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形外科作为医学的一个专业,分为修复重建外科和美容外科两大部分,是给那些先天或者后天原因导致外貌不完美的人做手术,包括修复缺损、矫正畸形、改善外形等,将他们“整”得美一点,再美一点。我是一个整形外科医生,几乎每天都在面对各种各样的求美者。虽然他们每个人对美的想法都有不同,但无一例外的是,他们都有一颗爱美的心。医美行业鱼龙混杂,不少求美者也会因为网络上的报道和言论暂时迷失自己,想让自己变得像某某一样。但要知道,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即使是整形,我们也要在贴合自身的条件下去进行,不能盲目、跟风。所以,这个时候,作为我们整形医生,就是好好倾听求美者诉求,然后站在专业的角度分析其合理性,最终给出适合的意见。我们整形外科医生也是医生,求美者的人身安全是永远放在第一位的,一切的基础也都是建立在安全上的,我们不能因为不切实际的要求,越过底线。一位患者小朋友给我和同事画的画△我在开了微博之后,平常会发一些自己的一些案例和跟求美者的一些互动。在这里,我想说两点给各位求美者:一是有很多求美者在接触整形之前对其一无所知,所以,我觉得我们整形医生真的很有必要需要一些平台来科普一些东西,尤其是现在这个时代,可以让我们在网络上和求美者们一起交流学习、促进沟通。二是感谢你们可以让我在这些平台上分享你们的案例和一些沟通截图。谢谢你们的信任,你们的信任可以让更多人看到真真切切的整形手术,这也让大家对整形有更加深的认识,而且,良好的医患关系真的对我们工作真的有很大的帮助!患者送了两大袋零食△互联网时代,网络方便了医患之间的沟通,也让很多人从原来觉得整形遥不可及到现在可以对医生畅所欲言。但有些问题确实可以在网上就可以得到解答,而像价格和一些手术,却并不能因为沟通之后就可以做手术了,这也是为什么我一直强调面诊的意义:只有面对面的沟通,才能知道你目前真正需要的是什么,才能为后续的手术方案进行设计。参加第一届颅颌面外科培训班△人是要进步的,进步需要一直不断的学习。整形也是这样,时代已经不同往日,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会去了解整形、接受整形,这促使了整个行业的发展,很多新的知识和技术都需要我去学习。因此我也会参加一些整形相关活动,可以和更多同仁分享自己对整形的看法,这样在有新的收获的同时也可以反思自己的不足。最近参加的第二届颅颌面外科培训班△这一次我开通了微信公众号,希望通过这个平台,可以帮助到更多想要整形或者想要了解整形的人。我会不定时的在这里更新一些案例和科普文章,有意向的求美者也可以直接从这里向我预约面诊。用心对待,保持求知。很多人对自己的外表不满意,导致自己内心很自卑,放大了对自己的不认同。我们在面对他们的时候,是治愈更是塑造,变得更美是医生和求美者共同努力的结果,我会用心对待每一位求美者,帮助他们变成更好的自己。
自体脂肪稍微对整形美容有点了解的人对自体脂肪都不陌生,顾名思义,自体脂肪就是自身的脂肪组织,来源有肚子、大腿、腰,也有上臂和后背的,取决于每个人的脂肪分布特点;用在很多地方,如面部、胸、臀等。PRPPRP也是从自己身上采集的,从静脉抽血30ml后提取,主要功效是可以提高脂肪的存活率,可以改善肤质,纯的PRP可以注射到真皮层,改善面部细纹及提亮肤色。面部不对称有的是天生的偏颌畸形,有的是综合征的一部分表现,如第一二腮弓综合征、半侧颜面萎缩。案例:
随着人的年龄的增加,眼周老化逐渐加重,上眼皮表现为松弛下垂,导致原来的双眼皮消失,眼裂变小,三角眼等情况,如果通过手术矫正,可以使人看起来年轻5岁左右,对面部状态的改善特别明显。手术方法:于眉毛下缘适量切除一条皮肤,如果上眼皮臃肿,可以同时去除部分脂肪组织,切口进行精细缝合,包扎固定。术后处理及恢复:术后1天换药,6天拆线,大概2周消肿,切口早期有红硬的表现,恢复6个月,剩余一条细细的白印,不仔细看看不出来。
1、问:我适合做切开的双眼皮,还是埋线的双眼皮?答:埋线法的双眼皮适合年轻人,皮肤不松弛,眼皮不臃肿的就诊者,眼型比较好,内眼角没有内眦赘皮,或者比较轻。2、问:我是否需要开内眼角?答:如果有内眦赘皮,就要考虑是否在做双眼皮手术的同时,做开眼角手术,不开眼角和开眼角时,双眼皮的做法和双眼皮的形状是不一样的。内眦赘皮比较重时,如果不开眼角,双眼皮的形状很难做出好看的形状,如果内眦赘皮不重,不影响双眼皮的形状,可以不开眼角。3、问:开眼角会不会留疤?答:开眼角后切口露在外面,会明显一些,最终恢复后的效果还是可以接受的,不是很重,就是恢复时间比较长,一般需要半年时间恢复,拆线后一周,可以涂抗疤药物,每天3次,坚持应用3个月。4、双眼皮可以做多宽?答:随着生活发展,就诊者的要求越来越高,一般都要求双眼皮自然,流畅,双眼皮的宽度受到眼睛条件的限制,会根据就诊者的要求尽量满足要求。5、问:眼睛的形状需要怎么设计?答:双眼皮的形状需要根据就诊者的眼睛形状进行个性化设计,每个双眼皮的设计都是千差万别的,每个人都有一个符合自己的漂亮的双眼皮。
