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佳节,朋友圈总是被各路美食刷屏,刷圈能刷到垂涎三尺。然而,节后的朋友圈又是另一番景象:「生命不息,减肥不止」、「要么瘦、要么死」一系列减肥标语又占据了朋友圈的半壁江山,接下来的一段时间不乏有每日打卡健身或是轻断食减肥者,但能够坚持下来的却寥寥无几。 随着人们对肥胖的逐渐认识以及女性对美的追求,各种专业及非专业减肥机构遍布城野,各种各样的减肥方法也层出不穷。相信减肥人士都或多或少对时下最火的「生酮饮食」减肥法有所了解。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生酮」减肥为哪般? 什么是「生酮饮食」? 顾名思义,「生酮饮食」就是吃进去的食物主要产生酮体而非葡萄糖,而酮体是脂肪代谢的中间产物,因此,不难理解,生酮饮食是一类以高脂肪、低碳水化合物为主的饮食方案。 经典的生酮饮食能量配比为 90% 脂肪、8% 蛋白质、2% 碳水化合物,这种饮食方式最早由美国 Wilder 医师提出,起初用于治疗儿童难治性癫痫,现已逐渐被应用到糖尿病、肥胖、多囊卵巢综合征及肿瘤等多个领域。 依据生酮饮食原则目前衍生出各种改良版,这些改良版只是三大营养物质能量配比的些许差异,但应用更加灵活也更容易被人们接受。 生酮饮食减肥原理? 众所周知,人在禁食一段时间后,机体会消耗脂肪产生酮体来供能。 简言之,生酮饮食的原理则是模拟人饥饿状态下的能量代谢方式,即通过调整饮食结构使身体的供能物质由葡萄糖逐渐转变为酮体,从而达到燃烧脂肪的目的。同时,这种低碳水饮食能够减少刺激胰岛素的释放,从而降低脂肪的合成。此外,酮体本身能够抑制食欲,从而减少总热量的摄入,也有助于体重减轻。 有何不良反应? 生酮饮食整体来说相对安全,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头晕、乏力、睡眠不佳、便秘等不适,也就是俗称的「酮流感」,但这些不适一般持续数天到数周后会逐渐消失。从天然食品中摄取蛋白质而非直接使用纯化的蛋白产品有助于确保适当摄入钠、钾、镁等微量元素,可以帮助缓解这些症状。 此外,生酮饮食还可能造成脂质代谢异常、肾结石、低蛋白血症、发育延迟等长期不良反应。但研究表明这些不良反应也会随着饮食干预的终止而恢复。 如何正确应用? 这种可以通过「吃」来减肥的方式,想必会让很多人蠢蠢欲动。但是,需注意:生酮减脂效果明,使用不当危害大。对于真正需要减肥人士须通过专业临床医师及营养师共同评估排除其他慢性病及禁忌症,制定合理膳食方案后方可实施,实施过程中也要遵嘱监测。而对于单纯为了追求美感的非肥胖女性还是建议合理饮食联合适当运动,而非盲目跟风。 总而言之,若想减肥易,方法要选对,生酮减肥可与否?只有大夫说了算。
什么是糖尿病? 糖尿病是一种当您的血糖(也称为血糖)过高时发生的疾病。血糖是您的主要能量来源,来自您所吃的食物。胰岛素是一种由胰腺产生的激素,可帮助食物中的葡萄糖进入细胞,以获取能量。有时您的身体无法产生足够的胰岛素,或者没有充分利用胰岛素。葡萄糖会留在您的血液中,不会到达您的细胞。 随着时间的流逝,血液中的葡萄糖过多会导致健康问题。尽管糖尿病无法治愈,但是您可以采取措施控制糖尿病并保持健康。 有哪些不同类型的糖尿病? 糖尿病最常见的类型是1型,2型和妊娠糖尿病。 1型糖尿病 如果您患有1型糖尿病,则您的身体不会产生胰岛素。您的免疫系统攻击并破坏胰腺中产生胰岛素的细胞。尽管可以在任何年龄出现,但通常都在儿童和年轻人中诊断出1型糖尿病。1型糖尿病患者每天需要服用胰岛素才能维持生命。 2型糖尿病 如果您患有2型糖尿病,则您的身体无法很好地制造或使用胰岛素。您可以在任何年龄(甚至在儿童时期)患上2型糖尿病。但是,这种类型的糖尿病最常见于中老年人。