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期末,最近因为孩子厌学来就诊的家庭又多了起来。 ? 其中有一些孩子能比较清楚地说出自己为什么不想上学,比如家庭矛盾、学校人际冲突、父母期待过高、学校内卷等。 但我最近也发现,越来越多的孩子说不清楚自己究竟为什么不想去学校。有的孩子甚至从头到尾都保持沉默,不管周围的人怎么问,就是一句话不说,就是不去上学。父母不能问,不能提,一提就急就翻脸。 ? 这种孩子“沉默是金”的情况几乎是所有父母、老师和心理咨询师的梦魇,因为对于有比较明确厌学原因的孩子,我们尚且能有的放矢,知道该怎么应对。但如果孩子还闭口不言,不知道他们究竟在想什么,要什么,就不知道该从何处用力。 ? 许多父母会尝试先来硬的“铁腕政策”,采取批评、打骂、剥夺孩子手机使用权利等手段试图逼迫孩子回学校。但往往会发现这样的方式仅在年龄比较小的孩子身上,或是最开始有点效果。等孩子年龄大了体力上超过父母了,或是在和父母长期斗智斗勇过程中“皮磨厚了”,就完全不管用了。 有的孩子到最后就抛下一句话:“你们再逼我,我就永远不去上学,要么我就去死”,父母就彻底没招了。 ? 有的家长发现硬的不行,就会开启“絮叨战略”,引用各种名人传记、家庭前辈们的光荣事迹、自己年轻时的奋斗经历等给孩子讲道理,灌心灵鸡汤,试图在思想层面感化孩子。但却发现,自己的这些肺腑之言,在对现实生活的艰辛毫无体验的孩子们面前显得如此苍白。 ? 有的孩子则是早早就通过互联网了解了人生百态,他们觉得就算自己刻苦学习,努力奋斗,生活也就这样。既然努力不一定有用,那为何还要让自己痛苦呢?所幸躺平。 ? 此时,不少家长会祭出“利诱”手段,比如跟孩子说:“你如果去上学,我就给你买想要的玩具、衣服、游戏包、运动鞋”等等。结果可想而知,最开始还有点用,之后不少孩子会觉得上学就是为了父母在上,甚至会把上学当做和父母谈判和讨要好处的工具,反而得不偿失。 ? 那么问题来了,面对这些说不出自己为啥不上学,看似无欲无求、四大皆空的孩子,我们能做什么? ? 这个时候,我常会建议家长采取“积极、等待”的策略。 首先,积极 就是不管孩子当下的情况显得多么严重,父母都持有“我家孩子总归有属于他自己的能力和优势,总之不会废掉”这一核心信念。 ? 其实几乎所有的孩子(包括学霸)都曾经在某个阶段有过不想上学的念头,这是孩子发展过程中十分常见的现象。不少孩子对上学的意义感到迷茫,他们需要一段时间,按下暂停键,让自己稍微休息一下,思考和整理自己究竟以后想要过什么样的生活。 这一过程对孩子而言往往伴随着对未来的迷茫,对是否要上学的犹豫,对自己的责备,对父母、学校和家人的愤怒等复杂的情绪。大部分休学在家的孩子看似对上学无所谓,但其实内心波涛起伏,可能有好几个声音在打架: ? 一个现实化理智的声音会跟他们说你需要去学校,因为周围的同龄人都在上学,如果你不去,你就会被淘汰被边缘化; ? 而另一个感性的声音又会说我真的不想去上学,上学好无聊好累,压力好大,我受不了; 有的孩子还会想,我那么长时间不上学了,回去也跟不上同学们的进度了。留级的话,又会被以前的同学笑话,特没面子。我也不想留级跟下一届的同学玩,因为他们太幼稚了。左也不行右也不行,我到底该怎么办? ? 许多孩子几乎每天在经历这样的思想煎熬,实在受不了了,就去玩游戏、刷小视频,寻求暂时的解脱。那种真的彻头彻尾想好“我就一辈子啃老”,心安理得接纳现状的孩子其实极少。 ? 在心理学专业上,我们用“发展性抑郁”(Development depression)一词来描述孩子的这种状态,但它并不代表孩子就会从此一蹶不振,变成废人。实际上,我见到的许多休学孩子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迷茫冲突后常会有几种出路: ? 第一种,休学时间不长的话,跟着原来的年级继续读。 第二种,留一级,跟着下一届继续读; 第三种,换一所内卷压力小一点的学校继续学业; 第四种,放弃传统中高考的学历路线,自己或去职校学习一技之长; 第五种,父母接纳孩子现状或放低要求,把选择权还给孩子。孩子找到新的兴趣和目标,比如画画、做游戏、说唱、做手办等,为了让自己以后有“资本”做自己想做的事,而去有目的地学习。 ? 比如我曾见过一个高中男生,也是对传统学历教育不感兴趣,想做游戏开发。最开始和爸爸僵持不下,后来他爸实在拗不过,答应出资支持儿子。这男生很聪明,办了休学后拉了几个志同道合的同学搞了个网页小游戏,还赚了一笔小钱。但后来他发现如果只有高中学历,他没法把他梦想的“游戏帝国”做大,所以经历这么一番现实折腾以后,他最终还是决定“为了未来的‘五斗米’向学历教育‘折腰’”,回学校继续读书。 ? 而保障孩子有心理能量经得起这一番折腾,最后能找到出路的基本条件,就是能感受到来自父母的持续认可和支持。试想,如果作为孩子最重要亲人的父母都不相信孩子还有希望,那孩子自己还有什么理由去坚持呢? ? 在我看来,一个孩子要完全废掉,说难也难,说容易也容易。难就难在,即使看上去再没用的孩子,如果你仔细寻找,都能发现ta身上的一些优势。容易也就容易在,如果孩子身边的人随时都在通过语言、非语言的反馈给ta营造一种“你就是废人,你就是啥都做不好”的现实印象,那这个孩子就很容易沉沦。 ? 所以,我有时会跟厌学孩子的父母说:你们的小孩不一定是真的要彻底躺平,ta可能只是在做“仰卧起坐”。累了,躺下休息一会儿,养点儿精神,再坐起来尝试一下。累了再躺下,如此往复。 ? 具体操作层面,我会建议父母们在面对休学在家的孩子时,戴上一副“资源取向”的眼镜,多去关注孩子在近段时间发生的一些有意义的变化,以及表现出的优点。这些变化和优点不一定要多么的惊天动地,但只要是孩子身上展现出的不同,就都值得关注,比如孩子最近对社会新闻感兴趣了,愿意做点家务了,等等。 ? 所谓“蚂蚱也是肉”,父母看到孩子任何细微的进步,都可以记在心里,找合适的机会反馈给孩子,让他们知道父母始终是在用一种积极的视角关注他们的,始终都对他们存有希望。 ? 有的父母可能会说:“我的孩子没有任何变化,咋办?”其实非也,世界上没有人会每天都同一个样始终不变,因为生活唯一不变的,就是不停地改变。许多时候,只是我们习惯戴上“缺陷取向”的眼镜,选择不去看到孩子的改变。 █ 其次,等待 ? 此等待,并非无所作为的消极等待,而是有3个层面的含义。 ? 一是父母需要接受“我的孩子确实出现了厌学,ta需要时间去经历内心的迷茫和冲突”这样一个现实,给到孩子时间去思考、整理自己未来究竟要什么。 ? 二是,一边等待,一边像上文中说的那样,去观察孩子在这段“仰卧起坐”的时间里正在发生哪些细微的进步,及时给到孩子积极的反馈。 ? 父母可以尝试以一种纯粹好奇和感兴趣的态度,像闲聊一样了解孩子最近在做什么、有哪些新的发现和想法、有没有什么烦恼是想谈谈的。比如问孩子“听上去这个游戏还挺有意思的,多跟我讲讲这个游戏是怎么玩的吧”“那你能不能多跟我说说你做这事儿是啥感觉?”等。 ? 尽量不要显得过于功利,比如一听到孩子说最近在画画,就马上问“那你想一想如果要把画画变成职业,可以怎么做?”或是“那我给你报个专业的画画班吧,你将来走艺考。”这种做法会让孩子反感,觉得父母和自己聊天时“居心不良”,其实还是只关注自己的成绩,目的只是想让自己回去上学。 ? 三是,父母需要向孩子展现出一种“我们愿意为你提供力所能及的现实帮助和支持”的态度。也就是定期问问孩子,他们在现实生活中有没有哪些事情是需要自己提供资源,给到支持的。 ? 当然,这里不是说孩子提出任何过分的要求父母都要同意,而是就事论事地就父母能提供什么、愿意提供什么,以及父母希望孩子对应做出的改变等进行亲子协商。如果孩子在这个过程中有攻击他人、侮辱家人、伤害自己,甚至做出违反法律和基本伦理的行为,父母依然需要坚定地指出、拒绝和阻止,必要时还可以寻求专业人员的帮助。 ? 总之,建议父母通过这样的“积极等待”向孩子传递一个核心信息:我们不一定要求你马上以百分百精神饱满的状态回学校,也不把你回去上学作为唯一选择,但我们始终相信你自己是有能力的,我们也坚信你不会废掉。我们完全愿意多给你一些时间,并在我们能力范围内给你支持,陪你一起去渡过这段动荡、矛盾的时期。即使你正在或者曾经有过放弃自己的念头,我们也不会放弃你。 ? 所以,要帮助孩子跟厌学和解,我们有时可能真得先接受“除了等待,我们可能暂时什么都做不了”这一情况。但是,我们的等待,是有所作为的“积极等待”。
说起沟通、交流,许多父母往往会认为自己做得很到位。 “我天天跟孩子说,要好好学习,将来考大学。” “我整天跟孩子在一起,陪他做作业,给他准备书包,这不是交流吗?” “我家孩子总是不听话,我每天都要骂他,他才会坐在书桌前学习。” …… 类似这样的沟通,都是无效且伤害孩子的,会把孩子推得越来越远。 今天给爸爸妈妈们分享36条沟通建议,每一条,都能让你更了解孩子,让孩子更喜欢和你说。 ?★ 语言沟通法?★ 01 倾听 倾听是和孩子有效沟通的前提,不会或者不知道倾听,也就不知道孩子究竟在想什么。如果连孩子在想什么都不知道,又怎么能有效沟通呢? 父母要有主动倾听孩子的意识,去了解孩子的快乐、委屈等。 在孩子说的时候,要做出认真倾听的样子,比如可以适当地说:“真的吗?快接着往下说,我听着呢!”孩子感觉到父母的关注,会更愿意说说自己的事情。 02 回答 当孩子问“这是什么?”“为什么?”“怎么会这样?”,爸爸妈妈们不要嫌孩子烦,允许孩子多问问题,能保护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同时要耐心回答孩子的问题,有时可以用孩子的语言来回答,比如孩子问:“鱼为什么有鱼鳞?”可以回答:“因为鱼和你一样,要穿衣服,鱼鳞就是它的衣服啊!” 面对无法回答的问题时,我们可以承认自己不懂,然后和孩子一起想办法去找答案。 03 鼓励 鼓励孩子的进步,孩子会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将事情做得更好。 04 赞赏 赞赏孩子要针对孩子的努力,而不是赞赏孩子的“聪明、漂亮……”;也不要用“你真棒”这样的话夸孩子,要告诉孩子“棒在哪里”。 这样能让孩子保持自己的优点和优势,孩子也会觉得你的赞赏是认真、真心的,不是敷衍的。 05 批评 不要当着众人的面批评孩子,不要在饭桌上批评孩子,批评孩子要客观,就事论事,批评不是指责。 06 告知 不管什么事情,关键不是要瞒着孩子,而是要教会孩子面对。 当家庭里有事情发生时,父母要告知孩子具体的情况以及自己的感受,让孩子更了解父母、了解家庭。 07 协商 多商量,少命令。 孩子的事情一定要与孩子协商,父母不要擅自做主,要让孩子感受到被尊重。 08 聊天 寻找合适的聊天话题,不要局限在孩子的学习问题上,可以聊一些孩子感兴趣的话题,聊聊他的新奇发现。 建议和孩子养成定期聊天的习惯,每天晚饭后半小时或睡前半小时,增进亲子双方的了解和感情。 09 谈心 在孩子遇到问题时要及时谈心,谈心时以启发为主,不要指责、要求孩子。 10 写信 孩子在情绪低落或者青春期的时候,一般不愿和父母面对面交流,这时候可以用写信的方式,和孩子交流。 11 日记 平时可以用日记表达对孩子的爱,孩子长大后可以给孩子看,增进感情,多记录孩子积极的事情,少记录孩子的不良行为。 12 电话 如果爸妈不在孩子身边,打电话联系的时候,不要开口就问孩子“最近乖不乖啊,学习怎么样啊”等问题,要关注孩子的心理和成长变化,比如“最近有发生什么让你特别开心的事情吗?”等等。 13 暗示 用语言暗示孩子,让孩子自己意识到应该做什么、怎么做,比起父母直接要求,孩子会更容易接受。 当孩子做出不合理的行为时,父母可以拍拍孩子的肩膀,或者摇摇头,拉拉孩子的手暗示孩子,而不要直接开口禁止、批评孩子。 