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相情感障碍(又称:双相障碍 或 双相心境障碍)是心境(情感)障碍的一种类型,是指发病以来既有躁狂或轻躁狂发作、又有抑郁发作的一种心境障碍。躁狂发作需持续一周以上(轻躁狂发作也需要满足持续4天以上的标准),抑郁发作需持续两周以上(注:无论躁狂发作或抑郁发作都要每天大部分时间都满足诊断标准条件),躁狂和抑郁交替或循环出现,也可以混合方式(较少见)同时出现。一般呈发作性病程,每次发作后进入精神状态正常的间歇缓解期,大多数病人有反复发作的倾向。而精神分裂症则是多起病于青壮年,表现为感知、思维、情感、意志行为等多方面障碍,精神活动与周围环境和内心体验不协调,脱离现实。一般无意识障碍和明显的智能障碍,随着病程进展可有注意、工作记忆、抽象思维和信息整合等方面认知功能损害。病程多迁延,反复发作,部分患者发生精神活动衰退和不同程度社会功能缺损。 基本鉴别要点:①躁狂发作是在情感高涨基础上出现的协调性精神运动性兴奋,情绪愉快、高涨,有感染力。②精神分裂症病程中可出现抑郁症状,而双相障碍可伴随精神病性症状,应注意鉴别。双相障碍是以情感障碍表现为主导症状并贯穿于整个病程,情感高涨或低落,伴随思维和行为改变,发作间歇期正常。而精神分裂症表现是以幻觉、妄想、思维逻辑障碍等为主要表现,与内心体验和周围环境不协调,发作间歇期多残留不同程度社会功能缺损。③如果在不符合躁狂发作或抑郁发作的心境下出现了幻觉、妄想、思维逻辑障碍等表现(即:出现独立于情感症状之外的精神病性症状情况),一般不单纯考虑双相障碍的诊断,应考虑精神分裂症或分裂情感性精神病的临床诊断方向。双相障碍指发病以来,既有躁狂或轻躁狂发作,又有抑郁发作。无论处于那种发作,必须分别都符合连续每天大部分时间都有躁狂发作和抑郁发作的诊断标准的表现才可以算,不能问到一点就算,那是违背疾病诊断标准原意界定的。其详细标准如下:躁狂发作的诊断标准躁狂发作以心境高涨为主,与其处境不相称,可以从高兴愉快到欣喜若狂,某些病例仅以易激惹为主。病情轻者社会功能无损害或仅有轻度损害,严重者可出现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1. 症状标准 以情绪高涨或易激惹为主,并至少有下列三项(若仅为易激惹,至少需四项):① 注意力不集中或随境转移;② 语量增多;③ 思维奔逸(语速增快、言语迫促等)、联想加快或意念飘忽的体验;④ 自我评价过高或夸大;⑤ 精力充沛、不感疲乏、活动增多、难以安静,或不断改变计划和活动;⑥ 鲁莽行为(如挥霍、不负责任、或不计后果的行为等);⑦ 睡眠需要减少;⑧ 性欲亢进。2. 严重程度标准 严重损害社会功能,或给别人造成危险或不良后果。3. 病程标准 ① 符合症状标准和严重程度标准至少已持续一周; ② 可存在某些分裂性症状,但不符合分裂症的诊断标准。若同时符合分裂症的症状标准,在分裂症状缓解后,满足躁狂发作标准至少一周。4. 排除标准 排除器质性精神障碍,或精神活性物质和非成瘾物质所致躁狂。抑郁发作的诊断标准抑郁发作以心境低落为主,与其处境不相称,可以从闷闷不乐到悲痛欲绝,甚至发生木僵。严重者可出现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某些病例的焦虑与运动性激越很显著。1. 症状标准 以心境低落为主,并至少有下列四项:① 兴趣丧失、无愉快感;② 精力减退或疲乏感;③ 精神运动性迟滞或激越;④ 自我评价过低、自责、或有内疚感;⑤ 联想困难或自觉思考能力下降;⑥ 反复出现想死的念头或自杀、自伤行为;⑦ 睡眠障碍,如失眠、早醒,或睡眠过多;⑧ 食欲减低或体重明显减轻;⑨ 性欲减退。2. 严重度标准 社会功能受损,给本人造成痛苦或不良后果。3. 病程标准 ① 符合症状标准和严重标准至少已持续二周; ② 可存在某些分裂性症状,但不符合分裂症的诊断。若同时符合分裂症的症状标准,在分裂症状缓解后,满足抑郁发作标准至少二周。4.排除标准 排除器质性精神障碍,或精神活性物质和非成瘾物质所致抑郁。鉴别诊断要点: 1.精神分裂症所出现的精神运动性兴奋或抑郁症状并非原发性的症状,而以幻觉、妄想、思维逻辑障碍为原发症状;心境障碍则以心境高涨或低落为原发症状,精神病性症状仅出现于情感症状之内的严重阶段,多数不出现明显的精神病性的幻觉或妄想症状,即使出现也多是与心境相关或协调的症状。 2.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思维、情感和意志行为等精神活动多是不协调的,常表现为言语凌乱、思维散漫(给听者以说话东拉西扯的感觉)、情感不协调,行为怪异。而双相障碍患者的情感反应与外界环境和内心体验是协调的。 3.精神分裂症的病程多数为发作进展或持续进展,缓解期常功能水平多不如发病前功能状态;而双相障碍是间歇发作性病程,间歇期基本正常。 4.病前性格、家族遗传史、预后和药物治疗的反应均有助于鉴别。个别病人可能需要结合既往病史、病程、症状持续的时间及疾病转归等因素做出判断。双相障碍对情感稳定剂疗效反应较好,而精神分裂症仅对抗精神病药物疗效反应好。如果单纯以碳酸锂、丙戊酸或拉莫三嗪这些相对单纯的情感稳定剂能够长期维持治疗者,反过来也更支持双相障碍的临床诊断。 5. 双相障碍无论是在躁狂状态还是在抑郁状态,都可能伴有精神病性症状,但精神病性症状是在情感高涨或低落的背景下产生的,与患者的心境相协调。如果在不符合躁狂发作或抑郁发作的心境下出现了幻觉、妄想、思维逻辑障碍等表现(即:出现独立于情感症状之外的精神病性症状情况),一般不单纯考虑双相障碍的诊断,应考虑精神分裂症或分裂情感性精神病的临床诊断方向。 6. 双相障碍中,躁狂期病人可出现夸大妄想及幻听,抑郁患者可出现贫穷或自罪妄想及幻听,但内容不像精神分裂症患者那么荒谬,逻辑推理过程基本正常。如出现逻辑推理障碍、原发性妄想、荒谬离奇的被动妄想、追踪性评论性幻听,或幻觉妄想思维逻辑障碍等症状并非出现在躁狂发作或抑郁发作期内应考虑不支持双相障碍的诊断。 7.抑郁性木僵与紧张性木僵两者的情感障碍和与环境的接触有本质的不同。抑郁病人的情感是低沉而不是淡漠,耐心的询问可以的到一些应答,病人的表情动作虽然缓慢困难,但流露出忧心忡忡的眼神和欲语而难以表达的表情,说明病人与周围仍有情感上的交流。