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朋友们大家好,我最近开通了“电话咨询”、“家庭医生”等服务,诊后康复,或者诊前咨询 都可以直接申请;服务都是正规合法服务,可以很好的保护患者及医生的利益。 具体的服务申请方式如下: 一、家庭医生申请方式如下, 第一种:通过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我的网站,第二种:下载好大夫患者版客户端,搜索我的名字申请,此服务无咨询次数的限制,如病情需要长期咨询和我保持联系的,可以选择此服务,如有问题可以留言,我会电话回复,紧急电话有时门诊或开会并非都能方便接听,还请理解。 考虑门诊看病时间不过几分钟,但挂号、候诊去医院的往返时间,就可能会耽误整天时间。外地患者更是考虑长途旅费、住宿费,至少需要花费数千元。 所以希望开通这个服务,既能及时帮您解决问题,追踪您的病情康复情况,也能帮您节省更多的费用,如您不习惯这种方式,可照常门诊找我就诊,祝您身体健康,合家幸福!
流调数据已经显示:近来流行性感冒(流感)病例数已经超过新冠病毒感染例数,为此专家特别提醒大众勿自行服用抗流感药物如奥司他韦。那么常用的抗流感病毒药物有哪些,有何异同,临床又该如何选择使用?一、根据药理作用机制分类:1)神经氨酸酶抑制剂(NAI):奥司他韦、帕拉米韦、扎那米韦;2)血凝素酶抑制剂:阿比多尔;3)病毒RNA聚合酶抑制剂:玛巴洛沙韦、法维拉韦也已在国内上市。4)传统的M2离子通道阻滞剂,如金刚烷胺、金刚乙胺由于耐药性,目前已经不再推荐使用。二、孕妇使用抗病毒药物是否安全?由于孕妇的特殊性,以及「流感的自愈性」,不少准妈妈得了流感会拒绝用药。然而有研究表明:与非妊娠期女性相比,妊娠期女性患重症流感、需要入驻ICU、流产、早产的风险更高。与之相反的是:有研究表明妊娠期使用奥司他韦未造成不良妊娠结局,未显著增高流产和早产发生率、胎儿出生缺陷率。此外《急诊专家共识》推荐扎那米韦亦可用于孕妇。三、抗流感病毒药物的临床意义专家建议抗病毒药物应尽早使用。在发病48小时内使用,可减少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降低病死率;即使超过48小时使用,重症患者仍可有临床获益。奥司他韦75mg口服每天二次,连续服用5天;老年人、妊娠期妇女和轻中度肝功能损伤病人不用调整剂量;肾功能减退患者根据肾功能状态调整剂量。
血压类似水压,血压就是血液对血管壁造成的压力;慢性肾脏病患者一般因容量过多或缩血管激素---血管紧张素II升高,导致高血压。 天气冷了以后,血管会呈现出热胀冷缩的变化。当血管开始收缩,血液对血管壁的压力就会增加,这就导致了冬季血压会偏高; 另外气温的变化,使得人的活动量减少,出汗减少,随汗液排钠量也会下降,所以钠含量在体内增多也是导致冬季血压上升的一个原因; 第三个原因是气温降低以后,人体内导致升压的一些激素的活性会增高,比如:血管紧张素、醛固酮、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等,当它的活性增高以后,也会起到一部分升压的作用; 所以,到了冬天天冷后,合并了高血压的慢性肾脏病患者,应该要多监测一下自己的血压,如果出现血压升得特别高,就要到医院去就医,让专科医生好好调整一下降压药。
