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股沟疝(俗称小肠气)是临床常见病,是指腹腔内脏器(如小肠、大网膜、结肠、膀胱等)经过腹股沟区的薄弱部位向体表突出形成的可复性包块,可发生于各年龄人群。目前手术是腹股沟疝唯一的根治性方法。 疝气治疗选择腹腔镜手术好还是开放手术好?广东省人民医院普外科疝中心主任胡世雄表示,针对不同人群、不同类型的疝气,讲究“量体裁衣”。总体上,中青年人做腹腔镜手术恢复快、美观,而老年人首选局麻开放手术,更安全,能够尽快下床活动。 疝气三年微创治愈 56岁的王老师发现右侧腹股沟鼓出一个包,推之能动,平躺自动消失,已有3年的时间,在广东省人民医院就医诊断为腹股沟疝。她患有糖尿病,担心开刀手术伤口难愈合,于是选择了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在肚子上打三个不到1厘米的小洞,在镜下完成疝囊分离和补片植入,实现了微创治疗疝气。 王老师3岁的外孙女也发现右侧大腿根鼓出一个包,同样诊断为腹股沟疝。在医生建议下,她接受了开放腹股沟疝疝囊高位结扎术,在腹股沟区域开一个1.5厘米以内的小切口,直视下找到疝囊后进行游离并做高位结扎。手术不用补片,10分钟就完成了。 王老师还有个小外孙,出生35天时,发现哭闹时后大腿根也鼓个包。难道这么小的孩子也要手术?这次,医生给出的方案是“观察,1岁内的小儿疝气有自愈的可能”。 一家人怎么接连几人得了疝气?王老师疑惑不已。胡世雄告诉她:“腹股沟疝有一定的遗传倾向,父母出现疝气的,儿女发生率会高一些,但疝气本身并不是遗传病。” 治疗疝气老少有别 为什么不同的人疝气治疗方法不同?“腹股沟疝的治疗讲究‘量体裁衣’。”胡世雄表示。针对临床常见的疝气,他总结了几类人群的治疗选择: 老年疝气首选局麻开放手术。老年人因脏器功能较差,尤其是合并心脑血管的,麻醉风险高,选择局麻开刀腹股沟疝修补术,能够大大降低手术及麻醉风险。老人术后能尽快下床,也避免了长期卧床可以引起的血栓栓塞等严重并发症。对于巨大阴囊疝患者,或是曾经接受过腹腔镜手术预计腹腔粘连较严重的,也最好选择开放手术。 青年疝气选择腹腔镜手术。年青人心肺功能好,可以耐受全身麻醉和腹腔镜的气腹,选择腹腔镜手术,创伤小、恢复快,还能实现单孔腹腔镜治疗疝气,尤其符合运动员、舞蹈演员,以及拟报考军校、飞行员的学生等群体的需求。 腹腔镜手术也适用于双侧疝,可一次完成双侧疝修补,避免两次开刀手术。 小儿疝气选择开放腹股沟疝疝囊高位结扎术。小儿疝气一般不需要补片,而是用根线把小洞扎上,随着孩子生长发育,这个洞可以慢慢长好。而且伤口小(1-1.5cm),手术快(10分钟以内完成),恢复也快(当天就可以吃饭出院)。 按照目前指南,对于1岁以内的小儿,疝气尚有自愈的可能,可暂予观察。但这并非绝对标准,如患儿已经发生过疝气嵌顿的,基本不可能自愈,原则上提倡尽早手术。而对于5岁以上的疝气患儿,可考虑腹腔镜手术,基本不留疤,美容效果更好。 女性疝气尽早手术。临床上,罹患疝气的男女比例为15:1。由于女性生理结构的特点,一旦发生疝气更容易出现嵌顿,因而提倡有症状的疝气尽早手术。有生育计划的尤其要注意孕前治疗疝气,以免孕期腹压增大疝气加重,手术困难。 据悉,胡世雄教授团队将于11月9日开展大型疝气义诊活动,为群众提供咨询和诊疗服务。地点:广东省人民医院门诊楼三楼外科诊室。
疝气的发病率很高。据统计,75岁男性发病率更是高达40%,科学推算的结论是,只要能活到150岁,无论男女,100%都会有疝。而年轻人、婴幼儿发病率也不低。专家指出,疝的分类很多,不同的疝,适合不同的手术方式、麻醉方法,应“私人订制”手术方案。 须做手术请早做,方案宜据情况“私人订制” 广东省人民医院普外科疝中心主任胡世雄教授介绍,腹股沟疝,也就是老百姓通常所说的“疝气”“小肠气”,是因为大腿根部位肌肉筋膜薄弱、缺损,形成一个“窟窿”,肚子的东西就顺着这个“窟窿”鼓出来了。所以得了疝气后,大腿根处会有个鼓包。平时不太明显,但是在用力咳嗽、解大便、做重体力活动或者小孩子剧烈哭闹时候,鼓包就更明显了。 手术是腹股沟疝唯一可靠的治疗方式。就像自行车轮胎破了需要补胎。但很多疝气病人平时不痛不痒就不管,或嫌麻烦、怕拖累孩子而不愿意做手术。他们通常就是拖到到发生严重的嵌顿甚至肠坏死了,才送急诊。但是,胡世雄表示,疝气尽量不做急诊手术,因为仓促下做疝气手术要冒着麻醉等风险。因此,一旦发现疝气,应该尽早做择期手术。 但是,疝气有很多分类,治疗疝气的手术方式也有开刀、腹腔镜等,麻醉方法有局麻、硬膜外麻醉、全麻等。每个患者的情况不尽相同,适合的手术方法也应该是不一样的,宜据情况“私人订制”。 老人多需局麻开刀修补,年轻人多选全麻腹腔镜 小温今年刚满18岁,明年就要考大学。他早就想好了,日后要做一名飞行员。但是,要报名飞行员专业,必须先过体检关,身上还不能有明显疤痕。但他已有两年疝气,不久前,他找到胡世雄要做不显疤痕的疝气手术。就小温的要求,胡世雄为他度身定制了单孔腹腔镜下右侧阴囊疝修补术,并放入生物补片,由于生物补片可以完全降解,身体里不残留异物。 40岁的陈先生已有两年病史的双侧腹股沟疝,身体状况良好,也没做过腹部手术。考虑到他心肺功能好,可以耐受全身麻醉和腹腔镜的气腹,所以胡世雄为他设计的手术方案是腹腔镜下双侧腹股沟疝修补术,即在肚子上打3个小洞,可以同时完成双侧疝的治疗,避免开两次刀。 刘大爷,76岁,左侧腹股沟疝4年,曾有过冠心病,腰椎还受过伤。由于全身麻醉和气腹对于心脏的刺激较大,麻醉风险高,而且刘大爷腰椎受过伤,半身麻醉的腰麻无法顺利进行,所以选择局部开刀腹股沟疝修补术,切口3cm。 婴幼儿1岁前后处理不同,青少年与幼儿也不同 王老师发现3岁外孙女右侧腹股沟有疝,胡世雄建议做开放腹股沟疝疝囊高位结扎术。“小孩不用补片的,只要用线把小洞扎上,这个洞可以慢慢长上。而且伤口小,手术很快,恢复也快,当天就可以吃饭出院。” 另一个出生仅35天的小满,一哭闹大腿根就鼓起个包,诊断为腹股沟疝。胡世雄认为先不做手术,观察1年。他称,1岁内的疝可能自愈,如果1年后包块越来越大,再做手术也不迟。 13岁的初一学生小魏有先天性左腹股沟疝。胡世雄认为,他适合开放无张力修补术,并使用生物补片。“以往对未成年人采用无补片的有张力修补手术,但术后疼痛显著,对活动和运动影响大。”他称,青少年身体发育接近成人,单纯的高位结扎复发率高。“近年来我们尝试无张力修补,但由于青少年发育未完成,因此不能使用合成补片,只能选择生物补片。” 本文来源:新快报