瘢痕疙瘩是一种特殊的瘢痕,经常发生于耳部、胸肩背部、下颌部等部位,可因为疖肿、外伤、手术、挠抓等因素引起,也可以无明显诱因。这种瘢痕增生迅速,生长无停止的表现,单纯手术切除后容易复发,甚至长得更大。这种瘢痕常伴有痒痛不适,给患者带来不适,进行治疗的愿望往往很迫切。这种瘢痕的治疗应慎之又慎,目前主要的治疗方法有:1、瘢痕比较小的,可以进行瘢痕部位曲安耐德注射治疗,瘢痕会缩小,但是可能会出现再次增生,可能需要反复多次打针;2、瘢痕较大的,可以进行手术切除+术后放射治疗+拆线后应用抗疤药物,如果局部有增生还可以打针。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家长向我咨询有关第一、二腮弓综合症的早期治疗问题,由于患者所处的医疗地域不同,所获取的相关医疗资讯也有很大的差异,多数家长心情往往比较急切但又缺乏清晰的治疗指导,以至于个别家长抱着很小的孩子来往于全国各大医疗中心,造成不必要的精神和经济负担。作为一名从事该疾病研究治疗近二十年的颌面整形医生,深感有责任和家长们深入交流一下该类畸形的早期综合治疗问题。1.诊断名称、发病原因及发病率问题: 第一、二腮弓综合症,又称半侧颅面短小畸形、耳-下颌发育不良、下颌-面发育不良、单侧面部发育不良等,是仅次于唇腭裂的最常见的先天性颅面畸形,比较准确的名称应该为半侧颜面短小畸形(英文通称为Hemifacial Microsomia)。其发生率约为出生活婴的1/3500~1/5600,因此,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畸形。家族性不明显,无明确的遗传性。男女发病率及左右侧发病率无明显差异。至今,发病原因尚不清楚,发病机理多认为是因为胚胎时期第一、二腮弓的发育过程中出现了血肿和神经嵴的发育移行过程中的异常所致。畸形多发生在单侧,个别可累及双侧。2.临床表现问题:第一、二腮弓综合症的轻重程度不一,累及的范围和程度也不同。最轻度者仅表现为耳前有附耳存在,双侧面部对称,这种情况如果家属要求的话,仅需做附耳切除整形即可。严重的患者可表现为患侧面部短小,皮下软组织薄弱,颏部偏斜,面神经发育不良,面横裂及不同程度的外耳畸形、耳道闭锁等。严重者累及上颌骨、颧骨、颧弓及颅颞部骨骼,其中以下颌骨发育不良最常见也最为重要。3.诊断及分型问题由于第一、二腮弓综合症的表现多样,可以很轻,也可以非常严重,因此,该类畸形是一组严重程度不一,累及范围不同,表现多样的先天性畸形,准确的诊断及分型对指导日后的序列治疗有非常重要的指导价值。目前存在多种分类方法,比较简单实用的是Pruzansky根据下颌骨畸形进行的分类,简述如下:I型:下颌骨升支及体部均有轻度的发育不良。II型:下颌骨髁状突及升支短小,髁状突平坦,关节窝缺如,冠突可能缺如,髁状突连接在颞部颅底的稍凹陷的骨面上。又可分为IIA型和IIB型。IIA型:下颌骨升支及髁状突的大小及形态均不同于正常,但仍保留有髁状突与关节窝的连接,关节窝的位置尚正常,颞下颌关节的功能几乎可以达到正常。IIB型:下颌骨的髁状突明显移位,患侧颞下颌关节的功能基本丧失,不能维持双侧的平衡活动。III型:下颌升支仅残留一薄层骨质,甚至完全缺如,颞下颌关节不存在。4.治疗问题4.1 半侧颜面短小畸形的治疗原则及手术方案由于半侧颜面短小畸形涉及面部器官、软组织和颅面骨骼,严重程度不一,以及出生后畸形可随生长发育进展性加重的特点,使治疗成为一个系统工程,不同阶段有不同的治疗方案,畸形的矫正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家长了解畸形的特点及治疗的复杂性和长期性。不同年龄阶段治疗方案如下:(1)1岁以内在1岁左右可行耳前附耳切除术,伴有面横裂(又称大口畸形)的患儿可同时行大口畸形矫正术,以改善面部外观、恢复患儿吮吸功能。此期间不考虑矫正外耳和下颌骨畸形。有些专家主张3个月时就可做上述手术,我个人的观点还是认为1岁左右时做比较好,一则此时孩子对手术、麻醉的耐受力比较强,手术会更安全,再则此时孩子口角的解剖结构变得比较清晰,手术修整会更准确。(2)6~14岁6-14岁,患者正处于混合牙列期,如果伴有外耳畸形和面部明显偏斜不对称者,此时是下颌骨牵引成骨和外耳再造手术的最佳时期。有学者建议2岁以后即可进行下颌骨延长术,我们认为6岁以后比较合适,因为此时患者的下颌骨已有一定的发育,便于手术操作,同时此期手术能得到患儿的配合,能够保证治疗的顺利实施。但双侧下颌骨严重发育不良影响患儿的呼吸和睡眠者,则应在2岁时行下颌骨延长术,以改善患儿的呼吸功能。手术方案的选择:① 对开Pruzansky I型的患者,由于畸形程度较轻,多不伴有咬颌平面倾斜,面部无明显偏斜,张闭口运动双侧下颌骨处于平衡对称的状态,应进行观察,骨性重建术应推迟到成年期,届时可采用正颌外科手术矫正面部轻微的不对称性。②下颌骨升支高度有中至重度短缺(Pruzansky II型)的患者,可行下颌骨延长术。牵开成骨不仅使下颌骨在各个方向均有所延长,而且同时伴有软组织及咀嚼肌的延长,从而减少了复发。此外延长后的下颌骨升支及髁突更接近于正常的解剖形态、位置和大小。③对于Pruzansky III型的患者(升支、髁突及颞下颌关节窝缺失),应在6岁左右时行下颌骨升支重建。传统的方法多采用肋骨-软骨进行下颌升支的重建,但由于手术成功率低、并发症高等缺点,目前已逐渐被吻合血管的腓骨瓣移植重建方法所代替。以后根据重建升支的生长发育情况,必要时可将重建的升支进行延长。(3)14岁以后14岁是骨骼的成熟期,14岁之后,颅面骨的进一步生长变化是非常微小的,此期进行外科重建术的适应症是:①外科重建术后及受累部位生长发育速度不及正常侧,又出现骨性的畸形。②软组织的缺陷导致的颅面外形不佳;③以前未经治疗的患者。此期存在的任何软组织缺陷及面部的轮廓不佳,均可考虑利用自体脂肪注射充填的方法予以改善。4.2 我们的儿童半侧颜面短小畸形的早期干预治疗方法半侧颜面短小畸形患者的受累面部骨骼的生长潜力较正常低,随生长发育畸形进一步加重,其中下颌骨畸形最早出现,也最明显,它不仅代表了畸形的严重程度,也预示着畸形随生长发育进行性发展的程度,而且畸形的下颌骨会影响上颌骨的正常向下生长,导致继发的面中部畸形,咬颌平面倾斜及眼眶平面的倾斜。早期治疗畸形的下颌骨,可以阻止和减轻继发畸形的形成和程度,促进颅面骨骼的协调发育。早期治疗时,面部的畸形尚不复杂,手术相对简单,大部分患者可避免成年期更大,更复杂的手术,如上颌骨及眶骨的手术。而且如能在学龄前矫正下颌骨畸形,因此期处于替牙期,通过恒牙萌出时的自我调整,能更好的改善咬颌关系。此外早期治疗也有利于患儿的心理发育。下颌骨畸形是三维空间上的畸形,包括在水平面、冠状面及矢状面上的位置异常,手术的目的即是要将畸形的下颌骨恢复其正常的解剖位置,即患侧的下颌骨向下、向前以及向中线的旋转复位。