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隐睾?隐睾顾名思义就是指睾丸隐藏,在阴囊内触摸不到。而医学上的含义则包括:睾丸缺如、睾丸异位及睾丸下降不全。其中最常见的就是睾丸下降不全。在足月儿中的发生率为1.0-4.6%,早产儿中为1.1-45%。通常门诊上,大部分孩子都是保健科查体或者家长偶然发现某侧蛋蛋摸不到来就诊。2、隐睾需不需要治疗,什么时候治疗(重点)?建议(很重要):一旦发现阴囊空虚,睾丸摸不到的情况,就要去小儿泌尿外科就诊,不要自己认为以后可以下降下来而延误治疗时机。因为我们经常遇到这种情况,自以为可以痊愈而耽误治疗。门诊大夫需要通过查体、阴囊超声对孩子是否是隐睾进行诊断。关于手术时间:睾丸的手术时间是随着对这个疾病的认识在变化的。最早在20世纪50年代,建议手术年龄是10-15岁;1986年美国儿科学会推荐4-6岁行手术治疗;但从2014年开始美国及欧洲的泌尿外科协会统一指南:推荐隐睾手术在6月-12月(矫正胎龄)完成,最迟不要超过18月。睾丸在错误的位置待的越久,也就意味着,其损伤就越大。3、手术方式?我科隐睾的手术常规选择腹腔镜隐睾固定术(微创手术)。1)小切口,美观度高;2)术后患儿疼痛轻,术后恢复快;3)腹腔镜辅助下可以最大限度增加睾丸的游离度,从而将睾丸下降至相对最低的位置,愈后佳。门诊时间:周一到周五全天普通门诊周一到周日全天及小夜班特需门诊还有其他知名专家、副主任医师门诊可选择。具体请于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app或者公众号查询,并预约挂号。
肾积水是目前产检时最常见的胎儿异常,常在孕26-28周时发现,约1/500的胎儿存在明显的肾积水,其中每1250个婴儿中就有一例存在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临床中我们常常见到男性患儿多于女性,且左侧明显多于右侧,双侧同时出现者较少。1、什么是肾积水以及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是怎么回事?(1)人体的泌尿系统从上往下依次为:肾—输尿管—膀胱—尿道,其中肾和输尿管连接的部分,就是医生常说的肾盂输尿管交界处。我们都知道肾脏的主要功能是产生尿液来排泄废物,如果胎儿在发育过程中肾盂输尿管连接部位出现异常,导致尿液无法正常经过输尿管排至膀胱,从而积聚在肾脏中,就出现了我们常说的肾积水。(2)连接部梗阻原因有多种:管腔狭窄最常见,还有异位血管压迫、息肉等。2、肾积水会有什么危害吗?肾脏包括产生尿液的功能区以及储尿区,随着肾脏积水程度的加重,肾脏中存储尿液的部分会逐渐扩张,明显变形且内部压力增加,从而对肾脏有功能的区域(我们称为肾实质)产生明显的压迫,甚至逐渐萎缩,肾脏的功能将会受不同程度的影响,严重时可导致肾脏功能的完全丢失。肾脏功能的具体损害情况,目前只能通过肾动态核素扫描来得到,其他检查只能粗略估计肾脏功能,无法得出具体数值。3、发现肾积水需要做什么检查,一定需要手术吗?如果发现肾积水,不要慌张。可以选择网上预约泌尿外科门诊就诊,医生会根据患儿的检查情况给予处理意见,门诊规选择的检查项目是泌尿系统超声。根据检查结果,一部分患儿可以门诊随诊观察,3-6个月复查1次超声,不需要手术;但如果积水程度严重或者复查期间积水明显加重,存在手术必要时,需要住院并进一步做CT检查及静脉肾盂造影检查。注意:是否需要手术及手术的时机都需要医生根据患儿情况进行具体选择。4、肾积水的孩子平时会有什么症状吗?孕期就发现的肾积水,患儿很少出现不适的情况,部分大年龄儿童可能会出现间断腹痛或者腰部疼痛,另外就是临床上比较少见的泌尿系统感染、血尿、呕吐等。5、手术怎么做,手术的成功率怎么样?(1)肾积水手术就是要切除这个连接部的狭窄段并重新进行吻合,保证尿液可以正常通过,解除积水,从而挽救肾脏的功能。目前肾积水的手术方式成熟且统一,手术成功率普遍在90%以上。