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静脉血栓形成是指血液在深静脉不正常的凝结,好发于下肢,左下肢是右下肢发病率的2-3倍,在我国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本病在急性阶段如不能得到及时诊断和处理,一些血栓可能会脱离,造成肺动脉栓塞而导致猝死。另外一些慢性患者形成后遗症后,影响工作和生活能力。 一、临床表现: 1.肿胀:是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最常见症状,患肢组织张力高,呈非凹陷性水肿,皮色泛红,皮温较健侧高,肿胀严重时,皮肤可出现水疱。 2.疼痛和压痛:疼痛原因主要有两方面 (1)血栓在静脉内引起炎症反应,使患肢局部产生持续性疼痛。 (2)血栓堵塞静脉,使下肢静脉回流受阻,患肢肢体胀痛,直立时疼痛加重,压痛主要局限在静脉血栓产生炎症反应的部位。 3.浅静脉曲张属于代偿性反应,当主干静脉堵塞后,下肢静脉血通过浅静脉回流,浅静脉代偿性扩张。因此浅静脉曲张在急性期一般不明显,是下肢静脉血栓后遗症的一个表现。 二、基本预防: 1.指导患者进食清淡低脂饮食,多食富含维生素的新鲜水果,保持大便通畅,控制血糖血脂。 2.严格戒烟,避免尼古丁对血管的刺激。 3.鼓励患者深呼吸及咳嗽,以加速血液回流。 4.保持充足的液体量,防止血液浓缩,对于禁食,高热,大量出汗的患者及时补充液体,防止脱水,维持水电解质的平衡。 5.避免静脉内膜损伤,尽量避免下肢输液,推广普及应用留置套管针。 6.抬高患肢,平躺高于心脏水平20-30度 7.早期活动,术后患者根据病情尽早下床。 三、如果患病应怎样护理呢? 1.急性发病后10-14天内绝对卧床休息。 2.严禁按摩,严禁冷热敷。 3.抬高患肢高于心脏水平,膝关节微屈,足背伸屈运动。 4.两周后可下床活动,穿弹力袜。 5.戒烟,避免尼古丁引起血管收缩。 四、观察肢体血运:每日定位测量肿胀肢体周径观察疗效。测量部位:膝关节上缘15cm,膝关节下缘10cm,踝上5cm。观察肢体的皮肤温度及色泽。 五、用药注意:如有无牙龈出血,鼻出血,皮肤出血点及血尿,便血,每周定时监测凝血功能,输液完毕,穿刺点按压5-10分钟,刷牙前用温水浸泡牙刷30秒使牙刷毛变软,进食软饭,无骨无刺,适当活动患肢,先床上再床下活动,做好安全指导。 六、饮食注意:低盐低脂,粗纤维素,富含维生素高蛋白饮食,多饮水,保持大便通畅,防止腹内压增高,影响下周静脉血液回流。 七、恢复期如何做:肢体水肿明显减轻后,应适当下床活动,增加肌肉收缩,加速静脉血液回流,防止新的血栓形成,运动应循序渐进,不可操之过急,以活动后不感疲劳为度,避免用过紧的腰带和紧身衣物影响静脉回流,避免长时间久站久立。如出现下肢肿胀,平卧或抬高患肢仍无明显消退时应及时来医院就诊。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甲状腺肿瘤的早期发现率相比过去有了显著的增长。与此同时,通过B超诊断出的甲状腺结节,时常会让一些前来就诊的患者不知所措,是采用保守疗法还是开刀以绝“后患”?甲状腺结节会癌变吗?从以下几点我们来正确认识甲状腺结节。 甲状腺癌好发于女性 众所周知,乳腺肿瘤和妇科肿瘤已经成为当下都市女性的两大“红颜杀手”。其实,有一种被称作甲状腺癌的肿瘤也时刻威胁着女性的身体健康。 据上海市疾病防治控制中心针对甲状腺癌的流行病学调查发现,2007年上海甲状腺癌的发病率男性为4.44/10万,女性为17.49/10万,甲状腺癌已经位居女性恶性肿瘤的第六位。女性发病率比男性高出3~4倍。 甲状腺癌中乳头状癌好发于21~40岁,从发病到就诊从10月到30年不等,故一般就诊较晚。因此,建议女性朋友应该每年定期进行一次超声甲状腺检查,以尽早发现、尽早治疗。 甲状腺结节的分类 甲状腺结节在临床上指的是甲状腺部位出现了异常的肿块,这类肿块依据其性质可以分成三大类:良性、恶性、炎症性。 人们在生活中如果用手摸到头颈部有淋巴结肿大或者肿块,需要及时去医院进行超声波甲状腺检查。超声诊断科医生根据超声形态、血流状态、有无钙化等指标综合衡量后,第一时间便能做出性质的判别。 恶性结节--需入院进行手术治疗。早期的甲状腺癌患者,只需进行手术就能除去病灶。如果是晚期患者,则要进行综合治疗,先施行手术,再通过术后的放射治疗或者核医学治疗,起到控制病情,降低复发和转移的风险。 良性病变--可考虑保守治疗。但要记得随访,随访周期一般以半年为宜。在随访过程中发现如下情况,应该及时采取手术治疗。 1.肿块压迫气管食管,产生呼吸困难、吞咽困难等症状。 2.或者发生继发性的甲亢。 3.有癌变的“蛛丝马迹”。 4.肿块进入到胸骨后。 5.肿块影响了外在形象 。 6. 精神压力巨大,因“惧瘤”严重影响了其自身的正常生活。