14 道歉 当父母自己做错事情时,要敢于承认自己的错误,向孩子道歉,如果不好意思当面说,也可以给孩子写一封道歉信。 15 微笑 多给孩子一些微笑,用微笑和鼓掌来鼓励孩子,用微笑点头肯定孩子,孩子会更有信心。 16 眼神 给孩子微笑的眼神,善于运用鼓励的眼神,读懂孩子的眼神,用眼神教育犯错误的孩子。 17 抚摸 学会拍拍孩子的肩膀,表现出与孩子做朋友的姿态。 18 拥抱 每天可以给孩子三次拥抱:早上孩子醒来时,接孩子放学或者孩子放学回家时,孩子睡觉前。 通过肢体表达,让孩子感觉被爱。 19 亲吻 当孩子做了一件让你意外的事情,或者非常成功的一件事情,可以亲亲孩子,让孩子感受到你的开心和快乐,他会很有成就感。 20 握手 用握手表达对孩子的友好,用握手表达对孩子的鼓励。 21 沉默 沉默对待孩子的不良行为,有时候孩子的行为是为了吸引父母的注意,当父母没有回应时,他也就不会继续了。 当孩子情绪非常激烈的时候,父母可以沉默,避免说出伤害孩子的话,这能让父母和孩子都冷静下来,更平静地解决问题。 22 榜样 父母要注意自己的日常言行,努力给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 23 陪伴 平常多陪伴孩子,陪伴孩子需要真正关注孩子,爸爸妈妈都不能缺席。如果没办法日日陪伴,尽量不要与孩子长时间分开。 24 游戏 与孩子一起玩,多搞搞家庭游戏,比如玩玩角色换位游戏,可以让家庭成员进一步了解对方的感受。 25 旅游 带孩子到附近的地方玩玩,增进亲子关系的同时,还可以开拓孩子的视野; 带着孩子出远门,在陌生的地方,孩子和父母的关系会更紧密,孩子也会主动和父母交流。 26 学习 父母会孩子不会的,要指导孩子学习; 父母和孩子都不会的,可以一起学习; 父母不会孩子会的,要向孩子学习。 27 聚会 一家人每个星期应该至少有两个晚上可以坐在一起,轻松愉快地进餐和聊天,饭桌上父母多讲讲孩子的优点和成就,允许孩子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想法。 也可以定时举行家庭会议,家庭成员一起交流、谈心。 28 关爱 父母要常常表达自己对孩子的爱,对孩子来说,非常需要你通过语言或者行为告诉他,你是爱他的。 爱孩子,也要避免溺爱孩子。 29 尊重 尊重孩子的人格,尊重孩子的意见,尊重孩子的兴趣,尊重孩子的决定,尊重孩子的情感,尊重孩子的隐私。 30 理解 要适当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理解孩子的心情,理解孩子青春期的变化,理解孩子不同的意见。 31 平等 蹲下来和孩子交谈,放下父母的架子,平等对待自己和孩子。 32 信任 信任你的孩子,相信自己的孩子最好,信任孩子自己做出的决定。 33 自由 给孩子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允许孩子做自己的事情,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 34 宽容 宽容孩子的成绩,宽容孩子的失误,宽容孩子的缺点,宽容孩子的谎言,宽容孩子的缺陷。 35 支持 支持孩子的兴趣爱好,支持孩子的班干部工作,支持孩子的决定等等。 36 引导 引导孩子努力上进,引导孩子改正错误,引导孩子树立良好的品格。 父母可以通过写信的方式,告诉孩子怎么做会更好。信件是很正式的沟通方式,孩子会更容易认可与接受。 英国教育家斯宾塞说:“孩子在想什么?面临怎样的问题?孩子的内心世界就像一个藏满秘密的盒子。” 要想真正了解孩子们的心理,找到适合孩子的教育方式,就需要家长努力与孩子们沟通。 当进入孩子的内心世界后,父母与孩子才能相处更融洽。 和父母相处融洽,孩子也就不需要反叛了。
2020年9月,一条讨论儿童、青少年抑郁症的微博获得了超过一百五十万的点赞。这条微博里提到一个真实发生的场景,医生正在鼓励患病的孩子「真用功」,但在一旁,孩子的妈妈补充了一句,「用功?假用功。」冷嘲热讽的语气让医生立刻急得跳脚。 这位博主接着写道,在未成年人抑郁症的病因里,「永远有中式家长不可撼动的位置,所有人都知道,只有他们本人不知道」。 作为一名专业的儿童精神科医生,北京大学第六医院临床心理中心副主任医师林红认可这一判断。作为一名拥有15年临床经验的医生,林红从2009年便开始学习家庭治疗,因为,「孩子是最容易吸收整个家庭困难的,孩子病了,往往都是家病了,如果这整个家的病没有治好,你只治其中一个人是不够的。」 在我国,未成年人抑郁症的相关统计数据目前并不完整——《2019中国抑郁症领域白皮书》中,唯独没有将18岁以下群体纳入其中,而事实却是,抑郁症的发病时间,最早可以追溯到婴幼儿时期。而在临床,林红最大的感受就是,患者越来越多,号越来越难挂。2018年,北医儿童发展中心曾发过一篇中国儿童自杀报告——《你知道中国是儿童自杀第一大国吗》。报告中提到一则数据,在中国,每年约有10万青少年死于自杀。每分钟就有2个人死于自杀,还有8个自杀未遂。 在与《人物》的交流中,林红反复在强调一句话——孩子是社会单位中最敏感脆弱的部分,在社会的剧烈变化中,孩子也是最需要关注和保护的部分。儿童、青少年抑郁症是一个复杂的结构性问题,但其中最重要的一环,永远都是家长。 关于如何养育和保护我们的孩子,以下是林红的讲述—— 文|吕蓓卡 编辑|金石 1 2020年5月,我收到了一封很长的邮件,发件人是我们北医的一个医生,她上过我的选修课。邮件里,她说她家孩子上初一,疫情之后考试成绩从年级十几掉到了一百四十多。那段时间孩子经常发脾气,说了很多让人不理解的话,说她没有快乐,每天都很痛苦,有时看着窗外就流泪,自己呆着会恐惧,说为什么人要活得这么累,是不是等她离开了就再也不会累了……还说她很抑郁,觉得自己的身体得了很严重的病,心脏会突然剧痛,不敢呼吸。 这位医生疫情期间单位也有很大的压力,医院家里两头跑,她觉得自己也不容易。中间还发现孩子有早恋倾向,她自己先情绪崩溃在办公室哭了半天,回家后开了家庭会议,她以为会有效果,孩子当时没说什么,之后每天也在认真学习,但成绩依然在下降,考试连平均分都没过。老师每天布置很多作业,孩子抱怨周末被占用,她就生气地跟孩子讲难道老师不用过周末吗?觉得孩子不懂感恩。后来,孩子就开始发脾气,歇斯底里地哭,情绪难以控制。 在中国,我们很多家长主要关注成绩,不太关注孩子的情绪,还有孩子的人际关系,很多时候,孩子说「我心情不好」,家长就说「小孩有什么心情」。往往等家长真的发现问题时,孩子的症状也会更重一些。这位医生来找我的时候就说,林老师,我无论如何都没想到我的孩子可能会抑郁,有心理问题。 其实,过去一年,我能感觉到孩子们心理治疗的需求变大了。贯穿全年的新冠,这个全球性的突发事件让整个世界都乱了,孩子们不能正常上学,天天待在家里,师生关系、伙伴关系、亲子关系全部都出现了混乱。疫情之后的学校,制度上也有了很多新的要求。我见过一些孩子就会特别不理解,怎么和原来不一样了。 其实,对于孩子们来说,同伴关系很重要,同伴是不是认可我接受我,是正常一个孩子发展人际关系的规律。但今年一切都变成虚拟的,人见不着,这些关系就没办法去维系,孩子们没办法相互支持,所以就衍生出来很多问题。去年,我也接诊了几个因为上网课生病的孩子,他们本来跟同学关系就不是太好,一直呆在家里面,人际关系就更成问题。 心理问题其实都挺复杂的。我们一般认为是生物易感性、成长环境和社会系统的综合因素造成的。我在临床上遇到过老师体罚学生,被体罚的孩子没事,目击者病了,这就是他个人的易感性。有的孩子天生就像蒲公英一样,特皮实,怎么都不容易有问题,但有的孩子就像兰花一样,很脆弱。 除了个人的易感性,社会系统的因素也很重要。因为小孩子的大脑特别是前额皮质还没有发育成熟,不太能控制情绪,抵抗压力。过去一年,整个世界都因为新冠停摆了,一切都不像过去那样是相对确定的,家庭的压力也增加了,整个社会的压力水平都在变大。大的系统如果出现问题,孩子是最敏感脆弱的,就会更容易生病。 儿童、青少年抑郁症的症状和成年抑郁症也很不一样。很多孩子的心理问题,会表现为躯体的症状,比如头疼、牙疼、脚后跟疼等各种疼痛,还有的眼睛疼,发烧。家长一般都会带他们在各大医院检查,花好多钱,拖了很长时间也不好,很久之后才意识到,这是心理或精神的问题。 成年抑郁症的患者大多会很蔫,一点劲儿都没有,但儿童、青少年的抑郁症则可能正好相反,他往往不那么打蔫,会很容易发脾气,很暴力,跟青春期很不好区分。所以,这个诊断就挺难的,大多数专业工作者也不主张「戴帽子」,好多医生会在诊断后面画个问号。 孩子们到医院来,我们儿童精神科医生会先进行评估,给一个初步的诊断,比如这孩子就是一个情绪行为问题,或者状态学诊断,抑郁状态,焦虑状态,而不是给一个疾病学诊断,抑郁症,或者情感障碍等等。 但从神经的可塑性上来说,成人抑郁症的治疗会更慢,年龄越大,改变的可能就越小,而孩子的症状调整起来可能会很快,越小的孩子,他们的症状受环境的影响越大,你给他一点点理解和支持,他就好得特别快。 2 2005年,我刚做儿童精神科的医生时,很容易指责父母,觉得是父母把孩子逼病了,这是家庭的问题、学校的问题,最后却让孩子病了,会有很多身为妈妈的愤怒。但这样就导致很多家长做着做着治疗就不来了,因为父母觉得自己被指责了,还有的家长会觉得孩子就跟我亲了,好像我把孩子抢走了。 2009年时,我开始转向家庭治疗。儿童、青少年的家庭治疗最早兴起于上世纪五十年代的美国。当时,医生发现传统的治疗有一个问题,孩子来医院治疗,差不多好了,出院回去没多久又复发了,又来,治好了,回去又复发。还有一个现象是,孩子治好了,但妈妈自杀了。当时医生们就想看看这些孩子的家里是什么情况,后来果然发现,很多孩子都是有家庭问题的,所以就把治疗的目光集中在了家庭上。 家庭治疗有系统观,就是我们跟家庭一起从生物、学校、家庭和社会大的系统去看,我的孩子怎么了,什么时候开始抑郁的,表现是什么,谁先发现的,那你们各自的观点是什么,大家有什么不同意见,让大家一起去相互理解。 我们通常会先画个家谱图,爸妈,姥姥姥爷,保姆都画上。有时候也会扩大成家庭帮助者地图,跟孩子有关系的所有人都纳入进来,例如老师、伙伴。起点是孩子有一些问题,我们要让孩子改变,但是我们会和家长一起去看孩子的状态可能跟什么有关系,然后通过每个人自己的改变,来帮助孩子发生改变。 其实,主体还是父母去推动这些改变。但有些孩子的父母,真的病得很重。 我们的儿童病房里,都是病得比较重的,大部分都是自杀倾向。他们普遍会说,我妈我爸比我病得重,把我送来住院,他们不来,让我吃药,他们不吃。 我有一个来访者,上初三,他爸爸带着来找我,说儿子病了。我们有一个治疗的工具叫格盘,就是一堆小木头人,让孩子去摆,能很快看到问题在哪儿。 我让那孩子摆格盘,他把自己摆在前面,旁边站着一大堆同学、老师,看来他在学校人际关系挺好。但爸爸妈妈就离得特别远,他爸当场一看就窜了,说你什么意思,你把我摆那么远。我一看这样,就判断孩子的问题不太大,他爸爸问题更大。 我让爸爸先出去,先跟孩子聊聊。然后就得知这个爸爸有暴力倾向,和孩子的妈妈离婚了,再婚后又家暴孩子的继母。他带孩子也是因为总觉得孩子跟他较劲,想让我帮他把孩子变得老实。 我临床上还遇到过一个孩子,才三年级,在学校常常跟老师闹矛盾,闹到不能上学了。后来了解之后我才知道,他爸爸常常在家打他妈妈,他知道要保护妈妈,每次爸爸打妈妈他就报警,报了好几次,可是警察来了之后,他妈都说没事儿,他非常生气。最糟糕的是,他妈妈被打之后还老给他看,你看我这儿又紫了,就是你爸打的,儿子啊,你快好好学习,等你长大了,考了好大学,妈就跟你过,不跟你爸过了。 一个三年级的小男孩,每天这种环境,他受得了吗?他就在学校跟老师打架。老师觉得特委屈,我正常批评,别人没事,怎么他就会暴怒?真相就是爸爸对妈妈的暴力,影响到了他在学校跟老师的关系。 