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居恶性肿瘤的第3位,全球每年新发的胃癌病例数高达100余万人次,我国是胃癌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的国家之一。胃癌起病隐匿,大多数患者就诊时已经处于进展期。所以有胃病要尽早检查。另外,肿瘤发生是一个逐渐演变过程,要经过慢性非萎缩胃 炎、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上皮样 瘤变、癌变这几个病理过程。因此,如果胃镜病理提示有萎缩、肠化生、非典型 增生或上皮样瘤变者,一定要定期随诊。 早期发现,早期诊治。
总有新手问一些在我看来很简单的问题,其实是对器械耗材的不了解,在这里把我的一些经验和对器材的了解写出来,希望能对一些新鲜人有一点点帮助。mani手动锉,分为扩大针,h锉,k锉扩大针,材质:不锈钢,横截面为三角形?,切割能力中等,尖端尖锐度强使用适应症:扩大针由于尖端锋利一般用于初探根管,切削能力弱,通过性强使用手法:尽可能用平衡力法旋转,不要向下施加过多的力使用注意事项:提前预弯,手法轻柔,避免出现暴力使用中容易出现的问题:由于尖端设计导致使用这根锉遇阻力时不能向下加压,否则容易出现侧穿,由于材质的原因,即使预弯后也会出现拉直根管,根尖偏移等问题。H锉,材质:不锈钢,横截面为圆形?,切割能力强,尖端锐度强使用适应症:h锉由于很像老鼠的尾巴我上学的时候老师又管它叫鼠尾锉,切割能力极强,所以一般用于上下提拉使用方法:上下提拉切削,尽可能不旋转使用注意事项:因为刃比较锋利,不要连续向一个方向提拉,容易切削过度,旋转时尽可能轻柔,遇阻力回旋,不要暴力提拉,尽可能不用于弯曲度较大的根管使用中容易出现的问题:由于h锉刃切割能力强,遇阻力尽可能不旋转,否则刃非常容易卡在根管壁上,卡住后也不要暴力提拉,否则容易断针,由于刃部设计,h锉尽可能不预弯,减少折断风险k锉,材质:不锈钢,横截面为正方形,切割力弱,尖端锐度弱使用适应症:k锉由于通过性和切削力较弱,一般都用来修整根管及根尖孔使用手法:尽可能用平衡力法旋转提拉,不要向下施加过多的力使用注意事项:提前预弯,手法轻柔,避免向下施加压力,同号扩大针疏通后再用来修整根管使用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弯曲根管切记不可向下粗暴用力,不然极易出台阶这是我接触的最早的一款不锈钢锉,标准02锥度的。优点是价格相对经济.最开始我使用的顺序是,15#扩大针探查疏通根管,15#h锉提拉切削,15#k锉最后修整根管壁和根尖孔,然后换20#扩大针,h锉,k锉。后来发现h锉实在是太危险了,于是省略了h锉这部,后来又发现诸多缺点,感觉mani锉实在是垃圾中的战斗机,主要缺点有1,手柄容易打滑,特别是后牙,每一次没拿住掉入患者口中我都几乎吓出一身冷汗,最后实在没办法,把几个锉后部的小孔都用绳子穿起来,套在手上,这才放心了。但实在是太麻烦。2,一开始最小号只有15#,经常在根尖出现台阶,甚至有时候根中1/3就出现台阶下不去了,后来知道原来mani有小号的,于是进了8#和10#,可是价格翻倍不说,基本用不了几下尖就弯曲了,再用手拉直就很容易折断了,很是恼火。3,一般使用8#10#的大部分是钙化根管,可是mani锉经常是捻来捻去也下不去,切削效果太差,有时候烦了也就不管不顾的直接上下一号的了4,号数跨度太大,用扩大针扩完直接上下一号锉每次都很费劲,于是必须用同号的k锉彻底通畅后才能换下一号扩大针,实在是太耽搁效率了,于是换了vdw的先锋锉德国vdw先锋锉,材质:不锈钢,横截面为三角形,切割力好,尖端锐度强,通过性好使用适应症:用于后牙狭窄钙化细小的根管探察,寻找根管口使用手法:平衡力法使用注意事项:提前预弯,手法轻柔稳定,避免尖撞到壁上使用中容易出现的问题:过于硬了,对于弯曲度较大根管的初探,很容易出现台阶,预弯也不行用上了发现这个锉真是不错,CC+改良固位手柄,不易打滑。