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麻醉师;医生;医患;儿童医院医生任悦义。 【编者按】近期,从山东到全国,好几名医生英年早逝。医生的“过劳”令人唏嘘。医生到底有多累?大众网派出多路记者,蹲点青岛医院一线,用手中的笔和镜头,记录医患的酸甜苦辣。 期待《大众网随医记》能增进医患理解,彼此尊重,才是共赢。 大众网随医记(5)儿童麻醉师:每天站8小时 守护患儿的“隐形人” 随医地点: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 儿童心脏中心 时间:12月16日8点-17点 随医记者:刘梅 医生任悦义。大众网记者查阅《2015年中国卫生统计年鉴》数据,发现全国平均每千名儿童只有0.43位儿科医生。儿科医生如此紧缺,而儿童麻醉师更少。儿童麻醉师从患儿被推进手术室的那一刻开始,就要一直“跟”到手术结束,守护着患儿的生病安全,一刻也不能离开。一场手术结束后,焦急等候在手术室外的患儿家属听到手术成功的消息,会毫不犹豫地感谢手术医生、感谢护士,却很少有人注意到麻醉师,给他们道一声谢谢。他们是患者眼中的“隐形人”,却被手术台上的主治医生亲切的称为患儿的“守护神”。儿童麻醉师肩负的工作难道仅仅是“让患儿睡着吗”?近日,记者走进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儿童心脏中心手术室,全程跟拍儿童麻醉师任悦义,揭秘儿童麻醉师不为人知的一天。 任悦义开始做麻醉准备工作。早上7:30,原本应该8:00上班的任悦义早早来到了病房。他告诉大众网记者:“今天我有两台儿童心脏手术,我得提前半个小时来医院,先来跟患儿家属进行术前谈话,然后再到手术室准备一会手术要用的药品试剂等东西”。记者看到,任悦义买的热腾腾的早饭还没来得及吃上一口,就抱着病历奔走在病房和手术室之间。 两岁的孩子血管细小,任悦义认真而轻柔地给患儿扎针。麻醉诱导过程完成,医生开始手术,任悦义仔细观察监护仪。8:00左右,第一台手术的患儿小军(化名)被推上了手术台。这个才两岁的孩子,根本不清楚自己将要经历巨大的手术——心脏骤停“与死神搏斗”。他只是瞪着圆圆的眼睛,也不哭闹、也不吱声。任悦义一边给小军准备手术麻醉药,一边对记者说,染色体疾病导致了这个孩子先天发育不好。记者看到小军在被打了镇定剂之后,渐渐合上了眼睛,十几秒之后,他像是进入了“甜美的梦香”,嘴角微微上扬。这个时候,任悦义开始拿起消毒器具给孩子的上半身消毒,动作娴熟且轻柔。记者了解到,这个消毒的过程是为了给患儿做“穿刺”,“穿刺”是为了评估患儿体内的血容量,以及术后要用的心血管药物。做完这一项工作后,整个麻醉诱导过程完成,手术医生可以开始手术了。而儿童麻醉师任悦义的工作却还没有结束。他说,真正的麻醉师要在手术过程中一直看监护仪,要根据监护仪上的数据变化,来分析患儿的生命体征,及时处理各种突发情况,根据患儿的状况用相应的药物。并不是向外界想象的那样,一针下去,让患者睡着就没事干了。 监护仪上显示异常,任悦义添加药物,帮助患儿恢复。任悦义盯着监护仪,紧紧攥着拳头,生怕患儿出现状况。任悦义的助手告诉记者,青岛市的儿童麻醉师少之又少,先心病麻醉师就更是屈指可数。任悦义已经做过2500多例儿童先心病麻醉,儿童先心病手术的难度之大、风险之大都远远高于其他手术,所以对麻醉的要求也更高。手术过程往往瞬息万变,麻醉药的剂量、患儿的反应等等都是麻醉师在手术中不能离开手术台的原因。手术室里所有的监护设备都带有报警音,时间长了,任悦义甚至可以根据警报音的音律来判断患儿身体的哪个部位出了问题。 