我以前经验不足的时候,特恨家暴,会说「快离了吧」。后来经验丰富了,就明白了要尊重每个人自己的选择,你要相信一个人在这段关系里一定有他的获益。比如这个孩子的妈妈,她的选择就和她的原生家庭有关,她自己的父亲就打她母亲,所以她习惯了,每次丈夫对她施暴后都会给她买礼物,两人很快就变得特亲,她还挺高兴。 但我需要让这位妈妈知道,这婚姻你可以要,也可以不要,但你不能老在这样的一个状态里,你利用了自己的孩子,孩子承担了很多,孩子在学校和老师的关系背后,影响因素其实在家里。 我也跟孩子说,你爸跟你妈的关系,是他俩的事,跟你没有关系,你还小,你要怎么保护好自己。后来,那对父母不会在孩子面前发生冲突了,妈妈也不会再去跟孩子诉苦了,过了一段,孩子就回去上学了。 我还遇到过家长,说给我十万块,把孩子交给我了,让我给治好。我说这不是办法,问题是他早晚还得回你家。 对于儿童青少年来说,父母的作用太强大了,父母如果不变的话,孩子的那点改变瞬间就消失了。越小的孩子,越需要父母的改变,父母变了,你理解他了,孩子的问题就消失了——孩子是最容易吸收整个家庭困难的,孩子病了,往往都是家病了,如果这整个家的病没有治好,你只治其中一个人是不够的。 3 其实,在家庭治疗方面,我们是有优势的,因为中国家庭的关系比较紧密,之前德国的老师来中国教家庭治疗,他们都会很羡慕中国的家庭关系,整个家庭对孩子的问题也都是很重视的。但在疾病意识方面,我们还比较缺乏,很多家长反应过来的时候已经特别晚了,孩子病得也很重了。 还有很多家长,会回避孩子生病。有的孩子妈妈都带着来看好几年了,爸爸还觉得孩子没病,其实是无法面对。也有的爸爸带着来看,妈妈就受不了,觉得不要老往六院跑。我听一位家长描述过,别人介绍她可以到北大六院来看看,「然后我站在门口一看这是精神专科医院,我有多么受不了,多么难迈进来。」 即便进了医院,还有一个大问题,这不仅是目前国内儿童精神科的困局,也是整个精神科的困局——精神科医生的规范化培训里面,没有心理治疗的培训。 在国内,很多是孩子得不到很规范的系统心理治疗,特别是一些中小城市,精神科医生都没有,更别说儿童精神科医生。大部分精神科专科医生能做到的,只是给一个初步的诊断,如果无法靠自己调节过来,就开一些药。或者不开药,定期再复查,大部分也就做到这一步,没有各个流派的心理治疗。 很多医生也不太会跟家长谈,谈着谈着就容易变成指责。家长们接触的,很多都是年轻的管床大夫,就觉得你这么年轻,居然还说我,你的方式我接受不了。所以好多医生的困扰就是,家长可太气人了,说了也不听。 还有一些家长来六院看了一两回,没挂上儿童的号,就挂成人的号。其实对儿童,成人方向的医生经验不是特别多,孩子们生病的时候又不会好好配合,这样一来家长们对医院的服务也不满意,后来就不看了,觉得没什么事。结果后来发现孩子开始割腕、自伤,家长觉得不对,又开始看。 也有人问我,现在社会上也有很多心理咨询师,他们是否也能给孩子们提供帮助?这个答案是肯定的,但这个问题也有它的难点——在医院,精神科医生缺乏心理治疗的培训,而在社会上,那些执业的心理咨询师则缺乏医学相关的知识。 一个心理咨询师完善的培训体系,应该包括心理学的培训,有理论有技能的训练,还要有医学的培训。在美国、德国这些发达国家,他们都会要求心理咨询师有在医院工作一年以上的经历,除了咨询,这些咨询师也是可以下诊断的。 对于一个心理咨询师来说,很重要的一点是要学会鉴别哪些是疾病,什么时候该止步了,然后把问题交给专业的精神科医生去处理。但目前,中国的心理咨询整个行业还不规范,体系也不健全,之前也有家长跟我反映说刚看了一个咨询师,是政治老师出身,上来就说行了,交几次钱,保你好,这就特别不专业。还有的咨询师会污名化精神科医生,说精神科医生净让孩子瞎吃药。 除了意识的缺乏,专业医生、治疗师的缺乏,在儿童、青少年精神心理疾病的治疗过程中,还需要在制度上给孩子们更多的保护。 我们一些医生经常说,明显是家长的问题导致了孩子生病,但父母就是不配合。这种情况如果发生在德国,他们是有相关法律法规的,被邻居举报或者医生举报,说你的孩子有问题,政府就会安排专业人员上门来调查和治疗,家长必须得开门。如果不配合,就有可能被取消监护权。 此外,当地还会有一些公益机构,由政府和企业出资办的,那些在家里遭受暴力的孩子,会被暂时放到那里,避免更多的伤害,也能同时接受专业的治疗。在学校,如果老师发现孩子受到家庭的影响,就可以帮忙联系这个机构。但在我们这儿,这个部分还是比较缺失的。 我遇到过一个六、七岁的小男孩,天天发脾气,在学校和各种人冲突。爸爸带他来找我,结束的时候,要约下一次见面,爸爸板着脸说,不用了,我看没啥事,就是打得轻。 当时,孩子就在诊室的桌子边围着我转,不想走。我就看着他,想象5年后或者10年后,这孩子长大了会怎么样……我见到的很多小时候老被家长打的孩子,长大了就会有暴力倾向。 最后,我也只能看着他走。我在督导的时候,很多专业人员会很自责,觉得我没有保护好这个孩子,但这是整个体制缺失的问题,我们只是其中的一环,也只能做好份内的事,我们总不能把孩子接回自己家,我们也没有这个权限。我也在想,有没有可能成立一些这样的机构,就针对某一个特殊困难的群体去开展这种服务。 4 专业治疗结束之后,很多时候还需要后续的康复治疗,在这个方面,目前我们也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因为我们跟德国接触比较多,专门请德国老师来讲过德国的系统式心理健康服务体系。他们谈到,德国是从1975年开始精神卫生体系变革的,主要方向之一就是是推动社区精神卫生服务,让那些大的专科病院,慢慢地变小。因为,我们治疗的最终目标是要让患者重新回归家庭,真正地回到社会。 在缩小精神专科病院的同时,他们在扩大社区精神服务,患者出门就可以到社区配药,那里还有很多康复的活动,有社工,有各种治疗师,患者们可以开始练习怎么回归社会。在德国,法律还有一项规定,叫「Home Visit」,医生可以随时去患者家里家访。当时,听到这一点的时候,我们中国的学员就说,我们也想去,但被人家给轰出来了,不让去。但在德国,这是有法律规定的。社工咨询师上门,家庭必须得接待,你不接待,几次之后,监护权直接就没了。 相比较德国从1975年开始变革,我们的起步的确比较晚——从2015年开始,卫生部也出台了全国心理卫生指导意见,在我看来,这也标志着中国的精神卫生开始得到重视。 对于儿童青少年来说,在整个体系健全之前,学校也需要承担更重要的作用。 我们有时候也会去学校给老师做培训,因为孩子最多的时间都在学校,老师相对容易发现问题。但老师跟家长说孩子有问题,家长有时会觉得老师是不是有什么企图,因为很多学校的机制是,如果孩子病了,考核就可以不算了,但也不影响老师的奖金,这就导致老师有时也挺尴尬的。 除了评估体系的问题,我们的老师也缺乏这方面的训练,整个教育体系和卫生体系的合作是不够的。孩子住了院,学习就无法同时并进。治疗结束后,孩子们面临的困难也很大,从疾病的角度来看,的确缓解了,但他要面临学业上的困难。还有的孩子会有耻感,家长也不让孩子说在六院住过,「要不然同学们都会笑话你,说你是精神病。」 我在德国时,去参观他们的医院,孩子生病了要住院,医院和学校是有合作的,孩子在住院期间也有老师来上课,学业还是可以继续跟进的。 但在我们这儿,很多孩子治疗完可以去上学了,学校会说让医生写个证明才能来上,要不然你来了之后跳楼的话,我们可担不起责任。但写证明就意味着得让医生担责任,那我们也不能说他就肯定不跳楼,我们只能说他是好转了——到最后就是谁都不想担责任。 还有一些孩子,我评估完发现他生病的原因是老师体罚学生,这是很重要的一个因素,那怎么办,只能这个因素改变了,他才容易好。我就问家长,能不能换一个班,不要这个老师。家长就说,不行啊,现在一人一个ID号,你不知道换个班有多难。但是如果一方面我们给孩子吃药、治疗疾病,另一方面还要把他放在一个不断导致他疾病的环境中,那效果是怎么样的,我只能打问号。 学校的规定也是一个问题。有的孩子终于可以回校园了,但一开始的时候,他肯定做不到从早上六点多去学校,到晚上九点多才回家,所以家长需要跟学校商量商量,先去半天,一点一点来,慢慢适应。但学校有学校的纪律,要来就得全天,要搞特殊就别来了。 总之,在治疗内外,我们需要做到的还非常非常多。 5 目前,全世界范围内青少年抑郁症的发病比例在20%左右。所以这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不是只有我们困难。 但很多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十年来儿童青少年抑郁症发病率没有明显的增加,因为这些国家已经度过了那个高速发展的阶段,社会发展是平稳的。反观中国,最近三、四十年社会特别快地发展,物质财富积累也很快,很多问题人们来不及去消化,一下子集中爆发了。家长们面临的压力很大,而孩子们是社会中最弱小的那个部分,从这个角度来说,孩子面临的挑战肯定更大。 现在,我们医院每年的门诊量都涨很多。四年前,我参加过一个培训,当时,那个老师让我画职业状况,我记得特清楚,我画得是我们医院门口一堆人,院里一大堆人,门诊一大堆人,全是小点点,全是病人。我就跟病人一般大,都特小,淹没在人群里面。 最近在公众号后台,有很多孩子的家长给我留言,包括同事、朋友也给我推荐患者,我觉得压力特别大,因为你能做的很有限。看这些留言的时候,我就特别沉重,因为,作为一名普通医生,我能做的真的非常有限。 好在我们现在已经在国家层面上开始行动了,特别是疫情之后,已经在强调预防了。 我从事这项工作15年来,也能感受到一个变化——越来越多的孩子自己开始发出求救信号,他们会跟家长说我病了,我可能得了抑郁症。他们会上网自己测,然后要求家长带他们去看病。这在以前,是不常见的。 但比起孩子们,家长还需要更快的成长。现在,虽然越来越多的孩子会跟家长说我病了,但很多家长还是会说,没事儿,咱扛一扛,休息休息就好了,出去旅游旅游就好了。直到最后孩子上不了学了,家长才觉得,哇,是个事了。 现在的孩子自伤割手腕的很多,这更像是孩子反抗的一个方式,因为他自伤之后家长才会害怕,然后会重视。还有一部分孩子割自己,是因为这样会减轻他的痛苦。 我认识一个院士,他说他小时候放牛,没机会上学,他的孩子被他安排到一所非常好的高中,但孩子不上。这个院士特别高傲,我觉得他的人文关怀是没有的,他放牛娃出身,不断地攀登,主要成就是在学术上,社会经验其实很差,对孩子的要求也不够合理。他觉得他给孩子的条件比他自己得到的好多了,他怎么还怎么怎样,但实际上孩子有很多痛苦,他不肯听的,也完全听不懂。 社会压力大,很多家长被巨大的压力压得身为人的本能没了,所以去相信某一本书,然后就断章取义地照搬。但实际上他还是不懂孩子的发展规律,不知道孩子各个阶段什么是更重要的,小学阶段其实成绩没那么重要,重要的是他身体健康,培养他的社交能力。 我在临床上遇到很多孩子,小学时候没玩过,也不会玩,等到中学开始受欺负,不会跟人交往,同伴就歧视他、孤立他,只要两人一配对,他就落单。但这个时候他已经很难学会社交了,这就变成他的一个持久性的痛苦。 还有一点很重要,就是家长要关注孩子的一些先天特点,每个孩子生下来都是不一样的,这个我们叫气质类型不同。但我们的社会总是会贴标签,你要活泼开朗,爱说话,这都好孩子。然后整天事那么多,适应困难,到哪儿也不吭声,内向的孩子就不好。其实我想说,先天的类型没啥好坏。 作为家长,其实特别重要的就是要了解你的孩子,根据他的特点来养育,不是「我得把他养成我想要的那个样子」,完全没有想过孩子先天就不一样。你得知道你的孩子什么样,然后顺着他的那个样去养,而不是拧着他,按自己的理想化去养。 特别需要强调的是,养育的确需要遵循一些科学规律,但养育其实也是一种本能,所以一种正常的状态应该是——我们去相信我们自己的本能,去感受本能的力量——养好孩子的前提就是你自己过得好不好。 所以,我希望我们做家长的能把自己的焦虑放下,让自己本能的那个部分绽放出来。如果你每天都活得很好,就是给孩子的一个很好的示范。你的孩子每天都在看着你、模仿你,你把焦点放在孩子身上,不如回到自己身上,你活好你自己,给孩子一个安全和谐的环境,然后去关注他有什么困难,和他一起面对他的困难——这才是养育,它应该是一件很享受的事。 去年5月给我写邮件的那位医生,她的孩子在治疗后恢复得不错。几个月前,我又收到了她的邮件。她说,这件事让她意识到,在养育孩子的路上,她之前做得远远不够,她说:「我和孩子的爸爸都很感慨,随着孩子的成长,我们也要不断学习不断认知自我,才能做一个孩子喜欢的爸爸妈妈。」图片
