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长不看版1.流感是流感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轻症流感需在家隔离,即尽量减少和家人的密切接触,独居房间注意通风。2.得了流感会反复或者持续高热,在没有并发症的情况下可能会发烧1-5天。流感症状与新冠类似,甲流或新冠抗原或核酸检测可帮助明确诊断。3.没有合并细菌感染的流感不需要使用抗生素(即平常所说的“消炎药”)治疗。4.目前可用于治疗流感有效的口服抗病毒药有:奥司他韦、玛巴洛沙韦、阿比多尔。其他抗流感病毒的药物还包括静脉使用的帕拉米韦和吸入粉雾剂扎那米韦。但抗流感病毒药并不是退热药。使用抗病毒药可缩短病程,但在病程中体温仍可反复。5.即使不使用抗病毒治疗,流感也是可以自愈的(即可以自行好转)。那我们为什么还要使用抗病毒药物呢?因为使用奥司他韦等药物可以缩短病程和减少(并不是杜绝)并发症的发生。抗病毒药应在出现症状后24-48小时内尽早使用。6.流感的并发症很多,并且容易危及生命。并发症的发生与流感病毒毒株的毒力、患者的免疫力等有关,尽早使用奥司他韦等抗流感药物可以减少但不能杜绝并发症的发生。请正确认识这一点,积极配合医生的诊疗。7.流感重在预防,请每年接种流感疫苗。年龄>6个月、孕妇及哺乳期均可接种灭活流感疫苗。想要知道更多版1.什么是流感?流感是流行性感冒的简称,与普通感冒不同。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2.流感怎么传染人的?流感和新冠一样,主要通过空气中的飞沫,人与人、病禽、病畜之间的密切接触或与被污染物品的接触传播。一般秋冬季节是其高发期。近年也有反季的流感暴发。3.怎么知道自己得流感了呢?在流感暴发的季节(比如秋冬季),特别是在1周内接触过有“流感样症状”的患者后出现类似症状,需要高度怀疑流感。那什么是“流感样症状”呢?如:高热(T>39℃)、肌肉酸痛、显著乏力,呼吸道症状如鼻塞、流清涕、咽痛、咳嗽、咳痰等可能并不严重。还可以有畏寒、寒战、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是不是跟新冠病毒感染差不多?那怎么跟新冠区别呢?如果出现症状,可以行甲流抗原检测以明确。4.流感严重吗?不合并并发症的流感病程在7-10天(病程和热程不一样,病程是指所有症状恢复的时间),并且可以自愈。也就是说免疫力正常的人即使不使用药物7-10天也可以恢复。流感病毒感染可以降低人体免疫力,一些本来免疫力较差的人群(如儿童、孕妇、65岁以上的老人、慢性病患者如糖尿病、慢性肾病、风湿系统疾病,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激素等药物的患者)容易出现并发症。比较常见的并发症是肺炎、肝损害等,严重的流感可以出现心肌炎、脑炎等危及生命的并发症。5.得了流感应该怎么办呢?既然流感跟新冠一样是一种呼吸道传染病,那么,得了流感也需要隔离。没有并发症不需要住院的患者应在家隔离。尽量独居,减少与家人的密切接触,房间注意通风。其次,流感是病毒感染引起来的。单纯的流感(不合并细菌感染等并发症)不需要使用抗生素(无论是口服的还是静脉的)。目前临床使用奥司他韦、帕拉米韦、玛巴洛沙韦、阿比多尔等药物治疗流感。抗流感药物应该尽量在24-48小时内使用。6.得了流感恢复之后还会再得吗?短期内不会再得同一种流感病毒引起的流感。