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证: 中山三院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建议不要。通常情况下,耵聍是可以自然排出的,而且耵聍对耳道可以起到一定保护作用,建议不要过度清洁耳道,反复掏耳。如果耵聍过多造成不适,如耳闷、耳鸣、听力下降、耳痒、耳痛、耳流脓等,建议至正规医院就诊处理,并明确有无外耳道炎症或其他疾病可能。
最近门诊复查的一对母女鼾症女患者,她们欣喜的告诉我,我给她们做完鼾症手术以后,已经不再憋气,更加不会打鼾了。女儿是一年前因为家人和自己诉打鼾,读书时就因为打鼾影响了别人,觉得特别尴尬,工作后体重没增加,但是打鼾症状加重,倍感苦恼和尴尬。通过鼾症患友找到我,在门诊经过认真询问病史和体查,患者24岁,157cm,45公斤。完善了睡眠监测和纤维喉镜检查(Muller实验),睡眠监测显示:AHI:16.83,平均血氧饱和度:97%,纤维喉镜检查:软腭层面塌陷大于75%,舌根层面塌陷15%,患者缺氧不算严重,主要问题是因为软腭层面堵塞出现鼾声和憋醒。通过认真评估她的咽腔,打鼾的主要原因:堵塞层面就在软腭层面。我给患者设计了改良型H-UPPP手术,应该可以解决憋气和打鼾问题。经过围手术期的准备,住院后继续抗生素和激素、PPI的规范治疗,所谓的改良型H-UPPP手术,就是在保留悬雍垂功能的同时,尽可能的扩大软腭层面的左右间距和前后间距,软腭整体扩宽,处理好腭帆间隙的脂肪要非常精准和到位,成为“W”的形状,改良型H-UPPP就应该到位了。该患者的手术非常顺利和成功,低温等离子手术术腔零出血,手术当天晚上,陪护的家人就发现她完全不打鼾了,更加不会憋醒。手术后1月门诊复查,自我感觉非常良好,真正告别了打鼾的尴尬。母亲之所以今年来找我手术,是因为她女儿发现她打鼾严重,所以一定要求来找我手术,检查发现母亲的堵塞层面也是在软腭层面,同时她的腺样体有残留,同样做了改良型H-UPPP和腺样体切除手术。面对这一对母女过来门诊复查,看到她们完全康复,最为主刀医生很是欣慰和满足!经过10多年治疗OSAHS的临床经验,我们提出规范治疗鼾症的观点:严格掌握好手术适应症,手术治疗(特别是改良型H-UPPP手术)应该成为治疗OSAHS的首选,而不是指南推荐的戴呼吸机(CPAP)为首选。对于有手术适应症的鼾症患者,改良型H-UPPP手术是手术成功的标准术式,通过精准的手术,造福鼾症患者,告别鼾症。
疫情期间,自己有了较多闲暇时间,好好的整理了之前做了鼾症的患者资料,重点发现了这一例双平面堵塞的汕头鼾症患者,和大家分享一下。2021年12月份门诊复查的一位手术治疗的鼾症患者,欣喜的告诉我,我给他做完鼾症手术1个月以后,就已经不再憋气,更加不会打鼾了,已经不需要戴呼吸机了。患者诉打鼾8年,当地医生建议戴呼吸机治疗,5年前已经买了一台双水平全自动的呼吸机,症状改善不明显,戴上呼吸机很不适应和比较痛苦,依然有打鼾,无法正常工作和生活,倍感苦恼和自卑。通过亲戚找到我,在门诊经过认真询问病史和体查,患者52岁,160cm,59公斤。完善了睡眠监测和纤维喉镜检查(Muller实验),睡眠监测显示:AHI:24.1,平均血氧饱和度:92%,最低血氧饱和度:85%,纤维喉镜检查:软腭层面塌陷大于75%,舌根层面塌陷25%,会厌舌面可见一乳头状瘤,会厌较长,成卷曲状,这正是在睡眠过程中加重舌根平面的堵塞的主要原因。所以患者戴呼吸机解决不了这一层面堵塞的问题,此外双声带外展受限,闭合尚可。患者缺氧不算严重,主要问题是因为软腭层面和会厌层面堵塞,出现鼾声如雷和憋醒。