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根管治疗的牙齿一般都缺损较大,或者牙齿有裂纹,总之就是牙齿的完整性受到破坏。根管治疗完成后,剩余的牙体组织不足以承担正常的咬合力量,非常容易折断、裂开。根管治疗后,牙齿虽然不疼了,补上了,但牙齿抗折能力大大降低了,所以一般要给牙齿戴上牙冠,有了牙冠这顶“帽子”来保护牙齿,就可以正常地咀嚼食物了。
使用根管锉机械清除根管感染并扩大成形是根管治疗术的重要步骤,镍钛根管锉具有清创彻底并能保持根管原始形态的优势,原因是其弹性强且具有记忆力,可以顺应自然根管的走行,经过表面处理的锉针切削效率高,清除感染物质能力强,可有效减少根管治疗并发症的发生。
根管显微镜是现代根管治疗技术的代表性设备,主要功能是放大视野(2~ 30倍)和提高照明,清晰的视野可明显提高医生的辨识能力,发现肉眼不易分辨的细微结构,协助医生精准地去除感染物质并尽可能地减少牙体组织损伤,帮助医生寻找可能遗漏的根管、疏通阻塞根管,提高根管治疗质量。
根管治疗术是目前治疗牙髓病和根尖周病的最主流方法,在国内外已普及使用,由于国内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和各医疗单位的定位不同,根管治疗术中所使用的仪器和设备差异很大,相对于传统根管治疗术,现代根管治疗术的治疗理念和操作技术与国际发展同步,代表技术包括使用根管显微镜观察术区、镍钛旋转锉预备根管、超声锉荡洗根管、热牙胶充填根管等,由于设备价格昂贵且依赖进口,收费相对较高且医保不能报销。
智齿是指第三磨牙,是牙列中最后萌出的牙齿,大多数人在18-30岁之间萌出。由于在人类进化过程中,随着食物种类的变化,带来咀嚼器官的退化,造成颌骨长度与牙列所需的长度不协调,骨量小于牙量,通俗地说,就是骨头容不下那么多牙齿了,所以导致临床上智齿萌出位置不足,导致阻生。智齿最常带来的危害有以下几种:1.智齿冠周炎智齿在萌出过程中,牙冠表面常常被牙龈部分或全部覆盖,形成一个盲袋,食物与细菌极易嵌塞于盲袋中,加上冠部牙龈常因咀嚼食物而咬伤,形成溃疡,当全身抵抗力下降时,可引起局部炎症的急性发作,导致局部牙龈红肿,溢脓,甚至出现张口受限,发烧等症状。2.龋齿智齿阻生常易食物残渣嵌塞在第二磨牙与智齿之间的牙间和牙周缝隙里,很不容易清除,使前面的第二磨牙发生龋齿,严重时引起牙神经发炎,即牙髓炎。急性牙髓炎时牙齿会出现遇冷热刺激疼痛,自发疼痛,疼痛剧烈难忍,影响生活。因此,对于位置不正的智齿,建议尽早拔除,避免不必要的痛苦
面部外伤的术后护理是伤口愈合的关键,甚至比高水平的缝合手术还重要,所以请认真阅读!外伤部位术后会出现肿胀且逐渐加重,一般是正常的反应,但如果伴有剧烈的疼痛、流脓、明显异味等情况说明伤口出现了感染。感染一般出现在术后3-5日内,医生会在手术后2-3日内安排复诊检查伤口情况,请按时就诊;缝合部位在前几天内会有持续少量的渗血并结痂,可尝试用清洁的湿纱布湿敷伤口并轻轻擦拭,如果不敢或不方便操作,建议及时、按时复诊,由医生进行伤口换药;外伤后无需限制面部正常活动,如说话、进食、刷牙等,正常的活动不会导致伤口裂开,可能会引起轻度的疼痛或渗血,也是正常现象,不用过分担心,反而适当的活动能促进局部的血液循环,减少感染的风险、有助于伤口愈合;口内的伤口可进食偏软、刺激性小的食物,但无需完全流质饮食,进食后注意保持口腔清洁,漱口、按时刷牙,尤其是伤口附近的牙齿,建议使用软毛小头的牙刷把伤口附近牙齿清洁干净,牙刷的刺激不足以破坏伤口愈合,有些渗血也是正常现象,保持伤口周围的清洁是伤口愈合的关键;正常搭配的饮食对伤口愈合也有帮助,无需特殊忌口,注意加强营养、休息;按医嘱使用抗生素(消炎药);一般伤口在术后的5-6天可拆线,使用可吸收缝线如果有条件的话也建议及时拆除;伤口愈合后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瘢痕,表现为表面的疤痕和伤口深部的硬疙瘩,可随时间逐渐减轻,但周期较长,如果是瘢痕体质或对面部外观要求较高,可在术后一周拆除缝线后到整形专科医疗机构进行咨询并治疗。
刚刚戴完牙冠后感觉发紧,像塞牙的感觉,一般3天内可以缓解或消失;戴牙后一日内建议先不使用同侧牙齿咀嚼,之后可循序渐恢复到正常使用频率;全瓷冠为陶瓷材料,长期使用中可能出现崩瓷破损或脱落的个别现象,请及时联系医生就诊进行处理;牙冠佩戴完成后并非一劳永逸,可以正常使用的同时也应像其他牙齿一样正常维护清洁。