发表者:王培松992人已读 2017-03-24中国抗癌协会甲状腺癌专业委员会摘要超声和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是甲状腺癌的主要诊断方式。超声诊断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为60%~90%,不同医院甚至不同医师差异较大。目前各国指南推荐以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FNA)作为评估甲状腺结节的金标准,但仍存在20%~25%的 FNA 细胞学诊断不能确定性质,无法避免FNA 技术上的局限性。从分子生物学层面对甲状腺癌发病机制的研究以及分子诊断技术的快速发展,使甲状腺癌在诊断、预后和治疗决策方面也取得了显著进展。这些技术的发展将弥补FNA 诊断的不足,指导术前风险分层,优化初始治疗方案,并在综合考虑肿瘤治疗与生存质量之间取得平衡。甲状腺结节分子诊断标记物检测方法包括:基因突变和重排检测、基因表达分类谱(gene expression classifier,GEC)和Galectin-3 等免疫组化染色。基因突变检测(包括BRAF、NRAS、HRAS、KRAS 基因突变以及RET/PTC1、RET/PTC3 和PAX8/PPARγ基因重排)已经被认为具有相对较高特异性度阴性预测值的“确诊性”检测,然而仍受到敏感度(48%~63%)相对较低的限制。GEC 检测由于具有相对较高的敏感度和阴性预测值,被认为是一种“排除性”检测手段,但特异度相对较低(48%~53%),无法作为确诊甲状腺癌的检测方式。通过诸如Galectin-3 和HBME-1 等免疫组化染色,研究结果具有相对较高的特异度,但也受到敏感度较低的限制。分子诊断技术在甲状腺结节诊治中的价值在于:(1)提高甲状腺结节良恶性鉴别的准确性;(2)指导甲状腺癌风险分层及预后评估;(3)提供治疗决策信息(即是否进行手术或手术范围的确定);(4)针对靶基因的全新治疗手段的研究。1术前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FNA)联合分子检测技术是一种更为精准的诊疗手段根据Bethesda 系统,有20%~25%的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fine needle aspiration,FNA)诊断为不能确定性质的结果,包括3 类:非典型性病变或滤泡性病变(atypia of undetermined significance/follicular lesion of undetermined significance,AUS/FLUS)、滤泡性肿瘤或可疑滤泡性肿瘤(follicular neoplasm/suspicious for follicular neoplasm,FN/SFN)以及可疑恶性(suspicious for malignancy,SUSP),其恶性风险分别为16%、26%和75%。虽然重复进行FNA 或许有助于恶性风险相对较低的AUS/FLUS 结节进一步诊断,但通常仍须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以作出最终诊断,无法避免FNA 技术仍存在的局限性。对于AUS/FLUS,BRAF 突变、RET/PTC 或PAX8 / PPARγ重排检测的阳性结果,对甲状腺癌的诊断特异度为100%,同时诊断敏感度较FNA 提高至63%~80%;而GEC 诊断敏感度为90%(95%CI 74%~98%)、阴性预测值为95%(95%CI 85%~99%),通过GEC 评估可将AUS/FLUS 结节恶性风险比率由24%降至5%,对指导病人避免手术治疗而进行随访观察具有诊断意义。对于FN/SFN,18%~39%的标本至少存在1个分子靶标阳性结果,提示恶性风险为87%,其余13%的良性结节来源于RAS 突变,恶性潜能尚不明确。但是,目前检测的突变谱并不能涵盖所有甲状腺癌基因,所以即便突变谱检测结果全为阴性的结节仍然存在14%的恶性风险。GEC 检测对AUS/FLUS 结节恶性诊断的阴性预测值为94%(95% CI 79% ~99%),阳性预测值为37%(95% CI23%~52%),敏感度为80%,特异度为12%。对于SUSP,美国甲状腺协会(ATA)指南推荐的外科诊治策略与甲状腺癌相似。但是近期研究显示,SUSP 进行突变谱检测的阳性预计值>95%,其中20% ~60% 可检测到BRAF 突变,且几乎100%为甲状腺癌;而当联合检测结果全为阴性时,仅28%的病人为甲状腺癌。此外,由于GEC检测的阴性预测值为85%,且阳性预测值与单独进行FNA 检查(76%)相似。因此,其辅助诊断的意义尚不明显。2015年ATA 指南讨论稿推荐对于FNA 诊断为不能确定性质的结节,应依据临床风险因素、超声特征、病人的选择与可能获得的基因突变分子检测结果选择治疗方式,医生在临床决策中应告知病人可有的选择及可行性。若分子检测能够改变预期手术决策,术前应考虑进行BRAF 突变或突变谱检测,如果重复FNA 和(或)分子检测无法进行,或其结果仍不明确,可再决定随访观察或诊断性外科手术。2分子诊断对复发风险评估的潜在影响尽管30% ~67% 的微小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microcarcinoma,PTMC)中存在BRAF 基因突变,但其总体的临床复发率却仅为1% ~6%。但是当存在腺外侵袭的多灶性PTMC 合并BRAF V600E 突变时,其复发率则高达20%。