最近疫情反复,同时正值中高考,因为孩子不上学来求助的家庭又多了起来。加之我自己的一本关于厌学的新书出版,发行方也一再催促要我写推文。 我比较懒散,不想为了写而写,但又觉得这是我该做的事。今天突然想到,如要帮到这些孩子,首先要理解他们的心情。所以,我总结了常听到的来自厌学孩子的心情,在此做一分享,顺便也算是为我的新书做个广告吧。 厌学孩子的心情-1 其实对于学习这件事,我也很冲突。一方面我觉得上课和做作业实在是一件很无趣很辛苦的事,像大人分派给我的工作一样。但另一方面,我又觉得我不得不做。 厌学孩子的心情-2 正因为学习本就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所以如果我在学校和老师们同学们相处还算愉快,烦恼时可以跟他们吐槽,相互安慰一下,那兴许我还愿意熬下去。如果和同学、老师的相处都让我觉得很受挫,那我便真的精疲力尽,不再想去学校了。 厌学孩子的心情-3 我最怕的就是,每次跟家人说我在学校的烦恼时,他们就说:“那别人都没有这个问题,为什么就你有呢?你是不是应该先反思一下自己呢?”我要的是安慰和理解,而不是质疑和质问。即使你是善意地想提醒我,也请先靠近我,理解我,接纳我。 厌学孩子的心情-4 其实我有时候学某个科目真的是要看任课老师是谁,如果ta的态度让我觉得ta是足够尊重我的,不强迫我的,耐心的,那么即使我觉得这个科目很无趣,也可以勉强学一下。但如果ta的态度让我觉得很嚣张,我就真的不想学了。 厌学孩子的心情-5 爸妈,说实话,我对“学习能改变命运”这句话真的不是很有感。是的,你们一路走来,经历了许多不易,你们相信“不努力,无未来”的道理。但我的经历和你们不同,我更希望自己是出于兴趣自发地享受学习。所以,请先看到和尊重我的兴趣与理想,而不是每次都仅仅是把“如果你不学习,将来怎么办”之类我无感的道理抛给我。 厌学孩子的心情-6 其实我休学在家呆了那么久,心里很恐慌和不安。一方面,看着我的同学们在继续学业,毕业的毕业,升学的升学,我真的很慌很自责,我迫切地觉得自己需要做一些改变。但是另一方面,我又觉得自己落后太多,实在不知道可以从哪里重新开始。 厌学孩子的心情-7 爸妈,当你们跟我说“我们为你做了那么多,你还不好好学习!”时,你们知道我心里感觉有多复杂吗?对你们的愤怒,对自己的自责,生活带给我的挫败感,让我不知该怎么办。所以,能请你们以后尽量别说这样的话吗? 厌学孩子的心情-8 每次当父母说他们俩之间其实没什么问题,吵架基本上都是为了我的学习时,我心里感觉都好复杂,好自责。对啊,既然我的学习是让我们一家人那么痛苦的一件事,那为什么我还要继续上学呢? 厌学孩子的心情-9 爸妈,请你们不要再吵了,也不要再继续你们之间那永无休止的冷战了。我的精力是有限的,我需要花费很多精力搞学习,还要分配精力来操心你们,我真的觉得好累。 厌学孩子的心情-10 爸妈,你们常说你们倆之间的问题不关我的事,不用我管,我只要管好我自己的学习就行了。但你们是我父母,是我在这个世界上最亲的人,试问我怎么能对我身边最亲近的人的喜怒哀乐熟视无睹呢? 厌学孩子的心情-11 爸妈,你们可知道,许多时候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一面是繁重的作业,我觉得好累,好想歇一歇。但另一方面,看着你们那殷切、充满期待的眼神,紧锁的眉头,我又觉得自己停下都是一种罪过。 厌学孩子的心情-12 别总跟我说谁谁家的孩子有多优秀,成绩有多好。我才是你们的孩子,我才是那个需要被你们发自内心欣赏和表扬的人。即使我的成绩不如人家,我也希望在你们眼里我是最棒的。 厌学孩子的心情-13 爸妈,如果我可以选择,我更愿意为了自己的梦想,为了自己想要的未来而学习,而不只是为了你们那没完成的人生理想,去活成你们期待的样子。 厌学孩子的心情-14 许多时候,当你们问我将来打算怎么办时,我不是故意不回答,我是真的不知道我想做什么。我真的很迷茫,很烦躁,很自责。这时我只想自己待着,让自己有时间冷静一下,不想任何人来打扰。如果这时你们还一直追着我问,我真的就只能崩溃了。 厌学孩子的心情-15 爸妈,你们知道吗?许多时候当学业的压力、现实的无奈和挫败、你们的不理解、对未来的迷茫都压到我身上时,我唯一和本能的选择便是网络和游戏,因为在那里我才能体会到短暂的快乐,得到暂时的解脱。
【答疑解惑】帮助父母共同战胜ED · 第八期(陈珏博士解答) 原创 陈珏 SMHC进食障碍诊治中心 昨天 受疫情影响,人们感受着不同程度的焦虑、紧张情绪;当家里有受困于进食障碍(ED)的孩子,就更让家长们焦虑痛苦了!为了更好地支持家长改善情绪,更好地帮助孩子改善病情,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进食障碍诊治中心联合中华医学会心身医学分会进食障碍学组,正在开展线上公益课程——《疫情期间如何帮助孩子战胜进食障碍》(ED父母公益课程|如何帮助孩子战胜进食障碍(第二期)),旨在疫情期间更好地帮助父母共同战胜ED。 感谢广大家属对我们团队的信任,大家在公益课程中以及公益讲座群里提了很多问题,我们团队急家属所急,决定将家属普遍关切的进食障碍诊治过程中遇到的典型问题进行整理、回答,并持续推送给大家。希望我们的回答可以陪伴大家共同度过这段艰难的日子。 中国加油!世界加油!各位家长,加油! ——SMHC进食障碍诊治中心 2020年3月 Q 1.孩子不愿意到医院看医生,沟通很久都没有用,会发脾气,觉得我不理解,作为家长怎么办? 陈珏博士: 孩子不愿意看医生是进食障碍患者的一个常见问题。很多患进食障碍的孩子并不能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她们非常执着地想要减肥,缺乏对这个病的认识能力,不愿意到医院去看病。 一些厌食症孩子意识到家长带她到医院就意味着让她体重增加,而她们好不容易减下来的体重,现在却要让她体重增加,这个就是跟她原来的意愿是相违背了,所以她们也会不愿意去医院。 还有一些孩子因为减肥或者反复暴食、催吐这样的一些行为问题,长久以来已经变成了她生活的一部分,当她们感到对生活、学业没有控制感的时候,她们会通过控制她们的体重来获得一种掌控感,或通过暴食或者催吐用来缓解她们的情绪。所以进食障碍这个疾病在她们的生活当中,具有一定的功能和作用,可以帮助她缓解情绪、不再让她感到孤独痛苦、可以让她获得掌控感等等。任何疾病对我们孩子来讲,都有一定的功能和意义。我们帮孩子治疗,孩子会害怕我们把她的“进食障碍”拿走后她会感到无所适从,她可能会没有安全感、控制感,或者无法调节情绪、会痛苦等等。还有的孩子会觉得进食障碍是她区分于他人的一个具有独特性的标志,帮她治疗疾病让她感觉她的独特性被拿掉了。 以上这些原因,可能是我们孩子的内心具有的一些害怕和恐惧,所以当她不愿意到医院来,我们首先要去了解孩子:为什么怕到医院去?是什么原因?是你害怕体重增加吗?是害怕你的独立性丧失吗?是害怕你无法调节情绪吗?还是害怕你无法获得掌控感呢?等等。当然每个孩子都不一样,我只是举这些例子,你可以从关心孩子的角度、理解孩子的角度,去进行这样的理解和询问。 当然孩子可能会告诉你各种各样的原因,有些是你可以理解的,有些你可能无法理解。那你接下来就要判断你这个孩子:她如果不去医院,是不是真的有危险?她的体重会不会一天天地下降?假如说我们的孩子体重过低,或者下降得太快,例如,每个礼拜都在一两斤一两斤的往下掉,那是非常危险的;或者说我们的孩子,暴食催吐,从早到晚都在吃和吐,在这种情况下,她体内的电解质会紊乱,会出现心律失常,也是非常危险的。 如果家长有很多担心,担心孩子的健康问题,那我觉得你就必须跟你的爱人或家人一起讨论。在要不要看医生、要不要住院的问题上,夫妻两个人必须是站在一条战线上,两个人要一起讨论,这个孩子现在这样下去会不会有生命的危险?这样下去会不会影响学业甚至无法完成她的学业?这样下去,她会不会越来越忧郁?看她情绪越来越糟糕,会不会影响她接下来在学校的一些表现?会不会将来这个孩子没有未来?等等。 假如我们家长觉得的确非常的危险,这样下去孩子不会好起来,只会越来越糟糕,而且,如果我们夫妻两个人都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孩子体重依然一点都没有增加,还在下降,或者说她的暴食催吐还是照样在进行,完全刹不住车,那这个时候你们夫妻两个人一定要一致起来,一定要让孩子到医院见进食障碍专病治疗医生了。 那接下来的问题是,假如这个孩子不答应到医院看医生,家长该怎么办?我们家长需要先去理解孩子为何不愿意去,她们害怕或担心什么,和孩子讨论,如果想要获得控制感,是不是只有通过体重来获得控制感?如果想要获得独特性,是不是只有通过减肥或者来暴食催吐来获得独特性?如果要调节情绪,是不是只有通过暴食和催吐来调节情绪?我们家长在理解孩子的同时也在向孩子传递信息:你的进食障碍对你是有作用的;通过进食障碍我们了解到原来你有那么多的痛苦、那么多的无助、那么多的心理需求却不知道如何去解决。 我们要告诉孩子,不是只有减肥这件事情,不是只有控制体重,不是只有暴食和催吐才能满足你的心理需求的,还可以有其它办法的;我们可以一起去见专业医生,我们听听医生有没有更好的办法,我们需要告诉孩子一定有更好的办法解决她的问题的。研究数据表明,对于厌食症,成人有将近50%的治愈率,青少年有50%-70%的治愈率;贪食症治愈率比厌食症更高,为70%。因此,进食障碍是可以治愈的疾病。即使不能完全治愈,但是如果能够跟我们专业团队合作,跟进食障碍的专科医生合作的话,其实都是会有进步的,都是会在原来的基础上有症状的改善,生活质量可以提高,能够正常学习和工作。我们要传递给孩子信心,这个病是可以治好的。 当然,不是说你看过医生就一定马上会好,这个病的治疗需要几个月的时间,对个别的孩子可能需要一两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在这个过程当中,需要我们的家长有耐心,能够始终如一的能够去帮助孩子,能够跟我们的专业团队保持合作,通过各种各样的办法一起去帮助她。我们父母需要非常一致地跟孩子传递这样的一个信息:你的病是可以治疗的。而假如不治疗,继续这样下去,则会慢性化,身体也会越来越糟糕,会变成一个身体残疾、精神残疾的人。我们看到你非常痛苦,现在知道这个病是可以治愈的,所以我们一定要带你去见医生。如果你们在理解孩子的基础上,又能这样坚持带她去见医生,而且父母两人非常一致的话,孩子就可能会转向,原来不愿意去见,在父母这样的一种坚持的态度之下,她最后可能会半推半就地到我们医院来就诊了。 到了我们的门诊进行就诊之后,我们会根据她的情况,也会跟我们的家长站在一条战线上面,我们也是告诉孩子,她这个疾病对她造成身体的损害,心理的损害,我们会给她进行身体的全身体检。检查了之后,我们会通过客观的证据来说话,我们通过客观的体检证据来告诉孩子她的身体状况,比如说她已经白细胞下降了,严重的贫血了,肝肾功能都造成损害了,她的心跳已经很慢了,随时都会停跳,骨密度都已经下降了等等。