不锈钢材质特别的合金处理技术和加工工艺,尖部强度高,较硬,后部柔韧性好易于疏通钙化根管,并且能沿根管壁方向顺畅下行,并且分为6,8,10,12号四个型号避免了mani由10直接跳到15号,跨度太大,很难预备这个缺点,而且尖端很硬,力反馈明显,也就是我们长说的,手感很准,尖端阻力和侧壁阻力很容易分辨出来。可惜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尖端硬度高是个优势但也导致在特别狭窄弯曲的根管中,由于硬度太高不易变形,预弯不好,很容易在尖端出现台阶。于是我开始寻找一款特别柔软的,适合异常弯曲根管的产品。我又挖新坑了,这次一定坚持写完,请大家监督大家好:口腔专业领域里我 还是小菜鸟 !! 上班没有患者的时候,自己写了一个口腔管理软件!功能不多 都很实用。管理一些小型门诊还是很有帮助。 软件一直是我自己一个人用,感觉很浪费资源,所以现在共享给广大的口腔界同行使用; 是这样的,我现在是从事口腔专业,以后也会是,所以我没有打算改行卖软件的想法 所以我现在免费 分享给大家使用;软件使用易语言编写的有可能会报毒,但是绝对没有问题,可以放心使用
今天去查房,过节期间来的病人青一色肝硬化消化道出血。肝硬化病人门脉压力高导致侧枝循环建立,最常见就是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在消化道出血原因中这也是最主要的原因。过节,有些患者就忘了自己的情况了,饮食不注意,过饱,过粗糙食物,甚至饮酒,过劳等等造成节日期间消化道出血多发。 对于肝硬化患者时刻要注意生活方式,饮食习惯,切不可涂一时之快而酿成不好的结果。
在医院,经常会看到有男子表情痛苦并捂着腰部急冲急诊室的场面,这种情况,他一定是结石发作的患者。得过肾结石的人一定深有同感,结石发作起来,那种疼痛无法忍受,不亚于产妇镇痛,一阵又一阵,直到结石穿过你的尿道,离开身体疼痛才会停止。 对于很多人来说,肾结石往往不是一次性的问题:大约一半患有肾结石的人,其7年内如果没有采取预防措施还会长出另一颗肾结石。好可怕啊! 防患于未然!预防肾结石其实也没那么复杂,但确实需要一些决心。 一、限制动物蛋白的摄入 红肉,家禽,鸡蛋和海鲜含有丰富的动物蛋白,都会升高尿酸水平,并可能导致肾结石的发生。如果您容易患上结石,请将每日肉类摄入量限制到不超过一副扑克牌的重量。这不仅能预防结石,还有助于心脏健康。 二、减少钠的摄入 高钠饮食可引发肾结石,因为它会增加尿液中的钙含量。所以建议肾结石易患人群应采取低钠饮食。目前的指南建议将每日钠摄入量限制在2300毫克。 那么高钠饮食主要有哪些? 盐渍、调味酱、含电解质饮料、加工食品如(猪肉丝,猪肉、麻辣牛肉、肉丸、辣条、肉类罐头)食品;速食品如(方便面、方便粉丝、速食米粥、方便饭、冷冻土豆)等食品。 三、补充所需的钙 饮食中摄入过少的钙会导致草酸盐水平升高并导致肾结石。为了防止这种情况,请确保摄入你这个年龄所需的钙。 理想情况下,你最好从食物中获取钙,因为一些研究已经表明钙补充剂与肾结石之间有一定联系。 50岁及以上的男性每天应摄入1000毫克钙,以及800至1000国际单位的维生素D,以帮助身体吸收钙。 四、多喝水 多喝水可以稀释尿液中导致结石的物质。努力喝足够的液体,这样每天就会有2-3升尿液。饮水量每天大概是8-12杯水这样子。 当然如果包含一些柑橘类饮料,如柠檬水和橙汁,可能会起到一定的作用。这些饮料中的柠檬酸盐有助于阻止结石形成。