2015 年ATA 指南讨论稿提出将局限于甲状腺内的PMTC,不论是否存在BRAF 突变纳入低危组;而将合并BRAF 突变、腺外侵袭的多灶性PMTC(约占PMTC 的10%)纳入中危组。BRAF 单基因检测对指导甲状腺癌(1~4 cm,N0,M0;33%病人存在BRAF 突变)的风险分层具有潜在价值。5 年随访数据显示,BRAF V600E 突变病人复发率为8%,而BRAF 野生型病人复发率仅有1%(P=0.003)。多变量分析中,BRAF V600E 突变也是甲状腺癌未得到彻底根治的惟一临床病理学预测因子,提示BRAF 基因检测有望指导腺内的乳头状甲状腺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直径1~4 cm)病人进行更精准的风险分层。2015 年ATA 指南讨论稿提出将局限于甲状腺内的原发病灶直径1~4cm 的乳头状癌合并BRAF 突变(如果情况可知)纳入中危组。更为准确的甲状腺癌预后评估应当基于更为广泛的遗传学分析,高侵袭性甲状腺癌可能与携带以下基因突变相关:(1)BRAF V600E 联合其他致癌基因的突变;(2)TERT 启动子突变(独立或与BRAF 基因突变共存);(3)TP53 突变。合并有1 个以上的已知致癌基因突变,尤其当BRAF 突变合并PIK3CA、TP53、AKT1 或RET/PTC突变时,更有利于评估高复发风险等甲状腺侵袭性生物学行为,这将有望作为预测PTC 不良预后更具特异性的标记物。TERT 启动子突变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发生率为7% ~22% ,在滤泡状癌(follicular thyroid carcinoma,FTC)中发生率为14%~17%,低分化及未分化甲状腺癌中的发生率进一步增高。笔者在国际上首次报告中国人群甲状腺癌TERT 启动子突变筛查,尤其普遍存在于高侵袭性甲状腺癌和BRAF V600E 突变阳性甲状腺乳头状癌中,提示TERT 启动子突变在甲状腺癌失分化与肿瘤进展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尤其当TERT C228T 与BRAF V600E 突变共存时,甲状腺乳头状癌侵袭性及复发风险显著增加,依据这一结果,我们可以提出一种新的高侵袭性甲状腺乳头状癌双突变亚型。TERT 启动子突变是分化型甲状腺癌无病存活期(OR 4.68;95%CI 1.54~14.27)和病死率(HR10.35;95%CI 2.01~53.24)的独立预测因子。研究数据支持TERT 启动子突变在甲状腺癌发生发展机制中作为一个重要的新的遗传事件,具有很强的生物学及临床意义。TERT 启动子突变与BRAF V600E 突变联合诊断明显优于单突变检测,这项在甲状腺癌分子遗传学中的新发现,非常有希望成为具有极高生物学及临床价值的分子诊断及治疗靶标。TP53突变多见于低分化和未分化甲状腺癌,可见于3.5%(2/57)的分化型PTC 及11%(4/36)的分化型FTC。其中,所有TP53 突变同时合并BRAF(或BRAF 和PIK3CA)突变的PTC 均发展为肺转移,所有4 例TP53 阳性的FTC(未合并其他基因突变)均为嗜酸细胞性,其中3/4的肿瘤为广泛侵袭性FTC。3分子检测优化手术方案选择对于低危组甲状腺癌病人行甲状腺全切除术还是腺叶切除术,以及对于术前或术中无淋巴结转移证据的病人是否进行预防性中央组淋巴结清扫术(prophylactic central neck dissection,PCND)常常存在争议。3.1 甲状腺手术方案决策鉴于BRAF 突变与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侵袭性和复发病灶的摄碘活性缺失存在高度关联性,早期手术切除突变阳性的肿瘤理论上有重要意义。ATA 指南已推荐对微小乳头状癌病人行腺叶切除术,但是如果术前BRAF 突变检测结果阳性时,甲状腺全切除术或许是一个更为适当的手术治疗方案。尤其当微小乳头状癌的直径>5 mm 时,复发的风险较直径<5 mm 的肿瘤显著增高。当FNA 诊断为AUS/FLUS 或FN/FSN 同时合并RAS 突变时,其恶性风险约为84%,分子诊断甲状腺癌风险分层与FNA 诊断可疑恶性者相近。当AUS/FLUS 或FN/FSN 或SUSP 同时合并BRAFV600E、RET/PTC、RAX8 / PPARγ突变时,其恶性风险>95%,分子诊断甲状腺癌风险分层与FNA 诊断恶性者相近。ATA指南推荐,腺叶切除术可作为细胞学无法明确性质的实性甲状腺结节的初次手术方案。但当腺叶切除术后证实为恶性时,对于临床病理学特点为低危组而不推荐进行手术的病人而言,仅存在BRAF 突变或许尚不足以支持进行残余甲状腺切除术。残余甲状腺切除术的临床决策通常需要考虑多方面因素,诸如外科手术并发症的风险和经济费用等,在这种情况下,BRAF 突变分析的价值或许会受到一定的限制。然而,当存在其他高风险因素时,BRAF 突变分析可能有助于残余甲状腺切除术的临床决策。Pittsburgh大学的一项回顾性研究显示,对于FNA诊断为不确定性质、无分子检测结果而以腺叶切除术作为初治手术方式的病人,与术前有分子检测结果指导手术决策的病人相比,组织学诊断为恶性需要接受二次手术的风险增加2.5倍以上(P<0.001)。术前常规进行分子检测可更为准确的进行术式选择(P=0.001),优化初治手术方案,并促进甲状腺结节诊治流程更加简明、精准。3.2 淋巴结清扫方案决策BRAF突变与复发性PTC病人接受再次手术的必要性相关。这一发现与复发性PTC 中BRAF 高突变率(78%~95%)相一致,且突变常见于中央组淋巴结。因此,为预防BRAF 突变阳性的甲状腺癌发生难治性复发,在初次手术中进行PCND 可视为一种合理的选择。虽然部分结果并不一致,但是包括大型前瞻性多中心试验在内的多项研究中,初次甲状腺手术中进行PCND 与减少甲状腺乳头状癌复发及再次手术相关。