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热盐敷肚脐和两胁能温肺止咳。两胁通肺,肚脐连肾。 冬季咳嗽的发病率上升,许多老人咳嗽连续十来天,每次咳嗽都超过15秒,这是寒气伤肺所致。用热盐敷肚脐和两胁能温肺止咳。盐炒热之后,其温热之性可以进入肺、肾二经,温养肾阳、利顺肺气,故能温肺止咳。 娶粗盐200克,炒10-15分钟,倒在致密的干毛巾或厚棉布上,迅速扎好口,不要让盐漏出来。待温热时将盐包放在脐上,来回熨烫皮肤,持续5分钟。再把盐包置于两侧胁肋部上下熨烫皮肤,每侧5分钟,这些部位均可以重复3-4次,直至盐包变凉。1天1次,一般1-2次后咳嗽就可以明显减轻,严重者连续7天。
1.在学习、工作或其他活动中,往往不能仔细注意到细节,或者常发生粗心所致的错误。2.在学习、工作或游戏活动时,注意往往难以持久。3.与之对话时,往往心不在焉,似听非听。4.往往不能听从教导以完成功课作业、日常家务或工作(并非因为对立行为或不理解教导)。5.往往难以完成作业或活动。6.往往逃避、不喜欢或不愿意参加那些需要精力持久的作业或工作,如做功课或家务。7.往往遗失作业或活动所必需的东西,如玩具、课本、家庭作业、铅笔或其他学习工具。8.往往易因外界刺激而分心。9.往往遗忘日常活动。10.手或足往往有很多小动作,或在座位上扭动11.往往在教室里,或其他要求坐好的场合,擅自离开坐位12.往往在不合适场合过多地奔来奔去或爬上爬下(青少年或13.成年人,可能只是坐立不安的主观感受)14.往往不能安静地参加游戏或课余活动15.往往一刻不停地活动,似乎有个机器在驱动他16.往往讲话过多17.往往在他人(老师)问题尚未问完时便急于回答18.往往难以静等轮换19.往往在他人讲话或游戏时予以打断或插嘴至少6项以上;出现于7岁以前;病程持续6个月以上;症状存在于两个以上场合,如在学校、在工作室(或诊室)、在家。排除了广泛发育障碍、精神分裂症或其他精神障碍的可能,不能用其他精神障碍进行解释,如心境障碍、焦虑障碍、分离性障碍、或人格障碍等。
(作者简介:庄礼兴,男,广州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第一附属医院针灸科主任,中国针灸学会临床分会常务理事,广东省针灸学会常务理事,广东中医药研究促进会副理事长,中国临床康复杂志编委。) 穴位埋线疗法是将消毒过的羊肠线埋入一定穴位,利用羊肠线对穴位的持续刺激作用来治疗疾病的方法。它是中国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相结合的产物,是对祖国医学的继承与创新。其具体操作方法主要有三种:穿刺针埋线法(植线法)、三角针埋线法、切开埋线法。埋线多选用肌肉较丰满的部位和穴位,以腰背部及腹部、四肢穴最常用。其主要应用于一些慢性病症,如:哮喘、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胃下垂、腹泻、便秘、遗尿、面神经麻痹、腰腿痛、癫痫、神经官能症、中风、痛经等。笔者在临床中以穴位埋线疗法为主治疗癫痫,效果显著,兹介绍如下。1.基本方法 以穴位埋线疗法为主要治疗措施。选穴:A:大椎、心俞(双);B:大椎、肝俞(双)。两组穴位交替使用。可以同时外加辨证取穴,如风火上炎型加胆俞,风动痰阻型加风池,瘀血内停型加隔俞,心脾两虚型加脾俞,肾元不足型加肾俞等。根据临床病例辨证选穴,左右交替。操作方法:先将0~1号10cm医用羊肠线浸泡于安定液(含量10mg/2ml)中,24小时后备用(操作时剪取1cm)。将所选穴位常规消毒,铺无菌小洞巾,在选定穴位处用龙胆紫作出针点的标记,皮肤消毒后用1%利多卡因作局部浸润麻醉,镊取一段约1cm长的药线,放置在穿刺针的前端,后接针芯,左手拇食指绷紧或捏起进针部位皮肤,右手持针,刺入到穴位后,边推针芯,边退针管,放松皮肤,轻揉局部,使带有药液的羊肠线完全埋入穴位,针孔处用消毒棉签醮安而碘按压片刻,覆盖纱布3~5天。每次可选用一组穴位,2周后交替使用另一组穴位,4次为一疗程。注意:操作当天针口防止感染。2、临床体会经观察1年后统计治疗癫痫的有效率。总的来说,穴位埋药线治疗特发性癫痫和症状性癫痫均有明显的效果,总有效率达90.91%。其中,特发性癫痫总有效率91.67%,症状性癫痫总有效率90.0%。如果患者就诊时已口服抗癫痫西药,则嘱其继续服用,然后根据发作控制的情况有计划地缓慢减量。 