手术结束,任悦义在助手的帮助下,准备将患儿送回病房。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转眼已是中午12点。小军的手术刚刚结束,这场手术很成功。医生们清点完手术器具,就可以出手术室了,但任悦义忙着写麻醉记录单,把手术过程、用药情况、患儿的生命体征变化、以及手术医生都进行了哪些操作都记录下来。最后,在助手的帮助下,任悦义将小军护送回到监护室。在监护室里,任悦义交代护士小军的病情、以及护理的注意事项。到此时,一台历时4个小时的儿童先心病手术才算彻底完成。任悦义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整整一上午,他没有喝一口水,全程站着聚精会神地看着监护仪上患儿的生命体征变化。“麻醉非常注重细节,儿童先心病的麻醉,不像一般的手术,儿童的心脏就跟小豆腐似的,我们医生必须格外小心。麻醉师的工作,更多的是在病人进入麻醉状态后的守护,配合好医生。”任悦义介绍说。 手术室门口,任悦义翻看第二台手术患儿的病历。完成了第一台手术,记者原以为一上午滴水未进的任悦义可以好好地吃个中午饭。但出乎记者意料的是,任悦义又马不停蹄地奔向了手术室门口。手术室门口站着一对母女,小姑娘才三岁,也是先天心脏发育不好,并伴有残疾。小姑娘看到穿着白大褂的任悦义向她走来,害怕得大声痛哭起来。任悦义对小姑娘笑了笑,哄了哄她,“小姑娘,不哭哈,没事的,睡一觉起来,就可以跟你妈妈回家了......”终于,任悦义费了半天劲儿,小姑娘终于不哭了。任悦义赶紧翻看孩子的病历,一旁的助手按照他的要求给孩子打上了镇定剂。小姑娘还是紧紧地搂着妈妈的怀抱,不肯撒手,任悦义便耐心的高举着输液瓶,逗小姑娘,缓解她的紧张与害怕。孩子妈妈依依不舍地把孩子交到了护士的怀抱里,转过身去,悄悄地抹了抹眼泪。一路上,任悦义始终高举着孩子的“输液瓶”穿过长长的手术长廊,抵达手术室。待护士将患儿放到手术台上,任悦义迅速洗手、消毒、在助手的帮助下穿好了手术服,开始了第二台手术。 任悦义与助手配合默契。任悦义开始给患儿消毒,进行“穿刺”。任悦义手上的手术刀沉稳有力,手术线在他手中飞舞,近半个小时的忙活,终于给患儿做完了“穿刺”,麻醉诱导过程完成。再过一会儿,就要进行正式的手术了。任悦义在助手的再三劝说下,才勉强同意到休息室吃午饭。路上,任悦义对记者无奈地说:“外科医生治病,我们麻醉师保命。我们最早进到手术室,最晚走出手术室。为的就是更好地配合医生,让这些患儿在舒适、安全的状态下完成手术,这样他们长大了才不会有心里阴影。” 下午1点10分,任悦义开始“狼吞虎咽”的吃今天的第一顿饭。简单的饭菜早已凉透。一旁的护士坚持要拿到微波炉里给热热,结果被任悦义拒绝了。原因很简单,为了赶紧吃完回手术室给患儿做手术。护士在一旁看着狼吞虎咽的任悦义,心疼地对记者说:“我们主任医生今天凌晨被叫到医院做了个急诊的麻醉,回家才睡了几个小时,这不早上7点多又赶到医院忙活这两台先心病手术了,都来不及吃口热乎饭。” 记者掐着时间算了算,任悦义仅仅用了6分钟的时间吃完饭,就急匆匆赶回了他的“战场”。躺在手术床上的患儿,甜甜的睡着,少不更事的她长大后,也许会记得曾经有一群白衣天使为了她与死神搏斗了近4个小时;也许她不会记得曾经有一位麻醉师,为了给她制造一个没有痛苦、只有酣甜的梦境,默默忍受饥饿与劳累近5个小时。 将患儿送回监护室,向护士交代患儿病情。.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一台大型的“儿童先心病”手术由麻醉师的手术刀开始,也由麻醉师把监护仪上的一根根导管进行撤离才算结束。