PCND 同样适用于BRAF 突变阳性并且具有残余甲状腺切除术适应证的病人。BRAF突变可在术前独立预测中央组淋巴结转移,其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47%和91%,其较高的阴性预测值同样支持“不推荐对低危组病人实施PCND,腺叶切除术已是充分治疗”的观点。基于BRAF 突变阴性结果的保守治疗方式或许也适用于不合并其他临床病理学高风险因素的非PTMC(直径1.0~2.0 cm)病人。目前,国内专家达成共识对甲状腺癌至少行一侧腺叶切除及患侧中央组淋巴结清扫。笔者结合FNA 细胞学及分子诊断的临床应用进行甲状腺结节诊疗流程创新(如图1),该流程与最新NCI指南关于甲状腺结节诊治策略相一致,是综合考虑所有临床、分子学和病人意愿制定的适合于每例病人的个体化流程。此外,分子诊断也可以指导随访期检查项目的选择和辅助治疗的策略,包括全身骨扫描、放射性碘消融和PET/CT。BRAF 突变阳性甲状腺癌Na+/I-转运体表达下调,淋巴结和(或)远处转移灶摄碘活性降低,这一发现可能会影响潜在的治疗决策。相反,RAS 和PAX8/PPARγ突变则与较低侵袭性相关。因此,这些病人或许可以选择相对保守的辅助治疗。甲状腺癌的遗传学机制和分子检测研究正处于加速发展的阶段,并有望持续至未来。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基因测序已由“癌症和肿瘤基因图谱计划”(TCGA)完成,下一代测序技术(NGS)显著提高准确性,有助于在有限的FNA 细胞标本中检测各种遗传学改变,将更精准地预测甲状腺结节恶性风险,取代FNA 中不确定性质的细胞学分类。诸如ALK 和NTRK3 等参与甲状腺癌发病机制的新基因的发现,有望提供全新而有效的治疗靶点。甲状腺癌靶基因如RAS 通常发生突变,针对这些靶基因的全新治疗手段也有望进入临床试验阶段。然而,目前单纯分子检测尚无法明确地诊断或排除FNA 诊断为不确定性质的结节的恶性可能,如何通过分子检测识别特定的临床特征,提供精准的临床病理分期系统和具有临床意义的预测信息,规划更为恰当的初始及后续手术方案,仍需要更多前瞻性的具有长期随访数据的随机对照试验研究,推进甲状腺癌病人在整个疾病诊治过程中接受更为个体化且基于循证医学证据的医疗服务。参考文献:略作者:刘晓莉,李芳,孙辉(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甲状腺外科)来源: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2015 Vol.35(06):624-629
南方农村报讯 上个月,运动员王先生在打了一场激烈的羽毛球比赛后,右下腹鼓起一个包,到广东省人民医院就医检查发现是疝气,接受腹腔镜疝修补术,术后第3天即康复出院。 广东省人民医院普外科疝专业组组长、副主任医师胡世雄介绍,运动疝多见于年青人,治疗首选腹腔镜手术,创伤小,恢复快。足坛球星贝克汉姆、兰帕德等也曾因疝气做过腹腔镜疝修补术。 疝气,是人体内某个脏器或组织离开正常解剖位置,通过先天或后天的薄弱点、缺损或孔隙进入另一部位。常见的有腹股疝、脐疝等。疝气若不及时处理,可发生嵌顿坏死威胁生命,故应及早手术。 剧烈动作诱发疝气 25岁的王先生是一名职业羽毛球运动员。在上个月一场比赛中,他在完成一个跳起扣杀的动作后,感觉右下腹部裂了一下,但没有明显痛感。直至比赛结束,他才发现右下腹鼓起一个包,走路摩擦有异物感。 王先生担心是内出血,于是到广东省人民医院检查,急诊医生一摸,判断是疝气,小肠从腹股沟区的缝隙漏了出来,向体表突出形成一个包。随后,该院普外科胡世雄主任接诊了王先生,建议择期做疝修补手术,以避免疝反复活动可能导致的肠嵌顿。 一次球赛怎么就引发了疝气?对此,胡世雄解释道,疝气的发生跟个人体质、运动有关。人体两侧腹股沟区的耻骨肌孔没有任何肌肉保护,只有3层膜覆盖,包括腹横肌膜、腹膜、腹外斜肌键膜(主要成分是胶原蛋白)。经常运动而腹横肌膜先天较薄弱的人群,或是突然的剧烈动作,如身体过度拉伸、扭转,用力扣球等,有可能撕裂腹横肌膜,导致疝气。 临床观察,运动疝以男性多发。这是因为,男性运动比女性多,另一方面,女性脂肪层较密,运动疝发生概率较低。 此外,长期高腹压状态下,如便秘、慢性咳嗽、前列腺肥大等,疝气的发生风险也较高。 疝气手术因人制宜 针对王先生的情况,胡世雄推荐做腹腔镜疝修补术。“年轻患者往往对伤口疼痛更为敏感,而且希望尽早恢复工作,尤其是像王先生这样有运动需求的患者,采取腹腔镜手术能够减少患者术后的不适感,尽快恢复到术前状态。” 在安排好手头的工作后,王先生于一星期后接受了腹腔镜疝修补术,在腹膜薄弱处放了补片。术后恢复顺利,第3天康复出院。术后一个月,王先生就归队恢复训练了。 胡世雄表示,外科手术是疝气治疗的唯一有效途径。目前,临床上80%的疝气是做局麻手术,20%是腔镜手术。 老年人是疝气的高发群体,选择局麻疝修补手术风险小,术后可以尽早下床,大幅降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而对于年青人和小朋友,腹腔镜疝修补术更为适合。像兰帕德、小贝、杰拉德、欧文、卡卡等足坛球星,就都选择了腔镜手术,在最短时间内重返球场。 据悉,省医普外科疝气年手术量超过1000台。2016年,该科提出“精品疝手术”的理念,实现最小创伤、最低复发和手术的安全价廉。 胡世雄强调,精品疝手术的基础在于医生掌握标准解剖知识,精细手术,其次是为患者选择个性化的手术方式,同时配合有效的疼痛治疗和术后早期康复。目前,老年疝气患者做局麻手术已经实现24小时出入院。 为普及疝气防治常识,胡世雄团队将于10月28日(本周六)在广东省人民医院东川门诊三楼310-314室,开展疝气义诊,为患者提供相关咨询和诊疗服务。