3、讨论 1、)癫痫是一种发作性神志异常的脑部慢性疾病,以大脑神经元过度放电所致的突然、反复、短暂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常为特征。发病率高,治疗困难,易于反复。常规抗癫痫药物使癫痫病人在控制了癫痫症状后,仍然要忍受其毒副作用带来的在生理、精神等方面的痛苦。针灸结合西药治疗各型癫痫疗效好、简便、毒副作用少,具有一定的临床优势。癫痫全身强直-阵挛发作在祖国医学中称为“痫证”、“癫疾”。《灵枢·经脉》:“督脉……实则脊强,虚则头重,高摇之”。督脉是人体诸阳经的总汇。针刺大椎,能激发督脉经气,调整和振奋全身的阳气,使经络疏通。孙思邈提出“若脊背反张”取大椎和诸脏俞穴。因此选取大椎配合肝俞和心俞有其较好的理论依据。 2、)《灵枢· 终始》云:“久病者,邪气入深,刺此病者,深内而久留之。”穴位埋药线疗法正是基于这种理论而产生的一种新兴的穴位刺激疗法,尤其适应于癫痫这类顽疾。将以安定液泡制过的羊肠线,埋入癫痫患者特定穴位中,异物在局部产生一个兴奋灶,通过神经末梢将电冲动传至大脑,在大脑皮层形成一个优势兴奋灶,摩擦的兴奋灶可能对病灶产生良性诱导,从而缓解病灶的放电,达到控制癫痫发作的目的。同时,羊肠线在穴位内经过软化、液化、吸收的过程,会对穴位产生持久的刺激,延长了对经络穴位的刺激时间,以起到穴位刺激的续效作用,因而弥补了一般针刺治疗刺激时间短、疗效不持久、疾病愈后不易巩固疗效的缺点。穴位埋药线初期对穴位产生机械性刺激,以后羊肠线液化吸收,产生化学性刺激,加上安定的缓慢释放具有穴位刺激疗法、组织疗法及药物疗法的共同作用。其整个损伤过程实际上包括了中医的穴位封闭、针刺、刺血、留针(埋线)、机体组织损伤等多种刺激反应。多种刺激效应融为一体,互相配合,相得益彰,共同发挥作用,形成一种复杂而持久柔和的非特异性刺激冲动,一部分经传入神经到相应神经节段的脊髓后角后,抑制相邻的病理信息,内传脏腑起调节作用;另一部分经脊髓后角上传大脑皮层,加强了中枢对病理刺激传入兴奋的干扰、抑制和替代,再通过神经――体液调节来调整脏腑,从而达到治愈癫痫的目的。3、)患者合并有严重心、肝、肾疾病,有肿瘤、结核等病,或有出血倾向疾病,可能影响穴位埋线者,不宜采用穴位埋药线的方法。穴位埋线当天,患者应注意饮食,不可进食海鲜等易引起过敏物质。治疗期间注意休息,调节情志,不可过于疲劳。另外,注意天气变化,避风寒,谨防天气突然变化引起癫痫发作。患者在穴位埋线的同时,应继续口服抗癫痫西药,在病情得到一定控制时,可慢慢减量。不可随意中断口服药物,防止诱发癫痫。4、)癫痫治疗是个长期的过程,通常在控制发作1~2年后才考虑抗癫痫药物的减量和停药,部分患者甚至需终生服药。治疗中应取得患者和家属的配合。穴位埋药线有助于癫痫的控制和减轻西药的副作用,应详细记载患者的发作情况和不良反应,进行跟踪随访。(本文发表于《新中医》2004年第一期,内容有所修改)发表于:2008-12-05 21:13
虽然孤独症的病因还不完全清楚,但目前的研究表明,某些危险因素可能同孤独症的发病相关。引起孤独症的危险因素可以归纳为:遗传、感染与免疫和孕期理化因子刺激。 遗传因素 双生子研究显示,孤独症在单卵双生子中的共患病率高达61%~90%,而异卵双生子则未见明显的共患病情况。在兄弟姊妹之间的再患病率,估计在4.5%左右。这些现象提示孤独症存在遗传倾向性。1. 研究显示,某些染色体异常可能会导致孤独症的发生。目前已知的相关染色体有7q、22q13、2q37、18q、Xp;某些性染色体异常也会出现孤独症的表现。如47、XYY以及45、X/46、XY嵌合体等。较常见的表现出孤独症症状的染色体病有4种:脆性X染色体综合征、结节性硬化症、15q双倍体和苯丙酮尿症。2. 每年均有新的关于孤独症候选基因的报道。近年来新报道的孤独症候选基因有clock,PRKCBl、CNTN4,CNTCAP2、immune gene、STK39、MAOA、CSMD3、DRD1、neurexinl、SLC25A12、JARDlC、Pax6。另有研究报道,在汉族孤独症患者中,NRP2基因存在遗传多态性。3. 繁多的候选基因提示了孤独症是一种多基因遗传病,即孤独症可能是在一定的遗传倾向性下,由环境致病因子诱发的疾病。 感染与免疫因素 早在20世纪70年代末就有研究发现,孕妇患病毒感染后,其子代患孤独症的机率增大。后来数个研究均提示,孕期感染与孤独症发生可能有一定的关系。