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rolateral Corner Reconstruction Rehabilitation Program(后外侧角重建康复计划)备注:膝关节后外侧角结构是维持膝关节外旋稳定性的重要结构,其稳定性的维持需要一组韧带的共同作用。标准的Laprade Reconstruction Technique将重建其中最重要的外侧副韧带,腘肌腱以及腘腓韧带结构。由于其为关节外结构,关节运动时需要承受长力臂负荷,切记注意保护并遵嘱佩戴保护性支具。关键点强调:1、膝关节支具在伸直位并锁住,不间断佩戴支具6周(注:在活动度练习时可以解锁,但不能去除。必要的清洁肢体短时去除支具,注意避免膝关节活动)2、膝关节6周内不可负重,合并PCL或ACL重建的,8周内不可负重3、4个月内禁止膝关节的主动外旋运动,特别膝关节在屈曲位时,避免过度外旋4、4个月内禁止膝关节的腘绳肌开链训练项目第一阶段:(1-14日)目标:1.恢复膝关节的伸直状态(与健侧比较,要求在0度位伸直,不要过伸)2.控制膝关节内的肿胀和疼痛3.保持髌骨活动度4.渐进性膝关节屈曲度恢复5.股四头肌肌力和控制力保持具体方案:术后1-7天支具与包扎:支具锁钉于0度位(包括睡眠时间),膝关节周围的加压包扎负重:术侧不负重,双拐支撑移动活动度:被动运动,限制于0—45/50度内练习:1、踝泵(背伸踝关节最大限度)2、股四头肌等长收缩3、肌力训练:佩戴支具直腿抬高4、股四头肌刺激训练(4小时/天)5、髌骨推移运动(5-6次/天,每次5分钟)6、膝关节冰敷并抬高(支具固定)高于心脏水平(20分钟/小时)具体方案:术后8-14天支具与包扎:支具锁钉于0度位(包括睡眠时间),包扎解除负重:术侧不负重,双拐支撑移动活动度:第八天:0-65度第九天:0-70度第十天:0-75度第14天:0-90度练习:(等同术后1-4天训练方案)第二阶段:(3-6周)进入第二阶段的标准:1、股四头肌控制良好(等长收缩有力和轻松直腿抬高)2、膝关节能主动完全伸直3、被动膝关节活动度0-90度4、髌骨活动度良好具体方案:术后第3周支具与包扎:支具锁钉于0度位(包括睡眠时间),包扎解除负重:术侧不负重,双拐支撑移动活动度:继续0-90度被动训练,5-6次/天练习:1、继续前阶段练习2、股四头肌等长收缩增加到多角度收缩(90度内)3、抗阻的踝屈伸训练:对抗外界阻力的情况下,脚尖用力向上向下踩4、开始主动屈膝练习0-45度5、继续膝关节冰敷和加压控制减轻水肿具体方案:术后第4周支具与包扎:支具锁钉于0度位(包括睡眠时间)负重:术侧不负重,双拐支撑移动活动度:继续0-100度被动训练,5-6次/天,主动训练0-60度练习:1、继续前阶段练习2、慢速自行车运动15分钟,2次/天3、本体感觉训练4、继续膝关节冰敷和加压控制减轻水肿具体方案:术后第5-6周支具与包扎:支具锁钉于0度位(包括睡眠时间)负重:术侧不负重,双拐支撑移动活动度:继续0-115度被动训练,5-6次/天,主动训练0-90度练习:1、继续前阶段练习第三阶段:(7-12周)进入第三阶段的标准:1、股四头肌肌力控制良好(不低于对侧60%的力量)2、被动膝关节活动度0-115度3、膝关节不再疼痛4、关节渗出减轻或者停止具体方案:术后第7-12周支具与包扎:支具解锁位日常运动(7-8周睡觉时间可以解除,第12周可以解除支具)负重:双拐支撑下负重,7-8周25%负重,9-10周50%负重,12周末达100%负重活动度:继续0-125度被动训练,5-6次/天,主动训练0-115度练习:1、继续前阶段练习2、开始强调本体感觉,平衡感,自主控制感练习3、肢体开始加速屈伸训练(保护范围活动度0-90),开始抗阻力屈伸运动,加强肌力4、渐进性闭链训练(下蹲位0-60度,卧位0-90度)第四阶段:(13-16周)进入第四阶段的标准:1、股四头肌肌力控制良好(不低于对侧70%的力量)2、12周临床复查符合康复进度3、被动主动膝关节活动度0-125度4、膝关节不再疼痛,髌股关节无疼痛5、关节渗出停止具体方案:术后第13-16周支具与包扎:不再使用负重:100%负重活动度:接近正常练习:1、继续前阶段练习2、平衡和稳定性训练:Biodex平衡训练、Plyometrics训练3、灵活性训练:膝环绕练习,侧方移动练习4、加强肌力训练:抗阻力直腿抬高,抗阻力腘绳肌训练,泳池训练第五阶段:(4-6月)(开始轻体力运动阶段)该阶段注意事项:1、每天行走训练20-30分钟,每周可以增加5分钟。