通过认真评估他的咽腔和喉腔,打鼾的主要原因:堵塞层面就在软腭层面及会厌过长和卷曲。我给患者设计手术方案:1.改良型H-UPPP手术;2.会厌部分消融切除;3.会厌乳头状瘤切除,这样应该可以解决憋气和打鼾问题。经过围手术期的准备,患者的血氧饱和度改善很好,住院后继续抗生素和激素、PPI的规范治疗,所谓的改良型H-UPPP手术,就是在保留悬雍垂功能的同时,尽可能的扩大软腭层面的左右间距和前后间距,软腭整体扩宽,处理好腭帆间隙的脂肪要非常精准和到位,成为“W”的形状,改良型H-UPPP就应该到位了。过长的会厌用低温等离子消融1/3,这样不会影响会厌的正常功能,同时解决了舌根平面的堵塞问题。该患者的手术非常顺利和成功,低温等离子手术术腔零出血,手术当天晚上,陪护的家人就发现他完全不打鼾了,更加不会憋醒。手术后1个月门诊复查,自我感觉非常良好。看到患者完全康复,最为主刀医生很是欣慰和满足!经过10多年治疗OSAHS的临床经验,我们提出规范治疗鼾症的观点:严格掌握好手术适应症,手术治疗(特别是改良型H-UPPP手术)应该成为治疗OSAHS的首选,而不是指南推荐的戴呼吸机(CPAP)为首选。对于有手术适应症的鼾症患者,改良型H-UPPP手术是手术成功的标准术式,通过精准的手术,造福鼾症患者,告别鼾症。
这位患者是一位广州的专业歌手,平常因为工作时间的用嗓过度和过度劳累,造成了声音沙哑3年多,经过自己购买药物和江湖偏方治疗无效,声音沙哑严重影响了他的职业生涯,多处寻医问药,始终解决不了。曾到外院完善纤维喉镜检查,检查发现双声带稍肥厚,右声带前中1/3可见一比较大的出血性息肉,声带的前1/5粘连。诊断:1.右声带出血性息肉;2.双声带前段粘连;3.反流性咽喉炎。患者多方打听到我对声带手术有着丰富经验,慕名而来,结合患者作为一名歌手的身份,手术治疗的目的是重返歌坛,继续从事歌手工作。我给他的治疗方案:手术治疗声带息肉和声带粘连,PPI药物治疗反流性咽喉炎。手术前与患者及家属充分沟通,让他们深入了解了手术前后和手术的情况和注意事项。手术过程还是比较顺利,手术中充分切除病变的息肉和分离了声带粘连带,进行了规范的双声带注射术(注射得宝松)。手术后规范的进行了PPI药物治疗,患者声音慢慢恢复。手术后1个月的纤维喉镜检查结果显示声带完全恢复正常,前方1/7少许粘连,但是不影响歌唱。患者的声音也基本恢复到以前的正常状态了,可以再展歌喉,安心从事歌唱事业,患者和家属非常满意。作为一名医生,看到患者的康复,心里由衷的高兴!
作者:王健艳住院医师审校:李鹏主任医师单位: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助听器主要是用于提高听障患者的声音感知能力,根据传导方式,可分为气传导和骨传导助听器。被大家熟知的助听器以耳背式和耳道式气传导助听器多见。如果患者外耳道因各种原因放不进助听器,或者耳廓畸形戴不了助听器,又或者单侧耳聋,可以有何种选择呢?牙骨传导助听器不失为一种更佳的选择。贝多芬失聪后用牙齿咬住小木棍的一端,让小木棍的另外一端在钢琴上,弹奏钢琴时,利用小木棍的振动来“听”音乐的旋律,从而创作出来多部流传至今的伟大作品。下面为大家介绍根据“贝多芬的小木棍”原理发明的,一种助听器的新选择——牙骨传导助听器。牙骨传导听力系统适用于单侧耳聋、传导性耳聋、混合性耳聋,想寻求一种非手术植入式的、声音还原基本准确的助听系统的患者。其不需要任何外科手术植入、完全无创。改善嘈杂环境下的聆听能力,隐形,美观,易穿戴,不影响正常饮食。牙骨传导听力系统主要由耳背机(图一)、口内机(图二)和充电系统(图三)组成。其工作原理为(图四):耳背机收集声音→口内机→振动牙齿→健侧耳蜗。