目前已知的相关病原体有: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单纯疱疹病毒、梅毒螺旋体和弓形虫等。目前推测,这些病原体产生的抗体,由胎盘进入胎儿体内,与胎儿正在发育的神经系统发生交叉免疫反应,干扰了神经系统的正常发育,从而导致了孤独症的发生。 孕期理化因子刺激 受孕早期孕妇若有反应停和丙戊酸盐类抗癫痫类药物的用药史以及酗酒等,可导致子代患孤独症的机率增加。根据这些研究,对怀孕12.5 d的大鼠一次性高剂量腹腔注射丙戊酸钠,其子代鼠表现出类似孤独症的行为学表现。还有研究发现,孕期大鼠暴露于反复冷冻刺激中,也会增加子代患孤独症的机率;对孕鼠进行反复冷冻刺激,其子代也表现出孤独症的行为学特征。自闭症患者不宜吃的食物1. 谷类食物:我们所说的谷类食物主要指大麦、燕麦和黑麦等制成的食物。不包括大米和土豆等我们经常食用的食物。因此,自闭症的家长应注意尽量避免给孩子食用诸如黑面包、燕麦片、面食类(如馒头、包子、饼干)之类的东西。2. 水杨酸盐食物:含水杨酸成分高的食物对自闭症患者有不良作用。因为水杨酸对人体的胃肠道有严重的负作用,会导致消化道的可通透性增加,这些食物包括橘子、橙、胡柚、柠檬、番茄等。值得提醒家长的是,阿司匹林也含有大量的水杨酸。因此,家长不仅应注意尽量避免给孩子吃这类食物,在孩子感冒发烧时也尽量不要使用阿司匹林。3. 酪蛋白食物:由于自闭症儿童无法彻底分解牛奶中的酪蛋白,造成消化道内带有鸦片活性的短肽链增多,从而影响他们的症状,因此,控制自闭症儿童不吃或尽量少吃奶制品对他们来说是有利的。除此之外,还有鸡蛋、鲜奶蛋糕、奶酪、冰欺凌、酸奶等食物也同样富含酪蛋白,家长应该控制其孩子对这些食物的摄入。值得提出的是,由于牛奶含有丰富的营养,因此家长在控制这些食物的同时,应注意补充各类替代品,如豆奶或蔬菜等。4. 含色素的食物:硫酸盐对人体的消化功能有着非常的作用。如果人体的胃肠道内缺乏硫酸盐,那么消化道的可同透性就会增加,带有鸦片活性的钛就容易进入血液,自闭症患者的症状也将变得恶化。因此,在消化过程中,任何需要使用硫酸盐的食物都不利于自闭症患者的好转。无论是天然的还是人工合成的色素食品,在人体内消化时都需要硫酸盐,这些食品包括巧克力、橘子汁、彩色泡泡糖等。因此,这些食物应尽量避免给孩子吃。5. 在控制上述4类食物后,家长还可根据自己孩子对食物的不同反应来选择其他的食物加以控制。如有些自闭症儿童食用牛肉和茄子后会有不良的情绪或行为反应。制定一份记录表,写下你的孩子每天所吃的食物和当日的情绪、行为表现,观察3-6个月,看自闭症儿童的症状有无好转,将有助于你找到这些特定的,对你孩子有影响的食物。如下表。自闭症患者适合吃的食物1. 萝卜、萝卜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和多种维生素,其中维生素C的含量比梨高8~10倍。萝卜不含草酸,不仅不会与食物中的钙结合,更有利于钙的吸收,对自闭症患者很有好处。2. 青菜、清热除烦,行气祛瘀,消肿散结,通利胃肠。主治肺热咳嗽,身热,口渴,胸闷,心烦,食少便秘腹胀等病症,对自闭症患者很有好处。3. 土豆、膳食纤维是植物细胞的坚韧壁层,吃进人体后,不被吸收,也不提供热量,但因在新陈代谢中的作用不可或缺,所以继糖类、蛋白质、脂肪、水、矿物质和维生素之后,被列为“第7类营养素”。4. 苹果、苹果中的果胶和鞣酸有收敛作用,可将肠道内积聚的毒素和废物排出体外。其中的粗纤维能松软粪便,利于排泄;有机酸能刺激肠壁,增加蠕动作用;而维生素C更有效保护心血管。5. 核桃:核桃可以改善睡眠质量,常用来治疗神经衰弱、失眠、健忘、多梦等症状。具体吃法是配以黑芝麻,捣成糊状,睡前服用15克,效果非常明显。6. 葵花籽:葵花籽含多种氨基酸和维生素B3,可改善脑细胞抑制机能,起到镇静安神的作用。每晚餐后嗑一把葵花籽,有催眠作用。7. 大枣:大枣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C、钙、磷、铁等营养成分,有补脾安神,治疗烦闷、不睡的作用。每晚取大枣20至30枚,临睡前服用。
