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作为一个医生,我经常会有一种异常矛盾的心理,一方面希望不断有病人来找我,我可以帮助他们减轻痛苦用来行使自己的天职;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伤科龚志贤但一方面如果真的有越来越多的病人,那说明大家的健康状况,是一天不如一天,这又却是我不愿意见到的。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我已经在这里工作了14年 。每天坐诊,来找我的病人从3岁到90岁,每个都与伤筋动骨有关。病情轻微的,拍了片开了药,很快就痊愈了,但对另一部分没那么幸运的人来说,我经常会被问:“龚医生,我不想做手术,能不能不开刀保守治疗?”“龚医生,我痛得受不了,是不是还是动手术好些?”02我用两种治疗方式都治愈过不少病人,关于选择手术治疗还是保守治疗,大部分时间里,并没有标准答案。如果一个股骨骨折的三岁孩子,对于小孩来说,手术出血量大,风险大,留下疤痕也影响美观,但小孩的愈合能力比成人强,即便骨折存在移位,但只要骨折端力线可,就算是对合只有一半,日后一定能完全愈合且不影响外观与其他功能,所以用骨折手法配合夹板牵引等保守治疗是可以治愈的,完全没必要手术。但同样是另一个70岁股骨骨折老人,只要身体能够耐受手术刺激,我一般会视情况建议手术治疗,因为骨牵引要维持6-8周,而对于一个70岁的老年人来说,长达一两个月的卧床可能会引起一系列的并发症,最后不仅不能减轻症状,还多生出了许多其他毛病而得不偿失。但,似乎在大部分人眼里,手术治疗才是解决一切的最佳方式,直达病灶,立竿见影。事实上,很多手术治疗带来的损伤、二次手术的风险,一直都是存在的,比如植完钢板,还需要在一年后取钢板,比如一次手术失败,不可避免地还需要进行第二次。反复手术带来的伤害,自然是比保守治疗大很多。但保守治疗毕竟不是万能钥匙。所以,也经常会有病人问我:“龚医生,如果保守治疗治不好,我是不是还得挨一刀?”回答当然是肯定的,作为医生,最终的目的,一定是尽自己的最大的能力治愈每一个病人。03两个多月前,某一个忙碌得千篇一律的下午,来了个病人,他叫老黄。老黄今年50岁,在一个并不稳定的装修队做木工,收入也不稳定,疫情期间宅在家做家务,却还从凳子上摔了下来,造成右锁骨粉碎性骨折,从此再也开不了工。老黄家有个刚毕业的儿子,收入不高,家庭负担始终压在老黄身上,摔伤之后,他心急如焚,却又无可奈何。来找我之前,他去了另一家医院,拍完片,被告知准备手术,和手术需要的两三万元钱。他没有接受这个治疗方案,一方面是不想动手术,另一方面,他想把钱省下来。老黄见到的我的第一句话就是:“医生,我不想做手术。”我并没有马上回答老黄,你不做手术就一定可行。我仔细看了老黄的片子,再仔细问询了他的疼痛程度,再结合之前的类似操作经验,我内心大约也有了数,于是很认真地对老黄说:“只要你配合,用骨折手法复位加夹板固定,定期来复诊,6,7成把握是可以治好的。”我如实相告,本着对他负责,我只有七成的把握,自然不会拍着胸脯跟他说百分百没问题。他似乎如释重负,冲我笑了一下。问到治疗费用的问题,我告诉他最基本的治疗费,1000多块,他有点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从医14年来,我从没给病人开过一瓶不需要的药,从没让病人做过一次不必要的检查,这个原则,未来我也会一直坚持下去。在能治好病的前提下,怎么只让病人花最少的钱,是我一直奉为圭臬的事。而这些影响,是我那在农村当了50年赤脚医生的老爸言传身教给我的。一个小时后,我给老黄手法整复后,装上了夹板,嘱咐他一定要来定期复查。一个月后,老黄告诉我,说他生活可以相对自理了;两个月后,老黄告诉我,他现在已经基本不痛了。昨天,老黄第4次来复诊,我发现他的锁骨因为错位太多,手法复位之后骨痂长得并不太好,骨折端已有少量骨痂连接且很稳定,局部也已无明显压痛。但,这同时也是手术治疗后所一定会面对的问题。从老黄的恢复程度来看,已经超过了他的预期,也符合正常骨折愈合过程。尽管他现在离痊愈还需一些时日,但这却是我很乐意看见的。04老黄每次来都会问:“医生,我大概什么时候能好?”说实话,我并不能准确回答出他痊愈的时间,我能做出的判断,都只能基于他最近的一次复查与他的恢复情况。最初对他的7成把握,也在两个多月老黄的配合中,变成了9成。我发现,这两个月以来,他的精神面貌也在发生着潜移默化的变化,从一开始的顾虑与担心,到现在开始变得越来越乐观,脸上也出现了久违的笑容。老黄的改变,成了我了解病人心理,设身处地为病人考虑问题的一面镜子。我看病看得很慢,生怕因为自己的一时疏忽而忽略了某个小细节,做出错误的诊断,绕不开的那个保守治疗还是手术治疗的问题,每个不同的病人,在我这里,一定会有不同的答案,但作为一个医生,如果保守治疗能达到效果,还可以减轻病人痛苦,还可以为病人省些钱的话,又何乐而不为呢。这大概也是我为和谐的医患关系所能做的冰山一角吧。
