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癌的转移方式主要包括血行转移和淋巴转移。远处转移的常见部位包括肺脏、骨骼、肝脏等。若转移灶为单发可切除病灶,推荐在切除原发肿瘤病灶基础上进行转移灶切除,并可联合靶向药物治疗。若转移灶不可切除,推荐采用靶向药物治疗(透明细胞癌患者疗效较好)。对于出现淋巴结转移的患者,尚无明确的治疗推荐,手术切除、放疗等可能有效。
肾癌靶向药物是指靶向作用于特定肿瘤分子,起到抑制肿瘤细胞生长、促进肿瘤细胞凋亡作用的药物。目前临床应用的肾癌靶向药物主要包括激酶抑制剂(如舒尼替尼、索拉非尼)及mTOR受体抑制剂(如依维莫司)等。肾癌靶向药物主要应用于转移性肾癌患者的临床治疗。
骨骼是肾癌远处转移的常见部位。骨转移患者可出现转移部位持续性骨痛、病理性骨折等临床表现。骨转移较多发生于椎骨、肋骨及骨盆等部位。椎骨转移可能导致脊髓神经受累,进而出现肢体感觉、运动障碍等表现。骨转移患者实验室检查可能出现碱性磷酸酶水平升高。
肾癌术后手术伤口的并发症包括脂肪液化、伤口感染等,多于术后早期出现,可表现为伤口周围红肿、压痛、溢液等。术后一月出现的伤口不适,若排除上述表现,考虑可能与术中切口周围皮神经及肌肉损伤相关。伤口不适可表现为紧绷感、针刺样疼痛、麻木等,通常无需特殊处理,多数病人可自行缓解或减轻。
肾癌患者行肾部分切除术后复查过程中,若发现肿瘤局部复发,情况允许时应尽量采取患侧肾脏根治性切除。若肿瘤无法根治性切除,可选取姑息性切除、靶向药物治疗等综合治疗方案。复查过程中若发现肿瘤远处转移,若转移灶为单发可切除病灶,应争取尽量切除转移灶,并可联合靶向药物治疗。若转移病灶不可切除,则应用靶向药物治疗(透明细胞癌患者疗效较好)。
对于早期(局限性)肾癌患者,根治性切除手术后通常无需后续辅助治疗。对于局部进展性肾癌患者,应争取行根治性切除,术后是否需要辅助治疗及其疗效尚无定论。晚期(转移性)肾癌患者,若转移灶为单发可切除病灶,推荐在切除原发肿瘤基础上进行转移灶切除,并可联合靶向药物治疗(透明细胞癌患者疗效较好)。若转移灶不可切除,推荐采用靶向药物治疗。
肾癌通常分为局限型肾癌、局部进展型肾癌和转移性肾癌。局部进展型肾癌指伴有区域淋巴结转移、肾静脉或下腔静脉瘤栓、肿瘤侵及肾周/肾窦脂肪组织,且无远处转移的肾癌。局部进展型肾癌患者可能出现血尿、腰痛、腹部肿块等表现,或无明显临床症状。肾癌伴下腔静脉瘤栓患者还可能出现下肢水肿、精索静脉曲张、腹壁静脉曲张等表现。局部进展型肾癌患者应争取根治性切除肿瘤,术后是否需要辅助治疗及其疗效尚无定论。若无法达到根治性切除,可采取姑息性切除、靶向药物治疗等综合治疗方案。
腰痛为肾癌患者常见症状之一。腰痛症状可能与以下几方面原因相关:1、肿瘤生长过程中牵拉肾脏被膜所致;2、肿瘤内部坏死出血所致;3、尿中血块堵塞输尿管引起肾绞痛;4、肿瘤侵犯周围脏器所致,如腰大肌、脊椎等。
早期肾癌患者多无临床症状。随着肿瘤进展,肾癌患者可能出现血尿、腰痛、腹部肿块等表现。转移性肾癌患者可无明显临床症状,或表现为转移灶相关症状,如咳嗽(肺转移)、骨痛(骨转移)等。部分肾癌患者可出现副肿瘤综合征,表现为发热、高血压、贫血、红细胞增多症、高钙血症、高血糖、血沉增快、恶病质、神经肌肉病变、淀粉样变性等改变。
2021年初,3期临床研究CheckMate -274的临床研究结果公布:纳武利尤单抗辅助治疗高复发风险肌层浸润性尿路上皮癌术后患者,在所有随机人群和PD-L1表达≥1%患者中均达到主要研究终点,可显著改善患者无病生存期(Disease-free survival,DFS)。CheckMate -274研究是评估免疫治疗作为肌层浸润性尿路上皮癌辅助治疗,并取得阳性结果的首项3期临床研究。 CheckMate -274旨在评估纳武利尤单抗对比安慰剂用于根治手术后高复发风险肌层浸润性尿路上皮癌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患者无论术前有无接受过新辅助治疗均可入组。研究共入组709名高危肌层浸润性尿路上皮癌患者(顺铂新辅助化疗后ypT2-T4a或N+患者;未接受新辅助化疗且不能耐受/拒绝顺铂辅助化疗的pT3-4a或N+患者),按1:1随机分配至纳武单抗组和安慰剂组,该研究主要终点是所有随机患者和肿瘤PD-L1表达≥1%患者的无病生存期(DFS)。 研究结果显示,在所有随机人群中,接受纳武利尤单抗的治疗组中位DFS(21.0个月)与安慰剂对照组中位DFS (10.9个月)相比延长近一倍,风险降低30%。在PD-L1表达≥1%的患者中,纳武利尤单抗将疾病复发或死亡风险降低47%。 在此项研究中,纳武利尤单抗的安全性特征与其既往在其他实体瘤临床研究报道的安全性特征一致。接受纳武利尤单抗或安慰剂治疗的患者中发生与治疗相关的不良事件(TRAEs)的比例分别为77.5%和55.5%,3级或4级TRAEs的发生率分别为17.9%和7.2%。 CheckMate-274是目前首个证实免疫治疗在肌层浸润性尿路上皮癌辅助治疗中有效性的研究,并在所有随机人群和PD-L1表达≥1%人群均取得阳性结果。这对于那些肾功能减退,不能耐受顺铂方案辅助化疗的患者,具有重要实际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