而紧张性木僵病人则淡漠缺乏情感交流,无论医生多么努力,病人却常常是无动于衷,缺乏相应的情感反应。8.急性发作的躁狂病人也会出现不协调的精神运动性兴奋,但当行为症状控制之后,病人仍会暴露出高涨的情绪体验或兴趣及意志活动过多等躁狂发作条目表现,而有别于精神分裂症。9.躁狂和抑郁的病人也偶尔会出现一些与当前心境不协调的幻觉和/或妄想症状,但这些症状往往不是疾病的主要临床相,持续的时间一般不长,常缺乏精神分裂症的特征性症状,而且都发生在躁狂发作或抑郁发作的期间内,发作间歇期则消失。 最后总结一下,这两种疾病其实有着非常明显的本质区别: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整个病程中的主要问题和症状基调是“思维障碍”(即:各种妄想奇怪想法或逻辑推理障碍或思维结构松散,当然幻听、瓦解性紊乱行为和紧张性行为也固然是重要的)方面的问题(情绪低落可以是在疾病发展或治疗过程中一段时间发生或由病态症状影响继发来的,但并不是疾病全过程的主线和基调);而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在整个病程中的主要问题和症状基调是“情感问题”(即:情绪过分低落或过分高涨和由此带来的活动过度减少或增多,对周围旁观者有一定的感染力,是与环境和内心体验协调的情感涨落表现),如果情感高涨和低落这样的情感障碍问题已经不明显或消失了病人还有“妄想”或者“幻觉”或者“怪异紊乱瓦解行为”症状这三个主要症状之一的持续存在,那么就多不应该再考虑双相障碍这个诊断了。其实,如果没有药厂的鼓吹、科研、经济利益误导,这两种疾病的鉴别就根本不是难事,当这一不严谨、不科学的精神科诊断学思潮蔚然成风的时候,而由此带来了不必要的合并用药治疗(丙戊酸镁、丙戊酸钠、德巴金、碳酸锂、拉莫三嗪等,如果对症下药了就是良药救命药,没有对症对准诊断下药的话对病人来说以上药物可能就只剩下一堆没必要的不良反应让病人承受),最终受害的就只有病人和家属了(即承受没必要的经济负担和不良反应)。 还有一点就是很多精神科医生对精神病理学理解不够,临床症状学把握很模糊,就会导致症状判断方面的张冠李戴或具有医生个人的感情色彩,这时再去对病人诊断评估,就会失去了对诊断评估的理性和科学的判断方向。 专业优秀的精神科医生应该对精神症状学和诊断标准严格把握,不可随意拼凑诊断,例如:有点儿兴奋易、激惹、冲动或话多就说病人存在躁狂相或轻易地判断混合相,再如:有个被害妄想就去拼凑个其他的并不确切的症状硬说是精神分裂症。我主张严格把握双相障碍的诊断标准不可主观臆断,但我们也应该更加严格把握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不可扩大化诊断。本文将在DSM-5诊断系统和国际ICD-11诊断系统发布中文版后随时更新内容,以防本文内容落伍。 仅希望以上内容有助于病家作为对自家亲人病情的自我鉴别诊断参考,以澄清当前该两种疾病诊断混乱导致耽误病家病情的一些问题。 最后送附上我常在精神科医生及学生培训教学中说的一句话:“诊断精准后应用最少种类的药物,结合规范的心理治疗方法治疗好病人,并为他们之后降低复发风险、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和经济负担多多考量的医生才是最高明的精神科好大夫----郑英君”。(本文仅为解答患者家属在广州市脑科医院2013年7月11日的《惠爱心理论坛》公益性精神健康讲座中提出的问题) 本人连夜答复大家,如有不足诚望见谅!附件:附件1:双相情感障碍与精神分裂症的药物治疗区别? 主要药物治疗方面的区别: (1)双相障碍的治疗以情感稳定剂的使用为主,急性期多2种或以上药物联合治疗,根据躁狂或抑郁症状的不同选择药物。维持期用药可以联合也可以选择单一用药,但主张以情感稳定剂维持治疗,慎用或仅短期联合使用不易转躁的抗抑郁药物,预防复发、避免发展成快速循环型双相障碍,是一切治疗的基础。因为发展成为快速循环型是双相障碍致残的主要元凶。治疗中要高度意识到,要避免抗抑郁药物导致的快速循环。 药物联合使用不等于越多药物联合使用越好,根据病人个体情况,合理最少种类的联合、尽量短期多药联合使用,不仅对降低医疗费用有益,而且对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影响意义重大。(2) 精神分裂症的药物治疗方案,尽量以单一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急性期根据抑郁症状情况可以短期联合抗抑郁药物,但长期不宜。精神分裂症的维持期治疗中,推荐尽量以单一抗精神病药物治疗为主,这一点非常有利于提高治疗依从性。有说服力的SCI论文中的循证医学临床研究依据显示,碳酸锂、丙戊酸盐类、拉莫三嗪等情感稳定剂对精神分裂症的维持期治疗没有任何辅助治疗效果,仅仅增加药物副反应,且增加病家经济负担。这一点就体现了鉴别诊断的重要性。 以上简短的阐述,只想回答一个简单的问题:双相障碍和精神分裂症的用药无论在急性期还是维持期,治疗理念是不同的,并不存在所谓的“精神科诊断大同,治疗大同”。如果精神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都“大同”了,学科将没有发展,临床科研也将暗无天日。《附件2(本附件2引自其他精神科专家的一片网文,该文只代表他的意见,仅供大家参考http://www.xinli110.com/xlzl/xj/sz/201208/317699.html 附件2的原文网址): 精神分裂症和双相情感障碍这两种疾病本来不该、也不会混淆。近年来,由于国外兴起了诊断情感性精神障碍的热潮,国内有些人也跟着起哄,往往把一些精神分裂症误诊成了双相情感障碍,害苦了病家。问题在什么地方呢?在于误解了‘躁狂’的含义。‘躁狂’是manic的译文;译得不贴切,招来了不少误解。实际上,患者并不大吵大闹。他们的表现是情绪高涨,很愉快,很自得,往往自大,自以为很聪明、很能干。这个‘狂’,是指自大而已,并不是‘狂躁易怒’的‘疯狂’。他们不会无理取闹,不会冲动打人。一般不会殴打亲人,相反地显得可爱。用上海话说,他们很‘识相’,不像精神分裂症那样地不讲道理。 ‘躁狂抑郁症’是原来用的名称,它的特点是,一个时期情绪高涨兴奋,一个时期情绪低落抑郁。‘发脾气’并不是它的表现特点。有些家长或医生一听到患者‘发脾气’,就把诊断往双相情感障碍上靠,乱用‘情感调整剂’。有的医生或家长就以为‘情感调整剂’能够调整情感,动不动就用丙戊酸钠或碳酸锂。其实,这里有这么一个来龙去脉:当初发现碳酸锂能够治疗‘躁狂症’,就定名为‘抗躁狂药’。后来发现一些抗癫痫药(如丙戊酸钠等)也有同样的治疗作用,也把它们列入‘抗躁狂药’。再后来,发现它们不但对躁狂期的情感高涨、有平抑的作用,对抑郁期的情绪低落、也有治疗及预防作用,所以改名为‘情感调整剂’。其实,它们只对‘躁狂抑郁症’患者有治疗和预防作用,对其他疾病(例如精神分裂症)的情感没有调整作用。 在药厂大肆宣传第二代抗精神病药能够治疗双相情感障碍的时候,有些医生也来凑热闹,把本来应该诊断为精神分裂症的病例、诊断成了双相情感障碍。给他们应用第二代抗精神病药、当然奏效。‘论文’出来了,职称也提了,问题就被搞糊涂了!他们还自圆其说地还套上了‘有精神病性症状的双相情感障碍’这种“新名词”。》声明:附件2只代表其他专家观点。附件3:躁狂抑郁症(双相情感障碍)与精神分裂症。 躁狂抑郁症(双相障碍)是周期性的疾病,一次发作半月到半年。两次发作之间,可以完全恢复正常;即使不用抗精神病药,也没有任何症状;而且具有充分的自知力,知道自己前一时期精神不正常,自己希望得到帮助、以期预防复发。精神分裂症是持续性的疾病,病情可以有波动;但是,如果不用抗精神病药,症状不会完全消失。即使应用抗精神病药,也不一定能够完全缓解。即便能够完全缓解,一旦停药,不出几个月,便又复发。有的患者,可以完全恢复自知力;但一般说,在发病时期,往往自知力不充分。躁狂抑郁症有二种表现:抑郁期与躁狂期。抑郁期的表现与抑郁症(单相)完全相同,主要是情绪低落、兴致缺失、食欲减退、失眠早醒、各种精神功能下降,甚至出现消极意念、自伤或自尽行为。一般没有幻觉或妄想。只有少数极严重患者(或在消极自尽前),可能出现自责自罪妄想(认为是自己害得别人受难,自己该死!)或简短的幻听(如:“快去死!”,但不会出现长篇大论的幻听)。不会出现其他怪异行为。患者一般都有自知力,认识到自己的情绪低落是不正常,因此要求获得治疗帮助。精神分裂症,有三分之一的病例可能伴有抑郁。但是,往往不认识自己的情绪低落是病态,不是自责,而是责人,责怪别人害得他如此可悲、如此困难。在情绪抑郁之后,可以莫名其妙地自得其乐,使人难以捉摸(现今那些乱扩大双相诊断的医生就会美其名地称之为‘混合型’)、哭笑不得。最特别的是:没有自知力,不认为自己的情绪低落是病态,不要求治疗或帮助。躁狂抑郁症的躁狂期,主要表现是情绪高涨,兴奋多语。他的高涨情绪,往往会感染他人,惹得哄堂大笑。他不是一个人独自兴奋多语,而是忙着与别人对话。他是开心,不是发怒。他会热心做好事,不会无端地搞破坏。除非自己的活动受到阻扰或责备,否则他不会发脾气,更不会打人。他没有情感淡漠,所以不会无情无义地殴打亲人。除了极为严重的时期,一般说,仍有相当好的自知力,自己知道情绪有点过于兴奋,同意并接受治疗。精神分裂症,可能有‘狂躁’的表现,不应该称之为‘躁狂’(‘躁狂’是mania的译名,只是躁狂抑郁症才有的情绪高涨的表现。因为翻译得不够好,容易被误认为‘狂躁’)。他们可能受到幻听或妄想的支配,出现狂怒,大发脾气,大吵大闹,打人骂人,无情无义,殴打亲人,破坏财物,甚至放火杀人。他们的狂躁表现,不会让别人感到开心,只会使别人讨厌、感到愤怒。他们没有自知力,不认识自己的错误,更不承认是病态,事后根本不会认错或道歉。躁狂抑郁症可以只用碳酸锂或丙戊酸钠等‘情感稳定剂’进行治疗。一般说,见效较慢,至少2周以上。如果能够应用维持量、很好地维持的话,可以终身不再复发。一般不必应用抗精神病药治疗。如果因为太过兴奋,可以先用奥氮平或利培酮等压制一下,等兴奋得到控制后,就应该停用。如果能够单靠碳酸锂或丙戊酸钠等‘情感稳定剂’维持的,才是真正的躁狂抑郁症。否则就有可能是冒牌货,实际上是误诊了的精神分裂症。精神分裂症必须用抗精神病药治疗。碳酸锂或丙戊酸钠等‘情感稳定剂’对于精神分裂症根本没有什么作用。千万不要顾名思义地以为碳酸锂或丙戊酸钠等‘情感稳定剂’可以稳定各种情绪!这是绝大的错误认识!但这种错误认识却正在当前一些精神科医生中间流行。(附件3这一段文字引用自颜文伟教授文章观点,只代表其他教授观点,供大家参考) 广州市脑科医院 成人精神科学术带头人: 郑英君
小松从小聪明伶俐,活泼好动,小学阶段每堂课只听10分钟就会了,虽然注意力不集中,但无明显违纪违规,学习成绩好,小学阶段老师没有反映什么问题。上初中后,他进入重点学校的重点班,爸妈觉得进了保险柜,加之工作都很忙,没有过问他的学习,初一期末考试7门课有5门不及格,于是他变得讨厌学习,上课不听讲,不交作业,父母管他还发脾气。小雨性格比较内向,小学学习成绩中上水平,作文比赛得过长沙市3等奖,妈妈对她期望很高,一直要求她达到班上前3名,高考目标定位在清华北大。上初中后,她的学习成绩渐渐下降,尤其是数学,但她很努力,常常做作业到晚上12点,不做完就不睡觉。高一下学期,妈妈发现她学习的劲头大不如从前,不会的功课不再去钻研,只要完成老师布置的功课就行,有时甚至抄同学的,晚上坐在坐在电脑边打开学习的界面,实际上在看小说,当听见门响就马上转换到学习界面,家长说她她也不吭声。她告诉我们,妈妈整天唠叨,回忆她小学的辉煌,要求她考重点大学,可是自己一点信心也没有,大脑好像筑起了一道堤坝,数学内容根本进不去,自己也希望好好学习,看见妈妈进来就知道她要说什么,虽然觉得对不起妈妈,但力不从心,自己也不知道将来怎么办。这些现象,都可以称之为厌学。厌学是指学生消极对待学习活动的行为反应模式。具资料显示,对一所中学438名学生的调查,26%的学生回答对学习不感兴趣,43%的学生认为学习内容枯燥乏味,19%的学生回答不愿意上学。在一些经济发达地区,有厌学想法的学生比例更高。厌学的直接后果是学习成绩下降,被动学习,影响自己未来的发展;有的孩子在学习方面得不到乐趣,会采用其他方法弥补生活的空虚,逃学、上网、早恋、甚至结交社会不良同伴,走上违法犯罪道路,这些所造成的损害比厌学本身更严重。学习活动是学龄儿童的主导活动,是儿童社会化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儿童获取知识和智慧的根本手段。