具体的说就是:流感分为很多很多种亚型,比如甲型H1N1、甲型H7N9、甲型H5N1、乙型Yamagata、乙型Victoria流感病毒等,不同亚型之间没有交叉免疫。也就是说得了乙型Yamagata流感短时间内不会再得乙型Yamagata流感,但还是会得甲型流感。7.有办法预防流感吗?流感疫苗可以产生6-10个月的保护期,因此为了预防流感,可以在每年9-10月流行季前接种流感疫苗。社区医院可以接种流感疫苗。接种流感疫苗后可能会有轻微的发热、全身乏力、流涕等类似流感的不适症状,可以给予布洛芬等药物对症治疗。流感疫苗是根据往年流行的病毒毒株进行预测今年可能流行的病毒毒株而制作的。也就是说如果今年流行的毒株没有被预测到,即使接种了疫苗,仍然可能得流感。比如今年的三价疫苗包括了甲型H1N1和H3N2以及乙型Victoria病毒株系,但今年流行的是乙型Yamagata病毒株系,因此即使接种了疫苗,仍可能患乙型Yamagata型流感。那流感疫苗就没用了吗?不是的。因为总体来说,接种疫苗,可以降低得流感的概率。因此,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措施。年龄>6个月才可以接种流感疫苗。灭活的流感疫苗孕妇和哺乳期也可以接种。流感疫苗需要每年接种。还有不懂的或者想知道的,欢迎留言~~
写在前面:发热是继发于其他原因的机体自我保护反应,大部分急性(短期)发热对身体没有害处。识别有风险的发热,正确使用退热方法!一、测量工具:强烈建议使用电子体温计。电子体温计测量温度与水银体温计无明显差异,水银体温计破碎会导致玻璃碎片损伤和水银挥发导致汞中毒。二、测量部位:建议测量口温或腋温。额温和耳温应用较少。三、判读是否发热,发热程度:清晨体温低于傍晚,昼夜温度一般相差不超过1℃。以下体温为清晨体温。①口腔温度:低热:37.3~38℃;中热:38.1~39℃;高热:39.1~41℃;超高热:>41℃。②腋窝温度:低热:37.5℃~38℃;中热:38.1℃~39℃;高热:39.1℃~41℃;超高热:>41℃。四、退热指征:体温为高热(>39℃);或者出现危险型发热的症状。五、退热方法:1.药物:①对乙酰氨基酚:年龄≥2个月,无肝功能损伤,无对乙酰氨基酚过敏。婴幼儿及儿童按公斤体重,详见说明书;成人1-2片/次。用药间隔为6小时,每天不超过4次,连续使用不超过3天。②布洛芬:年龄≥6个月,无肾功能损伤,无布洛芬过敏。用法同对乙酰氨基酚。③妊娠期和哺乳期建议使用对乙酰氨基酚。④儿童不建议使用阿司匹林退烧。2.物理降温:寒战时注意保暖,非寒战时勿捂热。①温水擦浴:40℃温水为宜,出汗后宜将汗水擦净。②冰袋或冰冻矿泉水瓶:勿直接与皮肤接触;放在额头、腋窝、腹股沟、腘窝等大血管处;留一侧腋窝监测体温。③降低室温。④多饮温水:补充发热损失的水分;帮助发汗降温。⑤不建议使用酒精擦拭:因为发热时经皮肤吸收酒精量会增加,易增加脏器负担,影响用药。六、识别有风险的发热——需立即给予降温处理(包括药物和物理方法)并尽快赶往医院急诊。①婴幼儿:不舒适、哭闹、拒食、抽搐、昏迷。②儿童(14周岁以下):精神差,进食差,惊厥。③成人:高热>2小时,晕厥,昏迷,谵妄(烦躁、胡言乱语)。④老人:有心脑血管基础病,高热>2小时,抽搐,晕厥,昏迷、谵妄。七、关于发热的一些小常识——正确认识和处理发热,不紧张不慌乱。①发热是机体自我保护的一种生理反应,并不是所有发热都需要立即给予退热处理。②寒战是体温上升过程的一种表现,无有效处理方法。当体温升高到一定水平会自行停止。寒战期间一般建议做一些保暖措施,提高舒适度。寒战停止后体温会显著升高,根据情况给予对症处理。