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肠息肉切除后当日禁食12-24小时后可进食流汁如米汤、面汤、蔬菜汤、牛奶等,2~3天后可进食半流汁、荤蔬搭配,并逐渐恢复正常饮食,不吃刺激性食物。根据息肉大小适当延长禁食时间和恢复饮食时间。 (2)一般卧床休息2~3天,术后可能因麻醉和肠镜注气等原因恶心呕吐,应注意不能用力硬吐;可在床上轻轻翻身活动;直肠息肉术后尽可能平卧不要半卧和久座以减少直肠压力防止出血;术后2~3可下床活动,一周后可以散步等轻微运动,一个月时间内尽可能不剧烈运动和突发用力。 (3)无特殊情况一般术后麻醉清醒后在家人辅助下可去卫生间如厕,术后仍要保持每天大便习惯的良好习惯,如大便干结可先用开塞露润滑剂通便,避免用力解大便而诱发出血。 (4)较小的息肉术后可短时间内服用1~2种肠黏膜保护剂促进伤口愈合,较大息肉术后医生会给你使用抗生素、止血药和适当静脉补液,并留院观察1-3天可出院。术后如出现腹痛、发热、便血等异常或意外情况时医生会及时处理,如已离院请及时回院处理。 (5)术后病理检查如无异常可定期随访,6~12月后复查肠镜,如仍有小息肉可当即同时再内镜下切除,以后根据病情1~2年后复查一次肠镜。如术后病理提示有局部恶性肿瘤时,应视具体病情而定,可进一步追加手术治疗或密切随访观察。
肠镜下如何切除肠息肉? (1)绝大多数息肉在肠镜下可被切除,小于0.3-0.5cm的肠息肉可在门诊肠镜检查同时通过活检摘除、电热钳、氩气刀点灼切除;多发性或较大的肠息肉最好住院或住日间病房治疗,根据大小、位置、是否有蒂可采用内镜下息肉电凝圈套摘除、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辅以尼龙绳和钛夹等技术进行切除,更大的息肉可能联合肠镜和腹腔镜“双镜”法切除。 (2)肠息肉切除术前要停用阿斯匹林等抗凝血药5-7天,并进行相关评估,进行血常规、生化、凝血、心电图、B超、肺功能等检查确定能否麻醉做无痛肠镜和肠镜下切除,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告知术中有可能出血、穿孔、不能内镜切除等的风险和意外、术后仍有出血、复发可能。对不能行肠镜检查和肠道准备不充分者不能行内镜下息肉治疗。 (3)内镜下肠息肉切除术通常在十几分钟内完成,虽属微创手术但有时寻找和暴露肠息肉较为困难,增加了手术难度和时间,术前做好高质量的肠道准备是内镜下微创手术成功的基础。
便秘原因分析:重点关注这4个方面 原创 转自医脉通消化科 医脉通导读 便秘是一种由单个或多个病因综合引起的一种症状,其表现为排便次数明显减少,每2~3d或更长时间一次,无规律,粪质干硬,伴或不伴排便不尽感。便秘患者排便习惯的个人差异很大,摄食种类及习惯、生活方式、环境、精神状态等都可以影响排便,本文就便秘的病因作一全面概述。 行为因素 (1)生活方式 摄食种类及习惯对便秘的产生有很大影响,饮食过少或节食,食品过精或过细,食物中膳食纤维和水分不足,致使经过消化作用后残渣量少,对肠道不能形成一定量的刺激,肠蠕动减慢,食物在结肠中停留时间延长,水分被过多吸收使大便干结,进入直肠后又因残渣量少不能形成足够的压力刺激神经感受细胞产生排便反射,进而引起便秘。 另外,对于大便的认识不足,忽视定时排便的习惯,拖延大便时间导致已到直肠的粪便又逆向返回到结肠,水分被进一步吸收而致大便干结;拖延大便时间还可使结肠壁上的神经细胞对粪便进入直肠后产生的压力刺激反应变得迟钝,形成习惯性便秘。 (2)精神心理因素 消化道运动受到自主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影响,这两个系统与情感中枢的皮层下整合于同一解剖部位,故易受精神心理因素的影响。 功能性因素 (1)结肠传输功能障碍 结肠的传输依赖于肠道的蠕动和腹肌及盆底肌群的协同作用,任何一个环节出错,都会导致传输障碍。结肠无力时因其高幅收缩数目减少,蠕动序列缺乏,结肠内容物集团运动障碍,粪便在结肠内停留时间延长导致便秘;大量腹水、长期卧床、恶病质、肥胖等使腹部肌肉如腹直肌、腹内外斜肌及膈肌的衰弱,排便时腹内压力不足,导致排便障碍;末端结肠运动紊乱或不协调可导致近侧结肠内容物通过障碍而引起便秘。 (2)盆底肌群功能障碍 ①肛门痉挛或协调松弛失调,盆底肌和肛门外括约肌不能完全松弛或产生反向性的收缩,排便时括约肌张力反常地增强,因而排便极为费力、困难。 ②盆底肌张力低或伴有盆底下降过低而导致排便困难。 ③直肠排便便意阈值增高,患者对直肠肛门带来的感觉信息不敏感,使粪便在直肠内存留不能正常排出。 器质性因素 (1)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 糖尿病、卟啉病、慢性铅中毒可引起胃肠神经功能紊乱和平滑肌损害,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引起高钙血症,致使肠神经肌应激性减退,甲状腺功能减低、低钾血症、低镁血症、脱水等可致平滑肌张力缺乏而引起排便困难。 (2)神经系统疾病 “脑-肠学说”认为,人体内的胃肠道是一个由中枢神经、肠神经和自主神经共同支配的系统。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如脑和脊髓肿瘤、脊柱与马尾脊髓损伤或压迫、脊髓发育不全、腰椎间盘疾病、脊柱结核、系统性硬化、帕金森病等)、周围神经系统疾病(如自主神经疾病、神经纤维瘤、神经节瘤等)均可导致神经调节功能障碍而使排便异常。 (3)其他 肠道占位性病变如直肠内脱垂、耻骨直肠肌肥大、结肠息肉、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结肠肿瘤等可引起慢性不全性或全性肠梗阻而导致便秘; 盆底肌松弛、直肠阴道隔松弛、盆底神经损伤等因素可引起直肠前突,使粪便通过直肠肛管段不能正常下降排出体外,形成出口梗阻性便秘; 直肠肛门病变如痔疮、肛裂、肛周脓肿、溃疡、肛瘘、直肠炎等引起肛门括约肌痉挛、排便疼痛造成惧怕排便; 腹腔或盆腔肿瘤压迫,如子宫肌瘤,可因排便无力而引起排便障碍。 医源性因素 (1)药物副作用 ①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和(或)肠神经系统的药物:阿片类药(如吗啡)、抗惊厥药(如氯氮卓)、三环类抗抑郁药(如阿米替林)、抗震颤麻痹药(如盐酸金刚烷胺)、拟交感神经药物(如麻黄碱)、抗精神病药(如氯丙嗪)等可引起排便障碍。 ②作用于平滑肌的药物:钙离子通道阻滞剂(如盐酸维拉帕米)、抗胆碱能药(如阿托品)等可影响平滑肌的舒缩功能而引起便秘。 ③抗组胺药(如苯海拉明)可影响神经肌肉接头的传导而导致肌无力,服用过量可引起腹泻或便秘; 止泻剂服用不当、抗酸药、化疗药、补钙剂、补铁剂也可引起便秘。 (2)肛肠外科手术 因麻醉、镇痛药物的应用降低了直肠压力感受器的敏感性使便意减低,术后较长时间卧床,活动时间少,进食减少,肛门疼痛不敢排便,伤口愈合不良致肛门狭窄等因素均可导致便秘。 除以上4类因素外,还有一些基因相关因素,遗传疾病不再赘述。在便秘治疗方面,需根据原发病及便秘病因综合考虑治疗方案,不可一味使用泻药对症治疗。 参考文献 [1]Denison C,Prasad M,Lloyd A,et al. The Health related quality of life and economic burden of constipatio[J]. Phamacoeconomics, 2005,23(5):461-476. [2]Cheng C,Chao AO,Hui WM,et al. Copying Strategies, illness perception, anxiety and depression of patients with idiopathic constipation; a population-based study [J]. Aliment Pharmocal Ther, 2003,18(3):319-326. [3]Longstreth GF,Thompson WG,Chen WD, et al. FunctionalBowel disorders [J]. Gastroenterology, 2006,130:1480 -1491. [4]Li YY, Nie YQ, Xie J, et al. Serotonin transporter gene polymorphismsin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and their impact on tegaserod treatment [J]. Zhonghua Nei Ke Za Zhi,2006, 45: 552-555. [5]Kim HJ, Camilleri M, Carlson PJ, et al. Association of distinct α2 adrenoceptor and seroton in transporter polymorphisms with constipation and somatic symptoms in functional gastroin testinal disorders [J]. Gut,2004,53:829-837. 便秘方面咨询可以加我后具体指导
