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长觉得,孩子视力正常,就没问题了,真的是这样吗?还有的家长认为,孩子视力下降,配个眼镜就行了,就这么简单。真的是这样吗? 对于成年人来说,是可以的,但对于处于成长发育期的孩子来说,就没有那么简单了。 首先,孩子是在不断成长发育的,随着孩子年龄的不断增长(从3岁到12岁),其屈光度是不断变化的(从+2.50D向-2.0D变化)—从远视向近视变化。而这个过程中,视力在屈光度为0之前(远视)都表现为正常。而之后,如果眼轴继续增长,则会快速发生近视。就是说,如果只看视力的话,9岁前都是一样的1.0视力,无法看出儿童的屈光发育进程。只有通过睫状肌麻痹验光后获得的屈光度,才能真实反映儿童的屈光发育状态。 1. 建立儿童屈光发育档案,可以及时发现儿童“近视的苗头” 眼的正常生理发育是:随着眼球的发育,眼轴不断增长,屈光状态从远视向正视化发展。所以儿童保持适当的远视状态是一种近视保护机制,是预防近视的必要储备。如果眼周发育超前,提前吃完远视储备,虽然裸眼视力表达为正常(0.8以上),但随着眼球的继续发育和眼轴增长,近视将不可避免。随着眼球的发育和眼轴的继续增长,孩子以后很有可能发生近视。虽然目前没有发生近视,但家长就要立即重视起来,给孩子做好近视预防。 2.通过屈光发育档案可以详细了解近视的构成和发生原因 屈光不正是眼轴和角膜曲率“不符合正常比例” 的不同组合造成的。通过屈光发育档案可以分析近视的类型。以往验光常常只看眼球总的屈光状态,没有分析过近视的具体类型。多数也只采取了近视了就配镜的方法
近视儿童青少年在检查时,经常会被要求进行散瞳验光,散瞳是什么,为什么那么重要? 1.散瞳的重要性 散瞳又叫睫状肌麻痹,有的孩子在眼镜店只进行电脑验光发现了近视,但在医院散瞳之后却发现近视“消失”了,甚至变成了远视。这是因为散瞳药物麻痹了能控制晶状体调节的睫状肌,排除了眼睛调节功能对验光结果的影响,因此得出的度数更精准。 眼睛的调节功能让远近的事物都能看得清,儿童青少年的调节功能更加灵敏和强大,因此必须要进行散瞳排除调节影响。另外,根据孩子调节能力的强弱,散瞳又分为快散和慢散,需要使用不同强度的散瞳药物和不同的时间。 2.快散和慢散如何选择? 慢散需要滴三天散瞳药,然后再进行验光。快散所需的时间更短,12岁以上的孩子可以使用快散。但对于调节能力强或者年纪小的孩子,快散有时不能完全麻痹睫状肌,剩余的调节能力会影响验光的精准性,如果快散后发现孩子屈光度数不稳定,就要重新进行慢散。 此外,如果孩子有内斜视等特殊情况也要进行慢散,具体需要按照眼科医生的建议进行选择。对于成人来说,调节能力没那么强,一般使用快散就可以了。 3.散瞳有害吗? 有的家长担心散瞳会引起青光眼或对眼睛造成伤害,其实这是个误区。 散瞳是在安全情况下进行的,散瞳前医生会给孩子做详细的检查,例如眼压测量,如果有家族性的青光眼或者高眼压症是不建议散瞳的。当然部分孩子眼压高是自身角膜厚引起的,这种情况是可以散瞳的。 散瞳可以排除孩子的假性近视、弱视成分以及散光,确定真性近视的度数,并能一定程度的缓解眼睛疲劳。而散瞳后的畏光、看近模糊等情况,在药物失去作用后是可以恢复的。所以大家要正确的认识散瞳,在医生指导下散瞳是没有危害的!