中老年适合局麻开放手术,年轻人、复杂疝适合腹腔镜手术,小孩适合高位接扎术日前,国安外援伊尔马兹赴德做疝气手术,引发人们对疝气的关注。除了运动员,人口老龄化,也导致疝气发病率一路攀升。其中,腹股沟疝(俗称小肠气)作为常见的外科疾病,发病率约为3‰-5‰,75岁男性发病率更是高达40%。人们总认为要想创伤小就要腹腔镜手术,然而对中老年人和小孩来说,他们却不适合全麻腹腔镜手术。■新快报记者 梁瑜 通讯员 靳婷有效治疝气唯有手术“手术是治疗疝病的唯一有效方法,这是毋庸置疑的,那些注射硬化剂、贴肚脐等方法都是无效的。”广东省人民医院普外科疝专业组组长胡世雄副主任医师对新快报记者表示,早些年有的无良医院会将无水酒精注入病人腹股沟等疝气发作部位以填塞缺损。这些注入的硬化剂可能到处“跑”,若堵住了输精管导致精索坏死,睾丸不得不切除。“我们前几年接触过不少在外注射硬化剂导致不得不切睾丸的病人,还得再做手术修补疝气,这还不如一开始就做手术修补呢!”除此之外,就算接受手术治疗,目前的疝气手术方式也五花八门,比如开刀、腹腔镜等,就连麻醉方法都多种多样,如局麻、硬膜外麻醉、全麻等。是不是腹腔镜疝气手术最好呢?原来并非如此。胡世雄称,各种手术方式均有利弊和适应人群,不要以“微创”之名盲目追求腹腔镜手术,在选择治疗方案时,应首先考虑自身条件,“因人制宜”才是关键,适合才是最好。区分小儿患者、年轻患者、中老年患者、复杂疝患者,个性化治疝才是王道!中老年人不适合腹腔镜,而应局麻开放手术“胡主任啊,我听15床位的家属说他儿子也是明天手术,做的是腹腔镜,我公公怎么要开刀啊,他老人家吃不消吧,我们也要微创……”72岁疝气患者黄大伯的儿媳张女士“气冲冲”地跑到办公室“告状”。见张女士滔滔不绝,胡世雄已经明白了情况。“15床位是一位年仅30岁的小伙子,而张女士的公公年事已高,这就是手术方式不同的原因。”胡世雄解释,七八十岁的老年人对全麻难以耐受,代谢慢可能导致术后醒不过来;他们常有高血压、高脂血等基础疾病,腹腔镜需要的全麻并注射二氧化碳打气腹,腹腔压力增大,会有血压、心率变化,气道压升高,同时容易发生高碳酸血症、电解质紊乱,患者昏迷不醒;全麻的大量麻醉药物可能会引发血小板黏附形成血栓,导致心脏病发作,甚至可能致死;多数老年患者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等抗凝药,若手术期一旦处理不慎,可能造成手术时止血困难,进而引发严重后果。而看似不微创的局麻开放手术却是最适合他们的,一是因为他们的神经退化导致对痛不敏感;二是因为局麻较硬膜外麻醉、全麻的风险小、并发症少、安全系数大;三是术后主要并发症尿潴留明显减少;四是有助于缩短住院时间及节约住院费用;五是术前、后进食不受影响,术毕即可下床。而且,对平常服用抗凝药的老年病人来说,术前停服抗凝药物一周或改服对凝血酶及其他凝血因子影响不大的低分子肝素等药物,控制血糖和血压即可。胡世雄介绍,局麻开放疝修补手术即采用局部麻醉,在腹股沟区做一个4-5cm甚至更小的小切口放置疝修补补片。“手术前后不影响正常的饮食和日常活动,不用卧床,伤口也不需要换药和拆线。”年轻的、复杂的疝气做腹腔镜最好贝克汉姆、麦当娜、查尔斯王子……很多人年纪不大也因疝气备受困扰。相较于中老年人,年轻人更适合腹腔镜疝修补手术。胡世雄称,年轻患者对痛比老年人敏感,且一般需要尽快恢复工作,因此采取全麻的腹腔镜疝修补术,能够减少患者手术后的不适感,帮助患者尽快恢复术前状态。另外,复杂的疝气如双侧疝、复发疝,也更适合腹腔镜的手术方法。双侧都有疝气的,采用腹腔镜的方法,可一次手术修补双侧疝气,无需在腹股沟区开刀两次,效率更高;复发疝患者,由于进行过疝修补术,腹股沟区的解剖结构往往被破坏,常规开刀手术不易处理,腹腔镜手术则能避开解剖结构混乱的区域,实行多次复发疝的修补。腹腔镜疝修补手术就是全身麻醉后,在患者腹壁上做一个1cm和两个0.5cm的小切口,采用腹腔镜器械放置专用的疝修补补片。小孩疝气 缝合缺损即可小孩也是疝气的高发人群之一。胡世雄表示,小儿疝气推荐疝囊高位接扎术,这个也是一种微创手术治疗。他称,小儿自愈合能力佳,因此小儿疝治疗无需植入修补材料,仅采用外科手段缝合缺损即可。手术创口小、手术快、术后无需住院、对身体伤害相对较小,切口只有1cm大小。
专家简介胡世雄广东省人民医院普外科疝专业组组长,副主任医师,医学硕士。中国医师协会疝与腹壁外科分会中青年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疝与腹壁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擅长甲状腺疾病、腹壁疝疾病的外科治疗。曾到美国、欧洲、韩国等地交流学习。获得2015年全国腹股沟疝手术录像大赛一等奖。出诊时间:周一上午 周二下午广东省人民医院开展外科个体化治疝和“快速康复”疝气手术实现“24小时出入院”南方农村报记者 江玲通讯员 张丹娜家住广州的65岁黄大爷,两年前摸到腹股沟区有肿物突出,到院检查为腹股沟疝,医生建议他手术。但是,黄大爷的老伴中风多年,坐着轮椅,平时进出都靠他,儿子媳妇工作又忙,住院手术起码耽误个把月,这可怎么办?一想到这,老人决定暂时不做手术。一晃两年过去,黄大爷腹股沟区肿物越来越大,还伴随明显的酸胀感,日前不得已又回医院就诊。广东省人民医院普外二区的胡世雄主任了解到黄大爷的顾虑后,耐心告诉他,省医疝气手术可以做到“24小时出入院”,当天入院当天手术。黄大爷听后放心办理入院并接受手术,仅留院观察一晚,第二天就回家了。据悉,广东省人民医院开展外科个体化治疝和“快速康复”(ERAS),是华南首家实现疝气手术“24小时出入院”的医院,为患者带来极大便利。理念:个体化全程管理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疝气发病率有所攀升,老年男性发病率高达11.6/1000。目前,手术是治疗疝气最有效方法,而且越来越微创。胡世雄介绍,“24小时出入院”是日间手术的一种,在发达国家应用已经很广泛,比如在德国,约四分之一的疝气患者采取了日间手术,极大减少了住院的时间、经济成本,患者也获得了较舒适的就医体验。目前,“24小时出入院”在国内普及程度还不高,只有少数三甲医院能达到日间手术的技术水平。