腰椎微创内镜手术后如何康复保养锻炼椎间孔镜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最受欢迎的微创技术,其创伤小、恢复快并且疗效好。但是,椎间盘突出患者行椎间孔镜手术后仍然需要一段时间的恢复期。腰椎间盘疾病以康复为重,依赖一次微创手术达到永久的治愈和不复发,可遇不可求。腰椎间盘疾病的自我保养和康复非常重要。俗话说:三分治疗,七分养就是这个道理。那么,椎间孔镜术后如何康复保养锻炼,我将详细的告诉您:术后有一定的卧床时间,患者要遵医指导,行椎间孔镜手术后不要立即擅自活动,局麻病人术后2小时后可以开始下床活动,我们建议手术次日可下床活动。术后第二、三天开始做仰卧位的直腿抬高锻炼,主要目的是腰椎休息状态下通过伸直腿脚抬高而牵拉坐骨神经,避免术后神经粘连。20次/组,2-3组/天。术后下床活动必须佩戴特制的保护支具;术后避免过度弯腰及腰部扭转。纤维瘢痕形成的时间大概是创伤后20天左右,我建议实施孔镜手术20天后再开始逐渐恢复正常生活。术后头20天,并非绝对卧床休息,可以在佩戴腰围的情况下,下床吃饭洗漱如厕,可以楼下花园散步,但要时刻提醒自己腰刚手术不久,活动差不多了就上床躺下,减小椎间盘压力,使之更好恢复。半年内不得从事长期弯腰或长时间蹲着、坐着的工作或活动。术后康复训练应该循序渐进,遵医嘱进行,如果条件许也可应该转入康复科进行。术后第2周开始腰部无明显疼痛后开始床上的腰背肌的各种锻炼。具体的锻炼方法很多,应遵循循序渐进以及安全和自我能力结合的原则。腰背肌功能锻炼(小燕飞与拱桥): 拱桥(5点支撑法):平卧于硬板床上,用头,双脚,双肘5点支撑,将臀部抬起,臀部尽量抬高。保持10秒,重复20次/组,2-3组/天。小燕飞:俯卧与硬板床上,头,双上肢,双下肢后伸,腹部接触床的面积尽量小,呈飞燕状。保持10秒,重复20次/组,2-3组/天。下一步就是下地锻炼的方法。可以慢走、快走、慢跑等等,都以不痛为限。术后的康复过程因人而异。椎间盘手术后,一般建议卧床4-6周的康复过程,有的患者2周即可以胜任上班、游泳等生活和工作动作。有的患者3个月才可能完成上述动作。因此椎间盘的症状因人而异,康复过程也是因人而异。衣食住行穿衣以舒适为度。饮食上注意:加强营养,以不增加体重为限。许多患友在养病的过程中,获得了增加体重的结果,这是要不得的。过度肥胖是不健康的,尤其是体重过重会增加腰部的临床症状。床铺以硬板床为好,弹簧床,柔软的席梦思都不是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选择。各种锻炼的方法如前所述。不宜坐小板凳、不宜强力弯腰,比如久蹲的动作。使用坐式便器,不使用蹲式便器。佩戴长后托的围腰,时间以1月为宜。手术后3个月内不得喝酒、不得过劳。半年内不得从事长期弯腰或长时间蹲着的工作或活动,也不宜长时间座着(每30分钟到1小时趴下或躺下10分钟,或每半小时用双手撑着椅面抬起臀部1分钟)。洗衣服,洗菜尽量把盆子放在齐胸高。抬重物不超过10公斤,尽量弯腿不弯腰。术后注意复查椎间盘孔手术后一般在术后1月、3月、半年、1年时到医院复查,了解手术后椎间盘突出的恢复情况。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较为常见的疾患之一,主要是因为腰椎间盘各部分(髓核、纤维环及软骨板),尤其是髓核,有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变后,在外力因素的作用下,椎间盘的纤维环破裂,髓核组织从破裂之处突出(或脱出)于后方或椎管内,导致相邻脊神经根遭受刺激或压迫,从而产生腰部疼痛,一侧下肢或双下肢麻木、疼痛等一系列临床症状。患有「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朋友来医院看病时,最关心的问题就是:这病,能“一劳永逸”的「根治」么?作为一名骨科医生,我也经常会被问到这个问题。每到这时,我都会深呼吸下,做好长篇大论的准备,而后从“这,要看你怎么理解「根治」”开始,向他慢慢解释。是的,这要看你怎么理解「根治」二字。其实这二字意思大家都懂,词典上,根治,是这个意思。「根治」:彻底治好(指灾害、疾病)。虽然词典早就为词意做出了解释,但是如果放在不同语境中,也仍然能表现出有千差万别的意思。如果你把「根治」理解为:“我这次突出的椎间盘,经过治疗,彻底消除它再次突出的可能性”,那么我可以非常确定的告诉你:能根治!因为手术可以把病变突出的椎间盘全部都切除了,都不存在了,自然永远不可能再突出了。但是,如果你把「根治」理解为:“接受治疗后,「腰椎间盘突出症」与我彻底绝缘”,那么十分遗憾,我的回答是:不能根治!“这是为什么呢?”是的,患者和家属每次听到后,也会这么问。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为什么说:腰椎间盘突出症,没有一劳永逸的「根治」方法!1、腰椎间盘突出是什么情况我们脊柱是由一个一个叫椎体的骨头堆成的。每两个相邻的椎体骨头中间,都有一个具有弹性的“垫子”,你可以理解成我们的椎骨之间被神秘人统一安放了弹簧,不至于骨头磨骨头,还能缓冲蹦蹦跳跳带来的震荡冲击。而这个有弹性的垫子,就是传说中的“椎间盘”。正常腰椎间盘分三部分:中间的髓核外周的纤维环上下的软骨终板所谓“椎间盘突出”,其实并不是说椎间盘一整个全掉出来了。而只是椎间盘外周的纤维环破了个口,里面的髓核从这个破口里跑来了。就像汤圆的皮破了个口,里面的馅儿从破口里流出来了,一模一样的。(那张动图)对于年轻人来说,纤维环破损常常是因为搬重物等暴力损伤导致;而对于岁数大的人来说,更多是随着年龄增大椎间盘本身的退化,让纤维环变的更脆更薄弱,稍微一弯腰用力就破了。在椎间盘旁边不远的地方,有重要的神经根和脊髓。所以如果突出来的部分比较少,一般问题不大,甚至没啥感觉。但是如果突出来比较多,就很可能刺激甚至压迫到神经根或脊髓。这就是为什么,很多颈椎间盘突出或腰椎间盘突出的患者,会出现胳膊腿的麻木、疼痛。其实,就是因为突出来的椎间盘的髓核,压迫刺激到了神经根或脊髓。