爸爸妈妈,我今天上课的时候看不太清黑板了……” 听到这话,父母心里咯噔一下,又惊又怒,无奈。“孩子是不是近视了?近视的话得抓紧时间去配眼镜了。” 别急,当孩子第一次说他看不清东西,不一定要戴眼镜!因为你首先得区分出:孩子是真的近视了,还是假近视使的“障眼法”? 什么是“真”“假”近视? 假性近视,又称为调节性近视,顾名思义,假性近视实质上不是近视,可能是正视,也可能是轻度远视。但临床上,表现如近视那样。实质上是一种调节功能痉挛的一种功能状态。眼睛看近的时候,必须要调节,才能看得清楚。看得愈近,需要的调节也愈大。 而真性近视是由于先天或后天的因素而造成眼球前后径变长,平行光线进入眼内后在视网膜前形成焦点,引起视物模糊。其中,真性近视,又叫轴性近视,一般很难自我调整恢复。另一种还跟角膜的曲率有关系,在这里就先不做赘述啦。 如果不注意用眼,假性近视会很快朝着真性近视转变。 怎么区分“真”“假”近视? 判断孩子真性还是假性近视,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散瞳验光,散瞳后孩子看不清的症状消失了、视力变得很好,这是假性近视;如果散瞳后还是要戴上一副有度数的眼镜才能看清,就是真的近视了。 散瞳滴眼的药物其实就是睫状肌麻痹剂,通过药物麻痹睫状肌使之放松。如果验光还测出有度数,其实就说明睫状肌无法放松,就是真性近视。 这里再说一下快散和慢散,这个是有不同的,对于12岁以下的孩子,要阿托品散瞳三天。十二岁以上的孩子可以复方托吡卡胺快散瞳。 “假”性近视,要给孩子配眼镜吗? 如果孩子真的近视了,很遗憾,就要根据眼科医生的指导配戴眼镜。但如果只是假性近视——建议不!戴!眼!镜! 因为,区别于真性近视,假性近视的眼轴长度并没有伸长,眼球结构也还没发生变化。经过及时治疗和注意保护,睫状肌放松恢复功能,视力是可以恢复的。 假性近视如果配戴眼镜,可能会让情况越来越严重,甚至导致真性近视。 温馨提示 归根结底,爱护好自己的眼睛才是最重要的。定期做视力检查,适当调整学习、上网等用眼习惯,积极参加户外活动,保持充足的睡眠等,都能让我们的眼睛得到良好的保护。
弱视是一种常见的儿童发育性眼病,它的发病率在3%左右。在英文俚语里被叫做“懒惰的眼睛”(lazy eye),意思就是说,这只患病的眼睛很懒惰,不会主动去看东西。眼科医生对弱视的定义是:视觉发育期由于单眼斜视、未矫正屈光参差和高度屈光不正以及形觉剥夺引起的单眼或双眼最佳矫正视力对于相应年龄的视力,或双眼相差2行或以上,视力较低眼为弱视。 二、弱视儿童的异常表现? 1、孩子两只眼睛注视的方向不一样。尤其是出生6个月以内就发现“对眼”发生弱视的机会比较高。 2、孩子看东西时喜欢眯眼、偏头、看电视总是凑得很近。有些年龄很小的宝宝也会表现出对周围环境不感兴趣。3、患有形觉剥夺性弱视的宝宝眼睛外观上存在异常。比如宝宝的黑眼球中间白色的反光。 4、弱视的宝宝由于视力低下,对身体其他方面的发育也会造成影响。比如肢体活动不协调,左右不分,说话颠三倒四等。 5、还有一种情况是最让宝爸宝妈最头疼的,那就是部分弱视的宝宝只有一只眼睛视力不好。通常宝爸宝妈难以发现这些宝宝视力的异常。更多的宝宝单眼视力问题是在幼儿园、学校查体时发现的。因此,宝爸宝妈要平日留心观察,按时参加学校及医疗机构组织的体检筛查,保证同有学校、幼儿园的有效沟通,才能及时发现宝宝的视力问题。 三、哪些原因会引起弱视?弱视的发病率有3%。弱视其实是一个“结果”,它可以由不同的原因造成。