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感冒是一种急性上呼吸道病毒感染,具有自限性,特征为不同程度的打喷嚏、鼻充血和流鼻涕、咽喉痛、咳嗽、发热、头痛以及全身不适等。 如果您的孩子感冒咳嗽同时有以下情况,请医院就诊或咨询医生: 1、年龄不足4个月 2、存在呼吸困难、呼吸有杂音,或者呼吸非常急迫 3、孩子被食物或其他物体呛噎后发生咳嗽,即便呛噎发生在数日或数周以前 4、咳出血液,或者黄色或绿色黏液 5、长时间拒绝饮用任何东西 6、发热且行为反常 7、咳嗽剧烈以致引发呕吐 8、咳嗽持续超过2周且没有任何改善 9、鼻塞或流鼻涕加重或10日后未见改善 10、眼睛发红或分泌黄色的粘稠物 11、耳部疼痛,拉拽耳朵,或有耳部感染的其他征象 除流感病毒外,对于其他引起普通感冒的病毒尚无抗病毒疗法。能做的就是护理加对症支持: 1、维持充分补液:有助于稀释分泌物,并舒缓呼吸道黏膜。 2、摄入温热的流质:如茶、鸡汤等对呼吸道黏膜有舒缓作用,可促进鼻腔黏液流出,还可松解呼吸道分泌物从而促进其排出。 3、局部用盐水冲洗:将盐水用于鼻腔可暂时去除令患儿烦扰的鼻分泌物,改善黏液纤毛清除功能,并引起血管收缩(减充血)。对于婴儿,可使用盐水滴鼻剂和球形注射器来给予局部用盐水。对于年龄较大的儿童,可使用盐水鼻喷雾剂或盐水鼻冲洗(如挤瓶、洗鼻壶或洗鼻器)。 4、加湿空气:可增加空气湿度,从而松解鼻腔分泌物,每次使用加湿器后都要做好清洁工作。 非处方药物:用于缓解儿童普通感冒症状的非处方产品包括抗组胺药、减充血剂、止咳药、祛痰剂、黏液溶解药物、退热剂/镇痛剂,以及这些药物的复方药物。 1、6岁的儿童,如果选择使用OTC药物来治疗普通感冒,则应建议其使用单一成分药物治疗最令人烦扰的症状。 对症治疗: 普通感冒的症状无需治疗,除非其对患儿或其他家庭成员造成影响,如干扰睡眠、妨碍饮水、引起不适。对症治疗有其相应的风险和益处,特别是用于年幼儿童时。 发热引起的不适 :对于普通感冒最初几日中由发热引起的不适,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大于3个月的儿童)或布洛芬(大于6个月的儿童)进行治疗。 建议使用退热药和镇痛药时,不要同时使用复方OTC药物,以避免使用多种含有相同成分(如对乙酰氨基酚)的药物引起药物过量。 鼻部症状 :包括鼻炎,以及鼻充血/鼻塞。鼻塞可影响饮水,并可能是婴幼儿普通感冒最令人烦恼的症状。 对于令人烦扰的鼻部症状,在选择一线治疗时,我们建议使用1种或多种支持性干预措施(如,鼻腔吸引;盐水滴鼻、喷鼻或冲洗;充分补液;冷雾加湿器),而不是使用OTC药物或局部用芳香治疗。对于令人烦扰的鼻部症状,如果支持治疗未能带来改善,需要就医,医生需要根据患儿年龄给予如下二线干预措施: ●