下午5点多,手术结束,任悦义再次亲自“护送”患儿进监护室。“这次手术创伤很大,术后要用镇痛棒......”任悦义耐心地交代护士。 一天的工作终于结束,任悦义如释重负的笑了。走出监护室,任悦义一天的工作可算是忙完了,合上监护室大门的那一瞬间,他如释重负地笑了。手术的成功对一个儿童麻醉师而言胜过无数鲜花和掌声。患儿家属眼中的“隐形人”,留给我们的只是一个令人心疼的背影......初审编辑:于潇潇责任编辑:王世瑞
疼痛让人痛苦,还会引起机体一系列的生理病理变化。病人害怕外科手术,大部分是因为害怕术后疼痛。采用传统方法难以达到持续镇痛的目的,而镇痛泵则可以。认识疼痛 疼痛是每个人都会经历的生理现象,跌倒会疼痛,生病也会疼痛。而在2002年,第10届世界疼痛大会将疼痛确认为它是“人体第五大生命体征”,持续疼痛可能是需要治疗的疾病。在医学上把人类能够感受到的疼痛感分为12个级别,级别越高,感受到的疼痛感就越大。在这12个级别中,9级以上的疼痛感已经接近人类所能接受疼痛的极限了,而最高级别12级,正是母亲分娩,由于婴儿头部过大,母亲要承受极大的痛苦。疼痛的危害 疼痛看是只是简单的不良刺激,但是实际上会可以引起机体一系列的病理生理变化,例如:对机体自主神经系统的影响:使心率加快,呼吸急促,血压上升;精神方面的改变导致烦躁不安、忧郁,继之影响到消化系统功能,体力的恢复;内分泌、激素的影响,直接和间接使各种身体功能发生改变。术后镇痛泵是什么? 凡提起要做手术,很少有人不害怕,原因之一是手术后难以忍受的疼痛。调查发现,约95%的手术病人会对疼痛的惧怕而引起担心、焦虑和不安,有些则引起心慌、血压增高。术后因疼痛而不敢用力呼吸、咳嗽及转动体位,分泌物不易排出,引起肺不张和肺部感染等。 长期以来,人们认为术后疼痛是不可避免,传统的镇痛方法也只是注射吗啡、度冷丁等止痛药物,但存在镇痛时间短,需反复用药等缺点。 近年来,临床疼痛治疗出现了一种新技术——药泵技术,给药方案转向由病人自行给予,即病人自行利用药泵“PCA自控型镇痛泵”。当病人稍感疼痛时,只需按动镇痛泵的按钮,镇痛药便通过导管慢慢输入体内,其量小且输入均匀,使药物在体内保持稳定的血药浓度。PCA的按压次数和药物用量可由病人自我调节,这样可使镇痛药“按需供应”。以最小的剂量达到最佳的效果,且副作用最小,避免了传统方法血药浓度波动大,副作用大的情况。这是现代科技造福于病人的又一个体现。镇痛泵的作用 1、减轻病人痛苦是最主要的目的。疼痛作为第五个生命体征已为越来越多的人所了解,而要求不痛,是病人的基本权利。 2、可行走的硬膜外镇痛不影响病人自由活动,增加病人的舒适度,提高医院的服务水平。 3、完善的术后镇痛能使病人早期活动,减少下肢血栓形成及肺栓塞的发生,促进胃肠功能的早期恢复。 4、减少术后病人体内的儿茶酚胺和其它应激性激素的释放,有利于降低心率,防止术后高血压,减少心肌做功和氧耗量,对心功能障碍病人特别有利。镇痛泵的适用范围 1、手术范围广、时间长的病人,如各科的癌根治手术、头颈胸腹的联合手术。 2、开胸、开腹且切口较长的手术病人。这类病人常需停留的胸腔引流管、胃管,也增加他们的疼痛。如果因为疼痛而不愿翻身、咳嗽,容易增加肺部感染的发生率。 3、泌尿科前列腺电切术的病人。使用术后镇痛泵还有利于缓解前列腺痉挛,减少出血。 4、骨科大手术病人。 5、部分腹腔镜手术病人。 6、有高血压或冠心病病史的手术病人。 7、敏感的女性病人。老年病人和小儿对疼痛的反应较迟钝,而年轻女性往往相反。 8、有强烈要求的病人。术后镇痛的并发症 术后镇痛的并发症因所用的药物不同而有区别,主要有以下几点: 药类 使用的镇痛药物主要有以下几种:
