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先天性肌性斜颈为胸锁乳突肌内纤维瘤病引起,多表现为出生后两周左右颈部硬结,如不及时治疗,胸锁乳突肌将纤维变性、挛缩,导致肌性斜颈。 在婴儿期,先天性肌性斜颈都应考虑非手术治疗,即我们所说的家庭牵引疗法。顾名思义,家庭牵引即在家里牵引治疗,故治疗的主体引导者是儿童的父母,医生为指导作用。斜颈治疗的最佳时机是1岁内,通过有效的牵引治疗,大部分患儿在1岁内均能缓解。超过1岁患儿,则基本需要手术治疗。 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作为一名小儿骨科大夫,门诊会经常碰到先天性肌性斜颈患儿,好多家长会问:我宝宝头向右歪,是右侧斜颈,那我是不是应该让他头向左边转?事实上,此种做法正确吗?当我们仔细指导其正确的牵拉方法时,家属才恍然大悟:原来平时牵引的方向完全相反。 什么是胸锁乳突肌?在学习牵引方法前,首先必须了解下什么是胸锁乳突肌,我们牵引的目的就是拉伸胸锁乳突肌。故只有了解胸锁乳突肌的位置、走行方向,才能理解我们牵引的目的、牵引方向该如何选择。 胸锁乳突肌起于胸骨和锁骨内侧,止于颞骨的乳突,故名胸锁乳突肌。通俗点讲,从胸部正中起,斜形走向,止于耳下。颈部左右共有两条胸锁乳突肌。 举右侧胸锁乳突肌为例:当我们头向右侧旋转时,右侧胸锁乳突肌是被拉长的。当我们向左侧旋转时,右侧胸锁乳突肌是缩短的;当我们头向左侧倾斜时,右侧胸锁乳突肌是被拉长的。当我们向右侧倾斜时,右侧胸锁乳突肌是缩短的。 简单说,如果要牵拉右侧胸锁乳突肌,我们需要:右旋+左倾斜。如果要牵拉左侧胸锁乳突肌,我们需要:左旋+右倾斜。 什么是家庭牵引疗法?家庭牵引疗法是1岁内儿童肌性斜颈保守治疗的有效方法,在医生的指导下,家长作为治疗的主体,通过一系列的主动和被动牵拉疗法,减少斜颈的发生,从而避免1岁后手术治疗。 家庭牵引疗法主要包括三个部分:肿块按摩+被动牵拉+主动牵拉。 家庭牵引疗法步骤之一:肿块按摩肿块按摩越早越好,发现颈部肿块即可开始治疗。肿块表面涂抹滑石粉或润滑油,上下轻柔按摩肿块,每天2-3组,每次10分钟左右。 家庭牵引疗法步骤之二:被动牵引我们知道儿童3个月左右出现抬头和转头动作,故小于3月儿童,我们采用被动牵引治疗。被动牵引主要包括:喂奶抱姿+睡眠姿势+父母辅助被动牵拉。 1.喂奶抱姿:目的通过头部旋转来牵拉胸锁乳突肌。故左侧斜颈可以采用右手抱姿,这样头部左旋后拉伸左侧的胸锁乳突肌。右侧斜颈采用左手抱姿,这样头部右旋后拉伸右侧的胸锁乳突肌。 2.睡眠姿势:目的通过头部旋转来牵拉胸锁乳突肌。可以采用俯卧位或平卧位,左侧斜颈头向左侧旋转,同时右侧放置枕头。右侧斜颈头向右侧旋转,同时左侧放置枕头。 3.父母辅助被动牵拉:目的通过头部旋转+头部倾斜来拉伸胸锁乳突肌。左侧斜颈采用手法被动轻柔行左侧旋转+右侧倾斜,右侧斜颈采用手法被动轻柔行右侧旋转+左侧倾斜,旋转和倾斜时达到最大程度后停滞5秒左右拉伸胸锁乳突肌。可和肿块按摩同时进行,每天2-3组,每次10分钟左右。 家庭牵引疗法步骤之三:主动牵引对于3个月左右患儿,如已能抬头和转头,除了按摩肿块+被动牵引,我们还需要诱导儿童主动牵拉胸锁乳突肌。牵拉目的通过头部旋转来拉伸胸锁乳突肌,左侧斜颈左旋,右侧斜颈右旋。如左侧斜颈可通过灯光和玩具从左侧放置,诱导儿童向左侧旋转以牵拉左侧的胸锁乳突肌。右侧斜颈则从右侧放置灯光或玩具,诱导其右侧旋转。
什么是“瓷娃娃”?1、瓷娃娃是我们对成骨不全儿童的俗称,又称脆骨病。2、该病是一种罕见的先天性骨骼发育障碍性疾病,多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3、瓷娃娃小朋友极易骨折,即使轻微的碰撞,也会造成严重的骨折。“瓷娃娃”如何确诊?1、成骨不全除累及骨骼,亦会累及皮肤、角膜等结缔组织。临床表现为反复骨折、蓝色巩膜、牙齿发育不良、听力下降等。2、通过基因筛查可确诊该疾病及其临床分型。“瓷娃娃”如何治疗?1、本病无法完全治愈,其治疗分为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2、通过药物治疗增强骨质、减少骨折的发生。3、通过手术治疗改善骨骼畸形、恢复正常工作和生活。“瓷娃娃”的药物治疗:1、目前成骨不全症儿童成熟的药物治疗为二膦酸盐类,临床使用较多的为二代的帕米膦酸盐及三代的唑来膦酸盐。2、地舒单抗注射液是目前处于摸索阶段的新药,其最终治疗效果还有待临床证实。“瓷娃娃”的手术治疗:成骨不全患儿由于反复骨折多引起肢体畸形,由于骨骼的特殊性,脆骨病的治疗一直困扰着小儿骨科医生。可延长髓内钉是目前脆骨病儿童最佳治疗方案,可随儿童骨骼生长而滑动延长。对骨骼提供全长保护,预防骨折、稳定骨骼。是唯一获得FDA批准用于成骨不全症的髓内固定物,为国际治疗成骨不全的金标准。