实际上,“24小时出入院”并非简单粗暴地缩短患者住院的时间,而是将科学的方法,譬如患者教育以及术前治疗、更好的麻醉、合适的微创外科技术乃至术后镇痛、早期康复训练等有效干预措施,贯穿于围手术期全程。“‘快速康复’是外科一种先进的理念,关键在于全程管理和个体化手术方案。”胡世雄指出,按照精准医学的理念,不同人群治疝,围手术期的管理应有区别,尤其是中老年人,往往合并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慢性疾病,在手术前就得有相应的干预措施。术前:干预控制基础病“患者入院会先做个评估,检查无严重心脏、脑血管及其他系统疾病,腹股沟疝在平卧位可完全回纳的,可以走‘24小时出入院’流程。”胡世雄称,高龄也非绝对禁忌,80岁以上老年人评估全身情况良好的,用上合理的干预措施和手术方案,也可实现疝气手术“快速康复”。一般来说,合并有心血管疾病、长期服用抗凝药物的患者,术前须停用阿司匹林、华法林等抗凝药物,改服一段时间的低分子肝素,以降低术中意外出血的风险。胡世雄说,现在,有了立伐沙斑等新型抗凝药,患者在术前替代服用5天,停药1天后即可手术,既保障了手术的安全,也节省了时间。此外,便秘的患者术前予以杜密克等缓泻剂;有前列腺肥大疾病的患者通过服用哈乐进行围手术期治疗;有呼吸道疾病、吸烟习惯的患者,也要进行肺功能评估,并辅以戒烟、药物治疗等;营养不良的患者,还要进行术前营养支持。相关药物通常提前服用1-3天,患者可在门诊调药。术式:老年人首选局麻为求快速康复,手术是不是首选腹腔镜?“微创不是单纯指腹腔镜,而是对不同的病人,用最适合他的方法。”胡世雄强调,不同的麻醉、手术方法直接影响到手术进展与病人的术后恢复,一定要选择个体化方案。对合并有心血管疾病的老年人来说,局麻开放手术是最佳方法,为求腹腔镜手术做全麻,反而加重心肺负担;儿童患者配合度较低,硬膜外麻醉或全麻则更适合,有利于保障手术顺利进行。据了解,在经验丰富的医师手中,局麻开放手术做疝气的创伤可以控制得很小。胡世雄所做的老年人疝气局麻手术,出血仅为2毫升,最高龄手术病例有99岁,他和团队凭着这个技术,曾在2015年全国腹股沟疝手术录像大赛获得一等奖。至于年轻患者,通常希望术后尽早恢复工作,或是有运动要求,往往对伤口疼痛也更为敏感,采取腹腔镜手术,能够减少患者手术后的不适感,帮助患者尽快恢复到术前状态。双侧疝、隐匿疝、复发疝等特殊患者,选择腹腔镜手术也更有优势。术后:无痛“快速康复”为鼓励患者术后早期下床活动,疼痛管理同样是快速康复关注的重点。胡世雄表示,目前临床通过术前的预防性镇痛,术后口服、静脉注射镇痛药,以及伤口浸润麻醉药物的方法,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感,有利于快速康复。对于局麻开放手术的疝气患者,手术结束缝合前,加注一支布比卡因,可实现长效镇痛。现在,老年患者疝气手术结束之后就可以下床活动,避免了长期卧床可能造成的肺功能损伤、下肢静脉血栓的风险,恢复更快。链 接疝气手术“24小时出入院”流程1.评估病情,拟定入院时间;2.入院即完成血尿常规、生化、凝血功能及心电图等检查;3.专科医护行入院宣教、术后护理指导及住院手术流程介绍;4.个性化选择手术方式和麻醉方式,优先选择大网孔、部分可吸收补片,缝合采用可吸收缝线,术后无需换药、拆线;5.术后正常饮食,并鼓励患者下地活动,予缓泻药;6.次日上午经评估无明显不适即可办理出院,患者返家后如有不适可随时向医护人员咨询;7.术后口服抗菌素及镇痛药共3天,术后一周门诊复查。
胡世雄副主任医师,医学硕士,中国医师协会疝与腹壁外科分会中青年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疝与腹壁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疝与腹壁外科杂志特约编委,广东省人民医院普外科疝专业组组长,广东省人民医院疝24小时出入院负责人,擅长甲状腺疾病,腹壁疝疾病的外科治疗。曾到美国,欧洲,韩国等地交流学习。2015年腹股沟疝手术录像大赛全国一等奖。门诊时间:周一上午,周二下午正文:老人最怕手术,因为担心“下不来台”。当“怕”遇上发病几率大过任何一种恶性肿瘤的“疝”,老人往往一“忍”了事。“20分钟手术,出血仅2毫升,103岁寿星都承受得了”,医学专家直言,不了解医学技术进步,盲目哑忍疝的折磨,太不值得。文/广州日报记者何雪华 通讯员张丹娜病例: 24小时能解决 他却忍了两年 广州黄老伯,今年65岁,前不久住进广东省人民医院,住院至出院24小时,解决了疝问题,“难为我忍了2年”,黄老伯深悔“自找苦吃”。原来,两年前,他开始发现下腹部有一个肿肿的东西往外突,到医院一查是腹股沟疝,医生建议做手术,因为手术是根治疝气的唯一有效办法。“手术?不行!”黄老伯说,老伴中风多年,生活无法自理,平常坐着轮椅进进出出都要靠自己,儿子、儿媳工作非常忙,住院手术起码耽误个把月,没办法,黄老伯只好决定放弃手术。可是,他下腹突出来的肿物越来越大,差不多两个拳头大,更要命的是无时无刻的酸胀感,简直让他坐立难安。10月初,他到省医就医,接诊的血管甲状腺腹壁疝外科副主任医师胡世雄一解释,黄老伯才知道自己“白忍”了。原来,医学进步很快,现在成熟的ERAS治腹股沟疝,手术仅20分钟,从入院到出院24个小时“搞掂”,别说不用卧床,出院时就可以走着回家了!黄老伯既做了手术,照料老伴的事也没耽误。数据: 发病几率大过任何一种恶性肿瘤 别以为黄老伯得的“疝”很少见,医学研究证实,如果人足够长寿至130岁,那长疝的机会可是100%!最新的统计数据表明,仅腹股沟疝这一种疝,发病几率就高于任何一种恶性肿瘤。而人一生中疝的发病率,女性约3%,男性约27%,后者足足是前者的9倍。即使在全人群中统计,腹股沟疝的发病率也达3%。~5%。,老年男性的发病率甚至高达11.6%。。医学统计表明,我国每年至少有200万疝患者需要手术,但事实上,像省医这种继北京朝阳医院、成都华西医院之后的全国第三大疝治疗中心,每年也仅1200~1300例疝修补手术。