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淋巴结多大才算「肿大」?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小儿感染科黄丽素新生儿及儿童大部分区域的正常淋巴结最长直径不超过 1 cm。腹股沟和肠系膜淋巴结稍特殊,正常情况下,腹股沟的正常淋巴结直径通常小于 1.5 cm,肠系膜淋巴结通常小于 2 cm。因此,当你接诊时发现,新生儿出现淋巴结大于 1 cm,大于 1 月龄儿童淋巴结大于 2 cm 时,就需要考虑存在淋巴结肿大。二、「肿大」就是病?不一定。任何疾病的诊断都需要结合病史、临床症状及辅助检查充分考虑分析,不是单纯看一个临床体征就可以判定的。淋巴结除了看大小,还需要结合部位、性质、数目等综合判断。三、如何鉴别及评估病情?
黄丽素在儿童的感染科门诊,“扁桃体发炎”是常见的就诊原因。“常客”很多,许多妈妈久病成医,自己学会 “看喉咙”,发现孩子扁桃体肿大,吓坏了,立即来医院。其实,偷偷告诉你们,不止你们,很多非儿科的医生妈妈也经常这样来就诊哈哈哈~~~~TA的故事小W,3岁,从2岁开始每个月一次无缘无故发烧,来看医生都说喉咙有脓,吃了抗生素3天左右体温下来,但是下个月又开始了。妈妈今年已经奔波了几十次医院,做了无数检查,欲哭无泪,扁桃体具体情况如下: 图1 反复发热伴有扁桃体分泌物投票(单选)你觉得小W可能是: 感染性疾病;免疫缺陷;自身炎症性疾病;微量元素缺乏;这道题超纲了;黄医生教你怎么“看喉咙”第一步:看大小怎么看肿大的程度呢?记住2个标记,第一是咽腭弓,第二是中线。如果扁桃体肿大,但没超过咽腭弓,就是一度肿大(图2);超过咽腭弓,二度肿大(图3);肿大越过中线,跑到对侧,甚至两个扁桃体紧贴在一起,那铁定是三度肿大啦。让我们来操练一下,请问图1是几度肿大呢?图2 扁桃体一度肿大伴有充血 图3 扁桃体二度肿大伴有脓点在儿童6-9月龄前,腭扁桃体未发育,一般无法看到。过了婴儿期,扁桃体一旦发育完全,可能会在整个儿童期保持肿大的状态。所以这里可以推翻有两个常见的错误:儿童时期的扁桃体肿大,并无太大意义。比如下图,就是一个我从四年级放学的孩子里找出来的扁桃体,二度肿大,但她没有任何咽痛、咳嗽、发热、打呼噜妨碍呼吸等情况,她妈妈说一年内去医院2次“感冒”。完全不存在“慢性扁桃体炎”之说。所谓感染,一般伴有炎症反应,也就是“”红肿热痛”。短期内没有快速增大或者极不对称,单纯稳定的肿大是正常现象,请保持淡定,安心观察,渡过儿童期。第二步,看分泌物图5 扁桃体病毒性分泌物(左)与细菌性分泌物(右)当扁桃体上有白色物质的时候,要仔细分辨。强调一点,不是所有扁桃体上的白点点,都是化脓。这里常见的有3请情况:细菌感染:A组链球菌也称为化脓性链球菌,是儿童和青少年细菌性咽炎最常见的病原体,约占所有扁桃体炎的30%。也就是需要用抗生素的类型。病毒感染:病毒感染占所有咽炎的绝大部分,接近60%,但有分泌物的常见的EB病毒感染,少数CMV巨细胞病毒感染,两者均能引起的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这类属于病毒感染,抗生素治疗无效。可以从扁桃体渗出物,判别是否为细菌性化脓性扁桃体炎。“因EB病毒而起的扁桃体、往往是灰灰的、均质的一层膜(图4左),早期厚一些,恢复期薄一些。而化脓性的扁桃体炎,有一种多中心的集落感(图4右)。另外,细菌感染局部还有一个非常有趣的特点,那就是满天星一样的出血点,往往是链球菌溶血素、透明质酸酶共同作用的结果,如图5,有这种情况,不管血象高不高,都提示细菌,特异性非常高。 图6 化脓性扁桃体炎的满天星样出血点要是分不清怎么办呢,这里就需要医生结合全身症状,如果您吃不准,请来医院就诊。扁桃体结石:慢性扁桃体感染时,扁桃体隐窝可滋生细菌。隐窝内可能会形成细菌的“尸体”、黏液和其他碎片构成的钙化性结石。