2型糖尿病是最常见的糖尿病。 妊娠糖尿病 某些孕妇怀孕后会发展妊娠糖尿病。大多数时候,这种糖尿病会在婴儿出生后消失。但是,如果您患有妊娠糖尿病,那么以后生活中罹患2型糖尿病的机会就更大。有时在怀孕期间诊断出的糖尿病实际上是2型糖尿病。 其他类型的糖尿病 较不常见的类型包括单基因糖尿病,这是糖尿病的遗传形式,与囊性纤维化相关的糖尿病。 糖尿病有多普遍? “2010年中国慢病监测糖尿病专题调查(报告题目:中国成人糖尿病流行与控制现状研究)”, 该研究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全国疾病监测系统的162个监测点基础上开展(覆盖中国大陆31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选取≥18岁人群98658人。主要结果为,中国成人糖尿病患病率为11.6%,糖尿病前期人群达50.1%。 谁更有可能患上2型糖尿病? 如果您年龄在45岁或以上,有糖尿病家族史或超重,则您更有可能患上2型糖尿病。缺乏运动,种族和某些健康问题(例如高血压)也会影响您患上2型糖尿病的机会。如果您患有前驱糖尿病或怀孕时患有妊娠糖尿病,您也更有可能患上2型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会出现哪些健康问题? 随着时间的流逝,高血糖会导致诸如 心脏病 行程 肾脏疾病 眼睛问题 牙齿疾病 神经损伤 脚部问题 您可以采取措施降低罹患这些与糖尿病相关的健康问题的机会。
糖尿病有哪些症状? 什么原因导致1型糖尿病? 什么原因导致2型糖尿病? 什么原因导致妊娠糖尿病? 还有什么会导致糖尿病? 糖尿病有哪些症状? 糖尿病的症状包括 口渴和排尿增加 饥饿加剧 疲劳 模糊的视野 脚或手麻木或刺痛 不愈合的疮 无法解释的体重减轻 1型糖尿病的症状可以在几周内迅速开始。2型糖尿病的症状通常会在数年的时间内缓慢发展,并且可能非常轻微,以至于您甚至都不会注意到它们。许多2型糖尿病患者没有任何症状。有些人直到患有与糖尿病有关的健康问题,例如视力模糊或心脏病,才发现自己患有这种疾病。 什么原因导致1型糖尿病? 当您的免疫系统(抵抗感染的人体系统)攻击并破坏胰腺的胰岛素生成β细胞时,就会发生1型糖尿病。科学家认为1型糖尿病是由可能触发该疾病的基因和环境因素(例如病毒)引起的。 什么原因导致2型糖尿病? 2型糖尿病 也是最常见的糖尿病,由多种因素引起,包括生活方式因素和基因。 如果您缺乏体育活动,超重或肥胖,则更容易患2型糖尿病。额外的体重有时会导致胰岛素抵抗,这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很常见。体内脂肪的位置也有所不同。腹部多余的脂肪与胰岛素抵抗,2型糖尿病以及心脏和血管疾病有关。 2型糖尿病通常始于胰岛素抵抗,即肌肉,肝脏和脂肪细胞不能很好地利用胰岛素的状况。结果,您的身体需要更多的胰岛素来帮助葡萄糖进入细胞。首先,胰腺会产生更多的胰岛素,以跟上增加的需求。随着时间的流逝,胰腺无法产生足够的胰岛素,血糖水平也会上升。 与1型糖尿病一样,某些基因可能使您更容易患2型糖尿病。该病倾向于在家庭中传播,在以下种族/族裔人群中更常见: 非洲裔美国人 阿拉斯加原住民 美洲印第安人 亚裔美国人 西班牙裔/拉丁裔 夏威夷原住民 太平洋岛民 基因还可以通过增加人超重或肥胖的趋势来增加2型糖尿病的风险。 什么原因导致妊娠糖尿病? 科学家认为,妊娠糖尿病是在怀孕期间发展的一种糖尿病,是由怀孕的荷尔蒙变化以及遗传和生活方式因素引起的。 胰岛素抵抗 胎盘产生的激素会导致胰岛素抵抗,在怀孕后期的所有女性中都会发生。大多数孕妇可以产生足够的胰岛素来克服胰岛素抵抗,但是有些不能。当胰腺不能产生足够的胰岛素时,就会发生妊娠糖尿病。 