伴有外耳畸形的患者,可将外耳再造和下颌骨延长术有机合理地结合在一起,不但可缩短手术次数、减轻患儿的痛苦和经济花费,同时可明显提高手术效果。4.2.1 术前测量及手术设计通过数字化外科技术,分析患儿半侧颜面发育不全颌骨畸形特点和严重程度,同时模拟截骨手术及骨牵引,确定精确的截骨线和延长器固定位置,寻找最适手术方案。部分患者术前设计手术模板,在模板上标明下齿槽血管神经束在外侧骨皮质的走行,使截骨线避开这些容易损伤的结构。4.2.2手术方法 第一期手术:患儿在全麻下行颌下切口,按术前设计好的截骨方向和牵引器放置位置设计截骨线,安置下颌骨牵引器,将牵引器末端延长杆顺延长方向伸出皮肤切口。伴有小耳畸形的患者,可同时放置耳后皮肤软组织扩张器。术后5~7天开始行牵引延长及扩张器注水。待下颌牵引达到术前设计位置或稍过矫时结束牵引。第二期手术:扩张器注水完成1月后即可进行外耳再造手术,延长器维持在原来位置6月左右,以保证新骨的成熟。第三期手术:进行再造耳的修整,取出下颌骨延长器。4.2.3 儿童下颌骨牵引术后咬合关系的调整对儿童半侧颜面短小畸形患者而言,下颌骨牵引的目的重在增加患侧升枝的高度,通过术前准确的模拟截骨设计,下颌骨牵引完成后偏斜的颌骨回归中线位置,面部趋于对称,此时多在患侧造成明显的后开颌以及由于下颌牵引时因需矫枉过正而造成的错颌。由于儿童患者颌面骨具有很强的生长潜力,这种暂时的咬合错乱多能通过上颌骨的向下生长以及牙齿的萌出自我调整。因此,在牵引治疗时不必过分拘泥于咬合问题。待恒牙完全萌出后,可以通过口腔正畸进一步调整咬合关系。半侧颜面短小畸形同期下颌骨牵引延长及外耳再造术前术后正位照片术前术后斜位照片咬合平面及口角歪斜术前术后对比照片
一侧颅颌面部骨组织和软组织先天性发育不良、短小畸形的疾病,临床医学上称之为:颅面短小症,或半面短小症。为胎儿在子宫内第一、第二鳃弓发育受阻所致。造成两侧颅面部不对称畸形。畸形程度有轻有重。【临床表现】主要表现为耳朵、下颌骨及上颌骨短小,严重者也影响到临近的颧骨、蝶骨翼突、颞骨以及表情肌、咀嚼肌或皮下组织,甚至有眼眶异位、小眼症及眼眶和颜面裂。另外还可能伴有神经系统的异常,最常见的是面神经麻痹。下颌骨畸形:主要为下颌骨发育不全,下颌升支短小或者完全没有,下颌体向上移位,导致下颌偏向患侧。【治疗方法】矫正这种畸形需要外科手术,上下颌骨矫正手术时机一般都在患者颌骨发育基本稳定后施行,即男性16-18岁,女性14-16岁以后。目前采用的下颌骨截骨延长术对于颌面部的不对称能够起到良好的效果,其优点在于:可以早期进行,约在患者2-4岁左右即可施行有些患者可酌情提前到1岁左右;手术创伤较小;术后下颌骨获得生理性刺激而趋向于正常生长发育;上颌骨在开合或咬合刺激下也会垂直向和水平向生长发育改善。这些都有利于患者颅颌面部的整体发育和容貌形态的恢复,也有利于患者心理健康。基本方法是在准备延长的骨段做截骨,然后将下颌骨牵引器置入,调节杆自口内引出,术后一周开始调节使下颌骨延长,一般每日可调节1~2mm。调节的速度及总长度由整形外科医师根据个体实际情况掌握。另外,软组织的薄弱可以通过自体脂肪组织移植来填充。这样,颌面部的不对称可以得到整体的改善。早期矫正有利于刺激下颌骨的发育及相邻骨骼的发育并有利于患儿的心理健康。外耳的再造可以提前到5-6岁,因为这时候儿童的外耳已经接近成年人大小。可以根据个体情况以及患者的意愿采用自体肋软骨或生物材料耳支架植入,按缺损的严重程度行部分耳再造或全耳再造。当然,原来没有做过耳再造手术的成年患者做这种治疗效果同样好。【牵引成骨技术】颅颌面牵开成骨(Distraction Osteogenesis)是将截断后保留软组织附着及血供的两个骨段,用牵开器固定一段时间后,按一定的速度、频率、方向逐渐牵开,在此过程中骨断端间隙中不断形成新骨,从而延长骨骼的技术。 美国医生McCarthy于1992年首次运用牵开成骨术延长了人下颌骨,并在1994年进一步报道了一组15例病人的临床经验,15例病人有8例是单侧颅面短小症,1例双侧颅面短小症,6例由于Treacher—Collins综合征及Nager综合征引起的小颌畸形,年龄1.6~13.7岁。下颌骨升支截骨后外固定器固定,以每次0.5mm、每天2次的速度牵开,按术前设计方案延长下颌骨18~36mm,平均24.5mm。牵开完成后再固定8周。X线显示骨愈合后取下固定器。用适当大小的咬合垫置于手术造成的后牙间隙,数月后由正畸医师调整减少咬合垫体积,便于上颌牙槽突向下生长。术后定期随访,咬合关系接近正常,咬牙合平面接近水平。此后尚可进行口腔正畸。McCarthy主张患儿2岁时即可考虑手术矫治,并提出了牵开成骨矫治下颌骨短小的适应证:①下颌骨中度或重度畸形,②畸形必须经截骨后植骨才能矫治,③需经外切口行传统的手术重建。我们对于以往的方法做了技术改进,矫正手术开始的时间提前;截骨时仅截开骨皮质,保护骨膜、下牙槽神经血管;一般情况下都采用口内入路手术,面部皮肤不留疤痕。牵开成骨延长下颌骨有几个关键:术前需做模型外科或手术模拟,确定皮质切开线,固定螺钉位置、牵引方向及延长长度。牵开轴和下颌后缘平行,螺钉位置要避开牙根及牙囊,骨皮质切开时保护骨膜、下牙槽动脉及神经。骨愈合后手术造成的后牙间隙用牙合垫充填,并逐步减小厚度,引导上下颌骨、牙槽骨及牙生长。【技术特点】 牵开成骨经大量的动物实验和临床应用,技术日臻完善,一般分为四个期,①截骨手术:最好行皮质骨切开,避免切断髓质血管,尽量保护骨膜。也有学者提出,完全截骨后一周血供已重新建立,仅作皮质切开并非是骨再生的必要条件,截骨后牵开同样可以成骨。②延迟期:即截骨至开始牵开的阶段,一般为7—14天,类似于骨折修复早期,清除血块,清除炎症,建立血供,此时成骨活动已相当活跃,⑧牵开期:牵开速度很重要,过慢易致过早成骨而融合,过快则牵开间隙纤维组织形成,导致骨不连接。一般认为理想的牵开速度为每天0.5~1.5mm,这一速度和骨基质合成基本一致。④固定期:牵开完成至牵开器解除。此期新骨进一步形成,成熟改建,并获得足够的强度。此期不短于牵开期,一般为6~8周。 技术的改进避免了许多并发症的发生,如感染、坏死、骨不连接等。