴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表现,心慌、胸闷、呼吸急促、脸红、出汗、手抖、声音发抖、肌肉紧张、频频上厕所。心里长期有种压力感不能放松。尽量回避这些社交情境或者硬着头皮去参加,严重的整天关在家里不出门。有些提前就开始紧张不安,专业上叫做预期焦虑,如病例中提到的小A的表现一样。有些患者是害怕所有跟社交有关的情境,有些只是害怕某些特定的情境,如上台演讲,会见领导等。对患者的学习、工作、人际交往带来明显的影响。患者自己也觉得其实没必要那么紧张,但就是控制不住,因此患者也痛苦不堪。社交焦虑障碍需要处理吗?每个人多多少少都有一些社交焦虑,但没有达到病的程度,对学习、工作、人际交往没有明显影响,而且随着年龄增长在社会交往中不断磨练,也懂得了一些交往的技巧,慢慢去变得不焦虑了,也就是我们说的脸皮厚了。但是,对于社交焦虑障碍患者是不是多参加社交就好了?也许你会说,在社交场合,谁不会有那么一点紧张,多去几次就好了。没什么大不了的。其实没那么简单,我举一个例子你就会明白,搭车尤其是长途汽车,晕车是很多人都有过的体验,有些人晕车的程度轻,有些人晕车的程度重,晕车程度轻的人呢,随着搭车的次数多了,可能会慢慢适应就不晕了,但是晕车程度重的人,搭一次车就怕一次,而且越来越怕,每次晕啊吐啊简直是死去活来,有些人就会发展到一上车还没开就晕了,就想吐了,甚至更严重的是一提到下周要坐车去哪里哪里,就开始害怕了,不舒服了。社交焦虑障碍的患者就如后者,越去越怕就越不敢去了。比如上台讲话,一开始对大多数人都是紧张的,随着上台次数多了,慢慢就不紧张了,但是社交焦虑障碍的患者却是越来越怕,越怕表现越差,形成恶性循环。所以社交焦虑障碍需要引起重视,得治疗。为什么会出现社交焦虑障碍?这是很多人都想问的问题,凡事都想得到最终原因,但有很多东西全世界都没弄清楚,包括社交焦虑障碍的病因。只能说跟一下因素有关系。遗传因素。就是说你生下来就决定了的不能改变的。生物学因素:大脑中某种物质浓度低了,不平衡了。童年期与父母的亲密关系比较差,常有父母的过度指责与谩骂。成长过程中的不良经历,如被殴打、虐待、遭受的挫折、失败的经历。缺乏社交技巧的训练。没有足够的安全感。性格因素:内向、敏感、多疑、缺乏自信、自卑等。社交焦虑障碍的治疗问题社交焦虑障碍是可以治疗的,也是需要治疗的,而且是不那么容易治愈的。治疗的目标是恢复患者的社会功能及提升患者的发展潜能。社交焦虑的治疗是一个系统工程,首先需要信任医生,需要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而且药物治疗的剂量要大,疗程要长,治标治本相结合。治疗理念:患者不敢社交,然后就尽量不去,不去社交就更不会社交,不会之后更不敢去。打破这个恶性循环,首先想办法让患者敢去社交,在社交场合不那么害怕,能应付住,敢去之后还要增加社交技能训练,让患者会社交,甚至喜欢社交。具体治疗方案因人而异,具体的治疗原则、治疗药物、具体用法用量、心理治疗的方法及操作流程及自我调整的一些方法这里不详细介绍,以后有机会写一篇专门介绍治疗方法的科普。我的体验如果有人因为看了这篇文章而怀疑自己有社交焦虑障碍的话,不要有心理压力,我们认识它是为了通过努力想办法去克服它,从而完善自己,提升自己。如果你对这方面的问题视而不见的话,就不会想到去解决它。分享一下我自己的体验,我自己也是一个自小有着明显社交焦虑的人,主要表现是上台演讲,当众发言,小学到大学的时候尤其严重,我最糟糕的体验是大学的时候当了班干部,又一次突然叫去开会,学校领导想通过我们了解学生的情况,叫我们轮流发言汇报,其他班干部都讲得很好,轮到我的时候我紧张到头脑空白、心慌、气促、喉咙发紧说不出话来,当时尴尬极了。