2、腰椎间盘突出的治疗为何无法一劳永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可分为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1)保守治疗无法“根治”:据统计,80%以上的腰椎间盘突出症都可以通过保守治疗获得满意的效果,因为保守治疗可以减轻突出间盘对神经根造成的刺激,缓解神经根的水肿和炎症反应程度。常用的保守治疗的方法包括:制动、休息、非甾体类抗炎、神经营养药、理疗、康复锻炼、纠正生活方式等等。然而,80%可以通过保守治疗得到满意效果,并不意味着永远不会再发生。原因很简单:(1)破损突出的椎间盘,依旧是破损突出的。保守治疗并不能使突出来的髓核消失或被吸收,更不能使破损的纤维环再长好,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症状之所以得到缓解、消失,更多的只是因为神经水肿消散了。根据临床经验,突出间盘完全自然吸收的比例大约在1%的水平,甚至更低,所以指望自然吸收是指望不上的。而依旧破着的纤维环,以后只要你错误的使用腰部,还是会把椎间盘里残存的髓核通过纤维环的破口挤出来,椎间盘突出症,又复发了。(2)椎间盘承重扭转挤压的力量和方式是有上限的如果椎间盘承受暴力超过了其本身上限,就会让椎间盘发生损伤。对于正常的弹性较好的椎间盘,这个损伤上限会更高。而如果是已经发生破损的椎间盘,那么这个暴力损伤值上限就会变低。很多人肯定想:保守治疗没法根治我能理解,为什么手术治疗把椎间盘都切除了,还没法根治呢?(2)手术治疗没法“根治”如今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微创,只把突出来压迫神经的髓核去掉,但破损的椎间盘还尚全部或部分存在;另一种是开放手术,就是把突出的髓核连同病变的椎间盘全部切掉,如果不稳定可能还需要用钢钉钢棒把切除椎间盘的两个或多个椎骨固定融合起来。但对于微创手术,只是将压迫神经的那部分突出间盘取出,并不能将腰椎间盘变回完全正常的模样。而对于开放手术而言,尽管手术把这次病变突出的“坏”椎间盘全部都切除了,彻底不存在了,难道不是根治了么?实际上,尽管病变的椎间盘被切除了,但是手术却影响到了脊柱的整个力学传递方式,让相邻椎体的其他椎间盘更容易发生突出,尤其是采用钢钉钢棒对脊柱进行部分固定融合以后。因此,手术只是治疗的一个环节,甚至可以说是治疗的第一步!术后也是需要长期的保守治疗的!理智的意识到「腰椎间盘突出症无法一劳永逸的根治」,才能让我们更安心的坚持对脊柱的保护和保养。最好的办法,就是:把腰椎间盘突出症理解成像“高血压”“糖尿病”一样的慢性病,其发病、进展不是一簇即成,因此其治疗也不是一下子就能康复,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它需要我们耐心的坚持不懈的,进行腰背肌锻炼,并在生活中的每天都注意腰部运动方式。只有这样,才可能真正的达到终生不再复发。
“无为而治”,并非无所作为,而是不可强为,不可妄为。作为一名骨伤科医生,潜心探索传统医学的传承与创新,深入挖掘和整理中医特色外治疗法,不断提高中医药诊疗疑难筋骨痹症、创伤骨折的临床疗效,在时间的推移下,我越发的体会到中医的魅力,中医特色外治疗法的优势,令我着迷! ——龚志贤医生年前的一个傍晚,不大安静的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伤科门诊突然传来了一连串嘈杂的脚步声,只听见焦急的病人家属大声急切的叫嚷着:“医生,一定要给我家孩子最好的治疗,不管花多少钱我都愿意!”患者是一位4岁小女孩,因车祸导致的腿部骨折,孩子被家人抱进来的时候,脸部擦伤严重,牙齿也磕掉了几颗,腿部已经出现肿胀,因疼痛难忍,小女孩哭的撕心裂肺。身边的家属更是焦躁不已,一大群人围着个孩子又吵又闹。骨伤科龚志贤医生连忙挥手让这闹哄哄的场面安静下来,给孩子腾出一个舒适的氛围,并安慰小女孩道:“小朋友,不要害怕,叔叔会马上让你好起来的。”龚志贤医生和恩师卢敏留影给小女孩做过检查后,X光片显示,小女孩左股骨干骨折,导致左大腿肿胀、畸形,疼痛,活动出现障碍,不能行走。对于这种情况,医院一般采取常规手术治疗,恢复很有把握。但看着孩子这么小的年纪,又正是活泼好动的时候,如果采取手术治疗,孩子怕是要遭罪,而且恢复的慢。思考再三,龚志贤最后做出决定跟家属沟通道:“孩子只有4岁,这么大的儿童骨骼正处于生长发育时期,其生理功能和生物力学性能都在不断变化。我认为大多数小儿骨折可以复位,有时骨折复位不好遗留有错位,小孩会凭借强大的塑型能力,将畸形自行纠正,当然这需要在一定的范围内。因此我建议不动手术,采取保守治疗,密切关注患儿的病情进展。”龚志贤医生和平乐正骨第七代传人郭艳幸留影对于保守治疗,患者家属显然很犹豫的说道:“龚医生,你说的我都听明白了。但是万一孩子骨头出现愈合不好的情况,这风险也太大了!”“我也是一位4岁女孩的父亲,我非常理解您现在的心情,”龚志贤耐心的讲解到。“手术治疗并不适用于所有的疾病情况,需因病制宜。考虑到孩子的生长发育情况,采取手术治疗病程长,孩子受苦不说,而且手术不一定恢复的像保守治疗这么好,保守治疗能帮助她不用承受手术疼痛,这也是最安全的方案,简单有效、并发症少、而且护理方便。”“另一方面,作为女孩子,肯定有颗爱美之心,如果动手术,势必会留下手术疤痕,以后穿裙子可能没那么美观,而且还会导致不必要的费用开支。”