③发热温度与病情的严重程度并不成正比,除了体温,还需要观察其他情况,比如第六条中提到的观察指标。④惊厥发作与体温高低没有绝对关系,退热处理并不能预防惊厥发作,所以发生惊厥应及时就诊。(关于惊厥的处理以后有机会可以再写一篇)⑤用药或物理降温后体温下降仍然需要时间,在一般情况(生命体征:呼吸、心率、血压、神志)平稳的情况下,建议半小时到1小时测一次体温,减轻焦虑。体温>39℃超过2小时,请及时就诊。本文仅针对发热症状的识别及处理,不能解决引起发热的原发病,发热反复超过3天请及时于普通门诊就诊。本文系杨路露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相信所有到医院就诊的患者,心中的第一个疑问多半是“我得的是什么病啊?”,转换成医生的任务来说,就是完成患者所患疾病的诊断。那么疾病的诊断是怎么完成的呢?为方便大家理解,在这里借用一些熟知的数学知识来介绍临床诊断过程。数学的第一堂课教的是1+1=2。那么在医学诊断中,1“加”1等于几呢?我们看病时,首先向医生提及的是自己的痛苦的症状,医生会根据症状询问病史,包括症状发生的时间、有没有诱发因素、有没有传染病史等等,医生还会为我们进行体格检查,通过体格检查,有时候会发现与症状有关的异常的体征。这些症状、病史、体征等,就像应用题里提出的各种条件。我们做过数学题,都知道,同一道题,提取的条件不同,使用的解题方法不同,可能会得出不同的答案,也就是说不一定能解出正确答案。条件不足时,或解题方法未被掌握时,甚至无法得出答案。医学问题比我们所做的应用题更复杂的地方在于,不同的疾病可能有相似的表现(异病同状),同一个疾病在不同的阶段、不同的人身上,可能有不同的表现(同病异状)——也就是说有很多混淆条件。所以,从这些繁杂的条件中,找到真正有用的条件,是需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对于医生来说,这个筛选条件的过程就是通过化验检查来完成的。医生开具的化验检查,有的是用于寻找真正有用的条件,有的是为了排除混淆视听的条件——其实最终的目的也是为了得出正确的答案。那么我们不能只选择用于寻找有用条件的化验检查吗?不是不能,是在实际问题中这样理想化的解决方案几乎无法实现。就像我们前面说的,如何不被混淆条件扰乱寻找到需要的x和y,就是一个很大问题。其次,x和y应该使用加法还是减法来计算,也是一个问题。当我们面临的实际问题过多时,帮助我们排除其它混淆条件的化验检查,就像是减法,减去了我们不需要的或者会引导我们做出错误判断的条件,就好比只有修剪了横七竖八的枝条,才能看清主干的样子。那当我们通过努力终于找到了1和1,通过1和1就能得出正确答案了吗?这里,我们不得不先考虑一个重要的问题,正确答案是由谁来定的?在临床工作中,所谓的“正确答案”是由诊断的“金标准”来定的。金标准是指当前医学界公认的最准确、最可靠的诊断方法。金标准通常具有高灵敏度和高特异性,能够准确区分“有病”和“无病”。比如病理诊断被认为是许多疾病,特别是癌症临床诊断的金标准,其确诊率高达99%以上,误诊率较低。但并不是所有疾病都有诊断的金标准。有些疾病是靠一系列症状、流行病学史、化验、检查结果的组合,组成的诊断标准来确诊的。首先,组合而成的诊断标准,由于条件的各种可能性,如前文所说的“异病同状、同病异状”,诊断的准确率必然不如有金标准的疾病。其次,即便有金标准的疾病,如果在疾病的进展过程中,没能达到金标准的诊断标准,也不能被敲定为该疾病。甚至,虽然我们选择作为金标准的诊断方法的误诊率低,但不代表没有漏诊率。