射精是否与男性的前列腺癌患病风险有关一直存在争议。既有研究证实频繁射精可以降低前列腺癌的风险,也有研究认为射精次数与前列腺癌患病风险无关。 考虑到研究性质,2016 年发表在 Eur Urol 杂志上的一项前瞻性研究比较有参考价值,该研究纳入了 31925 例美国男性,经过 10 余年的长期随访发现,男性成年后的射精频率越高,发生前列腺癌的风险越低。 对于 20~29 岁的男性,每月射精超过 21 次时,患癌风险较每月射精 4~7 次的男性降低 19%; 对于 40~49 岁的男性,每月射精超过 21 次时,患癌风险较每月射精 4~7 次的男性降低 22%。 射精降低前列腺癌患病风险的原因仍不清楚,也诞生了许多假说。有种解释是前列腺瘀滞理论。 该理论认为,前列腺内会积累很多致癌物质,射精能帮助排出一些致癌物质。射精间隔越长,前列腺组织暴露在致癌环境中的时间越长,致癌风险越高。简单说,因为毒素排出了,致癌途径就关闭了,正常的细胞又重新占领高地了。 如何验证这个貌似朴素的理论呢? 我们知道,正常组织在癌变过程中会发生基因突变和信号通路的改变。按照前列腺瘀滞理论,前列腺癌周围组织的基因表达情况应该会受到射精次数的影响。为了进行验证,上述研究者进行了进一步研究,从上述 31925 例男性中选择了 157 例前列腺癌患者进行基因层面的分析。 研究者提取了这些前列腺癌患者的肿瘤组织和肿瘤周围组织,研究前列腺癌组织和周围组织的基因表达情况。结果发现,前列腺癌组织中的基因表达不受射精次数的影响;而在前列腺周围组织中,409 个基因和 6 条信号通路的表达情况受到射精次数的影响。 研究者认为,如果射精次数影响到前列腺组织的基因表达和信号传导通路,那么也许其中一条受影响的信号通路会改变前列腺组织对致癌因素的易感性,从而对前列腺癌的发病风险造成影响。 该研究虽然初步验证了前列腺瘀滞理论,但作为观察项研究它存在许多局限性。研究纳入的样本量偏小,且不能除外健康情况和其它生活方式对前列腺组织基因表达的影响。 此外,基因表达数据的采集时间是诊断或治疗前列腺癌时,而不是受试者报告他们的射精次数时,这中间的间隔是否会发生影响前列腺组织基因表达的事件也不得而知。 其实,射精次数与前列腺癌患病风险的关系尚无定论。小撸怡情,起码不必担心患癌而增加心理负担。但也没必要去追求潜在的降低前列腺癌患病风险而刻意去达到每月 20 余次的射精次数。
将近2500年前成书的《列子·汤问》中记载了一则故事。鲁公扈、赵齐婴两个人有病,找到神医扁鹊诊治。扁鹊认为这两个人的心跟主人有点不匹配,“换汝之心,则均于善矣。 于是“扁鹊遂饮二人毒酒,迷死三日,剖胸探心,易而置之,投以神药,既悟如初。”醒来之后,这两人却下意识地回到了对方的家,闹得两家人因此起诉扁鹊。由此来看,扁鹊似乎在器官移植和医疗事故方面都堪称古今第一人。 当然,这只是一则荒诞不经的传说。人们自古以来都有想给人体“换换零 件”的想法,但与此相适应的医学技术直到20世纪方才面世。如今,器官移植仍然是医学中的顶尖操作,但其实施的广泛程度和成功率已经大大提高。目前,我国每年执行器官移植手术约15000例。对于很多重症患者来说,器官移植也是他们活下去的唯一希望。 那么,都有哪些人体器官是可以移植的呢? 角膜 角膜相当于人眼这台精密相机的“镜片”。如果角膜遭遇炎症、外伤、病变等损害,极易造成失明。有关人工角膜的研究已进行多年,但始终没有本质性的突破。在很多情况下,角膜移植是最好的治疗选择。世界上第一例角膜移植术于1905年在捷克(当时还属于奥匈帝国)完成。角膜也是世界上第一种成功异体移植的器官。 面部 脸看起来似乎只是皮肤的一部分,但实际上是大量皮肤、神经、肌肉组成的复杂系统。“换脸”的想法古已有之,在影视作品中也有展现,但实际操作困难重重,涉及各种神经重建、组织修复、抗排异反应等,还要面对换脸之后带来的心理和伦理学问题。第一例全脸置换手术2010年在西班牙完成。 心脏 心脏是人体循环系统的中枢,是一个一点都马虎不得的关键器官。当心脏遭遇常规内外科治疗无法解决的心肌病、冠心病、先天性心脏病、外伤等时,常常需要进行“换心”治疗。心脏移植的效果非常显著,患者术后平均生存时间可以达到13年,五年生存率大于85%。1967年,南非开普敦的两位医生完成了世界上第一例心脏移植手术。 