龚志贤医生和上海石氏伤科第四代传人石印玉留影听了龚志贤的这一番话,患者家属感激的说道:“龚医生,您考虑的实在是太周到了,其实孩子从小就喜欢跳舞,这次的事情给了孩子很大的打击,害怕手术的伤疤会对未来造成影响,我们也是从当地医院转到省城三甲医院都是安排的手术治疗,能在您这边找到解决方案,真是太幸运不过了!”出于对孩子自身利益的考虑,患者家属同意了龚志贤的建议,决定不用手术治疗,采用手法加悬吊皮肤牵引治疗。手法加悬吊皮肤牵引治疗,通过手法整合复位后,用皮肤牵引带,将患肢垂直悬吊治疗。选择固定材料,就患者的骨折部位及长度对最合适的小夹板外固定器进行制作,固定患者的骨折处。在夹板内放置适当的保护垫,从而满足肢体解剖形态的需要,纠正患者的残余移位,并保障其骨折部位周围的力度,使其肢体保持良好的力线平衡,促进恢复。龚志贤医生和北京协和骨科主任翁习生留影几天后的病房内,小女孩的腿用特色小夹板固定住骨折断端,将双下肢用皮肤牵引悬吊在特定的装置上。这样可以维持骨折复位,并减轻肢体肿胀、疼痛等。治疗后第三周,龚志贤拿着片子,欣喜的告诉小女孩家属,孩子断骨之间的距离开始骨痂生长,期间需要注意下清淡饮食,相信很快就会恢复如初。之后,孩子的断骨进一步愈合,情况良好直至完全恢复。孩子出院的那天,开心的谢过龚志贤后,同诊室的医生笑着问龚志贤:“现在的家长宝贝子女的紧,要是保守治疗出了万分之一的差错,你这不是在没事找事?”龚志贤笑着回到:“这是对她最好的治疗选择啊,同样以后有这种情况,我还是会这样选择。”虽然在医疗过程中患者病情千变万化,当今医患关系又这么紧张,但龚志贤仍然以病人为中心,集防治于一体,患者利益至上。“无为而治”,并非无所作为,而是不可强为,不可妄为。“能理疗不药疗,能外用不内服,能保守不手术,能微创不开刀,能小做不大做,能简单不复杂,力求简单、无创、有效,以最小的创伤和最少的经济代价获得最满意的疗效”。是龚志贤遵从并坚守的新中医治疗理念。龚志贤医生和国医大师熊继柏留影02龚志贤的父亲曾经说过:“患者的病痛如果不能共情,就不算是一个好医生。”龚志贤出生医药世家。父亲也是一位为中医药医疗事业默默做出奉献的医生。从小龚志贤就是在弥漫着淡淡中草药味道的家里长大,最熟悉的场景,便是父亲背着古旧的医药箱,急匆匆离家出诊时的背影。龚志贤说:“小时候不懂事,很讨厌别人敲家里的门,因为不管三更半夜,还是逢年过节,只要门开了,父亲都会离开。后来长大了才明白,是父亲一步一脚印奔波在乡间的道路上,用中草药治好了很多病人。”这位两鬓斑白的老人,从来不会抱怨苦累,用最真诚的服务默默为家乡的医疗事业贡献着自己的一份力量。也正是在父亲的潜移默化下,龚志贤才渐渐明白医者对于病人的意义,医生是多少荣耀的一份职业,并且开始渴望,有一天也能像父亲一样,背上药箱,赶赴自己的战场!龚志贤医生诊室墙上的礼记031998年,龚志贤考入湖南中医药大学,开始深入学习中医药学。凭着对骨伤科的执着,常常废寝忘食只为离心里神圣的职业能更近一点。2003年,龚志贤考取硕士研究生从师于中国著名骨伤科专家卢敏教授,在临床实践中,龚志贤不仅对待病人耐心、细心,并且善于向同行的医生和教授虚心请教,励志做一个让医学温暖患者心灵的骨科医生,得到了患者的喜爱和领导的一致认可,2006年,经过层层的选拔留在了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龚志贤医生正在为病人家属解说病情龚志贤潜心探索传统医学的传承与创新,深入挖掘和整理中医特色外治疗法。在他游学进修期间,前往了洛阳平乐正骨医院。平乐郭氏正骨是我国治疗骨伤的重要医学流派,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在上海石氏伤科、常宁南詹正骨、和长沙江氏正骨等非物质文化流派的探索学习,让龚志贤不断的在诊疗实践中,挖掘和完善手法诊治、手法整复等骨伤诊疗技法,并且让他在运用传统中药配合治疗骨伤病方面也颇有建树。联合医生为歌手容祖儿诊查受伤左踝关节龚志贤热爱中医骨伤事业,一直在积极的进行中医骨伤技术创新和学术探索。为了解决超微外用中药固定的问题,使受伤局部受到中药热熨,达到局部微循环改善的作用,发明了“医用便携式电热套”,并获得了国家知识产权局认证的实用新型专利证书。为了帮患者解决小腿下段骨折传统小夹板无法实现对骨折断端进行纵向加压的问题,龚志贤发明了“小腿下段骨折固定术治疗装置”,可以帮助充分发挥传统中医骨伤的科学优势,有利于骨折愈合,还可以减轻病人痛苦,节约费用。湖南广播电视台邀请龚志贤医生进行健康科普讲座龚志贤在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伤科从事骨伤科临床、科研、教学工作十余年,专注使用新中医药技术,配合现代光、电、波等物理疗法治疗颈椎病、膝关节炎等退行性疾病,临床疗效显著。遵循标本兼治,动静结合,医疗与自疗相结合的综合性康复原则,体现了临床骨科疼痛病症的“精准诊断、精准治疗、快速康复”的医学理念,得到患者和同行的认同。先后被聘任为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骨伤科分会康复专家委员会委员;湖南省中西结合骨伤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被当选为中国民族医药学会疼痛分会理事,和世界中联骨质疏松专业委员会第一届理事会理事;被选拔为全国第六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龚志贤医生在为腰痛患者做针刀治疗龚志贤医生特别认同美国医生特鲁多墓碑上的一句名言:“有时是治愈,常常是安慰,总是去帮助”。他认为医学的最大价值不仅是治愈疾病,而且要安慰和帮助病人。医学不仅是技术的产物,更是情感的产物;行医不是一种交易,而是一种使命。走过杏林十几载,龚志贤仍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原则。在保证病人安全的前提下,高度关注病人感受,减少不确定性,尽量满足和缓解疾病在治疗过程中病人情感,心理,功能等方面带来的个性化需求。龚志贤医生为患者做冷热冲击循经镇痛治疗行医以德为先,服务以人为本。中医药学这门学科需要高度整合心智与道德,让人求新、务实并有慈悲。龚志贤一直秉持着新中医的服务理念,用专业的医术和良好的医德服务广大老百姓。从人民群众中来,到人民群众中去,我们相信只要这世上的生命还可珍贵,医生这个职业就永远倍受崇拜。