住院时间一般在1周左右,术后患儿需要留置导尿管以及腹腔引流管,陪床家长需要适当约束孩子,避免意外拔管,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另外,手术时我们会在患儿体内留置输尿管支架管,来减少术后吻合口的再次狭窄的发生,还需要再次返院取管。(2)取管后3月、6月、1年需要复查,来评价手术效果,积水程度减轻,肾实质厚度增加都是肾脏部分恢复的表现。注意:积水侧肾脏一般无法恢复到正常肾脏的形态,6、发现肾积水,门诊随诊观察期间需要注意什么?对于孕期发现的肾积水患儿,一般很少出现不适情况,正常喂养就可以。对于部分大年龄儿童观察期间,正常饮食,体育活动也可以正常参加。7、肾积水术后带支架管期间需要注意什么?术后留置支架管期间会存在感染、血尿、结石或者脱管等风险。若患儿出现发热等,需及时就诊;另外要避免剧烈活动,避免磕碰。另外部分患儿因为支架管刺激可能存在腹痛、腰痛等情况,可向医生咨询是否需要治疗。8、住院期间常见问题及解答。关于手术禁食水问题:全麻手术,患儿术中需要气管插管,一般术前需要禁食水6h,医生会根据手术当天安排告知患儿的禁食水时间,但具体手术时间会有偏差,需耐心等待。(2)术后患儿麻醉清醒过程会出现烦躁、哭闹等情况,属于正常现象。(3)腹部引流管只能术中放置,根据引流情况拔除,一般术后3天可拔除,但如果引流量大,可能延长拔管时间。(4)手术后需要静点抗生素预防感染,小年龄患儿常会出现腹泻情况,医生酌情会予药物治疗。
“大夫,我们想让您看看孩子需不需切包皮?” “大夫,您看一下我们孩子是包茎吗?” 这也是小儿泌尿外科门诊最常听到的问题,现在就包茎的一些疑问,给大家做出一些解释。 1、包茎到底是什么? 首先我们要通过图片基本了解一下阴茎的几个解剖名词,包括包皮、包皮口、龟头。 包茎指的是包皮口狭窄不能正常上翻显露龟头。但是对于儿童来讲,3岁以内的包茎属于生理性包茎,我们可以认为是一种正常现象。随着年龄的增加,包茎的发生率在逐步降低,3岁后大约89%的包茎是可以自愈的。 2、包茎什么时候需要治疗? 对于3岁以内的,未出现过包皮红肿等异常情况的包茎,我们完全可以观察。大于3岁之后,因为包茎自愈的概率大大降低,我们可以选择进行干预,但有时候门诊医生也会把干预的年龄扩大到5岁以后。 3、包茎要怎么治疗(干预)? 对于原发性包茎,我们可以选择药物治疗或者手术治疗。 药物治疗的方法:皮质类固醇激素软膏或者乳膏外涂,bid,4-8w,成功率>80%,注意:复发率高达17%。所以门诊我通常会叮嘱家长,成功之后要每次洗澡时要主动翻开包皮清洗,这样才能维持包皮口的松弛并达到清洁卫生的目的。不要谈激素色变,局部激素用药并不会对孩子造成危害,只是在包皮龟头炎症期间,需要避免用药。 手术治疗:一方面,如果反复包皮红肿,包茎发展为瘢痕包茎,一定要手术。且,尽早手术。另一方面,对于药物治疗失败或者手术意愿较强烈者,可以直接接受包皮环切术。 4、在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注意内容: (1)关于局麻或者全麻:完全取决于孩子的配合度及耐受疼痛的程度,一般建议7-8岁以上才可以尝试局麻 (2)手术年龄:最好青春期前,10岁以前就可以。 (3)对于体型的要求:过度肥胖、下腹部脂肪肥厚、阴茎显露不佳的孩子,建议减肥后再进行手术,避免因肥胖大大增加术后换药的困难程度。
大夫,我们孩子一个蛋蛋大一个蛋蛋小。这是泌尿外科大夫在门诊经常听到的一句话,最后我们发现绝大部分孩子得了一个叫做“鞘膜积液”的病。一、鞘膜积液是什么?绝大部分儿童的鞘膜积液是先天性的,尽管有的孩子并不是一出生就发现了这个问题,它是由于患儿鞘突闭合不全所导致的。我们可以把“鞘突”简单的想象成孩子大腿根部到睾丸位置的一个“管道”,它与腹腔是相通的。如果这个管道在孩子出生后没有正常闭合,那肚子里的液体就不断的在这个通道内来回流动,就这导致了我们看到的蛋蛋周围积液的情况。我们经常会发现孩子睡一觉,这个积液就少一些,活动了一天到了晚上,积液就比较明显。当然鼓包的位置也根据鞘突闭合情况有所差别,有的孩子是大腿根处鼓包明显,有的孩子则是阴囊处鼓包更明显。