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所称的扁桃体学名应是腭扁桃体,是咽部最大的淋巴组织,也是个重要的免疫器官,对儿童来说尤其如此。当受到外界炎症刺激后,参与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扁桃体产生的免疫球蛋白免疫力强,能对付侵入机体的各种致病微生物,起到抗病作用,被称为人体的“健康卫士”。腺样体也是咽部的淋巴组织,又称咽扁桃体,作用相对次要一些。其实,任何事物都有二面性,扁桃体亦然,既有好处,亦有坏处。当扁桃体不发炎时,对身体是有积极意义的,但若总是发炎,形成“病灶”,窝葳细菌,甚至引起全身并发症,则对人体有害而无益了。有位专家打了个很形象的比喻:扁桃体就象公司或机关门卫,起保卫作用;但如扁桃体形成“病灶”,窝藏病原菌,犹如门卫已变成内奸,不但不保卫公司,还和外面的小偷勾结起来,偷盗公司物品,这样的门卫是否该清除呢?一、扁桃体什么情况下需要切除?在下列情况下医生往往建议患者切除扁桃体:1、由于慢性扁桃体炎而引起了任何一种并发症时,必须切除。不切除,这种并发症很难好转,或反复加重并发症的病情。这些并发症包括:牛皮癣、风湿热、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心脏病、肾炎、长期原因不明的低热等。2、扁桃体反复急性发炎。达到何种程度可称“反复”?各种书刊没有具体结论,通常认为每年发作3-5次应切除。其实,这需医生和患者进行权衡:反复发作所引起的痛苦、对身体的损害、对生活、工作的影响及经济上的损失是否值得手术。有些患者扁桃体急性发炎时,需使用2-3周的抗生素、级别达到三代头孢才能控制炎症,且多次请假。对这类患者,我认为每年发作2-3次就应该手术切除。不要认为所有咽痛、发热就是扁桃体急性发炎,也可能是急性咽炎、上感。它的诊断应由正规医院的耳鼻咽喉科医生作出。3、另外,扁桃体的大小不是诊断慢性扁桃体炎的主要依据。一般而言,学龄前儿童多半生理性扁桃体肥大,二度大小很常见。但过度肥大达到三度(两侧扁桃体相互接近或靠在一起,影响呼吸,妨碍吞咽,言语含糊不清,应手术切除。这些患儿常伴有腺样体肥大,可一并切除。二、腺样体什么情况下需要切除?腺样体的问题主要是肥大引起通气障碍。鼾声过大、睡眠时憋气、张口呼吸、多汗,因慢性缺氧可致晨起头痛、白天嗜睡、学习困难;腺样体肥大阻塞后鼻孔常并发鼻炎、鼻窦炎;咽鼓管咽口受阻,将并发分泌性中耳炎,有此问题的患儿在看电视时常将音量调大,说明有听力障碍。严重的患儿可有全身发育差、睡眠时多梦易惊醒、磨牙、反应迟钝、注意力不集中;由于长期张口呼吸,致使面骨发育发生障碍,颌骨变长,腭骨高拱,牙列不齐,上切牙突出,唇厚,缺乏表情,出现所谓“腺样体面容”。因此,有经验的口腔科医生在给牙列不齐、上切牙突出的患儿作口腔矫形前,要求先解除腺样体的问题。在下列情况下医生往往建议患者切除腺样体:可摄一鼻咽侧位片,如腺样体影占鼻咽气道截面宽度的60-70%,或鼻内镜下见鼻咽空间大部被腺样体占据时,结合患儿的表现,可决定是否手术。手术通常在全麻下进行。方法有传统的扁桃体剥离法、腺样体刮除法,较先进的超声刀扁桃体切除法、内窥镜下腺样体吸切法等。