近年来脊柱内镜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经皮脊柱内窥镜内镜作为脊柱内镜的代表,在临床治疗方面疗效肯定并日趋成熟。经皮内镜下腰椎间盘髓核切除术可在局部麻醉下完成手术操作,术中创伤小、出血少、视野清晰,具有安全、对脊柱的稳定性破坏小、操作时不易损伤神经、术后瘢痕组织极少造成椎管及神经的粘连、治疗失败行后路补救手术较为容易等优点。这是每一个接受椎间孔镜手术的朋友必问的问题之一。其实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统一的答案,因为每一个人的病情不一样,每个人的心态不一样,每个人从事的工作也不一样,每个人担心的事情也不尽相同。希望我在这里的解答希望您能够找到答案。首先告诉大家几个时间节点。第一,纤维瘢痕形成的时间大概是创伤后20天左右,这是针对广泛的组织而言,但是就椎间盘来讲目前还没有相关的文献报道。第二,查阅了关于椎间盘修复的文献,文献里的试验室在兔子身上进行,测出了不同时期内正常椎间盘和损伤椎间盘所能承受的损毁压力,得出了以下结论:在伤后两周受损伤的椎间盘所能承受之压力为正常间盘的40%左右,伤后4周上升至约50%,伤后6周上升至75%左右。但是不管时间延续多长损伤的椎间盘承受压力均明显小于正常椎间盘。基于以上这两点知识,我建议实施孔镜手术20天后再开始逐渐恢复正常生活。术后头20天,并非绝对卧床休息,可以在佩戴腰围的情况下,下床吃饭洗漱如厕,可以楼下花园散步,但要时刻提醒自己腰刚手术不久,活动差不多了就上床躺下,减小椎间盘压力,使之更好恢复。椎间孔镜术后术后恢复程度和速度取决于患病时间长短和椎间盘压迫神经的程度,疼痛恢复相对快,麻木恢复需要时间长,部分患者甚至麻木的感觉不能完全消失。术后有一定的卧床时间,患者要遵医指导,行椎间孔镜手术后不要立即擅自活动,局麻病人术后2小时后可以开始下床活动,我们建议手术次日下床活动。体力劳动建议因为刚做完手术,局部的瘢痕组织尚未完全形成,周围软组织也没有愈合,一般在术后1个月才可以增加活动量,但术后3个月内应该避免体力劳动以及弯腰、扭腰、下蹲、搬提重物等动作。术后3个月以后,患者如果恢复良好,可以进行不负重、不弯腰的体力劳动。术后1年内不建议长时间坐、弯腰搬重物及重体力劳动。因为腰椎椎间盘的退变和突出除了跟患者自身体质有关外,与腰椎的过度劳累密切相关。术后开车问题1、脊柱内镜术后三个月内不宜开车,尤其不可长时间开车。术后半年内不开是最好的(小开窗术后和融合内固定术后更应如此保养)。术后康复有个体差异性,如果三个月后您觉得康复不错,短时间开车代步亦可,切不可久驾。2、术后上班的第一二个月,可能会感觉有些吃力,上下班开车时可佩戴护腰。3、如果您有条件应尽量把座椅设计得让自己坐着舒服一点。4、放一个护腰靠垫在驾驶座上,不要让后腰空着。5、术后终身不宜久驾,自驾游最好能有人轮换着开车(不要为了捎带朋友而满座),不开的时候可以躺在后座上休息一下小腰。6、驾驶员是腰突症的高发人群,术后不宜长期从事驾驶员工作。如果您术后不得不从事长途货运工作,请记得加强腰背肌锻炼,采取好护腰措施,适当在中途休息几回。
老年人轻微外力摔跤或者搬重物,甚至是“闪了一下腰”,突然出现腰背部疼痛,起床翻身困难,卧床时减轻,起身或者站立时疼痛加重,或者出现抽筋样疼痛时,需首先考虑是否存在脊柱压缩骨折,这样的老年人大多合并有骨质疏松,我们称为“骨质疏松压缩骨折”。骨质疏松已成为老年人常见的疾病,与高血压、糖尿病同样普遍,“疼痛、畸形、骨折”是骨质疏松三大症状,其中“腰背疼痛”是最常见的临床症状。有哪些病史?有骨质疏松病史,老年人摔伤、轻微外伤、打喷嚏、坐车颠簸、弯腰取物、搬东西、扭腰等病史,都需要考虑是否会引起骨质疏松压缩骨折。要做哪些检查?X线可通过椎体形态判断是否存在脊柱椎体变形,对骨折进行诊断。磁共振更具诊断意义可区分新鲜或陈旧骨折。怎么治疗?方法一:保守治疗严格卧床制动、支具保护,防止骨折加重。如果全身条件不好,合并有心血管疾病,卧床特别容易继发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下肢血栓、褥疮、加重骨质疏松等并发症,丧失基本生活能力,严重危及生命等风险。方法二:微创治疗经皮椎体成形术,无需开刀,透视下进行穿刺,通过穿刺通道注入骨水泥,病人耐受性好, 手术风险也较小,费用低,且可让患者快速止痛后早期下床,回归生活,尽最大可能避免长时间卧床的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怎么预防?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根本原因是骨质疏松,直接原因可能是外伤摔倒。老年人首先要预防或延缓骨质疏松的发生。