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家长,大家好。目前,我已从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调动到南方医科大学口腔医院工作。现在上班地点为南方医科大学口腔医院海珠广场院区,越秀区泰康路180号6楼儿童口腔科。本单位为公立医院,公医或医保均可使用,报销内容与其他医院一致。因是专科医院,不需定点。您可通过微信预约挂号:搜索并关注公众号“南方医科大学口腔医院”-就医服务-预约挂号-海珠广场院区-儿童牙病-熊华翠医师。口腔医院与儿童医院挂号规则有些不一样,我将不同地方划出来,请大家务必注意。也会有少部分号源以现场挂号方式进行,如果没有在网上预约到号,可尝试现场挂号(仅限于非周末时间)。预约挂号温馨提示:1、预约挂号提供就诊日前1-7天的号源,每天20:00更新第8天号源;不提供就诊日当天的预约,如上午预约下午。2、儿童牙科仅限14周岁以下儿童预约挂号。3、预约就诊:患者就诊日持身份证(或诊疗卡号)在医院自助设备(云付通或自助机)报到取号,凭报到挂号凭条到相应科室候诊。4、初诊预约取号截止时间:上午9:00,下午15:00,超过取号时间,视为爽约,预约作废,预付费不退。5、复诊预约取号,请于就诊当日预约时间点前15分钟到院内自助设备报到取号,过时不得取号,预约无效,预付费不退。6、取消预约:成功预约后不能按时就诊者,请在就诊日前一天下午16点前登陆医院微信公众号,在个人中心绑定诊疗卡号,并在挂号记录栏目找到相应的预约记录进行取消。(仅限在微信公众号、医院自助设备的预约,其他渠道实现的预约挂号请按原预约途径取消)。7、不按时就诊(爽约)患者,医院自爽约之日起一个月内不提供预约服务。
因为每个孩子全口患牙的复杂程度不同,从而手术时间长短不一。从简单到复杂一般历时1-3小时不等,家长在手术室外等待的时间会感觉很漫长,可以分散一下注意力看看书、看看视频、周围逛逛,前提是保证手术室外一位家长留守。 终于等到了孩子做完手术了,手术非常顺利,高兴的同时必须记住如下术后注意事项噢!1、孩子术后会在麻醉复苏室复苏,复苏后家长接到孩子在观察室平卧观察,肩部垫小枕头,头偏向一侧;2、患儿苏醒后可能会表现比较烦躁,一般在一段时间后自然缓解,家长注意看护好孩子,预防跌倒或坠床;给孩子讲故事、玩游戏,分散孩子注意力,降低不适感3、患儿清醒1小时后经麻醉医生评估后方可进食,先适当喂少量水,在患儿没有呕吐或者其他不适后才可进食(如牛奶、果汁等),应避免热、刺激食物。当天回家后进食半流质食物,24小时后可正常饮食4、留院观察时间因人而异,一般在2小时以上,麻醉医生和手术医生评估达到离院指征,护士作术后宣教之后方能离院5、术中治疗可能需要注射口腔局部麻药,术后患儿会局部软组织麻木,注意不要让孩子咬嘴唇、舌头等,避免创伤性溃疡,麻木感一般2小时候才会消退6、术后患儿口内会有少量血丝,属正常情况;特别是有拔牙的患儿,不要吮吸伤口,不要反复漱口,避免拔牙后出血,当天不刷牙7、因为全麻术中有插管,部分患儿术后可能出现鼻腔不适、声音嘶哑、咽喉部不适等,多数可在数天内自行缓解8、术后口腔内咬合关系会发生变化,患儿会逐渐适应新关系,应一周内尽量进食偏软食物9、术后孩子体温可能会稍高(一般不超过38摄氏度,不需要药物降温),适当增加饮水次数,孩子体温会逐渐降到正常,若有其他特殊不适,及时返院就诊10、离院途中患儿尽量保持卧位、家长抱位,不要就坐副驾驶位,应有专人留意患儿至次日晨,期间尽量不要下床活动避免摔倒11、口内若有缝线,会自行脱落12、全身麻醉下治疗牙齿的方法与常规条件下治疗方法无差异,并不会因为全麻下治疗就可以保留本来应该拔除的牙齿。