与2型糖尿病一样,额外体重与妊娠糖尿病有关。超重或肥胖的妇女在怀孕时可能已经具有胰岛素抵抗。怀孕期间体重增加也可能是一个因素。 荷尔蒙变化,体重增加和家族病史都可能导致妊娠糖尿病。 基因和家族史 有糖尿病家族史的女性更有可能患妊娠糖尿病,这表明基因发挥了作用。基因还可以解释为什么这种疾病在非裔美国人,美洲印第安人,亚洲人和西班牙裔/拉丁美洲人中更常见。 还有什么会导致糖尿病? 遗传突变,其他疾病,对胰腺的损害以及某些药物也可能导致糖尿病。 基因突变 单基因糖尿病是由单个基因的突变或变化引起的。这些变化通常是通过家族传播的,但有时基因突变会自行发生。这些基因突变中的大多数会通过使胰腺的胰岛素制造能力降低而导致糖尿病。单基因糖尿病最常见的类型是新生儿糖尿病和年轻人的成熟期糖尿病(MODY)。新生儿糖尿病发生在生命的头6个月。医生通常在青春期或成年早期诊断出MODY,但有时直到生命的晚期才诊断出该病。 胰腺囊性纤维化会产生粘稠的粘液,从而导致胰腺瘢痕形成。这种疤痕可以防止胰腺产生足够的胰岛素。 血色素沉着症会导致人体储存过多的铁。如果不治疗,铁会积聚并损害胰腺和其他器官。 激素疾病 一些激素疾病会导致人体产生过多的某些激素,有时会导致胰岛素抵抗和糖尿病。 当人体产生过多的皮质醇(通常称为“压力激素”)时,就会发生库欣综合症。 当人体产生过多的生长激素时,就会发生肢端肥大症。 当甲状腺产生过多的甲状腺激素时会发生甲状腺功能亢进。 胰腺受损或脱落 胰腺炎,胰腺癌和创伤都可能损害β细胞或使其无法产生胰岛素,从而导致糖尿病。如果切除受损的胰腺,由于β细胞的丢失将发生糖尿病。 药品 有时某些药物会损害β细胞或破坏胰岛素的工作方式。这些包括 烟酸,一种维生素B3 某些类型的利尿剂,也称为水丸 抗癫痫药 精神科药物 治疗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的药物 某些用于治疗肺炎的药物 糖皮质激素——用于治疗炎症性疾病的药物,例如类风湿性关节炎,哮喘,狼疮和溃疡性结肠炎 抗排斥药,用于帮助阻止人体排斥移植器官 他汀类药物是降低LDL(“不良”)胆固醇水平的药物,可以稍微增加您患糖尿病的机会。但是,他汀类药物可帮助您预防心脏病和中风。因此,服用他汀类药物的强大优势超过了患糖尿病的几率。 如果您服用这些药物中的任何一种并且担心它们的副作用,请与您的医生交谈。
您可能会担心患有糖尿病意味着没有您喜欢的食物。好消息是您仍然可以吃自己喜欢的食物,但是您可能需要少吃一些。您的医疗团队将帮助您制定符合您需求和喜好的糖尿病餐饮计划。 糖尿病饮食的关键是要按照饮食计划中的规定,食用食物组中的各种健康食品。 食物组是 蔬菜 非淀粉类:包括西兰花,胡萝卜,青菜,辣椒和西红柿 淀粉状的:包括土豆,玉米和青豆 水果-包括橙子,甜瓜,浆果,苹果,香蕉和葡萄 谷物 -一天中至少有一半的谷物应该是全谷物 包括小麦,大米,燕麦,玉米面,大麦和藜麦 蛋白 瘦肉 去皮的鸡肉 鱼 蛋 坚果和花生 干豆和某些豌豆,例如鹰嘴豆和豌豆 肉类替代品,例如豆腐 乳制品-脱脂或低脂 牛奶或无乳糖牛奶(如果您患有乳糖不耐症) 酸奶 起司 多吃对心脏有益的脂肪的食物,这些食物主要来自这些食物: 在室温下呈液态的油,例如芥花菜子油和橄榄油 坚果和种子 对心脏有益的鱼,例如鲑鱼,金枪鱼和鲭鱼 鳄梨 烹调食物时,请使用植物油代替黄油,奶油,起酥油,猪油或人造黄油。 选择健康的脂肪,例如坚果,种子和橄榄油。