患者我就喝了一小碗稀饭,为啥非得推迟手术呢,心塞塞的其实我们比你更心塞呢,为啥非得喝那一小碗稀饭呢?医生手术麻醉前真的一点儿东西也不能吃吗?喝水也不行?就算反胃了,难道没有抽吸装置之类的把呕吐物吸除吗?不能吃点抑制恶心呕吐的药暂时压一压吗?↓↓↓很遗憾地说答案是......“往下看”!因为麻醉后各种括约肌松弛,反射抑制,胃内容物很容易反流到咽部,而此时病人无咽反射,内容物容易反流入气管,引起严重的急性呼吸道梗阻、Mendelson综合征、吸入性肺不张、吸入性肺炎等。对于普外科手术来说,如果术前吃东西,除了上述的风险,还会增加感染几率。如果是急诊手术,医生还是有很多办法的,其中包括以上几条,例如胃肠减压,术前服用一些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以及麻醉用药、麻醉方案的调整。但是所有的这些方法都并非绝对安全,对于择期手术,我们还是会选择简单直接且绝对安全的方法:推迟手术。麻醉or睡觉?全麻就是睡觉吧?睡一觉醒来手术就好了,对吗?↓↓↓有时候麻醉医生术前访视时,为了缓解病人的紧张情绪,也会这样对病人说。其实,全麻远不止睡觉这么简单,试想啊,你睡着了,别人拿刀切你肚子你会怎么样?你一定会说,跳起来揍他啊!所以,单纯睡着了肯定不行,还得保证你不疼。呵呵,你睡得香打呼噜、磨牙、翻身行不?肯定也不行啊。所以,这就构成了麻醉最基本的三要素:镇静、镇痛、肌松。 那简单啊,三种药一起推不就完了?↓↓↓答案远没有这么简单哦↓↓↓我们要根据不同病人的病情特点和手术需要个体化给药,选择最合适病人的麻醉方案和麻醉用药,除了进行必要的麻醉操作外,还要时刻监测病人的生命体征,包括呼吸、心率、血压、肝肾功能等,及时调节麻醉深度和用药,保证病人平稳苏醒,并且还要实施术后镇痛和止吐,让病人最大程度体验舒适化医疗。如遇到基础情况差,如合并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的患者或者术中出血较多的情况,我们更是严阵以待,做好全方位的准备和全身心的投入,为病人的生命保驾护航。 手术以后麻醉以后脑子会不会变笨啊?自从那次打了麻药,现在总感觉记性没有以前好啦↓↓↓现在尚无明确的科学证据表明麻醉药品会影响人的智力或造成记忆力减退。不过,对于老年人尤其是脑组织已有器质性变化的老年人,术后有认知功能障碍的可能,更多的术后记忆力减退,自我暗示的成分较大。目前麻醉理论的日臻完善、麻醉设备的日益更新以及麻醉药品都具有起效快、作用时间短、可控性好、效果佳等特点,这些都为麻醉的安全性提供了强大的保障。
宝宝气管异物预防急救 人的鼻腔后部与口腔相通,统称咽部。吸入的空气和咽下的食物在这里分别进入气管和食道。气管和食道是两条并行的管子,它们在咽喉处各有各的入口。当人们吸气时,声门开放,空气进入气管和肺部,当进食时,食道口开放,声门关闭,食物进入食道和胃。但如果人进食时大笑、跑动,食物有可能被吸进气管,轻者可致呛咳,重者可发生呼吸困难,甚至危及生命。 据报载,有一位妈妈给刚满4个月的宝宝喂葡萄,结果葡萄被吸进了宝宝的气管,宝宝虽被送进医院竭力抢救,但还是没能挽回幼小的生命。还有一位老奶奶,特别喜欢邻居家的小宝宝。有一天,老奶奶买回一些果冻准备给家里的孙子吃,在路上,她看见了邻居家的小宝宝,就顺手给宝宝剥了一颗,结果吸入口中的果冻一下子卡在了宝宝的喉咙里,当急救车赶到时,小宝宝已经停止了呼吸。 这些悲剧总是频频发生在小宝宝身上,这是为什么呢? 气管异物为何偏爱小宝宝? 1.