另外,也会有很小一部分孩子的鞘膜积液是因为其他原因引起。二、医生怎么诊断?一般通过大夫的问诊、查体及阴囊的超声检查,就可以确诊。我们要求术前孩子至少做一次超声明确诊断!我们需要通过超声了解孩子的睾丸发育有没有问题,有没有长肿瘤,或者有没有存在其他的问题需要手术的情况。三、怎么治疗?临床上最常见的问题是,我们孩子要不要做手术,着不着急手术,手术要怎么做,能不能微创?(1)1岁以内的鞘突存在闭合的可能,可以继续观察,避免不必要手术。如果1岁之后孩子仍然存在明显的鞘膜积液,尤其是积液量特别大的情况下,就可以考虑排队手术了。如果没有积液量特别大的情况下,可以在2岁左右行手术治疗,继续等待就没有意义了。(2)可以等,不用过分焦虑。观察期间鞘膜积液不会导致孩子疼痛或其他不适,目前没有证据表明会影响患儿生长发育。另外,特别注意,如果是刚刚发现孩子有鞘膜积液(超声明确诊断的),可以观察3-6个月后再行手术治疗。(3)是微创手术。优势:美观、恢复快、痛苦小,可以同时观察两侧鞘突情况,避免遗漏。四、术后要求! (1)保持伤口敷料干燥和洁净,伤口一般7天愈合好,术后2周后才可以洗澡,需要淋浴,不要泡澡。(2)术后避免暴饮暴食,保证大便通畅,防止便秘,平时有便秘情况的孩子,可以通过调整饮食、服用缓泻剂、开塞露通便等方式来防止大便干燥及用力排便。(3)术后3个月免体,避免剧烈活动,尤其不要做肚子特别用力的活动。
假期来临,门诊选择行包皮环切手术的孩子增多,为了家长能够更好的给孩子伤口进行护理,这里崔大夫给大家做一个详细的介绍。包皮环切术后手术切口为“内外板交界处一圈环形伤口(就是你们能够看到的两种颜色皮肤交界并有一圈缝合线的地方)”,这个环形切口就是我们手术时的伤口。但是,切口远端的部分皮肤在术中通常与龟头部分存在粘连,我们在术中进行了粘连分离的操作,虽然不是直接的手术切口,也是有创面存在的,所以术后也需要护理,这个部分护理的重点是分泌物的清理!1、轻微的渗血不要慌,先卧床少活动,一般1-2天会慢慢止住;如果持续时间长,出血量多,工作时间门诊就诊,其余时间急诊外科就诊。2、分离粘连的部分分泌物渗出常见:在渗出频繁的时候(一般术后3天左右的时间),及时拿棉签粘擦掉,避免分泌物干燥后结痂,影响后续伤口换药。3、换药时每天至少一次显露出冠状沟(龟头和包皮之间的浅沟),并涂抹眼膏,避免再次粘连。4、术后伤口肿胀非常正常,少活动,会慢慢消退。三个步骤,每天2次。(需自备换药物品为:医用消毒棉签、抗生素药膏,必要时家长可自备橡胶手套或者换药前洗手)1)消毒:医用棉签粘取苯扎氯胺溶液消毒伤口2遍,尽量清理掉分泌物,注意显露冠状沟的部分(龟头和包皮之间的浅沟)2)喷生长因子(需要冰箱冷藏):待消毒液干燥后,均匀喷涂即可,不用贪多。3)抹抗生素药膏:可选择红霉素或者金霉素眼膏。待生长因子干燥后,薄涂,不要贪多涂太多,避免影响后续的换药(尤其是红霉素/金霉素眼膏,涂太多不容易清理)。可以按照医生预约的时间门诊复诊;若期间遇到其他问题,可自行约号门诊复查。最后,祝各位家长换药顺利。
“尿道下裂修复即是一门复杂精细的技术,也是一门需要深入研究的艺术”尿道下裂概念最早出现在公元130-201年间,19世纪末出现较多治疗的文献报道。目前国内手术患者中、重度尿道下裂居多,阴茎下弯比例高,下弯的严重程度也较重。尿道下裂的不同类型不同病理缺损有多个针对性术式可选,不同术式各有其优缺点,需要结合考虑扬长避短,不能期望1、2种手术方式治疗所有的患者。尿道下裂的治疗是个性化的,是否分期手术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及医生手术技术掌握程度选择,避免过度追求一期或者分期。另外关于尿道下裂的治愈标准也是在不断改进的。从站立排尿通畅无尿瘘,到正位尿道开口及外形美观,再到目前的正位纵行裂隙状尿道口,甚至对心理及性心理的影响。尿道下裂术后出现并发症是不可避免的,并发症可以被完全治愈,出现并发症不能认为是手术失败,而是部分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