结直肠癌的高危人群有以下七类:(1)年龄在45岁以上;(2)40岁以上有2周肛肠症状的人群;(3)长期患有溃疡性结肠炎的患者;(4)结直肠癌手术后的人群;(5)结直肠腺瘤治疗后的人群;(6)有结直肠癌家族史的人群;(7)患乳腺癌、子宫癌和卵巢癌的女性。
用药原则札记:哪些药物宜饭前服用,哪些药物宜饭后服用? 医脉通消化科 医脉通导读 有一些药物是需要空腹服用的,那么怎样才算空腹?一般而言,空腹服是指餐前1小时或餐后2小时服。空腹服药最直接的好处是增加药物吸收和发挥药物疗效,避免食物影响药效。本文整理的内容或许有不足之处,还请补充。 医脉通整理自:逸仙药学 作者:陈楚雄 空腹服用增加吸收的药物 有些药物因为食物可显著减少其吸收,空腹服用有利于吸收,比如卡托普利片,胃中食物可使本品吸收减少30%~40%,因此宜在进餐前1小时服用。吗替麦考酚酯片,食物对吸收的程度无影响,但食物使吗替麦考酚酯片的达峰浓度(Cmax)降低40%,因此需在空腹服用。阿仑膦酸钠、左甲状腺素钠需在早餐前至少30分钟用温开水送服,用药后至少30分钟方可进食,在服用前后30分钟内不宜饮用牛奶、奶制品和含较高钙的饮料,以避免食物影响药物的吸收。以下这些药物空腹服用有利于吸收: 1、治疗骨质疏松药物:阿仑膦酸钠、氯膦酸二钠、雷奈酸锶等。 2、增强免疫力的药:细菌溶解产物、匹多莫德等。 3、抗菌药物:罗红霉素、诺氟沙星、氨苄西林等。 4、抗结核药:利福平、异烟肼。 5、降血压药:卡托普利、培哚普利。 6、免疫抑制剂:吗替麦考酚酯、他克莫司。 7、解毒药:青霉胺。 8、作用于循环系统的药物:胰激肽原酶。 9、抗乙肝病毒药:恩替卡韦。 10、影响脑血管药物:丁苯酞。 11、利胆药: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 12、终止早孕药: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 13、抗凝血药:舒洛地特。 14、甲状腺激素药:左甲状腺素钠。 15、辅助治疗药:角鲨烯。 空腹服用利于发挥作用的药物 有的药物例空腹服用有利于发挥作用,如驱虫药在空腹服用时,肠道的药物浓度较高,有利于肠道药物与虫体的直接接触,增强疗效,因此建议清晨空腹或睡前服用。盐类泻药如刺激性强的、高浓度的硫酸镁、蓖麻油等,早晨空腹时服用,使药物迅速经过空胃而快速进入大肠,在大肠内保持较高浓度,强烈刺激肠壁而发挥致泻作用。止泻药洛哌丁胺空腹服用可提高疗效。 1、抗血吸虫药:吡喹酮。 2、驱蛔虫药:驱蛔灵、左旋咪唑。 3、盐类泻药:硫酸镁。 4、止泻药:洛哌丁胺。 需饭后服用的中(成)药 中药的服用时间要根据病情和药物的性质来定,有部分药物宜在空腹服用,尤其是: (1)补益类药物:如人参归脾丸、补中益气丸、蜂王浆等,空腹时服用,可以使药物充分吸收,更好地发挥补益气血、调理阴阳的作用。 (2)治疗肠道疾病类药物:如泻下剂等,空腹服用可以迅速发挥药物疗效。 (3)驱虫药物:如化虫丸、乌梅安蛔丸等,空腹服用可以使药物在肠中保持较高的药物浓度,便于药物驱杀虫体,使虫体快速排出。根据药品说明书,以下中成药如孕康颗粒、复方南五加口服液、润肠丸、知柏地黄丸、阿归养血糖浆等需空腹服用。 “饭后服”通常是指饭后15-30分钟服药,不过,个别药物需饭后立即服用,利于发挥疗效,如二甲双胍、米曲菌胰酶、螺内酯等可在饭后即服。下面就给大家介绍哪些常用药品需要饭后服用。 饭后服用增加吸收的药物 脂溶性的维生素 A、D、E、K在餐后摄取到的脂肪的协助下有较高的吸收率, 故餐后服用为佳。头孢呋辛酯,头孢泊肟酯、替普瑞酮、四烯甲萘醌、螺内酯等在饭后服用,食物使到以上药物的吸收增加。维生素B2、复合维生素B等随食物缓慢进入小肠,有利于吸收。 1、抗菌药物:头孢呋辛酯,头孢泊肟酯,伊曲康唑、灰黄霉素等。 2、胃粘膜保护药:替普瑞酮、吉法脂。 