那么,为什么这些孩子不喜欢学习呢?影响学习的要素包括学习能力、心理因素、学习动机等。学习能力:部分孩子由于先天或后天原因智力低下,他们的学习能力自然不如他人;还有一种情况,有些儿童虽然智力在正常范围,但学习阅读、写作或计算方面有困难,医学上称之为学习技能发育障碍,是由于大脑的某个掌管阅读、写作或计算的部位发育异常有关,对这部分学生,如果一味按照正常孩子要求他们,而他们力所不能及,就会对学习丧失兴趣,放弃学习。心理因素:因为学习是一种需要调动大脑能量,运用注意、记忆、思维解决问题的过程,任何心理因素影响了大脑,都会影响学习效果。最常见的如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其基本缺陷是大脑前额叶发育不良,注意力不集中、计划性差。智商高的孩子,例如小松,在小学阶段因为学习难度不大,学习能跟上班,没有及时就诊、诊断。上初中后,由于学习内容增多,学习难度增大,采用过去蜻蜓点水的办法已经应付不了,而这些孩子在遇到困难后,更容易放弃,于是就出现了厌学的情况。焦虑症因为焦虑不安、无法集中精力于学习;抑郁症大脑皮层被抑制,听不进、学不进,对于学习成绩下降非常着急,觉得学习不好就一切都完了,也会选择逃避。学习动机:学习动机是促进儿童青少年为达到某种目的而学习的心理动因,表现为学习的志向、愿望或兴趣等形式,对学习起推动作用。学习动机可以简单划分为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外部动机所推动的学习活动是为了外部奖励或荣誉,由社会的要求、父母的奖励、教师的赞许、伙伴的认可、获得荣誉称号、报考理想的学校、追求令人向往的社会地位等激发而来,具有较强的指向性和较大的可变性。内部动机所引起的学习活动是为了学会所学的内容本身,由兴趣、求知欲、理想、信念、人生观、责任感、荣誉感等内在因素转化来的,与外部动机相比,具有更大的积极性、自觉性和主动性,对学习活动有着更大、更为持久的影响。年幼儿童以外部动机和近景动机为主,随着年龄增长和自主性的提高逐步转化为内部动机。学习动机受损是中小学生厌学的关键因素。轻者消极怠工,缺乏进取,如小雨,重者完全放弃学习,如小松。常见原因有:1.学业失败:很多孩子在学习中一次失利,或某一门功课没学好,产生挫败感,又没有得到及时调整,就会对学习产生畏难情绪,缺乏主动克服学习中的困难、积极进取的精神,其结果是学习成绩下降;而由于学习成绩差,得不到家长、老师、同学的理解和赏识,更会丧失学习兴趣,变得得过且过;2. 制定目标不合理:不少家长“望子成龙”心切,期望过高,孩子虽然努力,但总也达不到父母所制定的目标,过高的期望带来孩子的无望。不仅起不到期望的激励作用,反而使孩子望而生畏、失去上进的勇气,或产生对立情绪,或失去自信,破罐破摔。小雨就属于这种情况;3.学习疲劳:学习内容过多、学习材料枯燥、单调、缺乏趣味性,学习强度高,有的家长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做完了学校作业还要加做课外练习;还有的学生学习方法不当,例如只会死记硬背、不会联想记忆;只会运用视觉学习,不会运用听觉学习等,都会造成心理疲劳,对学习感到倦怠,烦闷、易怒、精神涣散,兴趣丧失,形成恶性循环;此外,家庭不和睦,矛盾冲突多,对儿童教养态度不一致,过分溺爱或过分苛求,对文化知识的价值和个人成就不重视等,都会损伤孩子的学习动机。那么,发现孩子厌学怎么办呢?首先可以找心理医生咨询,如果发现有发育性问题,应该给予特殊教育,对这些孩子应该降低标准,因材施教,给予更多的表扬和鼓励,提高学习兴趣,只要他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学习,就要予以肯定。对于患有ADHD的孩子,虽然小学成绩还过得去,但要清醒认识初中一年级这个关键期,坚持服用治疗ADHD的药物,争取第一年不掉队,保持自信,打好基础。对于焦虑、抑郁或患有其他心理疾病的孩子,也要采用相应治疗。对于学习动机受损,可采取以下措施:1.制定合理学习目标:虽然大多数孩子智力在正常范围,但智力和能力会有参差不齐的现象,家长要看到孩子的长处、也要接纳孩子的不足,制订目标要因人而异,不要与其他孩子攀比。要根据孩子的长处和不足,制订适合他的目标,这个目标是他”跳起来就能摘到”的桃子,而不是树顶的桃子;如果孩子的学习动机已经受损,目标就更要低起点,让他体会到成功的喜悦;2.提高自信:对于年幼的孩子,在学习中增加趣味性,通过奖励提高对学习的兴趣;要与老师配合,发现孩子在某方面的“闪光点”,在他现有基础上,只要略有进步,就要及时鼓励,提高自信心,激发学习兴趣,通过提高外部动机,再强化内部动机;3. 科学用脑、改变学习方法:对于学习疲劳的孩子,提倡科学用脑,每天要有一定运动和从事有兴趣活动的时间,帮助孩子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获得学习的主动性;4. 提高应对挫折能力:现代社会是激烈竞争的社会,不可能没有学习压力、避免挫折,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孩子应对挫折的能力,例如考试失利是积极寻找原因还是消极自怨自艾?没考上理想学校是适应现在学校努力进取,还是自暴自弃熬过这几年?这些都可以通过认知行为治疗得到矫正。美国心理学家索里说过:“一次有高度动机的复习可能相当于十次消极的重复”,无论哪种情况,都要从激发动机为主来改变厌学情绪,帮助孩子健康成长。
(1)心理护理:由于抑郁症患者常缺乏自信、悲观甚至绝望,家属应多与患者交谈,随时掌握其思想动态,经常给予帮助和鼓励,帮他们树立信心。(2)密切观察:家属应加强观察,严防抑郁症患者发生自杀、自伤等行为。(3)督促用药:家属应督促患者用药,尤其是病情好转处于康复期的患者,千万不可病刚好就停药,这会增加复发机会,停药与否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4)生活护理:注意调理饮食,保证充足的睡眠。对病情较轻者,应鼓励他们多活动,可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劳作和参加轻松愉快的活动,如听音乐、下棋、跳舞、养鸟、养鱼等。(5)鼓励社交:鼓励患者回到亲朋好友的社交圈子中,接受他人快乐的感染,获取社会支持的力量。