对于小耳畸形的患者,为了解决佩戴时的尬尴,耳背机可选择佩戴至耳后或者衣领处(图五),也可起到隐形,美观的效果。口内机佩戴于上颌牙齿(图六),可将高质量振动信号几乎无损耗地通过颅骨传导到健侧耳蜗,保证了音质和细微声音信息不损失。牙导助听器在保证了音质和细微声音信息不损失的前提下,还具有完全无创、可穿戴、隐形、美观的效果。其缺点主要是不适用牙周炎、牙齿松动或脱落的患者。如您正在备受听力下降带来的困扰,可至耳鼻喉科门诊找相应的耳科医生咨询,愿您拥有一个良好的听力,享受美好生活。
“耳蜗调试是康复过程中一个重要环节,可以帮助人工耳蜗用户获得更好的听声效果。”想要了解人工耳蜗调试,请继续往下看哦!1.什么是调试?调试的英文原文是mapping,可以译为调机或编程。听力师通过调试软件和调试设备与用户耳蜗连接,根据耳蜗用户对电刺激声音大小的反馈,设定最小值和最大值,让用户小声也能听得见,大声不会感到难受。2.为什么需要调试?人工耳蜗的声音对于患者来说,是一个新的声音,开机后需要大脑去适合和接受这个声音。手术后第一年是用户心理响度变化是最明显的时候(当下感觉这个声音大小合适,多一段时间感觉声音变小了,其实就是心理响度在变化,已经适应了),这就需要通过不断的适应和调整适合用户的程序。但是调试也并不是越多越好,一般一年后,用户的听声状况也都趋于稳定,这个时候一年调试1-2次就可以了。因此我们应该准寻听力师告知的调试周期来进行耳蜗的调试,这是对我们用户更好适应耳蜗是有帮助的。3.人工耳蜗开机和调试的一般流程基本流程是听力师将体外机和调试设备通过调试线连接上,将体外线圈吸附在患者体内线圈对应的头皮位置,通过调试软件编程,设定当下适合用户的声音程序,在开机和调试过程中,用户本人或其家属可以反馈听声感受,听力师可以根据反馈做些微调,并将程序保存到言语处理器中。4.成人和儿童调试的区别成人和儿童调试的步骤基本相同,其区别主要在与配合度。成人能自主反馈或表达出听声状况,并在调试中和听力师可以很好的配合。对于儿童,特别是幼儿,语前聋孩子,很难能够给予信息的反馈和配合,因此对于儿童调试,需要听力师具备小儿行为测听的相关知识和技能,结合一些客观测听(比如神经反应测试等)辅助调试。平时我们家长需多关注孩子的听声反应,也可以多给孩子进行一些游戏互动(比如听声放物,建立孩子听见声音,要做一个指定的动作),这样在调试的时候,可以让孩子更好融入到调试中。5. 人工耳蜗术后听力评估 一般常用评估有林氏六音(即,u,m,a,i,s,sh)、助听听阈(带上助听设备后,各频率声音最小可以听见多少分贝)、听觉效果分类(CAP)、言语清晰度指数(SIR)、有意义听觉整合量表(MAIS)或婴幼儿有意义听觉整合量表(ITMAIS)、以及与植入者生理年龄相符的言语测试等;
这位患者是一位东莞的一家企业的老总,平常因为工作时间的用嗓过度和日常的应酬,造成了声音沙哑,经过自己购买药物治疗无效,来到医院完善纤维喉镜检查,检查发现双声带水肿明显,特别是左声带,并可见一巨大的出血性的息肉,基底部不清楚,大概位于声带的前3/5。诊断:1.左声带出血性息肉(巨大型);2.双声带任克氏水肿;3.反流性咽喉炎。我们给他的治疗方案:手术治疗声带息肉和任克氏水肿,PPI药物治疗反流性咽喉炎。手术前与患者及家属充分沟通,让他们深入了解了手术前后和手术的情况和注意事项。手术过程还是比较顺利,手术中充分切除病变的息肉和处理好双声带任克氏水肿的病变黏膜。手术后规范的进行了PPI药物治疗,患者也慢慢掌握了腹腔发音,手术后2周的纤维喉镜检查结果显示声带完全恢复正常,患者的声音也恢复到以前的正常状态了,患者和家属非常满意。作为一名医生,看到患者的康复,心里由衷的高兴!
