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密度,全称“骨骼矿物质密度”,是骨骼强度的主要指标。骨密度检测是通过仪器对受检查者骨矿物含量进行测定,通过数据来判断骨骼的生长发育状况和研究骨骼生理、病理及衰老程度,以及诊断全身各种疾病对骨代谢的影响。一般来说只有60岁以上有骨质疏松症状的成人和有明显骨骼病症的人才需要做这个检查。儿童做骨密度检测是没有意义的。儿童和成人骨密度低的概念完全不同。如果成人骨密度低,那么代表缺钙,需要补钙。但是儿童骨密度低并不代表缺钙。儿童骨密度低,是因为儿童长得比较快,骨头在生长过程中必然有空隙,这样钙质才能被吸收进骨骼。因为孩子生长快,所以骨密度总是轻度、中度甚至重度偏低,这样才有更多的钙质沉着进去。所以,快速生长期的儿童出现骨密度低,其实也是一种生理现象,并不是需要额外补钙的指征。国际上没有儿童骨密度测量的标准数值。对于婴儿来说,如果骨密度检测达到成人的正常值,反而证明其钙的吸收力下降。孩子骨密度本来就较成人疏松,所以一般检测骨密度后,都能查出孩子骨密度偏低,因此给宝宝进行骨密度检查的意义并不大。
添加辅食条件1.宝宝对大人饮食敢兴趣2.能够扶坐或独坐3.孩子体重7kg以上添加辅食时机奶粉喂养4-6月龄母乳喂养6月龄怎样添加辅食从富含铁的泥糊状食物开始,逐渐丰富食物种类。由一种到多种,由少到多、由稀到稠、由细到粗。第一步:加配方米粉、把米粉用开水兑成糊状。用勺喂,一定不要用奶瓶喂)该喂多少呢?刚开始每次只需要喂小的硅胶勺子1-2勺,等吃得比较顺利后(约1周),再加其他铺食第二步:开始添加肉泥,猪肝泥,蛋黄等含铁丰富的辅食。第三步:开始添加蔬菜类辅食:菜泥:先加根茎类(比如土豆、红薯、山药、芋头、南瓜、冬瓜等)一瓜类(如丝瓜、黄瓜.苦瓜、佛手瓜、茄子、番茄等)一菜类(如花菜、西兰花。莴笋叶)。把菜蒸熟或者煮熟后捣成泥糊状,用小勺喂给婴儿,每次只加1-2勺,连续3-5天后换下一种。第四步:开始添加果泥。水果不用煮熟,直接吃注意:1每种新东西需要单独加,已经加过的食物可以和米粉等混在一起吃。2添加辅食期间要密切观察孩子的反应,有没有皮疹/腹泻/呕吐/便秘,有的话,暂停这种辅食,等待症状消失;重新添加后如果症状重现,要考虑食物的原因,需要停喂。3添加初期只加少量铺食即可,不要影响奶量,大可以1-2次,7月龄后辅食可以月始当1餐吃饱。4原则果泥上等所有的菜都吃过之后再添加为好。因为果泥的味道太美好,加早了可能导敛其他辅食引入困难。水果晚一点添加不能响生长发育,家长不必着急。5刚添加辅食的孩子在学习吞咽半固体食物和尝试新味道。所以对很多食物会用舌头往外顾的现象,这是正常的,家长不必着急。种新的食物可能需要尝试8-15次之后,接受度才会变得好起来。6不需要吃果汁或菜水,尝吃食物本身7其实菜泥及果泥添加的先后顺序开没有硬性规定,上述的添加顺序只是为了让辅食的引入更为容易,让肠胃更易接受,降低挑食的可能。
生长发育评估,其中包括体格的评估和神经的发育评估(大脑发育)。体格的评估要看孩子目前身高体重的水平,匀称度,头围的水平,还要看孩子的身高体重,头围的生长的速度是否正常。神经发育的评估,大脑是不断发育的,每个月龄小宝宝具备的能力不一样,要针对不同月龄的宝宝大运动,精细运动,语音,社会能力等方面的持续评估,及时发现问题,有问题的话,早期干预效果最好。通常建议0-6月孩子1月评估1次,7-12月2月评估1次,1-2岁孩子3月评估1次,2-3岁孩子3-6月评估1次,3岁后6-12月评估一次。