截骨后植骨,复发率高达40%至64%,而牵开成骨复发很少,回缩约7%左右。采用小型口内牵引固定器,避免造成皮肤疤痕;谨慎操作避免损伤牙囊。总之,牵开成骨术操作简单安全,效果稳定可靠,不需要移植骨,损伤小,易于控制,术后家属很快就学会调节牵开器,住院时间短,无需颌间结扎固定,为矫治半面短小下颌骨发育不全、面中部发育不足等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近年来,美国、德国的医疗器械公司生产出三维牵开器、口内牵开器,它们的使用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随着颅面整形技术的进步,牵引延长成骨术已经扩展到面中部及颅骨畸形的矫正治疗。【杨斌教授典型病例】1、先天性半面短小畸形,牵引延长成骨术后,面容改善,咬合平面恢复,咀嚼功能良好。2、颞颌关节强直、颏后缩鸟嘴畸形、小颌偏颌复杂畸形,关节成形术及牵引成骨术后面容恢复正常,张口运动功能恢复。 有关牵引延长成骨的详细内容请参看杨斌教授主编《颅颌面外科学》 ,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5出版。
—— 面对大自然的失误,我们用医学科学来修复。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颌面整形中心颅面外科主任医师 杨斌)1、简要介绍先天性颅面畸形先天性颅面畸形是指遗传基因异常或胚胎发育异常导致的与生俱来的颅骨、眼眶、颧骨、上下颌骨的畸形及面部软组织缺损畸形,常伴有五官功能障碍。先天性颅面畸形种类繁多,其中包括:颅缝早闭症、颅面裂、眶距增宽症、颅面短小畸形以及颅面畸形综合征等,严重者可导致智力发育障碍及视觉功能损害,容貌畸形随年龄增长而加重,颅面畸形综合征同时伴有脊柱、躯干、四肢畸形及内脏转位。其治疗较为特殊和复杂。头颅X线检查、CT、MR检查有利于早期发现病变、及早明确诊断,及时治疗疾病、整复畸形,不仅能够整复畸形,恢复正常容貌,更重要的是可以消除颅眶面骨对于大脑、五官的病理性压迫和阻碍,使大脑中枢神经系统、五官感觉系统能够正常生长发育,使患儿身心健康成长,同时也解除患儿家庭亲属的巨大心理压力和经济负担。 颅面正中裂(Tessier0-14)眶距增宽症患者(杨斌大夫病例) 眶距增宽症骨骼三维CT(杨斌大夫病例)人类科学地认识先天性颅面畸形的历史最早始于17世纪1851年著名的德国病理学家魏尔啸(Virchow)的原创性研究工作。而人类能够系统合理地手术治疗颅面畸形的历史始于20世纪60年代著名的法国医生Tessier的开拓性工作,距今不到50年的时间,就在这短短的几十年中诞生了治疗颅面畸形的外科学新分支学科——颅面外科,随着20世纪60年代以来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颅面外科治疗方法、手术术式、手术器械、微型动力设备、麻醉监护技术等与时俱进,不断更新发展。3、各种颅面畸形的种类、病因:(1)先天性颅面畸形的种类 颅面裂 眶距增宽症 颅缝早闭症(头颅畸形) 颅面不对称畸形 脑膜脑膨出 颅面部血管瘤、淋巴管瘤、神经纤维瘤 颅面骨纤维异常增殖症 先天性小眼畸形、上睑下垂 颅面畸形综合征(2)先天性颅面畸形的病因 遗传因素:父母一方或双方有畸形;近亲结婚;染色体或基因突变 环境因素:在工业“三废”、农药、食品添加剂和防腐剂中含有致畸作用的化学物质 化学药物:化疗药物、某些抗生素、治疗精神病的药物、激素等 放射辐射:孕期接受放射线照射或接触放射性物质 物理因素:机械压力、温度 生物因素:孕期感染风疹、巨细胞、单纯疱疹及流腮流感病毒、弓形体、梅毒螺旋体 代谢、内分泌疾病:母亲患有糖尿病易造成畸形儿 其它致畸病因:酗酒、大量吸烟、缺氧、严重营养不良等均有致畸作用4.各种颅面畸形的形态、发病机理、整复手术原则:(1)颅面裂:颅面裂是贯穿颅骨、眼眶、颌面骨以及颅面部软组织的先天性裂隙缺损。颅面裂可以多种形式存在,其严重程度亦不相同。虽然它们的临床表现稀奇古怪和难以描述,但大多数颅面裂沿胚胎发育线或颅面部胚胎突起之间的联结间隙走行,它们可为单侧或双侧,双侧者各侧亦可为不同类型的裂缺。颅面裂的整复外科治疗原则:一般来讲,整复手术的时间取决于颅面畸形的严重程度和对生命功能的威胁大小。对于轻度颅面裂,不伴有功能障碍,外科手术可择期施行。延期外科手术可以使外科医生利用婴儿快速生长的颅骨,有利于修复手术,亦便于准确的判断解剖标志。当严重畸形影响功能时,最初的整复应该在安全的情况下尽早开始,早期的外科整复手术已经证明是有益于患儿健康发育的,并可防止功能障碍。婴幼儿期1-2岁的外科矫正手术通常限于软组织的手术。软组织裂隙需进行细致的分层缝合以避免凹陷疤痕。在疤痕挛缩或长度缩短情况下,“Z”成形术可用于减小张力。切口应置于能保持正常容貌美学的部位。颅面裂骨骼缺损修复可延期进行。早期嵌入植骨可能会干扰或阻碍颅面骨骼的生长潜力,贴附植骨有大量骨吸收的可能。当患儿年龄渐长,颅面骨架的整形修复是必需的,这与软组织裂隙闭合同样重要。如果没有良好的颅面骨架支持,软组织整形将不能保持远期良好的效果。颅面骨重建的时机根据患者颅面发育、牙颌生长情况来确定,可以酌情安排在学龄前(5-7岁),通常在12-14岁后进行截骨、植骨重建修复骨骼缺损或畸形。(2)眶距增宽症眶距增宽症是一种两侧骨性眼眶间距(inter-orbital distance , IOD)较正常宽大的先天性颅面畸形,可由多种颅面畸形及相关的病因引起,最常见的病因为颅面裂。如Tessier0—14号、1--13号、2-12号、3-11号颅面裂都可以产生眶距增宽。诊断分类东方人的眶间距(IOD)较西方人稍宽,一般认为眶间距在25~29mm者均可视为正常范围。眶距增宽症严重程度分为三度。 I度:轻度眶距增宽, IOD在30~34mm之间。 Ⅱ度:中度眶距增宽症,IOD在35~39mm之间。 Ⅲ度:重度眶距增宽症,IOD大于40mm整复手术原则与基本方法 : 5~6岁时进行手术为最佳时机。