最近从珠海过来门诊复查的一位手术治疗的重度鼾症女患者,欣喜的告诉我,我给她做完鼾症手术1个月以后,就已经不再憋气,更加不会打鼾了,已经不需要戴呼吸机了。患者的家人和自己诉打鼾10年,当地医生建议戴呼吸机治疗,可是她这几年已经买了两台双水平全自动的呼吸机,症状改善不明显,戴上呼吸机很不适应,依然有打鼾,无法正常工作和生活,倍感苦恼和自卑。通过鼾症患友找到我,在门诊经过认真询问病史和体查,患者49岁,158cm,120斤。完善了睡眠监测和纤维喉镜检查(Muller实验),睡眠监测显示:AHI:55,平均血氧饱和度:90%,最低血氧饱和度:75%,纤维喉镜检查:软腭层面塌陷大于100%,舌根层面塌陷25%,患者缺氧不算严重,主要问题是因为软腭层面堵塞出现鼾声如雷和憋醒。通过认真评估她的咽腔,打鼾的主要原因:堵塞层面就在软腭层面。我给患者设计了改良型H-UPPP手术,应该可以解决憋气和打鼾问题。经过围手术期的准备,患者的血氧饱和度改善很好,住院后继续抗生素和激素、PPI的规范治疗,所谓的改良型H-UPPP手术,就是在保留悬雍垂功能的同时,尽可能的扩大软腭层面的左右间距和前后间距,软腭整体扩宽,处理好腭帆间隙的脂肪要非常精准和到位,成为“W”的形状,改良型H-UPPP就应该到位了。该患者的手术非常顺利和成功,低温等离子手术术腔零出血,手术当天晚上,陪护的家人就发现她完全不打鼾了,更加不会憋醒。手术后1个月门诊复查,自我感觉非常良好。看到患者完全康复,作为主刀医生的自己很是欣慰和满足!经过10多年治疗OSAHS的临床经验,我们提出规范治疗鼾症的观点:严格掌握好手术适应症,手术治疗(特别是改良型H-UPPP手术)应该成为治疗OSAHS的首选,而不是指南推荐的戴呼吸机(CPAP)为首选。对于有手术适应症的鼾症患者,改良型H-UPPP手术是手术成功的标准术式,通过精准的手术,造福鼾症患者,告别鼾症。
今天门诊遇到两件喜事:一是获得好大夫在线华南地区林经理送来的奖杯和荣誉证书;二是收到了鼾症手术后的患者欧女士送来的一面锦旗。吾需继续努力。现在鼾症患者越来越多,只要完善相关检查:纤维喉镜检查(Muller实验)和睡眠监测(PSG或者睡眠监测初筛),符合OSAHS的患者完全可以通过手术治疗,手术术式的设计和围手术期的治疗非常重要!手术根据每个患者的堵塞层面和严重程度实行个体化治疗,通过手术,大部分患者可以告别打鼾和憋醒,以全新面貌回归正常生活!
现在门诊慢性咽炎的患者,特别是反流性咽喉炎的患者越来越多,患者的主诉症状各有不同,痛苦指数也高低不一。但是只要医生详细的询问病情,完善纤维喉镜检查,确诊为反流性咽喉炎后,规范药物治疗四到六周,患者的症状会改善,甚至消失。今天下午门诊的时候,一位从事视频主播的患者,兴高采烈的送来了一面迷你型锦旗,表达了由衷的感谢。困扰她几个月的咳嗽、咽痒、咽异物感和讲话一多就痛苦难受的症状,经过我的规范治疗2周后,完全消失,现在又可以开始工作了,她也慢慢的学会了腹式发音。希望患者再规范药物治疗2周,一定会痊愈。也感谢患者对我的信任和鼓励,有了患者的认可和信任,我们一定会继续努力工作,更好的服务患者!