3、维生素类:维生素B2、复合维生素B、多维元素、维生素E、维生素AD、维生素A、维生素K。 4、肝病用药:多烯磷酯酰胆碱。 5、利尿药:螺内酯、氢氯噻嗪。 6、治疗癫痫药物:苯妥英钠。 7、治疗骨质疏松药物:四烯甲萘醌(维生素K2同类药物之一)。 8、泌尿系统用药:坦索罗辛。 饭后服用降低药品不良反应的药物 有的药品对胃有刺激性或有胃肠道不良反应,饭后服用,胃里的食物将药物隔离,使药物缓慢释放,减少恶心呕吐和胃部不适等不良反应。 1、抗菌药物:环丙沙星、奥硝唑、甲硝唑、多西环素、黄连素、特比萘芬等。 2、解热镇痛抗炎药:阿司匹林(普通片)、吲哚美辛、美洛昔康、双氯芬酸钠等。 3、肌肉松弛药:乙哌立松。 4、抗痛风药:苯溴马隆。 5、抗狂躁症药:碳酸锂。 6、影响脑血管药物:倍他司汀。 7、双胍类降糖药:二甲双胍。 8、抗甲状腺激素药:甲巯咪唑。 9、芳香化酶抑制剂:依西美坦。 10、抗心律失常药:普罗帕酮。 11、其它循环系统用药:果糖二磷酸钠。 12、祛痰药:氨溴索。 13:平喘药:复方甲氧那明、氨茶碱。 14、肝病用药:门冬氨酸鸟氨酸、复方甘草酸苷。 15、泌尿系统用药:枸橼酸氢钾钠。 16、抗血小板药:贝前列素钠。 17、电解质平衡调节药:门冬氨酸钾镁、氯化钾。 18、降眼压药:醋甲唑胺。 19、骨科用药:双醋瑞因。 20、铁剂补血药:硫酸亚铁,琥珀酸亚铁、右旋糖酐铁等。 21、抗肿瘤药物:卡培他滨。 22、治疗癫痫药物:苯妥英钠。 23、免疫抑制剂:硫唑嘌呤。 24、抗帕金森药物:吡贝地尔。 25、治疗痔疮药物:迈之灵(马栗提取物)。 更好发挥药效 1、助消化药:复方阿嗪米特、米曲菌胰酶、胰酶、复方消化酶等。 2、H2受体阻断剂:法莫替丁。 3、肠道微生态药物:双歧三联活菌、双歧杆菌活菌。 4、利胆药:熊去氧胆酸。 5、溃疡性结肠炎治疗用药:巴柳氮钠。 6、慢性肾功能衰竭用药:包醛氧淀粉。 需饭后服用的中(成)药 中药的服用时间要根据病情和药物的性质来定。大多数药物宜在饭后服用,尤其是: (1) 治疗心肺胸膈、胃脘以上的病症,在饭后服用,可使药性上行。 (2) 毒性较大的药,宜在饭后服用,避免因吸收太快而发生副作用。 (3)辛辣刺激性药物宜在饭后服用,可防止刺激胃黏膜。根据药品说明书,以下中成药如松龄血脉康、血脂康、心脑舒通、地奥心血康、心脉通、七叶神安、昆仙、雷公藤多甙、红金消结、安康欣、复方皂矾、壮腰健肾等需饭后服用。 药品的服用时间因药因人因病而异 药品的服用时间除了根据不同药物的药理作用、药物吸收与代谢等特点外,还要因人因病而异,不能一概而论,比如二甲双胍在患者可以耐受时可以餐前服用,不能耐受的可以在餐中或餐后即服。H2受体阻断剂如西咪替丁和法莫替丁,餐后服用比餐前服效果更佳,因为餐后服用可以延缓吸收并延长作用维持时间,而雷尼替丁的吸收不受食物的影响,不存在饭前饭后服用的问题。不同剂型的阿司匹林服用时间也有差异,阿司匹林普通片要求在饭后服用,以减轻对胃的刺激。但肠溶包衣在正常情况下只溶于碱性液体,饭前服用更利于药物快速进入肠道溶解吸收,减轻胃刺激。 原文题目: 1.药师告诉您哪些药物需饭后服用 2.记住这些药物需空腹服用
直肠内脱垂以50岁左右女性多见。是由直肠粘膜松弛脱垂导致直肠或肛管的部分阻塞现象,临床表现以排便梗阻感,肛门坠胀,排便次数增多,排便不尽感为最突出,以及粘液血便,腹痛,腹泻和相应的排尿障碍症状。少数有腰骶部疼痛和里急后重,严重会出现大便失禁。其中以肛门坠胀和肛门直肠疼痛特异性最高。 直肠内脱垂的治疗 非手术治疗 1.建立良好的排便习惯 2.提肛锻炼 3.调节饮食 4.药物治疗:补中益气治疗(中医辩证治疗) 手术治疗:目的:控制脱垂,防止大便失禁,改善便秘和排便障碍。有直肠粘膜下硬化注射法,直肠粘膜套扎法,直肠减容术和经肛吻合器直肠切除术(STARR)等。 个人经验:大部分直肠内脱垂是以肛门坠胀为主要临床表现,脱垂重叠粘膜小于10mm,可以保守中药辩证治疗。