深龋充填治疗后的冷热刺激不适感可能会存在一段时间,根管治疗后的患牙也可能会有咬合不适,胀痛感,一般会逐渐消退13、治疗过的患牙仍然可能会发生继发龋坏、牙髓炎、根尖周炎等,家长必须重视口腔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预防口腔疾病再发,遵医嘱按时复诊。14、术后出现任何问题,请及时与手术医生沟通。复诊时尽量找回手术医生,而不是随意找其他医师复诊。每3个月复诊!非常重要!!全麻下牙齿治疗结束,并不等于一劳永逸,一定要定期回来复诊。小朋友牙齿在变化,颌骨在发育,可能会出现新的问题,如间隙管理、继发龋等,医生会及时根据情况做相应处理,这样才能达到保护牙齿的最佳状态!文字内容转载自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口腔医学中心“才子佳人”科普(本人为团队成员)《全麻治疗那些事——系列4》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4NTQzNjc5OA==&mid=402990480&idx=1&sn=1e578ae28e28da2d88aad6c3055f3fc2&scene=1&srcid=0401MnRbSUpp5KyGaO9dM47b&pass_ticket=m1aT4zJDQ3Zfn1jABK4Eix9VCiE6ffVftFZQ8OLnQyx9FmPPSpjA6u2OSUIRZoZg#rd
前面系列中提到孩子需要完成全身检查,排除了牙科全麻治疗的手术禁忌症后,终于等到了给孩子做治疗的那一天,家长有些许紧张的同时千万记得如下的手术前注意事项,为孩子的手术做个万全的准备!1、手术前必须禁食固体8小时(如牛奶、面包、粥、面、粉等,即除水以外所有的食物),禁饮水4小时。如果胃没有排空,在全身麻醉时将会发生呕吐或误吸,造成呼吸道梗阻、吸入性肺炎,甚至窒息危及生命。特别注意!!!家长一定要特别注意这点,切不可因心软觉得孩子可怜瞒着医生给孩子进食,孩子的生命安全才是最重要的。2、因特别注意手术前孩子的日常起居,确保手术前一周内患儿没有感冒、发烧、咳嗽、流鼻涕、腹泻等,以免影响手术如期进行。3、准备纸尿裤一条,因为全麻下牙体治疗时间较长,且不插尿管,在术中补液过程中防止尿床影响手术进程。4、手术当天给患儿穿着易穿脱宽松衣裤,不能佩戴首饰(头饰、手链、脚链、项链等)。5、手术当日因带好以前看病的病历本,购买新的病历本,并带齐所有检查单化验单等。6、按照护士通知报到时间准时报到,并办理相关手续。手术结束时间可能会提早或延后,具体时间以上一台手术结束为准,家长可在专门的休息室休息等候。7、最好有两位成人陪同孩子入院,手术过程中,因至少有一位家长留在休息室等候,医生可能会需要在手术中途与家长进行沟通交谈。且术前术后需要家长办理手续等。本文参考:秦满,夏斌. 《儿童口腔科诊疗指南与护理常规》 人民卫生出版社文字内容转载自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口腔医学中心“才子佳人”科普(本人为团队成员)《牙科全麻治疗那些事——系列3》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4NTQzNjc5OA==&mid=402935082&idx=1&sn=279f14595907352db919159977fa8671&scene=1&srcid=0327eBqTcscXAL4EdHaGHIk5&pass_ticket=m1aT4zJDQ3Zfn1jABK4Eix9VCiE6ffVftFZQ8OLnQyx9FmPPSpjA6u2OSUIRZoZg#rd