喉癌,是头颈癌的一种,好发于中老年男性,近年来发病率有增高趋势,并且发病年龄有降低趋势。 4个坏习惯,让喉癌找上你 喉癌的发生,跟生活习惯息息相关,如果有这些坏习惯,尽快改! 1、长期抽烟 90%以上喉癌患者有长期吸烟史,据统计,抽烟者喉癌的发病率是不抽烟者的6.35倍,而重度抽烟者喉癌的死亡率是不抽烟者的20倍。 2、长期酗酒 酒精会对喉部黏膜造成直接刺激,并且酒精和烟草对于喉癌的发生具有协同作用,有大量研究表明,长期吸烟同时大量喝酒的人患喉癌的风险会更高。 3、不洁性行为 目前已证实,部分喉癌与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相关。而不洁性行为,如频繁不洁口交,会增加HPV传染的概率,进而增加患喉癌的风险。 4、不良饮食习惯 有研究结果显示,超过2/3的喉癌组织中能够检测出胃蛋白酶的成分或胃蛋白酶的基因遗传物质编码片段。流行病学研究发现,喉癌与胃酸的喉咽反流相关。也就是说,胃食管反流及喉咽反流的刺激是引起喉癌的重要危险因素。 而饮食不规律,饮食过分甜、辣和油腻、过饱,或者摄入过多咖啡、浓茶等食物,极容易引发胃食管反流病。 因此,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非常重要,注意规律饮食、定点定量用餐、避免过度紧张、戒烟、戒酒、少熬夜、健康生活! 喉癌的4个信号,千万别忽视 喉癌,常被人当成“喉炎、感冒”而忽视,进而耽误治疗的最佳时机。这些身体报警信号别错过。 1、顽固的声音嘶哑 这是声门型喉癌早期症状的第一症状,从开始感觉到声带疲劳,然后有持续声音嘶哑,并逐渐增加甚至失声,且药物治疗改善不明显。 有时容易被误诊为声带炎,尤其是从事演讲、歌唱、主持、讲课等需要声音交流的职业人士,出现上述表现时,往往认为只是声带疲劳,休息几天就好了。这类人群更容易延误诊断和处置,从而酿成祸根。 对于40岁以上,有长期吸烟和/或酗酒史的男性患者,声嘶1月以上不缓解,应及时到当地三级医院的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就诊。 2、 咽喉感觉异常 喉癌早期症状主要表现为咽部异物感、吞咽不适、紧迫感甚至疼痛感,极容易被误诊为咽炎。 因此,当感到咽喉异常时,不要忽视,最好去医院检查一下。 3、咳嗽、咯血 咳嗽的情况多为刺激性的干咳,如痰中带血,应警惕喉癌的可能。 4、颈部出现无痛性肿块 声门上型喉癌或声门型喉癌晚期,可能会出现肿瘤的颈部淋巴结转移,表现为一侧或双侧颈部出现肿块,触摸较硬,但没有疼痛,这时应警惕,及时到医院检查。 最后提醒大家:喉癌早期通常以做微创手术为主,一般能够保留喉功能,预后较好;而晚期,常常需要喉部分切除或喉全切除手术加放疗,预后差。如果有以上不良习惯,或者上述不适症状,一定要尽早检查排查,并定期筛查,以便早发现、早诊断及早治疗。
“眩晕也能做手术?” 这是3个月前门诊接诊的一个梅尼埃病患者的疑问。 她十多年前就确诊患有梅尼埃病,刚开始发作次数不多,大约每年2-3次,每次眩晕持续时间在半小时到1小时,感觉左耳听力轻度下降,每次在当地医院药物对症治疗后眩晕很快就停止了。患者和家属以为治好了没有引起重视,也没有进一步检查和治疗。2年前开始眩晕发作次数逐渐增多,去年一年发作性眩晕有6次,每次眩晕持续时间多在1小时以上,并逐渐感觉到左耳听力明显下降。到当地医院就诊后,开始按医嘱服用治疗眩晕的常见几种药物。但连续服用近1年药物,眩晕仍控制不佳,近半年眩晕总次数就达到7次,尤其是就诊前一个半月内接连3次眩晕发作,每次症状严重,有一次发作时摔倒在地,幸亏旁边家人及时扶助,才避免的摔伤。对于眩晕,患者和家属已经到了恐惧、担心的地步,每天焦虑情绪严重。 很快患者的听力检查和前庭功能检查出来了,左耳耳蜗电图比值显著增高,左耳半规管功能低下,左侧重度感音神经性聋。