目前临床上使用的双胍类药物主要是盐酸二甲双胍。双胍类药物主要药理作用是通过减少肝脏葡萄糖的输出和改善外周胰岛素抵抗而降低血糖。许多国家和国际组织制定的糖尿病指南中推荐二甲双胍作为2型糖尿病患者控制高血糖的一线用药和联合用药中的基础用药。临床试验显示,二甲双胍可以使HbA1c下降1%-2%,并可使体重下降。在UKPDS试验二甲双胍还被显示可减少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心血管事件和死亡。单独使用二甲双胍类药物不导致低糖,但二甲双胍与胰岛素或促分泌剂联合使用时可增加低血糖发生的危险性。二甲双胍的主要副作用为胃肠道反应。服药时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加是减少不良反应的有效方法。双胍类药物罕见的严重副作用是诱发乳酸性中毒。因此,双胍类禁用于肾功能不全[血肌酐水平男性>1.5mg/dl,女性>1.4mg/dl或肾小球滤过率<60ml/(min/1.73m*2)]、肝功能不全严重感染缺氧或接受大手术的患者。在作造影检查使用碘化造影剂时,应暂时停用二甲双胍。
近30年来,我国糖尿病患病率显著增加。1980年全国14省市30万人的流行病学资料显示,糖尿病的患病率为0.7%。1994-1995年间进行了全国19省市21万人的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25-64岁年龄段的糖尿病患病率为2.5%(人口标化率为2.2%),IGT为3.2%(人口标化率为2.1%)。 最近10年糖尿病流行情况更为严重。2002年全国营养调查的同时进行了糖尿病的流行情况调查。该调查利用空腹血糖>5.5mmol/L作为筛选指标,高于此水平的人作OGTT试验。在18岁以上的人群中,城市的糖尿病患病率为4.5%,农村为1.8%。城市中年龄在18-44岁,45-59岁及60岁以上的糖尿病患病率分别为2.96%、4.41%和13.13%,而农村相应年龄段的则分别为1.95%、0.98%和7.78%。2007—2008 年,在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组织下,全国14个省市进行了糖尿病的流行病学调查。通过加权分析,考虑性别、年龄、城乡分布和地区差别的因素后,估计我国20岁以上的成年人糖尿病患病率为9.7%,中国成人糖尿病总数达9240万,其中农村4310万,城市4930万左右。我国可能已成为世界上糖尿病患病人数最多的国家。 需要指出的是,这几次的调查方法和诊断标准是不一致的,如1997年后糖尿病诊断的空腹血糖切点从≥7.8mmol/L改为≥7.0mmol/L。因此,如果采用最近的诊断标准,表中前3次的调查结果患病率是被低估的。在调查方法上,前4次的都是通过筛选高危人群后再进行糖耐量试验的。1980年是采用尿糖阳性加餐后2h血糖进行100g葡萄糖的OGTT试验。1986和1994年的调查则是用2h血糖筛选高危人群,包括了部分2h血糖相对正常的人群(2hPG≥6.7mmol/L),2002年则是用空腹血糖进行筛选。筛选方法不同可能导致患病率估计的偏差,如尿糖敏感性低、用空腹血糖筛选可能遗漏空腹血糖正常的IGT或糖尿患者群;而用餐后2h筛选高危人群的方法,可能遗漏空腹血糖受损的患者。2007—2008年完成的全国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采用自然人群OGTT试验来调查糖尿病的患病率,可能更准确地反映了我国糖尿病和糖尿病前期的流行情况。 目前,我们还缺乏有代表性的1型糖尿病患病率和发病率的研究。根据推算,我国糖尿病总体人群中1型糖尿病的比例应小于5%。上述几次调查结果是糖尿病的总体的情况,其中包括了1型糖尿病患者。