化疗是目前治疗癌症有效的方法之一,与手术、放疗一起并称治疗癌症的三大手段。但是化疗有着很强的副作用,会降低人体的免疫抵抗能力。因此我们要: 正确认识化疗期间的不良反应 化疗之后,病人常常出现许多副作用, 如食欲不振, 恶心呕吐、腹胀、腹泻、消化不良、便秘、口腔溃疡、口干、咽喉疼痛等, 影响病人正常进餐, 导致严重的营养不良, 使化疗不能顺利进行。 (1)恶心呕吐: 少量、多次、缓慢饮水,但在进餐前后1小时内尽量不要饮水;少量多餐,细嚼慢咽;避免甜食、油腻或多脂食品,可饮用一些水果汁;可口含生姜片、冰片或薄荷;用餐后坐着休息一段时间,不要立即平卧;尽量回避引起恶心的气味,如油烟、烟草味等;感到恶心时可缓慢深呼吸;如果经常在清晨发生恶心,可尝试在起床前吃点饼干、面包等食物,如果口腔或咽喉疼痛、唾液少就不要这样做了;积极与亲友沟通,适当参加社交活动,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喜欢的方面(如读书、欣赏音乐等)。 (2)腹泻: 多引温水,以补充腹泻丢失的水分;多吃一些富含钾的食物(如香蕉、土豆、橙汁、桃汁和杏汁等),无渣流食易于消化,但所提供的营养有限,可以短时间食用(3-5天);尽量多吃低纤维食物(如面条等),尽量避免高纤维食物(如粗粮、干果等);避免咖啡、茶、酒、甜食、牛奶等奶制品以及油炸和香料太多的食品。 (3)便秘: 每天适当锻炼;尽量多饮水,有助于缓解大便干燥;进食富含纤维素的食物、蔬菜、水果,可以一定程度上缓解便秘;必要时咨询医生给予缓泻剂。 (4)脱发: 您可以试用以下方法护理头发和头皮:应用中性洗发液;应用软质发梳,不用滚轴刷整理头发;吹风机不要温度太高;剪成短发,短发看起来显得多一些,掉的头发也好处理一些;用帽子、头套等保护头发,避免太阳直晒;不要染发、烫发,头发不要束紧;对于女性来说,脱发确实有点让人难以接受。但请不要过于担心,脱发只是暂时的,停止化疗后,头发会重新生长。 (5)血细胞下降: 化疗后引起白细胞降低、血小板减少和贫血。如果患者出现发热、感染、心跳很快、头痛、头昏、皮下青肿或小出血点等,请尽快咨询医生或去医院治疗。 (6)口腔溃疡、口干、咽喉疼痛等: 应注意清淡饮食,不要食用过多辛辣刺激的食物。 (7)手足综合征: 常出现在使用卡培他滨治疗的患者,表现为手掌及足底皮肤的红斑、麻木、刺痛、感觉迟钝或感觉异常等。但症状大多轻微。以下简单介绍手足综合征的预防和治疗措施,希望能够帮助您避免或减少手足综合征带来的不适: 局部防护,外出时穿长衣长裤,避免日光直接照射;穿戴宽松的鞋袜、手套以及避免手足的频繁摩擦和过度受压,并避免进行较重的体力劳动和激烈的运动;避免接触洗衣粉、肥皂等化学洗涤剂及过冷过热、尖锐或刺激性物品,减少手足皮肤损伤的机会。物理治疗,采用温水浸泡和洗浴,禁忌遇冷,要注意保暖、防冻。局部用药,局部使用护肤露和润肤剂,或涂凡士林或用凡士林纱布,或涂湿润烧伤膏,有助于减轻症状。全身用药,维生素B6、维生素E、塞来昔布等可缓解症状,具体用药需遵医嘱。 化疗期间的饮食 1.当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呕吐时, 应指导病人少食多餐, 不一定要求像正常人一样有规律的一日三餐。进食清淡可口的饮食:化疗时饮食宜清淡,进食速度宜慢, 食物的温度宜低, 不宜太甜、太油腻或油炸食物,这些会加重消化道负担,还会加重化疗不良反应,应该尽量避免。饭后要减少活动, 多休息。 2.如果出现腹泻时, 凡易产气的食品要少吃, 而多纤维素的蔬菜、水果以及不易消化的肉食品要禁食, 只能进食一些少纤维的面食、稀饭, 尽快恢复胃肠功能。 3.如有便秘时, 则应吃一些富含纤维素的蔬菜水果、粗粮, 以及具有润肠作用食品等。 接受化疗时应注意些什么? 1、多喝水:化疗药大多是通过肾脏排泄,多喝水可以使尿量增加,减少化疗药在肾脏和膀胱中的停留时间,从而减轻肾脏和膀胱的损害。 2、清淡可口的饮食:化疗时饮食宜清淡,过于油腻荤腥的食物不仅会加重消化道负担,还会加重化疗不良反应,应该尽量避免。 3、保持良好的心情:开朗乐观的心态有助于顺利度过化疗,因此要以坚定的信心,听从医嘱,积极配合治疗。 4、化疗期间注意避感冒:感冒后接受化疗会加重反应。
痛风可并发肾脏病变,严重者可出现关节破坏、肾功能损害,常伴发高脂血症、高血压病、糖尿病、动脉硬化及冠心病等。 据国家风湿病数据中心数据显示,痛风男女比例,男:女为 15:1,超过 50% 的痛风患者为超重或肥胖。 首次痛风发作时的血尿酸水平,男性为 527μmoI/L,女性为 516μmol/L。 以下内容参考相关指南和专家共识: 用于降尿酸的西药有(需在医生指导下服药): 别嘌醇 抑制尿酸生成的药物,使用别嘌醇时,应从低剂量开始,肾功能正常者起始剂量为 0.1 g/d,肾功能不全剂量应更低,逐渐增加剂量,密切监视有无超敏反应出现。超敏反应主要为携带的HLA-B*5801基因的人群。因此推荐患者在初始服用别嘌醇之前,在医院做HLA-B*5801基因检测,如阳性应禁用别嘌醇。 非布司他 抑制尿酸生成的药物,在有效性和安全性方面较别嘌醇更具优势,可以用于不适合别嘌醇治疗的患者,但价格比较贵,每片约10-20元。 苯溴马隆 促进尿酸排泄,早餐后服用,应从低剂量开始,过程中增加饮水量,避免与其他肝损害药物同时使用。 注意应联合服用碳酸氢钠以碱化尿液。 碳酸氢钠 碱化尿液。由于本品在胃中产生二氧化碳,可增加胃内压,长期大量服用可引起碱血症,晨尿酸性时,晚上加服乙酰唑胺以增加尿酸溶解度,避免结石形成。 枸橼酸氢钾钠颗粒 碱化尿液,该药不能用于急性或慢性肾衰竭患者,也禁用于严重的酸碱平衡失调(碱代谢)或慢性泌尿道尿素分解菌感染。 枸橼酸钾钠合剂 碱化尿液,使用时应监测血钾浓度,避免发生高钾血症。 痛风急性发作的药物治疗(需在医生指导下服药): 非甾体抗炎药 痛风急性发作,推荐首先使用非甾体抗炎药,使用选择性的环氧化酶-2抑制剂如塞来昔布、依托考昔等可以减少胃肠道损伤副作用。 