右耳前庭功能未见明显异常。诊断左耳梅尼埃病四期,左耳为眩晕发作的责任耳。根据以上检查依据,我才确切的告诉患者“你的眩晕较顽固,如果继续接受药物治疗,其效果很可能依然不好,这种情况最好手术治疗,该手术总有效率能达到90%以上”。 在得到我肯定的答复:“是的,你的眩晕疾病适合手术治疗“”后,患者就在家属的陪同下办理了住院手术。 入院后,我们医护团队再次对患者的病情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讨论,一致同意患者适合行左耳半规管阻塞手术。术前我们和患者及家属详细讲解了手术的必要性和可能风险,消除了其对于手术的担心和焦虑,患者和家属同意手术治疗。 入院后第三天中午,由我主刀用了一个小时多时间就完成了显微镜下左侧三个半规管阻塞术,术程很顺利。 术后当晚和我们预计的情况一样,患者因内耳手术后剧烈的前庭反应而出现眩晕和呕吐,术后第1天眩晕次数和程度减轻,术后第2天眩晕就只在转头时短暂发作了,在医护人员和家属的鼓励下,患者坚持按医嘱要求逐级进行静态和动态平衡康复训练,术后第3天在家人的保护下能主动下床活动,术后第4天可独立行走,随之开始前庭康复训练,到术后第6天时已经可以轻松地在病房走廊边走边练习各种平衡动作。术后7天,患者患者迈着轻松和欢快的步伐出院了。 术后1月、术后3月,患者均按时从外地赶来复诊,其精神状态显著改善,生活完全自理,并能完成一些基本的家庭工作,就诊后她自己完成缴费和复查平衡功能等,术后影像学和前庭功能检查结果均显示手术左耳三个半规管腔内已无淋巴液流动,手术治疗效果得到了功能检查结果的确切支持。 耳源性眩晕临床常见,反复发作性眩晕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起居,对于规范药物治疗半年后,眩晕仍反复发作,而患耳听力重度下降的顽固性眩晕,尤其是梅尼埃病、迟发性膜迷路积水患者,半规管阻塞手术是目前国内外最新并且最有效的治疗方式,能做到刀到晕除的效果。我们的临床经验表明95%以上的顽固性眩晕患者手术后几年了眩晕未再发作,患者的生活起居和日常运动均恢复正常。 显微镜下三个半规管阻塞术
今天做完声带息肉手术快2个月的小朋友到门诊复查纤维喉镜,喉镜检查结果非常理想。家长和周边朋友都说现在小朋友讲话很好听,不再是“唐老鸭”的声音了!小朋友经过这次住院手术,非常深刻的认识到了以后不能大喊大叫,开始学会正常语速和语调与人交流了,小朋友的家长对他的这个转变都挺惊讶和欣慰,祝愿他新学期学习进步!健康快乐!
科普时间:反流性咽喉炎,指的是胃食管咽部反流造成的咽喉的炎症,目前是慢性咽喉炎的常见的原因,也是咽喉门诊诊治最多的一个疾病,我诊治反流性咽喉炎患者的年龄最小2岁半,最大93岁,有些患者症状很典型,有些患者的主诉很奇怪,但是万变不离其宗,通过详细、用心的询问病史和完善纤维喉镜检查,再加上医生的临床经验,确诊反流性咽喉炎是可能的,之后就需要规范的PPI药物治疗四到六周。反流性咽喉炎的常见症状可以表现为:咽部的不适,异物感,干燥感,烧灼感,还可能有刺痛,声音嘶哑,频繁的咳嗽,清嗓,开始症状比较轻微,后面逐渐加重,就变成持续性的咽喉部的不适,晨起有干呕。另外,反流性的咽喉炎还可以表现为声带黏膜水肿,声带息肉,声带的接触性肉芽肿等。
