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女性不能接种HPV疫苗,或慎重、或延期接种疫苗:①对疫苗的任何成分有超敏反应者禁止接种;②有血小板减少症,或其他肌内注射禁忌证的凝血功能障碍者不宜接种;③注射疫苗后有超敏反应者,也不应再次接种;④妊娠期不接种;⑤哺乳期间慎重接种;⑥伴或不伴发热的中重度急性疾病者不接种,待痊愈后,或病情稳定后再接种;⑦因部分女性有不同程度的月经期不适,建议非月经期接种。10.HPV疫苗在哪里接种经各地卫生行政部门批准、具有成人预防接种资质的预防接种门诊(或接种点)均可以接种HPV疫苗。可以通过正规渠道进行网上预约资料来源:《中国子宫颈癌防治科普指南》(2024)
全球HPV疫苗的临床试验及上市后的大量数据表明,HPV疫苗是安全的。但接种HPV疫苗可能有不良反应,包括局部接种部位疼痛、红肿及硬结等;全身的反应有发热、头痛、疲倦、肌肉或关节痛等。但常见的不良反应轻微,多在短期内消失。晕厥少见,严重过敏反应非常罕见资料来源:《中国子宫颈癌防治科普指南》(2024)
接种HPV疫苗后,还应定期进行子宫颈癌筛查。因为二价、四价和九价HPV疫苗均未覆盖所有的HPV型别;而且还有少部分子宫颈癌与HPV感染无关,因此无论接种何种疫苗,都不能完全预防子宫颈癌,均需定期进行子宫颈癌筛查。筛查策略同一般人群。资料来源:《中国子宫颈癌防治科普指南》(2024)
子宫颈上皮内病变治疗后可以再次发生HPV感染,而且病变复发或进展为子宫颈癌的风险高于普通人群,因此,治疗后接种HPV疫苗,能使宫颈上皮内病变的复发率显著下降。因此,国内外指南均推荐这些女性可接种HPV疫苗。资料来源:《中国子宫颈癌防治科普指南》(2024)
已感染或当前正在感染HPV女性可以接种HPV疫苗。一般情况下,女性感染的HPV型别与所接种疫苗预防的HPV型别不同或不全相同,因此,即使感染了HPV,接种疫苗依然能获得对HPV疫苗涵盖的其他未感染型别的保护作用,或减少再次感染同种病毒型别的可能。资料来源:《中国子宫颈癌防治科普指南》(2024)
由于HPV主要通过性行为感染,首先,青少年女性在未开始性行为前接种效果最好,能最大限度发挥疫苗预防HPV感染的作用;其次,年龄越小,接种疫苗后产生的保护性抗体水平更高。WHO建议9~14岁青少年女性是HPV疫苗的首要接种对象。 我国专家共识提出:优先推荐9~26岁女性接种HPV疫苗;13~15岁女性在首次性行为前接种HPV疫苗的获益可最大化;同时推荐27~45岁有条件的女性接种HPV疫苗。资料来源:《中国子宫颈癌防治科普指南》(2024)
目前上市的预防性HPV疫苗包括二价、四价和九价疫苗。二价疫苗主要预防HPV16、18;四价疫苗除预防HPV16、18外,还预防HPV6和11两种最常见的低危型HPV感染;九价疫苗在四价疫苗的基础上又增加了对HPV31、33、45、52、58五种HR-HPV的预防作用。WHO在2022年更新的HPV疫苗立场文件中明确指出,从公共卫生的角度,现有的证据显示,所有获批上市的二价、四价及九价HPV疫苗都具有很好的免疫原性、保护效力和保护效果。适龄女性可以根据当地提供的HPV疫苗品种以及个人的经济能力和意愿等选择接种。资料来源:《中国子宫颈癌防治科普指南》(2024)
预防性HPV疫苗是基于HPV的衣壳蛋白(L1蛋白)制备的病毒样颗(VLPs)。由于这种疫苗不含病毒DNA,因此它不能复制,也不具有传染性。这类疫苗痛过引发免疫系统对HPVL1蛋白的免疫反应,来预防特定类型的HPV感染,尤其是与子宫颈癌及其他相关癌症有关的高危型HPV。资料来源:《中国子宫颈癌防治科普指南》(2024)
子宫颈癌主要是由于感染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所致,避免HR-HPV感染是预防子宫颈癌的第一道防线。人体接种预防性HPV疫苗后能产生保护性抗体,与侵入机体的HPV抗原结合,防止HPV感染起到预防子宫颈癌的作用资料来源:《中国子宫颈癌防治科普指南》(2024)
答:感染HPV后没有必要过于自责或感到羞耻,应积极采取治疗。HPV主要通过性接触进行传播,即便只有单一性伴侣也有感染HPV的可能,性生活过早、多个性伴侣、无保护性生活等高危性行为会增加感染的风险。约有80%的女性一生中都感染过HPV,其中大部分感染会被自身免疫力清除。虽然性行为是HPV最常见的传播途径,但是破损的皮肤或黏膜与被HPV污染的新鲜体液直接接触,也有感染HPV的可能。总之,感染HPV并不意味着私生活混乱,但是保持健康的行为方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可以降低HPV感染的风险。选自赵更力,王临虹《宫颈癌预防热点50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