我们常常把这些原因分成这么几类: 1、斜视性弱视所谓斜视是指注视东西时两只眼睛的方向不一致,尤其是在出生6个月以内发生的内斜视,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对眼”,那只经常偏斜的眼睛的视力发育通常会比较差。 2 、屈光不正性弱视我们的眼睛是非常精密的光学和神经系统,精确聚焦是视力发育的基础。出现高度屈光不正时,就像照相机无法聚焦,继而出现视觉功能发育受损。最常导致弱视的是高度远视和散光,这两种屈光不正会让宝宝看远处和近处的物体都不清晰,出现双眼矫正视力(戴上眼镜的视力)低下。 3、屈光参差性弱视所谓屈光参差,就是两只眼睛光学系统的焦距差别比较大,就像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焦距正常的眼睛有良好的视力,焦距异常的眼睛看到的物体是模糊不清的,两只眼睛看到的影像互相干扰,宝宝只好关闭了模糊眼的图像,造成弱视。 4、形觉剥夺性弱视儿童先天或外伤性白内障、上眼皮下垂遮盖大部分瞳孔或者有角膜混浊白斑,就像遮光窗帘挡住外面的阳光,把屋子变得漆黑一片,视网膜缺少了外界多姿多彩的物像刺激,视觉神经功能发育受到干扰。这种类型的弱视通常程度比较严重。很多白内障宝宝做了手术仍然视力很差,需要长期大量的弱视治疗。 四、弱视治疗的年龄限制?首先,弱视的治疗是宜早不宜迟,尽早发现,抓紧治疗,应该赶在视觉发育比较旺盛的阶段进行。科学家们的研究结果表明,人类宝宝的视觉功能在刚出生时还不完善,3岁前是视觉发育的关键期,7-8岁前是视觉发育的敏感期,12岁以上视觉发育的可塑性显著降低。那么是不是超过12岁,弱视治疗就没有希望了?很多年以前,有眼科医生发现没有正规治疗的单眼弱视患者在成年后好眼不幸受伤丧失了视力,不得不使用那只弱视的眼睛,慢慢可以看清楚东西了。我们也看到了不少13、14岁才发现弱视的孩子,经过积极治疗视力仍然可以有大幅度提高。虽然视觉发育有敏感期,但年龄大一点的宝宝也不要轻易放弃,积极治疗能够有很大帮助。 五、如何进行有效的弱视治疗? 弱视也是一种功能性疾病,通过在视觉发育关键期内的有效治疗,可以让视觉功能完全康复,超过这个阶段,效果就大打折扣了。弱视的治疗不能靠手术、靠吃药,关键是坚持配戴合适的眼镜和坚持不懈的弱视综合治疗。(一)佩戴合适的矫正眼镜。就像照相机的原理,戴上合适的矫正眼镜可以使物象清晰地聚焦在视网膜上。(二)遮盖治疗。通过眼罩、眼贴主动遮挡患儿健康眼,强迫其使用弱视眼看东西,以提高视力。 (三)压抑疗法。对于强烈抵触遮盖治疗的宝宝使用阿托品滴眼剂,滴在宝宝视力比较好的眼睛上,使用药物后,宝宝不能看清楚近处的东西,在看书、吃饭、玩玩具这些近距离活动的时候,弱视的眼睛开始启动工作,从而起到类似遮的作用。“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戴上遮盖的眼罩或者眼贴看上去"怪怪“的,尤其学龄期儿童会遭到同学或小朋友的嘲笑,令宝宝的自尊心受到伤害,从此拒绝遮盖治疗,压抑膜贴附在镜片上好像给窗户装上玻璃贴,既不影响宝宝的颜值,还能使视力模糊;而且,不同程度的弱视宝宝,可以选用不同规格的压抑膜,让好眼戴镜视力适当降低。 (四)视觉训练。如同用进废退的原理,弱视的眼睛需要充分的使用。进行精细训练,比如串珠子,玩“连连看”,“找不同”等游戏,这些活动让弱视的眼睛充分使用,可以达到提高视力的目的。部分宝宝视力提高到0.6左右会出现长时间停滞不前的情况,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平台期,这个时候更需要坚持进行有效刺激,有些宝宝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调整治疗方案。尤其是单眼弱视的宝宝视力康复后双眼间的使用仍然可以存在不同程度的不协调,存在融像和立体视功能低于正常的情况,需要进行视觉训练加以改善。