家长的疑问:很多家长会带孩子来儿童口腔科咨询,上唇系带夹在两门牙之间形成缝隙该怎么办?到底该不该剪掉来关闭缝隙呢?我们先来认识下什么是上唇系带?上唇系带位于两个正中门牙之间的牙根部的牙床上,与上唇内侧黏膜连在一起形成一根细薄的带状物。随着牙齿的萌出及牙槽骨的生长,10岁前基本退到正常的位置(如下图)。正常唇系带唇系带未退缩至正常位置(即上唇系带附着过低)异常唇系带上唇系带附着过低带来的苦恼影响颜面、唇部、牙龈美观;影响正中间缝隙关闭,影响牙齿美观;导致咬合关系、唇活动异常;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牙周病发生的可能性或加重原有的牙周病。那么何时需要剪上唇系带?只有在上唇系带是上门牙正中间缝隙的致病因素时,才考虑实施上唇系带修整术,要在上颌的“虎牙”萌出时才能确诊,不推荐11或12岁前施行手术。 文字内容转载自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口腔医学中心“才子佳人”科普(本人为团队成员)《孩子的上唇细带需要剪吗》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4NTQzNjc5OA==&mid=402790964&idx=1&sn=f92420ff1677d25c4cd5946909872e34&scene=1&srcid=0311Lt18DEspFD8u2hfsr6TN&pass_ticket=BY6r0eR0PTymKd3sGgDTNjwJssCOOq87N5Z0UXyA3LtBZrf%2FxPTZZ5Ci%2FRJGiI3r#rd
在牙科全麻治疗那些事系列1中我们初步介绍了其适应症和禁忌症,家长可对照自家孩子情况来初步评估是否考虑行牙科全麻治疗,为第一次就诊做准备。家长的准备知识的储备在就诊口腔科前,在网上查阅牙科全麻治疗相关知识,特别是客观认识全身麻醉安全性、牙科治疗的必要性,口腔卫生保健的重要性;医院的选择目前在国内仅有少数具有规模的医院开展牙科全麻治疗,需具备相应的麻醉和抢救设备,专业的儿童麻醉医生、口腔医生和护士;资料的准备就诊时必须带齐孩子的所有相关的病历(包括本院和外院)、检查检验结果、牙片等;就诊时必须如实告知患儿病史,包括药物过敏史,过往疾病史,手术史,牙齿疼痛史,喂养史以及其他特殊情况等,这一切关系到患儿牙科全麻手术安全性问题,不可隐瞒!孩子的准备家长可给孩子买些关于牙科方面的卡通故事书或者下载视频,给孩子熟悉一下牙科治疗的环境,尽量让他们了解治疗牙齿的重要性。或者在家跟孩子模拟来医院看牙的情景剧等,目的是尽量降低孩子的恐惧心理,以帮助完成第一次就诊检查。孩子全身情况的准备:尽量保证近期无感冒、发烧、咳嗽、流鼻涕等全身状况,以免影响全身检查。第一次就诊,医生会做些什么?①详细的问诊,包括前面所提的病史,查阅相关病历;②详细的口腔检查,初步判断是否符合牙科全麻适应症,有特殊情况孩子(如脑瘫、自闭症、唐氏宝宝、血液病患儿等),需要转麻醉疼痛科、血液科等相关科室会诊;③若初步判断可行牙科全麻手术,儿童牙科医生必须与家长进行充分的交流,告知全身麻醉存在的风险、牙科全麻治疗的必要性、治疗费用、基本手术准备流程、全身检查的重要性,手术排期等待时间、排队期间注意事项等,让家长充分考虑清楚,接受并认可牙科全麻手术后,再开始进行查体排除手术禁忌症;④严格把握牙科全身麻醉适应症,患儿需进行查体,包含心电图、胸片,血常规、肝肾功能及凝血四项等排除手术禁忌症,必要时需麻醉疼痛科、血液科等多科会诊。查体前确定患儿近期无感冒、发烧、咳嗽、流鼻涕等全身状况。⑤术前医生会制定适合患儿的治疗方案,以及口腔卫生宣教、护理指导、饮食指导及复诊建议等,最后手术前会跟家长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麻醉知情同意书。本文文字内容转载自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口腔医学中心“才子佳人”科普(本人为团队成员)《牙科全麻治疗那些事——系列2》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4NTQzNjc5OA==&mid=401412007&idx=1&sn=445b9bc7e45f96fdf8dcd354645227ed&scene=1&srcid=01157WgNXzkyW7oJZWuTjjHl&pass_ticket=dwfqcSkCW2LqfUhV0VAfstH%2FdUix9BHUle2CCrfcu2dfb7CTfmQ%2F3NSdqwWiYXAy#rd