可能不少人有过这种经历,“耳朵闷堵、耳朵痛,听人说是中耳炎,和鼻子不通气有关系……” 耳朵闷真的和鼻子不通气有关吗? 我们先简单科普一下: 其实人的中耳和鼻腔最后部分是相通的,之间起连接的结构就是咽鼓管。这是一个隐蔽的通道结构(摸不着,看不到),外表检查无法看到,但它的作用非常重要,中耳的气压平衡很大程度上依靠咽鼓管的开放和通气。 一旦咽鼓管通气功能受阻了,就会引起中耳里面的气压小于外界的大气压,位于中耳的鼓膜在压力差作用下就会出现内陷,严重的就可以出现中耳渗出,也就是所谓的中耳炎发作。于是,耳朵闷堵,耳痛,或者耳鸣(嗡嗡声)就随之而来了。 那么,我们能怎么判断耳朵堵就是咽鼓管问题引起的呢? 耳科医生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已经总结出来了一些和咽鼓管通气不良密切相关的症状: 但是我们也不能简单地因为其中的个别症状,就把“锅”推给咽鼓管,因为有很多耳部疾病的症状是很类似的,比如耳道耵聍栓塞、外耳道炎,甚至一些听力下降,也可以出现耳闷、耳鸣,有时候就连医生都没法轻易下定论。因此,咽鼓管通气不良这个问题还是要综合的、整体的看待。 临床上,耳科医生会把这些症状做一个整合,也就形成了临床中常用的问卷(下图)。患者通过问卷给自己的症状进行打分,医生再将分数汇总,才可以对这个耳朵问题做出一个科学的判断。 所以耳朵闷堵不适了,我们不妨先给自己的症状做一个初步的评分,分数超过14分的朋友可能就要怀疑咽鼓管通气不良的问题了。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到正规的耳鼻喉门诊就诊,由临床医生进行完善的耳部检查,才能最终做出结论。 咽鼓管功能不良的问题有很多解决办法,我们将后续推出。我科耳科医生也推出网上就诊的方式,方便广大患者就医! 中山三院耳外科团队
病例报道:暑假刚刚开始,今天就给一位7岁的小朋友做了声带息肉手术。患儿7岁,家长诉患儿声音沙哑一年多,主要原因就是喜欢大喊大叫,特别是做了班干部,更加控制不了自己的大嗓门,家长苦口婆心的教育和进行中药治疗,效果欠佳。今年5月份来到门诊就诊,纤维喉镜检查显示双声带息肉,声带相对肥厚,根据患儿病史和检查情况,给予了正规药物治疗和发音教育。但是效果不明显,我给的建议是:手术治疗+手术后进行嗓音训练和规范药物治疗,家长和孩子也决定手术治疗。今天的手术顺利完成,手术是全麻下支撑喉镜手术,属于微创手术,千万不要进行激光手术(因为会造成热损伤)。手术过程一定要仔细和动作轻柔,切勿损伤正常组织,这样有利于声带早日恢复正常。希望孩子明天出院以后,掌握正确的发音方法,通过医生、家长和患儿的共同努力,让患儿的声音早日恢复正常。
今天下午门诊,做完鼾症手术的深圳骨科李医生,特意带来了他和他太太特意做好的锦旗,表达感激之情!他说手术后一个月,再没有憋醒和打鼾,他太太非常满意!
今天门诊回来复查的一位重度鼾症患者,欣喜的告诉我,他做完鼾症手术2周,已经不再憋气,更加不会打鼾了。我也饶有兴趣的与他交谈,这个时候才悄悄告诉我,之前因为一场重大交通事故,让他意识到自己的打鼾影响到了生命安全。那是半年前,患者自己开私家车上高速,因为打鼾和夜间睡眠缺氧,迷迷糊糊中睡着了,撞上了前面的大货车,私家车已经面目全非,所幸的事,人还安全,只是受了一点皮外伤,之后每次想起都后怕。患者的家人和自己诉打鼾6年,加重2年,家人投诉他鼾声影响了大家的休息,自己经常有憋醒的感觉,每次开车都迷迷糊糊,严重的时候,在等红绿灯的时候都会睡着。通过“网上诊室”,看到了我写的10多篇的鼾症科普文章和鼾症患者的好评如潮,特意慕名而来找我诊断和治疗。在门诊经过认真询问病史和体查,患者32岁,172cm,93公斤,完善了睡眠监测和纤维喉镜检查(Muller实验),睡眠监测显示:AHI:87.8(这是今年我遇到的最严重的患者),平均血氧饱和度:80%,最低血氧饱和度:44%,纤维喉镜检查:软腭层面塌陷大于75%,舌根层面塌陷小于25%,患者缺氧非常严重,主要问题是因为软腭层面堵塞出现鼾声如雷和憋醒。因为患者年轻,堵塞层面就在软腭层面,完全可以通过手术治疗。所以我给出的治疗方案:住院前租呼吸机戴1个月,住院行精准的改良型UPPP手术。经过围手术期的准备,患者的血氧饱和度改善很好,住院后继续抗生素和激素、PPI的规范治疗,手术非常顺利和成功,低温等离子手术术腔零出血,手术当天晚上,陪护的家人就发现他完全不打鼾了,更加不会憋醒。 手术后2周门诊复查,自我感觉非常良好,特别写了感谢信。看到患者完全康复,作为主刀医生很是欣慰和满足! 经过15年治疗OSAHS的临床经验,我们提出规范治疗鼾症的观点:严格掌握好手术适应症,手术治疗(特别是精准的改良型UPPP手术) 应该成为治疗OSAHS的首选,而不是指南推荐的戴呼吸机(CPAP)为首选。