扁桃体结石可能会有恶臭,并可引起口臭,也有可能没有味道;可能较大甚至如黄豆,也有稍小如小米。这个时候,应该准备好棉签或者镊子、手电筒轻轻压,一般可以压得出来,但是容易出血。如果自己实在拿不出,请来医院就诊。图7 扁桃体结石第三步,看全身情况细菌性扁桃体炎往往发热且伴有怕冷或者寒战,头痛,疲乏,学龄期儿童较多;可有全身的鸡皮样猩红热皮疹,咽部易化脓和出血点。细菌性扁桃体炎可以引发周围脏器的炎症,比如扁桃体周围蜂窝织炎和脓肿,可能出现重度咽痛、发热、声音含混、流涎、张口困难和/或颈痛,尤其是颈部周围红肿,必须立即来医院就诊。病毒性如鼻病毒、冠状病毒、埃可病毒、柯萨奇病毒等的临床特征包括合并结膜炎、清鼻涕或者打喷嚏、声音嘶哑、散在的溃疡病变、病毒疹和/或腹泻。EB病毒引起的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往往除了咽部表现以外,还有颈部淋巴结肿大、眼睑水肿和外周血淋巴细胞增多(注意不是单核细胞)。其他如扁桃体结石,往往见于反复扁桃体感染、饮食重口味、卫生习惯差甚至不定期刷牙的孩子,在无症状的间歇期发现的单发为主的白色不痛白色分泌物,往往较深。往往不伴有全身症状。回到最初的问题,为什么小W每个月一次发热“化脓性扁桃体炎”呢?在经常因化脓性扁桃体炎就诊的孩子中,一定要问反复的间歇。如果间隔时间固定,发热不像一般细菌感染的头痛精神差,那么请考虑伴有阿弗他口炎、咽炎及淋巴结炎的周期性发热(PFAPA综合征)。诊断标准如下:记录到3次以上发热,每次持续时间不超过7日,且发作间隔固定。个体患者相邻两次发作之间的间隔时间几乎相同,为3-6周不等,且每次发作的症状也相同。患者存在咽炎, 可化脓,可伴有压痛性颈部淋巴结肿大。经常伴有口腔溃疡,即阿弗他溃疡。生长参数和发育情况正常,健康状况良好,发作间期无症状和实验室指标异常。发作期可伴有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的增高。如果在这种情况下,需要诊断性治疗:剂口服强的松2mg/kg可快速缓解症状。小W的发热,每28天一次,用她妈妈的话说,就是和大姨妈一样准确。我们做了强的松诊断试验,8月19日中午服用,下午退热,次日分泌物缩小,第三天分泌物完全消失。整个过程完全不用抗生素。作为自身炎症性疾病,PFAPA并不常见。其发病率大约为1-3/10000,但是我国人口基数大,按照上海2000万人口计算,应该有接近2000-6000的人患有这个疾病吧;全国应该有几十万的人口患有PFAPA。这也就是为什么仅8月份,小W已经是我门诊的第三例PFAPA患者了。值得注意的是,一定要全面检查、排除其他疾病,尤其是咽部扁桃体发病的淋巴瘤和免疫缺陷。悉心的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永远是第一位的。
EB病毒感染后,反复腺样体肿大测量发现,仅存一线天呼吸
记录一例颅内感染,细菌从鼻窦一直上行爬行至额窦,造成脑炎,脑脓肿
慢性活动性eb病毒感染,蚊虫叮咬后的皮疹,经久不愈,终身带病毒,干细胞移植是最终的治疗方法
百日咳的痉挛性咳嗽,给爸爸妈妈们参考,碰到类似情况,及时就医
新冠新冠,始终是近期家长们关注的焦点。我们的后台,收到来自家长的各种留言:可以带婴儿出门或乘坐交通工具吗?感染新冠会有后遗症吗?学生在学校应该如何防护?如果孩子被感染了要怎么办?应该直接去医院就诊吗?问1.感染新冠会有后遗症吗?答德尔塔流行的时候引起的嗅觉、味觉异常(年幼儿童可能表现为进食改变)、神经发育症状(如,运动、认知和语言障碍,注意缺陷,记忆问题)、乏力、头痛和心理健康后遗症等,约10.8%存在长期后遗症。奥密克戎毒株较德尔塔毒株更轻,引发新冠后遗症的风险更低,仅4.5%,且往往为重症患者。问2.学生在学校要戴口罩吗?对于阳性学生,学校怎么管理?可否对校园防疫提出科学建议?