多动症是儿童和青少年期间最为普遍的心理障碍之一。这类患儿的智能正常或基本正常但学习、行为及情绪方面有缺陷,表现为注意力不易集中注意短暂,活动过多,情绪易冲动以致影响学习成绩在家庭及学校均难与人相处,日常生活中使家长和老师感到困难。近年来有人发现,儿童多动症与患儿摄入的营养成分有关。如果能适当调整患儿的饮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症状。 小儿多动症的饮食注意事项 1、患多动症的儿童可多吃鱼。鱼类脂肪中含有大量不饱和脂肪酸,对脑细胞的发育有重要的作用,还可以改善脑功能,提高记忆力、判断力。 2、患儿还宜多食富含卵磷脂和B族维生素的食物,平时给孩子多吃一些瘦肉、蕈类、豆制品等含卵磷脂多的食物,对改善记忆也有帮助。因此,食用蛋黄、豆制品、鱼头等,对多动症儿童也是有益的。 3、要经常食用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鸡蛋、牛奶等,它们可使体内有关氨基酸增多,缓解多动症。 4、在微量元素方面,应食富含铁和锌的食物,如动物肝脏、动物血,以及一些海产品(鱼、虾、牡蛎、海带等)。为了平衡膳食,每天还应食用新鲜蔬菜和水果。 科学家建议 对因遗传造成的多动症儿童,不宜服用水杨酸类药物,也不宜多用含水杨酸较多的食物,食品中少加调味品,这样更有利于儿童的健康成长。
遗尿症俗称尿床,通常指小儿在熟睡时不自主地排尿。一般至4岁时仅20%有遗尿,10岁时5%有遗尿,有少数患者遗尿症状持续到成年期。没有明显尿路或神经系统器质性病变者称为原发性遗尿,约占70%~80%,继发于下尿路梗阻(如尿道瓣膜)、膀胱炎、神经原性膀胱(神经病变引起的排尿功能障碍)等疾患者称为继发性遗尿,患儿除夜间尿床外,日间常有尿频、尿急或排尿困难,尿流细等症状。病因 引起遗尿的原因,有些是由于泌尿生殖器官的局部刺激,如包茎、包皮过长、外阴炎、先天性尿道畸形、尿路感染等引起,其次与脊柱裂、癫痫、糖尿病、尿崩症等全身疾病有关。但是绝大多数儿童遗尿的出现与疾病无关,是出于心理因素或其他各种因素造成的。遗传因素 本病的家族发病率甚高。国外报道74%的男孩和58%的儿童遗尿症女孩,其父母双方或单方有遗尿症的历史。单卵双胎同时发生遗尿者较双卵双胎者为多。提示遗传与本病有一定关系。功能性膀胱容量减少1970年有人曾经用膀胱内压测量方法研究63名遗尿儿童,发现膀胱容量比预计少30%。1992年我院对44例遗尿儿童作膀胱B型超声检查,除1例正常外,膀胱容量均不同程度小于正常,平均小于正常50%。睡眠过深 根据不少家长反应,这类患儿夜间睡眠很深,不易唤醒,唤醒之后,往往还是迷迷糊糊、半醒不醒因此夜间唤醒排尿,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相对比较困难。其原因在于睡眠过深,不能接受来自膀胱的尿意而觉醒发生反射性排尿,遂成遗尿。心理因素 亲人的突然死伤,父母吵闹离异,母子长期隔离,黑夜恐惧受惊,均可导致孩子遗尿。有些孩子自幼没有养成控制小便的习惯和能力,一出现尿床,便受到家长的责备、打骂,长期处于过度紧张状态中,每天晚上睡前总要提心吊胆,生怕再次尿床,继而产生自卑心理,使遗尿经久不愈。心理因素不但可促使以往已有控制小便能力的儿童重新发生遗尿,而且还可使少数患儿在发生遗尿后,逐渐形成习惯,有些甚至至成人仍无法改变。排尿习惯训练不良 有些患儿使用尿布时间过长,以致自幼就没有养成自己控制排尿的习惯,有的母亲训练幼儿的方法不对,夜间把幼儿唤醒后,让他坐在便盆上边玩边拉尿,最后也没有看看是否已经排尿,就把孩子抱上床。这样幼儿不可能把排尿与坐便盆联系在一起,构成条件反射。因为孩子有时排了尿,有时是坐在便盆上玩,并未排尿,这样反会造成孩子排尿紊乱,不可能形成规律。还有的母亲常在晚上把孩子弄醒强迫排尿,不管孩子如何挣扎、哭闹,反正不排尿就不让孩子离开便盆,这样会使幼儿对排尿产生恐惧、紧张心理,同样不利于培养有规律的排尿习惯。儿童遗尿症的性格特征 迄今,虽然尚无足够证据说明,遗尿与儿童的性格之间有明确的关系。但是,遗尿的儿童大多数具有胆小、被动、过于敏感和易于兴奋的性格特点。此外,遗尿患儿可由于遗尿,自己感到不光彩,不愿让别人知道,因此不喜欢与其他孩子多接触,亦不愿参加集体活动,而逐渐形成羞怯、自卑、孤独、内向的性格。诊断鉴别1.病史 3岁以上小儿白天能正常排尿,但睡眠中遗尿,每夜1一2次或更多,或数日遗尿l一2次,并常在梦中遗尿。2.检查 可有包茎,包皮过长、尿道口狭窄、包皮阴茎头炎等疾病,但无异常漏尿孔道发现。3.化验检查尿常规无异常。4.X线检查 无先天性脊柱裂和脊膜膨出。5.尿路造影显示无异常发现。[2]治疗调整饮食每天下午4点以后少饮水,晚饭最好少吃流质,宜偏咸偏干些,临睡前不要喝水(夏天除外),也不宜吃西瓜、桔子、生梨等水果及牛奶,以减少夜里膀胱的贮尿量。