轻度畸形,在东方人,如鼻梁过于平塌,亦会呈现有轻度眶距增宽的症状,一般毋需进行眶距截骨手术,只要纠正内眦畸形或填高鼻梁即可得到矫正或改善。中度眶距增宽症,并不存在眼球真性移位和偏斜, X线摄片显示眼眶外形正常,眼眶亦没有侧向异位,一般只须采用颅外径路手术,如O形或U形截骨手术即可得到矫正或改善;但如存在有筛板脱垂,则需采用颅内径路进行截骨矫治手术。重度眶距增宽症,两侧眼眶存在真性侧偏异位,造成两侧外眦角和外耳道口距离缩短,成金鱼状脸型。必须采用颅内—外联合径路的眶周矢状截骨术以彻底松开和游离眶缘骨架,截除眶间多余骨块后,眼眶在新的位置重新固定。(3)先天性颅缝早闭症(导致各种头颅畸形)I.颅缝早闭症的分类: 图1.三角头畸形:额缝早闭 图2.舟状头畸形:矢状缝早闭 图3. 短头畸形:冠状缝早闭 图4. 斜头畸形:半侧冠状缝早闭II.颅缝早闭症的发病机理、手术整形修复的原则:颅骨在出生后1-2岁生长较快,5岁后生长速度减慢,7岁左右已达成人的90%。后囟、蝶囟于出生后2-3月闭合,乳突囟出生后1岁闭合,前囟约2岁半是闭合。额缝于8岁时融合,矢状缝、冠状缝和人字缝在成年后融合。如果颅缝闭合过早,则阻碍颅盖骨、颅底、眼眶、颌面骨的正常生长发育,就会出现各种颅面畸形,导致颅腔、眶腔狭小,限制大脑中枢神经系统的生长发育,颅面畸形将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加重,出现颅内高压、脑功能和智力发育障碍、视神经萎缩等严重并发症。三角头畸形:是由于额缝早闭导致额骨呈三角形,故称三角头畸形。手术整形的年龄在:7月—7岁进行。整形手术原则和基本术式:眶上桥和额骨中央的三角形突出部予以青枝骨折并矫正,形成正常的额部形态和弧度。舟状头畸形:是由于矢状缝早闭导致头颅横向发育受限,而顺着矢状缝前后方向生长,形成狭长的独木舟状的头颅畸形。手术年龄:4月—4岁。其手术整形的原则是:截开早闭的矢状缝,将顶骨和颞骨向两侧扩展,扩大颅腔以利于大脑生长发育,同时也使得头颅骨形态恢复正常。短头畸形:是由于双侧冠状缝早闭导致额骨、眶上部后缩倾斜,头颅前后向生长受阻,而沿着冠状缝横向生长,形成短头畸形。手术年龄:宜在1岁以内手术整形。手术原则:扩大颅腔解除颅内高压,使大脑能够正常生长发育。最常用的是Marchac浮动额骨瓣手术,可以获得良好的额骨眼眶形态。斜头畸形:是由于单侧冠状缝早闭导致一侧的额骨眼眶向前发育受限,而呈后缩偏斜畸形,使得头颅两侧显著不对称。手术年龄:6月-12月龄手术效果最好。手术方法有多种,基本原则是:截开早闭的冠状缝、蝶颧缝,前移后缩的额骨和眼眶,再造额眶形态。(4)颅面畸形综合征(颅骨、面骨复杂畸形)颅面畸形综合征种类繁多,临床相对多见的有Crouzon综合征、Treacher-Collins综合征。Ⅰ. Crouzon综合征法国医生Crouzon于1912年报道颅面成骨不全合并颅缝早闭所致的颅面畸形,后人即将他所描述的征候群命名为Crouzon综合征。【症状和诊断】 青蛙眼、鹦鹉鼻、碟形脸——就是其典型症状。 1.颅部畸形: 可出现短头畸形。颅面型Crouzon综合征有时矢状缝早闭、前颅凹狭窄、眶距增宽、慢性颅内高压、颅内板大量指压痕。 2.面部畸形: 面部畸形最为典型。中面部呈凹陷的碟形脸,牙齿咬合关系不良,牙列不齐,呈反牙合状。颧骨及眶部发育不足,眶腔变小而不能容纳眼球,造成突眼,貌似青蛙眼。可见鼻根平塌,鼻梁及鼻孔宽阔,鼻尖弓状隆起,呈鹦鹉嘴状。 3.功能障碍: 上腭狭长,腭盖高拱。鼻咽腔很小,有时会影响呼吸,导致打鼾。严重时造成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视力的影响,主要缘于眼睑闭合不全,长期角膜暴露导致暴露性角膜炎,严重者可致角膜白斑,导致失明。 4.智力问题: Crouzon综合征患者一般无智力发育迟缓问题,但如与多条颅缝早闭有关,颅内压增高严重,则可能发生智力发育迟缓,这种情况早期手术仍属必要。【手术治疗】 Crouzon综合征的治疗最早追溯到英国医生Gillies(1942)应用Le FortⅢ型手术截断上颌骨前移以矫正突眼和反颌畸形。法国医生Tessier(1967)采用颅内—颅外联合径路,进行Le Fort Ⅲ型截骨前移术,用自体骨充填截骨间隙,并用固定支架固定前移的颅面骨段,获得满意效果。墨西哥医生Ortiz—Monasterio(1978)首先采用颅内外联合径路行额眶上颌前移的整块性(Mono bloc)手术,获得良好效果。 进入21世纪以来,法国颅面整形外科专家Marchac 、 Arnaud等提倡整体(Mono bloc)截骨后,应用内置微型牵开成骨器逐步牵引完成颅面整形。我们现在也采用这项技术进行Crouzon综合征的整形修复治疗,其特点是创伤小、并发症少、整复效果可调整到满意。Ⅱ. Treacher—Collins 综合征Treacher—Collins综合征又称下颌—面发育不良征(mandibulo—facial dysostosis,MFD),是一种先天性的颅面复合畸形,主要累及颞颅部、中面部和下面部,既存在骨结构异常,也有典型的软组织畸形,如眶外下缘骨裂隙或缺损、外眦角下移呈反蒙古眼、睑缘及睫毛中外1/3缺失等。按Tessier颅面裂分型,Treacher—Collins综合征属于6、7、8号裂同时存在的复合颅面裂。【临床表现和诊断】(一)Treacher-Collins综合征的临床表现:①眼睑 :外眼裂向下的反眼畸形,外下睑缘和睑板发育不良睫毛缺失,外眦附着不良,②颧骨颧弓区:发育不良和缺失,颧区扁平。眶外下缘和眶侧壁的发育不良,整个眼眶骨架呈向外下倾斜的卵圆形。骨裂隙位于颧弓、颧额缝和颧颌缝。③上颌骨:狭小和过度前突,腭弓高而窄。④下颌骨 :下颌体及升支发育不良呈鸟嘴畸形,牙合平面前低后高,Ⅲ类错牙合,颏部后缩。⑤鼻骨:前突且宽阔,额鼻角平坦或呈鹰钩鼻。⑥其他 :常有外耳畸形,外耳道缺失,中耳异常,听力丧失,可呈巨口症。