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手术后当晚注意:注意不要碰撞、揉眼,请不要洗澡。2.手术后一个月内注意:洗脸、洗头、洗澡时,防止脏水进入眼内,以免感染。3.激光近视手术后一个月内注意:少食辛辣、刺激性的食物;禁烟禁酒;光线强烈时可配戴偏光镜,滤过紫外线和杂光,增加眼睛舒适度;避免异物进入眼睛,一旦异物入眼勿揉搓眼,可用滴眼液或到医院就诊; 避免触碰眼部及眼部外伤;眼部禁用化妆品或做美容护理;禁止眼部按摩,避免揉眼;术后半年内勿染发。4.术后第五天复查取下隐形眼镜,五天内隐形眼镜移位或脱落及时复查。5.激光近视手术后1-3个月内注意勿长时间近距离用眼;避免冲撞性剧烈运动;严禁游泳;注意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防止感染。6.激光近视手术后还需注意:在视力未完全恢复前,应避免在夜间驾驶。7.激光近视手术后必须注意定期复查,按医生要求点眼药水,不可擅自增减点药次数或停药。如有不适,应随时与医生联系,前往医院检查。
在验光配镜中,你通常会拿到以下两个结果,一个为电脑验光,即用机器直接测算:R、L、:代表右眼和左眼,有的报告也写为OD(右眼)、OS(左眼);S:球镜,有的写作DS,即通常所说的近视或远视度数;C:柱镜,有的也写作DC,即通常所说的散光度数;A:轴位,眼球前表面类似圆形,有360度,轴为就是散光所在的角度;-:近视标志,“-”代表近视,如果为远视,则用“+”表示;PD:瞳距,两眼平视前方时,两个瞳孔正中心之间的距离,单位为毫米S,C下方对应的数字乘以100即是通常说的度数。机器自动测量三次,自动取平均数作为结果。结果:右眼:287的近视,62度散光,散光的轴位为179°;左眼:325度近视,25度散光,散光的轴位为6°。电脑验光为机器测量,但我们验光是以“看清东西”为准的,只能作参考,不一定就是所需要配戴眼镜的准确度数。第二张报告单为插片验光单,即戴多少度的眼镜可以矫正到最佳视力。通过试戴不同度数的镜片,看清视力表上写1.0的字母。相关的参数已经说明过,直接解读结果:张三,右眼裸眼视力0.15,戴上300度近视加75度散光的镜片后矫正视力达1.0。左眼:裸眼视力0.12,戴上325度的近视镜片后矫正视力可达1.0.在这里提醒大家,不少眼镜店为了让客人配镜或提高配镜速度,对验光的要求不严格。如果想要佩戴眼镜,最好先至医院进行规范验光并排除眼睛是否有其它疾病,得到验光报告后再至眼镜店或者配镜中心进行配镜。配戴眼镜不仅是获得清晰的视力,更重要的是尽可能的舒适、安全、减少眼睛的调节紧张。为了保证验光结果的准确性,8岁以下儿童需要阿托品慢速散瞳验光(整个流程约3周)。8-12岁首次验光时需要阿托品慢速散瞳验光,第二次时可选择快速散瞳验光(半天可完成),但如果近视进展快,则还是需要阿托品散瞳验光。12岁以上35岁以下建议(非绝对)快速散瞳验光。其余年龄段可不散瞳验光。配戴眼镜过程中,每半年至1年重新验一次。欢迎关注邵医生微信公众号:本文系邵维阳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角膜组织切削量全飞秒和准分子激光对比之四: 角膜组织切削量 原创: 赵炜 西京近视矫正中心 2017-06-19 本公众号文章谨代表我个人观点,并无任何商业利益因素。鉴于广大近视朋友对于近视手术的了解非常有限,我谨以学术探讨的角度,主要面向广大患者朋友,希望起到科普的作用。如有侵犯个人或者商家的利益,敬请谅解。真理不辩不明,也欢迎患者、同行以及厂家批评指正。 在今天开篇之前,我们来看一张表。这张表对比的是目前国内主流的三种设备,分别是鹰视EX500准分子激光机,阿码仕准分子激光机以及全飞秒激光机VisualMAX。如果遇到一个近视450度,散光100度的患者,如果术者均选择光区为6.50毫米的话,我们来看看相对应的切削深度分为是多少。我们可以看到,鹰视设备和阿码仕设备切削深度是一致的,均为84微米,而全飞秒则是110微米。尤其可见,全飞秒手术切削的角膜厚度以及组织消耗量要明显大于准分子切削。相对于准分子的84微米,全飞秒多切了26微米,如果按照每切削100度需要15微米计算的话,用全飞秒上多切的宝贵的角膜组织,用准分子手术则可以多矫正大约两百度近视。也就是说,110微米的切削深度可以矫正750度近视。 再换种说法,如果角膜厚度不够,全飞秒只能切84微米而要矫正相同度数的话,则需要付出缩小光学区、减少切削量的代价,而这样的后果是视觉质量的明显下降,尤其是夜间视力。相反,准分子则可以利用现有的角膜组织,做到尽可能大的光学区,从而保证更佳的视觉质量。 简而言之,全飞秒SMILE手术方式牺牲了宝贵的角膜厚度和角膜组织,换来了所谓的“安全”和微创;牺牲了本来可以获得的更佳的视觉质量而求无瓣和小切口。这是否值得呢?