肺 肺移植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特发性肺纤维化、特发性肺动脉高压等疾病的有效治疗方法。人体有两个肺,因此肺移植也分单肺和双肺移植。世界上第一例肺移植术于1963年在美国完成。至今为止,肺移植仍然是一项风险较高的移植术。 肾 肾移植是最常见的器官移植术之一,我国每年会执行约5000例肾移植手术。肾移植是治疗慢性肾衰竭的最好方法,尤其是当患者的两个肾都丧失功能时,肾移植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肾移植也是一种历史相对悠久的手术,早在1933年,苏联医生就完成了首例肾移植术。成功的肾移植手术,可以将病人的寿命延长数十年。 肝 肝脏是人体内的“化工厂”,每天进行多种物质的反应和代谢。生存受到威胁的慢性肝病患者、肝脏肿瘤患者等是肝脏移植的主要适应人群。据国外统计研究,肝移植后患者有超过58%的概率能存活超过15年,最长的有肝移植后生活20多年的纪录。我国第一例肝移植手术于1977年完成。2017年,我国完成肝移植手术4732例。 胰腺 胰腺是一个位于胃后下方的长条形器官。胰腺分泌的胰岛素是用于转化血糖的唯一激素。移植健康的胰腺,可以使糖尿病患者摆脱对胰岛素注射的依赖。胰腺移植手术相对比较少见,且常常和肾脏共同移植。 小肠 人体内的营养物质吸收,大部分是在小肠完成的。人的小肠长达4-6米。一般来说,小肠即使被切除一部分,剩下的部分仍然能够正常运作。但对于小肠收到腹内疾病损伤,且不能耐受慢性肠外营养的病人来说,小肠移植就是其存活的唯一机会。第一例成功的小肠移植1988年在德国完成。这一手术目前仍是一种少见且试验性的操作。 骨髓 人们一般将造血干细胞移植称为骨髓移植。骨髓移植是治疗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和一些免疫疾病的特效疗法。对于许多患者来说,骨髓移植是一种有效且能保证长期生存的疗法。1975年美国首位接受骨髓移植治疗的白血病患者,至今依然健康存活。1964年,我国首次利用同卵双胞胎骨髓移植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接受治疗的患者也同样存活至今。 肢体 医学上也有手、腿等整个肢体进行移植的记录。1999年,美国才首次执行了较为成功的手移植手术。2011年,西班牙进行了一次腿移植手术,患者恢复到了可以在游泳池中站立的地步,但最后因为其他原因失败,患者只好再次截肢。相比于单体器官,肢体由复杂的骨骼、肌肉、神经、血管组成,移植难度自然也大得多。 哪些器官不能移植 除了以上这些器官以外,可能还有一些器官似乎从没有出现在可移植的队列当中。其中有一些是受到技术限制,例如头部和大脑。头部整体移植的研究多年来一直在进行,但也因为触碰众多技术和伦理学方面的禁区而步履蹒跚。还有一些器官,因为其自身较容易再生或可以找到替代物而几乎不进行移植,比如胃和大肠。另外就是在技术上可行,但伦理上尚有争议的,如生殖系统的各器官。 伦理学方面的疑问一直是新医疗技术绕不过去的一道坎。社会公众常常会对此产生颇具哲学深度的疑问。比如说在头部移植手术中,究竟被移植的是头部还是其余的身体?一个人的身份究竟由他身体的那一部分定义?人的身体是否也如同“特修斯之船”,有一个完全变为“新人”的临界点?这些问题,尚有待人们在技术和社会的进步中慢慢解答。 移植用的器官,来自哪里? 从2015年开始,我国的全部移植用器官都来自于公民自愿捐献。2017年,我国实施的全部1.6万例器官移植手术中,有86%来自于公民逝世后捐献,14%来自于亲属间活体捐献。而对于心、肺、角膜等重要器官来说,其来源只能是已经去世的捐献者。而与此同时,我国每年有约30万人在等待器官移植。也就是说,每年只有约5%的患者能够得到所需要的器官,其余的人只能继续等待,很多人在等待中抱憾离世。 成为捐献器官志愿者,只是一个决定,但它能带来的,却是两次新生:捐献者的器官将作为原主人的一部分,继续存活下去;而接受捐赠的患者,则可以乐观而健康地融入新生活当中。这不失为对生命的一种最有价值的延续。