功能性消化不良中医诊疗专家共识意见(2017) 本文经《中华医学杂志》社有限责任公司授权,仅限于非商业应用,其他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来源:中华中医药杂志 作者: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 消化不良是指位于上腹部的一个或一组症状,主要包括上腹部疼痛、上腹部烧灼感、餐后饱胀和早饱感,还可包括其他,如上腹部胀气、恶心、呕吐及嗳气等。功能性消化不良 (functional dyspepsia,FD)是指具有慢性消化不良症状,但其临床表现不能用器质性、系统性或代谢性疾病等来解释。FD是临 床常见病,一项研究表明,有消化不良症状的患者,经检查79.5%诊断为FD。FD是中医治疗的优势病种,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于2009年公布了消化不良中医诊疗专家共识意见,在临床得到广泛应用。近年来,关于中医药治疗FD,在临床和基础研究方面都取得了许多新的进展,有必要对中医诊疗共识意见进行更新,以满足临床诊治和科研的需要。 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于2014年8月在安黴合肥牵头成立了《功能性消化不良中医诊疗专家共识意见》起草小组。小组成员依据循证医学的原理,广泛搜集循证资料,并先后组织国内脾胃病专家就FD的证候分类、辨证治疗、诊治流程、疗效标准等一系列关键问题进行总结讨论,形成本共识意见初稿,之后按照国际通行的德尔斐法进行了3轮投票。2015年9月在重庆进行了第一次投票,并根据专家意见,起草小组对本共识意见进行了修改。2015年12月在北京进行了第二次投票。2016年6月在福建厦门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召开核心专家审稿会,来自全国各地的20余名脾胃病学知名专家对本共识意见(草案)进行了第三次投票,并进行了充分地讨论和修改。2016年7月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28届全国脾胃病学术会议上专家再次进行了讨论、修改和审定。并于2016年9月在北京召开了本共识的最终定稿会议,完成了本共识意见(表决选择:①完全同意;②同意,但有一定保留;③同意,但有较大保留;④不同意,但有保留;⑤完全不同意。如果>2/3的人数选择①,或>85%的人数选择①+②,则作为条款通过)。现将全文公布如下,供国内外同道参考,并冀在应用中不断完善。 概述 1.病名 根据罗马IV诊断标准对FD亚型的划分,可将上腹痛综合征定义为中医的“胃痛”,餐后饱胀不适综合征定义为中医的“胃痞'根据中医疾病的命名特点,在总结前人及当代医家学术观点的基础上,为了更好地与FD诊断及亚型划分对应,专家一致通过将上腹痛综合征定义为中医的“胃脘痛”,餐后饱胀不适综合征定义为中医的“胃痞”。 2.西医诊断 FD的诊断采用罗马IV诊断标准:①符合以下标准中的一项或多项:a)餐后饱胀不适;b)早饱感;c)上腹痛;d)上腹部烧灼感;②无可以解释上述症状的结构性疾病的证据(包括胃镜检查等),必须满足餐后不适或上腹痛综合征的诊断标准。 上腹痛综合征:必须满足以下至少一项:a)上腹痛(严重到足以影响日常活动);b)上腹部烧灼感(严重到足以影响日常活动),症状发作至少每周1天。餐后不适综合征:必须满足以下至少一项:a)餐后饱胀不适(严重到足以影响日常活动);b)早饱感(严重到足以影响日常活动),症状发作至少每周3天。以上诊断前症状出现至少6个月,近3个月符合诊断标准。 幽门螺杆菌(Hp)胃炎伴消化不良症状患者根除Hp后基于症状变化情况可分为3类:①消化不良症状得到长期缓解;② 症状无改善;③症状短时间改善后又复发。目前认为第一类患者属于Hp相关消化不良(Hp-associated dyspepsia),这部分患者的Hp胃炎可以解释其消化不良症状,因此,不应再属于罗马IV标准定义(无可以解释症状的器质性、系统性和代谢性疾病)的FD。后两类患者虽然有Hp感染,但根除后症状无改善或仅有短时间改善[后者不排除根除方案中质子泵抑制剂(PPI)的作用],因此,仍可视为FD。但从临床实际操作来看,关于这点存在争议,我国现阶段关于诊断FD,暂不考虑是否有Hp的感染。 关于相关检查,建议将胃镜检查作为消化不良诊断的主要手段。其他辅助检查包括血常规、血生化、便潜血、腹部超声检查等,必要时可行上腹部CT检查。对经验性治疗或常规治疗无效的消化不良患者可行Hp检查。对怀疑胃肠外疾病引起的消化不良患者,应选择相应的检查以利病因诊断。对部分症状严重或对常规治疗效果不明显的FD患者,可行胃感觉运动功能检测,但不作为常规检查手段。 病因病机 1.