自从1951年Iversen和Brun首次开展经皮肾活检以来,肾活检已成为诊断、指导治疗肾实质疾病必不可少的手段。 肾活检技术不但对肾脏疾病的研究工作具有重大意义,而且对肾脏疾病的临床工作也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指导作用,肾活检病理检查的临床意义如下: 1)明确肾脏疾病的病理变化和病理类型,并结合临床作出疾病的正确诊断; 2)根据病理变化、病理类型和严重程度制订合适的治疗方案; 3)根据病理变化、病理类型和严重程度判断患者的预后; 4)通过重复肾活检,探索该种肾脏疾病的发展规律,判断治疗方案的正确与否,为治疗计划的继续实施或修正提供依据; 5)通过肾活检病理检查,进行肾疾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研究,进一步发现新的肾脏疾病,丰富肾脏病学的内容。 对于肾功能正常或急性肾功能衰竭的肾炎患者,肾活检的临床意义已经得到充分肯定。但是对于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患者,肾活检的意义一直有争议。由于早期文献报道CRF患者行肾活检后,仅43%能明确诊断,肾活检后改变治疗方案并最终影响预后的比例极少,绝大部分病例均维持原保守治疗或 等待肾移植,而且肾活检后并发症发生率高达58%,近年文献报道的并发症发生率也约为7%~15%。因此认为CRF患者肾活检风险大,临床意义不大。
2021年3月11日是第16个世界肾脏病日。今年的主题是“人人可享,处处可及,积极面对肾病,共享精彩人生”。强调慢性肾脏病患者与肾脏病共存,提高生活质量。 肾脏就像是个24 小时不间断工作的“清洗工厂”,是人体的主要排泄器官,排出身体里的废物(尿素氮、肌酐、盐类等小分子物质)和多余的水分(即尿液)。 一旦肾脏无法正常工作,不能把身体里的废物和多余的水分排出去,这些废物就会在身体里蓄积起来,严重危害机体健康。 大多数肾脏病早期时没有任何不适症状,有近一半的尿毒症患者在初诊时才发现,但为时晚矣。因此定期查体是早期发现肾脏病的最佳方法。检查内容主要包括血压、尿常规、肾功能及肾脏B 超。 慢性肾脏病可防可治,如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大多数慢性肾脏病患者不会发展至终末期肾功能衰竭---尿毒症;即使发展至尿毒症还可以行肾脏替代治疗。 Living well with kidney diseas---如与肾病相伴,请过精彩人生。
慢性肾脏病(CKD)患者贫血最主要的原因是肾小球硬化,小管萎缩和间质纤维化,导致肾脏生成的一种内分泌物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分泌不足或减少;因此当CKD患者血色素小于90-100g/L时,可皮下注射EPO治疗,临床医生可根据患者的贫血严重成度使用不同剂量的EPO。 最近,缺氧诱导因子辅氨酰羟化酶抑制剂---罗沙司他,可以口服治疗CKD患者的贫血,其原理是间接增加内源性EPO,促进肠道铁的吸收,已经在临床广泛应用。 当然,CKD常因胃口欠佳,营养不良,富含铁和叶酸等食物进食减少也是贫血的重要因素,临床多为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单纯靠使用EPO或缺氧诱导因子辅氨酰羟化酶抑制剂(罗沙司他)疗效欠佳,必须补充铁剂和叶酸治疗;临床上轻度贫血患者一般仅服用铁剂和叶酸治疗即可。
什么是小球性蛋白尿?就是由肾小球疾病导致的蛋白尿。这需要我们从肾小球的解剖结构说起,每个肾脏有100万左右的肾小球,每个肾小球由许多毛细血管袢组成,实际上这些毛细血管袢就好像是筛子,血液流经毛细血管袢,肾小球将血球,蛋白等大分子留住,而水分,葡萄糖,尿素氮,肌酐,尿酸和电解质等小分子物质均可通过肾脏毛细血管袢滤出。 肾小球毛细血管袢有三种细胞所组成,即上皮细胞(又称足细胞),内皮细胞和系膜细胞;因免疫病理,病毒,毒物或先天遗传性因素导致足细胞损伤,称之为足细胞病,最常见有微小病变,FSGS和膜性病变等,这些病人临床表现为大量蛋白尿,多为肾病综合征;而由感染,免疫病理导致的内皮和系膜细胞病变,称之为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炎和系膜增生性肾炎,常见有急性感染后肾炎,IgA肾病,和膜增生性肾炎等,临床多表现为肾炎综合征,多有镜下血尿或发作性肉眼血尿,具有不同程度蛋白尿。 