胃转流(GBP)手术——糖尿病新型外科疗法,通过改变食物流经途径,消除胰岛抵抗,改变胰岛组织的生存环境达到治愈糖尿病的效果,目前国内少数省份武警医院开展此手术,关于胃转流(GBP)手术的谈论备受人们关注。胃转流手术 - 胃转流(GBP)手术起源胃转流手术即GBP手术,起源于上世纪50年代欧美发达国家。当时众多受时尚审美观影响的肥胖患者要求手术减肥。手术方式就是最原始的胃转流术。美国爱荷华大学临床观察发现肥胖病患者术后Ⅱ型糖尿病病情明显改善,血糖稳定到正常水平,但这一现象并未引起重视。直到1998年,美国东卡来罗纳大学医学院在世界著名的医学杂志报道了胃转流减肥手术30年的随访研究结果,再次证明胃转流减肥手术后肥胖患者糖尿病病情改善的这一事实,此时才引起学术界的高度重视。国际糖尿病中心联合多国专家对糖尿病的胃转流(GBP)手术进行深入研究,胃转流(GBP)手术因此迅速应用于临床,并对手术逐步改进,至此胃转流(GBP)手术的主要受益对象也由肥胖症患者转向Ⅱ型糖尿病患者。经20多年全世界多国学者的潜心研究和临床实践,技术已完全成熟。 胃转流手术 - 胃转流(GBP)手术原理: 该原理已经从分子生物学的角度基本阐明:即肠道神经内分泌学说。 胃转流(GBP)手术示意图正常情况下食物经过胃、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并被消化吸收。胃转流手术在未切除任何组织或器官的情况下,通过胃部分阻断、胃肠吻合、肠肠吻合等改变了食物的生理流向。 术后消化道分为两个区域: 一、食物转流区:指远端的胃、十二指肠及部分近段空肠。在这部分消化管腔里面,有大量的K细胞在黏膜上分布,只要一经过食物刺激,K细胞就分泌大量的细胞因子,这些细胞因子统称为胰岛素抵抗因子,使人体产生胰岛素抵抗,这就是糖尿病形成的最初始的原因。如果做了转流,上消化道不再接受食物刺激,K细胞分泌这些胰岛素抵抗因子就消失,身体的胰岛素抵抗现象就减弱,这样把糖尿病的始发原因去掉了。 二、食物流经区:即近端胃、远段空肠及回肠,这段消化道提前接纳未消化或未完全消化的食物,导致内分泌调节肽(PYY)、GP1等一些细胞因子的分泌增加。这些细胞因子有以下共同的作用:a:直接降血糖;b:减少胰岛细胞凋亡的速率;c:可以通过“肠道--胰岛轴”增加了胰岛素的敏感性,同时促进胰岛素分泌,减少胰岛凋亡并使之增殖,刺激胰岛细胞增值;d:保护胰岛细胞不受糖毒性和其它炎症的危害。这样导致胰岛细胞凋亡的病因也被去掉。 胃转流手术 - 胃转流(GBP)手术效果: 世界卫生组织(WHO)公布的治愈标准为:在未进行严格的饮食限制,停用包括胰岛素在内的任何降糖药物的情况下,血糖控制在空腹血糖7.1mmol/l,餐后2小时血糖11.1mmol/l以下。 胃转流手术治疗糖尿病立竿见影的效力: 胃转流(GBP)手术简便快捷,手术时间1个多小时,而且创伤小,恢复快,风险低。更重要的是一般手术后半个月内,患者的血糖便开始下降直至正常。 胃转流手术治疗糖尿病的长期效力: 据资料观察,该手术在国外已开展20多年,术后的病人没有发现远期的并发症。手术只是为了减少食物对胃和十二指肠的刺激,整体的消化功能并没有改变,所以不会出现营养不良、饮食不畅的情况。相反,因血糖正常,患者伴有的一系列的并发症得到了很好的康复。比如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足、糖尿病皮炎、糖尿病性功能障碍、高血压、高血脂等都逐渐痊愈。杜绝了严重并发症的发生,避免了致残、致死情况的出现。 胃转流手术 - 胃转流(GBP)手术风险: 胃转流(GBP)手术其风险系数大致等同于其他腹部中等手术,比如:肠道吻合术。手术时间1个多小时,创伤小,恢复快,风险低。 胃转流手术 - 胃转流(GBP)手术禁忌症: 1、糖尿病晚期、胰岛功能衰竭者、自身免疫性糖尿病(LADA) 2、严重器质性疾病(冠心病、脑梗塞、肾衰、心衰、严重高血压等)不能耐受手术者; 3、胃肠道功能紊乱、中重度糖尿病性胃轻瘫; 4、年龄>65岁(并非绝对,主要根据身体一般情况及胰岛残余功能的情况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