病因 本病多为感受外邪、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劳倦过度、先天禀赋不足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2.病位 本病病位在胃,与肝脾关系密切。 3.病机转化 本病初起以寒凝、食积、气滞、痰湿等为主,尚属实证;邪气久羁,耗伤正气,则由实转虚,或虚实并见。 病情日久郁而化热,亦可表现为寒热互见。久病人络则变生瘀阻。总之,脾虚气滞,胃失和降为FD基本病机,贯穿于疾病的始终。病理表现多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以脾虚为本,气滞、血瘀、食积、痰湿等邪实为标。 辨证分型 1.脾虚气滞证 主症:①胃脘痞闷或胀痛;②纳呆。次症:①嗳气;②疲乏;③便溏。舌脉:①舌淡,苔薄白;②脉细弦。 2.肝胃不和证 主症:①胃脘胀满或疼痛;②两胁胀满。次症:①每因情志不畅而发作或加重;②心烦;③嗳气频作;④ 善叹息。舌脉:①舌淡红,苔薄白;②脉弦。 3.脾胃湿热证 主症:①脘腹痞满或疼痛;②口干或口苦。次症:①口干不欲饮;②纳呆;③恶心或呕吐;④小便短黄。舌脉:①舌红,苔黄厚腻;②脉滑。 4.脾胃虚寒(弱)证 主症:①胃脘隐痛或痞满;②喜温喜按。次症:①泛吐清水;②食少或纳呆;③疲乏;④手足不温; ⑤便溏。舌脉:①舌淡,苔白;②脉细弱。 5.寒热错杂证 主症:①胃脘痞满或疼痛,遇冷加重;② 口干或口苦。次症:①纳呆;②嘈杂;③恶心或呕吐;④肠鸣;⑤便溏。舌脉:①舌淡,苔黄;②脉弦细滑。 证候诊断:主症2项,加次症2项,参考舌脉,即可诊断。 临床治疗 1.治疗目标 FD治疗目的为缓解临床症状,防止病情复发,提高生活质量。 2.辨证论治 2.1 脾虚气滞证 治法:健脾和胃,理气消胀。主方:香砂六君子汤(《古今名医方论》)。药物:人参、白术、茯苓、半夏、陈皮、木香、砂仁、炙甘草。加减:饱胀不适明显者,加枳壳、大腹皮、厚朴等。 2.2 肝胃不和证 治法:理气解郁,和胃降逆。主方:柴胡疏肝散(《医学统旨》)。药物:陈皮、柴胡、川芎、香附、枳壳、芍药、甘草。加减:嗳气频作者,加半夏、旋覆花、沉香等。 2.3 脾胃湿热证 治法:清热化湿,理气和中。主方:连朴饮(《霍乱论》)。药物:制厚朴、川连、石菖蒲、制半夏、香豉、 焦梔、芦根。加减:上腹烧灼感明显者,加乌贼骨、凤凰衣、煅瓦楞子等;大便不畅者,加瓜萎、枳实等。 2.4 脾胃虚寒(弱)证 治法:健脾和胃,温中散寒。主方: 理中丸(《伤寒论》)。药物:人参、干姜、白术、甘草。加减:上腹痛明显者,加延胡索、荜菝、蒲黄等;纳呆明显者,加焦三仙、神曲、莱菔子等。 2.5 寒热错杂证 治法:辛开苦降,和胃开痞。主方:半夏泻心汤(《伤寒论》)。药物:半夏、黄芩、干姜、人参、炙甘草、黄连、大枣。加减:口舌生疮者,加连翘、梔子等;腹泻便溏者,加附子、肉桂等。 3.外治法 外治法治疗FD行之有效,主要包括针灸、穴位 贴敷、中药热熨法等。 3.1 针灸 穴位选择:主穴中脘、足三里、胃俞、内关;脾胃虚寒者,加气海、关元;肝气犯胃者,加太冲;饮食停滞者,加下脘、梁门;气滞血瘀者,加膈俞。 3.2 穴位贴敷 用溶剂随证调制不同中药,贴于神阙、中脘、天枢等穴位。 3.3 中药热熨法 食盐、吴茱萸、麦麸等炒热,装入布袋中,热熨痛处。 4.常用中成药 4.1 枳术宽中胶囊(丸) 健脾和胃,理气消痞。用于胃痞 (脾虚气滞),症见呕吐、反胃、纳呆、反酸等,以及功能性消化不良见以上症状者。 4.2 达立通颗粒 清热解郁,和胃降逆,通利消滞。用于肝胃郁热所致痞满证,症见胃脘胀满、嗳气、纳差、胃中灼热、嘈杂泛酸、脘腹疼痛、口干口苦;动力障碍型功能性消化不良见上述症状者。 4.3 气滞胃痛颗粒 舒肝理气,和胃止痛。用于肝郁气滞, 胸痞胀满,胃脘疼痛。 4.4 胃苏颗粒 理气消胀,和胃止痛。用于气滞型胃脘痛,症见胃脘胀痛,窜及两胁,得嗳气或矢气则舒,情绪郁怒则加重,胸闷食少,排便不畅及慢性胃炎见上述证候者。 4.5 四磨汤 顺气降逆,消积止痛。用于气滞、食积证、症见脘腹胀满、腹痛、便秘。 4.6 健胃消食口服液 健胃消食。用于脾胃虚弱所致食积, 症见不思饮食,嗳腐酸臭,脘腹胀满;消化不良见上症者。 4.7 荜铃胃痛颗粒 行气活血,和胃止痛。用于气滞血瘀引起的胃脘痛,以及慢性浅表性胃炎见有上述症状者。 4.8 越鞠丸 理气解郁,宽中除满。用于胸脘痞闷,腹中胀满,饮食停滞,嗳气吞酸。 4.9 三九胃泰颗粒 清热燥湿,行气活血,柔肝止痛。