(二)X线和CT影像学诊断:头颅X线片有很好的诊断价值,CT和三维CT成像可以很好地显示骨裂隙部位和骨的发育不良。由于下颌骨发育不良,咽腔狭小,可导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故必要时应借助X线头影测量、CT测量、鼻咽内窥镜测定和评价鼻咽、口咽腔的形态和功能。【手术治疗】(一)手术年龄:睑缘修复可以在1岁以内进行。中面部截骨、颧骨颧弓的重建和眼眶、眼睑的再造可以在4~10岁时进行。颌骨手术可以在6~10岁进行,也可以在颌骨发育完成以后进行。外耳成形再造一般在6岁以后,以能获得足够的自体软骨作耳廓支架为宜。(二)手术方法:对颅面部复合畸形可联合进行整复治疗,也可按部位分次进行手术整复。1.下睑缘发育不良、下睑缘的全层缺损:最好用上睑皮瓣以外眦为蒂转移修复下睑,该皮瓣既能修复全层的下睑外侧缺损,同时也将外眦角上移。若外眦韧带再予重新固定,可同时矫正外眦下移的反眼畸形。2.眶颧部骨缺损 : 一般原则是,如能在颌骨发育以前较早完成颧弓的重建,对整个颅面部的协调发育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在颧骨缺损区植入分层叠加的自体肋骨片,植骨同时矫正外眦部向外下的倾斜。骨膜下分离可以十分方便地显露骨缺损或骨裂隙。由于自体肋骨片远期骨吸收较多,近来多数医生采用颅骨外板进行眶颧部的骨结构重建。可以取游离的颅骨外板,也可以取以颞血管或颞肌为蒂的带颅骨膜颅骨外板复合骨瓣转移修复。3.上颌骨狭长前突 :有两种方法可供选择。轻度畸形可选用类似驼峰鼻矫正的手术方法,即凿去鼻正中骨块,在两侧梨状孔边缘上颌骨鼻突处截骨,使两侧鼻背骨块折断后向下向后移位,这样既矫正鹰钩鼻畸形,也可形成较理想的额鼻角。对上颌前突较严重的病例可选用Tessier的上颌骨截骨法,其截骨线相当于LeFortⅡ型截骨线。截骨后上颌骨整块与中面部和颅底脱开,然后以鼻根为支点向前旋转。该手术最好配合下颌骨升支截骨或下颌骨体部截骨前移手术同时进行,以保证面部外形和牙牙合关系的协调。4.下颌短缩畸形: 对轻度畸形,主要是改善颜面外形,可以作下颌体部的植骨,丰满双侧下颌部,颏部植骨,或者做颏水平截骨前移术。对较严重的病例,在修复颧弓的同时,应进行上下颌骨的截骨整复,改善牙牙合关系、扩大咽腔以减少呼吸阻塞、改善下面部外形轮廓。术式可选用LeFortⅠ型截骨、上颌体部旋转前移术、下颌升支矢状劈开前移术和颏部水平截骨前移术。三维多向牵引成骨技术目前已开始用于Treacher-Collins综合征的治疗,获得矫正畸形,同时扩大上呼吸道的效果。(5)颅面不对称畸形一侧颅颌面部骨组织和软组织先天性发育不良、短小畸形的疾病,临床医学上称之为:颅面短小症或半面短小症。为胎儿在子宫内第一、第二鳃弓发育受阻所致,造成两侧颅面部不对称畸形。畸形程度有轻有重。【临床表现和诊断】 主要表现为一侧下颌骨及上颌骨短小,小耳畸形,严重者也影响到临近的颧骨、颞骨以及表情肌、咀嚼肌或皮下组织,甚至有眼眶异位、小眼症及眼眶和颜面裂。按照美国医生Munro的分型将其分为五种类型。其中下颌骨畸形按照严重程度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轻微的发肯不良;第二类:髁状突及下颌升支较小;第三类:下颌骨升支完全缺失。【整形治疗方法】上下颌骨截骨矫正手术时机一般都在患者颌骨发育基本稳定后施行。目前我们采用的颌骨牵引延长术对于颌面部不对称矫正治疗可以早期进行,约在患者2-4岁左右即可施行,有些患者可酌情提前到1岁左右。牵引成骨术操作简单安全,效果稳定可靠。不需要移植骨,损伤小;术后调节逐步达到预期效果,疗效可以控制;家属亦能学会调节牵引器,住院时间短;无需颌间结扎固定,术后饮食生活不受影响。手术创伤较小,术后下颌骨获得生理性刺激而趋向于正常生长发育;上颌骨在开合或咬合刺激下也会垂直向和水平向改善生长发育。这些都有利于患者颅颌面部的整体发育和容貌形态的恢复,也有利于患者心理健康。【牵引成骨技术特点】 颅颌面牵引成骨(Distraction Osteogenesis)是将截断后保留软组织附着及血供的两个骨段,用牵开器固定一段时间后,按一定的速度、频率、方向逐渐牵开,在此过程中骨断端间隙中不断形成新骨,从而延长骨骼的技术。 美国医生McCarthy于1992年首次运用牵开成骨术延长了人下颌骨。我们对于以往的方法做了技术改进,并使用内置式微型牵引器:术前需做模型外科或手术模拟,确定皮质切开线,固定钛钉位置、牵引方向及延长长度。截骨时仅截开骨皮质,保护骨膜、下牙槽神经血管。钛钉位置要避开牙根及牙囊。一般情况下都采用口内入路手术,面部皮肤不留疤痕。牵引成骨一般分为四期完成:①截骨手术:最好行皮质骨切开,避免切断髓质血管,尽量保护骨膜。②延迟期:即截骨至开始牵开的阶段,一般为7—14天,类似于骨折修复早期,此时成骨活动已相当活跃,③牵引期:牵开速度很重要,过慢易致过早成骨而融合,过快则牵开间隙纤维组织形成,导致骨不连接。一般认为牵开速度为每天0.5~1.5mm,这一速度和骨基质合成基本一致。④固定期:牵引完成至牵引器解除。此期新骨进一步形成并成熟改建,已获得足够的强度。此期一般为6~8周。此后即可拆除牵引器。5、小患者的故事2009年6月24日晚,又一个稚嫩的生命诞生人间,全家人满怀欣喜地盼望着一个活泼可爱的孩子加入他们的大家庭,但这不幸的孩子偏斜的头颅形状使全家人和亲朋好友喜悦的心头蒙上了一层忧伤的阴影。到底出了什么问题?是遗传还是父母患病所致?还是意外的环境因素作祟?担忧小宝贝头颅畸形可能会影响其智力发育或造成残疾,可能会终生需他人照顾 !随着时间推移,其父母发现孩子的感觉、动作、反映、智力发育等与同龄婴儿相同,于是又重新树立信心要为孩子进行治疗。其父母、祖父母、亲戚朋友通过网络、新闻媒体、电话等各种途径到处打听、收集信息,了解这种严重复杂的先天性颅面畸形是否能治愈?哪里的医院能治疗?