糖皮质激素 痛风急性发作可以短期单用糖皮质激素,特别是对非甾体抗炎药和秋水仙碱不能耐受者。 秋水仙碱 对非甾体抗炎药有禁忌的患者建议单独使用低剂量秋水仙碱,低剂量使用不良反应更低。 长期服用可升高尿酸的药物:(痛风患者应注意) 1. 噻嗪类如氢氯噻嗪、袢利尿剂如呋塞米。 2. 小剂量阿司匹林:小剂量阿司匹林尽管升高尿酸,但作为心血管疾病的治疗手段不建议停用。 3. 烟酸。 积极治疗与血尿酸升高相关的代谢性及心血管危险因素 : 1、积极控制肥胖、2 型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卒中、慢性肾病等。 2. 二甲双胍、阿托伐他汀、非诺贝特、氯沙坦、氨氯地平等在降糖、调脂、降压的同时,均有不同程度的降尿酸作用,建议可按患者病情适当选用。 饮食及生活习惯: 1、提倡均衡饮食 限制每日总热量摄人,控制饮食中嘌呤含量。以低嘌呤饮食为主,严格限制动物内脏、海产品和肉类等高嘌呤食物的摄入。 富含嘌呤的蔬菜(莴笋、菠菜、蘑菇、菜花等)也应减少食用。豆类及豆制品与痛风发作无明显相关性。鼓励患者多食用新鲜蔬菜,适量食用豆类及豆制品。 2、多饮水 可饮用牛奶及乳制品(尤其是脱脂奶和低热量酸奶),避免饮用可乐、橙汁、苹果汁等含果糖饮料或含糖软饮料。 3、戒烟限酒 禁饮黄酒、啤酒和白酒。红酒是否增加血尿酸水平存在争议。 4、中等强度运动 但要避免剧烈运动和突然受凉。 5、控制体重 6、多吃水果 水果因富含钾元素及维生素 C,可降低痛风发作风险。痛风患者可食用含果糖较少的水果,如樱桃、草莓、菠萝、西瓜、桃子等。 7、规律作息 食疗和中药治疗: 1. 长期服用能纠正体质偏颇的食疗如薏苡仁、芡实、山药等,健脾泄浊化淤为基本治法,贯穿治疗始终,常用药物有薏苡仁、土茯苓、菝葜、革薜、虎杖等。 2. 痛风急性期,以邪实为主,多采用清热利湿、通络止痛之法,方选四妙散或当归拈痛汤,常用药物有黄柏、苍术、车前子、茵陈、羌活、蚕砂等。 痛风慢性期,多采用化痰祛淤、蠲痹通络之法,兼以健脾、补肾、养肝等,方选上中下通用痛风方,常用药物有威灵仙、天南星、姜黄、桂枝等。 3. 湿热者排尿频数、淋漓灼痛,治当清热利湿,方选八正散或革薜化毒汤,常用药物如车前草、篇蓄、蒲公英、木瓜、秦艽等。 石阻者排尿艰涩,或突然中断,或尿中夹有砂石,治当排石通淋,方选石韦散,常用药物如石韦、滑石、海金砂等。 虚证多责于脾肾,阳虚为主者治宜温阳化饮,推荐方如温脾汤合济生肾气丸,常用药物如黄芪、党参、杜仲、狗脊、川断、附片等;阴虚为主者治宜滋阴固本,推荐方如左归丸或六味地黄丸,常用药物如熟地、黄精、杞子、山萸肉等。 4、选方用药还可参考现代药理学研究成果酌情使用。研究表明,土茯苓、虎杖、菝葜、姜黄能抑制黄嘌呤氧化酶的活性,降低血尿酸水平;萆薄、栀子、车前等可调控尿酸盐转运蛋白的表达,减少尿酸的重吸收,促进尿酸排泄。 食疗经验方: 1.白茅根,党参,生地各30克煮水服,急性发作时可煲车前草30克水喝。 2. 川萆薢煲马蹄水,经常饮用可以预防痛风发作。 3. 茄子为碱性、低嘌呤食物,具有活血消肿、促进排尿,祛风通络作用。平时多吃茄子(清蒸),对痛风有很好的预防作用。
随着发病率走高,癌症正越来越多地侵入人们的生活。由于种种原因,人们对于癌症的起因、防治存在不少成见和误解,影响了对癌症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一、癌症和肿瘤 进入正式的科普前,先来介绍一个可能困扰着很多人的一个小问题。癌症与肿瘤究竟有什么区别? 癌症和肿瘤这两个词经常通用,一般情况下也确实没太大问题。一定要纠结的话,这两个词还是有一些区别的。肿瘤的关键词是“固体”,癌症的属性是“恶性”,所以恶性固体肿瘤就是癌症,血液癌症不是肿瘤,良性肿瘤不是癌症。 用数学公式来表示的话: 癌症=恶性肿瘤+血癌 肿瘤=良性肿瘤+恶性肿瘤 良性癌症=说错了 二、什么导致了癌症 导致癌症最重要的因素是什么?基因?污染?饮食?抽烟?都不是,和癌症发生率最相关的因素是年龄! 2013年中国第一次发表了《肿瘤年报》,从下图中可以清晰地看出:无论男女,癌症发病率从40岁以后就是指数增长;老年男性比女性得癌症概率高,主要是前列腺癌。 绝大多数我们熟悉的癌症:肺癌,肝癌,胃癌,直肠癌等等都是老年病!小孩能得白血病,但你什么时候听说过小孩得肺癌,肝癌的? 随着人类平均寿命的增加,得癌症的概率越来越高是不可避免的。为啥苍蝇很少得癌症?因为他们寿命很短,还没得癌症就挂了。我们的宠物狗和猫都会得癌症,原因是他们的寿命可以到10多年,相当于人的70~100岁,因此得癌症概率不低。 那么其它因素有关系么?肯定有。 癌症发生的原因是基因突变。我们体内大概有两万多个基因,真正和癌症有直接关系的的大概一百多个,这些癌症基因中突变一个或者几个,癌症发生的概率就非常高。那基因为啥会突变,啥时候突变?基因突变发生在细胞分裂的时候,每一次细胞分裂的时候都会产生突变,但是多数突变都不在关键基因上,因此癌症发生仍然是小概率事件。 三、癌症到底怎么致命的 大家谈癌色变,主要的原因是其高死亡率。但是说起来癌症到底是怎么让病人死亡的,可能很多人都说不上来了。为什么有人长了很大的肿瘤,做完手术就没事,但是有人的肿瘤还没有看到,病人就去世了呢? 首先说癌症的严重性和肿瘤的大小没有相关性,2012年有个著名的越南人Nguyen Duy Hai,4岁开始就长肿瘤,等到30岁的时候右腿肿瘤已达到惊人的180斤!