用于湿热内蕴、气滞血瘀所致的胃痛,症见脘腹隐痛、饱胀反酸、恶 心呕吐、嘈杂纳减;浅表性胃炎、糜烂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见上述证候者。 4.10 枫寥肠胃康颗粒 清热除湿化滞。用于症见腹痛腹 满、泄泻臭秽、恶心呕腐或有发热恶寒、苔黄、脉数等,亦可用于食滞胃痛而症见胃脘痛、拒按、恶食欲吐、嗳腐吐酸、舌苔厚腻或黄腻、脉滑数者。 4.11 胃肠安丸 芳香化浊,理气止痛,健胃导滞。用于湿浊中阻、食滞不化所致的腹泻、纳差、恶心、呕吐、腹胀、腹痛。消化不良、肠炎、痢疾见上述证候者。 4.12 理中丸 温中散寒,健胃。用于脾胃虚寒,呕吐泄泻, 胸满腹痛,消化不良。 4.13 温胃舒胶囊 温中养胃,行气止痛。用于中焦虚寒所致的胃痛,症见胃脘冷痛、腹胀嗳气、纳差食少、畏寒无力;慢 性萎缩性胃炎、浅表性胃炎见上述证候者。 4.14 虚寒胃痛颗粒 益气健脾,温胃止痛。用于脾虚胃弱所致的胃痛,症见胃脘隐痛、喜温喜按、遇冷或空腹加重;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慢性萎缩性胃炎见上述证候者。 4.15 荆花胃康胶丸 理气散寒,清热化瘀。用于寒热错杂症,气滞血瘀所致的胃脘胀闷疼痛、嗳气、返酸、嘈杂、口苦; 十二指肠溃疡见上述证候者。 5.心理治疗 心理治疗对FD的治疗有一定帮助。心理干预治疗在消化不良防治中越来越受到重视,“生物-心理-社会”疾病治疗模式在消化不良治疗值得推广。 诊治流程图 预防调摄 1.保持心理健康可以预防FD发生,减轻消化不良临床症状。 2.FD患者要重视饮食调护有研究显示,超过30%的FD患者消化不良症状与下列食品有关:碳酸饮料、油炸食品、咖啡、牛奶、奶酪、甜食、豆类、面包及辛辣食物,提示饮食调护对于预防及治疗消化不良具有重要意义。 3.FD患者一般预后良好,但应注意随访FD症状可反复或间断发作,影响生活质量,但一般预后良好。如果患者症状持续不缓解或者出现报警症状,应定期复查电子胃镜,排除其他器质性疾病。 文章有删减,更多内容请点击下方阅读全文查看指南原文:功能性消化不良中医诊疗专家共识意见(2017) 文献来源:中华中医药杂志,2017,32(6):2595-2598
1.认知指导:调整生活方式,养成良好排便习惯,提肛运动,戒烟酒,停用引起便秘的药物,避免泻药滥用。 2.饮食指导:均衡饮食,适量增加膳食纤维,多饮水。 高膳食纤维食物:麦麸,糙米,燕麦,玉米,蔬菜,水果。 补充水分,按每公斤体重30ml水计算,还需要补充额外丢失的水分,如出汗。 供给足量B族维生素,可促进消化液分泌,维持和促进肠道蠕动,如粗粮,酵母,豆制品,菠菜,卷心菜等。 适当增加易产气食物,如洋葱,萝卜,蒜苗等。 增加脂肪食物的摄入,以植物油和坚果为主,可润肠通便,其产物脂肪酸可刺激肠道蠕动。 3.运动指导:腹部按摩,步行,慢跑等,可八段锦和太极拳。 4.建立正常的排便习惯。充分利用餐后和起床后肠道的自然蠕动形成排便反射。 5.辅助排便,短期内可用开塞露等辅助排便。
结肠镜检查作为一项预防和治疗肠道疾病的重要技术手段,在临床上备受重视,其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当肠镜这根细细的,柔软灵活的,自带光源和镜头的管子,华丽丽地进入到你的肠道,最理想的情况当然是直接清晰地观察到肠道内壁的状况,如果碰到疑似病变组织,还可以取活检或直接切掉。可是“酒肉穿肠过”,作为食物消化吸收的重要场所,如果肠镜和半消化吸收的食物残渣碰了面,那画面简直不敢想象。 因此,肠镜检查的成败,肠道的清洁度是关键因素,影响肠道清洁度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因素: 1.通便状态:主要指便秘。慢性便秘主要包括机械性、弛缓性、痉挛性和直肠性便秘,器质性便秘是肠内外病变引起肠道狭窄或肠道运动障碍。 2.食物内容:如海藻类、果物类、纤维成分较多的蔬菜和野菜类等,摄取这类食物经肠道准备后仍易残存在肠道内。 3.常用药物,如麻醉类、抗胆碱类和精神类药物,以及帕金森病治疗药物、神经节阻断药物等,这些药物应在肠道准备前停用数日,合用肠道蠕动促进药物,才能达到满意的肠道准备效果。 镜检前为了达到满意的肠道清洁度,肠道准备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肠道准备是指通过口服药物或灌肠来清洁肠道的方法,最常用的是服用肠道清洁剂,俗称“泻药”。