治疗后的正常现象根管治疗一般需要2-3次完成,每次治疗后牙齿均可能出现肿胀感、轻微疼痛,一般在一周内逐渐缓解。若出现剧烈疼痛或持续时间过长,建议及时联系复诊;每次根管治疗后牙齿表面会有白色的临时封堵材料,建议一天后开始使用,否则容易出现表面材料的磨损脱落,需要再次充填。治疗后注意事项每次治疗后会预约下一次复诊时间,需按时复诊,避免延误治疗时机;根管治疗期间及治疗后,患牙不能像健康牙齿一样行使全部咀嚼功能,需要逐步适应,否则容易导致牙齿疼痛甚至劈裂;治疗后的牙齿本身不完整,非常薄弱,在持续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不可挽救的劈裂,因此需要在治疗后无任何肿痛症状的情况下尽快进行牙冠修复,加以保护。
1 拔牙前勿空腹,女性避开生理期 2 拔牙过程中仅注射麻药过程中会有疼痛感,其余操作过程完全无痛,勿过度紧张 3 拔牙后纱卷咬40-60分钟后轻轻取出 4 拔牙后24小时内勿刷牙漱口,口水可自然轻轻咽下,切勿反复吐口水 5 拔牙后头三天口水内带血丝属正常现象,如出现大血块或全口鲜红色出血需来急诊就诊 6 拔牙后头三天进食温凉软食 7 术后4-6小时麻药过效后开始疼痛,可口服止疼药,如乐松、芬必得。疼痛程度因人、因牙而异,持续一两天至十余天,如逐渐缓解无需担忧。如术后三天后出现突然加重的疼痛,尽快复诊检查是否干槽 8 术后当晚拔牙侧面部开始肿胀,头24-48小时内可冰敷,之后开始热敷有利于消肿。部分复杂智齿术后头三天肿胀可能逐渐加重,一般第四天起开始消肿,如术后四五天肿胀仍在加重需复诊检查是否伤口感染 9 常规拔牙后一般不需口服消炎药,大夫会根据患牙情况酌情开药
由于上颌窦与上颌后牙解剖关系毗邻,急性上颌窦炎发作时的疼痛部位常累及上颌后牙区,故常有上颌窦炎患者以“牙痛”为主诉来口腔科就诊。 我们先来看一个病例。 患者青年男性,因“右上后牙咬合痛2天”来我科就诊,偶有自发疼,否认冷热痛。近五天来感冒流涕,体温38度。 口腔检查右上后牙未见明显龋坏及缺损,14-17叩痛(+),不松动,牙龈未见明显异常。 46冠部大面积银汞充填体,舌侧牙尖缺损,叩痛(-),不松动。44,45,47冠完整,叩痛(-),牙龈未见明显异常 追问病史+补充检查 补诉病史:近五天来流涕,三天前眶周疼痛,疼痛范围波及眶下、鼻旁区 口外检查:右侧眶下区及鼻旁压痛明显 拍摄华氏位片,可见右侧上颌窦腔内液平。 诊断: 右侧上颌窦炎 治疗设计:全身抗炎治疗,于耳鼻喉科就诊 一周后随访:经抗炎治疗后症状消失 由于上颌窦与上颌后牙解剖关系毗邻,故急性上颌窦炎发作时的疼痛类似于“牙痛”,但其疼痛的特点为持续性胀痛,头痛(太阳穴)较为剧烈,同时可能伴有鼻塞、流涕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或有过敏性鼻炎的既往史。 检查患侧上颌前磨牙和磨牙时可以发现多个牙齿存在叩痛,程度相似,未能发现可以引起牙髓炎症的感染途径,温度测试同对照牙或略敏感,龈颊沟充血但无肿胀,触诊口腔前庭沟顶部时往往有压痛。 影像学检查作为临床检查的补充,一直在确定上颌窦炎病因和治疗方案中有重要作用。 X 线片上表现为窦内黏膜增厚、环绕窦壁有密度增高呈带状影、窦中有透光区或窦底窦腔模糊不清(根尖片、曲面体层、华氏位片),CT 可提示窦腔内有边界清楚的软组织块影、密度。 根尖片对根尖周炎或者根尖囊肿确诊率较高,可以比较好的判断单个牙齿的状况。但根尖片视野范围小,特别是上颌磨牙有三个牙根,在根尖片上显示与上颌窦影像会有重叠,易与低位上颌窦混淆, 妨碍上颌窦炎症的判断。 曲面体层可明确提示引起上颌窦炎症的病灶牙与上颌窦的关系,较清晰地显示根尖炎症、囊肿的形态边界和与窦壁的关系,以及窦腔黏膜的增厚,尤其能明确诊断埋伏阻生移位牙及窦内断根。全口曲面断层片对上颌窦内、外、上壁分辨率较低,且由于有颈椎、气道、鼻腔等解剖结构的重叠影像, 诊断根尖周炎的敏感性比根尖片低。 华氏位片可显示副鼻窦影像,且可以通过不同的角度对比各个窦壁,发现窦腔异常或异物。某些病例可以通过华氏位片发现上颌窦黏膜增厚,但华氏位常被重叠掩盖或只表现为密度增高而误诊为单纯上颌窦炎,其在复杂病例中的应用则表现出明显的不足。 螺旋CT 由于其高分辨率和对骨和软组织的良好显示被认为是诊断上颌窦疾病的金标准。可以全面显示病变范围、形态和密度变化;清楚地显示骨和软组织情况;较好区别积液、囊肿与实质性肿块的密度差异;对于骨质增生硬化、吸收破坏均显示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