纠正方法1.还需注意睡前应尽量减少小儿的摄入量,鼓励小儿在在膀胱容量最大时排尿,帮助小儿树立战胜尿床习惯的自信。2、还可摸清患儿大致尿床的时间,争取在尿床前叫醒或者用闹钟惊醒患儿,从而逐步养成定时起床排尿的习惯。3、如以上效果均不佳时,再考虑在医生的指导下用一些药物配合治疗。4.至于一些由于器质性疾病(如大脑发育不全、脊柱发育不全、泌尿道畸形、脊柱裂等)所引起的遗尿症,则应该请医生给予治疗。建立合理的生活制度应该使孩子的生活、饮食起居有规律。应避免孩子过度疲劳及精神紧张。最好能坚持睡午觉,以免夜间睡得太熟,不易被大人唤醒起床小便。睡前不宜过分兴奋应养成孩子按时睡眠的习惯,睡前家长不可逗孩子,不可让孩子兴奋,不可让孩子剧烈活动,不可看惊险紧张的影视片,以免使孩子过度兴奋。临上床前把小便排干净要养成孩子每天睡前把小便排干净彻底的习惯,以使膀胱里的尿液排空。有条件的家庭,应尽可能在临睡之前给孩子洗澡,使其能舒适入睡,这样可减少尿床。及时更换尿湿的被褥衣裤孩子睡觉的被褥要干净、暖和、尿湿之后,应及时更换,不要让孩子睡在潮湿的被褥里,这样,会使孩子更易尿床。必须指出,遗尿可使患儿害羞、焦虑、恐惧及畏缩。如果家长不顾及患儿的自尊心,采用打骂、威胁、惩罚的手段,会使患儿更加委屈和忧郁,加重心理负担,症状不但不会减轻,反会加重。我们认为,对待遗尿症的患儿,只能在安慰及鼓励的情况下进行治疗,这一点甚为重要,是治疗成败的先决条件。对遗尿儿童可采用以下治疗方法。行为疗法设置日程表 从治疗第一天起,要求家长为患儿设置日程表,以便每天进行记录(可使用日历)。当尿床时,努力寻找可能导致尿床的因素,并记录在日程表上,如未按时睡眠,睡前过于兴奋,白天过于激动,傍晚液体摄入量太多等。当患儿无尿床时,便把一颗星画在日程表上,并予口头表扬或物质奖励。每周与医师会晤一次。建立条件反射从治疗开始起,要求家长每天在患儿夜晚经常发生尿床的时间前,提前半至1小时用闹钟将患儿及时唤醒,起床排尿,使唤醒患儿的铃声与膀胱充盈的刺激同时呈现,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条件反射建立,患儿就能够被膀胱充盈的刺激唤醒达到自行控制排尿的目的。此外,要鼓励患儿自己去而所小便,目的在于使患儿在比较清醒的情况下把尿排泄干净。膀胱功能锻炼督促患儿白天多饮水,尽量延长两次排尿的间隔时间,促使尿量增多,使膀胱容量逐渐增大,鼓励患儿在排尿中间,中断排尿,数1至10,然后再把尿排尽,以提高膀胱括约肌的控制能力。另外还有药物、物理、生物治疗等。
儿童孤独症又称儿童自闭症,是由脑功能发育不良引起,以社会交往和言语发育障碍、兴趣范围狭窄、刻板重复的动作为基本特征的行为症候群早期临床表现:1.对声音没有反应2.难于介入同龄人 3.拒绝接受变化4.对环境冷漠5.鹦鹉学舌6.喜欢旋转物品7.莫名其妙地发笑8.抵抗正常学习方法9.奇怪的玩耍方式10.动作发展不平衡 11.对疼痛不敏感12.缺乏目光对视 13.特别依赖某一物品14.不明原因的哭闹 15.特别好动或不动16.拒绝拥抱 17.对真正的危险不惧怕18.用动作表达需求以上的18种行为就是孤独症的早期表现,如果发现孩子同时具备以上7种行为,就应该怀疑他有孤独症倾向了。检查:血常规、微量元素7项;脑电图、脑功能检查;语言评估、C-反应蛋白;SM、孤独量表、智能测试。
睡眠障碍不只是成年人的“专利”,同样也会发生在2-12岁的儿童身上。当然,儿童睡眠障碍不如成年人睡眠障碍那样,不是以入睡困难、早醒为主,而是以有效睡眠时间短,睡眠质量降低为主。足够的睡眠和良好的睡眠习惯对儿童身心健康有重要影响。生理需要睡眠时间与年龄因素密切相关,但睡眠时间长短和深浅,可有个体差异。婴儿及儿童可有多种形式的睡眠障碍,如入睡困难、睡眠不安、梦魇、夜惊、梦行症等。儿童睡眠障碍 - 病因儿童睡眠不足大多是由于相关症状如躯体疾病、饥饿、口渴或过饱、养育方式不当、睡眠习惯不良、精神因素和环境等因素的存在和影响而使得夜间睡眠多次中断,儿童被迫多次醒来而缩短了睡眠总时间,少数儿童是因入睡困难或环境因素干扰而无法保证足够睡眠时间。另外,有人认为经常俯卧位姿势睡觉和枕头过高也是儿童睡眠障碍的引发因素。目前对儿童睡眠障碍的发病机理尚未清楚,研究结果提示是一种与大脑皮层发育延迟有关的发育性疾病,由于大脑发育延迟而扰乱了正常的睡眠节律,因而出现夜枰梦多睡惊等症状。虽然对大脑发育延迟无根本解决方法,但对引起它发病的危险因素如心理因抚育不当等,则值得注意。