最后来到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求医,颅面外科专家杨斌为其认真会诊、研讨治疗方案、进行手术模拟、制订手术方式、周密安排术前准备和术后监护处理。最后为其制定出完善的手术方案:颅内外联合径路、额骨和眼眶截骨前移、头颅畸形矫正、颅眶面整形修复手术。2010年11月2日,由颅面外科专家杨斌教授带领手术组,经颅内外联合入路,为小患者进行了开颅、颅骨缝截开、额骨和眶骨再造并前移等整形修复手术,矫正了头颅偏斜、眼眶异位的严重颅面畸形,释放了颅骨缝,应用了不限制其颅骨颌面生长发育的可吸收板固定成形,使患者获得了满意的、正常的头颅眼眶形态。所采用的手术术式可以使颅骨、眼眶随着年龄增长、大脑中枢神经系统发育、眼球发育,而继续在三维方向上无拘束的生长发育,并保持两侧颅面部的对称。小患者术后在颅面外科专家和麻醉科专家紧密合作、麻醉恢复监护室及护理部精心治疗护理下康复迅速,术后生命体征稳定,全身情况正常,术后3天即下地自由跑动,没有出现任何并发症,颅面功能和形态效果令医生和患者家庭双方都感到十分满意!患者全家对于手术医师精湛的医术、认真负责的医德、多学科协作组织协调的周密等都钦佩不已!万分感激!对于已患有先天性颅面畸形的患儿,应该及早的就医治疗,我们能够用现代医学科学技术修复其畸形,再造其正常的颅面形态结构,重建其感官的功能,恢复其正常和美好容貌,使他们能身心健康、茁壮健美的成长!图1. 术前头颅眼眶偏斜畸形(杨斌大夫病例) 图2. 术后头颅眼眶恢复正常(杨斌大夫病例)图3. 术前头颅偏斜畸形(杨斌大夫病例) 图4. 术后头颅形态正常(杨斌大夫病例)
眶骨为成对骨性结构,由额骨、上颌骨、颧骨、蝶骨、筛骨、泪骨和腭骨构成,构成成分和解剖形态均较面部其它骨骼复杂。复杂性眶骨骨折除造成严重眶壁骨折外,还同时伴有眶周骨移位塌陷,导致眶骨环破裂,常见于眶颧骨折(Orbito-Zygomatic Fracture)和额眶骨折(Fronto-Orbital Fracture ),所致后期眼球内陷一直被认为是该区域创伤后畸形治疗的重点和难点。自1996年7月-2000年10月,采用颅颌面外科技术共治疗此类畸形患者58例,效果较好,报道如下。1.材料及方法1.1一般临床资料 自1996年7月-2001年6月,共治疗严重眶骨骨折眼球内陷畸形患者58例,其中眶颧骨折42例,额眶骨折12例,额眶颧骨折4例。男 36例,女22例。最小年龄13岁,最大年龄58岁。平均年龄28岁。创伤后至手术时时间1月-32月,平均12月。致伤原因:车祸56例,暴力袭击2例。畸形部位左侧38例,右侧20例。1. 2术前检查及诊断 术前常规头颅15°位和眶骨断层X线检查,前者有助于了解构成眶缘骨骼的骨折移位情况以及有无眶内容物疝入上颌窦,后者可初步确定各眶壁的骨折情况。为准确诊断各眶壁的骨折情况,进一步做眶骨轴面及冠面CT检查,可确定创伤眶骨所有主要畸形,包括眶壁的骨折以及眶内软组织移位于邻近解剖间隙的情况(图1、2)。三维CT可准确直观显示眶骨的骨折移位情况,为骨折块的复位及眶骨的修复重建提供有利参考。 2. 手术方法 所有手术均在全麻下进行。手术目的在于将移位的骨折块重新截骨复位并做可靠的内固定、将移位于骨折线或邻近腔窦的眶内软组织还纳于眶内、同时精细的修复各眶壁缺损以达到有效矫正眼球内陷。2.1眶颧骨折眼球内陷的矫治 2.1.1 手术入路及眶壁探查 根据拟显露部位及手术的需要,分别采用头皮冠状切口,下睑睫毛缘下切口、口内龈颊沟切口入路,或上述切口不同的联合入路。邻近有瘢痕切口可利用时,也可经瘢痕切口进入,充分显露各个骨折部位。 探查眶壁时,沿眶壁剥离的范围及深度要足够,将嵌钝于骨折线内或邻近腔窦内的软组织予以复位,同时注意保持眶骨膜的完整,防止其破裂而致眶内脂肪溢出。2.2.2截骨复位 对于明显骨折移位骨断端间有软组织嵌钝者,或伤后时间较短,断端间未发生完全骨性愈合者,可用骨凿沿原骨折线处凿断,将骨折块游离复位。对于已发生骨性愈合者,根据设计的截骨线,用来复锯、摇摆锯及骨凿截骨,将整个骨折块完全游离。复位固定前,将骨折块暂时向外下牵拉,进一步控查眶骨,将嵌钝于眶外侧壁骨折线内及眶底上颌窦内的软组织小心分离松解,使其能够完全还纳于眶内,并沿截骨线后方的眶壁向后在眶骨膜下继续剥离一段深度,充分显露眶骨各壁的骨折缺损,以便于颧骨复位固定后眶壁准确的植骨修复。 2.1.3复位固定 由于颧骨特定的立体结构以及骨折后可发生不同方向、不同程度的移位,可依照①额骨颧突、②眶下缘内侧份断端、③颧上颌支柱、④颧弓做为复位的参考点将截骨离断后的骨折块准确复位并用小钛板做可靠的内固定[2],重建眶骨的骨性框架。2.1.4植骨及眶壁的修复 可采用自体骨或人工骨片置入修复眶壁缺损。为适应眶骨的解剖形态,植入骨应做相应的塑形修整,多数情况下需将两块或两块以上的骨片重叠修整后植入眶内,如此方能将已充分游离松解的内陷的眼球向前托出。植骨时随时注意眼位的调整,包括眼球的上下、左右以及前后位置,为防止术后因消肿等因素造成的内陷畸形矫正不足,术中一般需矫枉过正1~2mm。植骨时还需注意注意眶内压不可过高,有时眼球因术中探查搔动,可出现暂时性患侧瞳孔扩大,多于术后自行恢复,不会影响视力。术毕用4/0可吸收线于眶下缘前方仔细缝合切开的眶骨膜,如此可防止植入骨片的突出。我们早期的病例主要采用自体颅骨外板植入修复,现多采用MEDPOR(POREX SURGICAL INC,USA)薄片,后者易于裁剪塑形,可多片重叠置入,无需特殊内固定,较前者应用更为方便。2.2额眶骨折眼球内陷的矫治 额眶骨折为复杂性眶骨骨折另一常见类型。表现为额骨、眶上缘和眶顶的骨折凹陷。在我们经治的病例中,多数在早期抢救时已将粉碎的骨折片清除,造成额眶区骨质缺损,眼眶与颅前凹相通,眼球内陷上移,并可有眼球搏动。 手术采用头皮冠状切口,根据有无骨质缺损,采用不同的手术方法。额眶骨缺损者,首先充分剥离显露额眶骨缺损, 小心分离眶内容物与硬脑膜的粘连,显露额骨缺损的两侧断端及残留眶顶骨壁,用自体颅骨外板重建眶上缘及眶顶支架,分隔颅眶粘连,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修复额骨缺损和眶壁缺损,矫正眼球内陷。