我们会将这样客观的证据来告诉孩子,她身体现在有多么的危险。反复的暴食和催吐,也同样是有各种各样的身体的指标会发生紊乱。我们会把客观的证据告诉你的孩子之后让她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让她扭转不想治疗的想法。如果必须要住院,我们的专业人员也会告诉家长。 孩子可能还会继续反抗,她会说:“我就是不想住院!”如果家长能够一致起来,可以对孩子说:“你不住医院回到家里,我们很难让你好起来。”家长需要一方面理解孩子、一方面给她一些信心,然后我们用温柔再加上坚定,孩子她可能会在这样的一种这种方式之下“转弯”的。 我们会晓之以情动之以礼,告诉她为什么需要去治疗?为什么需要去见医生?甚至你为什么需要住院?我们进食障碍的孩子其实都非常聪明,她们都很想要身体好,都很想要学习成绩优秀,也希望能够继续她们的学业,希望能够考上一个好的高中、好的大学,她们希望有很好的未来和前途。这是我们的孩子们心里想要的东西。作为家长要先了解孩子她想要什么,然后告诉她想要达到这些,她就必须先要把这个病治好。通过这样的方式劝说孩子跟我们的专业团队合作,其实也是跟家长一起来合作。我们进食障碍专业团队做的事情就是指导我们的家长怎么去帮助孩子,让她们能够尽早康复,孩子越早康复,对她的身体、心理的损害越小,对孩子的学业、未来发展的影响越小。 Q 2.孩子暴食冲动严重,孩子自己其实是知道这是不好的,但是又控制不住。每次感受到情绪波动和压力的时候呢,就会特别焦虑,然后有焦虑了,就会有暴食冲动。有跟她交流过这个,她会提出说有内疚感,但是不想跟家长说,很心疼,就不知道怎么样可以帮助孩子去缓解这些暴食冲动? 陈珏博士: 这个问题在我们进食障碍当中非常多见,贪食症、暴食症和厌食症(暴食/清除型)都会有暴食冲动和行为。 刚才我们讲到进食障碍是一个疾病,而且这个疾病是有功能的。比如说当您的孩子焦虑、心情不好的时候,她会通过暴食来解决她的焦虑,处理她的焦虑情绪,而这就是暴食的功能。为什么有的孩子她非常不愿意去医院,我们帮她治疗这个疾病,可是她会很恐慌,如果我们帮她把暴食治疗好了,那她会担心“我的心情不好的时候该怎么办?”这会导致她非常的害怕、恐慌。所以当她没有发展出新的方式来解决和处理她的焦虑的时候,她可能就会觉得暴食是有作用的,能够缓解她焦虑,而暴食后的作用就会强化该行为,她就不断的会用这些她认为有用的方式来缓解她的焦虑,所以这是我们对她的一个理解。只有在对孩子有足够理解的基础上,我们才能够去引导她进行相对应的治疗。 治疗上,有几方面想说。第一个方面她需要去学习可以来替代暴食的其它的一些调节情绪的技能。比如说能够去忍受焦虑,她如果能够忍受这个焦虑,可能过二十分钟、半个小时,焦虑就会慢慢的过去,其实,她如果不采用暴食的方式,焦虑会慢慢过去的,就像冲浪时那个浪过来的时候,过几秒钟时间这个浪就会过去的。当然焦虑可能不会几秒钟就过去,但它一般最多不会超过一个小时也会过去的。假如我们能够帮助孩子在她焦虑的时候,能够支持陪伴她去度过这种最高峰的、最痛苦的焦虑,那等到焦虑过去了之后,她也不一定非要用暴食来处理。当然在没有专业帮助的情况下面,可能你的孩子很难在你的陪伴下忍受这样的焦虑。我们进食障碍诊治中心举办的辩证行为团体治疗,通过对痛苦忍受技能和情绪调节技能等的学习和练习,可以起到作用。 第二个方面,我们有一些技能和技巧可以帮助孩子处理她的暴食冲动。比如我们通过改变身体的化学反应,如手握冰袋。当孩子说她心情不好,暴食的冲动很强烈时,我们可以让她手握冰袋20秒到30秒。或者我们可以准备一盆冷水,孩子愿意的话,让她深吸一口气,把脸浸到冷水里去,这样的方式也可以起到遏制她的暴食冲动的作用。还有一些方法比如剧烈的运动,也可以遏制暴食冲动,有的人在要暴食冲动前,进行跳绳或者到外面操场上、小区里跑一圈,在这个过程当中暴食的冲动会得到缓解。 第三个方面,当你的孩子焦虑时,是什么引起她的焦虑?如果我们去处理引发她焦虑的那个根源,那么她的焦虑自然少了,暴食冲动也会少一些。所以家长过后可以去问她到底什么让她焦虑,帮助孩子解决引起她焦虑的问题,从而减少焦虑。 第四个方面,是鼓励我们的孩子。当她心情不好的时候,鼓励她能够向家长求助。家长理解、帮助孩子,指导一些方法,这样有助于缓解她的焦虑。孩子的情绪通过一些渠道表达出来,可以起到缓解她的焦虑作用,或者你也可以建议孩子,通过一些愉快事件或其他事情来代替等等。 在这里推荐我们的一个小程序,你们可以在微信的搜索里面搜索一个叫“慧食wise eating”的小程序。这个小程序是由我们进食障碍团队的韩慧老师和其他组员一起开发的。它是可以每天打卡,坚持一个月以上,那么孩子可以在这个里面去学习正念的技能,忍受痛苦的技能,调节情绪的技能。比如说小程序里有愉快事件列表,每天打卡找一件愉快事件,积累她的愉快事件,可以起到调节情绪的作用。还有正念的技能学习也可以起到调节情绪的作用。所以你们可以推荐孩子去应用,用一天两天效果不一定好,需要坚持一个月以上,会起到一定作用。 Q 3.孩子是神经性厌食,体重低,在经过治疗之后体重有上升,但是月经没恢复。孩子介意体重继续上升,口头表达是愿意到50公斤,可是就是感觉体重上不去,而且好像感觉到孩子是过不去这个坎,那家长可以怎么办? 陈珏博士: 我们在治疗当中的确在某一段时间会遇到这样的现象。大家想一下,你的孩子很希望瘦,想要苗条,而我们的治疗确实跟她最初的想法是不一致的,我们希望她能够体重增加改善营养。当这个孩子治疗了一段时间,发现她的体重增加之后,她就会感到很焦虑,会觉得自己胖了,很担心胖了以后身材不好看,别人会不喜欢她等等,她有很多的担心、顾虑、害怕。 第一,作为家长我们要去理解孩子,我们不能只站在我们的角度上认为:你已经这么瘦了啊,你怎么还会觉得自己胖?你不愿意增加体重,可你根本就不胖啊,等等。进食障碍特别是厌食症的孩子,她有一种感知障碍称为“体像障碍”,就是说孩子其实不胖,但她就是感觉自己或者照镜子的时候看到镜子里的自己是胖的。因此在该基础上,她就会不愿意增加体重或者还要继续减肥。家长看到孩子体重有一定的增加,要理解她们这个时候会产生强烈的焦虑,所以她不愿意增加体重,会抵抗。 她的嘴巴上虽然说,我愿意长,我要长到50公斤,但是她的行动是更能说明问题的。她体重不增的行动能够反映出其实她内心里面是不愿意增长体重的。在进食障碍的患者身上,我们并不是仅仅相信她嘴巴说的,我们更要观察她的行为,行为常常比她的言语更能反映真实的内心。 第二,我们相信孩子当时说的“愿意增加到50公斤”,我们相信她的这个愿望和想法,表明她想要好起来。你的孩子身上有一部分非常想要好、想涨到50公斤;另外,在她的身体里面,还有一个“厌食症”,厌食症在里面说“不能长啊,不要长体重,越低越好!”以上两点反应了孩子的矛盾性,她一方面是想要好,但是另外一方面她又害怕体重的增加,所以就会在她的行为上表现出厌食症的那个部分。你要相信这两部分都是你的孩子。在理解了她的矛盾心理之后,要理解你的孩子她想要好的,这是你的孩子;有些方面她已经不像你原来那个孩子了,这部分是被“厌食症”的病控制住了,厌食症就像一个小魔鬼一样的,住在她的身体里面,会控制她的某些想法和行为。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家长能怎么做呢?我们家长就要告诉她,你的这些行为其实是厌食症的行为。我们帮助孩子觉察她身上的一些想法和行为,其实是在被厌食症影响和控制。同时我们依然鼓励孩子增加体重。假如月经还没有恢复,表明孩子的体内雌激素过低,雌激素过低意味着孩子的骨质增长可能会出现问题,会出现骨密度的下降、骨质疏松等等。当孩子月经没有来,其实全身内分泌是紊乱的,这也在反映着她身体的很多的指标其实都处在营养不良之下,是有一定的危险。 作为家长要齐心协力、一致要求孩子能够接受父母对她们饮食的监管。对进食障碍孩子的饮食监管是特别重要的,需要定时定量进食。家长要完全把每餐管理饮食的权利要过来,由家长去管理,如每餐吃什么、多少量等。家长要让她循序渐进、逐步增加到一个正常孩子在这个年龄要为了增加体重的那个饮食的量。当然,我讲的是循序渐进,要定时定量,每餐,定好量,对厌食症的孩子来讲,甚至我们要餐后两小时还要定加餐。我们可以买“安素”这个营养剂,我们像冲奶粉一样的,200毫升温开水,加六勺,我们可以在餐后两小时给她补充这样的营养剂,一天喝两次到三次,来补充她身体内可能缺失的这些营养素。三餐的正餐,再加上三餐的点心,点心是在餐后两小时进食,三次点心其中两次可以喝安素,一次吃水果。 通过对她的这样的饮食监管,来让她每周增加1斤到2斤的体重,逐步来达到这个年龄所需要的最低标准体重,让她恢复月经,比她能够恢复月经的那个体重再增加2公斤,那这个体重就是我们的目标体重,这个是当务之急。孩子体重增加之后,孩子的大脑也有了足够的营养,她调节情绪的能力会增强,她的体力当然也会恢复,所以她的抑郁焦虑、容易发脾气、刻板行为也会得到改善。 父母必须要求孩子能够接受父母的管理,如果确实管理孩子有困难,我建议带她到我们进食障碍的专业人员这边来进行就诊。假如说门诊的治疗效果不好,那我们也会来建议你和我们一起来动员孩子来进行住院治疗。 据我们经验,发现同样是门诊治疗和住院治疗,那住院治疗的效果一定是要比门诊快。当然对于有暴食催吐的贪食症患者来讲,住院阶段她的暴食和催吐行为,到医院里是很快能够得到控制。如果暴食催吐者每天都有暴食催吐如此严重的情况,那么我会讲疗效最快的方式是让孩子住院治疗。 厌食症患者也好,贪食症患者也好,住院期间如有必要我们会给予相应的药物治疗。我们进食障碍诊治中心更多的是进行一些心理治疗。比如说刚才提到的一些指导孩子如何去调节情绪,如何去忍受痛苦,如何发展一些人际交往的技能,我们帮助大家去理解孩子的症状的意义是什么,帮助孩子如何促进跟家长的沟通,我们还有个体治疗、家庭治疗、团体治疗等,我们会采用综合性治疗的模式,全面地多个层面帮助孩子。如果门诊治疗效果不好的情况下,家长可以考虑住院治疗。
1. 我相信,世界上没有不爱孩子的父母。 同时,我更相信,很多父母对孩子的爱就像恋爱中的“怨偶”。爱的时候,甘愿把心掏出来,烦的时候,恨得牙根痒痒。 其实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教育方式与节奏,对孩子偏爱或者严格都无可厚非。但是最怕的,就是时好时坏的心情,说来就来的宠溺。 前不久被批惨的“霸道总裁”杨烁,军训般的育儿方式,上了热搜。 有人说他凶,有人说他过分严格,其实我觉得更可怕的,就是他前一秒凶得要死,下一秒又去宠爱的“心情式育儿”。 从下车到走到房子的过程中,杨烁不断地挑儿子毛病。儿子衣服袖子有点长,他不是跟孩子好好地说“把衣服挽好”,而是冷嘲热讽地说“能挽好吗”? 教练式的语气要求儿子:包背好了! 儿子杨雨辰走路有点内八字,杨烁没有想到可能是孩子发育的问题,而是觉得儿子不好好走路。 又一波冷嘲热讽来临: “脚尖冲前!” “不会走是吧。” “回去重新走一遍!” 整个过程中,杨雨辰都一脸委屈,一脸紧张。脚步都有点迈不开,不知道怎么走才是对的。 如果说,杨烁一直保持这样的严格,我们也许还能勉强理解他就是这样一个对孩子严格的人。 但是很快,他又变成了一个慈父。 到了一个风景还不错的地方,他想要给孩子一点美好的回忆,提出一起拍照。 被“拎”到一边的杨雨辰,一脸无奈,被迫“营业”。 严厉,是爸爸所愿;感性,也是爸爸所愿。 拍照完之后,杨烁又“开启”了真·严格·挑毛病·心情不好模式。 工作人员告诉他,他们选择的5号房,是海拔最高的。如果一会儿杨雨辰不舒服,可以适当抱他一下。 杨烁说:“他自己选的,自己承担。” 整个过程,杨烁不仅没有抱杨雨辰。还一直在身后催促,要是让我先跨进门槛,你就从头走一遍。 虽然行动上,他故意放慢,但是嘴上从来都不饶人。 