答学校在冬季密闭环境里,具有病毒大批量复制增殖,传播快,病例聚集性强的特点。因此,学校的防疫措施要比一般单位和社区要严格。班级里每天通风至少2次,每次大于半个小时,在暴发感染的单位,条件适当的情况下,网课是比较好的切断传播途径的方法,同时还要注意抗原的监测。学生个人要做好防护,尤其是口鼻的保护,戴口罩,避免面对面吃饭,学习正确打喷嚏和咳嗽的方法,遇到同伴咳嗽或者打喷嚏的情况要转头捂住口鼻。饭前便后及时洗手。有症状的学生,自觉及早就医或者居家。问3.如果孩子感染了新冠,要到哪里就诊?可以来儿保(浙大儿院)吗?还是得去新冠定点医院?答孩子感染了新冠,第一是注意观察,评估严重程度,体温不高且吃了退热药物后热退,孩子精神状态良好,能吃能喝能玩,无需太担心;第二,对症处理,退热药物、止咳、通鼻、润喉、化痰等药物可以备一些;第三,如果家长不懂得处理,有困难先寻求网上诊室,我们开通了发热和新冠的专业咨询;第四,尤其是三岁以下的婴幼儿,问题在网上解决不了,可以来儿保(浙大儿院)就诊,生命救治永远是第一位的。问4.3岁以下婴幼儿如何防护?鼓励带着婴幼儿天天在家不出门吗?答婴幼儿的身心健康需要正常的社交和足够的环境刺激。但因为婴幼儿目前没有疫苗,所以要格外保护。现阶段婴幼儿尤其是新生儿的母亲大多未感染新冠,属于易感人群,需要保护。因此,目前应争取延迟感染。合并感染是新冠重症非常重要的因素。家里有易感高危儿童,包括心肺基础疾病、肿瘤、化疗等免疫抑制剂、颅内疾病,需及时控制基础疾病,打好肺炎链球菌等疫苗。在人少的时间段可以带孩子去空旷的公园,要戴好口罩并做好安全距离的保护,避免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问5.小月龄的婴儿能坐公共交通吗?年龄太小口罩戴不住,该怎么防护?答小月龄婴儿如果出门,建议坐私家车或者打车,减少暴露。如果必须乘坐密闭的公共交通工具,尽量选空间较大且人群密度较低的交通工具。在安全距离以内,戴口罩是必须的。孩子刚开始会感觉到口罩很闷,这种情况下家长可以给孩子安慰和奖励。如果实在没有别的办法,也可以考虑用面罩、头盔来防护。问6.怎么知道婴儿有没有被感染?如果婴儿被感染了,是不是比成人更危险?家长可以怎么做?答如果阳性的流行病学史和呼吸道感染症状这两者同时存在,一定要考虑是否感染,及时给孩子监测抗原。孩子通常为轻症,感染了以后建议居家观察为主。感染后就诊指南可参考第三问。
开学半个多月,杭州有班级因为甲流而停课,这引起了很多家长的关注。浙大儿院发热门诊的医生们也发现,最近来医院测甲流和开诊断证明的患儿确实不少。感染病区甲流患儿占比达1/4感染科主任黄丽素表示,最近一段时间,浙大儿院感染科病房里甲流的病人明显增多,截止昨天上午,共有11个甲流住院患儿,占比达四分之一。虽然目前甲流患儿呈现逐渐增多的情况,但还不至于到一个爆发的程度,只能算是一个季节性的流行,事实上,在新冠病毒流行之前,每年的冬春季都会出现一波甲流的小高潮。1得了甲流有哪些症状?如何快速识别甲流?得了甲流后,孩子可能会出现高热、乏力、肌肉酸痛、喉咙疼痛等症状,除此之外最关键的孩子是否有甲流病人的接触史。例如在上学期间,班上是否有甲流的同学;去亲戚家玩的时候有没有接触过得了流感的兄弟姐妹等,病史十分重要。02得了甲流有可能出现哪些严重情况?甲流是一种自限性的呼吸道传染性疾病,大多数表现为轻症,一周内基本都能恢复。但也有一些患儿会出现严重的呼吸道感染、表现为重症肺炎。另外重症甲流也要当心并发症的出现,比如神经系统受累(热性惊厥、脑病、脑炎等)、肌炎、心肌炎等严重的合并并发症。03在日常生活中,儿童应如何预防甲流?由于甲流是一种呼吸道传染性疾病,在日常生活中,首先是要减少交叉感染,戴好口罩、勤洗手;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避免近距离接触流感样症状患者。如果是甲流患儿,应当自觉居家隔离,接触家庭成员时戴口罩,做好防护措施。