经颅磁刺激(transcranialmagnetic stimulation, TMS)由Barker等学者于1985年首先创立。TMS基于电磁感应与电磁转换的原理,通过刺激线圈中电流产生的磁场作用于颅脑,使颅脑内产生感应电流,从而使脑血流、脑代谢、脑电、脑功能等发生变化。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MS, rTMS)是TMS的模式之一,rTMS不仅在刺激时对神经功能有调制作用,而且在刺激停止后仍然有明显的调制作用,其对脑内生化反应、组织结构、生理功能的影响具有维持效应。rTMS在精神神经疾病的治疗中被广泛运用,且具有无创、无痛、安全的特点。适应症:(1)抑郁障碍,美国FDA于2008年10月批准rTMS用于抑郁症的治疗。(2)焦虑障碍;(3)双相情感障碍;(4)改善精神分裂症的幻听、阴性症状、认知症状;(5)睡眠障碍;(6)物质依赖。本文系黄雨兰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抑郁症有何表现抑郁症的主要症状就是情绪低落。90%以上的抑郁症患者都存在这种情绪体验。可从心情不佳、心烦意乱、苦恼、忧伤到悲观、绝望。面目表情颇具特色,紧锁眉头,目光黯然无神,凝视地面,少瞬不眨;衣着随便,不修边幅。对外界任何事情,如老友久别重逢、提升晋职加薪,都不能改变这种抑郁情绪。但也有少数患者并无情绪低落的体验,而是表现为躯体方面的不适,更应引起人们的注意。抑郁症患者常显得疲乏无力,感到精力不足,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此时患者虽然知道应该做什么、怎样做,但感到无能为力、力不从心。工作上拖拉、积压,效率下降;生活上懒于操持家务,严重时甚至连吃、喝、个人卫生都不顾。不能振作起精神,越来越无精打采,精疲力竭。自我评价过低是抑郁症患者特有的思维方式。对自己进行全面否定是产生无价值感(无用感)、自责自罪感、耻辱感和悲观厌世的根源。患者对以往经历的事情进行反思,往往为一些微不足道的事情而自责自罪。对将来不抱任何希望,认为自己将一败涂地,前途无望,看不到光明。严重者感到绝望,个人的一切都糟透了,自己毫无价值可言。对当前发生的事情只看到消极的一面,似乎戴上了“灰色眼镜”。由于具有这种思维模式,很多人会产生自杀观念,严重者会采取自杀行为甚至自杀死亡,造成不可晚会的损失。很多抑郁症患者睡眠出现障碍,最具有特征性的睡眠障碍是早醒,一般比平素提早一小时以上,醒后再难入眠。此时心情为一天的最低点,抑郁的一切症状都加重。无论是情绪还是精力,都以清晨或上午最差,下午或傍晚逐渐好转,这种现象称之为“昼重夕轻”。有的表现为入睡困难,躺在床上辗转反侧,难以入眠,一般超过一、二小时。有的则表现为睡眠中出现多次醒转,睡眠不实,感到一夜未眠。有的既不失眠,也不早醒,而是睡眠过多。但是有一点是相同的,醒后仍觉得精力不足、疲乏无力、萎靡不振。大多数抑郁患者食欲下降。患者没有胃口,不思进食。无论家人如何变化饮食的花样,患者都不屑一顾,不能唤起进食的欲望。即使在督促下也难有成效。抑郁患者大多面容憔悴,体重下降。对女性患者而言,还有一个症状也相当常见,那就是女性月经不规律,尤其是对那些原来月经相当规律的人而言,如果近来出现月经不规律、停经,同时有抑郁症的其他症状满腔应该警惕抑郁症的可能。有的抑郁症患者在抑郁症明确诊断之前,频繁出入各大医院,进行各种各样的检查,始终得不到明确的结论。常见的躯体不适症状包括:植物神经紊乱症状,如头痛、头晕、心悸、心慌、出汗、发麻、尿频尿急等;胃肠道症状,如口干发苦、腹涨、便秘、腹泻等;四肢及背部发紧、疼痛等。性欲减退或消失。抑郁情绪是一种常见的不良情绪体验,对人类的危害是不言而喻的,除上述介绍的抑郁症以外,还有许多疾病与之有关。特别需要强调的是,许多躯体疾病往往伴有抑郁情绪,原因是多方面的,比较复杂,应当予以积极的治疗。对成年女性而言,抑郁症往往容易发生在一些特殊时期,如孕产期、更年期、老年期等。因此,如果身处这些特定的年龄段,且出现明显的情绪低落,通过自己的努力难以自拔时,应积极寻求专业人员的诊断与治疗,现代医学业已证明,对于绝大多数抑郁症而言,及时充分的治疗可以获得良好的疗效。本文系侯也之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一)药源性精神症状(即矛盾反应)1、 主要表现 (1)过度镇静 多由于一次服药量过大、几种镇静作用的药物联合应用,或对老年、体弱病人剂量调节不当所致。病从表现睡眠过多、难以醒转、软弱无力等。 (2)情绪抑郁 多数抗精神病药物可引起抑郁状态。其中以氟哌啶醇、氯丙嗪、利血平等较为多见。 (3)焦虑激越 应用抗精神病药治疗初期,病人可出现失眠、多梦、易激惹、焦虑及心神不定等症状,多发生于具有焦虑素质的人。其中以氟哌啶醇、奋乃静、维思通等较为常见。 (4)紧张症状群 往往先有锥体外系症状、肌张力增高,随即表现缄默、呆滞、直至木僵,可出现吞咽困难。常与药物剂量过大(包括注射长效剂)有关,老年病人特别易发。 (5)谵妄错乱 抗精神病药及抗胆碱类药均能引起。 (6)加重原有精神症状。2、处理措施 (1)根据病史、症状特点、病人的反应等,详加鉴别,必要时停药观察。 (2)出现明显药源性精神症状时,应采取措施促进排泄,足量输液,给予维生素B、C等治疗。 (3)采用心理治疗,进行安慰、解释。 (4)症状治疗 抑郁状态:经一般处理无效时,可给予抗抑郁剂,如SSRI类左洛复、帕罗西汀、艾司西酞普兰等、SNRI类的度洛西汀。 紧张症状群:给予金刚烷胺100mg,2次/日。意识障碍,应注意除外合并症。抗胆碱类药物引起者,可用0.1%毒扁豆碱0.5-1ml,肌注,可每小时重复应用,至症状改善。(二)急性锥体外系症状1、主要表现 (1)震颤麻痹综合征 一般在治疗早期多见。主要表现有:假面具面容、静止性震颤、静止性震颤、肌张力增高、运动减少、动作笨拙、小步态及流涎等,严重时可影响吞咽动作。 (2)静坐不能 多发生于用药早期。