维生素D和维生素AD是否需要隔日交替补充?维生素A和维生素D同为脂溶性维生素,选择剂量合理的维生素A、维生素D同补的制剂是方便、经济的预防干预措施。维生素A和维生素D作为脂溶性维生素的代表,在受体层面也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在免疫功能、骨骼发育、预防贫血等诸多方面具有共同作用。因此,维生素A、维生素D同补的方式具有合理性,适合目前我国儿童现状。目前大部分维生素AD复合制剂按照上述预防剂量配比生产。每日补充维生素AD复合制剂能够满足预防维生素A和维生素D缺乏症的需求,且不会中毒。维生素D和维生素AD隔日交替补充并无优势。
肺炎会导致咳嗽,咳嗽不会导致肺炎,千万不要因果倒置。肺炎是婴幼儿时期最常见的疾病,引起肺炎的病原微生物主要是细菌、病毒,当呼吸道有炎症时,呼吸道粘膜会分泌分泌物,通过咳嗽这个动作将分泌物从气管排出。当宝宝反复发热、咳嗽时间久、呼吸频率增快、呼吸困难时要高度怀疑肺炎的可能,可以在宝宝平静状态下数呼吸频次数,呼吸频率在判断肺炎方面有较高的敏感性:不同月龄宝宝呼吸增快表现<2月龄,呼吸≥60次/分钟2~12月龄,呼吸≥50次/分钟1~5岁,呼吸≥40次/分钟1~5岁,呼吸≥40次/分钟有以上表现的宝宝,建议尽快到医院就诊!
随着大家对幽门螺旋杆菌(HP)的关注度不断提高,家长们也非常担心,常有很多关于宝宝感染HP的问题,例如宝宝口臭,要查HP吗?宝宝什么情况下要查HP?宝宝又是如何查HP的呢?本文主要普及以下几方面的内容。1.口臭是如何形成的?口臭是指从口腔、鼻、鼻窦、咽等空腔脏器中散发出的臭气,它可严重影响人们的社交和心理健康,而宝宝口臭往往会加重家长的焦虑情绪。2.哪些情况会引起儿童口臭? 引起口臭的原因有多种,口腔局部疾患是导致口臭的主要原因,但不容忽视的是,其他疾病也可引起口臭。 ①口腔疾病:儿童口腔卫生状况差,牙齿上堆积有菌斑和牙垢,龋齿、残冠、残根,存积食物残渣,在口腔微生物的作用下,会慢慢的腐化发酵,进而产生难闻的气味,这是儿童口臭的最主要的原因。 ②耳鼻咽喉及呼吸系统疾病:鼻腔、上颌窦、咽部、肺部的感染,可产生分泌物而发出臭味。 ③消化系统疾病:消化不良、腹泻、慢性胃炎、便秘等可能会引起口臭。HP感染如果引起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等疾病,也可伴有口臭。 ④其他少数疾病: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烂苹果味,慢性肾衰患者的尿味等。 当经过专科医生排除了口腔、耳鼻咽喉和呼吸系统及其他少数疾病引起的口臭后,那么要考虑是否是消化系统的问题,而HP感染只是其中的一个可能因素。3.宝宝如何感染HP? 儿童感染HP的方式和成人一样,其最主要的途径是通过口-口和(或)粪-口感染。研究表明,HP感染可呈家庭聚集现象,且随着年龄的增加,儿童HP感染率上升。家庭成员如果有HP感染,平时又不注意防范的话,其宝宝感染HP的机率增加。4.HP感染都有哪些症状? HP感染可以没有症状,如果有症状,也大多是非特异性的。