综上所述,由不同病因导致肾小球三种细胞病变,肾小球滤过膜(筛子)出现漏洞,临床即发生蛋白尿,其特点是量较多(1-1.5g/日以上)和分子量较大(等于大于6万);足细胞病变都为大量蛋白尿,和或肾病综合征;而内皮和系膜细胞病变以血尿为主,伴有不同程度蛋白尿。
慢性肾脏病患者的贫血是多种多样的,但最主要的原因是肾小球硬化,小管萎缩和间质纤维化,导致肾脏生成的一种内分泌物质---促红细胞生成素分泌不足或减少;此外还有慢性肾脏病患者胃口欠佳,富含铁和叶酸等食物进食减少,营养不良;外周血红细胞破坏增加,或红细胞寿命缩短;骨髓病变生成红细胞减少。 根据导致贫血的因素是否可以纠正,慢性肾脏病患者的贫血因素可以分为如下三类 1.易纠正的因素:铁、叶酸、维生素B12缺乏、服用ACEI类药物治疗等因素; 2.可纠正的因素:感染炎症、甲旁亢、慢性失血、营养不良、铝中毒、EPO导致的纯红再障、透析不充分、溶血、肿瘤等因素; 3.不可纠正的因素:血红蛋白病(地中海贫血,镰状细胞贫血)、骨髓疾病等。
妊娠期女性出现蛋白尿是什么问题?首先要区分是慢性肾脏病导致的,还是由妊娠导致的蛋白尿。 蛋白尿是各种肾脏病所体现的一种实验室检查异常,如孕妇在妊娠前就有蛋白尿或在妊娠早期如24周前出现的蛋白尿,多为妊娠合并慢性肾脏病,特别是无高血压,还有多形血尿者。如在妊娠中晚期24周以后出现的蛋白尿多为妊娠相关性蛋白尿,常常合并有妊娠高血压,先兆子痫或子痫。这些蛋白尿随着分娩后会有所缓解,一般3-6月逐渐恢复正常;但有少数产妇1年后仍不缓解,可发展至慢性肾脏病。 妊娠高血压综合症简称“妊高症”是怀孕女性在妊娠中晚期(24周以后)出现高血压、浮肿、怀孕女性蛋白尿等症状,属妊娠期特有的、常见的疾病。高血压、浮肿、蛋白尿三联症为 :1)高血压:血压>130/90mmHg或与基础血压相比,收缩压>30mmHg、舒张压>15mmHg;2)浮肿:经临床休息6~8小时后,浮肿不消退;或每周体重增加0.5公斤;3)蛋白尿、尿常规有蛋白或尿蛋白尿定量>0.3 /24小时。 先兆子痫则在妊娠高血压的基础上血压更高,定义为血压>160/110mmH,并出现轻度神经系统病变症状,如头昏、胸闷、眼花等;子痫则伴发更严重的神经系统病变,孕妇出现局部或全身性抽搐等症状,甚至有脑水肿,脑溢血和昏迷。 妊娠期女性出现蛋白尿很常见。如是慢性肾脏疾病导致的蛋白尿(小于1g/日),孕妇无高血压和肾功能减退,可以暂不服药继续妊娠;如是妊娠并发蛋白尿或为妊娠相关性肾病是临床重危症,应引起高度重视,一定要及时治疗。
假性蛋白尿?顾名思义它不是真正的蛋白尿;是由于某些原因造成尿常规检查蛋白质呈阳性反应。 假性蛋白尿常见于以下情况: ①尿中混入血液、脓液、炎症或肿瘤分泌物以及月经血、白带等,常规蛋白尿定性检查均可呈阳性反应。这种尿的沉渣中可见到多量红细胞、白细胞和扁平上皮细胞,而无管型,将尿离心沉淀或过滤后,蛋白定性检查会明显减少甚至转为阴性;②尿液长时间放置或冷却后,可析出盐类结晶,使尿呈白色混浊,易误认为蛋白尿,但加温或加少许醋酸后能使混浊尿转清,以助区别;③尿中混入精液或前列腺液,或下尿道炎症分泌物等,尿蛋白反应可呈阳性。此情况,病人有下尿路或前列腺疾病的表现,尿沉渣可找到精子、较多扁平上皮细胞等,可作区别;④淋巴尿,含蛋白较少,不一定呈乳糜状;⑤有些药物如利福平、山道年等从尿中排出时,可使尿色混浊类似蛋白尿,但蛋白定性反应阴性。 如果是上述情况导致出现蛋白尿,建议做进一步检查,排除肾脏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