根据调查,处在不良的家庭环境中,如父母经常争吵、闹矛盾或离异家庭中,儿童睡眠障碍发生率偏高;家庭教养方式不当,如父母教育子女简单粗暴,严厉约束;父母之间教育方式不一致其中一方过分袒护等都会使孩子精神焦虑、内心矛盾、无所适从,最终心理失衡,成为儿童睡眠障碍的主要危险因素。儿童睡眠障碍 - 症状医学专家指出,儿童睡眠障碍是由睡眠时间不足及一系列相关症状构成。相关症状包括打呼噜、喉头哽咽、呼吸暂停、睡眠不安、张口呼吸、多汗、肢体抽动、磨牙、梦话、梦游、遗尿等。睡眠障碍的形式:(1)睡眠不安和入睡困难:多见于婴幼儿,睡眠时经常翻动、肢体跳动、反复摇头、无故哭闹、磨牙、讲梦话等。有的不愿上床睡,要抱着走动,或是迟迟不能入睡、浅睡或早醒。(2)夜惊:常见于2~5岁儿童,一般在入睡后半小时左右发作,表现为突然惊叫、哭闹、惊恐表情、手足乱动、呼吸急促、心跳增快、出汗、瞳孔散大。发作时脑电图出现觉醒的a节律。每次夜惊发作可持续l~10分钟,发作后再入睡,醒后完全遗忘。一般随着年龄增长,夜惊可自行消失。(3)梦行症:较为常见,往往伴有夜间遗尿。部分患儿有家族遗传史。主要表现为反复出现在入睡后1/2~2小时熟睡中突然坐起或下床活动,意识朦胧不清、东抚西摸、徘徊走路或做些游戏的动作,此时不易唤醒,大约数分钟或半小时后又可安静入睡,事后完全遗忘。儿童睡眠障碍 - 检查怀疑有睡眠障碍的儿童首先要检查有无鼻炎、鼻息肉、扁桃体炎及扁桃体肥大等病史和体征,以便及时治疗与处理。儿童睡眠障碍 - 治疗须了解发生睡眠障碍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和对策。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规定时间睡觉。避免睡前任意兴奋活动或看惊恐的电视节目,减少学习负担过重。对于梦行症儿童须防止越窗跌伤等意外。对于反复出现睡眠障碍的儿童,睡前可服适量安定或硝基安定,见效可连续治疗1~2周,如睡眠正常后可逐渐停药。学龄儿童可用服小量阿米替林治疗,睡前服12.5~25mg,每晚1次。儿童睡眠障碍 - 鉴别(一)失眠表现为入眠困难或早醒,常伴有睡眠不深与多梦。失眠是常见的睡眠障碍。失眠可见于下列情况:1、精神因素所致的失眠。精神紧张、焦虑、恐惧、兴奋等可引起短暂失眠,主要为入眠困难及易惊醒,精神因素解除后,失眠即可改善。神经衰弱病人常诉说入眠困难,睡眠不深、多梦,但脑电图记录上显示睡眠时间并不减少,而觉醒的时间和次数有所增加,这类病人常有头痛、头晕、健忘、乏力、易激动等症状。抑郁症的失眠多表现早醒或睡眠不深,脑电图描记显示觉醒时间明显延长。躁狂症表现入眠困难甚至整夜不眠。精神分裂症因受妄想影响可表现入睡困难入睡眠不深。2、躯体因素引起的失眠:各种躯体疾病引起的疼痛、痛痒、鼻塞、呼吸困难、气喘、咳嗽、尿频、恶心、呕吐、腹胀、腹泻、心悸等均可引起入眠困难和睡眠不深。3、生理因素:由于生活工作环境的改变和初到异乡、不习惯的环境、饮浓茶咖啡等可引起失眠,短期适应后失眠即可改善。4、药物因素引起的失眠:利血平、苯丙胺、甲状腺素、咖啡碱、氨茶碱等可引起失眠、停药后失眠即可消失。5、大脑弥散性病变:慢性中毒、内分泌疾病、营养代谢障碍、脑动脉硬化等各种因素引起的大脑弥散性病变,失眠常为早期症状,表现睡眠时间减少、间断易醒、深睡期消失,病情加重时可出现嗜睡及意识障碍。(二)睡眠过多(drowsiness)指睡眠时间过长,较正常睡眠时间增多数小时或长达数天。睡眠开始时无REM期,整个睡眠中NREM和REM睡眠期与正常睡眠相似。睡眠过多可发生于很多脑部疾病,如脑血管疾病、脑外伤、脑炎、第三脑室底部和蝶鞍附近的脑瘤等,也可见于尿中毒、糖尿病、镇静剂过多等。(三)夜惊(nightterror)睡眠中突然惊醒,两眼直视,表情紧张恐惧,呼吸急促,心率增快,伴有大声喊叫、骚动不安,发作历时1~2分,发作后又复入睡,晨醒后对发作不能回忆。研究发现夜惊常在睡眠开始后15~30分钟内出现,属于NREM期,脑电图上显示觉醒的α节律,是一种“觉醒障碍”。(四)夜游(sleep-walking)夜游又称梦行症、睡行症。发作时患者从睡眠中突然起床,在未清醒的情况下,在床上爬动或下地走动,面无表情,动作笨拙,走路不稳,喃喃自语,偶可见较复杂的动作如穿衣,每次发作持续数分钟,又复上床睡觉,晨醒后对发作过程完全遗忘。研究表明,梦行症多见于儿童,男性多见,儿童随年龄的增长症状逐渐消失,提示该症系中枢神经延缓成熟所致。