握笔姿势不正确的话,会很容易导致近视或者是斜视的出现,由于孩子握笔姿势不正确,就会出现距离比较近,而且姿势不正确,也会对斜视造成一些不好的影响,所以想要避免让孩子的眼睛出现问题,要给孩子养成一个良好的写字的习惯。 一般现在的孩子都会上幼儿园的,而且在上幼儿园之后就会慢慢的练习写字了,有的孩子在一开始练习写字的时候,总是会有一些不正规的握笔姿势或者是坐姿,这样就会给孩子造成一些不好的影响,那么,握笔姿势不正确会不会导致近视。 1,首先可以肯定的说,握笔姿势要是不正确的话,很容易就会造成近视的症状出现,因为孩子握笔姿势不正确,坐姿一般都是很不标准的,而且写字的时候总是会距离书本比较近,这样要是时间长的话,就会为近视埋下隐患的,等到孩子用眼更多的时候,就会很容易出现近视的症状,而且不正确的握笔姿势还会导致孩子斜视的出现,对孩子会有很不利的影响和副作用。 2,所以在孩子上幼儿园的时候,就要给孩子灌入已给正确的握笔姿势,这样才会避免让孩子过早的出现近视的症状,一定要规范孩子的握笔姿势和写字时候的坐姿,避免让孩子距离书本太紧了,而且老师和家长都要实时提醒孩子,不应该有不正确的握笔姿势和坐姿,这样就可以及时的预防孩子近视的出现了,而且定时给孩子测试视力也是很有必要的,要是有视力问题的话,还需要早发现早治疗。 3,一般孩子正确的握笔姿势多采取拇指与食指不相碰的姿势,要是大拇指与食指对捏或交叉的话,这样就是一些不正确的姿势,就会导致孩子的视力出现一些问题,会造成孩子的视力度数越来越深的,所以,采取错误姿势一定要及时的纠正,不可以放任孩子不好的握笔姿势保持下去,不然会不利于孩子的视力,还需要及时的矫正孩子不好的坐姿。 4.注意用眼持续时间和间歇。每次持续用眼时间不要超过45~60分钟,中间要休息15~20分钟。注意还要增加室外活动时间,可以户外羽毛球,乒乓球,篮球,足球等。 最后,想要预防孩子近视,就要时刻关注孩子的坐姿和握笔姿势,而且还需要避免让孩子长期食用精细食物,不然的话,也会很容易造成维生素和矿物质缺乏,导致近视的发生会更高一些,要让孩子粗细搭配比较好。
最近又接诊了青光眼被误诊的患者,好可怜。左眼眼球已经开始萎缩了,这次住院准备摘掉萎缩的眼球,植入义眼。今天简单询问了一下患者的病史,发现这是一个被耽误的患者。简单跟大家陈述一下: 患者有一点年纪了,很早的时候就主诉头痛,有的时候伴恶心,呕吐。多次就诊北京各医院(那个时候比较早了,眼科设备还不齐全,人们对眼睛也不重视)。都被当成神经内科的病来治疗。病人多次住神经内科,给予一些保守治疗,仍没有好转。最后,病人眼睛致盲,萎缩。白白的,要失去一只眼睛。好可惜。曾经在门诊上,也遇到过被误诊成偏头痛的青光眼。一来眼科就诊,我本能的就给查了眼压,结果,眼压极高。病人辗转多家医院看不好的疑难杂症,原来是我们眼科的青光眼。给病人用了降眼压的药后,病人头痛明显好转。病人的心情也好了很多。 今天要广泛的科普这个,不仅科普给广大老百姓,还要科普给非眼科的医生小伙伴儿们。请大家务必重视,诊断的时候,多考虑一个可能因素。