在这26年中,他慢慢失去行动能力,但是奇怪的是,他居然没有太多别的症状,在做完手术后,看起来也比较正常。这种肿瘤看起来很恐怖,但是如果位置不在关键内脏,实际上对生命的危害相对较小。这种巨大的肿瘤几乎肯定是良性肿瘤,因为如果是恶性,是没有机会长这么大的。 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的区别是啥?是看肿瘤是否转移。良性肿瘤不转移,属于“钉子户”,所以只要手术切除肿瘤本身,基本就算治好了。而恶性肿瘤不论大小,都已经发生了转移,有可能在血液系统里,可能在淋巴系统里,也可能已经到了身体的其他器官。很多癌症(比如乳腺癌)转移一般首先到达淋巴结,然后才顺着淋巴系统到达其他系统,所以临床上对肿瘤病人常常进行淋巴结穿刺检查,如果淋巴结里面没有肿瘤细胞,病人风险较小,一般化疗和放疗以后就能控制住疾病。 那癌症到底是怎么致命的呢?首先得说这个问题没有确定答案,每个病人个体情况都不同,最终造成死亡的原因也不同。但是大致说起来,往往和器官衰竭有关,或是某一器官衰竭,或是系统性衰竭。肿瘤,不论是否恶性,是否转移,过度生长都可能会压迫关键器官,比如脑瘤往往压迫重要神经导致死亡,肺癌生长填充肺部空间,导致肺部氧气交换能力大大降低,最后功能衰竭而死,白血病导致正常血细胞枯竭造成重度感染、严重贫血、出血等。 癌症如果转移以后,危险性大大增加,癌细胞就像种子一样,转移致哪里就在哪里形成新的肿瘤,破坏周围组织、脏器。一个肿瘤转移就成了N个肿瘤,危害自然就大,另一个原因是转移的地方往往是很重要的地方,比较要命的地方是脑转移,肺转移,骨转移和肝转移。这三个地方还有一个共同特点:由于器官的重要性,手术往往很保守,很难完全去除肿瘤。所以乳腺癌发现得早一般没事,手术摘除乳房就好了,病人可以正常存活几十年,但是如果乳腺癌转移到了肺部或者脑部,就很难治疗了,因为你不能把肺或者大脑全部摘除。所以大家自己,还有父母一定要每年去医院定期体检,早发现几个月,也许就能多活几十年。 癌症致死有时候并不是某一个器官衰竭造成的,而是一个系统衰竭。有很多癌症,由于现在还不清楚的原因,会导致病人体重迅速下降,肌肉和脂肪都迅速丢失,这个叫“恶病质”(Cachexia)。表现为严重消瘦、 贫血、厌食和极度衰弱状态。这个过程现在无药可治,是不可逆的,无论病人吃多少东西,输多少蛋白质都没用。由于肌肉和脂肪对整个机体的能量供应,内分泌调节至关重要,病人很快会出现系统衰竭。 例如全民偶像乔布斯,靠金钱支撑,在诊断胰腺癌后活了8年,可谓是不小的奇迹,但是大家仔细看他得病前后照片对比,能清楚发现他身上的肌肉和脂肪几乎消失殆尽。最后还是由于呼吸衰竭而去世。 四、癌症为啥这么难治 在我长大的过程中,癌症和艾滋病是最恐怖的疾病名词。如果你问我,癌症和艾滋病哪个会先被攻克?我的答案肯定是艾滋病。 癌症为啥那么难搞?我看来有三个主要原因。 第一个原因是癌症是“内源性疾病”。癌细胞是病人身体的一部分。 对待“外源性疾病”,比如细菌感染,我们有抗生素。抗生素为啥好用,因为它只对细菌有毒性,而对人体细胞没有作用,因此抗生素可以用到很高浓度,让所有细菌死光光,而病人全身而退。搞定癌症就没那么简单了,癌细胞虽然是变坏了人体细胞,但仍然是人体细胞。所以要搞定他们,几乎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勾当,这就是大家常听到的 “副作用”。比如传统化疗药物能够杀死快速生长的细胞,对癌细胞当然很有用,但是可惜,我们身体中有很多正常细胞也是在快速生长的,比如头皮下的毛囊细胞。毛囊细胞对头发生长至关重要,化疗药物杀死癌细胞的同时,也杀死了毛囊细胞,这是为啥化疗的病人头发都会掉光。负责造血和维持免疫系统的造血干细胞也会被杀死,因此化疗病人的免疫系统会非常弱,极容易感染。消化道上皮细胞也会被杀死,于是病人严重拉肚子,没有食欲,等等。 这样严重的副作用,让医生只能在治好癌症和维持病人基本生命之间不断权衡,甚至 “妥协”。所以化疗的药物浓度都必须严格控制,而且不能一直使用,必须一个疗程一个疗程来。 第二个癌症难搞的原因是癌症不是单一疾病,而是几千几万种疾病的组合。世界上没有完全一样的两片树叶,世界上也没有两个完全一样的癌症。一旦得了癌症就像打开了藩多拉盒一样,各种导致癌细胞侵袭转移的通路开启,而目前尚没有一种万能药物能够阻断所有通路,即使目前热门的靶向治疗药物也只能阻断一个或几个通路,但是癌细胞也在反抗,其他侵袭转移通路就会增强,因此,昂贵的靶向治疗药物也只能短暂的延缓恶性肿瘤进展,进而失效。 比如肺癌,这是在中国癌症中新任第一杀手,中国现在每年近60万肺癌病人,美国也有16万。常有人问我:美国有什么新的治肺癌的药么?我说:有是有,但是只对很小一部分病人有用。比如诺华最新的抗肺癌药Ceritinib上礼拜刚被FDA批准,它对1%左右的肺癌有很好的效果。但为啥我们研究了这么久的新药只对1%的病人有效呢? 肺癌简单按照病理学分类,分为小细胞肺癌和非小细胞肺癌。那是不是肺癌就这两种呢?不是的。我们知道,癌症是由于基因突变造成的,而每一个癌症里的突变基因数目不止一个,千差万别。最近一项系统性基因测序研究表明,肺癌病人平均每人突变数目接近5千个!这么多的变量随机组合,导致每个病人都有点不同。中国这60多万肺癌病人,其实更像60万种不同的疾病。 因为癌症的多样性,药厂几乎注定每次只能针对很小的一些病人研发药物,每一个新药的开发成本?10年时间+20亿美金!