胡世雄认为,疝是肠子“外流”成肿块向外突出,患者当然难受,轻者酸痛、疼痛、坠胀,重者剧烈疼痛,甚至出现恶心、绞痛、呕吐等症状。为什么那么多人不肯手术治疝?主要是患者大多年老多病,担心耐受不了手术,尤其是麻醉关不好过。进步: 24小时就可搞掂疝气 其实,医学已经进步至不用全麻做开腹手术,治疝甚至最快实现了国家卫生计生委今年力推的“日间手术”。记者在省医看到,95岁、101岁,甚至103岁的老寿星们都安全手术,并且24小时全搞掂。这是ERAS治疝“24小时出入院”之功。胡世雄主任介绍,快速康复(ERAS)在发达国家备受重视且极力推广,通过五大方面,实现“日间手术”。一是完善术前准备。 老人最担心的是身患心脑血管病、前列腺疾病、肺病、便秘等多种病,术中或术后出问题。其实,如今术前处理都可解决。胡世雄介绍,像正在吃阿司匹林、玻利维、华法林等抗凝血、抗血小板药物,只要在术前5天停吃,连续5天以新药利伐沙斑或达比加群来代替,入院前一天停药,术后吃回原药即可。前列腺肥大的,术后容易尿潴留,围手术期吃哈乐可预防。有呼吸道疾病、吸烟习惯的患者,进行肺功能评估并辅以戒烟、呼吸道药物治疗等。便秘的患者术前要通便,如服用杜密克;术后1%~2%可能出现心理性便秘,缓泻剂可帮忙。二是选对麻醉方法。 麻醉关难闯,局麻、硬膜外麻醉、全麻……怎么选择?胡世雄主任指出,选麻醉方法前,首先要明确,并不是腹腔镜就是微创,它虽然只在腹部打3个孔,但却需全麻,高龄患者尤其是65岁以上不建议采用腹腔镜手术。心肺功能不好者、高龄老人,最好选局麻,“全麻需要鼓起气腹,肚子比孕妇还大,顶住心肺,易损心率,不可逆”。事实上,虽然英国已经有研究表明,5岁以上儿童接受全麻,不会有智力影响,不过,疝手术中儿童局麻效果很不错,避免了全麻风险。三是疼痛治疗。 疼痛是患者术后常见的症状,可能影响术后早期下床活动,进而延迟出院时间、阻碍术后康复。胡世雄介绍,ERAS通过术前的预防性镇痛,术后口服、静脉注射镇痛药以及伤口浸润麻醉药物的方法,能够减轻患者疼痛,利于快速康复。四是术后尽早康复训练。长期卧床损害肺功能、增加下肢静脉血栓风险,因此积极鼓励患者早下床活动。五是对症应用腹腔镜。 局麻手术当然好,但胡世雄主任提醒,对于双侧疝、复发疝,或者年轻人想快速恢复的,在2周内完全恢复运动、打球等生活工作的,应对症应用腹腔镜手术。相比之下,以前开放手术要1个月才行。在省医,年约1300例的疝修补术中,八九成患者只需要手术切口4厘米,局麻1小时,手术20分钟,平均仅出血2毫升,多年随访发现,复发率为0.5%,远低于国际平均的3%。提醒:小儿哭闹可诱发疝 孩子疝气也不少见。如果说老人疝气是腹壁日久“成了洗破的布”,那小儿疝发病的原因多是先天性的。社会的老龄化发展带来了疝气发病率的攀升,其中腹股沟疝作为常见的外科疾病,发病率约为3‰—5‰,老年男性的发病率甚至高达11.6‰。疝气何时治,应该选择手术治疗还是保守治疗,病人总是心里五味陈杂:保守治,又担心疾病发展,手术治,又担心住院既耗时又耗钱,还要给家人陪护带来负担……如果是高龄老人,因为不少人还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慢性疾病,往往对手术担心多多,下不了决心。如果你或你的亲朋出现以下四大症状:1、站立时有肿物自腹股沟区突出,仰卧后消失,按压也可回入腹腔;2、有时腹股沟区有酸痛、疼痛、坠胀的感觉;3、严重时会剧烈疼痛,甚至出现恶心、绞痛、呕吐等症状;4、有腹部手术切口或造瘘,局部出现可复性包块。欢迎你将你的问题发来,我们本期为你请来广东省人民医院普外科疝专业组组长胡世雄为你一一解答。
受访专家:广东省人民医院血管甲状腺腹壁疝外科彭林教授,胡世雄教授 中国疝气总患病率高达3.6%。,以我国人口13亿来计,每年就有460多万人患有疝气。然而多数疝气患者倾向于采取保守治疗而非手术治疗,每年有成千上万的疝气患者默默忍受着疾病带来的折磨,从而延误病情,造成严重后果。广东省人民医院血管甲状腺腹壁疝外科彭林教授呼吁,疝气患者应该关注自己的健康,患有疝气,应尽早采用手术治疗,外科手术是目前医学界公认的唯一有效的治疗方式。 老人疝气患病率最高 我国逐渐进入老龄化社会,随着老年人口的不断增长,疝气的患者人数也呈不断上升趋势。疝气患病率最高的是老年人,60岁以上老年人的患病率为11.5%。,尤其是老年男性患者居多。一旦患有疝气,老年患者将承受巨大的痛苦,日常生活也受到严重影响,一些老人连“凑孙”都变得力不从心。如果不及时处理,疝块会逐渐增大,病情逐步加重。疝气随着日常行走、活动,形成习惯性下坠,一旦卡在环口处,不能复位,会造成肠坏死,甚至威胁生命。 多数老年疝气患者行动不便,也缺乏健康知识,子女们又忙于自己的事业和家庭,疏于关心自己的父母。这些因素往往导致患病的老人病情一拖再拖,加重了疾病对身心的伤害。彭林教授呼吁,子女应多关注老人的健康,帮助老人早日就医,规范治疗。 逾八成患者未得到有效治疗 目前,多数患者对于疝气的治疗存在认知误区,认为疝气不痛不痒,不需要治疗,有的病人会拖延几年甚至几十年都不去治疗。有些患者听信民间偏方,采取保守治疗,因而延误救治时机。多数老年疝病患者独自默默忍受痛苦,造成更严重的后遗症。广东省人民医院血管甲状腺腹壁疝外科副主任医师胡世雄介绍说:“有研究显示,80%以上的疝气患者都没有得到有效的治疗,因此,普及正确的疝病治疗理念非常重要。” 67岁的刘大爷最近两年走路时下腹部会鼓出来一个小肿块。曾有人提醒刘大爷,这是疝气,但他不以为然。直到日前肿块突然变成平常的5倍大,还有剧烈的疼痛感,刘大爷才去就医。医生检查时发现,鼓起的包块就是被挤出来的肠子,而且已经因缺血而坏死,只能切掉。胡世雄表示,如果刘大爷能尽早就医,实时复位和小手术就能轻松康复,不至于出现肠坏死。 手术是唯一有效的方法 胡世雄强调,年龄本身不是外科手术治疗的禁区,得了疝气要尽早手术治疗,外科手术是目前医学界公认的唯一有效的治疗方式,也是治疗疝气的主流方式。针对老年患者的特点,应采用手术时间短,损伤小,并发症及复发率低的术式。胡世雄介绍,现在用得最多的方法是开放式无张力腹膜前疝修补术,该手术具有时间短、疼痛度低、复原速度快等优点。 