(续前)关于手术效果,就单纯鼓膜修补来说,只要炎症控制好,咽鼓管通畅,鼓膜有一定的残余部分,一般手术都能成功,效果较好。而后两种中耳炎,较复杂。去除病变、防止并发症是基本要求;获得一干耳(停止流脓)亦是患者期待的,只要操作仔细,病变清除彻底,保持手术腔的通风引流,去除病灶和干耳基本可做到。至于保持或提高听力,则取决于病耳的破坏程度、咽鼓管是否通畅、是否伴有神经性耳聋、医院的技术设备等综合因素。如原有较重的神经性耳聋,修复中耳结构鼓膜、听骨链就没有意义---“电线已断了,灯泡再好也不会亮”。而咽鼓管不通畅就无法形成一含气鼓室,也无法重建听力。修复鼓膜一般用自体组织如筋膜、软骨膜等。修复听骨链可用人工听小骨,材料为钛金属、陶瓷等,价格在5-6千元。本人习惯于手术进入时从患者自体取下的小块骨质(也就是边角料)雕琢成听骨链连接体。自体组织容易成活,费用也省了,就是要费些时间。手术都有风险。对于单纯鼓膜修补,主要风险是手术失败,也就是没成功。而骨疡型及胆脂瘤型中耳炎,手术并发症主要有面瘫(面神经受影响),听力下降、头晕(内耳受影响)。造成损伤的原因可能是手术操作不当,也可能是胆脂瘤、肉芽等病变组织侵蚀了面神经、内耳的骨壳,当手术清除这些病变组织时,刺激了下面敏感而脆弱的组织结构,而造成了暂时性或永久性的并发症。故手术者在操作时应心平气静,仔细而慎重。本人到目前为止,尚未发生过这些严重并发症。手术者初学时应在尸头、颞骨上多训练。本文系冯立人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许多患者及家长就诊时,对手术切除扁桃体及腺样体很困惑,认识上亦有一些误区。有些患者及家长对手术很忌讳,坚决不同意手术切除扁桃体;而另一些患者则很随意,认为自己经常咽痛、咳嗽,是“扁桃体炎”,要求把扁桃体割了。通常所称的扁桃体学名应是腭扁桃体,是咽部最大的淋巴组织,也是个重要的免疫器官,对儿童来说尤其如此。当受到外界炎症刺激后,参与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扁桃体产生的免疫球蛋白免疫力强,能对付侵入机体的各种致病微生物,起到抗病作用,被称为人体的“健康卫士”。腺样体也是咽部的淋巴组织,又称咽扁桃体,作用相对次要一些。其实,任何事物都有二面性,扁桃体亦然,既有好处,亦有坏处。当扁桃体不发炎时,对身体是有积极意义的,但若总是发炎,形成“病灶”,窝葳细菌,甚至引起全身并发症,则对人体有害而无益了。有位专家打了个很形象的比喻:扁桃体就象公司或机关门卫,起保卫作用;但如扁桃体形成“病灶”,窝藏病原菌,犹如门卫已变成内奸,不但不保卫公司,还和外面的小偷勾结起来,偷盗公司物品,这样的门卫是否该清除呢?所以,在下列情况下医生往往建议患者切除扁桃体:1、由于慢性扁桃体炎而引起了任何一种并发症时,必须切除。不切除,这种并发症很难好转,或反复加重并发症的病情。这些并发症包括:牛皮癣、风湿热、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心脏病、肾炎、长期原因不明的低热等。2、扁桃体反复急性发炎。达到何种程度可称“反复”?各种书刊没有具体结论,通常认为每年发作3-5次应切除。其实,这需医生和患者进行权衡:反复发作所引起的痛苦、对身体的损害、对生活、工作的影响及经济上的损失是否值得手术。有些患者扁桃体急性发炎时,需使用2-3周的抗生素、级别达到三代头孢才能控制炎症,且多次请假。对这类患者,我认为每年发作2-3次就应该手术切除。不要认为所有咽痛、发热就是扁桃体急性发炎,也可能是急性咽炎、上感。它的诊断应由正规医院的耳鼻咽喉科医生作出。另外,扁桃体的大小不是诊断慢性扁桃体炎的主要依据。一般而言,学龄前儿童多半生理性扁桃体肥大,二度大小很常见。但过度肥大达到三度(两侧扁桃体相互接近或靠在一起,影响呼吸,妨碍吞咽,言语含糊不清,应手术切除。这些患儿常伴有腺样体肥大,可一并切除。腺样体的问题主要是肥大引起通气障碍。