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大学第二医院眼底病科李亚萍: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是视神经的营养血管发生急性循环障碍所致。高血压、动脉硬化、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急性血压下降等为常见原因。常双眼受累,先后发病。表现为突然视力下降。早期视乳头水肿轻度呈淡红或灰白色,多局限视乳头某一象限,可伴有小出血点。视野缺损常与生理盲点相连。治疗:1、针对病因治疗;2、扩血管、复方樟柳碱、营养神经、降低血粘滞度、降眼压治疗;3、近来主张发病后可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
视网膜从眼球壁脱落下来时,我们称之为视网膜脱离。高度近视导致视网膜脱离的原因有四点:1、由于眼球不但变大变长—巩膜不断扩张,而视网膜发育成熟后其面积是固定的,随着眼球外壁巩膜的扩张,视网膜会被拉得越来越薄,菲薄的视网膜容易撕裂,导致视网膜裂孔,从而产生裂孔性视网膜脱离。2、高度近视眼与遗传关系密切,其周边的玻璃体视网膜往往发育有异常,如视网膜变性、玻璃体斑等。3、玻璃体液化,液化的玻璃体运动时的回旋力及残留的玻璃体牵拉也是视网膜脱离的原因之一。4、高度近视由于巩膜不断变薄,眼球越来越大,后葡萄肿也越来越明显,同时由于玻璃体的液化、变性,使视网膜前产生增殖膜。视网膜前膜及玻璃体黄斑牵拉产生向心或环形牵拉,葡萄肿及进行性巩膜延伸产生向外扩张力,这两种不同方向力的存在,产生牵拉,在后极部可以产生局部牵拉性视网膜脱离。高度近视眼平时应注意些什么?1、尽量避免近视加深:平时看书注意姿势及阅读的距离,看书不能持续太长时间,每45分钟应让眼睛休息15分钟。控制看电脑、手机时间,不要让眼睛过度疲劳。尤其是游戏机、手机。鼓励患者多参加室外活动,多看树木、花草等绿色植物,患者应走出楼群,在视野开阔处极目远眺。2、合理均衡饮食:目前对高度近视没有特效药,合理饮食尤为重要。3、定期找医生检查:如果家人有高度近视眼、视网膜脱离,应增加看医生的频率,如没有特殊情况,一年至少检查一次眼底。根据医生的检查觉得是否做眼底的激光预防治疗。4、适当运动:避免头部的冲撞运动,如跳水、足球运动、篮球运动等。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病因及发病机制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是玻璃体和视网膜共同参与的病理过程。由于视网膜萎缩变性或玻璃体牵引形成视网膜神经上皮全层裂孔,玻璃体对孔缘的牵引,因变性而液化的玻璃体经裂孔进入视网膜下形成视网膜脱离。临床表现 高度近视、无晶体眼、视网膜格子样变性以及有眼外伤史等易患视网膜脱离。患者发病初期眼前多有漂浮物、闪光感或幕样遮挡等症状,随着脱离范围扩大波及黄斑部,则视力不同程度地下降,直至仅存光感。脱离的视网膜呈灰白色隆起,起伏不平,均有视网膜裂孔存在。诊断: 根据患者主诉和眼底 视网膜灰白色隆起,并发现视网膜裂孔,诊断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并不困难。超声扫描也有助于诊断。治疗: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宜尽早手术治疗,手术方法包括巩膜扣带术以及玻璃体手术等。视力预后与术前黄斑是否脱离、脱离时间长短密切相关。黄斑未脱离或脱离1周以内,术后有望恢复较好的视力,黄斑脱离超过1个月,术后视力不易完全恢复。本文系田蓓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