如今,依旧有很多人认为刚出生的小孩子都应该“剪舌根”(舌系带延长术),这样出血少,不会影响日后学说话。所以,在我们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口腔医疗中心平日接诊工作中,经常可以见到家长抱着自己的宝宝(3个月到1岁)来要求“剪舌根”。那么,这些宝宝真的需要治疗吗? 刚出生婴儿舌头的前端圆钝,舌系带延伸到舌尖或接近舌尖,随着舌及牙齿的发育,舌头的前端延长变成圆尖形,系带会逐渐向舌根部退缩,使舌头的灵活度增加。 舌系带,即张口翘起舌头时,在舌和口底之间一条状组织。正常情况下,舌头活动自如,舌尖能自然地伸出口外。 但是,许多婴儿舌系带短是不需要剪的。通常情况下,婴儿是能够适应这种状态的,不会对他们的发音和进食有任何影响。随着宝宝渐渐长大,舌、颌骨及牙齿的发育,舌系带的位置通常是会有所改变以适应正在发育的口腔结构。 如果宝宝2岁半以后(乳牙全部萌出),出现发音不清,构音障碍,经口腔医生评估,确实是因为舌系带过短而造成卷舌音、腭音及舌音发音不准,吐字不清,才需要手术。(有种情况特殊:特别短的系带,可能在下乳前牙长出来时候受到创伤,反复形成溃疡,这时就需要及时处理。)什么样的舌系带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呢?以下指南可供参考:1、舌系带附着在下门牙间,使下门牙产生缝隙2、舌系带附着产生的力量使下前牙向唇部或舌部倾斜3、下前牙舌系带处反复溃疡,形成损伤4、影响吞咽,舌头不能舔至嘴唇清洁牙面,伸舌时舌尖切迹呈“W”型5、舌尖不能上翘至上腭6、影响咀嚼方式舌尖呈“W”型水激光深度镇静下舌系带成形术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口腔医学中心,开展了“水激光”舌系带成形术项目,是目前大多医生所追求的儿童口腔舒适化治疗的方法,也是我们科室的特色项目之一。在深度镇静下,使用水激光对患儿进行舌系带成形术,孩子无痛苦。“水激光”特有的高效切割软组织功能,对舌系带进行切割并完成消肿处理,随后在“创可贴”程序中,可在创面形成灰白色薄膜,有止血及消毒功效。手术创伤小,创口几乎不出血,基本不需要缝针,术程短,术后不易出现水肿等术后反应,孩子当日即可回家。术前:舌系带短缩术后即刻温馨小贴士1.注意定期复诊,以便口腔医生能密切掌握宝宝的生长情况。2.并不是做了手术后,宝宝就能说话清楚。发音是由诸多方面的原因综合影响的,包括大脑发育,中枢系统与口腔鼻腔的协调,语言环境等等。家长切勿以为,单纯的做了舌系带延长术就能让宝宝发音清晰。3.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应耐心对孩子进行语音的训练,发音要准确,语速要慢,嘴型可以夸张一点,让宝宝有机会模仿。同时,应尽量使用同一种语言交流(不要普通话和家乡话混用),给宝宝创造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宝宝说话就会越来越流利和准确。参考文章链接地址:http://www.oralanswers.com/what-a-frenectomy-is-and-why-your-child-might-need-one/http://weibo.com/p/1001603910942210543973?from=singleweibo&mod=recommand_articlehttp://www.kiddsteeth.com/articles/Does Your Child Need a Revision of the Lingual Frenum?.pdf本文来自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口腔医学中心“才子佳人”科普团队(本人为团队成员)