鼾声过大、睡眠时憋气、张口呼吸、多汗,因慢性缺氧可致晨起头痛、白天嗜睡、学习困难;腺样体肥大阻塞后鼻孔常并发鼻炎、鼻窦炎;咽鼓管咽口受阻,将并发分泌性中耳炎,有此问题的患儿在看电视时常将音量调大,说明有听力障碍。严重的患儿可有全身发育差、睡眠时多梦易惊醒、磨牙、反应迟钝、注意力不集中;由于长期张口呼吸,致使面骨发育发生障碍,颌骨变长,腭骨高拱,牙列不齐,上切牙突出,唇厚,缺乏表情,出现所谓“腺样体面容”。因此,有经验的口腔科医生在给牙列不齐、上切牙突出的患儿作口腔矫形前,要求先解除腺样体的问题。腺样体肥大至何种程度就该切除了?可摄一鼻咽侧位片,如腺样体影占鼻咽气道截面宽度的60-70%,或鼻内镜下见鼻咽空间大部被腺样体占据时,结合患儿的表现,可决定是否手术。手术通常在全麻下进行。方法有传统的扁桃体剥离法、腺样体刮除法,较先进的超声刀扁桃体切除法、内窥镜下腺样体吸切法等。
鼻窦炎是鼻窦粘膜的炎症。在各种鼻窦炎中,上颌窦炎最多见,依次为筛窦、额窦和蝶窦的炎症。鼻窦炎可以单发,亦可以多发。正常的鼻窦开口于鼻腔,并通过鼻腔与外界相通。鼻窦炎多由鼻腔感染后继发鼻窦化脓性炎症,最主要的发病原因是由于各种原因如鼻息肉、窦口解剖结构异常等引起的鼻窦开口的阻塞,使其无法与外界相通,从而引起鼻窦的感染。鼻窦炎根治一般也需要从这方面着手。此外,变态反应、及气压改变等均易诱发鼻窦炎,牙的感染可引起齿源性上颌窦炎。慢性鼻窦炎,以鼻子多浊涕、鼻塞、嗅觉减退、头痛、记忆力减退为主要症状 ,病程通常较长。 大体上来讲,治疗可以分为非手术疗法和手术疗法。非手术疗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鼻腔局部用药:利用激素类药物和减充血剂如盐酸羟甲唑滴鼻剂(必通)、麻黄素类药物点滴鼻腔,以开放鼻窦开口。滴鼻剂应注意体位。一般多采用仰卧垂头位,鼻孔朝上。滴药后应停留5-8分钟再起身,将药液及鼻涕轻轻擤出,或后吸至嘴里再吐。不要紧捏双侧鼻孔用力擤,这样会将鼻涕经咽骨管压向中耳,从而引起中耳炎。。这一类鼻腔减充血剂用久了,可能会导致药物性鼻炎,所以用药时间一般不要超过 7天。儿童用药浓度一定要相应减低。如果慢性鼻窦炎同时伴有过敏,鼻粘膜水肿较明显,则可应用抗过敏的喷鼻药。应在医师指导下用药。 (2)口服药:口服抗生素应以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实验为依据,用药时间一般为4-6周。常用药物有阿莫西林、阿奇霉素、红霉素、头孢等。如果伴有过敏情况,也可以加服一些抗过敏药,如:开瑞坦、扑尔敏等。一些中成药对慢性鼻窦炎的治疗效果也不错,如鼻窦炎口服液等,可以配合抗生素应用。 (3)正负压置换法:适合于慢性全组界窦炎,是一个简单有效的方法。治疗时,护士让病人平卧于治疗床上,肩下垫一小枕,头后仰下垂。先将 1%麻黄素生理盐水滴入鼻腔以充分收缩鼻腔,开放鼻窦口,然后将吸引管外接一个橄榄头插入一侧鼻孔,捏紧对侧鼻孔,开动吸引器,嘱病人间断发出“开一开一开—…”音,鼻腔鼻窦内的脓液就会被吸出,鼻窦内变负压。再将抗生素药滴人鼻腔,药液就会进人鼻窦。如此反复多次,就会把鼻窦内的脓涕排出而置换进去药液,达到治疗的目的。一般每日1次,10日一疗程。 (4)上颌窦穿刺冲洗:用一特制穿刺针从下鼻道刺入上颌窦,抽出脓液后,以生理盐水进行冲洗至脓液排净,然后再注入抗生素药液。此法仅适合于上颌窦炎。 手术疗法如果成年人经非手术疗法系统治疗,病情仍无好转或CT显示鼻腔鼻窦有不可逆病变,则考虑手术疗法。 