常见的症状有腹痛、恶心、呕吐、纳差、嗳气、呃逆、反胃、腹胀、早饱、口臭、腹泻等,严重者可有消化道出血,如呕血、黑便、贫血等。5.哪些情况需要检测HP感染? 根据2015年中国儿童幽门螺杆菌诊治专家共识,如果有以下几种情况,要进行HP检测: ①消化性溃疡; ②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 ③慢性胃炎; ④一级亲属中有胃癌家族史; ⑤不明原因的难治性缺铁性贫血; ⑥计划长期服用非甾体消炎药,包括低剂量阿司匹林。 需要注意的是,临床上各项检查的目的是为了明确病因,并不意味着HP检测阳性就找到了病因,需要医生再进行综合分析HP感染与症状之间的相关性。6.儿童HP感染有哪些检测方法? HP检测方法主要有非侵入性及侵入性两类。①非侵入性检测方法:包括13C尿素呼气试验、粪便HP抗原检测和血清HP抗体检测等。②侵入性方法:依赖胃镜检查及胃黏膜组织活检,进行包括胃黏膜快速尿素酶试验、胃黏膜组织切片美蓝染色和胃黏膜HP培养、核酸PCR等。 而临床上可诊断HP现症感染的检测方法主要有:13C尿素呼气试验、粪便HP抗原检测、胃黏膜快速尿素酶试验、胃黏膜组织切片美蓝染色和胃黏膜HP培养,而血清HP抗体检测主要用于既往感染及流行病学调查。7.HP检测有哪些注意事项? 为提高HP检测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需注意下列几点: ①13C尿素呼气试验适用于3-4岁及以上的儿童,能配合吹气动作,并要求空腹。 ②胃镜检查需要空腹,并提前做好胃镜检查前的准备,建议同时做胃黏膜快速尿素酶试验、胃黏膜组织切片美蓝染色,有条件的单位再做胃黏膜HP培养。 ③检查前药物使用情况:检查需停胃酸抑制剂(临床常用的质子泵抑制,如奥美拉唑)2周、抗生素和铋剂4周,可以提高诊断准确率,特别是13C尿素呼气试验。 ④血清HP抗体检查,主要用于既往感染及流行病学调查,不能用于HP现症感染的诊断,也不能作为HP根除治疗疗效的判断。 ⑤根除HP治疗者复查,需在疗程结束相隔4周后进行,可首选13C尿素呼气试验。
宝宝发烧,怎么判断要不要去就医?出现以下几种情况建议及时去医院就诊。三个月内的宝宝发烧;除了发烧,孩子持续的精神状态不好,或者出现反复呕吐,惊厥等其他情况;高热持续不退,常规退热药后效果不好,不能及时降下来;发烧3天以上,发热有加重趋势(热峰升高或发热间隔缩短);或者发热好转后再次加重;吃完退热药之后孩子精神状态依旧不好,或呼吸道症状重,如咳嗽重或伴随呼吸困难等;曾经有过热性惊厥史;婴幼儿发烧有时候会很快到达40℃高烧,且退热效果较差,体温持续过高也可能产生很多的并发症,需要及时就医。
婴儿牛奶蛋白过敏诊断主要是靠表现来,而不是化验检查,有三个方面表现就需要考虑,1.皮肤表现,比如湿疹。2.呼吸道表现,比如有喷嚏,扣鼻子耳朵,鼻塞,或是偶尔咳嗽等。3.消化道表现,比如,频繁吐奶,吐奶后精神状态好,便血丝,大便粘液,或是直接便秘,睡不安等。就需要考虑牛奶蛋白过敏。再按牛奶蛋白过敏规范处理。
小婴儿湿疹一般考虑跟过敏体质相关。小婴儿大部分食物蛋白引起。所以要是母乳喂养母亲饮食严格忌口牛奶鸡蛋鲫鱼海鲜坚果就可以。牛奶喂养根据湿疹轻重换部分水解或是深度水解奶粉吃。平时局部用凡士林保湿膏保湿就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