换句话说,采用了金标准的诊断方法,未能得到阳性结果,可能是因为不是该疾病,也有可能是出现了漏诊。现在,我们了解了疾病诊断的所有过程,即医生通过病史、症状、体征等,选择适当的化验、检查,根据以上所有条件的组合,理想情况下,最终明确疾病的诊断。有些情况下,通过排除其它可能相似的疾病,确定最有可能的疾病诊断,这种诊断方法叫做排除性诊断。通过以上介绍的诊断过程可以看出,实际的医学问题,不是简单的加减法,而是复杂的、不能完全被人为控制的概率问题。更重要的,患病不是一个简单数学问题,患病的是人,人的健康和生命问题,不像数学问题那样“无情”,因此没有太多容错的机会。所以医生们通过不断地努力学习医学知识,在临床中不断地总结经验,为患者提供更精准的诊断。在精准诊断的基础上,才能使患者得到更有的放矢的治疗。而患者回馈的信任是医生们坚持为患者保驾护航的不懈动力。2024年9月17日是第六届世界患者安全日,今年的口号是“判断对,保安全”。希望通过让广大患者了解疾病诊断的过程,让医患同心——“改善诊断,促进患者安全”。
直播时间:2022年12月18日15:03主讲人:邢全台主任医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感染性疾病科问题及答案:问题:三高的人发烧能吃布洛芬吗?布洛芬能和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格列齐特缓释片一起吃吗视频解答:点击这里查看详情>>>问题:强直性脊柱炎病情不稳定没打疫苗,最近感染了,听说患有基础病的人感染后会比较重。有点担心,视频解答:点击这里查看详情>>>问题:第三天,黄痰。不烧。浑身疼。舌头尖红。嗓子疼。用吃头孢不。吃莲花对症不视频解答:点击这里查看详情>>>问题:高血压得了新冠能吃什么药?视频解答:点击这里查看详情>>>问题:孩子快三岁三十八度多,突然打挺一下,眼睛上翻,无意识大概十秒左右,是惊厥吗,需要去医院吗第一次这样视频解答:点击这里查看详情>>>问题:您好,请问78岁老人,退烧后,又连续四天出现夜里低热37.5,白天体温正常,要吃药吗、谢谢视频解答:点击这里查看详情>>>问题:孩子快三岁三十八度多,突然打挺一下,眼睛上翻,无意识大概十秒左右,是惊厥吗,需要去医院吗第一次这样视频解答:点击这里查看详情>>>问题:你好主任,如果家人前后两三天全了,有的已经退烧了,需要分开隔离吗?视频解答:点击这里查看详情>>>问题:我是受寒感冒,家里有复方金银花颗粒视频解答:点击这里查看详情>>>问题:邢主任您好!75岁老人,男性。新冠第六天,频繁咳嗽有痰怎么办?其它视频解答:点击这里查看详情>>>问题:阳了自己居家,阳康后几天家人可以回家一起居住视频解答:点击这里查看详情>>>问题:刑医生好,14岁丙肝服用一个月吉三代,现在鼻塞咳嗽黄痰,可以使用什么药物呢?有什么药物禁忌呢?视频解答:点击这里查看详情>>>
其实,看看歪果仁目前的生活状态也就明白了,他们敢于不戴口罩随便聚会,不是傻瓜不要命。除了少数传染病能够一生只得一次(比如麻疹,流行性腮腺炎,水痘,脊髓灰质炎)外,大部分传染性疾病都有可能重复感染,但是,一般来说,感染以后产生的免疫一般还是比较强的,感染后短期内不会再感染,再感染的话,也是少数人,而且一般在半年后,也不会集中暴发,有充足的时间应对。所以,同样一句话,看你怎么说,怎么理解。这次全国性的疫情过去之后,相信我们能够自由自在地聚会,走亲戚,看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