术前常规行CT鼻窦摄片,可以清楚地显示病变累及哪几个鼻窦,窦口有无阻塞,鼻腔内的结构是否异常等。结合病史、检查及鼻窦CT的改变,鼻科医师会决定该病人是否需要手术治疗。 内窥镜下的鼻腔、鼻窦手术目前已被广大鼻科医师所采用。借助于内窥镜,医师可以在直视下手术,从而达到去除病变组织,保留正常结构的目的。鼻内窥镜:是一种自带光源,能对鼻腔进行详细检查的纤维光学设备,有0至90度不等的角度,由于有良好的照明,加之本身比较细,直径只有2.7-4.0mm,鼻内窥镜可以很方便的通过狭窄的鼻腔和鼻道内的结构,来对鼻腔和鼻咽部甚至鼻窦内部结构进行检查,是诊断鼻窦炎鼻息肉的重要手段,通过配套的手术器械还能对鼻窦炎鼻息肉进行精细的治疗,达到传统手术无法到达的区域,并尽可能保留鼻腔及鼻窦的正常黏膜和结构,将鼻、咽部疾病诊疗的安全性、可控性与功能性提高至一个新的水平,是鼻、咽部位集诊断与治疗的一项全新微创技术。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耳鼻喉科冯立人:你好!根据你的诉说,你患的病可能为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此病可分为单纯型、骨疡型、胆脂瘤型,其中胆脂瘤型是病变较重的一种。每型各有不同的处理方法,即使是单纯型,作鼓膜修补术亦须干耳后二月进行。你的病需进一步检查后才能决定治疗方案。
患者:早晚 中药西药 减轻消灭痛苦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耳鼻喉科冯立人:先生: 你好! 过敏性鼻炎属I型变态反应,即速发型变态反应.主要症状为阵发性喷嚏、流大量清涕、鼻塞,可伴眼痒、咽痒,不知你有否? 治疗: 主要为药物治疗,可采用糖皮质激素喷鼻剂,口服抗组胺药(氯雷他定等)。如无效,可行鼻腔射频、激光治疗,以降低鼻粘膜的敏感性。 常规免疫治疗(脱敏疗法)亦为可选择的方法之一,但远期疗效有待观察。 某些中成药亦有一定辅助疗效。 以上回答不知你满意否?谢谢你的信任。
耳鸣乃耳科临床常见三大难题之一,其发病率较高。耳鸣的发生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目前耳鸣患者呈逐年增加趋势。 部分是由于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精神紧张等原因。而外耳、中耳和小脑脑桥角病变(如听神经瘤、脑膜瘤),或血管异常等引起的耳鸣常可找到原因并予以治疗。许多耳鸣患者常未能发现明显的病因。有些专家认为耳蜗病变是因病变部位的自发性放电活动所致。损伤的毛细胞可产生持久的去极化状态,引起神经元的兴奋,产生异常信号也与中枢对末梢的抑制作用减弱或消失有关。有些学者认为是相邻神经元之间兴奋性同步排放所致。有的认为是感觉毛细胞自发性的过量钾离子和钙离子内流,引起其全部突触同步释放神经递质。也有认为耳鸣产生于听觉皮层下中枢对神经末梢的微弱信号的觉察和处理过程中。总之,目前耳鸣病因及发病机理也 不清楚,治疗效果常不理想。但并不是说耳鸣无可救药、人们在它面前束手无策。目前有这么几种态度是错误的:1. 认为现在科学技术这么发达,耳鸣一定能治好。2。耳鸣治不好,也就放弃治疗了。3.经常奔波于各大医院之间,非要找到耳鸣的病因、发病机理,钻牛角尖。因此,耳鸣患者,尤其是早期患者应该理性对待,积极治疗。 首先作一些耳科的基本检查:耳镜检查,听功能检测。如搏动性耳鸣,应作头、颈侧及耳的听诊,以了解有无血管搏动声、颈转动及压迫颈动、静脉对耳鸣的影 响等。加做颈部及颅内的CT或MRI检查等。