好在大学学了精神心理学相关专业知识我才意识到自己这个问题,用科学的办法去克服它,经过多年的努力,直到工作之后才慢慢敢在公众面前讲演。即使现在如果有些我觉得特别重要而听众又多的讲演,我也会紧张,有时为了让自己发挥好一些,还会用些药物控制自己的焦虑。比较幸运的是,当我特别害怕当众发言的时候,还不需要很多当众发言,当我需要当众发言的时候,我已基本克服了它,所以对我的学习、工作没造成什么影响。好了,就谈谈到这里,希望对大家有一点点帮助。也希望大家不要被社交焦虑障碍影响到事业的发展,潜能的发挥。本文系李水洪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李水洪主治医师湛江中心人民医院精神心理科
16人已购买
评论
医学科普医学科普 产后抑郁——不能言说的痛
我曾说过,如果将生育比喻为男女合作的一个投资项目,男方投资的只是一颗精子,女方投资的则不只是一颗卵子,而且以自己的生命为抵押。但股权却各占50%。仅从这点来说,男人对女人应该感激不尽,好好疼爱。女人要承受的致命风险除了生产期间的大出血、羊水栓塞,还有产后抑郁。产后抑郁有多痛产后抑郁,对于一个女性来说,比起生孩子的痛,有过之而无不及,生孩子的痛还能喊出来,喊出来还能有人懂,产后抑郁的痛,却喊不出来,是一种不能言说的痛。什么是产后抑郁产后抑郁,是指起病于产褥期的抑郁症,产生产后抑郁原因很多而且很复杂,大约10个产妇就有一个有产后抑郁,临床常见表现与抑郁症差不多,下面介绍的两个案例的表现也是好典型的。想了解更多抑郁症的知识可看看我的公众号中的关于抑郁症的文章。其实,我已没什么兴趣写抑郁的文章了,日常工作最常面对的就是抑郁焦虑的患者。有着不同故事,却又有着相同本质的抑郁症患者,很难激荡起我内心的波澜,很难被患者的悲伤、绝望所感染,因为我都差不多像算命先生一样,猜到他们的种种表现。但是,在所诊治的产后抑郁患者中,有一些确实让我感到内心不能平静,对患者的怜悯以及对家属的愤怒,之所以会这样,还是源于家属的无知与偏见。让我觉得我有责任写一点关于产后抑郁的科普,来增加大家对产后抑郁的了解,善待产妇,或许还能挽救一些本不该逝去的生命。一个典型的案例有一个患者,产后2月,由丈夫陪诊,主要是生完孩子后开心不起来,不想说话,不想见人,经常哭泣,不想带小孩,见到小孩感觉很厌烦,害怕听到小孩哭,完全没有那种迎接新生命到来的喜悦感,而是感觉是一种负担,觉得不应该生下来,自责,内疚,绝望。丈夫及家人见其这样,不理解,反而骂她,说什么明明这样好事,还要哭,不吉利等等难听的话,由于患者没胃口,吃得少,奶水少,丈夫又说她不吃,难侍候。我问她最差的时候有没有想过不如死掉算了,患者沉默一下,点了点头,其丈夫又马上插话指责她不该这样。我评估完病情后,建议她进行一些检查。当患者丈夫拿着检查结果过来的时候,往我诊桌上一丢,用不怀好意的又略带得意的语气跟我说,其实又是在对患者进行嘲讽、指责。说:“你看,没一样不正常,我都说你没问题的啦,说你又不听,现在检查都做了,现在该相信了吧。医生,你说是不是,帮我劝劝她不要整天黑口黑脸,哭哭啼啼了。”我抑制着内心的愤怒,用很长时间跟他进行了心理健康教育,后来也算能理解一些了。最后,我给患者做了一些自杀干预,跟其丈夫说患者目前抑郁很重,需要心理治疗联合药物治疗,还有自杀的风险,叫他要陪好她。患者丈夫却说她只是说说而已,不会自杀的。患者很想吃药治疗,因为太痛苦了。最后,他丈夫以要哺乳为由坚决不同意患者接受药物治疗,带着患者离开了,后来回来复诊。我在想如果是在产房的时候出现“保大人还是保小孩”的情况,他会做出如何选择。最可怜的产后抑郁患者还有一个患者,是我所诊治的众多产后抑郁的患者中,让我觉得最可怜的一个。