另外,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经济、有效的手段。04目前,除了甲流之外,还需警惕其他哪些流行性传染病?从目前门诊和住院的情况来看,甲流仍旧是一个明显的高峰,此外,诺如病毒和新冠病毒也有出现。其中,此次新冠病毒感染的是之前没有阳过的患儿,并不会引起第二次大的流行,大家不用过于担心。05奥司他韦是甲流的特效药吗?特效药其实是一种比较民间的说法,医学上来说是一种比较有针对性的用药。奥司他韦是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可以使病毒从细胞上脱离出来,抑制病毒的释放,减少病毒的传播,同时也可以减轻患儿的症状,是目前针对甲流的非常有效的药物。但是,需要提早使用,发病越早用越好。
“咳咳咳”,你的第一反应是:新冠?感冒?流感?肺炎?其实,有一种传染病已经流行千年以上:结核病。在新冠、流感“人气”狂飙的这些年,结核病在大众视野里被提得少了,但其实一直是全球面临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现在大家对新冠和流感的关注度很高,对结核病的关注度比较低,但其实中国仍是全球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最新估算2021年新发病例数为78.0万,排名世界第三,死亡病例数估算为3万人。这其中,又有不少是儿童患者。”3·24世界防治结核病日,浙大儿院感染科主任黄丽素提醒:如果孩子出现“咳咳咳”久咳不愈,形体消瘦的情况,要警惕肺结核。她表示,虽然中国的结核病发病率下降明显,但是,耐多药结核病的进一步传播,使得中国耐多药结核病整体的总量在国际上排在比较高的位置,防控结核病的形势还是不能大意。作为国家儿童区域医疗中心,同时也作为华东地区感染病防治硬件基础最优的儿童医院,浙大儿院有责任有能力承接浙江省儿童结核诊治,目前门诊在筹备中,计划进行儿童结核病筛查。结核病知识1+11、这种古老的传染病,是否依然威胁人们包括儿童的生命健康?近年来,全球结核病疫情呈现下降趋势,而儿童结核病的发病率或死亡率负担却有所上升。既往研究表明儿童比成人更易发生严重的肺外结核,如结核性脑膜炎,且治疗费用较高,对患者及家庭经济负担产生严重影响。2019年的WHO报告中,估计2018年有1000万例新发结核病例,其中约110万例(11%)为15岁以下儿童;2019年,WHO估计15岁以下儿童中有205,000例死亡是结核所致,其中32,000例还感染HIV。儿童结核致死病例在所有结核致死病例中占13.8%,高于儿童病例在所有结核病例中的占比,这提示儿童的结核病死亡率更高。2、咳咳咳,一般都会认为是肺炎,两者有着怎样的区别?结核感染后临床症状有非特异性的表现,也有与感染部位相关表现。非特异性的症状包括发热超过38℃至少持续2周,并已排除了发热的其他常见病因;体重减轻或生长迟滞。感染部位相关表现:儿童肺结核的常见症状包括已存在持续3周以上的慢性不间断咳嗽;腹部结核可能出现腹痛、黄疸或不明原因的慢性腹泻等;颈部结核性淋巴结炎可能表现为颈部的无痛、固定的肿大淋巴结,部分包块破溃形成瘘管。肺炎是儿童常见病,常规治疗效果不佳,病程长如咳嗽、咳痰超过2周,特别是伴有长期低热、乏力、盗汗几咳血等情况警惕该病,要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避免因就诊延迟而影响病情,缩短发现时间间隔。3、很多人一听到肺结核,避之不及,在认识上是否存在误区?正确的做法是什么?儿童结核病具有高感染率、高患病率、高病死率、高耐药率、低递降率的特征。<5岁儿童主要在家庭内发生结核感染。而很多家庭有结核病史的家长并不重视。肺结核传染的主要方式是呼吸道传播。