在日常饮食中,老年人应该多吃些富含钙质的食物:如虾皮、豆制品、芝麻、牛奶等,若坚持每天喝一杯牛奶,效果将优于单纯补钙。另外,老年人还应经常进行一些力所能及的体育锻炼。冬季锻炼时最好能与“日光浴”结合起来,如到户外散步,同时接受阳光的照射。这样可促使人体内合成更多的维生素D,维生素 D可促进钙质的吸收。改掉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如吸烟、过量饮酒、少动多坐及嗜好低钙饮食等,这些不良习惯都容易诱发骨质疏松症。老年人要防止外伤的发生。临床资料表明,跌跤是很多老年人发生骨折最直接的原因。老年人要特别注意“室内防摔”:①老年人居室的温度应保持在18度左右,这样可使老年人减少穿衣,活动轻便;②居室里物品的摆放,要以不妨碍老年人行走为原则;③居室里桌椅等家具应稳固,不能摇摆晃动;④居室里的地板和鞋子要防滑。老年人最好不要穿拖鞋;⑤楼梯、过道、卫生间的照明要充足,地面要保持干燥,不要有积水;⑥浴室和坐便器旁边要安装可供老年人方便使用的把手。手术后还需要治疗吗?“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是我们的治疗原则。首先,邝医生要告诉大家,对于一些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病人会选择进行椎体成形术,这是一个非常微创的手术,这个手术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即刻缓解患者因为骨折带来的疼痛。——急则治其标。骨质疏松是该病发生的根本原因,必须积极治疗骨质疏松。——缓则治其本。对于疼痛症状比较明显,保守治疗效果不佳的病人,这是非常好的选择。但这并不意味着单纯的手术就代表着治疗的结束。因为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压缩性骨折,就是因为患者全身的骨密度下降,它耐受外界暴力的能力下降,所以说才会出现这种骨折。假如说我们单纯只处理骨折,不进行骨质疏松的治疗,就是“治标不治本”了。所以,在压缩性骨折术后我们还要长期规范的抗骨质疏松治疗。除了长期的抗骨质疏松之外,术后我们还要注意什么事情呢?因为长期卧床会导致骨质的进一步流失,所以会要求患者在支具的保护下适当的下地活动,这样一方面有利于康复,另外一方面也减少骨质疏松导致的骨质的流失。希望患者在没有疼痛的情况下适当地参加一些体育锻炼,这也是手术非常重要的目的。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脊柱科自2009年开展 PVP、PKP 术,广泛将其应用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椎体血管瘤、椎体转移瘤及等疾病的治疗中,统计的在已完成的近2000例 PVP、PKP 术中,临床有效率达 95%。
上期我们详细介绍了腰椎滑脱症,可能很多人就想知道腰椎滑脱怎么治疗?腰椎滑脱一定要做手术吗?其实,腰椎滑脱和腰椎不稳的患者有很多,特别是老年人,其中大部分单纯的轻度滑脱是不需要手术的,那么,什么样的滑脱?有哪些滑脱症状的腰椎滑脱患者需要手术治疗呢?经过上一期的介绍,我们知道,腰椎滑脱分为真性滑脱和假性滑脱(退变性滑脱),滑脱分为4度。滑脱的治疗就是根据滑脱的类型和趋势来进行的,对于没有椎管狭窄和神经受压症状的假性滑脱和峡部断裂的I度的真性滑脱,没有明显椎管狭窄和神经受压症状的我们可以考虑保守治疗。而对于双侧峡部断裂的II度以上的滑脱、以及有明显椎管狭窄和神经受压的滑脱是需要手术治疗的。对于大多数的假性滑脱和峡部断裂的I度的真性滑脱患者保守治疗也可取得良好的效果,那么保守治疗有那些方法呢?第一:一定要减少腰部受力加重的因素,这一点最为重要,尽量减少弯腰的动作。研究观察发现,人体在弯腰时腰椎需要承受比平卧位几倍和十几倍的应力,特别是不正确的弯腰姿势。同时,尽量不要弯腰抬或者举重物;错误的姿势正确的姿势第二:加强腰背部肌肉的功能锻炼,腰背部肌肉强大了,腰椎峡部的受力就会减少,这样峡部进一步拉长或者断裂的机率就会减少;第三:如果有腰痛和腰酸腰胀不适,可以口服对症治疗的方法;中医中药治疗效果非常好。第四:也可以进行理疗、针灸而对于双侧峡部断裂的II度以上的滑脱以及有明显神经受压和椎管狭窄的滑脱是需要手术治疗的。第四:戴腰围或支具腰围支具手术的目的:一、固定、融合是稳定滑脱和不稳的腰椎,这样我们就要用内固定螺钉对其进行融合和固定。二、减压因为滑脱不稳导致骨质增生、韧带肥厚以及滑脱移位导致的椎管直接变狭窄,神经受压,出现间歇性跛行的腰椎管狭窄症状,需要做神经的减压。 术前 术后手术安全吗?现在的手术方式和器材相对传统的手术方式已经有了很大的改进,手术后大部分患者术后几天即可下床活动了,因此也不要对手术有很大的恐惧心理。