表现为不能静坐、不能静立、坐卧不宁、来回踱步,重者可伴有烦躁、焦虑,甚至加重原有精神症状。 (3)急性隆肌张力障碍 通常在服药48小时内发生,以青少年为多见。表现为面、舌、颈部的大幅怪异动作,痉挛性斜颈、动眼危象(眼球上窜)、角弓反张、扭转痉挛等。2、处理措施 (1)注意鉴别,必要时减用抗精神病药物或加用对抗药(如安坦)来治疗观察。 (2)采用抗震颤麻痹综合征药治疗 ①安坦 2mg,3次/日。②海俄辛 0.3mg,肌注,2次/日。③苯甲托品 1mg,3次/日。④金刚烷胺 100mg,2次/日。(三)迟发性运动障碍(TD)1、主要表现 此症状多在长期使用抗精神病药后出现。典型的表现为颊肌、舌肌及咀嚼肌的不自主运动,产生吸吮、咂嘴、弄舌等动作,称为"口一舌一颊"三联症。2、处理措施 (1)停药或换药 迟发性运动障碍一旦出现,应及时停药。对仍需应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病人可改用锥体外系反 应较轻的药治疗,如氯氮平、甲硫达嗪等。 (2)药物治疗 可试用:①利血平,0。25-1mg,3次/日。②碳酸锂,0.25-0.5g,3次/日。③氟哌啶醇,4-6mg,2次/日。④异丙嗪,25~50mg,3次/日。⑤安定,5mg,3次/日。⑥毒扁豆碱,1mg,肌注或静注。 (3)预防 避免长期大剂量用药。长期服药的病人,可采取间歇给药法,防止骤停抗精神病药物,并合理使用抗巴金森症药。对中老年及伴有脑器质性疾病患者,治疗时应密切观察。<北京回龙观医院梁伟业>(四)药源性癫痫1、主要表现 多数抗精神病药可引起癫痫样发作。有以下四种类型:①大发作;②局限性发作;③癫痫持续状态;④阈下发作(脑电图异常)。2、处理措施 (1)对抗精神病药物敏感的病人,宜选用致抽搐作用较弱的药,加药不宜过快,对原已服抗癫痫药的病人还可适当增加抗癫痫药的剂量。 (2)抗精神病药物所致癫痫,若发作频数很少,一般不必停药,但要合并抗癫痫药,如苯妥英钠,0.1g,3次/日,丙戊酸钠,0.2g,3次/日。 (3)发作较重、次数较多的病人,应及时停药或换药,急性期按癫痫治疗原则处理。(五)自主神经系统失调1、主要表现:由于许多抗精神病药物有抗肾上腺素能作用,抗胆碱能作用或刺激肾上腺素能作用,因此可出现多种自主神经系统副反应。具体表现有: (1)消化系统症状 口干、便秘、麻痹性肠梗阻等。 (2)眼部症状 视力模糊、青光眼。 (3)泌尿生殖系统症状 尿潴留、性功能障碍。 (4)心血管系统症状 体位性低血压、心律紊乱、心肌损害。 (5)排汗减少、降温及鼻塞等。2、处理措施 (1)减药、停药或换药处理。 (2)对症治疗 口干:少量饮水,常漱口,或咀嚼泡泡糖等。 便秘:多活动,多吃含纤维的食物,避免不必要的使用抗胆碱能药,必要时使用缓泻剂。 麻痹性肠梗阻:禁食,胃肠减压,肛门排气,高压灌肠。应用肠蠕动剂,如新斯的明,0.5-1mg,肌注,2次/日。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密切观察并发症。 视力模糊:必要时可用缩瞳剂点眼。 青光眼:立即停药,眼科会诊。 尿潴留:轻者膀胱按摩或热敷促排,重者需导尿,也可用针灸穴位刺激。 体位性低血压:应取平卧位,头低位。若不能恢复,应用去甲肾上腺素、间羟胺等使a受体兴奋的升压药。要告知病人,在服药期间,起床或站立时动作要缓和,出现头昏、眼黑,立即坐下。不能用肾上腺素,因为这时a-受体被抑制,b-受体兴奋,使血管扩张,血压更低。 心律失常:按心律失常处理,轻者用心得安10-20mg,3次/日。普鲁卡因酰胺用于室性早搏,0.5g,3次/日。出现阵发性心动过速,及时停药。酚噻嗪类药引起的房性心动过速,用西地兰0.4mg溶于25%葡萄糖液20ml内,缓慢静注。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用利多卡因50~l00mg加入25%葡萄糖20ml内,静脉缓注。 心肌损害:密切观察心电图改变,必要时停药,给予维生素B1、氯化钾、能量合剂等。(六)恶性症状群1、主要表现 (1)出现表情淡漠、少动,缄默类似木僵,或出现兴奋躁动。 (2)不明原因的发热,连续12小时热度在38℃以上,高热时可伴谵妄错乱。 (3)锥体外系症状,如肌强直、运动不能、震颤、吞咽困难、动眼危象等。 (4)自主神经症状,如颜面潮红,心动过速、大汗淋漓、流涎、皮脂溢出、排尿困难及迅速的褥疮等神经营养障碍。 (5)严重者有意识障碍、周围循环衰竭、脱水和营养失调,不及时处理可致死亡。2、处理措施 (1)立即停用抗精神病药物。 (2)高热时宜采取物理降温,同时也可使解热剂。 (3)补液先输盐类液体,后补糖类液体。 (4)适当使用抗震颤麻痹综合征药物,以改善锥体外系 (5)控制或预防感染。 (6)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改善应激功能。(七)消化系统症状1、主要表现 (1)胃肠道反应 口干、口渴、恶心、呕吐、食欲不振、上腹部饱胀感、腹泻、便秘及肠麻痹等。多数病人在治疗过程中可以自行消失,若持续存在,应考虑其他疾病。 (2)可引起药源性肝功能损害。2、处理措施 (1)中毒性肝损害应立即停药。经常查肝功能。过敏性肝损害可先减药。 (2)应用肝乐、肝泰乐等解毒保肝药物。 (3)补给葡萄糖、高蛋白饮食、维生素类。 (4)应用辅酶A及三磷酸腺苷及对症处理。 (5)有明显过敏或重症肝炎者,可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八)血液系统副反应1、主要表现 (1)血小板减少症 甲硫达嗪、三氟拉嗪等偶可引起变态反应性血小板减少症,而引起皮肤、粘膜、胃肠道出血。检查可见血小板减少(<50 x 1000000000/L),出血时间延长,血块收缩不良。 (2)再生障碍性贫血 在大剂量、长程抗精神病药物治疗中出现再障,要考虑此因素。 (3)白细胞减少及粒细胞缺乏症 许多抗精神病药物都可引起白细胞减少,一般预后良好。但也有引起急性粒细胞缺乏疸的,以氯氮平为常见。临床表现为发热、咽喉炎、淋巴结肿大等防御机能减弱症状。一般病程较短,可能为变态一免疫反应所致,严重者可因并发症而死亡。<北京回龙观医院梁伟业> (4)有些药物还可引起血液凝固性增加,易发生血管栓塞性疾患。