这样大的时间金钱投入,导致我们进展缓慢,要攻克所有的癌症,即使不是遥遥无期,也是任重道远。 第三是癌症的突变抗药性。这点是癌症和艾滋病共有的,让大家头疼的地方。 也是目前为止我们还没有攻克艾滋病的根本原因。 生物进化是一把是双刃剑。自然赐予我们这种能力,让我们适应不同的环境,但是癌细胞不仅保留了基本进化能力,而且更强,针对我们给它的药物,癌细胞不断变化,想方设法躲避药物的作用。 Ceritinib在临床试验的时候,就发现有很多癌细胞在治疗几个月以后就丢弃了突变的ALK基因,而产生新的突变来帮助癌症生长,这么快的进化速度,总是让我感叹自然界面前人类的渺小。 五、癌症防治重点在于“早期筛查” 有关癌症预防,“筛查”也是不能缺少的一环。 如果能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某些癌症的治愈率能达到90%以上。包括肺癌、宫颈癌、结直肠癌等多种癌症的筛查已获得高级别循证医学证据的强有力支持。一些癌前病变或者早期癌症的及时控制对于癌症的防治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本人作为一个从医20多年的相当靠谱的儿科医生,告诉大家如何判断一个儿科医生是否靠谱。儿科医生同行请自行对照,有异议请留言。 第一条:察言观色,俗称看面相。美国总统林肯就是一个著名的以貌取人的人。以貌取人是有科学依据的,中国有句古话“相由心生”也是这个意思。尤其是中年以后的人,面相可以识人。如果你经常出入儿科,或者参加大型学术会议,就会发现,儿科医生普遍面相和蔼,自带儿童亲和力。小孩子是最天真无邪的,当他们坐在儿科医生面前,向医生露出笑脸的时候,可以想见,对面的儿科医生肯定是一副和善可亲的面孔。即使戴着口罩,也掩盖不住双眸散发的慈爱和温柔之光。如果医生表情冷漠,眼神中满是不耐烦,那么请绕行。 第二条:听其言,观其行。一个靠谱的儿科医生,首先是一个医术过硬的医生。详细询问病史和仔细查体,是看病的基本功。不要嫌医生问那么多,好医生从病史中就可以大致判断出宝宝得了什么病,然后通过仔细的查体,诊断已经了然于胸。对于常见病,一般情况下是不需要抽血化验检查的,因为通过多年的临床经验,已经能看个八九不离十了,即使化验检查,也是针对性的几项,不会大撒网套餐式开单。如果医生病史没问上两句,就已经开始开化验检查了,而且项目众多,不做解释,甩一句:先检查去吧!那么请换人。 第三条:是否患者至上。把安全和有效作为儿科用药的基本原则,不开无用且可能有害的药。把减轻患儿痛苦作为治疗方案的首选,能吃药不打针。把是否对患儿有利作为一切决策的首位,而不是家长的意见或者自身的安危。 上述三条,前两条比较容易判断,第三条对于非专业人士来讲,确实存在困难。什么是无用且可能有害的药?怎么判断是否需要打针输液?怎么知道怎样做才是对患儿最有利的? 其实这些问题也并不难,只要家长平时稍微用点心,学习一点医学科普知识,加上自己多动脑子想想,这些问题还是很容易判断出来的。 这就涉及到另一个问题,也是本文的第二个观点,要想碰到靠谱的儿科医生,首先你得做一个靠谱的家长。 先举个例子,临床上非常常见,也是令儿科医生非常烦恼的一个疾病。 8个月大的婴儿,突然发高烧,39℃、40℃,除此之外没有任何其他症状,宝宝精神状态好,能吃能玩,用上退烧药体温也降不到正常,而且没过2小时再次升到39℃以上。宝宝第一次得病,家人全都慌了神,一家老少浩浩荡荡奔赴当地最好的医院。医院儿科的情况就不用描述了,大家自行脑补,总之是人满为患,孩子哭大人叫。好不容易看上医生(是个很靠谱的),医生检查完告知家长宝宝目前考虑病毒感染可能性大,可以回家观察,除了退烧药,其他药物都不需要用。 围着的一家人开始炸锅:什么?都没抽血化验就说是病毒感染?发烧这么厉害,连个退烧针都不给打?不输液能行吗?孩子烧抽了怎么办?我们排半天队,好不容易看上,就这么把我们打发了?太不负责任了吧! 医生看看外面排队的人群,耐着性子开始解释:病毒感染没有药物可以治疗,是自愈性疾病,打针输液只能增加宝宝痛苦和交叉感染机会,对疾病没有任何帮助。宝宝这个年龄,有可能会出幼儿急疹,一般发烧3、4天,烧退了疹子出来就好了。如果宝宝精神状态好,没有其他症状,可以在家观察,有问题再来医院。 家人:什么疹子?是啥样的?宝宝后背上有个小包是不是?那这3、4天就这么烧着啊?到时候不出疹子咋办? 医生:幼儿急疹必须疹子出来才能确诊,疹子没出来之前只能怀疑。如果最后没出疹子,那可能是普通病毒感染。 家人:不是有抗病毒的药吗?Balabala...... 医生:那些药没有确切疗效,目前为止,没有有效的抗病毒药物。宝宝小,肝肾功能发育不成熟,要尽量减少药物使用,只用必须用的安全有效的药物。 家人:那就没有办法,只能干挺着?这么小的孩子,烧抽了咋整,烧傻了咋整? 外面有人在不满的嚷嚷:干啥呢?唠嗑呢?咋这长时间呢? 家人表现非常不满,一边往外走一边嘟囔:这啥专家呀,会不会看病呀,孩子都烧啥样了,还让回家观察......不行,咱们还得换个大夫再看看。 碰到了一个靠谱的医生,可是因为家长的无知,很可惜地错过了。 家长这回看上了一个满意的医生,医生先给开了化验单,抽了好几管血,化验项目查的可全了,等了大半天,结果才出来,医生说孩子太小,发烧这么高,问题很严重,需要输液治疗。家人立刻一致点头,心想这回碰上负责任的好医生了。连输液带口服药就花了小一千,还不算一千多的化验费,相比宝宝的病,这点小钱算得了什么。勇敢坚强的爸爸摁着宝宝让护士扎上了输液针,宝宝哭的撕心裂肺,老人在一旁老泪纵横,妈妈早已不忍目睹,站在输液室门口流泪。