几个月的小宝宝,虽然会吃些东西,但因牙长得不齐全,不能将食物充分嚼碎嚼烂。又因其喉部保护机制及吞咽功能不全,因此极易将异物吸入气管。 2.小宝宝认识世界的方式不仅是通过眼、手、耳,他也通过口来认识世界。他喜欢将细小的东西放进嘴里,认识物品的质地。 3.不良的进食习惯。小宝宝不会坐在那里安静地吃饭,经常是一边玩一边跑一边吃,有些父母看孩子吃得少,还喜欢追着喂。更有些父母喜欢在宝宝吃饭时训斥孩子,使孩子受惊吓而啼哭。这些不良习惯都易使孩子将异物吸入气管。 4.不恰当的食物。有些食物表面光滑、细小、质轻,如花生米、瓜子仁、西瓜子、果冻、米花、葡萄等。 细心观察、镇定施救 1.当异物吸入喉部时,宝宝可立即发生咳嗽、气急、面色青紫、气喘。这时家长要保持镇静,鼓励宝宝咳嗽,这是机体的一种自我保护。有时通过咳嗽可将异物排出。在宝宝咳嗽时,暂时不要拍打背部,以免造成异物移位。 2.出现气急、不能咳嗽、不能说话、不能呼吸,面色青紫,这说明异物已经将呼吸道完全堵住。这时不要用手去掏宝宝的嘴,以免刺激咽部,引起喉头痉挛、水肿,加重病情。异物卡在气管是非常危险的,只需三四分钟的时间,大脑细胞就可死亡,严重者可危及生命。因此有小宝宝的家长学会急救是非常必要的。 家庭简易急救法: 方法一:背部叩击法(适合1岁以内宝宝) 步骤1:将宝宝翻转成俯卧位,并骑跨于抢救者的一侧手臂上,使宝宝头部低于躯干,同时用手稳固握住下颌以托住头,并将此前臂放在自己大腿上。 步骤2:用另一只手的掌根用力叩击宝宝背部两肩胛间4-6下。 步骤3:再将叩击的手放在婴儿背上,手指握其后头、颈部,把婴儿放在两手中间,将其上下一致翻成仰卧位。 步骤4:使头低于躯干,抢救者前臂放在大腿上,再用另一只手的两个手指在婴儿胸部(把3个手指放在胸部中线上,食指对准乳头连线,抬起食指,用中指、无名指向下压2-3厘米)冲击4次。 步骤5:当宝宝哇地一声哭出来,说明异物已经出来,这时要将宝宝放成侧卧位,迅速用小手指沿着口腔低的一侧将口中异物取出,防止异物二次吸入。 方法二:立位腹部冲击法(适合1岁以上宝宝及成人,清醒者) 步骤1:抢救者站在宝宝背后,(让宝宝弯腰、头部前倾)双臂环绕宝宝腰部。 步骤2:将一只手握拳,大拇指朝内,使拇指侧顶住腹部正中线肚脐上方,远离剑突尖。 步骤3:另一只手压在拳头上,有节奏快速向上、向内冲击。连续6-10次。这样可使肺内产生一股气流冲出,有可能将异物冲到口腔里。 步骤4:检查异物是否在排到口腔里,若有及时让宝宝侧头,用手掏出,若无可再冲击腹部6-10次。 注意:每次冲击都有应是独立的、有力的动作。 方法三:卧位腹部冲击法(适合1岁以上宝宝及成人,意识不清者) 步骤1:将宝宝身体放平。 步骤2:抢救者跪在其大腿旁,一只手的手掌根平放在腹部正中线肚脐略上方,不要触及剑突。 步骤3:另一只手直接放在第一只手的手背上,两手重叠,一起快速向上向内冲击宝宝腹部,连续6-10次。 步骤4:检查异物是否排到口腔,若有及时侧过宝宝头,用手掏出异物,若无可再冲击腹部6-10次。 爱心叮嘱: 1.虽然我们身边有急救电话,但往往异物造成窒息可使人在几分钟内死亡,等着他人急救往往为时已晚,不如自己学会简单的操作方法,以备急用。 2.当发生意外时,千万不要慌慌张张抱着孩子往外跑,这样极有可能使异物掉得更深,或者本来不全堵塞,结果造成完全堵塞。 3.在进行抢救的同时,让其他人帮忙打急救电话。 4.平时要多做模拟练习,才能熟练掌握急救方法,临危不乱。 气管异物在宝宝身上尤为常见,家庭中的预防是最重要的。 1.为宝宝购买玩具时,要查看是否适合3岁以下宝宝。在外包装上,一般有详细的说明,如果里面有小零件,则不适合。 