2、处理措施 (1)血小板减少 ①适当休息,防止外伤出血;②用促肾上腺皮质激素25-50单位/日,加入静滴,或强的松10mg,3次/日。③重者可考虑输新鲜血。 (2)再生障碍性贫血 ①一经诊断,立即停用抗精神病药;②用强的松30-40mg/日;③加强护理,预防感染。 (3)白细胞减少 ①减药或停药观察;②控制感染;③应用促白细胞生成药,如利血生20mg,3次/日;维生素B410-20mg,3次/日;升白胺112mg,3/日。 (4)粒细胞缺乏 ①立即停药;②控制或预防感染;③应用促白细胞生成药;④输新鲜血;⑤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如强的松10-20mg,3次/日;⑥加强护理.加强营养,清洁环境、止感染。(九)代谢及内分泌方面副反应 包括体重增加、性功能障碍、月经紊乱、泌乳、甲状腺机能低下等。一般属可逆的,适当调整药量或对症处理可恢复。(十)皮肤副反应1、主要表现 (1)药物性皮疹 以氯丙嗪为多见。临床表现以充血性皮疹为主,多见于面部、耳后。也可呈多形性红斑及固定性药疹。 (2)光敏性皮炎 多在夏季日照强烈时发生,见于躯体暴露部位。可呈红斑、水泡,愈后留有色素沉着, (3)剥脱性皮炎 以氯丙嗪引起为多,常在服药第1月内发生。先有皮疹、血管神经性水肿,自觉皮肤瘙痒,继而形成水泡、糜烂,面部或全身性大片剥脱,伴发高热,可同时有内脏粘膜受损。还常伴有黄疸,肝功能障碍及粒细胞缺乏。往往病情凶险,死亡率高。2、处理措施 (1)一般药疹 不一定要停药,可先用抗组织胺药物及维生素C。皮疹瘙痒可外用炉甘石洗剂等。 (2)光敏性皮炎 重点在于避免日晒。可局部用可韵松软膏等。 (3)剥脱性皮炎 ①立即停药;②局部用药,如用炉甘石洗剂涂布,若已糜烂、渗出,可用离锰酸钾水浸泡;皮质类固醇早期大剂量静滴,如氢化可的松一天用100-300mg;④抗感染;⑤维持水、电解质平衡;⑥应用保肝药物⑦对症及支持疗法;⑧加强护理,注意无菌隔离,保肤皮肤、粘膜。
在临床实践中很多家属或病人总询问:精神分裂症患者能不能彻底治好?不复发,像正常人一样?需要服多长时间的药才能彻底治愈?那么,现在小健给大家解答一下精神分裂症为何要长时间维持治疗! 这样问题具有普遍性,也很难有一个准确的答案。现代医学证实精神分裂症是慢性迁延性疾病,呈反复加重或恶化,只有少部分病人可保持痊愈或基本痊愈状态,大约1/5的患者发作一次缓解后终生不发作,首次发作的精神分裂症患者,5年内的复发率超过80%。中断药物治疗者的复发风险是持续药物治疗者的5倍。 反复发作或不断恶化者可出现人格改变、社会功能下降,临床上呈现为不同程度的残疾状态,需要长期住院或反复入院治疗。据统计,精神分裂症患者中,有近50%的患者曾试图自杀,至少l0%的患者最终死于自杀。 此外,精神分裂症患者遭受意外伤害的几率也高于常人,平均寿命缩短。由于现代治疗学的不断进步,长期维持药物治疗可使大约60%的患者达到社会性缓解,即具备一定的社会功能。显然维持治疗对于保持患者的社会功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精神分裂症治疗周期较长,维持治疗需要医生、家属、病人的密切配合。 据2007年完成的国内首次精神分裂症门诊患者服药依从性调查结果显示,目前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服药依从性不尽如人意。在患者、家属群体中有30%的被访者承认在治疗过程中曾经自行停药、减药或拒绝服药。来自医生组的调查数字则更为悲观,医生认为有四成的患者自行停药、减药或拒绝服药,另有四分之一的患者曾经忘记服药。 如何才能提高患者的服药的依从性?通过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及家属进行一定的干预,选择疗效及安全性更佳的药物,改变治疗途径,同时加强与患者和患者家属的沟通,可以大大降低患者的治疗中断率,降低复发率。 以下几点患者及家属应当借鉴 1.定期到医院复查:一般情况下,应每个月复查一次,如果有特殊情况可随时就诊。定期复查有利于及时发现患者病情的变化和药物治疗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便及时调整,提高患者的依从性。 2.选择适合病人的最佳剂型:如不愿口服片剂的可以使用水剂、滴丸、口腔崩解片、长效针剂或缓释剂等。 3.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给他们安静和有规律的生活环境,及时疏导患者的心理问题,激励和陪伴他们参与活动,锻炼和提高患者的生活,工作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要对患者有信心,让他们学会自理。 4.注意识别复发的征兆:无缘无故地出现失眠、情绪变化、发呆发愣、反应迟钝、生活懒散等,或原有的精神症状重新出现,原来能主动服药,突然否认有病,拒绝服药等,应及时找医师处理,避免复发或减轻复发的严重程度。 哈尔滨市第一医院精神心理科~为大型三甲医院的精神心理科~精神分裂症为典型的精神科疾病~如果您家有这类患者却不想去专科医院封闭式治疗~而您又有足够的时间在医院护理病人~在不太影响其他患者的前提下~我们欢迎您尝试来我们这边治疗~开放式管理模式更加人性化透明化~让您的亲人治的更放心~治疗热线045184883153 本文系田超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便秘是临床常见的复杂症状,而不是一种疾病,主要是指排便次数减少、粪便量减少、粪便干结、排便费力等。必须结合粪便的性状、本人平时排便习惯和排便有无困难作出有无便秘的判断。如超过6个月即为慢性便秘。特别是精神科,服药患者往往多有便秘。我只负责精神科患者,当然其它便秘患者也可以参考。 精神科常见便秘中大多数为功能性便秘,功能性便秘病因尚不明确,其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0、药物因素,药物可以引起肠蠕动减慢,大便滞留时间过长,水分吸收变干而便秘。1、忽视正常的便意,。