有的家长认为孩子腹泻时要饮食清淡,于是只给喝白粥,这种方法对吗?宝宝腹泻时饮食上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宝宝腹泻应继续喂养,无需刻意禁食6月龄以下 母乳喂养的6个月以下的小婴儿在腹泻期间应继续母乳喂养,缩短每次喂乳时间,以少量多次的哺乳原则来喂养;配方奶喂养的孩子,症状轻的喝原来的配方奶,较重的话可以吃不含乳糖的配方奶。6月龄以上 有些家长认为腹泻时要饮食清淡,于是只给他们喝白粥,认为这样对肠胃的刺激最小,其实,对于6月龄以上,已经添加正常食物的儿童,可基本保持原来的饮食习惯。只给喝白粥的做法有些过分控制了,建议在腹泻急性期遵循低脂少渣的原则稍做调整:尽量采用蒸、煮、烧这类比较健康的烹饪方式,禁油炸、爆炒、滑溜等;吃少渣软食;限制高脂肪食物;水果要去皮食用;要保证高蛋白食物的摄入;注意补充维生素、矿物质;不宜食用粗粮、生冷瓜果、纤维多的蔬菜水果、产气食物、坚硬不宜消化的肉类、刺激性食物和含精制糖过多的食物。饮食原则 少渣软食:面条、粥、烂饭、馒头 限制高脂肪食物:油炸食品、油酥点心、肥肉、蟹膏、蟹黄等脂肪含量较多的食物 保证高蛋白食物的摄入:如鱼虾、瘦肉、禽蛋、豆制品等 注意补充维生素、矿物质:菜汤,果汁和苹果等限制饮食 粗粮:玉米、燕麦、小米、黑米、大豆、赤小豆、绿豆等杂豆、生冷瓜果、凉拌菜 纤维较多的蔬菜水果:如胡萝卜、芹菜、荠菜、豆芽菜、青菜、菠菜、韭菜、菠萝、草莓、香蕉、梨、枣子、火龙果、猕猴桃等 产气食物:番薯、萝卜、豆浆、马铃薯、南瓜、桃子、洋葱、蒜苗、麦麸、蔗糖等 坚硬不宜消化的肉类:如火腿、香肠、腊肉等 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芥末、咖啡、茶水、可可等 含精制糖过多的食物:各种甜食、蛋糕、饼干、糖果、巧克力等 宝宝腹泻时要及时补液,预防脱水 腹泻孩子需要密切观察是否有脱水症状,观察小便多不多、哭的时候眼泪是否减少、是不是很想喝水、前囟眼窝是否明显凹陷、皮肤粘膜是否干燥无弹性等。拉肚子厉害的孩子要注意口服补液防止脱水和电解质紊乱,可以采取少量多餐补充低渗口服补液盐,也可以进食水分多食物如喝奶喝粥喝面汤米汤菜汤等补水,避免一味的只喝白开水,容易导致低血糖、电解质紊乱。 脱水严重的患儿,先去医院纠正水和电解质紊乱,病情好转后恢复喂养。 宝宝腹泻该不该带他去医院呢?如果孩子有以下情况,请带去医院看看:出现便血;小于一岁且已经数小时不愿吃喝;出现严重腹痛;行为举止异常;无精打采且对外界刺激没什么反应;脱水表现:口干口渴,婴幼儿4-6小时没有小便,儿童6-8小时没有小便,哭泣时无眼泪。特 别 提 醒 如患儿出现严重呕吐不能进食或明显腹胀者可暂时禁食2-4小时,但不需禁水,待好转后继续喂养,由少到多,由稀到稠。(参考浙大儿院马鸣主任文章)
口服非处方咳嗽和感冒药含有多种活性成分,通常包括对乙酰氨基酚、抗组胺药、右美沙芬、减充血剂(如,去氧肾上腺素或伪麻黄碱等α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和乙醇等。这些药物对6岁以下的儿童常造成严重毒性。外用药物,如咪唑啉类滴眼剂和滴鼻剂(如,四氢唑啉或羟甲唑啉等),以及含有樟脑的制剂也常用于控制咳嗽和感冒症状,也可能有严重毒性。复合感冒药:复合感冒药通常含有对乙酰氨基酚、马来酸氯苯那敏、咖啡因、人工牛黄、伪麻黄碱、右美沙芬等。