自己来诊,临床症状与上例大同小异,患者自己意识到有抑郁症,独自来诊,患者文化知识还可以,交谈起来有礼貌,知书达理那种,我问她为什么自己来,他告诉我,他老公及老公那边的家人不理解她,不相信她,认为她是装的,矫情,总叫患者不要这样,要改。而且,连她的爸妈都觉得她不应该这样,不理解他,甚至责骂患者,说让他们丢脸。我的天啊,这是多么可悲的事情。我的幻想以上,是两个较典型又极端的案例,家属的反应,我想应该不是坏,不是蛮不讲理,而是对这方面知识的匮乏。我写这篇科普,其实更多是写给男士看的,尤其是那些准备结婚或准备生育而又不了解产后抑郁的先生们,我曾天真地想过去建议民政部门在双方结婚登记的时候要进行产后抑郁的科普教育,在医院的妇产科进行产前教育时,增加产后抑郁的内容。男士们自己有了这方面知识,还要对家人宣教。我在门诊,诊治产后抑郁,对其丈夫的教育和指导每次都要花很多时间,而且还叮嘱他回去要跟他家人宣教。家属该如何做?在就诊结束的时候,大部分家属会问我,回去我们该如何劝说她,如何做她思想工作?我会告诉他们:不用天天都像唐僧一样唠叨不停,说大道理,灌心灵鸡汤,少以“不要这样...应该...”这样的方式说服患者,道理她都懂,只是在疾病的状态下做不到罢了。要多倾听,听听她内心的感受,让她说出来,别急着反驳,别试图说服她。多支持她多理解她多陪伴她听从专业人员的意见等她从抑郁走出来,她会加倍回报你们的。产后抑郁多可怕写着写着,发现一开始的觉得不想谈抑郁可能是觉得大家都谈、多了会俗,没新意,不太想谈,总想谈点别人没怎么谈的东西,或许是我的虚荣心在作祟。理性的想一想,其实,真的真的很有必要,我记得我的第一篇公众号谈抑郁,我的一位兄弟给我留言说:“关于抑郁的科普,再多也不多”。是的,你可以在百度上以“产后抑郁自杀”为关键词搜索一下,看看那一个个新闻报道,简直令人悲痛到心碎。中国每年有200万人自杀,有20万人自杀死亡,其中60%有精神心理问题,这60%当中,又有50%患有抑郁症(20万*60%*50%=6万),就是每年有6万抑郁症患者自杀死亡,这是多么不可思议的事,里面究竟有多少是产后抑郁,我没有数据,但我想应该不少。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所以,我还要坚持说抑郁,把我在临床实践中认为对的东西告诉大家,让大家对抑郁症少点无知、愚昧与偏见,多一点科学的知识与态度。如果大家一起努力,让上面的数字不断减少,就是我们精神心理工作者的责任与价值。我曾说,如果有一个患者因为我所写的文章,而放弃自杀,那我所付出的努力就很有价值。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续努力吧,愿悲剧重演得少一些。
李水洪主治医师湛江中心人民医院精神心理科
14人已购买
评论
2
医学科普医学科普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金银铜铁土”
精神分裂症是精神心理科非常常见的一种疾病,也是大众比较熟悉的一个疾病名称。精神分裂症常见于青壮年起病,是致残率较高的疾病。临床表现精神分裂症常见的临床表现是幻觉、妄想、思维紊乱、行为紊乱、阴性症状等。幻觉:很多精神分裂症患者会出现自言自语,很多时候是因为他们听到一些别人听不到的声音跟他们说话,但看不到人,他们确实是听到了这些声音,这是幻听。还有幻视、幻嗅等。妄想:是患者无中生有地坚信一些错误想法,往往是家人及周围人都认为不可能的事,但患者却坚信不疑,跟他讲道理是徒劳无功的。如无故坚信别人要害他,甚至认为家人要害他;认为别人的一举一动都是针对他,别人吐痰也是针对他;有些患者坚信别人在他脑子里装了芯片,他的思维能通过脑电波发射出来被别人接收到;有些患者坚信别人偷了他的肝脏等。