折腾一天,宝宝总算扎上针用上药了,家人倍感欣慰。 连输液带口服药,中药西药一大堆,灌得宝宝见了勺子就躲。两天过去了,可还是天天烧,这个医院不行,换个医院再看。继续输液,然后烧突然就退了,还是最后看的这个医生神啊,才打一天针就退烧了,早知道早点来找这个医生啊,对了,把医生名字记下来,以后看病就找他!不对啊,烧是退了,咋出了一身疹子呢?不是过敏了?不行,回去找大夫算账去! 医生看完疹子,很肯定的说:不是过敏!是幼儿急疹!疹子出来就好了! 家人千恩万谢的走了。 花的钱,费的时间和精力,对大人都不算什么,可是宝宝是无辜的啊,只因为家长,让生病的宝宝多遭了多少罪啊。所以人生而不平等,孩子摊上这样的家长,真是从小就不幸。 没有靠谱的家长,就算碰上了靠谱的医生,照样会错过。 所以,不要埋怨医生,医生都想为孩子好,让孩子少遭罪,可是,孩子的家长不同意啊,孩子自己又不能做主,医生想给孩子采取的任何诊断和治疗措施,必须经过家长同意,医生想为孩子着想,家长不认可,照样没法实行,还得按照家长的想法来给孩子治病,如果不按照家长的想法来,一旦孩子病情加重,医生可能会有生命危险。哪个医生会不顾自身安危,坚持不给孩子输液,只为了你家宝宝少遭罪?即使有这样的医生,也早就被砍死了。 奉劝年轻的家长们,花点时间精力,看点科普知识,学点医学常识,不要把时间浪费在无聊的追剧、打游戏、刷朋友圈、晒自拍、晒娃,这些比起孩子的健康来,都是浮云~ 为了孩子,努力做一个靠谱的家长,即使没有碰到靠谱的医生,也不会让生病的孩子更遭罪。如果再碰上靠谱的医生,恭喜你的孩子,这才是真正的赢在了起跑线上。
从严格意义上讲,“椎间孔镜手术”应称为“脊柱内镜辅助下的经皮经椎间孔入路椎间盘髓核摘除手术”,而椎间孔镜手术只是为了相对方便而约定成俗的简称。并且,借助脊柱内镜摘除突出的椎间盘髓核,不仅可以经椎间孔入路,还可以经椎板间隙入路。所以,有病友会问到为什么有的人做椎间孔镜手术是在腰侧面开口,而有的人又在后背正中开口。虽然是同样的手术工具,但因为病变部位和病友的个体差异而选择的入路不相同而已。所以,并不是所有的椎间孔镜手术一定是经过“椎间孔”入路。那么究竟什么是椎间孔镜手术呢?椎间孔镜手术PELD(PercutaneousTransforaminal Endoscopic Lumbar Discectomy)是目前能够在直视下准确有效摘除突出椎间盘髓核组织,同时又能解除硬膜囊和神经根压迫的最为微创的手术方式。椎间孔镜发源于关节镜,所以椎间孔镜和组织之间的介质是生理盐水,也就是说椎间孔镜手术是在以生理盐水为媒介并经过生理盐水不断冲洗下完成的。所谓“椎间孔”,它是由上下椎弓根,椎体和椎间盘后侧缘、以及关节突组成的一个通道,神经根(通常所谓神经“出口根”)就从椎管内经椎间孔穿出,同时椎间孔也成为了我们可以借助通向椎管进行医学操作的一扇窗口。虽然窗口较小,但借助合适的工具对其稍加处理,我们就能打开一个合适大小的通道,让椎间孔镜能顺利从窗口进去摘除突出的椎间盘髓核,几乎不损伤椎体极其附属框架结构,也就是说不影响脊柱自身的稳定性。因此,椎间孔镜手术在摘除突出椎间盘髓核的过程中对脊柱正常结构和椎管内脊髓和神经组织干扰非常小,比目前任何其他开放直视手术方式所照成的损伤都要小。创伤最小的关键就在于手术入路的合理选择。那么,椎间孔镜是如何进入椎管,到达突出的椎间盘髓核附近的呢?以经椎间孔入路行椎间孔镜手术为例。首先通过各种诊断手段,包括病史、体检、影像学资料等,确定罪魁祸首,即造成患者疾病的椎间隙(责任椎间盘)。患者在手术台上摆好合适体位,经影像仪器(常用C型臂X光机)定位手术穿刺路径和皮肤穿刺点,做好标记。消毒铺巾、皮肤局部麻醉后,穿刺针经皮肤标记点按照设计路径依次穿过各层组织并间断注射局部麻醉药(皮肤-皮下组织-肌肉-椎间孔)进入椎管抵达突出椎间盘附近,在皮肤处用手术刀切开一长度约10mm以内的切口,然后通过导引丝依靠逐级扩张器从细到粗依次一点一点扩大通道(而不是用刀切开或者钳子撕裂、咬开建立通道)。在整个路径中,唯有通过椎间孔时可能会遇到障碍,需要对椎间孔做必要处理,方便工作通道顺利进入椎管并摘除突出椎间盘髓核组织。我们常会用专业的环钻(环钻也是直径依次从小到大)磨去少部分上关节突尖端,这个磨掉的部分位于关节的背面,丝毫不会影响关节面,也不影响关节运动及整个脊柱的灵活性和稳定性。建立好合适大小的通道,置入工作套管,然后椎间孔镜进入在各种微型手术器械的作用下,取出突出的椎间盘髓核,分解粘连组织,现在还可以通过镜下磨钻等去除增生的骨质增生组织,接触椎管狭窄,目的是解除对脊髓和神经的压迫,然后用等离子刀对破损的椎间盘纤维环成型,止血等,然后撤出所有手术器械。手术皮肤创面只需要缝合一针。手术创伤很小,患者术后恢复快。多数情况下,患者手术当晚就可以戴着保护性腰带上厕所,术后观察1到3天即可出院。所以说椎间孔镜手术是目前直视下能准确有效摘除突出椎间盘髓核,又能解除硬膜囊和神经根压迫的最微创又最有效的手术方式。