2、每天可以骑自行车20分钟进行膝关节灵活性训练。3、肌力训练仍以闭链为主,渐进性开链运动4、慢跑的标准:咨询医生是否达标,肌力再单肢屈曲60度时可否获得满意稳定性,通过该测试,可以开始慢跑第六阶段:(6-9月)(恢复一般体力运动阶段)目标:1.逐渐恢复无限制的体育训练,对抗运动仍需要保护练习:1、指导下增加体育项目专项训练:后向跑,侧向跑,垂直跳,8字跑,急停急转允许上场比赛的标准:通过赛前测试(咨询康复医师)
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Reconstruction Rehabilitation Program(重建前交叉韧带康复计划)第一阶段:(0-4周)目标:1.恢复膝关节的伸直状态(与健侧比较,要求在0度位伸直,不要过伸)2.控制膝关节内的肿胀和疼痛3.保持髌骨活动度4.渐进性膝关节屈曲度恢复5.股四头肌肌力和控制力保持6.逐渐恢复自主步行和步态具体方案支具与包扎:膝关节周围的加压包扎(0-1周)行走和睡觉时固定在完全伸直位(0-1周)支具解锁步行,睡觉时可以脱掉支具(1-4周)负重:扶拐可耐受负重(如同伴半月板修补,移植或者治疗关节软骨等术式应修改)活动度:被动运动,限制于0—45/50度内无痛原则下,被动的屈伸膝关节0-90(最低标准,循序渐进)主动屈伸膝关节(0-90,先被动,后主动)练习:1、踝泵(背伸踝关节最大限度)2、股四头肌等长收缩3、肌力训练:佩戴支具直腿抬高,屈髋,内收外展髋关节4、股四头肌刺激训练(4小时/天)5、髌骨推移运动(5-6次/天,每次5分钟)6、膝关节冰敷并抬高(支具固定)高于心脏水平(20分钟/小时)7、术后4周内避免腘绳肌拉伸运动第二阶段:(4-6周)目标:1.避免不当力量对移植物的破坏2.减轻水肿3.减轻和避免关节纤维化和纤维增生4.避免股四头肌萎缩5.本体感觉练习开始,恢复本体感觉支具与包扎:患者能达到完全伸直,没有伸膝迟滞时间断支具固定负重:可耐受负重—间断扶拐活动度:保持膝关节完全伸直—膝关节逐步屈曲中工作练习:1、继续前阶段练习2、股四头肌等长收缩增加到多角度收缩(90度内)3、抗阻的踝屈伸训练:对抗外界阻力的情况下,脚尖用力向上向下踩4、闭链式伸直训练5、腘绳肌拉伸运动,拇趾背伸及平衡练习6、逐步的在负重状态下拉伸腓肠肌和比目鱼肌7、开始使用固定式自行车8、加强本体感觉恢复,加强平衡感训练,和肌肉准确性训练第三阶段:(6-16周)负重:完全负重运动范围:完全或无痛情况下屈伸膝关节治疗性锻炼:开始腘绳肌强化训练进一步的闭链式强化训练开始应用跑步机或者登山机12周时开始向前跑步训练开始允许慢跑的标准:1、股四头肌肌力控制良好(不低于对侧80%的力量)腘绳肌肌力恢复2、临床复查符合康复进度(四项肌力比值测试,咨询康复医师)3、本体感觉,肢体自主感觉良好4、参考时间:自体移植物4-5月开始,异体移植物5-6月开始第四阶段:(4-6月)目标:1.逐渐恢复无限制的体育训练,对抗运动仍需要保护继续股四头肌和腘绳肌强化训练和柔韧训练开始专项运动训练:后向跑,侧向跑,垂直跳,8字跑,急停急转保持原有的强化和耐力训练6-9个月时重返运动场