思维紊乱:主要是患者的思维推理脱离的现实,家属往往不知患者在说什么,答非所问。情感障碍:不关心家人、不知羞耻、不在乎别人的评价、容易发脾气等。行为紊乱:不讲卫生、衣着不整、不修边幅、整天呆在家里不出门、不与人交往、自言自语自笑、冲动攻击行为、旁人难以理解的怪异行为。阴性症状:情感淡漠(指的是患者面无表情,内心无情感体验,再大的情感刺激都激发不出患者内心的波澜,有些患者最亲近的人过世了也无动于衷)、意志减退(对未来毫无追求与打算)、兴趣缺乏、社会退缩。什么是“金银铜铁土”?造成患者高致残率原因之一是由于疾病的反复发作。我刚入行的时候,前辈们就跟我说了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金银铜铁土”说法。说的就是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反复发作及预后走向。大意是说:第一次发作,如及时系统的治疗,患者治好之后仍像金子一样珍贵。第二次发作,如及时系统的治疗,患者治好之后仍像银子一样值钱。第三次发作,就如铜了第四次发作,就如铁了第五次发作,就如土了(所谓的及时系统的治疗,就是发现患者言语、行为不正常了,要及时去就诊,不要觉得丢人,藏着掖着,如果确诊为精神分裂症后,要按照医生的医嘱按时按量服药,当症状缓解了,不能马上停药,需要进行巩固治疗及维持治疗。维持治疗是为了预防复发,第一次发作一般要维持2年,第二次维持3-5年,第三次及以上建议长期服药治疗。这就是系统治疗。)“金银铜铁土”是前辈们形象地描述精神分裂症患者预后的说法及经验的总结,不要机械的套。但提示我们,精神分裂症患者复发次数越多,预后越差,每发作一次对患者来说都是一种回不去的过去。很多长期关在精神病院治疗出不了院或者是在外面流浪的患者,都是由于反复发作,导致的社会退缩的结果。在你身边和你一样正常工作生活的人或许曾经也患过精神分裂症,只是人家系统治疗,没有反复发作罢了。可见系统治疗,预防复发是多么的重要。我的临床经验我在精神科临床所诊治过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第一次发作的患者经过治疗大部分都能恢复正常工作生活,那些长期住院、不能恢复正常工作的患者,几乎没有是第一次发病就这样的,往往都是治好了回去,认为病情好了,不愿服药,病情复发,再住院,再出院,再停药,再复发,治疗效果一次比一次差,导致最终再也不能回归社会了,需要家属照顾一辈子。我常说,精神科医生最开心的事就是看到精神疾病患者经过自己治疗,能够恢复学习、工作、交往、结婚、生子,每次听到患者跟自己报喜,都会有一种自豪感。精神分裂症的治疗不难,难的是系统治疗,防止复发,好比“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反复发作是摧毁患者的一大利器。后记其实,有时候患者没有坚持系统治疗,也跟家属的认识有关系,没意识到反复发作的严重性,以为好了就不用吃药了,或者认为拖着拖着过段时间自己就会好了,或者认为做迷信更有效,结果等于间接害了患者。如果我们大家都知道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金银铜铁土”规律,并将它告诉身边有需要的人,让大家知道精神分裂症患者需要系统的治疗、万一复发了及早治疗,那么,精神分裂症患者定能更好地回归社会,过上正常人的生活。愿所有精神分裂症患者都被温柔以待本文系李水洪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李水洪主治医师湛江中心人民医院精神心理科
13人已购买
评论
3
医学科普医学科普 你了解强迫症吗?