两个人到了房间附近,杨烁又开始感性起来,问儿子“美不美?” 孩子还有心情看风景吗?可是却依然被迫“营业”地说美。 如果说可以用一个词来形容杨烁的教育方式的话,我想不是什么“打击式育儿”,也不是“语言暴力”,而是“心情式育儿”。所谓的“挫折教育”毁起孩子来到底有多可怕? 心情式育儿比打击和语言暴力更加可怕,它不只是让孩子单纯的惧怕,还让孩子神经敏感,不知道下一秒迎接自己的是“抱抱”还是“暴暴”。 2. 在杨烁心里儿子内向不爱说话,可是儿子却能安慰在哭的小妹妹,也能在大家一起背诗做游戏的时候,落落大方,主动举手。一看就是知识量储备还不错,愿意融入集体的孩子。 只有和爸爸在一起的时候,他才内向不爱说话。 其实像杨烁一样的家长,并不在少数。 面对家长的“看心情”,孩子可能会选择冷漠相对或者假装“内向”。心情式育儿更悲哀的,其实在于孩子不敢与父母亲密。 可以试想一下,在孩子眼里,心情时好时坏的家长是一个什么形象? 可能是一个定时炸弹,不知道什么时候爆炸; 可能是一个温柔糖丸,不知道什么时候宠爱; 可能是一个严厉妈妈,不知道她的规则什么时候打破。 家长严格的时候,孩子心里紧张,却又知道也许爸爸妈妈马上就能变好,忘记自己的错误。家长对孩子好的时候,孩子心里又不敢放松,因为他们的情绪很可能急转弯。 孩子在小的时候,他们很难去判断父母的性格。摇摆不定的父母,让孩子不敢靠近,也不敢信任。 父母的一切在孩子眼里就变成了,凶的时候,不是真凶。爱的时候,不是真爱。 我的妈妈就是一个“看心情”的人,她是疼我的,我一直都知道。但是,我却不敢与她太过亲密。 我每天最害怕的环节,就是检查作业。有的时候,小瑕疵她都不当回事,还耐心鼓励我,下次努力。而有的时候,我明明都做对了,她还要挑我的小毛病,字迹不工整,时间太拖沓等等。 那种紧张感,被带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妈妈跟我承诺什么事,我都不敢相信。她疼爱我宠爱我的时候,我珍惜又不敢太贪婪。 有一幕我记得非常清楚,妈妈经常在早上上班出门之前,悄悄走进我的房间,给我掖掖被子,幸福满足地看着我。 那些时刻,我大多是醒着的,可我只能装睡,不敢去看她。 我并不是恨她昨晚对我的挑剔,而是不知道怎么面对这样的亲密。 孩子非常感性的,他们的情感就像戴了放大镜。 父母震怒,他们会紧张;父母疼爱,他们会幸福。 趋利避害,渴望安全感,是人的天性。 可当这两种情绪交织着,融合在一起的时候。震怒的紧张感是加倍的,安全感却减弱了。 3. 心情好的时候,孩子做什么都可以,心情不好的时候,看什么都不顺眼。 相比于家长的强势力量,孩子反而像一个“玩物”,被呼之则来挥之则去。 看起来是家长强大,其实是孩子在承担着家长。 《不成熟的父母》中说:情感不成熟的人只有在别人完全服从于他们的时候,才会感觉良好。 而情感不成熟的父母可能有着这种不稳定的自我价值,所以他们难以接纳自己,也难以接纳孩子。 父母的情绪情感,往往会映射到孩子身上,孩子何其弱小,何其无辜,如何才能承受父母的“冰火两重天”? 其实,父母只有在情绪管理方面超越了孩子,孩子才能在一个安稳的,温暖笼罩的环境中幸福地长大,安全感才能成功的建立。 家长有情绪,有时候开心有时候沮丧,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只是我们不能把孩子当成我们的“接盘侠”。 同事张姐是一个行动上风风火火的人,相反,她的女儿盈盈是个乐观柔和,行动不紧不慢的小女孩。 每天放学后盈盈来我们办公室写作业,见到人谦和有礼,活泼又不令人厌烦。我们都好奇,张姐是怎么养出这么一个跟她脾气相反的女儿的。 一段时间观察,我发现,不管张姐心情或状态多么烦躁,她对女儿的时候,都是不急不躁的。她这么看重业绩的人,对女儿的成绩却表现得云淡风轻。 即使退步或者考得不好,她也能找到女儿其他的优点,给女儿一些平衡。 她告诉我,孩子考不好自己已经心情不好,觉得丢人了。别的沮丧的事情,心情也是一样的,我们没有必要再去给孩子压力,更不能因为自己的心情不好,让孩子承接我们的生活。 不用心情去主导自己的生活,更不要用心情去主导教育。 自己的情绪自己去承担,不要让孩子成为我们的“替罪羊”。 4. 前不久,看到一则令人心痛的新闻。 陕西西安一位7岁男童,遭亲妈家暴长达两年。妈妈心情不好的时候,就会拿电线、刀具打他。 小男孩娇嫩的身体上,新伤叠旧伤,旧伤加新伤。 记者问他想不想妈妈,他说了一句令人泪奔的话: 想妈妈,哪怕她打我,也想和她待在一起。 这个阶段的孩子,有多单纯,多依恋妈妈。 而我们为人父母,又是怎么伤害孩子的单纯与依恋的? 可能我们不会像新闻中的妈妈一样,用如此残忍的手段。可是,我们把自己的情绪,自己的心情加注在孩子身上的时候,不就是对他们的“暴击”吗? 作为一名母亲,我知道这个社会“好妈妈”的成本有多高,所以不忍心要求所有的妈妈都温柔如水。 可作为一名曾经受过伤害的孩子,我希望家长们,能够“从一而终”一些。 严厉一点,没有关系;温柔一点,无可厚非。 最怕的就是,时好时坏的心情,用在教育孩子上面,让孩子不敢信任我们,也不敢爱我们。 如果心情不好的时候,我们可以通过别的方式发泄一下,不要把孩子当成“沙袋”。 很多时候,我们把孩子当成“玩物”,喜欢的时候,稀罕一番,不喜欢的时候,抛在一边。 可他们不是玩物,是一个独立的个体。 也只有在他们小的时候,完全依恋我们的时候,才会任由我们“摆布”。 当有一天,孩子不那么依恋我们了,只能守着自己的伤口舔舐,不愿意与我们亲近的时候,那可能才是教育与亲情最悲哀的时候。
根据我的经验,我发现在有孩子抑郁的家庭基本是这样的特征: 1,整个家庭成员的属性就是:好像孩子负责抑郁,母亲负责焦虑,而父亲负责不负责任…… 2,家庭结构几乎百分96都是出问题,多半是单亲,或者夫妻关系不和谐,以及隐瞒式的破裂,根本不会在意孩子。 3,而康复路上基本都是受父亲和母亲一方阻止或者侧面影响,总有一方极其不负责任或者忽视家庭健康,和谐。 4,大部分孩子抑郁高发年龄大部分集中13~19岁,14岁居多,而女孩子居多。 5,而教师的孩子出现状况概率极高,我接触的几乎百分之75是教师。 6,而且大部分母亲都是极度情绪化,而且经过长时间的陪伴,目前改变后,但是情绪顽固化还是极高,很难降到一个稳定值。都是母亲几乎都是家庭结构最不可控的角色,甚至是潜在的”毁灭者“ 7,大部分孩子出现问题几乎都是由于性取向,感情,失恋问题出现导致。 8,也有很多是家庭结构奔溃引起。 9,家暴也居多。家暴我自己分为两种主要形式,一种是肢体暴力,一种是冷暴力。 肢体暴力就是有明显的虐待倾向,父亲居多,母亲多是责罚才会出现暴力,父亲多是不受控制的暴力。 而冷暴力,就是家庭过于严格,父母控制欲极强,从侧面造成一种长期压制的冷暴力。 10,大部分还是智商是极高,而且成绩极其优秀的极多,基本上上学业,学历都是极高。 11,学校因素几乎占了99%,大部分是老师责骂,学业压力高,人际关系奔溃。 12,父亲大部分是极其忽略家庭,孩子问题,而且性格极其难改,基本上不会去帮助孩子,而且甚至会影响母亲,给母亲制造压力。 13,大部分孩子出现直接因素都是父母关系破裂,隐瞒孩子。 14,而且大部分孩子都是受到小时候父母的严格要求,和过分溺爱。 15,家族的亲人大部分是不理解孩子,而且甚至会给孩子造成一些烦恼,比如语言表达大部分给孩子感觉是神经病、或者就是想多了。 16,综合性因素压抑也是很多,比如一些无原因的抑郁都是因为家庭、学校在成长过程中制造的一些小压力,到后面成年出现大面积奔溃。 17,很多孩子极其缺少社会实践经历,而且生活圈子很小,把学校当成了自己的全部。 18,很多孩子就是过分在乎成绩,而且一方面死活不肯放手,也不肯承认自己的不完美,抱有侥幸心理死撑。 19,大部分孩子都是空有学历,学历高的,可能会因为一些小事情去对家人发脾气,或者只折磨亲人,但是对外就极其礼貌。 20,很多孩子是极其孤独,没有知心朋友,而且是内向,闷骚居多。 21,很多孩子都是缺少运动,甚至家庭也缺少运动元素。 22,父母都是随波逐流,跟社会潮流的教育模式,都是把学业放第一。 23,大部分父母始终不愿意面对自己的缺点,以及根本几乎不会大改,都是抱有侥幸心理,随便逐流的去陪伴孩子。 24,父母思想观念极其传统,缺少深度思考,对工作思考多,对家庭孩子,几乎是零思考,就随意对孩子未来做盲目的要求与规划。 25,出国留学出现不适应的也居多。 26,父母的心理大部分是强迫,急躁,死不悔改重蹈覆辙那种,而且强迫因素几乎不会改。 27,大部分母亲都有极其严重的臆想,妄想症,都是感觉好像孩子出现一点情绪波动,他就是想死然后自己也想死那种。 28,很多父母始终从头到尾都没有活在当下,大部分是活在过去,或者活在未来悲观的臆想意外中。 29,大部分人把复学当为就是康复,或者始终是放不下上学。 30,大部分父母只要是医生和孩子有一方不按照自己想的,或者不满足自己心理的,就感觉心理痒痒的,不舒服,就开始认为医生不行,孩子就是还是有病。 31,大部分母亲的唯一能力和擅长的爱好就是焦虑,和以爱为名的道德控制。 32,大部分家长都是对于孩子问题没有进行深度思考和分析基本上都是靠意志力去想,试图代替医生去对孩子进行诊断。 往往是看了网络几个名词,比如"躁""郁"就开始对孩子进行各种的标签,而且是贴的很死那种,几乎不会改。 33,基本上父母思维模式都是消极,悲观。 34,很多父母都是缺少运动,缺少基本的心理知识储备,基本上都是怨天忧人类型。 35,很多父母始终控制欲是极强,而且基本不会改,比如很少人可以慢慢降到一个稳定值。 36,很多母亲都是诉苦,基本上慢慢的拥有唯一的能力与擅长做的事情就是不断诉苦,焦虑,不仅是影响孩子,还试图去影响一些医生、心理咨询师、康复者。 37,很多母亲可能都是女强人类型。 38,很多母亲的思维模式与思考量是很低,基本上不用理性主导的思维去思考,都是感性做人,感性教育孩子,冲动教育。 39,大部分走向极端的孩子,母亲都是间接的推动、刽子手,因为男性几乎不顾家。 40,大部分父母都是缺少勇气缺少行动力,缺少与时代俱进的思想观念,很多甚至根本不会去学习。 41,几乎所有孩子的抑郁都是父母直接、间接导致,占比几乎占到97%,而且学校与父母叠加影响占比有89%。 就是大部分家长与学校基本是帮凶性质,从小学开始就压榨,控制,折腾,磨虐孩子的创造力,兴趣力。 42,大部分家庭除了金钱、控制,压榨,几乎什么都没有给孩子一些优质的给予。 43,很多父母其实根本不是"父母",就是大龄的迟滞性"儿童"。 44,很多父母心智是极其幼稚,把药物当成魔法药,试图通过药物把孩子再次变成自己的玩具与玩偶,进一步控制”折磨“。 45,看医生,做心理咨询,药物基本上对于父母都只是作为控制孩子的工具,改造孩子,想磨灭人性,变成不可以有情绪的”木偶“。 以上都是我的一些最深刻的感受,我对父母与孩子都没有太多的严重的恶意或者歧视,很多描述是基于客观的一种加强语气的描述,希望更多人去重视,因为几乎很多抑郁症孩子都是很多因素导致,有效帮助改善孩子是很难的,所以温言顺语对于父母几乎是没有用的,很多孩子沉溺颓废,而父母沉溺于”行尸走肉“的教育,以上,我希望更多人可以清醒,真正去改变,行动,帮助孩子,我身边离开了太多人了。