没有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排便反射受到抑制,日久引起便秘。2、缺乏食物纤维,饮食过于精细少渣,由于纤维缺乏令粪便体积减小,粘滞度增加,肠内运动缓慢,水分过量被吸收而导致便秘。3、液体量摄入不足。饮水较少,水分大都被肠道吸收,导致大便干燥,排便困难,进而发生便秘。4、不活动、肥胖。特别是因病卧床或乘坐轮椅,缺乏运动性刺激以推动粪便的运动,摄食本身不能使粪便向前推进。5、因工作紧张、生活节奏过快、工作性质和时间变化、精神因素等干扰了正常的排便习惯。6、腹肌及盆腔肌张力不足,排便推动力不足,难于将粪便排出体外。7、滥用泻药,形成药物依赖,造成便秘。8、老年体弱、活动过少、肠痉挛导致排便困难,或由于结肠冗长所致。便秘的治疗一般自我调节治疗出现便秘怎么办,首先自我调节,请记住六个字----吃、肉(揉)、动、心、排、水。这也是最新版本的六字诀,比原来的更方便记忆。吃:常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全谷(粗粮)食品、薯类、青菜、芹菜,竹笋,白菜,黄瓜、丝瓜、白萝卜、苹果、香蕉、梨等。每天可适当选择其中几种食物搭配食用,以刺激肠道蠕动。果仁类可以润肠通便,可以选择食用。揉:每天早晚及午睡后以两手相叠揉腹,以肚脐为中心,顺时针揉100次,坐着、躺着、站着都可以做。可促进腹腔血液循环,促进肠蠕动,助消化、通肠胃,促使大便顺畅。这也与结肠的走向有关,大便在结肠的运行是从右下腹开始,向上到横结肠,再通过横结肠到左侧,经过降结肠,最后再到乙状结肠,才能排出体外。另外,每日做“收腹提肛动作”,早晚各做60次。 动:适度运动,每天早晚慢跑、散步,促进胃肠道蠕动。另外,早晚坚持做腹式呼吸,时间为15分钟,使小腹、腰背部有发热感觉。随着腹肌的起伏运动,胃和肠的活动量增大,消化功能也得到了增强,对糟粕的排泄更彻底。心:即调整心理。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会加重便秘,而从容、轻松的心态会减轻便秘或促进便秘症的康复。 排:定时(早晨)排便,不拖延时间。睡醒及餐后结肠的动作电位活动增强,将粪便向结肠远端推进,故晨起及餐后是最易排便的时间。有便意需要及时排便。水:每天至少喝8—10杯当天烧开后自然冷却的温开水,或喝决明子茶、绿茶,特别要保证每天睡前和晨起后各饮一杯白开水。可以洗涤胃肠,软化粪便。此外,晨起及三饭后往往肠蠕动活跃,容易启动排便,可以选择作为排便时间。药物治疗可以快速缓解便秘症状,避免造成肛裂等严重情况。(1)容积性泻剂主要包括可溶性纤维素(果胶、车前草、燕麦麸等)和不可溶性纤维(植物纤维、木质素等)。容积性泻剂起效慢而副作用小、安全,故对妊娠便秘或轻症便秘有较好疗效,但不适于作为暂时性便秘的迅速通便治疗。(2)润滑性泻剂能润滑肠壁,软化大便,使粪便易于排出,使用方便,如开塞露、矿物油或液状石蜡。大便日久未解,水分被吸收,形成又粗又硬的躁屎,特别是前半段的大便,更是坚硬如石,这时候必须将其软化。可以用开塞露将其泡化。注意泡的时间需要至少十分钟,不要在用了开塞露后马上解大便,这样是无效的。更不建议自己强行拉大便,干燥、坚硬的大便通常直径比肛门粗许多。有学人不服输,不信还拉不出来了,强行拉是拉出来,但是肛门破掉了,不光疼痛,还出血,还可能继发感染,灰常痛苦。肛门破了医学上有个专门的名字叫肛裂,需要到专科处理。(3)盐类泻剂如硫酸镁、镁乳,这类药可引起严重不良反应,临床应慎用。(4)渗透性泻剂常用的药物有乳果糖、山梨醇、聚乙二醇4000等。适用于粪块嵌塞或作为慢性便秘者的临时治疗措施,是对容积性轻泻剂疗效差的便秘患者的较好选择。(5)刺激性泻剂包括含蒽醌类的植物性泻药(大黄、弗朗鼠李皮、番泻叶、芦荟)、酚酞、蓖麻油、双酯酚汀等。刺激性泻剂应在容积性泻剂和盐类泻剂无效时才使用,有的较为强烈,不适于长期使用。蒽醌类泻剂长期应用可造成结肠黑便病或泻药结肠,引起平滑肌的萎缩和损伤肠肌间神经丛,反而加重便秘,停药后可逆。(6)促动力剂莫沙必利、伊托必利有促胃肠动力作用,普卢卡比利可选择性作用于结肠,可根据情况选用。(7)还有一些可推荐的中成药,可以选择使用,如苁蓉通便口服液,麻仁丸,麻仁软胶囊,润肠丸等。(8)如果粪便硬结,停滞在直肠内近肛门口处或患者年老体弱、排便动力较差或缺乏者,可用结肠水疗或清洁灌肠的方法。需要到医院治疗才行。LAST BUT NOT LEAST,最后,仍然重要的提醒,有些便秘是器质性的,也就是结肠等部位的病变引起的,需要到专科治疗。下面有个图是说不及时排便,结肠里面的毒素会积累,反被吸收,对身体产生毒害作用。本文系董介正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精神分裂症的遗传性在门诊或讲课完后,经常有患者家属或朋友问我:“患有精神分裂症,能结婚生子吗?孩子有遗传吗?如果患者现在正在服药,又想要孩子,怎么办?服药对孩子有风险吗?......”看来大家很关心这个问题。 首先,研究证明:遗传和环境因素在精神分裂症的发病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精神分裂症是一组复杂的多基因遗传疾病,其遗传度为70%-85%,简单说,如果父母一方有精神分裂症,孩子长大后得精神分裂症的风险为10%左右,如果父母双方为精神分裂症,孩子长大后得精神分裂症的风险可能达到40%左右,而普通人的患病率约为0.655%,所以如果患者要生小孩,孩子患病的风险会很高。 其次,虽然生孩子患病的风险很高,但有患者仍然很渴望有自己的宝宝。如何才能更安全呢?首先要把疾病好好治疗痊愈后再说,最少稳定2年且低药物剂量维持治疗,这样考虑妊娠会较安全。因为停药后妊娠后,母亲疾病的复发率低,而且药物和疾病的不良影响对宝宝的影响也会低很多。当然,要做到优生优育,还必须和精神科医生、产科医生和家属等好好沟通,和其它孕妇一样做好相关准备,如孕前检查、戒烟戒酒、避免熬夜、服药叶酸片、保持好心态、保持好营养等等。 再次,有人问:有人服药的情况下也生宝宝吗?宝宝健康吗?哈哈,这当然是有的。 本文系黄彩英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