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齿缺失不仅影响咀嚼和美观,还可能引发邻牙倾斜、牙槽骨萎缩等问题。传统的修复方式(如活动假牙、烤瓷牙)存在异物感强、磨损邻牙等不足,而种植牙(DentalImplant)因其“接近天然牙”的功能和外观,成为越来越多人的选择。本文将带你了解这项被称为“人类第三副牙齿”的技术。一、种植牙是什么?种植牙是一种通过外科手术将人工牙根(种植体)植入牙槽骨,再连接牙冠的缺牙修复方式。它由三部分组成:1.种植体:钛合金制成,模拟天然牙根,植入牙槽骨;2.基台:连接种植体与牙冠的“桥梁”;3.牙冠:个性化定制的陶瓷或全瓷冠,外观与真牙无异。核心原理:钛合金种植体与人体骨骼具有生物相容性,植入后通过“骨结合”(Osseointegration)与牙槽骨牢固结合,可承受正常咬合力。二、种植牙的三大优势1.功能强种植牙直接固定在颌骨上,咬合力接近天然牙(恢复90%以上),可咀嚼坚硬食物(如坚果、排骨),避免传统假牙的松动或脱落风险。2.保护邻牙烤瓷牙需磨削两侧健康牙齿作为支撑,而种植牙独立存在,不损伤邻牙。3.延缓骨吸收牙槽骨在缺牙后会逐渐萎缩,种植体的刺激可维持骨量,防止面部塌陷(“瘪嘴”衰老)。三、种植牙的手术流程整个过程通常需3-6个月,分为以下阶段:1.术前评估口腔检查:拍摄CBCT(三维牙科CT),评估牙槽骨高度、密度及神经位置。健康状况筛查:控制糖尿病、高血压等基础疾病;吸烟者需提前戒烟。制定方案:选择种植体品牌(如瑞士ITI、韩国登腾等),确定是否需要植骨。2.一期手术:植入种植体-局部麻醉下切开牙龈,在牙槽骨上钻孔,植入钛合金种植体,缝合伤口。愈合期:等待3-6个月,种植体与骨骼完成骨结合。3.二期手术:安装基台与牙冠切开牙龈暴露种植体,安装愈合基台(引导牙龈成形)。2-4周后取模,定制个性化牙冠,最终固定。特殊情况:若骨量充足,部分患者可进行“即刻种植”(拔牙后直接植入种植体)或“即刻负重”(术后快速装牙冠)。四、哪些人适合种植牙?单颗/多颗牙缺失:尤其适合后牙缺失(传统假牙易松动)。全口牙缺失:通过“All-on-4”技术(4-6颗种植体支撑全口牙桥)恢复咀嚼。对美观要求高者:前牙区种植可精准匹配天然牙颜色和形态。禁忌人群:❌严重骨质疏松、未控制的糖尿病或心脏病患者;❌长期服用抗凝药物者(需调整用药);❌牙槽骨严重萎缩且无法植骨者(需先进行骨增量手术)。五、种植牙的常见疑问1.种植牙能用多久?理论寿命可达20年以上,全球首例种植牙患者使用了40余年。实际寿命取决于维护:定期清洁、避免咬硬物(如开瓶盖)、戒烟。2.手术痛苦吗?术中全程麻醉,疼痛感低于拔牙;术后可能有轻微肿胀,3-5天缓解。3.费用为何较高?种植体材料(钛合金)、数字化设备(CBCT、3D导板)及技术成本较高,单颗价格约6000-20000元(不同品牌、地区差异)。六、种植牙的风险与注意事项感染:术后需遵医嘱使用抗生素,保持口腔清洁。种植体松动:骨结合失败多因吸烟、糖尿病或过早负重。神经损伤:下牙槽神经附近种植需精准定位(术前CT评估至关重要)。术后维护建议:✅使用冲牙器、牙缝刷清洁种植体周围;✅每6个月复查,清除牙菌斑;✅避免用种植牙啃咬硬物。七、未来趋势:更智能、更快速数字化种植:通过3D打印技术定制种植体,实现“当天种牙、当天用牙”。新材料:氧化锆种植体(适合对金属过敏者)正在临床试验中。再生医学:干细胞技术或能诱导牙槽骨再生,减少植骨需求。总结种植牙是当前最接近天然牙的修复方式,但并非“一劳永逸”。其成功依赖于医生的技术、患者的自身条件及术后维护。如果你饱受缺牙困扰,建议前往正规口腔医院评估,选择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案。小提示:种植牙如同“种树”,充足的“土壤”(骨量)和精心的“养护”(口腔卫生)缺一不可!