梦行症发生于NREM期,脑电图显示阵发性高幅慢波,有人认为梦行症可能是癫痫的一种表现形式。若在NREM期将本症患者扶起站立可诱发梦行症,而正常儿童不能诱发,否定了过去所认为梦行症是恶梦所致的看法。(五)遗尿(functionaleuresis)指5岁以上的儿童仍不能控制排尿,在日间或夜间反复出现不自主的排尿。遗尿可分为原发性遗尿和继发性遗尿,前者指从婴儿期以来未建立排尿控制,家族中常有遗尿者;后者指一度能自行控制排尿,形成正常排尿习惯后,又出现遗尿。引起遗尿的因素很多:①遗传因素:遗尿患者常在同一家族中发病,其发生率20~50%;②睡眠机制障碍:异常的熟睡抑制了间脑排尿中枢的功能;③泌尿系统解剖或功能障碍:泌尿通路狭窄梗阻、膀胱发育变异、尿道感染、膀胱容量及内压改变等均可引起遗尿;④控制排尿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发育迟缓。(六)梦魇(nightmare)睡眠时出现恶梦,梦中见到可怕的景象或遇到可怕的事情。如被猛兽追赶,突然跌落悬崖等,因而呼叫呻吟,突然惊醒,醒后仍有短暂的意识模糊,情绪紧张、心悸、面色苍白或出冷汗等。对梦境中的内容能回忆片断,发作后依然入睡。常由天白天受到惊吓,过度兴奋或胸前受压、呼吸道不畅,晚餐过饱引起胃部膨胀感等所致,梦魇发生于REM期睡眠,长期服用抑制REM期睡眠的镇静安眠剂突然停药后亦可出现。梦魇多为暂时性的,一般不致带来严重后果,但若梦魇为持续性的则常为精神疾病的症状,应予重视。(七)发作性嗜睡病(narcolepsy)指不可抗拒的突然发生的睡眠,并伴有猝倒症、睡眠瘫痪和入睡幻觉。睡眠发作时不能克制,在任何场合如吃饭、谈话、工作、行走时均可突然发生。单调的工作,安静的环境以及餐后更易发作。睡眠与正常睡眠相似,脑电图亦呈正常的睡眠波形。一般睡眠程度不深,易唤醒,但醒后又入睡。一天可发作数次至数十次不等,持续时间一般为十余分钟。猝倒症是本症最常见的伴发症,约占50~70%,发作时意识清晰,躯干及肌体肌张力突然低下而猝倒,一般持续1~2分钟。睡眠瘫痪见于20~30%的发作性睡病的患者,表现为意识清楚而不能动弹,全身弛缓性瘫痪。病人发作时被他人触动身体即可中止发作,有些病人须用力摇动后恢复。入睡幻觉约占该病的25%,以视听幻觉为多见,内容大多为日常经历,病人对周围有所知觉,但又似在梦境。(八)Kleine-Levin综合征(Kieine-Levinsyndrone)是一种发作性睡眠过度,在10~20岁起病男性多见,一个可发作3~4次,每次持续数日至数周,发作时仅在进食与大小便时才醒来,进食量可较多至三倍以上,伴有激惹、躁动不安等,脑电图偶见ζ波,发作间歇期正常,病因未明,常在成年后自选痊愈。(九)Pickwickian综合征表现为睡眠过度、肥胖、睡眠时可出现发作性呼吸暂停,肌肉松弛,皮肤青紫。呼吸暂停一般为10~20秒钟,可长达2分钟。发作多在NREM睡眠期,脑电图慢波增多。对病持续监护测定,发现同时有严重的心律失常及高血压。本病病因未明,可能有家族遗传倾向。儿童睡眠障碍 - 预防睡眠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孩子身体和大脑的发育。良好的作息习惯和睡眠卫生(包括睡觉时不要开着灯,室内空气流通,睡姿正确,睡前不要吃过多的东西,等等),能够促进大脑正常发育并得到充分休息。帮孩子放宽心。排除了生理和身体上的因素,父母们就要尽量避免那些可能引发夜惊症的事情发生,从客观上解除孩子心里的压力。同时,以讲故事、做游戏的方式,对孩子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让他们解除焦虑、放松身心,培养他坚强的意志,开朗的性格。在上床后,家人亲切地陪孩子说说话,或共同听一段轻松的音乐,也往往能让孩子心情愉快地入睡,这是避免夜惊的好方法。白天适度增加孩子的运动量,不仅可以增强体质,还能促进脑神经递质的平衡。而且孩子白天的活动多了、累了,晚上也容易睡得深,提高睡眠质量。对有睡眠障碍相关症状的儿童,还应注意调整睡眠姿势和枕头高低,以保持良好睡眠姿势(侧卧位)和枕头的适宜高度(10厘米左右)。白天常打瞌睡的儿童,夜间睡眠时间会缩短,这是由于紊乱而片段化的睡眠反复觉醒而打断睡眠,易引起夜间睡眠不安、睡眠时间不足,所以,对白天经常打瞌睡的儿童要寻找原因,采取对策加以纠正。儿童睡眠障碍 - 并发症如果不给予有效的治疗,长年下去,就会造成严重的后果,出现一系列的病理性改变。儿童睡眠障碍可能随年龄增长成为成人之后睡眠障碍(以失眠症为主)的主要发生因素。即使是在儿童期,睡眠障碍的负面影响也会使孩子容易产生焦虑不安、注意力不集中、脾气暴躁和品行障碍等。