本人有幸获得医院资助,同时接受纽约大学牙学院Herman教授的邀请,作为访问学者在儿童口腔科进行学习。 医院和科室概况 纽约大学始建于1831年,是美国目前最大的私立学校之一。其牙医学院前身为1865年建立的纽约牙科学院,于1925年同纽约大学正式合并。如今,纽约大学牙医学院被公认为纽约市首屈一指的牙科护理机构、科研先驱及相关国家政策制定者。 临床见习 学习期间,我以访问学者身份在儿童口腔科进行临床见习。因纽约大学牙学院是教学医院,临床工作主要由住院医师和国际交换学生完成,教授进行监督和检查。从病人预约、候诊、治疗到医嘱都体现了良好的人文关怀。因美国口腔病人均是预约才能就诊,当天分诊处就把所有病人的信息和就诊时间及相应医生打印出来,教授会清楚掌握当天的病人情况。候诊室常常呈现的是欢乐的场景,经常会有口腔医学本科生带着各种手工或画画的材料,陪着候诊的小朋友一起进行手工等活动,同时也会让家长加入其中,使患者和家长在欢乐中等候就诊。 对于初诊病人,医生会非常详细询问患儿的系统病史并进行相应记录,包括饮食习惯、口腔卫生情况等。对于饮食习惯不好的患儿,会由营养科的住院医师对其进行饮食指导。然后进行口腔系统的检查,并由助手记录相应检查结果,包括外观、黏膜、舌部、扁桃体以及每颗牙齿的情况等。治疗前常规X-RAY检查每颗牙齿的影像情况。若患儿口腔情况良好,无需进行任何治疗,则常规进行口腔清洁和涂氟化物。若患儿有牙齿需要治疗,则会对所有需要治疗的患牙做治疗计划,并告知家长,预约下次复诊时间进行相应治疗。若患牙较少且患儿配合程度高,则直接在牙椅上进行治疗;若患牙数目稍多,患儿愿意配合但有焦虑,则会预约镇静下进行治疗;或患牙数目很多或者患儿完全不配合,则会全麻下进行治疗。对于直接在牙椅上进行治疗的患儿,治疗之前,医生会将治疗中所需器械及治疗步骤向患儿及家长一一解释,并让小朋友感知器械,消除其担忧。治疗过程中,患儿有任何不适或疑虑,医生均会耐心讲解直至患儿愿意配合治疗。治疗结束后,医生会详细告知注意事项。 镇静下的口腔治疗,采用口服药物和笑气联合作用。治疗准备单上包括镇静的口服药物及相应拮抗药的重量、每颗患牙的治疗计划及所需材料等。患儿进行心电及血氧监护,服用药物前纪录患儿生命体征,服用药物后每隔15min记录一次,45-60min后,开启笑气,进行相应治疗。结束后,持续监护,观察至少约30min后患儿方可回家。 学术讲座及外展活动 牙学院的学术讲座很多,从周一至周五都有不同科室的学术讲座,均可自由参加。儿童口腔科每周三下午进行住院医师的病例报告和文献综述,相关教授参加,并进行提问及讨论。学术讲座中常会有新的理念提出,让人受益匪浅。牙学院承担着纽约市的儿童口腔保护课题,每周会由1-2名住院医师带着约10-15名牙学院本科生去公立幼儿园或小学进行口腔卫生宣教,口腔检查或窝沟封闭。与学校老师共同配合,检查或窝沟封闭后会将相应记录回交给老师,并让老师将其交给家长。 小结 通过在纽约大学的学习,从临床到科研,从做事到做人,都令我受益匪浅。我将运用所学知识,在临床及科研工作中继续努力,做到仁心善术,惠泽病人。