口腔溃疡是一种常见的口腔疾病,许多人都曾经或正在经历过它的痛苦。口腔溃疡通常表现为口腔黏膜上的圆形或椭圆形溃疡,伴随着疼痛和不适感。尽管口腔溃疡在大多数情况下是良性的,但严重的溃疡可以影响进食和口腔卫生,并导致营养不良和感染。然而,你或许万万没想到,口腔溃疡竟是由一些特定的原因引起的。本文将介绍口腔溃疡的简介及症状,分析它的危害,并详细论述口腔溃疡的原因。口腔溃疡简介口腔溃疡,又称为口疮,是一种常见的口腔炎症疾病。它通常以单个或多个圆形或椭圆形的溃疡形式出现在口腔黏膜上,如舌头、唇内侧、口腔内壁等部位。口腔溃疡的主要症状是疼痛和不适感,有时还伴随着烧灼感和刺激感。溃疡通常是浅表的,具有红色边缘和灰白色或黄色的中央溃疡面。溃疡一般会在1至2周内自行愈合,但在此期间可能会引起不适和疼痛。尽管口腔溃疡在大多数情况下是良性的,但严重的溃疡会对生活和健康造成一定的影响。首先,口腔溃疡会影响进食和饮水,导致营养不良和脱水。其次,溃疡会对口腔卫生产生负面影响,因为疼痛可能使得刷牙和漱口变得困难。此外,溃疡还容易感染,增加了口腔感染的风险。口腔溃疡引起的原因:口腔损伤:牙刷刷得过猛或不慎咬伤口腔黏膜,都可能引发口腔溃疡的形成。牙刷刷得过猛会导致口腔黏膜受损,破坏其保护功能,从而使细菌和其他致病微生物易于侵入导致溃疡。此外,不慎咬伤口腔黏膜也可能导致溃疡形成,尤其是在口腔黏膜脆弱的情况下。免疫系统问题:免疫系统的异常反应可能导致口腔溃疡的发生。例如,免疫系统失调会导致免疫细胞攻击口腔黏膜细胞,从而引发溃疡。此外,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和系统性红斑狼疮,也与口腔溃疡的发生相关。维生素缺乏:维生素B12、维生素C和铁等营养物质对口腔黏膜的健康起着重要作用。缺乏这些营养物质会导致口腔黏膜脆弱,容易受到刺激和损伤,破坏其完整性,进而形成口腔溃疡。口腔感染:口腔内的细菌、病毒或真菌感染可引发口腔溃疡的发生。例如,口腔炎症(如牙龈炎或牙周炎)可能导致口腔黏膜受损,增加溃疡的风险。疱疹病毒感染(如单纯疱疹病毒类型1)也是一种常见的口腔溃疡的原因。健康问题:一些慢性疾病和健康问题与口腔溃疡的发生有关。例如,消化系统疾病(如溃疡性结肠炎和克隆病)会引起口腔黏膜的炎症和溃疡。此外,压力和焦虑也可能导致口腔溃疡的发生,因为压力和焦虑会对免疫系统产生负面影响,使口腔黏膜更容易受到损伤。结束语口腔溃疡虽然常见,但其引起的原因可能会让你万万没想到。除了口腔损伤、免疫系统问题、维生素缺乏、口腔感染和健康问题等因素外,遗传因素和口腔卫生不良也可能与口腔溃疡相关。在预防口腔溃疡方面,保持口腔卫生,避免过度刷牙和咬伤口腔黏膜,均衡饮食,保持充足的营养摄入,以及控制压力和焦虑等都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口腔溃疡持续存在或伴有其他严重症状,建议及时就医寻求专业的口腔医生的帮助和治疗。
1.基本项目血脂,血糖,电解质,肾功,全血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和血细胞比容;尿液分析(蛋白、糖和尿沉渣镜检);心电图2.推荐项目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超声心动图、颈动脉超声、餐后2小时血糖、血同型半胱氨酸、尿白蛋白定量、尿蛋白定量、眼底、胸部X线检查、脉搏波传导速度以及踝臂血压指数等。动态血压监测(ambulatorybloodpressuremonitoring,ABPM)是由仪器自动定时测量血压,每隔15-30分钟自动测压,连续24小时或更长时间。正常人血压呈明显的昼夜节律,表现为双峰一谷,在上午6~10时及下午4-8时各有一高峰,而夜间血压明显降低。目前认为动态血压的正常参考范围为:24小时平均血压<130/80mmHg,自天血压均值<135/85mmHg,夜间血压均值<120/70mg。动态血压监测可诊断白大衣高血压,发现隐蔽性高血压,检査是否存在顽固性高血压,评估血压升高程度、短时变异和昼夜节律以及治疗效果等。3.选择项目对怀疑为继发性高血压病人,根据需要可以分别选择以下检查项目:血浆肾素活性、血和尿醛固酮、血和尿皮质醇、血肾上腺素及去甲肾上腺素、血和尿儿茶酚胺、动脉造影、肾和肾上線超声、CT或MRI、睡眠呼吸监测等。对有并发症的高血压病人,进行相应的心、脑和肾检查。
现疫情之下,患病之后我们该如何做?其中发热也是很多家属害怕的症状。发热之后我们家属要如何做呢?首先要严格按照政府的防疫要求做,该报备就要报备。其次购买药物困难,能吃1种药物,可以不加2种药物,尤其抗生素。1.发热如果不到38.5℃,需不需要退热药?如果精神状态好,无其他不适感,可以暂时不需要给予退热处理。2.发热虽然不到38.5℃,而且精神状态也不好,孩子又出现不适感,可以给予退热药物治疗。以布洛芬或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液安全。3.孩子反复发热或持续高热不退,用不用退热针?退热针是可以用的,但不如布洛芬或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液安全。4.孩子发热会出现脑炎吗?脑炎不是烧出来的,还要看病病原菌是什么?有什么症状?5.如果孩子体温持续不易降至正常,而且精神状态不好,易惊,拿东西不稳等需要及时去医院里诊治。6.体温超过38.5℃时可以给予口服退热药物。7.如果体温反复不退,是需要捂盖还是需要散热?如果四肢冰凉等,需要给予捂盖,如果四肢发暖可以给予散热。8.发热患儿需要多喝水,有利于降温。9.消炎药不等于抗生素,没必要自己常规吃上,对孩子未必都是好药。所以发热的原因有很多种,如果不危及生命,发热也不必过于恐慌。防疫才是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