一、造成肾病综合征复发最主要的原因 1.感染: 特别是在秋末冬初季节变化的时候,是各种感染高发的季节,复发的概率要高一些。 2.剧烈运动和劳累:这两方面会使患儿的抵抗力下降、免疫系统紊乱,可能会导致肾病综合征复发。比如跑、跳、考试、旅游等,生活规律和环境的改变都会让孩子感到疲劳,容易复发。 3.过敏因素:一些过敏体质的孩子,被蚊虫叮咬或者接触了过敏源,都可能造成疾病复发。 因此复发一定有原因,家长的细心关注、定期复查非常重要。如果找到了导致复发的明确诱因,就要尽量避免,减少复发的机会。 二、肾病综合征的患儿在服用激素期间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在应用激素的过程中需要提醒家长以下几点: 1.饮食:激素会让患儿食量大增,很可能会产生肥胖,并且盐份摄入过多容易得高血压,水分摄入太多容易加重水肿。所以在吃的方面要特别注意,要选择低油脂的食物防止出现高脂血症,选择优质的低脂蛋白,比如牛肉、蛋清、瘦猪肉、鸡肉、鱼肉等,植物蛋白不如动物蛋白好,比如豆制品,但不是绝对不能吃。要注意的是,肾病综合征患儿尿中的蛋白量增加、血液中蛋白量降低,很多家长试图通过吃大量蛋白来补充是不可取的。摄入过多的蛋白会导致蛋白尿进一步加重,增加肾脏的负担,造成肾脏损害。 盐的摄入量也要有所控制。一般情况下,儿童每天吃盐的量在4~5克左右,肾病综合征的患儿,如果有高血压特别是有浮肿,每天吃盐的量要控制在2~3克。另外,应该多吃一些蔬菜和适量的水果。但水果含糖量比较高,大量摄入有可能造成糖份过多,转化成脂肪在体内堆积。所以应该吃一些糖份低的水果和蔬菜,像西红柿、黄瓜、冬瓜、白菜比较好,吃一些富含纤维的食物消化起来比较慢,能让减轻患儿的饥饿感。 2. 运动:急性期要限制患儿的活动量,但不主张全天都卧床,因为这样会增加患静脉血栓的风险。此时,一般的行走是没问题的。症状缓解了以后,特别是缓解了三、四个月以上,就可以进行户外运动了,适当的走动对身体和心情都是有益的。上学的孩子可以回学校上课,但不能参加剧烈的运动,一般做体操、游泳是可以的,但是不建议跑跳。因为孩子吃了激素,可能有骨质疏松或者体重增加的情况,跑跳可能对关节和骨骼有不利的影响。 很多家长经常说我家孩子小,基本不出门,没什么运动量,怎么还是复发了。其实,细问就会发现,孩子是没有出门,但是在家里跳来跳去的,这个运动量也不小。如何把握孩子的运动量呢?家长可以观察孩子,他活动后稍微出点汗,或者测一下孩子的心率,运动前后大约增长了二三十下,这个运动量就比较合适。 3. 生活:根据季节变化、运动状态适当加件衣服,避免受凉。有些家长不敢给孩子洗澡怕着凉,其实正常洗浴是可以的。但要注意,女孩儿头发长,洗完澡后干起来比较慢,建议戴个小帽子,让头发自然干。因为洗完头发,头皮毛孔都开放, 如果受到风吹会增加感冒的机会。 4. 复查:复查是非常重要的,不仅能够评估病情,还能监测药物的不良反应。很多家长怕总去医院坐车劳顿,会让孩子病情反复,所以就不去查了,等到出现了蛋白尿再去看病,这是不对的。检查实际上也是一种治疗,在激素治疗的过程中,药物是要逐渐减量直到停药的,这些过程都离不开各项检查的指导。
婴幼儿过敏已成为21 世纪最受关注的公共健康问题之一。 当人体免疫系统对来自空气、食物、水源或接触物中天然无害物质出现过度反应时,就可视作过敏。 关于过敏原 最常见的食物过敏原有:坚果类(如:花生)、牛奶、鸡蛋、大豆和小麦等。对baby来讲,牛奶和鸡蛋是最主要的食物过敏原,年龄越小,过敏的越多;食物过敏还存在着“交叉反应性”,例如对牛奶过敏的宝宝,可能对羊奶也过敏,并且其中40% 的宝宝还可能对大豆也过敏。 一、婴幼儿过敏的症状有哪些? 过敏主要累及皮肤、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 宝宝最常见的过敏症状是特应性皮炎(又称湿疹)。 