无骨质缺损的额眶部凹陷性骨折,需采用颅内外联合入路,于眶上缘1cm处开一半圆形的额骨瓣,注意勿损伤上矢状窦,在硬脑膜外用脑压板,轻轻将大脑额叶向后方牵拉,以暴露颅前窝及眶顶部,充分暴露骨折部位,将凹陷的额眶部骨折块进行截骨复位和小夹板坚强内固定,重建额骨外形和完整的眶上缘,然后进一步修复眶顶及其它眶壁缺损。 术后20%甘露醇250ml、地塞米松10mg ,1次/日,静脉滴注3日,以减轻眶内容物水肿,降低眶内压。3.结果 58例患者无一例感染及植入物排出,4例术后出现轻微下睑外翻,3月后复查见已恢复。6例术后出现球结膜水肿,系因眶内占位性修复、眶内压暂时性增高所致,采用眼药水及眼膏点眼保护,均自行消退。8例Ⅱ型骨折眼球内陷患者术后出现内陷畸形矫正不足,在一期手术的基础上,再次于眶内充填植骨。所有患者眼球内陷畸形均明显矫正。4.讨论 4.1 当眼球向后移位超过5mm时即可出现明显的眼球内陷,严重影响容貌,长期以来一直被认为是难治或无法矫治的畸形。颅颌面外科技术的问世不仅使这类畸形的矫治成为可能,而且可取得相当好的手术效果而不致损伤视力。创伤后眼球内陷的发病机理有很多学说[3]: 包括(1)眶内脂肪疝入上颌窦,(2)由于骨折移位导致眶骨骨性容积增大,(3)脂肪萎缩或坏死,(4)球后组织的瘢痕牵拉致眼球向后移位,以及(5)眼外肌的嵌钝或纤维化。近年来,通过进一步的深入研究,特别是高清晰度CT的引入,使得对眶骨及内容物的测量成为可能,进一步明确了创伤后眼球内陷的发病机致。目前比较一致的观点是: 创伤后眼球内陷的主要原因是眶内容物与眶骨骨性容积失衡的结果。正常情况下,眶骨特定的三维立体形态及大小对整个眶内容物的形态位置起着限定约束的作用,维持着眼球正常的前突位置。当发生眶骨骨折时,不仅导致了骨性容积的增大,同时改变了其内容物正常的形态,肌锥内脂肪及球后软组织移位于正常的解剖界定之外,眶内组织由近似于锥体的形态变为接近球形,导致眼球的内陷后移[4、5、6]。基于上述原理,在眼球内陷的矫治时,准确的修复眶壁缺损,缩小扩大的眶腔,特别是重建眼眶特殊的解剖形态,将“脱离常轨”的眶内容物回收并将其重新置于眶骨正常的解剖界定范围内是手术的关键所在。 4.2探查眶壁时,沿眶壁剥离的深度要足够,以充分显露所有眶壁的骨折缺损情况。担心损伤眶内软组织及视力而仅做作较浅的剥离是术后眼球内陷不能矫正的主要原因。手术时距创伤后的时间越短,因眶内软组织与骨折部位尚未发生严重的瘢痕粘连,眶壁探察及软组织复位比较容易,手术效果越好,因此强调早期诊断,早期手术。在剥离时,要充分松解眶内软组织与骨折眶壁的粘连,将嵌钝于骨折线内或邻近腔窦内的软组织予以复位,同时注意保持眶骨膜的完整,防止其破裂而致眶内脂肪溢出。在矫正严重眼球内陷时,通常需要做环绕眶骨360 °的眶骨膜剥离,以使眼球能够充分前移[7]。3. 3对伴有严重骨折移位的复杂性眶骨骨折,必须先将分离移位的骨折块重新截骨,力求解剖复位并进行可靠的内固定,重建眶缘的完整性,使复杂性眶骨骨折首先转为类似“爆裂性骨折”,在此基础上再通过眶内深部植骨,准确修复诸眶壁缺损,重建眶骨正常的解剖形态和眶容积,方可使眼球内陷畸形得到有效矫正或明显改善[8]。复杂性眶骨骨折常伴有多个眶壁的骨折,应同时予以修复。4. 同时伴有眶颧骨折和额眶骨折者,眶顶的修复重建尤为重要,否则仅做眶下部修复,眼球由于眶顶部嵌钝粘连以及缺少眶顶的支撑而向上移位,加重双侧不对称畸形。 参考文献:1.Pearl RM. Treatment of enophthalmos. Clin Plast Surg,1992,19:99-111.2.张智勇,归来,滕利,等。眶颧骨折继发畸形的分类及外科治疗,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000,18:(增刊)151-153.3 Longaker MT,Kawamoto HK. Enophthalmos revisited. Clin Plast Surg,1997,24:531-537.4.Manson PN,Clifford CM,Su CT, et al.Mechanism of global support and posttraumatic enophthalmos:Ⅰ.The anatomy of the ligament sling and its relation to intramuscular cone orbital fat. Plast Reconstr Surg,1986,77:193-202.5.Manson PN,Grivas A, Rosenbaum A, et al.Studies on enophthalmos :Ⅱ.The measurement of orbital injuries and their treatment by quantitative computed tomography. Plast Reconstr Surg,1986,77:203-214.6.Bite U, Jackson IT,Forbes GS, et al.Orbital volume measurement in enophthalmos using Three-dimensional CT imaging. Plast Reconstr Surg, 1985,75:502-507.7.Kawamoto HK. Late posttraumatic enophthalmos: A correctable deformity?Plast Reconstr Surg,1982,69: 423- 430.8.张智勇,归来,滕利等。眶骨骨折继发眼球内陷的外科治疗。第六届全国整形外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济南,2001,P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