什么是内八字足?内八字指行走时双足向内旋转,是儿童学步早期常见的下肢外观异常。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骨科戴进其实儿童处于生长发育的过程,大部分内八字足均为正常发育过程的变异,随生长发育可以自行好转。内八字足的常见原因?儿童内八字足的病因,从上向下可归为:大腿异常、小腿异常和足的异常,即大腿过度内旋、小腿过度内旋和足的过度内收。病因一:大腿骨过度内旋儿童喜欢跪坐及W坐姿,会引起股骨近端前倾角加大,从而出现大腿骨的过度内旋,表现为内八字足外观。病因二:小腿骨过度内旋4岁内儿童胫骨存在生理性内旋,随生长发育小腿内旋多能自行改善,内八字足外观可明显改善。病因三:足过度内收足过度内收,多为先天性畸形,如跖骨内收、马蹄内翻足等,该类疾病需要及早干预,一般生后即需早期石膏矫形。如行走后仍残余足部畸形,多需要手术治疗。内八字足如何预防和治疗?儿童学步初期的外八字及4岁内胫骨内旋所致内八字足,随生长发育大多能自行缓解,多数情况我们需要做的只是宣教和解除家长顾虑。同时要及时帮助孩子纠正“习惯性跪坐”,改为盘腿坐姿。对于足部异常引起的严重内八字,行走后跑步时易摔跤者,可短期使用内八字矫正鞋。
一、病例特点1、女,12岁,2年前因车祸伤,导致右侧膝关节开放性损伤,股骨远端外侧骨骺骨折。软组织清创后,骨折予以保守治疗。2、病程中,逐渐出现右下肢短缩、右膝外翻畸形,查膝关节核磁共振可见右股骨远端外侧骨桥形成。二、治疗方案1、术前拍片检查示:右膝关节外翻畸形,右侧肢体较左侧短缩1.5cm。2、考虑患儿年龄较大,且右侧肢体已存在短缩畸形,单纯行骺阻滞术效果欠佳。我们行右侧股骨髁上截骨术即可矫正外翻畸形,同时行股骨远端内侧骺阻滞术,以防术后再次复发膝外翻畸形。3、术后1周行右侧股骨延长术,以补偿右股骨远端骺阻滞骺丢失的生长距离。
新生儿足外翻,警惕先天性疾病-先天性垂直距骨。该病外观呈明显足外翻,足内侧骨性突起。影像片上可见侧位距骨位置异常,表现为垂直状。治疗多需切开复位,钢钉固定,石膏固定3-4月,支具固定半年。
WasselV型多指桡侧楔形闭合截骨儿童并指指蹼重建儿童手外科,有意思,有难度,有挑战
13岁女娃,胫骨骨干骨折,在当地医院保守治疗两周。复查X线片可见胫骨断端向后方成角10度。继续保守治疗?or切开复位钢板固定?我们采用Ilizarov环形外固定架技术进行补救手术,通过在成角处放置铰链,矫正成角畸形。零切口微创治疗,术后第二天即可助行器辅助下地锻炼。
不管是经验丰富的放射科医师,还是骨科大夫,在面对儿童孟氏骨折的时候都极易漏诊。而漏诊带来的灾难性后果就是,本来可以简单手法复位的骨折,需要大动干戈,截骨矫正。图1-3:急诊漏诊的病例,二个月后只能截骨矫正。图4-8:及时诊断处理的病例,简单的手法复位石膏固定。小方法,解决大麻烦。
骨囊肿是儿童常见的骨的良性病变,一般没有临床症状,多因轻微外伤引起病理性骨折后意外发现。对于下肢负重骨的骨囊肿,如股骨近端的骨囊肿,一般需要手术治疗。传统的治疗方法多采用:切开刮除+植骨+内固定术,如图示12岁女孩,在上海行手术治疗,囊肿刮除植骨+弹性髓内钉固定,术后一年囊肿复发。该患儿术后两年来我院就诊,我们去除内固定弹性髓内钉。经皮微创穿刺,注入人工骨材料。该材料为美国Right公司的新型材料,包含75%的硫酸钙与25%的磷酸钙,可降解、不发热。同时由于磷酸钙的添加,降解速度减慢至半年左右,治疗儿童复发骨囊肿,效果显著。
儿童骨骼具有强大的愈合和塑形能力,故儿童的肢体骨折大都采用保守治疗。 但儿童骨折保守治疗也存在很多陷阱,如儿童常见的肘部骨折-肱骨髁上骨折。 如下图6岁男孩,肱骨髁上骨折,初诊医生认为骨折没有明显移位,予以了保守治疗、原位石膏固定。 石膏拆除后发现左上肢出现明显肘内翻畸形、肘关节屈曲受限、肘关节过伸畸形。 其实这是儿童肱骨髁上骨折里面一个特殊类型:内侧柱塌陷型,由于骨折端内侧粉碎后塌陷,导致手臂的提携角丢失。该类肱骨髁上骨折基本均会引起肘内翻畸形,故对于此类骨折一般建议积极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