文|菠萝 (一) 昨天,美国传出好消息,一小批无药可用的晚期淋巴瘤患者,尝试化疗配合CAR-T疗法后,82%患者肿瘤缩小,64%肿瘤消失! 而同一天,中国年仅26岁的青年演员徐婷因为淋巴瘤,生命就戛然而止,让人唏嘘。而真正引发网上讨论的,是她得病后的选择:放弃化疗,进行中医治疗。 从她做出这个选择到去世,不到3个月。 这是徐婷被诊断后发的微博。 8月初,她们一家都很高兴在偏僻的烟台找到了一位“特别难得的好中医”。 但她没想到所谓的中医治疗也非常痛苦。从结果来看,显然是完全无效的。 徐婷接受所谓“中医治疗”,不仅每天被放血,还拔火罐,刮痧,导致大量毛细血管破裂,更多失血。再加上素食,营养严重不良。短短一个月,她就免疫系统全失。 我看到这些图片觉得无比悲愤。从她妹妹的微博来看,他们后来也意识到上当了。但如她所说,这世上并没有后悔药。 当她最后没办法再想去化疗的时候,已无力回天。最后由于没有免疫系统,多处严重感染,不幸离世。 癌症是天灾,但这是人祸! 诚然,她得的是T淋母,淋巴瘤里很凶险的亚型,任何人也不能保证能治好。但正规肿瘤医院治疗后,长期存活率并不低,部分甚至能治愈,绝不至于如此快就离去。 事情曝光后,中医自然又成了众矢之的,网络上一片骂声。 我也很想骂人,但我不会骂中医。 因为害死徐婷的不是中医,是骗子! 正如害死魏则西的不是西医,不是免疫疗法,也是骗子! 徐婷遇到了打着“中医”幌子的骗子,魏则西遇到了挂着“西方先进疗法招牌”的骗子。 (二) 我接受的是西方科学训练,所以我推崇西医系统,对中医非常挑剔。但我不会下结论“中医都是糟粕”。我对中医,更多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有一点毫无疑问:中医不是科学。至于是“伪科学”,还是“平行于科学”,留给大家自己思考。 科学思维,很重要的一点是对没有被证明的事物同时保持“批判”和“开放”的心态。我不会支持任何没有被客观证明有效的中药或者中医疗法,但我随时做好被数据说服的准备。 盲目支持中医,和盲目反对中医,都不是科学的做法。 但我们讨论中医,西医优劣的时候,对象应该正规的医生和操作,无论来自师徒制,还是医学院。骗子,不在讨论范围。 就像讨论中国奶粉和美国奶粉哪个好喝。三鹿,不在讨论范围。 科普过程中,我认识了几位资深中医。我们很多观点差异很大,经常争论。但他们也都同意遇到晚期癌症,中医必须配合西医治疗,没人敢说单独用中医疗法能治愈晚期癌症。一个也没有! 只有骗子敢! 如果有一天中医灭亡,不会死在西医手里,一定死在骗子手里。 (三) 为什么越来越多人把中医等同于骗子? 因为打着中医旗号的骗子越来越多。 比真正的中医多得多!也比打着西医旗号的骗子多得多! 打着中医旗号行骗太容易了。 西医有规范的系统,大家用同样标准和数据,很容易被证伪。对西医骗子,菠萝找几篇论文就可以戳穿谎言。但遇到中医骗子,我说再多,他只回一句:“我在辩证治疗,你不懂中医。” 问题是,你懂吗? 白头发老头就是老中医了? 会拔玻璃罐就是老中医了? 会把动物屎,树根,草叶子一起乱炖就是老中医了? 不是老中医变成骗子了,而是骗子都去当“老中医”了。 我很想听听真正的中医大家对徐婷使用的“放血+火罐+刮痧”疗法的意见,但在我看来,这不是中医,近似巫术。 政府决心要大力发展中医药,但骗子不除,我看不到中医复兴的任何希望。 (四) 任何人得了癌症以后,身边就会冒出好多的“好心人”,积极推荐各种秘方,神药,偏方,都说得信誓旦旦,网上各种患者群里面尤其多。但一旦出事,你再去找他,多半就消失了,或者无辜地说:“我也只是听说啊!”“我也没说100%有效啊。” 这样的“好心人”,多是骗子。 徐婷之所以选择了中医,最大原因就是怕化疗副作用,怕化疗后死得更快。我不知道她这个想法是否也来自“好心人”,但鼓吹中医的骗子,也必然常年妖魔化手术、化疗和放疗。 我最近写了不少关于化疗的文章,就是希望大家能正确看待。毫无疑问,化疗副作用很强,过程很可能“生不如死”,但它之所以被全世界用了几十年,是因为很多时候是有效的!即使不能治愈,也能显著延长生命。我身边有无数受益于化疗的患者。 化疗是淋巴癌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配合其它疗法,现在已经可以治愈很多淋巴瘤。在美国,霍奇金淋巴癌5年生存率高达86%,10年生存率80%,非霍奇金淋巴瘤差一些,但也有67%和55%。加上最近的靶向疗法,免疫疗法,越来越多淋巴瘤成了慢性病,甚至成了可治愈的癌症。李开复生病后正是因为接受标准治疗,结果很好。 对于晚期癌症,免疫系统已经无能为力,这时候搞什么“综合调理”,“慢慢来”,纯属扯蛋。鬼子都杀到家门口了,你还在训练站军姿?这时,必须靠猛药“打黑”,等控制住了,再谈调养身体的事儿。徐婷落到骗子手里,不仅没有“打黑”,还在“打红”,没控制癌症,反而拼命消耗免疫系统。 (五) 骗子是不会消停的,包括今天还有人跳出来说:“看,徐婷刚开始化疗就死了!大家千万不要去化疗!” 房子被人纵火,消防员来救火,最后你怪消防员把房子弄垮了? 每人都要擦亮眼睛。 今天我写得很气愤,但最后还是想传递一点温暖的东西,推荐一个靠谱的病友组织:“淋巴瘤之家”( http://www.house086.com/)。它的创始人洪飞和很多志愿者,都是淋巴瘤康复者,我很佩服他们。他们一直努力传播正确的抗癌理念,我相信避免了很多人走弯路,也救了很多人的命。 徐婷生病后其实很快就求助了淋巴瘤之家,很多病友都劝他赶快接受正规治疗,化疗没有那么恐怖,但可惜,她没有听。 一声叹息。 淋巴瘤之家最近专门制作了一个科普视频,“淋巴瘤:一种可治愈的癌症。”,帮助有疑惑的病友了解真相,减少误解。 徐婷看不到了,但我希望很多需要的人能看到。