在我们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口腔医学中心平日接诊中发现,已经有很多家长开始关注窝沟封闭,但又不太了解。今天我们整理并总结了在临床中遇到的关于窝沟封闭的问题,并向各位家长进行介绍。什么是“窝沟封闭”?“窝沟封闭”是指不损伤牙体组织,将一种材料涂布于牙齿各个面的深窝沟处,当它流入并渗透窝沟后变硬, 形成一层保护性屏障覆盖在窝沟上,能够阻止细菌及有害物质对牙齿的侵蚀。为什么需要做“窝沟封闭”?宝宝刚萌出的新牙上,有许多细小的深窝沟,容易沉积食物、细菌,进而引起蛀牙。通过窝沟封闭材料将牙面的窝沟覆盖,隔绝外部食物的沉积、细菌的侵入,起到预防龋齿的作用。孩子什么时候可以做“窝沟封闭”?“窝沟封闭”的最佳时机为牙齿完全萌出,且尚未发生龋坏的时候。乳磨牙3-4岁,第一恒磨牙(六龄齿)6-7岁,第二恒磨牙12-13岁。“窝沟封闭”的过程?孩子会痛吗?“窝沟封闭”是不破坏牙体组织的,只是将深窝沟封住,是无痛的操作过程,因此家长可以放心。做了”窝沟封闭“后就不会得蛀牙了吗?当然不是。”窝沟封闭“只是起到一个预防龋齿的手段,如果日常不注意饮食习惯,不注重刷牙,还是会得蛀牙的。因此,家长应降低孩子进食频率,监督孩子早晚刷牙并检查刷牙效果,必要时需要帮助孩子刷牙,确保刷牙后牙面光滑。推荐使用牙线,可以有效的预防邻面龋坏的发生哟。家长快看过来~~1. “窝沟封闭”一般只针对有深窝沟、没有龋坏的后牙进行的,待后牙牙冠完全萌出就可以带宝宝来做“窝沟封闭”啦。2. . 已有些城市开展了六龄齿的免费”窝沟封闭“的项目,家长可以按照学校安排带小朋友到指定的医疗单位进行”窝沟封闭“。也可以来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咨询就诊。3. 家长一定要记住,“窝沟封闭”并不是预防龋齿的“神器”!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好好刷牙,定期进行口腔检查才是拥有一口漂亮牙牙的硬道理!4. ”涂氟“治疗和”窝沟封闭“是不一样的哟,”涂氟“是让牙齿提高”自身免疫力“,”窝沟封闭“是让牙齿穿上一件”小盔甲“。两种治疗都是非常适合宝宝,也都是非常必要的。5.做了“窝沟封闭“的宝宝,也是需要定期复诊的哟。如果封闭剂脱落,是需要重新”封“上的。本文参考:[1]Beauchamp J,Caufield PW,Crall JJ,et al. Evidence-based clinical recommendations for the use of pit-and-fissure sealants:a report of the American Dental Association Council on Scientific Affairs[J]. J Am Dent Asso,2008,139 (3):257-268.[2]司燕,郑树国. 窝沟封闭防龋[J]. 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2012,10:582-587.本文来自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口腔医学中心“才子佳人”科普团队(本人为团队成员)
在我们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口腔医学中心的日常工作中常常会遇到因满口 “烂牙”前来就诊的小朋友。通过在接诊过程中与家长的沟通,我们发现有部分家长还是缺乏对孩子“蛀牙”预防的意识,甚至曾有家长向我们表示自孩子长牙后一直都没刷过牙。不得不说,孩子易患龋齿,一方面与孩子饮食习惯及乳牙牙体的结构特点等有关,另一方面,与家长缺乏对孩子龋齿预防的意识和指导有着很大的关系。针对每一个年龄段,采取恰当和有效的家庭口腔保健是十分必要的。胎儿期出生前,建议父母制定未来孩子的口腔保健计划。与孕期的母亲讨论孕期龈炎,口腔保健及新生儿口腔保健对于准父母非常有益。准备怀孕前,应先去口腔科进行全面的口腔检查,解决口腔内存在的问题,为怀孕期的口腔护理打下良好的基础。