临床上常用的肠道清洁剂有以下几种: 1.聚乙二醇电解质散( PEG)。这是一种容积型泄剂,进入肠道后,肠道内容物的水分不被结肠过分吸收,从而起到润滑肠道、软化粪便,使肠道内容物体积增加,促进结肠恢复正常生理运动的作用。 使用方法:在内镜检查前 4~6h,服用 PEG 等渗溶液 2~3L,每 10min 服用 250mL, 2h 内服完。对于无法耐受一次性大剂量 PEG 清肠的患者,可考虑分次服用方法,即一半剂量在肠道检查前 1d 晚上服用,一半剂量在肠道检查当天提前 4~6h 服用。 2.硫酸镁。硫酸镁属渗透性泻药,使肠道内渗透压升高,吸收和保留大部分水份扩张肠道,刺激牵张感受器反射引起肠蠕动增加,释放促胰胆囊收缩素并刺激肠道分泌和运动后腹泻,最终达到清洁肠道的目的。由于镁盐有引起肠黏膜炎症、溃疡的风险,造成黏膜形态改变的可能性,不推荐确诊及可疑的炎症性肠病患者服用,慢性肾脏疾病的患者也不宜使用。 使用方法:在内镜检查前 4~6h,硫酸镁 50g 稀释后 1次性服用,同时饮水量约 2000mL,大多数患者可以完成充分的肠道准备。 3.磷酸钠盐 。这是一种高渗性清肠剂,通过渗透效应将水分从肠道组织吸收到肠腔中,产生渗透性腹泻来清洁肠道。由于口服磷酸钠溶液剂量少( 1500mL),患者依从性好,腹胀、恶心和呕吐等胃肠道不良反应小,在镁盐、 PEG 无效或不可耐受的情况下可以选用。但由于其为高渗性溶液,在老年人群、慢性肾病、电解质紊乱、心力衰竭,肝硬化或者服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的患者中慎用。 使用方法:磷酸钠盐建议分 2 次服用,每次间隔 12h,可在内镜检查前 1d 晚上 6 点和内镜检查当天早上 6 点各服 1 次。每次标准的剂量为 45mL,用 750mL 水稀释,建议在可耐受的情况下多饮水,直至出现清洁水样大便。 4.中草药。国内常用制剂为番泻叶或蓖麻油,属于刺激性泻药,番泻叶引起腹痛、腹胀等不良反应较常见,而且有时会导致肠黏膜的炎症改变,在某些医疗结构尚作为肠镜前的肠道清洁药物。 使用方法:可于结肠镜检查前晚用番泻叶 20g+400mL 开水浸泡 30min 饮服,也可以加番泻叶 20 倍水量, 80℃水温浸泡 1h。蓖麻油一般于检查前 6~8h 服用,一般在服药后 0.5~1h 开始腹泻,持续 2~3h。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肠道清洁剂口感差容量大的缺点,近年来有科学家大开脑洞,发明了一种“美食”,来替代以往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的泻药。 这种可供食用的肠道准备产品被称为ECP-018,是将常规的PEG缓泻剂联合山梨醇和维生素C,加入布丁、通心粉沙拉、谷物、冰沙及其他少渣食物(写着写着突然饿了,这是怎么回事?)。这项临床试验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在儿科领域的应用将值得期待。 肠道准备完成,就可以进行结肠镜的检查了。结肠镜前的肠道准备,你了解了吗? 参考文献: 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中国消化内镜诊疗相关肠道准备指南》 毛燕,于冬梅,席惠君,等 :《消化内镜专业护理系列-肠镜诊疗前的肠道准备》 Medscape:Appetizing Edibles for Colonoscopy Bowel Prep in Development
检查前日饮食 检查前2~3日,易消化饮食(含有纤维少的食物)。 检查前日晚饭,请摄取粥或易消化的面食。 睡前可以随时饮用水分。 注意:服用泻药时间因人而异,便秘患者要根据情况适当增加肠道准备次数。 检查当日饮食 早饭:禁食 饮食指导 不适合吃的食物 米饭,蔬菜,肉类,玉米,带皮的食物,如西红柿等,豆类,水果,蘑菇,魔芋,海藻类 可以吃的食物 主食:粥,乌冬面,面包 副食:豆腐,半熟鸡蛋,蛋羹, 土豆沙拉,粉丝,刺身,清汤,没有其他食材的味增汤 点心:饼干,果冻,布丁,酸奶,不含奶油的蛋糕 饮品:茶,乌龙茶,不含果粒的果汁,汽水,运动饮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