2.培养成宝宝良好的进餐习惯,在进餐时,不要说话、大笑、跑跳,更不要训斥宝宝。 3.家中宝宝能触及的地方,不要放细小物品,如扣子、钱币、小球等等。 4.宝宝吃东西时,一定要有人看护,并要看着他咽下去。 5.宝宝吃果冻、花生、瓜子、葡萄、米花、水果糖等食品时,要格外小心,而且尽量不要让宝宝吸入口中,而要用勺子放入口中。尤其是果冻,它质地柔软,进入气管后极易随气管变形,完全堵住呼吸道,因此最好不要给小宝宝吃。 6.叮嘱宝宝不要口中含着东西跑,也不要让宝宝养成嘬食食物的习惯。 7.宝宝睡觉前,不要口中含着食物入睡。 8.大些的宝宝换牙时,要让宝宝及时将掉落的牙齿吐出。
一些人问我关于做扁桃体手术术后疼痛的情况,疼痛本身是一种主观感觉,同样切一刀可能每个人感受不同,疼痛有轻有重。跟手术医生操作也有一定关系,以前传统扁桃体剥离术,组织创伤重,疼痛较重,所以术后常常需要术后镇痛,应用一些阿片类药物和非甾体抗炎药,副作用有头晕,恶心等表现。现在的等离子刀微创切除术,创伤轻,疼痛相对轻微,应用常规阿片类镇痛后有些可能恢复还不如不用的快,头晕、恶心、迷糊的多见,口服非甾体抗炎药效果就不错,比如布洛芬之类的。
日间手术麻醉后离院标准 日间手术后均需在恢复室(或观察室)内留观一段时间,使患者安全度过恢复期,才能离开医院。患者在恢复室留观期间应有专职护理人员管理,麻醉科医师负责诊断和指导治疗,同时给予患者吸氧,监测ECG、Sp02直到患者达到符合离院标准,经麻醉科医师和相关医师共同商量认可后方可离院。日间手术麻醉后的一项特殊要求,就是能尽早离院。而患者能否离院则要依据综合评估主要生命体征、并发症、神志、创面渗(出)血、生理反应能力及功能、消化道症状(恶心/呕吐)、疼痛控制程度以及心血管功能稳定与否等方面情况,做出正确的判断。对情况严重或复杂的病例,必要时应当收住入院,进一步观察、治疗。 判定离院标准如下:(一)日间患者术后离院主要临床标准 1、病人意识和定向力恢复; 2、肢体的感觉和肌张力恢复正常; 3、呼吸循环功能正常; 4、坐起或活动后无明显眩晕、恶心或/和呕吐; 5、闭眼站立时无摇摆不稳现象。 凡同时满足上述五条标准要求的患者方可离院? 此外,还有一种基于减少术后并发症原则的离院标准也应用广泛。此标准中包含以下参数,必须全部满足: ?①患者对时间和空间的反应灵敏、定位准确;②生命体征平稳;③可用口服止疼药控制疼痛;④恶心呕吐症状得到控制;⑤可行走而不感头晕;⑥手术区域内无意外的出血;⑦将麻醉和手术医生开具的离院后注意事项和带药处方交予患者;⑧患者同意出院;⑨监护人陪同患者返家。 区域阻滞和椎管内麻醉的离院标准区域阻滞的离院标准原则上与全麻相同,但其离院时间远短于全麻,不需等麻醉作用完全消退,只需满足离院标准,并将受阻滞肢体保护完好就可离院。尽管偶然损伤的发生机率很低,离院前仍须告知患者离院后注意事项,包括:①在下肢感觉恢复之前避免开车;②避免麻木的肢体烫伤;③在第1个24h内尽可能抬高患肢以减轻水肿;④下肢感觉麻木时使用扶车、拐杖等;⑤一旦麻木开始消退并出现刺痛时立即服用止疼药。 腰麻后头痛的发生是麻醉医生在日间手术中不愿使用腰麻的原因之一。采用25号穿刺针可将腰麻后头痛的发生率减少到1%以下,且疼痛轻微并为自限性。脊麻患者离院前必须确保感觉、运动和交感神经阻滞已经完全消退,判断的标准为肛周感觉、跖反射和大拇趾本体感觉坶恢复。影响离院时间的因素影响离院的主要因素为持续性症状, 疼痛、呕吐、低血压、头晕、步态不稳、晕厥和喘憋,此外就是无家属陪同哺......术中因素如全麻、长时间手术和发生心脏事件都是导致离开PACU延迟的因素。 