传染源主要为痰菌阳性的肺结核病人,这些痰菌阳性患者在大声说话时,会把含有结核菌的微滴散播于空气中,健康人吸入后可能会导致结核菌感染。此外结核病人随地吐痰后,痰中的结核菌随二次扬尘飘在空气中,也会导致他人感染。但是肺结核的传染性和排出的菌量密切相关,排出的结核菌越多,传染性越强,故与病人接触越密切,被感染的几率越大。另外,我国计划免疫中有卡介苗接种,这对人群也是一种保护。尤其是小婴儿的抵抗力弱,感染结核杆菌后容易发生血行播散,从而引发播散性结核和结核性脑膜炎这类死亡率最高结核病,卡介苗的接种成功率在95%左右,可有效保护婴儿免遭此病毒的侵害,降低严重结核病的发生概率。4、您对于肺结核儿童家庭有怎样的建议?对于社会防控又有什么建议?大多数儿童通过接触结核病家庭成员或其他密切接触者而被感染,尤其是父母或其他看护人。现已证实,即使在成人指示病例为痰涂片阴性的情况下,30%-40%的家庭中仍会传播给儿童。儿童结核病密切接触者是儿童结核病的高危人群,不管其有无可疑症状或是否接触传染性肺结核患者均应行结核病筛查;在筛查过程中,还需重视其他照顾儿童人群的密切接触者患病情况,以便早发现早治疗。社会防控方面:1、建议主动筛查,尤其是以下三类人群:1)出生或在结核病流行环境中生活过很长时间;2)已知或怀疑接触结核病,或接触结核病的高风险;3)免疫抑制的儿童。2、建议社区应加大对低年龄儿童家长有关儿童肺结核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宣传力度,尤其需要筛选适宜技术进行推广实施,切实提高人群对儿童结核病的认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3、青少年要定时进行体检,新生儿要按时接种卡介苗,使机体产生免疫、减少结核病的发生。4、肺结核病人要安置在单独环境中,病人的分泌物、排泄物要及时消毒处理,用具等要和健康人分开。5、打喷嚏时用手帕捂住嘴,避免面对他人,不要随地吐痰;.均衡营养,增强体质,增加锻炼,提高免疫力。
“白天还活蹦乱跳的,晚上突然滚烫,最爱的电视也不看了”“一吃东西就说嘴巴痛”“疱疹性咽峡炎,真的很受罪啊!”最近很多宝爸宝妈抱着身体滚烫的孩子来到医院,满是焦虑。浙大儿院感染科主任黄丽素透露,随着夏天的到来,疱疹性咽峡炎、手足口病进入高发季,目前每天门诊都会碰到相关患儿前来就诊,尤其是疱疹性咽峡炎,在数量上占据优势。“如果孩子发热、咽痛、口痛、咽峡部出现疱疹,需要家长引起注意,有可能是疱疹性咽峡炎。”黄丽素说。疱疹性咽峡炎到底是什么病?感染后会有哪些症状?吃冰淇淋能改善咽喉肿痛吗?发烧了要赶紧挂水来缓解病情吗?Q1疱疹性咽峡炎是什么病?疱疹性咽峡炎是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春夏季是流行季节,经粪-口途径、呼吸道飞沫、接触患儿口鼻分泌物以及被污染的手和物品而感染。多发生于6岁以下学龄前儿童,临床表现为发热、咽痛、口痛、咽峡部疱疹,小婴儿因口痛影响进食,少数可并发高热惊厥、脑炎等。治疗以对症治疗为主,可口腔局部喷涂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缓解口痛症状。病程一般4-6天,预后良好。Q2疱疹性咽峡炎的高发季节是什么时候?四季均可发病,春夏季为主,一般呈散发流行或地区性暴发流行。Q3哪些是高发人群?不同年龄组的人群均可患病,1-6岁学龄前儿童是高发人群,在托幼机构、早教机构、社区等易感人群较为集中的场所易发生聚集性病例。 Q4疱疹性咽峡炎有什么症状?(1)急性起病,常突发发热和咽痛,多为低热或中度发热,部分患儿为高热,亦可高达40℃以上,可引起惊厥,热程2-4天;(2)可伴咳嗽、流涕、呕吐、腹泻,有时有头痛、腹痛或肌痛,咽痛重者可影响吞咽;(3)发热期间年龄较大儿童可出现精神差或嗜睡、食欲差,年幼患儿因口腔疼痛出现流涎、哭闹、厌食,个别患儿症状重,多发生在3岁以下儿童,表现为持续发热且不易退、易惊、肢体抖动、呼吸、心率增快等类似重症手足口病临床表现。