在当今这个资讯发达的社会,强迫症这个名词也被大众所熟知。常常有人跟我说自己有强迫症,我仔细一问,其实十个有八个都达不到强迫症诊断,只是有些强迫症状如过分爱干净、要求整齐、对称、完美主义而已。其实,公众经常说的强迫症概念与精神心理科医生眼中的强迫症概念是不一样的。到精神心理科来就诊的强迫症的严重程度要比大众所说的强迫症高很多很多,下面带大家认识一下到精神心理科就诊的真正的强迫症。案例1:林某,男性,12岁,学生。半年前开始逐渐出现怕脏,总感觉自己不干净,洗澡时间长,按照一定的顺序洗澡,要反复洗,约40分钟,1瓶1L的沐浴露一周就用完;看到老鼠在家里跑,就联想到老鼠会不会拉大小便到饭或者汤里,越想越不能排除,结果就不敢吃饭和喝汤,甚至看到蝙蝠在外面飞也会有类似的联想;担心田地里喷的农药残留在草上,不敢到田地里去。患者也知道没有必要这么害怕,但却控制不住,脑中总是被这些念头占据,集中不了注意力学习,作业不能完成,成绩直线下降,遂来求治。案例2:陈某,男性,31岁,3年前开始出现反复过度担心,如出门总担心门没锁好,要反复检查,一开始检查1-2遍能放心,后来越发严重,检查完走开没多久,又在想刚刚检查会不会有差错,推的会不会是另一边门,对自己检查的记忆感模糊,总担心万一没锁好,导致反复检查,甚至有时候走到楼下甚至走到公交车站还在想这事,一边觉得锁好了,一边又觉得好像没锁好,担心如果万一没锁好,给别人进去偷东西了怎么办等一些很可怕的后果,结果没办法,又得回去再检查一遍。除了检查门之外,还有担心煤气有没关好,会不会发生火灾,反复检查。患者的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花在反复担心和反复检查上,患者痛苦不已,严重影响工作。案例3:李某,男,35岁,公司职员,1年前开始患者看到刀就有种想砍人的冲动,患者也知道不会砍,但担心自己控制不住会做出这种行为,紧张万分,所以将家里的刀甚至尖的东西都要收起来,不能出现在视线里,否则恐惧不安,不敢在家人面前削苹果,切菜。还有走到桥上就有种冲动往下跳,患者紧张不安,刚好患者住的地方附近有一座栏杆比较低的桥,患者经过这座桥去上班很近,结果患者每次都要花多半个多小时走到较远处从另一座栏杆比较高,桥面离水面较低的桥那里过去上班,这些影响到患者的工作及生活。以上案例是我临床上遇到的众多案例中的几个,里面说的这些令人不愉快的想法或冲动,叫做强迫思维,如反复怕脏,反复担心门没锁好,见到刀有杀人的冲动,在桥上有往下跳的冲动等,除了想法和冲动外,还有声音或图像,如脑子里反复出现某些声音,有如余音绕梁的感觉,盘旋在脑子,挥之不去,这些声音令患者感到非常不快。患者为了减轻痛苦,而反复执行某些特定的行为,这些反复出现的行为叫做强迫行为,如反复检查、反复洗涤。以上案例中,绿色字体部分是强迫思维,蓝色字体部分是强迫行为。强迫症是以反复的强迫思维和强迫行为为主要表现的一种较常见的心理障碍,强迫思维使患者产生焦虑、紧张不安、难受等负性情绪,强迫行为消除患者的焦虑、紧张不安、难受等负性情绪。临床上,强迫症患者所表现的强迫思维和强迫行为多种多样,有些看起来相当的不可思议。以下列一些我临床中遇到的强迫表现,让大家更好地了解强迫症的表现。1.患者认为自己周围有细菌,担心会通过呼吸进入肺部,反复跑到楼顶,仰着头反复大口吹气。周围人都觉得很不可理喻。2.反复担心家里炒的菜有炒焦的东西会致癌,不敢吃菜。3.开车反复担心自己不知觉的情况下撞到人,开着开着就要掉回头检查一遍甚至几遍,导致开车好久都到不了目的地。4.走在路上,不由自主地数路上的树或电线杆。5.