疼痛是导致延迟出院的常见原因之一,其中整形外科手术后发生疼痛的几率最高,特别是肩部手术和自体组织切除术。长时间手术和高体重指数患者的术后疼痛的发生率也增加。因此,麻醉医师应为这些患者制定术后止痛方案来预防疼痛。 术后恶心呕吐也是急诊手术一个常见的并发症。PONV发生率为30%~50%,与全麻和监测下麻醉相关的PONV导致离院延迟率增加分别为25%和79%Ⅲ。术后使用阿片类药物。3个以上危险因素者PONV发生率极高。对高危患者采取多模式止吐措施可预防PONV。很难完全消除影响离院的所有相关因素,然而了解这些危险因素,并设计一个最优方案来进行术后管理可利于系统功能的恢复。 术后早期排尿,无论全麻还是椎管内麻醉都可能影响膀胱逼尿肌功能,导致术后尿潴留。但术后应电话随访,以处理在家里发生尿潴留的问题。若离院后6h~8h仍不能排尿,患者应与医生联系。对于有尿潴留高危因素的患者可行超声检查膀胱容量以决定是否需要放置尿管等,成年人椎管内给予阿片类药物,不会延长患者的排尿时间和出院时间。椎管内麻醉采用长效局麻药与术后膀胱功能恢复延迟和尿潴留密切相关。虽然日间手术可缩短治疗和离院时间,但我们必须更加关注日间手术患者离院后可能发生的并发症。离院时必须向患者详细交待离院后注意事项,嘱其严格执行,并以书面形式记录下来。随访也是日间手术的一个重要部分。它可以了解离院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提高患者满意度、对治疗提出建议、再次确认患者的全身状况,并可听取患者的意见以改善日问手术麻醉的工作。总之,随着日间手术的普及,可通过不断地改进手术方式如微创手术、合理选择麻醉药物、改进麻醉方法和术后镇痛,使得更多更复杂的手术都能通过日间手术的模式来进行。要达到日间手术患者能安全、早期离院的目的,应正确评估病情,选择合适的手术和麻醉方式,加强围术期的科学管理。因此,我们应进行研究,制定一部科学的、切实可行的、被公认的、合法化的日间手术临床离院标准,并据此针对影响术后早期离院的相关因素制定出积极有效的预防和处理措施,使日间手术麻醉更快更安全地进行。
亲爱的家长朋友们,宝宝麻醉手术结束返回病房后,需要您注意以下细节:1、 术后体位: 术后宝宝尽量平卧,不要垫枕头。头稍后仰,这样可以保持呼吸道最通畅。2、 术后呼吸: 注意宝宝的唇色,如果红润,请不要担心,宝宝呼吸很好。 如果突然出现唇色青紫,请立刻呼叫医护人员。有可能是痰或其他堵塞了呼吸道,小儿生命体征变化很快,请注意观察。 但这种情况还是比较少见的,请不要太担心。3、 术后进食时间: 宝宝可在术后2~4小时后适量饮水,不吐不呛后再吃别的东西。术后6小时进食。术后6小时内尽量吃流质,防止呕吐。 如果嘴唇干涩,可向护士要点棉签滋润蘸水滋润一下口唇。 宝宝术后也会挂葡萄糖,不会因为不吃东西而导致虚弱。4、 术后呕吐: 宝宝术后如果有呕吐,立刻把宝宝头偏向一侧,让他吐出来,并帮他把嘴里的呕吐物清理干净,防止误呛到气管里。5、 术后烦躁: 有的宝宝术后会有些烦躁,请注意不要让他去抓伤口,并防止坠床。 烦躁是一种正常的术后反应,会在24小时内恢复正常,请不要担心。6、 术后疼痛: 因为术后麻醉药作用消失后伤口会有不同程度上的疼痛,对于程度较轻的疼痛,家长可利用调整舒适的体位,对小婴儿进行抚摸、转移注意力的方法有效缓解; 对于一些创伤较大的手术,建议使用镇痛泵,可在保持患儿清醒的状态下持续48小时缓解疼痛。 宝宝的一些术后危急情况大部分都不会发生,请不要太担心。细节决定成败,我把这些细节告诉您,是希望更好的去保证宝宝的安全。希望宝宝一切顺利,是我的最大心愿!