(只有妈妈口腔健康,才能吃麻麻香,生下健康的宝宝哟~)婴儿期 0-1岁在乳牙萌出之前清洁按摩牙龈将有助于建立一个健康的口腔生态环境且有助于牙齿萌出。即父母手指上缠上湿润的纱布轻轻地清洁孩子的牙齿和按摩牙龈组织。最简单的方式就是:父母可半抱孩子于胸前,一只手固定孩子,另一只手进行清洁,每天一次。不必使用牙膏,也不提倡使用。但可以用新型的、不含氟的牙齿和牙龈清洁剂。孩子第一次去口腔门诊检查最好安排在第一颗牙齿萌出的时间(约6个月时),最迟在孩子1岁前。此检查可详细了解孩子口腔情况,以及让孩子熟悉口腔治疗环境,减少牙科恐惧,同时可以给家长提供更多口腔维护建议,特别是家长本身就是易患龋人群,宝宝则更是需要“重点保护”。幼儿期 1-3岁从宝宝开始萌牙,就要开始刷牙啦,约3岁(具有正常含漱能力下)才可以使用含氟牙膏,防止吞咽。每次牙膏量为豌豆大小。此阶段是需要家长来完成的。刷牙姿势:1.膝对膝方式,一位家长固定孩子身体,另一位家长相对而坐刷牙(如下图),过程中尽量鼓励孩子。2.单人方式:家长于坐地板上,两腿前伸,孩子固定在两腿之间,头在家长大腿之间,胳膊和腿被家长小腿固定。同时可以开始教宝宝刷牙,让宝宝拿一把牙刷不放牙膏进行模仿。通过对婴儿进行口腔保健护理,您可以帮助他们预防龋齿,特别是能够阻止婴儿奶瓶龋(早期儿童龋)的发生。膝对膝方式这个阶段的宝宝,是易患龋时期,刷牙是必须的,同时,1岁的宝宝应该戒夜奶,戒奶瓶,习惯使用水杯和勺子,并且减少进食频率。最最最重要的是,睡觉前必须刷牙,必须刷牙,必须刷牙!!!(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家长一定要帮助孩子刷牙,刷完后的牙面上应该是光滑的,无任何食物残留的哟~学龄前期 3-6岁这个时期的孩子刷牙能力大大提升,但是仍需要家长监督保证效果,建议可以开始使用牙线清除两牙之间的嵌塞物。http://v.youku.com/v_show/id_XNDU0OTM4ODQ4.html#paction姿势:家长站孩子身后,头朝同一方向,孩子头靠家长的非优势胳膊,家长另一只手帮孩子刷牙。对易患龋病的孩子,可以在指导下使用氟凝胶和含氟漱口液。这个时期的孩子刷牙能力大大提升,但是仍需要家长监督保证效果,建议可以开始使用牙线清除两牙之间的嵌塞物。学龄期6-12岁家长责任变为监督,应保证刷牙时间和质量。可以在刷牙后使用菌斑染色剂检查,帮助孩子客观认识刷牙的重要性。此阶段含氟牙膏是必须的,可以增加使用牙线的频率。家长需要密切关注孩子们的口腔健康,这个时段的孩子,因为活泼好动,可能会造成牙的外伤。这个时期也是换牙的时期,建议3个月来口腔科进行检查。青少年期 12-18岁青少年存在逆反心理,且不能意识到口腔卫生的重要性,要培养自觉进行口腔保健能力。不良饮食习惯和青春期的激素的改变也增加了青少年患龋和牙龈炎症的危险。培养责任心,家长在接受孩子个性改变的同时,也要继续监督指导刷牙。定期口腔检查更是必要!这个时期,孩子基本已换牙完毕,咬合关系是这个时期需要密切关注的,新长出的牙釉质没有发育完全,牙根也没有发育完全,建议3个月来口腔科进行检查,及时去除菌斑以及进行咬合关系的检查,可以减少龋坏风险,建立正常的咬合。附BASS刷牙法教程(最有效的刷牙方法,家长和小朋友均适合)链接:http://v.youku.com/v_show/id_XNDU0OTM4ODQ4.html#paction附牙线使用方法链接:http://v.youku.com/v_show/id_XNDg2NTQ3NzQ0.html?from=y1.2-1-87.3.2-1.1-1-1-1-0本文来自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口腔医学中心“才子佳人”科普团队(本人为团队成员)链接:https://wx.qq.com