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是儿童相对安全的退热药,规范的用法用量出现不良反应几率很小。大多数感冒药的药物成分有这些退热成分,如果同时再服用退烧药(常用的美林和泰诺林也就是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就会导致用药超量,导致严重肝损害等不良反应。其他阿司匹林、赖氨匹林、尼美舒利、安乃近、激素都不作为儿童退热药使用。马来酸氯苯那敏:非处方咳嗽和感冒制剂中常见的抗组胺药包括:氯苯那敏、溴苯那敏、多西拉敏和苯海拉明等,较低剂量时,这些药物可通过作用于H1组胺受体而引起镇静和轻度嗜睡。较高剂量时,可出现抗胆碱能药物中毒:●皮肤潮红和干燥;●过热;●瞳孔扩大,视力模糊;●烦躁不安、震颤、异常动作、谵妄、幻觉、昏迷,以及尤其见于儿童的癫痫发作;●尿潴留和肠鸣音消失。右美沙芬:止咳药常见成分。右美沙芬中毒偶可引起严重昏迷,以及幼儿的呼吸抑制:●神经行为改变,包括欣快感、幻觉、不恰当的笑、有分离特征的精神病性症状、烦躁不安和昏迷;●心动过速;●瞳孔扩大;●眼球震颤;●出汗(没有同时摄入抗胆碱能药的情况下);●“僵尸样”共济失调步态。止咳药止住了咳嗽,妨碍排痰,会增高呼吸道堵塞的风险,不堵塞但痰排出慢也可能延长病程,所以其他的止咳药如福尔可定、樟脑等都不建议使用。伪麻黄碱:常用的减轻鼻黏膜水肿的药物,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包括:●高血压,可为重度并伴有癫痫发作、神志改变、心力衰竭或肾损害;●心动过速或反射性心动过缓;●瞳孔散大;●出汗;●烦躁不安。咪唑啉类包括羟甲唑啉、四氢唑啉和萘甲唑啉:常用的局部鼻减充血剂。局部使用可能导致鼻出血和鼻黏膜干燥,使用时间长可能出现反跳。利巴韦林:利巴韦林毒性大,可能会导致溶血性贫血、致畸,最大伤害还可致癌,不应作为常规的抗病毒治疗。中药中成药:国家药监局禁止大多数中药注射液在儿童的使用。说明书标注禁忌症、不良反应等等都不明确的中成药说明缺乏临床试验,效果也没有临床数据支持,而且可能出现肝肾损害、胃肠道反应、过敏反应等不可知的危害,所以也不建议使用。
生长正常,发育正常,体检正常,白天也正常,就是晚上一小时醒一次,不抱他不喂奶就一直哭,老母亲白天单位上班,晚上回家夜班,从里到外都憔悴了,“睡渣”宝宝如何破?宝宝生来就会吃会睡,但和吃东西需要慢慢学习进食技能、逐步养成良好进食习惯一样(参见我的另外两篇关于饮食习惯的科普文章),睡眠也是需要学习培养,任其发展可能就茁壮成长成“睡渣”一枚。人类在夜间是通过一系列睡眠周期休息的。成人倾向开始深睡周期,然后为浅睡。婴儿更多是在深睡和浅睡周期中快速摆动。每个睡眠周期有开始和终止。当一个人睡眠时先从浅睡到深睡再到浅睡,然后进人第二个睡眠周期。在进入第二个睡眠周期前,成人会重新检查他们的周围环境,身体是否舒服。宝宝也一样,尤其在最初几个月里,因为宝宝的睡眠周期比成年人要短,每一个睡眠周期结束时,可有部分清醒。孩子可能在部分清醒时,有抽泣或短暂的哭泣发生,这时孩子没有完全醒,父母不用处理,宝宝将进入下一个睡眠周期,如果你给予帮助,将使他完全醒来。