梦游症也称夜惊症,属睡眠障碍中的一种,多发生于4-12岁的儿童,多见于男孩,诱因:睡前听紧张、兴奋、恐惧的故事,意外生活事件,生活作息时间不规律等。多发生于入睡后的0.5-2小时。发作突然,表情恐惧,一般持续几分钟,次日无记忆或记忆模糊。关于梦游的原因,众说纷纭,至今仍无法确知,可能有以下四方面:1.心理社会因素部分儿童发生梦游症与心理社会因素相关。如日常生活规律紊乱,环境压力,焦虑不安及恐惧情绪;家庭关系不和,亲子关系欠佳,学习紧张及考试成绩不佳等与梦游症的发生有一定的关系。2.睡眠过深由于梦游症常常发生在睡眠的前1/3深睡期,故各种使睡眠加深的因素,如白天过度劳累、连续几天熬夜引起睡眠不足、睡前服用***物等,均可诱发梦游症的发生。3.遗传因素家系调查表明梦游症的患者其家族中有阳性家族史的较多,且单卵双生子的同病率较双卵双生子的同病率高6倍之多,说明该病与遗传因素有一定的关系。4.发育因素因该病多发生于儿童期,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停止,表明梦游症可能与大脑皮质的发育延迟有关。意见建议:首先,儿童易出现梦游不必过于惊恐,绝大部分随着年龄的增大,中枢神经系统发育成熟会自愈。如果一周出现3次以上,病情会进一步延续到成年。其次,家庭要给予他们一个温暖安全的生活环境,避免不良心理刺激。家中要做必要的安全防范,如门窗加锁、房内不生火、不放危险物品。在梦游期间,一般不主张唤醒他,以免出现过分的反应。第三,安定类药物对该病有效,同时配合神经营养剂。梦游者在睡后会突然起床穿衣,外出走一圈,又回来睡下,甚至有比这更为复杂的行动。事后不能回忆,就是当时唤醒他,也不能回忆自己为什么如此做。梦游,男性多于女性,儿童多于成人,多在15岁以前发生。这可能与儿童大脑尚未发育成熟,大脑皮层抑制功能不足有关。梦游多在心理上受强烈刺激后发生,有家族倾向,有一半到成年后自然消失。治疗:1。轻微发作:毋需药物治疗,只需解除诱因,发作时防止外伤即可。2。频繁发作:睡前服抗抑药,如氯硝基去甲安定,0.25mg,睡前服,常可见效。一般服用3-6周即可控制症状而停药,停药后也不反复。3。自我调节技术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尝试,可咨询医院的儿科心理医生。食疗:参附桂枝粥,红参粉5克,附片,桂枝各10克,大米30克,冰糖适量.将诸药水煎取汁,加大米煮为稀粥服食,待熟时调入红参粉,冰糖,再煮一二沸即成,每日1剂,7天为1疗程,连续2~3疗程.此疗方对于治疗患者的病情有一定的疗效.另外您也可以使用一下此疗方:香附丹参粥:香附15克,丹参10克,小米150克.将香附,丹参煎后去渣取汁,加入适量水与小米同煮粥.每日二次,早晚服用.
有父母反映我们家的孩子比较顽皮,活动太多,是否患有多动症呢?下面就是对多动症的快速鉴别法: 一、注意力是否集中 多动症儿童无论何时何地,都不能较长时间地集中注意力,包括看电视、电影、连环画等,正常多动儿童能全神贯注于某一件事,而且讨厌别人的干涉。 二、活动是否有目的性 多动症儿童的行动常没有明确目的,表现为幼稚、任性、克制力差、一点小事应喊叫哭闹,脾气暴燥,做事易冲动而不顾后果,而正常多动的儿童做事有目的性,有计划性,有一定的自我控制能力,不胡乱吵闹。 三、学习是否困难 多动症儿童一般表现为:文字书写潦草难认,分不清左右、颜色、地点的方向,把词、、句子念错或念倒,如上海读成海上,思路不严密,注意力不集中。而正常儿童没有上述症状,可以集中思想完成某件事。 另外,我们为父母们提供目前常用的一种量表--康纲氏儿童多动症评定量表,用它来进行评定和鉴别。 对一下项目打分:无(0分);有一点(1分);较多(2分);很多(3分)1动个不停2容易兴奋或冲动3打扰其他小孩4做事有头无尾5坐不住6注意力只能短暂集中,易随环境转移7要求必须立即得到满足8好大声叫喊9情绪改变快10脾气暴躁,有不可预料的行为注:可按数字级别判定症状,逐次打钩,然后将每次得分累加成总分,总分在15分以上者,应怀疑有多动症,要尽快查明原因,以便及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