Rehabilitation Protocol:Postsurgical Anterior Shouler Stabilization(前关节囊Bankart损伤术后康复)术后早期:(0-2周)悬吊与外展:日间肩关节必须使用悬吊,日间必要的生活所需,比如吃饭,洗浴请尽量使用肘部以下运动。夜间随眠在侧方肘关节后方放置枕头,使肩适度外展,并且在矢状位上,手臂置于腋前线的前方第一阶段:(2-4周)目标:1、疼痛逐渐缓解。2、避免粘连导致关节活动度的受限。术后康复的关键点是:限制各方向活动,运动顺序从被动运动到主动运动,肩关节的0-4周活动度为(前屈不超过90度,外旋不超过30度,内旋仅限制手掌置于肚子以及外展不超过45度)具体方案:悬吊与外展:日间日常活动除练习和洗浴外均使用悬吊,夜间随眠在侧方肘关节后方放置枕头,使肩适度外展,并且在矢状位上,手臂置于腋前线的前方负重:术侧尽量不提重物活动度:被动运动,范围限制在上面的指示范围内练习:1、各个方向的被动训练(前屈,外旋,内收,内旋以及外展),每天3次,每次不超过30分钟,所有的活动度练习一旦达最大的角度时坚持15-30秒,再回收进行下一次关节角度:a.前屈不超过90度,健侧辅助(如党卫军敬礼姿势)b.肩胛骨平面外展c.手臂垂于身体一侧,外旋,(如无奈状手臂姿势,两臂向外摊开)e.手臂垂于身体一侧,再内旋,不可放于身体后方2、肘,腕以及手部的活动度和肌力练习,用力抓东西,练习抓力控制疼痛:1、药物:NSAIDS(西乐葆,莫比可,扶他林,乐松等均可选择)药物是缓解术后疼痛的有效手段或者局部外用(氟比洛芬巴布膏)2、理疗:冰敷(每次练习后使用),超声,按摩第二阶段:(4-6周)目标:继续提高肩关节各个方向活动度开始准备提高肌力具体方案:1、间歇性悬吊2、控制疼痛(如前)活动度:非常重要,逐步被动提高各方向活动度,原则上患者无痛的范围内无限制肌力训练:开始抗阻力各项训练,三角肌训练,俯卧位仰泳式外展训练,耸肩运动,肩胛带稳定性练习第三阶段:(6-12周)目标:保持肩关节各个方向正常活动度,并且无疼痛肌力恢复原来水平,可以拉弹力绳训练肩袖拉伸训练(Rotator Cuff Stretch&Strengthening)参考视频http://www.ehow.com/video_8253775_do-rotator-cuff-exercise-home_.html三角肌以及肩胛骨稳定训练(Deltoid And Scapular Stabilizers)该两者练习时恢复肩关节功能的关键步骤(训练模式多样,有条件可以使用上述英文单词做关节词,搜索youtube网站观看视频或咨询康复医师)第四阶段:(3-6月)目标:基本恢复正常练习:仍然继续每周三次以上的肩袖拉伸以及肩胛骨稳定训练开始运动项目专项练习(运动员)6个月后开始轻投掷运动,感觉关节稳定性6个月通过测试后,可以恢复比赛
Pos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PCL) Reconstruction Surgery RehabilitationProgram (后交叉韧带重建康复计划)第一阶段:(0-4周)目标:1.避免继发性膝关节后坠导致的移植物松动(PCL限制膝关节后向移位,由于膝关节以远肢体的重力作用,特别是仰卧位时,容易继发松动,因为需要严格佩戴支具并合理使用支具来消除肢体重量对移植物的过度牵扯,特别是PCL陈旧性损伤的患者)2.控制膝关节内的肿胀和疼痛3.保持髌骨活动度4.渐进性膝关节屈曲度恢复5.股四头肌肌力和控制力保持6.逐渐恢复自主步行和步态具体方案:支具与包扎:支具非常重要,支具锁定于0度位(包括睡眠时间),膝关节周围的加压包扎(第一周),使用支具时必须将小腿后方的支持带绑紧,对小腿有提升作用,减轻仰卧位小腿重量对膝关节后向的牵扯作用。负 重:拐杖保护下可耐受负重,双拐支撑移动 (若合并PLC损伤,按PLC标准)活 动 度:第一周:伸直位锁定固定,小腿后方支撑辅助。第二周:被动训练,0-30度第三周:被动训练,0-70度,主动训练,0-60度。