建立规律作息:稳定性和规律性对人的生活非常重要, 对小宝宝尤其如此。让孩子睡觉前经常有规律、 有顺序地经历相同的活动,会有助于孩子形成规律的睡眠。不规律作息导致生物钟紊乱,睡眠时间会分割零碎,晚上没法正常时间入睡,夜间醒来后也很难再次入睡,晚上不睡就可能会白天使劲睡。当你的宝宝 6~8 周大时,就可以开始每天晚上都遵照一套固定的睡前程序了,并尽可能地坚持一致。如果你的宝宝知道接下来该干什么,他会更放松,容易快速入睡。睡前程序包括:给宝宝洗个澡 — 换上尿布和睡衣 — 喝一瓶奶唱 一 首歌或讲个故事 — 一个道晚安的吻。你也可以跟宝宝玩个安静的游戏或放点轻柔的音乐。只要确保这些活动可以帮助宝宝平静下来,而不会让他变得兴奋、烦躁就行。这套睡前程序最终一定要在宝宝的卧室里结束,在他困倦但还醒着时,把他放在小床上,如果宝宝哭闹,就轻轻地拍拍他。调整入睡习惯:如上所属,睡眠过程有很多个周期组成,孩子在睡眠周期转换过程中会醒来,往往是部分清醒,一个6个月的宝宝夜间可以有9次短暂觉醒状态,到 1 岁时,正常情况下每天晚上也会醒数次,甚至会哭叫,正常情况下会自己再次入睡。抱睡、奶睡、安慰奶嘴、睡觉地点改变、陪睡的父母离开等等都可能会影响睡眠。如果醒来后发现没有摇晃了、没有被抱着、没有奶嘴了、妈妈不见了、睡觉地点改变了等等,就可能会彻底醒来,因此入睡后得尽量保持入睡前的状态和环境,有抱睡奶睡的情况就得着手改变。另外一方面,如果宝宝醒了你干预了,如抱起来哄孩子,或给宝宝喂奶,你将会把他彻底弄醒,由此养成每个睡眠周期醒来要求抱和吃奶的习惯,不然,孩子就会哭闹。因此,你应该让他躺着再入睡,不要去干预。帮助宝宝建立连续睡眠习惯:天天夜哭怎么办?请尝试循序渐进法,该法来自《法伯睡眠宝典》,实际应用效果不错,就是不要一醒一哭就干预,逐步延长等待介入时间,训练自己入睡:1. 第1个晚上,哭闹后,等待3分钟去安慰;2. 当你安慰时,你的反应是短暂和甜蜜的(持续一分钟左右),告诉你的孩子你爱他并跟他说晚安,不能抱起、摇动或喂他吃的,离开小床,目的是你看见你的宝宝挺好,孩子知道你已经离去;3. 你的宝宝哭得更大声(并不奇怪);4. 过5分钟回去;5. 重复第2个步骤;6. 你的宝宝有些控制(通常一旦你离开时哭得更大声);7. 等10分钟再去安慰;8. 重复第2个步骤;9. 等10分钟去安慰(继续整个晚上)。 如果我们想要改变孩子的睡眠习惯,必须要有耐心,坚持下去,要在 7~14 天内持之以恒才能成效。
2020年3月4日,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发布黑框预警:抗哮喘以及抗过敏药物孟鲁司特钠(顺尔宁)可诱发严重神经精神不良事件,建议限制其用于过敏性鼻炎的治疗。 孟鲁司特钠包装内说明书神经精神不良事件一栏注明成年人、青少年以及儿童服用顺尔宁后可能会出现但不限于以下不良事件:易激惹、易怒、攻击性行为或敌意、焦虑、抑郁、定向障碍、注意障碍、异常梦境、口吃、幻觉、失眠、记忆障碍、强迫症状、静坐困难、梦游、自杀想法和行为、抽搐以及震颤。 除了孟鲁司特钠,我们还可以用很多其他已经充分证明了安全性的非处方药物控制过敏(如氯雷他定、非索非那定、西替利嗪、左西替利嗪、苯海拉明,以及类固醇鼻腔喷雾剂,如氟替卡松、曲安奈德、和布地奈德)。