如果发现了相应器质或结构,常提示可用药物、门诊操作治疗或手术予以处理,效果常比较好。 如果上述检查仍未发现问题,那多半是内耳、听神经或颅脑中枢神经细胞兴奋性异常、电生理活动异常等引起,即通常说的“神经性”耳鸣。也可能与心理压力大、精神紧张、焦虑有关。不要强求找到原因,可用药物治疗,如卡马西平,镇静安定药,抗焦虑、抗抑郁药(这些药物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对于早期发生的耳鸣,治疗效果常比较好。亦可采用声治疗、耳鸣抑制(掩蔽)疗法、电刺激疗法等。 另外,可看看精神心理科医生,进行心理疏导。业余时间可做些自己喜欢的、能非常投入的事情,多看看喜剧片、听听相声,旅游。 突发性耳聋患者常伴发耳鸣,部分患者听力恢复后耳鸣缓解,也有不少患者听力恢复后耳鸣持续存在或持续很长一段时间。 有些慢性病也会引起耳鸣。在更年期的时候,内分泌很容易会失调, 糖尿病、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等亦可引起耳鸣。 由于耳鸣起因较慢、病程都非短期内发生,故治疗一般也需要较长时间,如耳鸣掩蔽疗法、松弛疗法等至少要完成为期一个月的疗程,才能评估治疗效果。因此,病人在配合治疗过程中要有恒心,不要轻易放弃。
有人偶然发现自己的耳朵上长了个包,一般不痛不痒,有的可有胀感。皮肤色泽正常,触之有波动感或囊性感。医学上称之为耳廓假性囊肿。治疗方法很多,早期可行紫外线照射或超短波等物理治疗,以制止渗液与促进吸收;或用磁疗、冷冻、射频等治疗;有报道用平阳霉素、15%高渗盐水、50%葡萄糖或2%碘酊于抽液后注人囊腔,加压包扎,促使囊壁粘连、机化。但治愈率不理想,有的方法愈后局部常增厚。手术,需将囊腔外侧壁软骨切除或开窗(切除一小块囊壁),若囊肿内有肉芽,应予刮除,术腔置放橡皮片引流,切口对位缝合后加压包扎7天左右。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耳鼻咽喉科冯立人笔者介绍一种简单的方法,可在门诊进行: 在严格无菌条件下将囊液抽出,然后用石膏固定压迫局部。此法痛苦少,效果还不错。但耳廓上得挂一石膏块10天左右。注意,耳廓假性囊肿处理不当,可引起耳廓感染、化脓。如长时间不处理,囊肿会机化变硬,要处理就得手术切开、切除变硬的软骨样组织。
慢性泪囊炎是眼科的常见病,由于鼻泪管的阻塞或狭窄,泪液不能排出,长期滞留在泪囊内。表现溢泪、有黏液或脓性分泌物自泪小点流出等症状。传统的手术方法为鼻外径路的泪囊鼻腔吻合术,即在眼角内下方的鼻背皮肤上做一切口,由此凿入并将泪囊开放且与鼻腔吻合。这种方法的不足之处有:有可能损伤内眦血管和韧带:面部可能留有瘢痕。而从解剖上讲,鼻腔与泪囊仅相隔鼻粘膜和骨性泪囊窝。因此,鼻内镜下经前鼻孔手术就可避免上述缺陷,且可同时矫正影响手术效果的鼻部疾病,如鼻窦炎、鼻息肉及鼻中隔偏曲等。当然,与眼科一样,手术前必须确定阻塞的部位。
小孩鼻出血是不少家长碰到的烦恼事情。有的小孩一周内会三番五次地流血,有的家长担心是不是有白血病.其实绝大部分小孩鼻出血是因为局部的鼻粘膜菲薄、血管丰富,周围环境空气干燥易引起黏膜糜烂、小血管破裂所致。出血后的结痂易引起鼻痒不适、小儿忍不住挖鼻,由引起反复出血。一般的出血不用惊慌,捏住前鼻孔数分钟即可;平素可用淡盐水、植物油(麻油、玉米油、葵花籽油等)湿润鼻腔,出血较多可用麻黄素液滴鼻或蘸于棉球塞鼻。当然,次数多了应去医院看看,以排除其他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