他介绍,开放式无张力腹膜前疝修补术就好比补衣服,相当于用一块新的布把衣服的破洞补上,所用的这块“新布”是一种现代高分子的合成材料,如部分可吸收三合一疝的修补装置,能够完整覆盖腹股沟区的薄弱处,这种材料能大部分被人体吸收,患者手术后舒适度好,手术效果好,复发率极低,对日常生活的影响很小。“该手术在门诊就可以完成,白天做手术,晚上就能回家。”胡世雄说。彭林教授强调,患有疝气的老人应争取尽早手术,越早手术,手术效果越好。专家答疑: 1.疝气会自行痊愈吗? 解答:疝气无法自行痊愈,只有经过手术治疗才可以痊愈。 2.未开刀前,如何缓解疝气的症状或不适感? 解答:减少活动或减低体重可暂时舒缓症状。穿戴疝气托带(束腹带)也可暂时的舒缓症状。无论如何,唯一有效的治疗还是手术。接受疝气手术有两个理由:矫正或防止危险的绞窄性疝气以及消除会干扰你日常活动的疼痛。选择合适的术式能够给病人带来最少的术后不适、快速复原及症状解除。 3.如何知道自己是否需要手术? 解答:是否需要手术只有医师才能解答,请务必寻求医师的诊断及治疗建议。 4.手术后多久可以出院回家? 解答:大部分施行无张力疝气修补手术的病人都可以在手术后1~2天内出院返家。若是接受缝线手术,则大约需要住院3~5天。 5.手术后多久可以恢复正常生活? 解答:虽然正常的使力并不会影响疝气修补结果,但还是建议在活动时动作尽量和缓,而大部分使用人工植入疝气修补网片实行疝气手术的患者可以于手术当天或者术后2~5天内恢复正常生活。
腹股沟疝手术“24小时出入院”入选标准1、 经专科医师检查没有重大基础疾病:如严重心脏、脑血管及其他系统严重疾患2、 年龄80岁以下3、 腹股沟疝平卧位可以完全回纳4、 有家庭成员可以适当关心患者5、 接受医生护士适当基础培训腹股沟疝手术“24小时出入院”办理流程1、 如果患者有便秘、前列腺肥大、慢性咳嗽等症状,适当提前服用相关药物1-3天2、 专科门诊完成手术前相关检查,专科医师(胡世雄负责)签署入院通知书3、 医保患者入院当天完成相关检查4、 入院后出示所有检查结果5、 签署手术同意书(患者本人和家属共同签署)6、 入院当天在局部麻醉下完成手术,患者饮食、行动一切正常7、 患者手术当晚在医院休息,第二天办理出院手续广东省人民医院疝治疗专科由胡世雄医生负责门诊时间:每周二下午 318诊室
疝气手术还可以私人定制?对!胡世雄主任告诉羊城派记者,“当然可以,依据不同人的不同病情,不同要求,量体裁衣,不求最贵,但求最合适,这就是私人定制手术!”而且,这种手术模式的选择也受到越来越多患者的青睐, 广东省人民医院疝气中心一年手术量达到一千多台。 疝气是什么? 老百姓通常所说的“疝气”、“小肠气”即腹股沟疝。因为大腿根这个部位肌肉筋膜薄弱、缺损,形成一个“窟窿”,肚子的东西就顺着这个“窟窿”鼓出来了。 所以得了这个病之后,大腿根处会鼓个包,平时不太明显,但是在用力咳嗽、解大便、做重体力活动或者小孩子剧烈哭闹时候,鼓包就会更明显了。疝气常见的症状还有:站立时有肿物自腹股沟区突出,仰卧后消失,按压也可回入腹腔;有时腹股沟区有酸痛、疼痛、坠胀的感觉;严重时会剧烈疼痛,甚至出现恶心、绞痛、呕吐等症状。 据介绍, 我国腹股沟疝的发病率约为3‰—5‰,疝气发病的男女比例大概为15:1,这与男女本身生理结构有关,老年男性的发病率甚至高达11.6‰,75岁男性发病率高达40%。 得了这个病该怎么治疗呢? 胡世雄主任说,腹股沟疝,手术是唯一的治愈方法。胡世雄解释,就像自行车轮胎破了需要补胎一样,腹部沟区的薄弱破损同样需要手术来修补才能治愈,那些民间用绑疝气带,针灸或是打硬塑剂封堵的办法治标不治本,并不可靠。 量体裁衣的私人定制效果最好 术前越来越多病人会详细了解治疗方案 胡世雄主任介绍,疝气手术私人定制就是因人而异,无论是老人、中青年还是有特殊要求的患者,医生都能尽可能地结合他们的病情,在治疗上给予满足。定制出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毕竟年龄、病情和要求不同,需要针对具体情况进行考虑和选择,否则可能会增加手术风险和影响手术效果。 胡主任结合老中青三个不同的病例形象地解释私人定制疝气手术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老年患者采用局麻手术避免全麻风险】 76岁的刘大爷左侧腹股沟疝4年,有冠心病,腰椎曾受过伤。手术方案是局麻开刀腹股沟疝修补术。选择开刀的原因是,第一,刘大爷患有冠心病,全身麻醉和气腹对于心脏的刺激较大,麻醉风险高;第二,刘大爷腰椎受过伤,半身麻醉的腰麻无法顺利进行,所以选择局部麻醉开刀手术,切口3cm,这样能够大大降低手术及麻醉风险。 【糖尿病患者采用微创小切口减少术后并发症】 56岁的王老师,右侧腹股沟疝3年,包不大,但患有糖尿病,目前胰岛素治疗,血糖控制一般,餐前血糖约10摩尔。医生综合考虑后给的手术方案是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选择微创的原因,主要是王老师患有糖尿病,怕动手术后伤口长得慢、长不好,而微创手术,切口小,创伤小,能够大大降低切口感染的风险。(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年轻舞蹈演员术后不留疤痕】 23岁的赵小姐发现右侧腹股沟疝1月。身为舞蹈演员的她,未婚未孕,唯一的要求就是术后不留疤。专家给予的手术方案是使用生物补片做开放腹股沟疝修补术。这是因为年轻人,未婚未育,使用生物补片可以在体内完全降解,身体里不残留异物。而且女生爱美,又是舞蹈演员,力争不在肚子上留下疤痕,微创小切口仅3cm,愈合后就是一道线,隐藏在腹股沟区,很隐蔽,不影响美观。 广东省人民医院“腹股沟疝手术私人定制”大型疝气义诊活动”将于11月9日(周六)上午9:00-12:30 及下午13:30-14:30在广东省人民医院门诊楼三楼外科举行,由专家为患者免费义诊和咨询。 本文来源:羊城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