认识饮食能力发育过程,形成良好喂养行为: 宝宝生来就知道找奶吃,就会主动进食,只要有食物,谁都不会被动挨饿。但是取食、进食、咀嚼、吞咽的技能,需要后天逐步培养:6个月左右的宝宝可学习自己扶奶瓶吃奶,7-9月时可学习从杯中饮水和奶,7-8月龄时宝宝可用手拿饼干或烤面包吃;10-12月时宝宝应尽快学习自己用勺。这种自我进食能力的获得是发展宝宝自我信心、责任的第一步,并逐步增加对各种食物的兴趣。2岁左右宝宝应独立进食。学会独立进食了,不挑食不偏食,爸妈就省心许多了。坚持喂养原则:对于不良习惯:如果吃饭磨蹭,用“时间到”的命令来代替突然的中断干扰。对于小小的过错,可以别转脸去冷处理,直到宝宝的行为基本达到要求为止。如果有必要,当宝宝在屋里抛掷食物时,可以用“时间到”的方式停止喂食,不要引诱他继续吃饭,要消灭不良的习惯。对于过分挑食:可以有计划地引进新的食物,每次一样,采用以下原则:1) 给最少量;2) 让宝宝不断接触这样食物(10~15次),最好首先出现在家长的餐盘里;3) 将食物放在可以拿到的地方,而不要主动端过去。宝宝往往更喜欢尝试那些处于控制之下的新食物,如果被要求吃某样食物,他们会倾向于说不;4) 建议父母们在吃这样食物的时候要显得很愉悦,但先不要把食物递给宝宝,直到宝宝的恐惧感减少并表现出了对它的兴趣,才能这样做;5) 如果吃了以后噎住或呕吐,就撤走这样食物,并换上宝宝较喜欢的食物;6) 将极少量新食物与宝宝喜欢的食物混在一起,然后逐渐增加前者的比例;7) 父母应该对宝宝的进食情况保持平和与放松的心态。对进食缺乏兴趣的精力旺盛的宝宝:这类宝宝警觉、活泼、好奇心强,对环境的兴趣大于对食物的兴趣。父母因此会很着急,他们会给他吃零食,这种做法将更加抑制食欲,导致父母会强迫宝宝进食甚至打宝宝。应该设法增加饥饿感来刺激食欲,使宝宝在随后的进食中得到满足。喂食原则应该注重每餐的安排以培养饥饿感和食欲,例如:1) 保证一日三餐和午后小吃;2) 宝宝必须在食物上来后15min内开始吃饭,每顿饭必须在20min内结束;3) 如果在规定时间内宝宝还没有开始吃饭或没有吃完,食物必须拿走;4) 不要试图给宝宝吃零食或喝果汁,每餐间只能喝水。对进食缺乏兴趣的精神不振的宝宝:精神不好有可能是生病了,有必要逐一排除器质性疾病因素。一旦找到原因,任何潜在疾病都必须及时治疗,同时解决那些因器质性问题引起的特殊的喂食障碍。本身没有器质性疾病的宝宝看上去表情淡漠,对食物缺乏兴趣。他们之所以缺乏食欲,部分是由于性情内向,他们与抚养人之间的微笑、咿呀和目光接触不易被察觉。他们会有明显的体重下降和营养不良,这本身也会进一步导致厌食。这类喂食问题存在“沟通障碍”,因为母婴之间交流存在问题。这些宝宝对于一个热情而有经验的喂养者往往会作出积极反应。需要爸妈更多的高质量陪伴和沟通。参考文献:Benny Kerzner,MBBCh. 关于幼儿喂食困难的临床研究: 一套切实可行的方案。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0, 18(7)543-546.