过度爱干净,将家里划分成清洁区和污染区,进入清洁区要换鞋和衣服,像医院手术室一样。6.患者执行一个动作好像放慢几十倍的镜头一样,比如那个牙刷去刷牙这个动作,都要半个小时及以上,这叫强迫缓慢,我感觉这种非常难治。7.学生患者担心写作文不慎写出反动的语句,要反复检查,反复写,导致作业完不成。8.有个患者诉脑中经常想到类似大便等令人不快或恶心的东西,然后又可以想象一个好的东西,如饼干,来中和这种想法。9.有个学生,反复洗澡,按照一定顺序洗,如果不慎洗错了顺序,重新来过,有时没错,但感觉可能是错的时候也要重新洗,最严重的时候晚上9点多进去洗澡,一直洗到第二天早上六点多才洗完,洗完直接上学,上学则在教室睡觉睡到放学。10.反复思考一些问题,如1+1为什么等于2而不是等于3。。。。。。。临床上每个强迫症患者的表现尽管各不相同,但却有着共同的规律:1.患者脑中反复出现一些想法或冲动。2.这些想法另患者紧张不安,焦虑恐惧。3.患者通过执行一些行为来降低这种紧张不安感。4.陷入恶性循环。5.大部分患者内心也知道无必要这样做,想控制但控制不了,感到非常痛苦。临床上无论患者的思维和行为表现有多离奇、怪异,只要符合这几个规律,都要评估有没有强迫症的可能。因为有些严重的强迫症会被误诊为精神分裂症。强迫症不只是洁癖,不只是要求整齐,不只是完美主义。强迫症是一种精神心理疾病,让患者非常痛苦,导致学习、职业及人际交往功能的损害。即使得了强迫症也不用害怕,只要到正规医院的精神心理科或正规的心理机构接受规范的治疗,大部分患者能获得不错的效果。看了此文章的人或许会觉得自己或多或少有些强迫的表现,不用担心,这是正常的,我也有,大部分人在某些时候都有过强迫的体验,只要是在自己可以控制的范围内,对自己的学习、工作和人际交往没影响,不会让自己感到痛苦就没问题。注:由于写这篇文章是根据自己的知识储备和临床经验写,整篇文章缺乏教科书的系统性,有些概念的表达可能欠严谨,但为了让大众容易理解,增加可读性,我选择了这样做,目的是让大家对强迫症能有个初步的认识。
李水洪主治医师湛江中心人民医院精神心理科
23人已购买
评论
2
医学科普医学科普 别让焦虑控制你的人生
我不懂焦虑记得13年前,刚考上大学的时候,自己被录取的是心理学专业,当时对心理学还没有概念,不知将要面对的是什么,就到书摊上买了一本心理学的书籍来看,看到了抑郁、焦虑等概念,当时完全没有理解,不知一个人什么状态是抑郁,什么状态是焦虑,看完之后感觉跟没看一样,这是我对抑郁、焦虑的初始接触。我想,现在可能还有很多人跟我以前一样,对焦虑没什么概念,特在此跟大家分享关于焦虑的一些知识。什么是焦虑?焦虑是对未来的不确定性的担忧,比如高考后等待成绩公布时候的忐忑不安,就是焦虑,如果成绩公布后发现自己名落孙山,受到打击,心情一落千丈,可能会出现的就是抑郁状态。在抢救室里面,医生在抢救一个危重患者,患者家属在抢救室外面体验到的就是焦虑,当抢救失败,医生向患者家属宣布患者死亡,患者家属此时体验到的则是抑郁。所以,焦虑指向未来的威胁,抑郁则是针对已经发生的事,更多是各种失去后的体验。焦虑有哪些表现?参加体检,担心会不会得了什么病;家人外出联系不上,担心出现意外;向领导汇报工作,担心出错或受到批评;有困难向别人求助,担心受到拒绝;要上台表演,担心演砸了;要参加一个聚会,担心出丑;要参加一个考试,担心自己不及格……这些担心,都是焦虑的表现。焦虑有三大表现,一是担心、提心吊胆,紧张、忐忑不安等内心体验,二是出现坐立不安、来回踱步,发抖等行为表现,三是伴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表现,如心慌、胸闷、呼吸困难、喉咙发堵、头晕、口干、出汗、尿频尿急频频上厕所等。