亲爱的家长朋友们,你们好!如果您的孩子准备手术,请您注意以下几点情况:一、禁食禁饮时间:每个孩子都是家长的“心肝宝贝”,许多家长心疼孩子,会偷偷给孩子喝点水,吃点东西。但其实这是很危险的。麻醉状态下如果孩子胃里面有食物,会从胃里返流到口腔里,再呛到气管里,导致呼吸道堵塞,引起缺氧。其实,每个孩子术前都会挂葡萄糖,葡萄糖就是能量,虽然胃里会有饥饿感,但孩子并不会因为禁食禁饮导致身体虚弱。所以,为了孩子的安全,请您遵守禁食禁饮时间。禁食时间:新生儿术前禁食2~4h;1~6月宝宝禁食4h,6~36月宝宝禁食6h;>36月宝宝禁食6~8h。二、防止感冒:如果孩子在手术前有感冒,发烧(体温>38度),流涕,或胸片显示有肺炎,一定要告诉您的麻醉医生,可能要延期手术。因为这些情况会增加气道反应性,大大增加麻醉风险,术中容易出现呼吸困难。请您术前照顾好孩子,尽量防止感冒。三、麻醉术前访视:请重视麻醉医生的手术前访视,全面告诉麻醉医生您孩子的既往病史,包括有无过敏史,哮喘史,家族史,外伤史,肝炎史,用药史等等。麻醉医生只有在清楚了解孩子既往病史、身体状况,再结合体格检查等才能做出麻醉安全性评估,并计划好最适合您孩子的个性化麻醉方法和麻醉药物,减少意外发生的机会。四、麻醉前应注重的细节:(1)入手术室前,请给孩子换好手术服。如果没有合适的,请自备干净的纯棉衣裤,上衣最好是开衫,方便给孩子穿脱。 (2)请去掉宝宝身上携带的一切附属物品,比如手镯,玉佩等等。如有整牙的牙箍,金属牙,请和您管床医生联系,妥善解决。(3)女孩长发请扎成两个小辫在两边。中间一个马尾辫术中孩子平躺会不舒服。头发上不要带发卡。女孩不要涂指甲油,会影响生命体征监测。(4)如果孩子正处于换牙期或牙齿松动,请提早告知麻醉医生,松动太厉害术中会帮孩子取下来,以免术中落入食道或者气管。(5)术前请保证孩子已经注射“术前针”, 其目的是让孩子保持镇定,尽量减轻入手术室的恐惧感;并且减少口腔以及呼吸道的分泌物,保持孩子呼吸通畅。注射后脸色变红是“术前针”的正常反应,请不要慌张。(6)孩子手腕或脚腕的“腕带标识”请保持跟孩子名字一致,不要弄丢。孩子入手术室后,请您安心等待。麻醉医生是您孩子的“守护天使”,会等孩子手术结束苏醒后送回病房。
多时候患者会问:麻醉的死亡风险有多大?这风险就像人开车在路上行驶一样。你的病情就好比路况及天气,若车行驶于坑坑洼洼、悬涯髙山之涧、泥滑路烂之时、电闪雷鸣之际,可见风险有多大,所以危险及死亡的机率跟你自身的条件息息相关!当然也跟医院的条件、医生的水平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