来到心理咨询室和精神科门诊的很多家长想不明白,为什么孩子抑郁了。爸爸妈妈常常说一些类似的话:我不逼他的呀,我们真的对他没有要求呀,我们家里很民主的,都是和孩子商量的,我们都是征求孩子意见的,都是他自己选择的啊…… 既然如此,为什么孩子会崩溃大哭,会不想去学校,会觉得活着那么累、那么辛苦呢?在这些孩子内心世界中,他们多半觉得自己无比糟糕,父母对自己没有要求,自己竟然还那么难受,太没用了;他们对自己没有要求,但是自己无论做什么,好像他们都不满意,自己总是令他们失望,看到他们焦虑地皱着眉,自己很想努力让他们开心,但是真的无力完成,他们越是让自己别完成了,自己越是感到很内疚很抱歉。当一个孩子表现出自我评价低,自责,无力,因为做什么都无用,做什么都做不好,以至于也没有兴趣没有动力再去做的时候,他们的确会陷入抑郁中。 这些是如何发生的呢?不管你是焦虑的爸爸妈妈,还是抑郁的孩子,也许你们都会对如下的场景感到很熟悉。 场景 孩子:我今天不去健身了,有点累。 家长:怎么又不去了啊,办了健身卡就是为了让你增强体质,你身体素质太差了,多锻炼锻炼才会好啊。 孩子:可是我今天没力气啊…… 家长:动了才有力气啊,你看XX家的XXX,每天都去的,身体多好 孩子:他是他,我是我啊! 家长:所以你要锻炼身体,像他一样啊。再说年卡不去多浪费啊,当初不是问过你的吗,你说会去我才为你办的啊。 孩子:我没说要天天去啊,你怎么不自己去啊…… 家长:你不去我去有什么意思啊,就是为你办的啊! 孩子:我又没要你为我办卡,你自己办的卡你去! 家长:那我烧的饭也我吃,你也别吃了! 面对比自己更像孩子一样撒气的家长,孩子语塞,无力地一声叹息,没办法再说下去…… 这声叹息,在家长眼里,被解读成对自己的不屑。一转身,一方家长向另一方家长诉苦:孩子脾气差,没良心,不知感恩,不知父母付出心血都是为自己好,以后这种态度,到社会上怎么跟人相处,哪个单位会要他……只有在家里才由着他想干嘛干嘛,这样做事没有恒心,办了健身卡也没去几次,这种习惯带到学习和工作上,怎么可能做的好事情…… 另一方则叹气摇头,此路不通,再寻一条路,总要找个办法让孩子身体健康、性格好一点,做事有毅力一点,这些方面是基本的吧,做的效果不强求。于是爸爸和妈妈一个天天横眉冷对,一个天天愁眉苦脸。 这些话,孩子在背后都听得到,孩子也在自责:是啊,父母是没逼自己锻炼,也由着自己了,但是心里感受很糟糕,自己也真的认为自己做错了,将来也做不好事情,也辜负了父母,他们年纪也渐渐大了,放弃自己的工作事业,为了照顾自己也牺牲了很多,身体也变差了……孩子也在担心父母。 分析 在这个家庭中,孩子表达了休息的需要,他说自己很累。但是爸爸妈妈似乎并不认真对待他的需要,他们虽然没有坚持要求孩子去运动,但是他们非常坚持的表达了,运动是应该的,不运动是不好的。 当父母的期待被如此坚定的表达出来时,那么不管最终这个期待有没有实施,这都是对孩子的要求,而且生活中类似的期待无所不在。比如要不要吃蔬菜,是不是要准时睡觉,什么时候要洗澡,什么时候可以看电视或者打游戏,每当孩子有自己的需求时,父母总是会以一些过来人的经验,提供一些无比“正确”的解决办法,期待孩子执行,这些事情往往还会和未来的某个发展需求挂钩,比如身体健康,视力好,作息习惯好,没有不良嗜好等等,当孩子不能满足这个期待时,父母会流露出一些失望甚至责备,也会有一些担忧未来可能发生的与自己期待的相反的结果,比如孩子真的身体不好,习惯不好,睡眠不足,长不高,太胖,脾气不好,嘴不甜,人际相处不好,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对象,怎么办…… 要知道,这样的期待太多,几乎24小时包围着孩子,他做的每一件事情,几乎都有一个爸爸妈妈认为应该的解决方案,他自己的方案,总是会被爸爸妈妈看成不妥当的。孩子一开始总是非常善意又体谅父母的,当他们的学业压力不那么重的时候,他们愿意为了实现父母的期待,去努力完成一些事情,哪怕有时候违背他们自己的需求,只要能让父母高兴,又可以避免争执,有时候按照他们说的去做,反而简单些。 是的,有时候所谓的“民主”征求意见,不过是父母提供了选项a和选项b,请孩子选择一个。但对于孩子自己提出的选项c,基本上是不会进入父母的视野范围的,要和父母去争取选项c的权利,太累,还要争,争了还要被他们说,算了算了,还是在不喜欢的a和b中选一个次不喜欢一点的简单些,哪怕自己执行起来不开心,但也避免了麻烦。 这些令自己不开心但可以令父母开心的事情,在有力气的时候做了也就做了,但是当孩子的学业压力变得繁重的时候,当他们已经在学校里累了一天的时候,他们的确没有剩下多少力气的时候,就变得很难,甚至已经不太想做。这时候有些父母会认为孩子偷懒了,为什么以前你可以做到的,现在做不到了?你现在的态度怎么和以前不一样了? 我所见到的,做咨询室里的大部分孩子,真的都是非常非常善良的,如果不是因为他们如此善良,为了照顾满足父母的期待,硬撑着继续去做一些自己其实早就已经不想做的事情,他们可能不至于抑郁到来求助。硬撑,真的非常非常消耗,所以他们止不住的想哭,崩溃,甚至开始自问,人为什么要活着呢,或者有什么意义呢,这就不奇怪了。当他们整天像被控制的提线木偶一样,表演着父母心中的剧本时,他们是没有生命力的。 更加雪上加霜的是,有一些家长,当看到孩子抑郁的时候,自己也没有能力觉察到自己的问题,因为他们也被自己的紧张焦虑所困住,他们自己感到更加烦躁,对孩子的脾气也会变差,他们有时候甚至也会误会孩子是无病呻吟,孩子在装,他们无法理解,自己每天好吃好喝供着孩子,对他学习成绩也没有要求,他有什么可抑郁的。 他们越担心孩子抑郁,他们可能越急着想让孩子不抑郁,所以他们非常主动地开导(说教),让孩子自我调节,让孩子去运动,让孩子出门社交,让孩子听轻快的音乐,在孩子希望缩在阴暗的角落里发呆的时候,他们强行拉开窗帘打开灯,他们要把光线引进房间,在孩子想要安静的一个人呆着的时候,他们刻意地要去找孩子交谈开解,要去灌输人生的积极意义。 天哪,这些在一般情况下似乎无比正确的积极人生态度,被粗暴的施加在一个抑郁者的身上,无异于对一个本来已经失眠的没办法好好休息的人,在他耳边敲锣打鼓不让他睡觉,甚至是对一个躺在床上垂危的病人,把他翻来覆去的折腾抢救,插上各种急救管道,毫无章法的疯狂电击,最后的结果,不是把这个人救活,而是会让他死得更快。 孩子的自救 这些描述看起来很夸张,但是在很多家庭里,这样的剧本天天上演,无时无刻不在发生。当然,并不是每一个孩子都会抑郁,有一些抗打击能力强的孩子,他们活下来了,但是他们付出的代价是很昂贵和沉重的。 生命有求生的本能,为了让自己可以硬撑下去,他们会发展出一些功能来保护自己,比如,有一个功能叫做“隔离”。这个功能可以让孩子把辛苦的体验隔绝到自己的意识范围之外,好像察觉不到,这样,他就可以变成一台没有感受的机器,这样就可以运作得比较有效率,而且这样的孩子很可能在他们的学业和成年早期的事业表现上都比较出色。 也有一些孩子,他们可能隔离的狠一点,他们把自己关起来了,好像一个蜷缩起来的茧,外面包着厚厚的壳,为了让你没有办法再伤害到他。所以,你看到的他,缩在那里不动,好像死了一样。 不过,隔离的代价是令人心酸的。时间越久,父母可能越会觉得,孩子怎么和自己不亲,孩子也不愿意来看望自己,孩子很冷漠,不太关心自己。是的,因为这个功能没有那么灵活,隔离不仅仅隔绝掉了一些辛苦的体验,也同时会隔绝掉一些爱和亲密的体验。 很多这样长大的孩子,在成年以后不愿意回家,想到回家就很累,家对他们来说好像不是一个可以停靠和休息的港湾,而是一个负担,他们可能惧怕面对老父老母那操心的目光,小心翼翼的问候,因为惧怕,所以回避。当有一天他们想发展自己的亲密关系的时候,他们也发现自己无法走近别人,或者无法让别人走近自己。因为他们小时候可能就不太会处理和父母的冲突,他们应对的方式要么是忍耐勉强自己,要么是回避走掉,所以这也给他们长期的职业发展带来一些麻烦,因为他们也不擅长处理人际关系,常常觉得自己很委屈很累。这些可能都是促使他们走进咨询室寻求帮助的动机。 心理咨询中 在咨询中,心理咨询师实际上是在扮演父母的角色,让来访者重新体验一段新的和父母关系。比如,当来访者表达累的时候,咨询师会尝试接纳和允许这部分,也可能会找机会讨论这部分,可能会和来访者一起探索解决办法,使得来访者体验并学会建立一些新的应对模式。 注意,是先体验,然后才能学会。所以咨询师不会像老师那样上课,单纯的教知识和方法,而是让来访者自己操作,从旁协助。这样,来访者才会有体验感,才会建立起属于自己的新模式,而不是硬搬一套咨询师的模式。 咨询师:是啊,看你的样子挺累的。 来访者:我今天不太想说话。 咨询师:嗯(也许咨询师会在之后一直保持沉默,直到来访者下一次开口)。 来访者:其实我今天觉得很郁闷,明明不是我的问题,领导都不问清楚,就在会上批评我……我不知道该怎么办。 咨询师:嗯,你有什么想法吗? 来访者:我觉得…… 咨询师:接下来你会怎么做呢? 来访者:我会…… 咨询师:为什么你想这样做呢? 来访者:因为…… 咨询师:也许你可以试试看你刚才说的办法? 来访者:可是我有点担心做不好。 咨询师:如果遇到了困难,我们可以接着讨论。 来访者:好的。 在这个场景中,咨询师是一个平稳的状态,就好像一个大容器,可以承接住来访者的累、郁闷、问题,咨询师只是接住它们,而不是直接帮来访者处理它们。 咨询师安静、耐心的等待,会让来访者感到安全,不受威胁,没有那么大的压力,于是他也会渐渐平静和放松下来,这时候,一些在紧张状态下被隔离掉的东西,会慢慢浮现出来。这些浮现出来的东西,往往是一层一层积压了很久的东西,这些茧非常厚也非常硬,内心是非常柔软和脆弱的。咨询师会从最接近当下的表层开始,一点点触及到内核最被保护起来的部分,让他可以慢慢舒展开来,慢慢破茧而出。 处理这一层层厚厚的茧,是需要很长时间和耐心的,需要咨询师很稳定的涵容,动是简单的,可一不小心动过头,就是伤害;要静下来不动,是非常难的,甚至咨询师自己都是不可能做得到的。因为面对来访者的无力求助、焦虑、对解决方法的催促,咨询师很容易也会被激起焦虑,也会有压力,所以难免会被推动的。不过咨询师能够守住自己的边界,不乱动。 就如同我在这里写文章,我为什么写,因为我感受到咨询中的压力,有压力,但我不能在咨询中直接倾泻到来访者头上去,那样我就又成了他的父母,所以我转移到写文章,在这里倾泻。其实在咨询里,咨询师做得最多的就是涵容,有时候会有一点解释,真正解决问题的,理清思路的,都是来访者自己。咨询师只是提供一个安全稳定的环境,在这样的条件下,来访者才能不成为被操控的木偶,才能发展出真正属于自己的能力。 生活中 而在生活中,家长往往太着急要帮孩子在第一时间解决“累”的问题,使尽了招数,而孩子依然觉得父母不懂自己。在这个过程中,父母自己可能会对“孩子的累”感到害怕和不愿意接受,所以父母急着要消除“孩子的累”,“孩子的累”成了父母的难题,于是他们在解决自己的难题。因此,实际上他们的关注点不自觉地成了解决自己的需要,而不是真正的站在孩子的角度出发去理解孩子的需要。 当孩子的表达得不到承接和安抚,而只是换来父母的指责、失望、愤怒和让他们难以承受的担忧的目光时,孩子自然也就越来越不愿意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绪了。父母在乱动,控制着孩子在乱舞,其实彼此之间都是极为难受的。 一个成年的来访者在咨询室中说,虽然对当前的工作感到不舒服不满意,可是一想到辞职回家要对着老父老母那两双焦虑的眼睛,算了,还是在公司里轻松一点。她说:从小到大,我最怕的就是我爸妈对我说他们对我没有要求,事实上这让我觉得我永远没办法满足他们的要求,在我眼里没有要求=每时每刻都在要求。 虽然哭对我来说是释放压力,但是我敏感的察觉到如果我在他们面前哭,对他们来讲是增加了他们的压力,我害怕他们焦虑的样子,所以我强制自己不哭。我也不能躺着休息,因为这对我来讲虽然是休息,但是对他们来讲,好像他们觉得我已经快要死了,他们又在旁边愁眉苦脸唠唠叨叨,我只好把自己“激活”,让他们看到我似乎还好的样子。算了,这样更累,所以我不想辞职。 同理,没有成年的孩子,他们可能无法那么清晰的表达他们自己的感受,但是他们表现出来的症状是类似的,他们无力应对学习,因为每天都非常累,可是父母在家里焦虑的样子,也让他们没办法休学,因为要天天面对父母,太痛苦。所以他们被卡死在休学和不休学的纠结中来咨询。 