想想假如你正准备面试一份你向往已久的工作或是正准备向一个你暗恋已久的对象表白,可能以上的表现你都会有,你大概明白人世间焦虑为何物了。焦虑本无罪焦虑不一定是坏事,适度的焦虑水平,有利于你积极做好准备去应对这些事情,有利于你个人学习、生活及事业的发展。但是,如果是过度焦虑,整天忧心忡忡,惶惶不可终日,坐立不安,有如世界末日即将来临,是自己无法安心下来,无法集中精力去做事,过度紧张、担心。如果因此给自己的学习、工作、人际交往造成损害,给自己造成痛苦却无法自拔,那这种焦虑就是病态的了,需要引起重视。从一个案例说起有一个患者,跟我说他过去10多年一直处于过度紧张不安的状态,令其痛苦不堪,主要表现为过度担忧但无法控制,他是家中长子,小时候生活在农村,农村里有河流、溪流、没有遮盖的水井,患者反复担心其弟妹出意外,感到害怕,紧张,心慌、胸闷、发抖、心里始终不能放松,犹如一块石头压在心里,此外,患者还有很多类似这种对一些小事及偶然事件的过度担忧,如总是担心家人发生交通意外,自己身体有一丁点不舒服就紧张万分,反复检查没什么事稍放心,可是好景不长,再出现一点别人都不会在意的变化,如体重减轻2斤,患者就会紧张万分,过度关注,将其放大,反复问我引起体重减轻的疾病有哪些,我跟他说体重减轻一般见于肿瘤、甲亢、结核、糖尿病及抑郁症,但你的体重减轻不明显而且你最近的体检都排除上述疾病了,患者问有没必要再查一次,查一次或许会放心点。这就是患者焦虑的表现。这些表现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患者自诉觉得这十多年活得没有生活质量。在诊断明确的基础上,我给他进行了抗焦虑治疗及心理治疗,2周后患者焦虑改善,自述思想负担从来没有这么轻松过,感觉体会到了生活的乐趣与意义,当然这只是开始,冰冻千尺非一日之寒,治疗还需要巩固和维持,需要较长的时间,起码半年以上。在临床上,还有一种焦虑叫做惊恐发作,这是急性焦虑发作,患者突然出现非常恐惧、心慌(常感觉心脏要跳出来了)、胸闷、胸痛、呼吸困难、感觉快要透不过气来了、快要失去控制甚至快要死去的感觉。这种情况常发作不可预料,这类患者往往会赶快被送到急诊抢救室,或呼叫120,常常是大叫着进入抢救室的,看着很吓人。但通过检查,血常规、生化、心肌酶、心电图、头胸部CT往往无明显异常,予安定治疗后好快缓解,缓解后恢复如初,但患者常会反复担心再出现这种可怕的发作,有的患者因此会不敢到人多的地方,不敢出远门,常呆在家。焦虑的患者有哪些共同的性格特点?对拒绝和批评过度敏感不敢拒绝别人胆小怕事,没有安全感对身体不舒服过度关注遇事总往坏处想过度关注可能发生的危险,并将危险放大应对焦虑小贴士1.认识焦虑,知道自己的那些表现是焦虑在作怪。2.认清自己的性格特征,明白自己存在哪些性格弱点,克服性格上的缺点。3.进行放松训练,具体操作方法可百度放松训练教程,难度不大,照做即可。4.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系统的抗焦虑治疗和心理治疗。总结焦虑是一种对未来的不确定感,对未来潜在威胁的担忧,适度的焦虑有助于个人的发展,但是过度焦虑将会影响人的生活质量、影响学习或工作效率,是我们人生发展道路上的绊脚石,我们要善于发现石头并将其移除,别让焦虑控制你的人生。
李水洪主治医师湛江中心人民医院精神心理科
23人已购买
4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