利人利已。主要我们要对患者负责。 青光眼要系统详细的用专业知识讲,很庞杂,也比较复杂。我这里,为了让非专业的读者们明白,给大家通俗的讲其中之一:一种容易被误诊的。 一般病人的首发症状是头疼,是很痛的那种,有的时候,病人无法忍受,有的头痛还会伴随恶心呕吐症状。有的病人头痛还会伴随眼睛疼,但是因为太疼了,病人分不清到底是眼睛疼,还是头痛。很多病人就糊里糊涂的以为只是头痛了。直接就去了神经内科。神经内科的医生如果没有这方面的意识,病人这病就糊里糊涂的看不明白了,最后成了所谓的“疑难杂症”。有的病人,还会出现看东西模糊不清,有的病人会出现眼睛充血,红。这个时候,倒是好分辨了。 不管怎么样,今天特地说这件事,就是想让大家对青光眼,引起重视。头痛,如果一直看不好,请来眼科就诊,看看是不是得了青光眼了。 愿大家爱护好自己的眼睛,用心来发现这世界中,清明澄澈的美好。
门诊上经常遇到这样的患者,眼皮表面可以看到长了一个红色疙瘩,一摸就疼,发红,有的红疙瘩中间还有小黄尖儿,更严重一些的,就整个眼皮都肿起来了。这是什么情况呢?我给大家科普一个门诊上最常见的病:麦粒肿。俗称“针眼”。 麦粒肿是怎么形成的呢?我从中医的角度给大家讲一下,大家比较好理解.,一般就是“上火”了,很多时候跟平时喝水少,吃辛辣刺激食物比较多,或者脾气大,作息不规律有关系。这种病也不分人群,从小孩子到老年人,都会得。下面这张图片,是我其中一位病人的。它这种情况属于相对早期,还不算严重的。 这种病要怎么处理呢?对于一些轻症的患者这就是像以上图片的那样,没有破溃,肿物也不大。可以每天用湿热毛巾敷眼睛,利于脓肿吸收。如果破溃流脓了,需要医院眼科就诊,需要医生来处理。 最后再强调一点,很重要,很重要。一定要禁食辛辣刺激食物,禁烟酒。休息好。这个多病情的恢复很重要。 如果观察了一段时间,大概两周左右,还是不见明显的好转。那就需要门诊就医,排除其它病变。
在门诊上,会遇到很多这样的患者:一照镜子,猛然发现自己单眼的白眼球处一片红,患者们很是担心。忐忐忑忑的来就医。不疼不痒,没有异常分泌物。不挑人,从儿童到老年人,都会出现。这是怎么了呢?好恐怖呀! 出现这种症状,最常见的就是球结膜下出血了,我之所以科普这个病,是因为,这是一种看上去很恐怖,但其实不需要特别治疗的疾病。换句话说就是可以自愈。 首先先给大家科普一下什么叫球结膜下出血,我以我的一位患者为例来说一说。这是我其中一位患者。大家可以看到患者左眼球白色的地方,红了一片。那个白眼球呢,我们专业上叫巩膜,巩膜表面覆盖了一层很薄的结膜,这层结膜表面,有很多细小的静脉。这种出血,是因为细小静脉破裂导致的。一般出现在患者使劲揉眼睛,或者洗热水澡,或者坐过飞机后等等的情况。出现这种类似的情况,大家不要慌张,这是一种看上去很恐怖,但是其实没啥事的病。 临床上,我们给患者的建议是观察。这种出血会有一种变化的过程,先是红色的,慢慢变成黄色,再后来就自己慢慢吸收了。根据病人体质不同,吸收的时间从一周到两周不等。遇到一些年纪大的患者,我会加一些抗生素眼药水,以防感染。 最后强调一下,这样的处理方式,适用于健康的人群。也就是没有基础疾病,没有长期吃一些活血药物的患者。如果是一些有特殊疾病的患者,这就需要,来医院门诊就医,进一步详细看了。 疫情期间,北京各大三甲医院的眼科门诊还没有开诊,希望我这小小的科普,可以帮助到大家。祝大家抗疫成功。一起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