另外,宝宝还会出现消化道症状,比如吐奶、腹泻、便秘等,但因为很多正常宝宝也会出现这些症状,所以家长一般不会想到是过敏。当宝宝大一些,还会出现哮喘等。 二、怎样预防婴幼儿过敏? 1 孕期避免接触过敏原 如果怀孕前或怀孕期间出现食物过敏,要尽可能躲避过敏的食物。如果胃肠不适,可以服用活性益生菌。另外,准妈妈也要避免接触二手烟。 2 自然分娩 胎儿的肠道是无菌的环境,婴儿出生后,如果让益生菌(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等)尽早在宝宝肠道安家落户(定植),将对预防过敏起到重要的作用。自然分娩时,宫缩发生会使宝宝有吞咽的动作,这是益生菌在宝宝肠道定植的第一步。婴儿通过母亲产道娩出时,宝宝口鼻会接触母亲产道的益生菌,这是预防过敏的第二步。 3早开奶和纯母乳喂养 宝宝出生后,最好半小时以内就吸吮妈妈的乳头,宝宝在吸吮乳汁的同时会把细菌吃进去,有利于早早营造肠道的健康环境,预防过敏的发生。母乳中的蛋白对于宝宝来说是同种蛋白,一般不会发生过敏反应。母乳的成分和营养配比都最适合宝宝的胃肠,吃母乳的宝宝很少过敏。而且,母乳喂养的过程是有菌喂养,可以帮助宝宝的肠道菌群尽早建立,这些都有利于预防宝宝过敏。 4早期谨慎使用普通配方奶粉 新生婴儿肠壁的通透性较高,大分子的完整牛奶蛋白很容易经过肠道进入宝宝体内,极大地增加过敏的风险。经过医生评估母乳不足时,应该选择经过大量临床研究证实的适度水解蛋白配方奶粉喂养并至少持续半年以上,以达到过敏预防的作用。 5 适当补充益生菌 益生菌主要包括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可以通过改善肠道微生态环境、调节免疫功能、提高肠道黏膜对过敏物质的抵抗能力等方式预防过敏的发生。孕晚期的孕妇和婴幼儿可通过补充一定的益生菌,如食用添加了益生菌或者益生元的配方奶粉来补充益生菌,达到预防过敏的目的。
一病因(一)急、慢性损伤1、急性损伤如脊柱骨折,韧带、肌肉、关节囊的撕裂,急性椎间盘突出等。2、慢性损伤如韧带炎,肌肉劳损,脊柱骨关节的增生和退变,脊柱滑脱等。(二)炎性病变炎性病变分为细菌性炎症和非细菌性炎症两种。如脊柱结核。硬膜外脓肿,椎体骨髓炎。风湿性肌纤维织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第3腰椎横突综合征,强直性脊柱炎,。(三)脊柱的退行性改变如椎管狭窄症,老年性骨质疏松症。(四)骨的发育异常脊柱侧凸畸形,半椎体,狭部不连性滑豚,驼背,能骼腰化或腰椎骰化,脊柱裂及钩状棘突,水平骰骨,下肢不等长,扁平足。(五)姿势不良长期伏案工作或弯腰工作,妊娠,肥胖所致的大腹便便。(六)肿瘤骨与软组织肿瘤,骨髓或神经肿瘤等。(七)内脏疾病引起的牵涉性痛妇科盆腔疾病,前列腺疾病等可引起下腰痛,肾脏疾病如结石J瘤、肾下垂、肾盂肾炎及腹膜后疾病如脓肿,血肿等可引起腰背涌,肝股和心脏病可引起背部疼痛。二锻炼方法三预防1、长时间保持同一坐姿或站姿之后,应放松腰部,或伸展腰肢。2、适度变换颈部的姿势,最好每工作一小时休息几分钟。3、过于肥胖者,应该恰当减肥以减少腰部的负担。4、不宜选用过软的床垫,较硬的床垫对腰部有助益。同时,尽量不要俯卧,对腰部不利。5、提着重物时,尽量贴近身边。6、弯腰或扭腰时要尽量小心,或是避免尽量弯腰或扭腰。7、长期身心劳累也是腰背痛的诱因,因此预防之道也包括在工余的时候尽量放松自己。
昨天又给一位80岁高龄老人取枣核,食管上段清醒麻醉下取出。每到中秋、腊八等节曰时,总要出现误吞枣核的,卡在食管、胃窦等来取,有时发现较晚丧失内镜 下处理机会或发生穿孔只能外科手术 。也有病人因枣核穿透食管刺入动脉而 丧生。再此,提醒各位,尤其老年人吃枣时一定要小心,别因小失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