走路走不远,走走停停,甚至连500米都走不了,就要停下来休息一会儿,这是怎么回事呢?是腿出毛病了?还是其他地方出毛病了?刘大叔今年61岁,腿疼腿麻的毛病已经有2年了,久站或走路距离过长后出现腿疼、腿麻症状,坐下休息一会儿,症状立马可缓解,再走症状又一样,休息又好转。刘大叔认为是自己年纪大了,休息一下也能缓解,应该是腿的毛病,没引起注意。但是近几个月越来越严重,甚至走不了500米就要停下来休息会,走的距离越来越短了。这才到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伤科医院检查。邝涛医生接诊,经过一系列检查和影像学资料的显示,刘大叔其实是得了腰椎管狭窄,走不了路是腰椎引起的,跟腿没有关系。邝涛医生解释:腰椎管狭窄症是常见的脊柱退行性疾病,椎管通俗来讲就是脊椎中脊髓、神经走行的管道,是一个前后相对封闭的管道。随着年龄的增长,围成椎管的结构不同程度的出现老化、骨质增生、韧带肥厚甚至出现椎体滑脱、“错位”,导致不同程度的椎管狭窄,当严重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影响椎管内的神经和血管并产生下肢酸胀麻木,长距离行走困难等症状。就像一个10平方米的房子里容纳30个人,太拥挤了,感觉憋闷难受,道理是一样。为什么腰椎椎管狭窄的病人会出现走不远的情况?腰椎椎管狭窄症最典型的症状是“间歇性跛行”。病人静止休息时可能没有什么症状,当走路远了会出现双腿酸痛、“发沉”,迈不开步子,蹲下或坐下休息一会就会缓解,再次行走又会出现,如此反反复复。行走距离因狭窄程度而异,严重的患者行走几十米即会诱发症状,严重影响日常工作和生活。怎么确定自己这些症状就是腰椎椎管狭窄症?当然,出现“间歇性跛行”后,大家首先要做的就是及时去医院骨科就医。腰椎椎管狭窄症有一个临床特点是“症状重、体征轻”,很多患者描述的症状比较严重,很痛苦,但医生体格检查时能诱导出来的体征比较少,目前诊断该病的方法比较成熟。结合病人症状、体格检查及CT、磁共振等影像学结果,可明确诊断腰椎椎管狭窄症。鉴别诊断:这个病要与下肢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相鉴别。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也表现为下肢麻木、酸胀、疼痛和间歇性跛行,足背动脉和小腿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后期可以出现肢体远端的溃疡和坏死。腰椎椎管狭窄症足背动脉和小腿动脉搏动是正常的,腰椎磁共振可以明确鉴别。如何治疗腰椎椎管狭窄症呢?由于严重程度不同,治疗方案也不尽相同。不是所有的病人都要手术治疗,但也不是所有的病人都适合保守治疗。腰椎椎管狭窄症是一个渐进性疾病,早期可以尝试保守治疗。常用的方法一般有卧床休息、中药内服、推拿按摩、针灸理疗等。当狭窄进展到一定程度,保守治疗无法逆转病程的进展,手术可能是唯一选择了。如“间歇性跛行”症状严重,严重影响日常正常生活和工作,病人无法忍受,出现神经损伤表现如下肢感觉运动异常、会阴部麻木、大小便障碍等。这些时候,就需要手术治疗了。可能有些患者一听要腰椎手术,就害怕了。其实随着近年脊柱外科手术技术的发展,腰椎椎管狭窄症的治疗也越来越成熟,越来越微创,越来越安全,神经损伤的几率低于0.3%了,所以大家不需要过于担心,在正规的医院及时接受治疗才是关键。
邝医生通过两期给大家科普微创骨水泥手术治疗胸腰椎压缩骨折,希望对大家有帮助。第一期内容:1.骨水泥手术是什么手术?2.骨水泥手术治疗胸腰椎压缩骨折是什么原理?3.骨水泥手术手术时间大约多久?4.骨水泥手术的效果如何?5.做骨水泥手术要打什么麻醉?6.年轻人胸腰椎骨折可以做骨水泥手术吗?第二期内容:7.哪些人适合做骨水泥手术?8.哪些人不适合做骨水泥手术?9.怎么判断区别新鲜性和陈旧性压缩性骨折?10.做骨水泥手术要做哪些准备?11.骨水泥手术有风险吗?12.为什么做完手术后还遗留有疼痛?13.骨水泥手术后会复发吗?14. 骨水泥手术后几天可以出院?长期以来,对老年骨质疏松所致椎体压缩骨折,在治疗上有很大的难度。通常由于疼痛,不能站立,又缺乏有效治疗而不得不长期卧床,导致生活质量急剧下降,各种并发症由此而来。晚期由于伤椎进一步压缩,疼痛及后凸畸形加重,导致胸腔容积减小,通气障碍,缺氧,心肺功能障碍,并发症及死亡率明显增加,因此成为危害老年人身体健康,增加社会经济负担的一类重要的疾病,近一个世纪以来,没有找到很好的解决办法。目前,经皮椎体成形术(pere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或者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是能够解决临床上常见的、疑难的老年骨质疏松脊柱压缩骨折的安全有效的新方法,其有效性和安全性都非常高,其可以恢复伤椎的形态和高度,后凸畸形得以矫正,术后第二天可下地活动,极大的改善了患者的生存及生活质量。1.骨水泥手术是什么手术?骨水泥手术也称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PVP)或者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属于微创手术,是通过向病变椎体内注入骨水泥(聚丙烯酸甲酯,PMMA)达到强化椎体的技术。1984年由Deramond发明并首次应用,1987年法国医师Galibert首次应用于椎体血管瘤的治疗,1994年美国首次报道将PVP应用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治疗。在临床应用近30年,临床疗效很好。2.骨水泥手术治疗胸腰椎压缩骨折是什么原理?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 PVP)是指经皮通过椎弓根或椎弓根外(通过球囊复位称之为PKP)向椎体内注入骨水泥以达到增加椎体强度和稳定性,防止塌陷,缓解疼痛,甚至部分恢复椎体高度为目的一种微创脊椎微创外科技术。手术切口大约3mm左右,一般不用缝针。3.