/cgi-bin/mmwebwx-bin/webwxcheckurl?requrl=http%3A%2F%2Fmp.weixin.qq.com%2Fs%3F__biz%3DMzA4NTQzNjc5OA%3D%3D%26mid%3D400818543%26idx%3D1%26sn%3Da2000d5de71429e10f1544cc4bbc74d6%26scene%3D1%26srcid%3D1125bPZKh7GaUOrWzAGwotpw%23rd&skey=%40crypt_40c6d9e3_759eb3a7497a44dc3c51767a9e742160&deviceid=e692899908404797&pass_ticket=ivr0%252FxPg%252BKvonFlv%252BDUtod9UWuJ8cle7wmizaf5pn%252BtkYXuqwz7vudUDkwx960Ij&opcode=2&scene=1&username=@32ab0543fd707ffe70dbdd2565cdb157a10800b9ca60c788c252e7d8c1f71deb
什么是吮咬习惯?常见的吮咬习惯有吮指、咬唇、吮颊和咬异物。吮咬习惯常发生在婴儿时期,常常在哺乳时间之外或睡眠时吮吸手指,吮颊或吮唇等。婴幼儿通过吮吸感知这个世界。甚至在胎儿时期他们已开始吮吸手指。吮指习惯对牙齿和颌骨有害吗?大部分儿童在3岁左右停止吮咬,若持续吮咬则会对牙颌面产生不良影响。吮咬习惯引起的错合畸形包括由被咬物引起的局部畸形和由于肌力平衡破坏造成的其他牙颌面畸形。吮拇指拇指放在上下前牙之间可造成上前牙前突、下前牙内倾、前牙开合等。吮拇指开合吮指其他手指吮吸常引起下巴过度前伸,造成上下前牙切缘相对,甚至“地包天”。吮指反合吮咬唇咬上唇,下巴前伸,上前牙区唇肌张力过大,妨碍上牙弓前段发育,易形成“地包天”。咬下唇,常造成上前牙前突,形成“哨牙”。吮咬颊由于吮咬颊部,牙弓颊侧压力过大,妨碍牙弓宽度发育,易形成上下牙弓狭窄,牙列不齐。咬物如咬铅笔、咬衣服、啃指甲等,在咬物的位置上常呈局部小开合小贴士 如何阻止儿童的吮咬习惯?多数儿童随年龄增大,吮咬习惯自动停止。持续吮咬的儿童则需父母和儿童口腔医师的帮助。当小朋友能理解不良吮咬习惯带来的不良后果时,父母和儿童口腔医师需不断鼓励小朋友停止这种习惯。若仍然不起作用时,儿童口腔医师则会通过矫治器来阻断这些不良习惯。通常建议孩子的第一次口腔检查不超过2岁,同时,孩子的第一次正畸检查不应该超过7岁。这样,不仅能保证孩子口腔健康,更能确保孩子拥有健康甜美的微笑和自信。本文来源: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口腔医学中心“才子佳人”科普团队(本人为其团队成员)链接: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4NTQzNjc5OA==&mid=401008764&idx=1&sn=2d5fe30c0307e24d1e67d05627cc08e9&scene=1&srcid=1210v3P2EY497rgplZCnJrAu&key=ac89cba618d2d9762d80a98afd8735957d5ec2750e443559d5f7033407a62182c15c83e307d8a837eb9d9096d80d3764&ascene=1&uin=MTk4NTg3NzYyMQ%3D%3D&devicetype=webwx&version=70000001&pass_ticket=ivr0%2FxPg%2BKvonFlv%2BDUtod9UWuJ8cle7wmizaf5pn%2BtkYXuqwz7vudUDkwx960I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