儿童喂养行为是指儿童与喂养人之间的与儿童能量摄入发生联系的行为。喂养不是单纯给予,而是帮助儿童学习吃饭的技能及培养良好吃饭行为的过程。 儿童喂养行为包括儿童食物的制备行为、喂养时喂养者的行为、接受喂养时儿童的行为、喂养的环境等一系列复杂的行为。它与儿童营养状况、生长发育等密切相关。长期不适宜的喂养行为,将造成营养失衡,导致儿童营养不良或营养过剩。 有些家长把喂养看作单纯的给予食物的过程,仅有40%的喂养人在喂养中经常给予言语或非言语鼓励,超过25%的喂养人经常强迫孩子迸食。喂养中积极的言语表达可以使儿童接受更多的食物,而机械的、威胁性的语言会增加儿童拒绝食物的比例,言语鼓励与儿童膳食摄入和生长发育呈正相关。所以,对于食欲不振和发育迟缓的儿童,喂养人应该在孩子进食时给予温柔、耐心的言语鼓励或其他非言语鼓励,如微笑、点头肯定、抚摸等。不适当喂养行为: 儿童进食时不与家人同桌进食:家庭进食或集体进食指家庭成员或朋友围桌而坐、充满亲情、愉快交谈、祥和进食。通过这个过程儿童受到适度摄食、充分咀嚼、细嚼慢咽等正确进食习惯的熏陶,同时加强人际交流、社会性合作的养成。 喂养儿童时无固定座位,采取追着喂、边吃边玩及边吃边看电视等方式:儿童神经心理发育迅速,注意力易被分散,进食时玩玩具、看电视等作法都会降低对食物的注意力,导致食欲下降。同时喂养人也不能看电视、看报纸、看手机。 喂养人不给10个月以上婴儿握勺等自主进食的机会:10—12月时婴儿应尽快学会自己用勺,这种自我进食能力的获得是发展儿童自我信心、责任的第一步。所以,允许儿童参与进食,满足其自我进食欲望,是培养独立进食行为的重要步骤。 添加新的食物小儿拒绝时家长选择放弃喂食:婴儿接受一种新的食物是需要一个过程的,家长可以尝试给婴儿喂一种新的食物10—15次,使婴儿适应并接受这种新的食物。正确的喂养行为要求喂养人亲自喂养婴儿,协助婴儿独立进食,鼓励婴儿进食,经常改变食物的味道和性状,通过鼓励的方式避免儿童拒食。不恰当的喂养行为(如强制性喂养和放任型喂养)对食物摄人量的负面影响可超过食物质量本身。 用食物作为奖励:并不利于儿童和家长之间良好关系的发展,因此,建议家长要避免用食物作为奖励,可以用口头表扬和拥抱作为奖励。 缺乏喂养交流技巧:喂养交流是指在喂养过程中,喂养人和婴儿之间的交流,包括目光交流、语言交流等。高质量的喂养交流,不仅可以促进婴儿身体发育,而且可以促进认知和语言能力的发展,以及巩固喂养人和婴儿之间的情感。
所有婴儿,无论是否有腹绞痛,在出生后的前3个月中哭闹均会比其他任何时期都更频繁。出生后前6周内婴儿的平均哭闹持续时间为每日110-118分钟,出生后10-12周时降至每日72分钟,但个体间存在较大差异。 婴儿肠绞痛目前还没有标准定义。一般将肠绞痛宽泛地定义为:其他方面健康的小于3个月龄婴儿出现无明确原因的哭闹,每日持续不短于3小时且每周出现不少于3日。肠绞痛通常会在婴儿3-4个月大时自行消退,但有时会再持续几个月。 婴儿腹绞痛的患病率范围估计为8%-40%。肠绞痛的病因尚不明确。它可能是多种因素作用的最终共同结果。目前考虑有胃肠道、生物学和心理社会学病因。胃肠道因素:肠绞痛通常被认为是一种胃肠道紊乱,目前推测可能促成腹绞痛的胃肠道因素包括:●喂养技巧不当:喂养不足、过度喂养、喂养后拍背不够及吞入空气等。●牛奶蛋白不耐受:部分是由于牛奶蛋白过敏有关。●乳糖不耐受:乳糖不耐受产气过多可能是一个原因,但未获证实。●胃肠道发育不成熟:可能与小肠碳水化合物吸收不完全发酵会产生大量气体有关。