第四周:被动训练,0-90度,(训练时解锁支具,其余时间都必须佩戴并固定,小腿支撑)练 习:1、踝泵(背伸踝关节最大限度)2、股四头肌等长收缩3、肌力训练:佩戴支具直腿抬高,屈髋,内收外展髋关节4、股四头肌刺激训练(4小时/天)5、髌骨推移运动(5-6次/天,每次5分钟)6、膝关节冰敷并抬高(支具固定)高于心脏水平(20分钟/小时)第二阶段:(4-12周)目标:1.非常注意,避免不当力量对移植物的破坏2.减轻水肿3.减轻和避免关节纤维化和纤维增生4.避免股四头肌萎缩5.本体感觉练习开始,恢复本体感觉具体方案:支具与包扎:4-6周:步态训练时,活动度训练时,解锁或取下支具(单纯PCL损伤可考虑取下,合并副韧带损伤,仅可以解锁)6-8周:可以解锁日常活动,仅夜间佩戴,8周后不用继续佩戴
Rehabilitation Protocol:Arthroscopic Rotator Cuff Repair(肩袖关节镜下手术康复计划)第一阶段:(0-4周)目标:1.恢复肩关节的正常活动度(前屈140度,外旋40度,内收60-80度,内旋40度以及外展60-80度)2.控制肩关节内的肿胀和疼痛,避免术后粘连具体方案:悬吊与外展:日间日常活动多使用悬吊,夜间随眠在腋下放置外展枕头,使肩适度外展负重:术侧不能提重物活动度:被动运动,控制在患者能忍受的范围练习:1、钟摆运动(Codman Exercise)2、各个方向的被动训练(前屈,外旋,内收,内旋以及外展)3、肘,腕以及手部的活动度和肌力练习(Codman Exercise:上身屈曲90度,腱侧手支撑体重,下垂患肢,做前后,左右运动,做顺时针和逆时针运动,每天2个疗程,每次前后,左右,顺,逆各20次,钟摆范围逐渐扩大,做完后肩关节冰敷)第二阶段:(4-8周)具体方案:悬吊与外展:停止使用悬吊和外展负重:不提过重物体活动度:4-6周继续被动训练,6-8周加主动训练练习:1、继续前阶段练习2、4-6周开始增加主动肌力训练(配合康复医师)3、6-8周开始进行抗阻力训练(前屈,内收,外展),三角肌和肱二头肌训练第三阶段:(8-12周)具体方案:支具与包扎:停止使用悬吊和外展负重:渐进性提重物训练(不超过2.5公斤)活动度:应该恢复到正常活动度(和对侧比较)练习:1、继续前阶段练习2、开始大范围活动患侧,包括肩胛骨的牵伸训练3、增加内旋,外旋的抗阻力训练4、后部关节囊的牵伸训练第四阶段:(3-6月)具体方案:支具与包扎:不再使用负重:渐进性增加活动度:应该恢复到正常活动度练习:1、继续前阶段练习2、灵活性训练:增加肩关节运动速度,提高肌力3、原则上6个月后允许体育运动(根据运动种类不同,请咨询运动医学专科医师)
随着人工关节置换技术、假体设计改进,手术成功率也得到很大提高。目前不同文献、不同机构报道成功率也不一样,但多数都在90%以上,部分文献称成功率为95%-98%。手术早期失败原因主要在于早期感染,发生率在1%-2.5%,远期失败的原因可能包括假体无菌性松动、假体周围骨折、假体感染等。全膝关节置换手术后10-15年假体生存率基本在95%以上,平均生存期在20年左右。骨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的终末期患者,通常保守治疗无效,可能会采取全膝关节置换手术。全膝关节置换相当于把终末期骨关节、磨损骨和软骨组织都清除,然后套以人工假体,达到活动、改善疼痛、提高功能的目的。
半月板后角撕裂属于临床比较多见的半月板损伤类型,半月板撕裂能否痊愈要根据损伤部位、治疗方式、愈合情况而定。如果半月板后角损伤在红区或者红白相间区,即靠近关节囊区域的1/3或者2/3部位,血供相对会比较好,愈合能力相对比较强。严重损伤可以考虑关节镜下进行修补缝合,通过适当康复功能锻炼可以进行愈合。轻度半月板损伤,比如Ⅰ-Ⅱ度损伤,通常也不需要特殊处理。若为白区损伤,即游离缘的1/3部位,该处没有血供,通常愈合能力会比较差。如果存在明显严重损伤,建议于关节镜下进行清理。同样对于单纯Ⅰ-Ⅱ度损伤,建议保守治疗,避免剧烈运动,以避免损伤进一步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