有无数的成年和未成年的来访者,他们都要求我,不要把他们的真实想法,他们的病情告诉他们父母,他们也不敢自己告诉父母,宁可自己承担这些困难无力,也不愿意让父母操心,父母的瞎操心会让他们更难痊愈。 父母的自救 那么,怎么能让父母不瞎操心,不乱动呢?这是在做青少年咨询中遇到的最大难题。事实上,来咨询的孩子,本身只是父母病态的症状的表达,一些父母自己不愿意承受的羞耻、无力、对未来的无法掌控、恐惧等等,通过家庭互动,由家庭中最弱小的一方表现出来。 因此,在做孩子的咨询的同时,其实是非常需要家长一起介入做家庭治疗的。而且,家长如果自己本身的成长经历是一段糟糕的体验,家长本身可能也很难发展出成熟的心理水平,这时候也非常建议家长自身通过个体单独咨询,先解决自己的问题,然后再去帮助孩子。坐飞机的时候,大家一定都听乘务员说过,需要自己戴好氧气面罩,再去帮孩子戴。如果家长自身是一个病人,去救另一个病人,可能最终会导致两个人都变得更糟糕。 很多家长自身是带着自己童年期没有被满足的愿望来照顾下一代的,或者,是带着不要让孩子重复我自己经历过的苦难的想法,来帮助下一代避开自己曾经遭遇过的各种挫折。然而,环境在变,人也在变,当年的你的愿望,不一定是孩子的愿望,满足了你,可能无法满足孩子。当年你的挫折,在今天的环境下对孩子不一定是挫折,你如何知道你引导孩子走的看似安全的路,下面会不会隐藏着你没有经历过的更大的挫折呢? 如果把孩子看作风筝,做父母的总是希望孩子高飞的。但如果担心风筝脱线不受自己控制,害怕风筝飞得不好,于是把线拉得太紧,那么风筝自然是飞不起来的。一个飞不起来的风筝,即便是被牢牢拽在手心里,时间久了你也会嫌弃埋怨它怎么飞不起来吧。要有胆量把风筝线放出去,不怕脱线,是父母的事情。有些孩子实在忍受不了自己被拖着,或者干脆瘫在地上,或者自断风筝线,这也不是父母想要的结果吧。 成长后的关系状态 咨询师不动,也不引路。咨询师只是风筝下的磐石,稳定的在那里,不用替风筝飞,也不用紧紧抓着风筝,因为磐石足够大,足够稳,不会被风筝飞舞地掀起来,也不会跑掉,这样,风筝可以很安心很自由的飞。咨询师抱有一个信念,就是相信来访者自己是有力量的,这个风筝最终是可以飞起来的。咨询师知道来访者会受伤受挫,但是咨询师也相信,来访者可以自己找到办法克服挫折,来访者也有自我修复的能力,咨询师也愿意在来访者求助的时候,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接纳,但依然不会代劳,而是把足够的空间留给来访者自己。 也是基于咨询师的全然的信任,来访者逐渐从咨询师那里体验到,自己是好的,自己是正确的,自己是有价值的,自己也是有力量的,这会帮助来访者慢慢建立起一个相信自己的内核,让他更有能力去承受未来可能发生的不确定性,而不再需要像父母那样,希望把一切都预设准备好,掌控拿捏在自己手心里。这也就是爸爸妈妈的角色,提供稳定而坚强的后盾。 当孩子长大之后,与父母的关系的体验,也会被他们带入自己的亲密关系中,就好像《孔雀东南飞》里的描述,“君如磐石,妾如蒲苇,蒲苇韧如丝,磐石无转移”,两个相爱的人,彼此是独立的个体,一个坚韧灵活,一个扎实稳固。 这两个角色可能应着环境的需要而相互转换改变,时而你做磐石我做蒲苇,时而我做磐石你做蒲苇,但他们不会同时变成两跟纠缠不清漂漂荡荡的风筝线,也不会变成两块又臭又硬谁也不让谁的大石头。各自独立而又能相互依靠,这是自由的状态。
1.母亲是你的命运 我的一位朋友最近回家办事,不出两星期就崩溃了。还不就为了那个老问题:和母亲的爱恨情仇。 朋友的成长环境是这样的:她仿佛与母亲的角色颠倒了,从小到大从琐事到大事,她常常在扮演那个决策、支持、负责的人。而母亲反而活得自由肆意、任性潇洒、糊里糊涂。 可以说时而她如一个“老母亲”般奔波照料,最后却换来得是母亲的厌恶、责备、却没有夸奖。这一路的痛和泪,无人支持、无人守护的心酸,集中爆发成了她对母亲的无限恨意。 她在电话那头撕心裂肺地对我说:“究竟怎么样才能让她满意呢?” 我说:“或许你怎么做她都不能让她满意,因为你没办法让一个时时刻刻不舒服人满意。” 这位朋友因为过早独立,很少享受到被照料感到孤单痛苦,另一位朋友却与她截然相反。 我的另一位朋友有一个很有能力的母亲,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会细致地照料她:洗衣、做饭、收拾屋子,她的母亲都为她一手包办。目前她30岁还不会做饭,也没有结婚。 有些孩子既恨妈妈,又无法离开妈妈。 母亲对她还特别大方,她会将家里最好的东西拿给她,很多看起来不靠谱的事情,母亲也愿意全力支持她。每个人都对她说,她有个好妈。 但她也会有,拥有好妈的痛苦。她时长会觉得自己对生活无力,很简单的事情却做不好,生活自理能力差,行动能力更差。 在其他城市工作生活时,她虽然对处理自己生活感到折磨,但是还能够应付自己的生活。而一旦回到家里,她几乎成了一个大宝贝,任何东西她都不知道在哪,什么也帮不上忙,什么也不用做,无能与无力感遍布全身。 每当她有什么不靠谱的决定,母亲愿意支持她而自我牺牲时,一方面她会感激母亲,另一方面她觉得母亲为自己牺牲了太多,认为母亲的不幸是自己造成的,她的身体中充满了挥之不去的罪恶感。 “无能与罪恶”是她接受母亲“爱”的证据。 同时她也将自己生命的一部分使用权交到母亲手里,有时她觉得自己像一个傀儡一般被母亲掌控,不能迈出母亲眼泪汪汪的深潭。 她恨她的母亲,恨这种生活,更恨现在的自己。 两个完全相反的家庭,两个不同的孩子,却有相似对母亲既爱又恨的情感。 对母亲的爱被说的太多,却很少能谈及自己对母亲的恨,不但难以与他人诉说,也很少人能面对这种情感,那么对母亲的“恨”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一个什么样的角色呢? 2.为什么你会恨母亲? 我来讲个故事,大家就能更形象的理解恨。 你一定记得金庸笔下的“金毛狮王谢逊”。他师父成昆杀了他一家13口,惨痛的家族灭亡使他瞬间发狂立誓要杀死成昆。 此后他以成昆的名义滥杀无辜,就是为了将他这个师父逼出来。少林寺的空见大师为了化解这段仇怨,让谢逊打他13拳,望谢逊能出这口被杀害13个家人的恶气,谢逊却心生一计用损招击毙了空见大师,却愧疚终生。 这段宿怨最后,是谢逊终将成昆打成废人,后皈依佛门。 在这个故事中,成昆是谢逊的师父,谢逊十岁入门,二十三岁出师门,这个师父也可以说是承担了母亲养育的角色。但这却是一个邪恶的“母亲”,像极了女巫。 谢逊一生与成昆相互纠缠,从他成才到发狂,都在成昆一手设计之内。可以说他是一个悲伤的孩子,用尽心力却没能离开“母亲”半步。 谢逊对成昆的仇恨是从谢逊对成昆的爱开始的,他最开始信任这个师父,但成昆却背弃他,杀死他的一家老小,几乎毁掉了谢逊全部的希望和人际关系。 这故事是这样微妙,后来谢逊在很多年间,唯一记得的也只有成昆。由于他人的恩义,他才记住了:空见大师、张翠山、殷素素、张无忌。不得不说,这个故事还仿佛预言般揭示出,母亲对孩子偏执的占有,和孩子发狂的逃离母亲的决心。 为什么你会恨母亲? 由于母亲并非永远是温柔的照料者,她的另一面可能是黑暗的女巫,近乎偏执将你占据,而你是近乎发狂般离开她的决心。 母亲是你的创造者,为此她拥有了对你为所欲为的权利,由于母亲并非永远是温柔的照料者,她的另一面可能是黑暗的女巫,近乎偏执将你占据,你在一生中都难以逃脱她的掌控,这些掌控由各种美其名曰词语呈现出来:偏好、希望、期待等。 恨虽然让你糟心,却也为母亲与孩子制造了一个空间的空隙,使孩子能逃离母亲。 3.如何原谅自己对母亲的恨? 天下孩子千千万,他们可能因为各种各样的理由恨自己的母亲:母亲不仅仅要控制,还要把控制美化成爱,他们既恨母亲的控制,又恨母亲的虚伪。 恨母亲还可能被象征化的表达,比如:女人无法展现女人的特质,表现出极端的与母亲的不同,无法给自己提供食物,轻视自己的家乡,女人厌恶自己的乳房,男人蹂躏女人的乳房等。 但他们却很难去看到并承认这种情感。文化告诉我们,你要爱你的母亲,但人的感情是复杂的,情感是不能被僵化的文字所固定的,爱是真的恨也是真的。只有你能捕捉到内心深处的情感,你才能迸发出最大的力量。 如何谅解自己对母亲的恨? 恨和爱都容易让人“上头”,当你因恨变得盲目时,记得恨与爱都只是联结你与母亲之间的形容词,做决定的却是你,所以镇定。恨在你与母亲的一体感中,给了你一个空隙,逃离母亲成为你自己。 如果恨源于爱而不得,那么在这件事上最关键的不是母亲做了什么,而是如何填补的内心黑洞。 你可能因为爱某人而变成一个好人,但每个内心有爱的人,同时也可能在恨另一个人,所以你不会因为恨他人而变成一个坏人。请谅解你对母亲的恨,这也是你谅解母亲做错事的唯一方法。 爱与恨是一体两面,你有多爱就可能有多恨,同样,你有多恨就有多爱。 只有你既看到了对母亲的爱,又看到了对母亲的恨,你才能成为了完整的自己。
2024年12月22日18:41安徽9人图片电影《美丽心灵》客体关系是指存在一个人内在精神中的人际关系形态的模式。客体是一个与自体相对应的概念,客体指的是一个被爱着或恨着的人物、地方、东西或者幻想,包括内在客体和外在客体。外在客体是指真正的人物、地方和东西,内在客体指的是心理表象,即与客体有关的影象、想法、幻想、感觉或记忆。自体也是一种心理表象,指的总是一个内在的影象,基本上是属于自己的想法,感觉或幻想。客体关系理论的重要假定是,自我与他人的关系型态一旦建立,就会影响其日后的人际关系。进而言之,人们会去寻找符合过去已建立过关系型态的关系。例如:过于依赖与过于孤僻的人,有可能是在重复着刚学走路时与母亲所建立起来的关系型态。精神病性患者往往在早期经历了不良的客体关系体验,如母婴关系中的严重挫折或长期的情感忽视。这些经历致使其内在客体关系模式受损且不稳定。在成长过程中,面对正常的人际交往与社会压力时,由于缺乏健康的内在客体关系作为缓冲与应对的基础,患者的自我界限变得模糊。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约翰无亲无故(上下滑动查看)例如,有一位年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在成长过程中,其父母长期争吵且对他态度冷漠,经常忽视他的情感需求。在他成年后,一次在工作中,同事因忙碌而未及时回应他的问候,他便瞬间认定同事是在故意孤立他,进而产生了被害妄想,认为同事们正在密谋陷害他,要将他赶出公司。这实际上是他将童年时期在家庭中被忽视、被边缘化的不良客体关系体验投射到了当下的职场环境中。这样的案例在临床工作中比比皆是,简单一点就是:触景生情,触的是此时的景,生的是那时的情,体验到的是那时的创伤留下的印记、感受和味道,“一遭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也就好理解了,下图很好的说明了精神病理性症状的产生和活现。图片当个体难以区分自我与客体,且内心充满了对被伤害或被抛弃的恐惧与焦虑时,妄想便可能成为一种防御机制。图片医生罗森比如,另一位患者,由于幼年时经常被父母批评指责,导致自我价值感极低。患病后,他出现了夸大妄想,坚信自己是某个神秘组织的领袖,坚信自己是齐天大圣,拥有掌控世界的超能力。这其实是他为了弥补内心深处因早期客体关系创伤所造成的自我虚弱感,通过幻想构建出一种强大的自我形象,以抵御内心深处的自卑与不安。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约翰坚信自己效力于国防部官员“威廉”(上下滑动查看)那么依据这个理论模式我们怎么能更好地帮助身边的患者呢?除了抗精神病药物的使用之外我们还能做些什么吗?值得我们深思。图片图片图片(上下滑动查看)阅读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