●肠道运动过强:自主神经失衡导致的肠道运动过强也可能是肠绞痛的病因。●肠道菌群:肠道菌群的变化在婴儿腹绞痛中也可能发挥着作用。生物学因素:目前提出的促成腹绞痛的生物学因素包括:●运动调节机制不成熟:婴儿的许多运动活动调节机制尚未成熟,这可能导致其更加容易发生喂养不耐受。●5-羟色胺升高:腹绞痛婴儿尿中5-OH IAA的浓度高于对照组婴儿,提示5-羟色胺浓度升高可能发挥了一定作用。●吸烟与尼古丁暴露:妊娠期间或产褥期母亲吸烟与婴儿腹绞痛风险增加相关。●偏头痛的早期形式:婴儿腹绞痛可能是儿童期偏头痛的一种早期表现,在婴儿期曾有腹绞痛者更常在青春期出现无先兆偏头痛。心理社会因素:主要是气质、过度刺激和父母因素。●气质:人们认为儿童的先天特性与其周围环境的“配合良好”程度可能影响婴儿哭闹等行为方式。●过度刺激:婴儿在傍晚或者晚上的哭闹是对漫长一天的环境刺激暴露的情绪释放,是维持稳态的一种方式。●父母因素:包括家庭压力、母亲焦虑及母亲将紧张情绪传递给婴儿,婴儿肠绞痛还与母亲妊娠早期的情绪紧张或抑郁史之间具有相关性,妊娠期间父亲的抑郁症状也与婴儿的过度哭闹相关。具体表现:●阵发性:肠绞痛的哭闹/烦躁行为一般是阵发性的。肠绞痛发作通常具有明确的开始和结束。与发作前一刻婴儿正在做什么无明确关系,婴儿可能正处于开心、烦躁、进食、甚至睡觉的状态。这类哭闹会突然发作,并常集中于傍晚、晚上。●性质差异:与非肠绞痛性哭闹相比,肠绞痛的哭闹更大声、音调更高且更富于变化、更激烈和发音障碍更严重。肠绞痛的哭闹可能听起来宝宝像是处于疼痛状态,或更像尖叫而非哭闹。其哭声更加急迫、尖锐、刺耳、亢奋、以及更加令人反感、痛苦、不适和愤怒。●张力过高:肠绞痛发作可能伴有张力过高的身体特征,包括面部潮红、口周苍白、腹部紧张或膨隆、下肢屈曲向胸前靠拢、紧握双拳、上肢僵硬或和紧绷,或者弓背。●难以安抚:无论父母做什么都难以安抚腹绞痛的宝宝,可能有一些阶段哭闹已减弱,但宝宝仍难以安抚,可能会在排气或排便后观察到哭闹缓解。除了肠绞痛外还有哪些因素可让婴儿比平时哭闹多? 宝宝疼痛、生病、饥饿、太热、太冷或太疲倦时,可能比平时哭闹多。当对配方奶粉或母乳中的食物成分过敏时,宝宝也可比平时哭闹多。(母亲吃的食物可通过母乳进入孩子体内。)有针对肠绞痛的检查吗? 目前没有针对肠绞痛的检查。但通过与您交流和对您的宝宝进行体格检查,医护人员应该能判断您的宝宝是否存在此情况。做些什么来让宝宝停止哭闹呢? 尝试不同的措施来帮助宝宝停止哭闹:●使用可防止宝宝吞入过多空气的奶瓶●喂养时让宝宝采取直坐位●更多地用您的手臂、背巾或前置背袋抱着宝宝●带宝宝乘车●给宝宝进行温水浴●把宝宝放在婴儿秋千上●用襁褓包裹宝宝●把宝宝放在干衣机旁或其他产生背景噪音的东西旁●按摩宝宝的腹部●更换宝宝的奶粉,或您如果哺乳则应避免吃某些食物:尝试这些措施前,务必先咨询医护人员。 益生菌、乳糖酶、婴儿推拿、西甲硅油等措施均未证实对肠绞痛有缓解作用。何时需要就医: 若有以下情况,请及时就医:●宝宝不足3个月并出现发热:直肠温度大于等于38℃。●宝宝连续不停地哭了2个小时以上。●宝宝拒绝进食或饮入液体,多次呕吐,或者出现血便。●宝宝没有反应或者其他行为异常。如果有以下情况,最好也请医生看看:●对宝宝的哭闹感到担心或不知道如何是好。●宝宝在进食后大量呕吐、存在腹泻或存在排便困难。●宝宝大于4个月仍有肠绞痛。●宝宝体重增长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