自闭症的诱因和风险因素 自闭症的病因并不完全清楚,不过我们已经了解到一些因素可能导致自闭症的发生,这包括环境因素、生物学和遗传学因素。可以肯定的是,自闭症的发生与后天的家庭教育无关。其中遗传因素是目前公认的主要危险因素,有同胞患有自闭症的儿童存在较高的患自闭症的风险。自闭症更容易发生在有遗传或染色体异常的人群,如脆性X染色体综合征、结节性硬化症。母亲在妊娠期间服用丙戊酸和沙利度胺也可能导致后代患自闭症,高龄父母孕育的后代自闭症的发生风险会明显增加。 自闭症的表现有哪些? 患有自闭症的儿童常有社交、情感和语言能力障碍,他们可能会重复某些刻板的行为而不愿意改变,不同的患者对事物的关注、反应、学习方式也各不相同。自闭症的症状早在儿童早期即可出现,并持续终生。患有自闭症的儿童可能会有以下表现: 对周围事物漠不关心,不关心也难以理解其他人的感受,很少主动表达自己的感情。 喜欢一个人玩耍,回避眼神交流,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无法对别人指定的玩具产生兴趣。 拒绝身体接触,不喜欢被拥抱,面对亲人的呼唤或亲昵,几乎没有什么反应,面部表情木讷或怪异。 语言较少,即使能够表达,也不愿意开口说话,只是用手势代替;可能会自言自语重复单调的短语,或者重复别人说过的单词或短语,常常答非所问。 长时间的专注于某种游戏,重复刻板的动作,如挥手、拍手、单调的转动身体,每天愿意重复同样的事情,走同样的路线,难以适应一些日常的改变。 不肯改变其原来形成的习惯和行为方式,即使微小的变动即会显出焦虑不安,甚至是大哭大闹,难以适应新环境。 多数患儿的智力发育较同龄儿迟钝,少数智力正常,但也有儿童表现出某一方面的天赋,有些患儿的机械记忆能力很强,尤其对文字符号的记忆。 有部分患者情感反应异常,易怒、有攻击行为,有的可能会自残,如揪自己的头发、抓脸、用头撞击墙壁等。 自闭症的诊断 由于没有常规的医疗检测手段可以应用,自闭症的诊断通常较困难,临床医生需要通过儿童的行为表现来综合判断是否患有自闭症,通常需要父母填写相关的调查问卷以及专科医生的进一步随访。有的自闭症患者在18月龄或更早即可被诊断,一般在两岁左右,经验丰富的专科医师可做出可靠的自闭症诊断。然而,也有很多孩子直到年龄很大也未获得明确诊断。延迟诊断则意味着自闭症儿童不能得到及早的治疗和干预。
小儿半夜大哭大叫、出汗、神情恐惧或起身四处走动,常常会让父母担忧害怕,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症状?遇到此类状况,父母又该如何处理呢?JAMA Pediatrics 杂志上的一篇患者教育文章对小儿夜惊、梦游作出详细讲解。 深眠状态(parasomnias)是睡眠障碍的一种,是指常在慢波睡眠部分觉醒期间出现复杂异常行为。患儿在深度睡眠状态下,出现部分觉醒,但意识又不完全清楚。影响儿童健康的两大常见深眠状态为“睡眠惊恐(sleep terrors)”和“梦游(sleep walking)”。睡眠恐怖又称“夜惊(night terrors)”。 夜惊 患儿常在半醒状态下大哭、大叫,身体反应强烈,如心率加快、出汗;有的患儿表现出神情恐惧、目光呆滞;也有患儿发作期间乱打乱踢。部分患儿发作期间,需要数分钟才能认清父母,大部分患儿发作后,都需要一段时间冷静。一般情况下,患儿次日早晨都不记得晚上发生过的事。夜惊持续时间最长为45 min,多数患儿夜惊发作时间较短,夜惊后患儿通常会躺倒继续睡觉,因为事实上他们仍处于睡眠状态。 近期,JAMA Pediatrics杂志上发表的一篇研究论文显示,夜惊的高发年龄段为1.5岁,该年龄段儿童中35%发生过夜惊。总体而言,夜惊非常常见,56%的儿童至少出现过一次,年龄最大的儿童已13岁。 遇到此类情况,父母该怎么做? ①小儿夜惊期间,父母一定要保持冷静,因为通常情况下患儿自己不知道,父母往往更害怕; ②不要叫醒患儿; ③确保他(她)不会伤到自己,尽量让其待在床上,确保安全; ④告知其他看护者或兄弟姐妹,遇到同样情况时该如何处理; ⑤如果夜惊持续发作,须咨询儿科医师。 梦游 梦游在儿童中也较常见,表现为患儿不知道自己要去哪里,说话慢,回答问题时反映慢。有的患儿会自己穿衣服,然后在屋子里转来转去,或者去开冰箱。梦游的高发年龄为10岁,该年龄段儿童中14%会经历梦游。总而言之,儿童时期,29%的儿童会发生至少一次梦游。父母儿时出现过梦游症状的儿童更易发生。 遇到此类情况,父母该怎么做? ①不要叫醒患儿; ②引导患儿回床睡觉; ③如果担心患儿的睡眠健康,应记录下患儿的睡觉地点、夜间睡眠时间、睡眠被扰乱的次数,以及日间睡觉的时长等,然后咨询专业儿科医师。 夜惊与梦游的相似症状包括: ①发作期间,患儿对父母的回应迟缓、减少; ②患儿从睡眠中醒来后,并不知道已发生的事; ③某些因素可使症状加重,如睡眠不足、噪音、发热、压力和服用某些药物; ④这两种疾病或许有关联,因为约1/3的夜惊患儿,后期会出现梦游症状 除以上两种睡眠障碍外,“梦魇”也是值得父母特别注意的一种小儿睡眠问题。 梦魇 “夜惊”不是“梦魇”,梦魇是因噩梦而引起,常发生于做梦比较多的后半夜。孩子醒后大哭或感到害怕,再入睡比较难。 遇到此类情况,父母该怎么做? ①立刻到孩子身边; ②让孩子感觉到你就在身边,任何东西都不能伤害到他(她); ③鼓励孩子讲诉梦里发生的事情,告诉他(她)那不是真的,只是梦; ④必要时,可以开着灯让其入睡; ⑤孩子安静下来后,可安抚他(她)入睡; ⑥观察一下周围是否有可能吓到孩子的因素,如阴影,确保消除这些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