骨水泥手术手术时间大约多久?骨水泥手术如果一个节段手术的话,术前准备,以及术后观察,一般在1.5小时内可以完成,真正的手术操作不到1小时。4.骨水泥手术的效果如何?骨水泥手术的止痛效果是非常确切的,通常患者在24小时内可下床活动,同时减少甚至停服止痛药物。骨质疏松的椎体骨折内有很多小孔,骨水泥可以对这些小孔进行填充,从而达到加固椎体,减少再发骨折的作用。经皮椎体成形术对肿瘤及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止痛效果较理想,多数患者在术后即刻症状缓解,其中转移性肿瘤和骨髓瘤的疼痛缓解率为72%~85%、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的疼痛缓解率达78%~96%。对椎体转移性肿瘤行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后3~4周后应辅助以化疗或放疗,从而进一步控制肿瘤而延长患者生存期。5.做骨水泥手术要打什么麻醉?一般做局麻,避免损伤神经,患者在接受手术过程中是完全清醒的,手术全程可以与医生交流,手术过程中会有少许疼痛,但是一般可以忍受。也有一部分医生做全身麻醉,全身麻醉有利于术中管理,但是麻醉费多了不少。6.年轻人胸腰椎骨折可以做骨水泥手术吗?年轻人一般都不建议做骨水泥手术,年轻人通过卧床休息等非手术治疗或者内固定手术治疗后,压缩的骨折可以愈合。老年人由于骨质疏松,骨折愈合得慢,而且长期卧床的并发症如:褥疮、尿路感染、肺部感染等都可能致命。做了骨水泥手术后可以早期下地活动,避免这些并发症。
“封闭”一词出自南朝梁沉约《答庾光禄书》:“忌日制假,应是晋宋之间,其事未久。制假前止是不为宴乐,本不自封闭,如今世自处者也。”封闭是指中断或停止服务;严密和彻底地封口。在医学中,封闭疗法是以麻醉药以及少量激素类药注入组织内,利用其局部麻醉以及激素的抗炎作用来减少局部病变刺激并改善局部营养,从而促进疾病痊愈的一种治疗方法。在临床中,很多患者对于封闭疗法具有颇多误解,他们的顾虑归纳起来如下:一、封闭治标不治本,暂时的治疗,不能彻底治愈。二、激素容易产生依赖甚至上瘾。三、激素可能产生副作用,害怕。四、打封闭会很疼,不敢打。这些是真的吗?首先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下打封闭用的药物:麻醉药一般有:利多卡因注射液、布比卡因注射液等。利多卡因注射液、布比卡因注射液均为麻醉药,可以暂时阻断局部神经传导,使这些神经支配的相应区域产生麻醉作用,从而缓解疼痛,同时也可以减少注射时的痛苦。激素类有:醋酸泼尼松龙注射液、曲安奈德注射液等。醋酸泼尼松龙注射液和曲安奈德注射液统称激素,作用于人体之后可减轻和防止组织对炎症的反应,从而减轻炎症的表现。顾虑一:封闭治标不治本,暂时的治疗,不能彻底治愈目前普遍认为疼痛的病理机理为:关节位置异常→肌肉紧张→影响血液及体液循环→局部营养代谢减慢/代谢产物堆积→产生疾病及症状”。封闭会改善局部营养代谢,消除炎症,将上述病理过程阻断,但是关节位置的异常仍旧存在,这就为下次发病埋下了隐患。当有一天过度劳累或者感受风寒的时候,就可能会再次发病。从这个层面说,封闭之后确实可能会犯。人只要活着就可能会生病,就可能会有各样的不适。就好像感冒了吃了药好了,但不能保证下次就不会感冒了,因时制宜因地制宜,牢牢的把握此时、此地、此人,依据不同的情况选取合适的治疗。顾虑二:麻醉药和激素容易产生依赖甚至上瘾麻醉药使用的是利多卡因注射液、布比卡因注射液局部麻醉药,不是阿片类药物,目前为止没有上瘾一说!但是激素这个东西,只有在长期反复大剂量使用时才能出现依赖性。封闭注射每次只使用一支,间隔一周才注射一次,一般一次治疗就会好的差不多,你觉得会有依赖性或者上瘾吗?顾虑三:应用激素可能产生副作用,害怕。这个确实无可辩驳。长期大剂量使用激素有较多副作用,封闭用的那点激素只是局部起作用,副作用基本无需在意。《内经》中说:“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可以看出,我们做任何事都要讲究“度”。哲学的基本原理告诉我们,事物具有两面性。一阴一阳之谓道也!我们要权衡利弊。顾虑四:打封闭会很疼,不敢打打封闭确实有点不舒服,特别是进针时有点痛,注射推药物的时候也会感觉涨得有点难受,但是很快的麻药开始起效,疼痛开始很快缓解,痛过以后就会感觉到舒服。那么,打封闭针的适应症和禁忌症有哪些呢?一、封闭疗法的适应症1、慢性劳损性疾患,如腰肌筋膜炎,跟痛症,滑囊炎等。2、急性损伤性疾患,如急性腰扭伤、软组织扭、挫伤、创伤性滑膜炎等。3、骨-纤维管压迫综合征,如弹响指、桡骨茎突部狭窄性腱鞘炎、腕管综合征等。4、退行性变疾患,如腰椎间盘突出症、骨性关节炎、颈椎病等。5、其它疾患,如尾骨痛,类风湿性关节党、骨囊肿等。二、封闭疗法的禁忌症1、患结核病及化脓性炎症与恶性肿瘤的病人,不宜采用激素封闭疗法。2、体弱或全身情况不佳的病人、肝、肾功能障碍的病人,盐酸普鲁卡因过敏的病人,不宜采用盐酸普鲁卡因封闭疗法。3、诊断不明确的病人,最好不用或慎用封闭疗珐(诊断性治疗的病人除外)。4、患有全身性严重疾患(如血友病)的病人、精神失常的病人,不宜采用封闭疗法。5、局部皮肤有擦伤、感染或表皮糜烂的病人,不能应用封闭疗法。6、患者严重凝血功能异常。8、有严重的高血压或糖尿病。9、痛点广泛,比如说全身到处都痛,不可能到处封闭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