手术难易程度及学习曲线全飞秒和准分子激光对比之三: 手术操作难易度以及学习曲线 原创: 赵炜 西京近视矫正中心 2017-06-18 本公众号文章谨代表我个人观点,并无任何商业利益因素。鉴于广大近视朋友对于近视手术的了解非常有限,我谨以学术探讨的角度,主要面向广大患者朋友,希望起到科普的作用。如有侵犯个人或者商家的利益,敬请谅解。真理不辩不明,也欢迎患者、同行以及厂家批评指正。 从手术操作上来讲,由于全飞秒smile手术需要手术医生用器械首先分离两次飞秒扫描形成的两个层面,然后再将其间的透镜从一个微小的切口取出,相比飞秒准分子手术仅仅只需要分开一个层间,也就是掀开一个角膜瓣而言,全飞秒smile技术的掌握要比准分子lasik激光手术要更难一些,对手术医生的手术技术要求更高,因此医生的学习曲线也就更长。 而准分子手术则相对在手术操作技术层面要简单许多,而全激光TransPRK手术,甚至无需医生动手,患者躺到激光机下,医生只需要用脚踩脚踏发射激光,就可以完成预定的手术。因此,两种手术方式,如果刨除手术设计方面的问题,剩下的问题就是手术操作的问题了。哪一种手术受操作影响更大,那么这种手术的预测性以及术后效果就会有影响。显而易见,全飞秒smile更容易受到术者操作的影响。如果术中分离透镜不顺畅,对层面骚扰过大,或者取出透镜时出现透镜边缘残留,这些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术后的视力和视觉质量。还有一点是全飞秒smile需要术者在飞秒扫描前肉眼调整kappa角。kappa角的问题在前面的文章中已经说过了,这里不再赘述。由于术者的原因调的不准或者不合适,将会直接导致偏心的问题。 因此,全飞秒smile对于术者的要求很高,术者一般需要经过相当时间的培训以及循序渐进的进阶式手术方式操作,才能熟练掌握这门技术。比如,要先完成100眼的飞秒lasik手术,然后再完成100眼的FLEX手术,才能过度到reflex(smile)方式。而从角膜板层刀制瓣的准分子lasik过度到飞秒制瓣的准分子lasik手术,对于准分子医生来说易如反掌。 综上,简单来说,做全飞秒,患者紧张,医生更紧张。做准分子,患者紧张,医生倒不用太担心。当然,熟练的全飞秒高手是不会紧张的,不过,遇到紧张的患者或者紧张的医生,全飞秒smile手术效果可能就要打折扣了。
精度全飞秒和准分子激光对比之二: 精度 原创: 赵炜 西京近视矫正中心 2017-06-12 飞秒激光的精度要比准分子激光要低。这是为什么呢? 飞秒激光波长为1053纳米,准分子激光波长为193纳米。飞秒激光切削误差为±5微米,而准分子激光切削误差为±0.2~0.25微米。两者精度不在一个数量级。当然两者的作用也不一样,飞秒激光的作用是通过光爆破角膜组织,产生气泡,从而在角膜里撑开一个层间,而准分子激光则是通过激光脉冲打断细胞的分子键,从而消融气化掉角膜组织。因此,这就决定了飞秒激光一般用来制瓣,而准分子用来切削。 当然,即使飞秒激光误差比准分子大20~25倍,但是还是要比角膜机械刀精度高100多倍,因此飞秒激光一经问世,就把角膜机械板层刀拍在了沙滩上。 全飞秒SMILE独辟蹊径,采用类似于二次制瓣的方法,二次分离角膜层间,通过取出一个凸透镜而矫正近视。这种新颖的方法,一经问世,就让人耳目一新。但这种方法其实和准分子激光消融掉一个凸透镜殊途同归,基本作用相同。但如果只矫正低阶像差,如近视、规则散光的话,两者效果差别不大。但是如果要矫正更加细微的高阶像差,比如不规则散光,那全飞秒就有点张飞绣花——力不从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