新修《军队院校招收学员体格检查标准》颁布,增加11项辅助检查: 其中一项:有“打呼噜”严重不能上军校,增加了“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不合格”。 前段时间门诊遇到了一位准备报考军校的小伙子,这是一位18岁的学生,潮汕人,家人和自己诉打鼾6年,加重1年,家人投诉他鼾声影响了大家的休息,患者自己也有憋醒的感觉。因为家人知道现在的军校招生条件和要求,很担心孩子因为打鼾,上不了军校,特意慕名而来找我诊断和治疗。在门诊经过认真询问病史和体查,并完善了睡眠监测和纤维喉镜检查(Muller实验),睡眠监测显示:AHI:5.2,平均血氧饱和度:95%,最低血氧饱和度:88%,纤维喉镜检查:软腭层面塌陷大于75%,舌根层面塌陷25%,患者缺氧不严重,主要问题是因为软腭层面堵塞出现鼾声如雷,戴呼吸机治疗对于他来说不适合,本人和家人也不愿意。所以我给出的治疗方案:精准的改良型UPPP手术(低温等离子完成)。经过围手术期的准备,患者顺利完成了手术,因为使用了低温等离子,手术中零出血。手术当天晚上,家人就发现他完全不打鼾了,更加不会憋醒。手术后第三天,小伙子顺利出院。祝愿小伙子今年顺利考上军校,成为一名光荣的军人。 经过近15年治疗OSAHS的临床经验,我们提出规范治疗鼾症的观点:严格掌握好手术适应症,手术治疗(特别是精准的改良型UPPP手术) 应该成为治疗OSAHS的首选,而不是指南推荐的戴呼吸机(CPAP)为首选。
这段时间粗略统计一下,现在来做鼾症手术的患者,女性患者越来越多,占了将近4成,尤其是一些高知女性,由于打鼾影响到了伴侣的休息,特别在意的事情是中午在单位休息的时候被同事投诉鼾声如雷。现在就通过两位女性患者的病例,让大家感受一下手术治疗的效果。 第一位女性患者是华南师范大学的副教授,主诉打鼾5年,加重2年,家人和同事都有投诉她鼾声影响了大家的休息,在门诊经过认真询问病史和体查,并完善了睡眠监测和纤维喉镜检查(Muller实验),睡眠监测显示:AHI:6.5,平均血氧饱和度:95%,最低血氧饱和度:83%,纤维喉镜检查:软腭层面塌陷大于50%,患者缺氧不严重,主要问题是因为软腭层面堵塞出现憋醒和鼾声如雷,戴呼吸机治疗对于他来说不适合,本人和家人也不愿意。所以我给出的治疗方案:改良型UPPP。 手术后,患者不再打鼾,伴侣非常感谢,单位的同事不再投诉,大家相处其乐融融。 第二位女性患者是广州市某机关的副处长,主诉打鼾伴憋醒3年,加重1年,家人和同事都有投诉她鼾声影响了大家的休息,在门诊经过认真询问病史和体查,并完善了睡眠监测和纤维喉镜检查(Muller实验),睡眠监测显示:AHI:13,平均血氧饱和度:92%,最低血氧饱和度:75%,纤维喉镜检查:软腭层面塌陷大于75%,患者缺氧一般,主要问题也是因为软腭层面堵塞出现憋醒和鼾声如雷,戴呼吸机治疗对于他来说不适合,本人和家人也不愿意。所以我给出的治疗方案:改良型UPPP。 手术后,患者不再有憋醒,更不会打鼾。伴侣非常满意,说以后出去旅游,再不用开两间房间了。单位同事也很开心,大家中午可以和谐的睡午觉了。 经过10多年治疗OSAHS的临床经验,我们提出规范治疗鼾症的观点:严格掌握好手术适应症,手术治疗应该成为治疗OSAHS的首选(特别是精准的改良型UPPP手术),而不是指南推荐的戴呼吸机(CPAP)为首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