(4)局部体征:初起时咽部充血,并有散在灰白色疱疹,周围有红晕,直径2-4mm,数目多少不等,1-2天后破溃形成小溃疡,此种黏膜疹多见于咽腭弓、软腭、悬雍垂及扁桃体上,也可见于口腔的其他部位,部分手足口病的初期可表现为疱疹性咽峡炎症状。(5)个别重症患儿(多为EV-A71感染引起)会出现脑炎、无菌性脑膜炎、急性迟缓性麻痹、肺水肿和(或)肺出血、心肌炎等并发症,甚至导致死亡。Q5与手足口病、合胞病毒感染、流感症状相比,疱疹性咽峡炎症状有何不同?(1)疱疹性咽峡炎与手足口病都是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主要的病原体均为柯萨奇病毒A型(CV-A)和肠道病毒71型(EV-71)。与手足口病相比,疱疹性咽峡炎主要表现为咽峡部、口腔黏膜部位的疱疹、溃疡等,病变比较局限,不会出现其他部位皮疹;但手足口病除咽峡部疱疹外,还经常出现手、足、臀部肛周甚至四肢皮肤等部位的皮疹疱疹。需要注意:手足口病早期可仅表现为疱疹性咽峡炎。(2)与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相比,疱疹性咽峡炎的呼吸道症状较轻,甚至缺如,较少出现喘息气促、低氧血症、肺炎等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常见症状。(3)流行性感冒具有明显的季节流行特征,通常在冬春季高发,除发热、咳嗽流涕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还可表现为乏力、头痛、肌肉酸痛不适等,全身症状比较明显;而疱疹性咽峡炎春夏季多发,除发热、口咽部疱疹外,一般全身症状较轻微。Q6孩子出现哪些症状,家长需要带孩子及时就医?(1)持续高热体温>39℃ ,常规退热效果不佳;(2)进食饮水明显减少,甚至拒奶拒食,或出现脱水表现,如前囟凹陷、眼窝凹陷、干哭无泪、口唇干涩、四肢末梢偏凉、尿量减少等;(3)出现精神萎靡、嗜睡、头痛、易惊、烦躁、抽搐惊厥、易激惹、肢体抖动、吸吮无力、肌无力、颈项强直等。(4)手足臀部等其他部位出现皮疹疱疹,且出现上述(1)-(3)的表现。 黄丽素主任提醒:如果患儿体温高热大于三天,或者出现超高热,以及年龄小于一岁的患儿,应到门诊及时就医。Q7孩子得了疱疹性咽峡炎应该如何处理?疱疹性咽峡炎是一种病毒感染性疾病,目前无特效药物治疗,主要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一般处理:①注意隔离,做好呼吸道隔离,居家隔离2周。②注意休息,保持室内清洁及空气流通。③清淡饮食,不宜进食过烫、辛辣、酸、粗、硬等刺激性食物。应进流食或半流食,饮食应少食多餐。④做好口腔护理,饭后淡盐水或生理盐水漱口,低龄患儿可以用生理盐水擦拭口腔。⑤进食困难及高热不退的患儿应适当补液,以防止电解质紊乱。⑥病情观察,密切观察体温,警惕高热惊厥发生;密切观察患儿精神状况和饮食状态,如有无精神差、嗜睡、烦躁不安、面色苍白等。应注意并发症的发生。Q8怎样给孩子退热?发热不一定都要用药,但疱疹性咽峡炎和手足口病会引起高热且反复,孩子精神状态差,家长可以使用退热药物,即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退热处理:①要让患儿多喝水,注意补充水分;②如果患儿无发热抽搐的病史,可以在体温达到39℃时再口服美林(布洛芬)或泰诺林(对乙酰氨基酚)退热;如果宝宝体温超过38℃,没有达到39℃,但精神状态很差、或者之前有发热抽搐的情况,那么也可以口服美林或泰诺林退热,不必等到39℃ 时再用药。 注意:两次退热药用药间隔至少4-6小时。③也可以考虑使用退热贴或者温水毛巾擦洗额头、颈部、腋窝、腹股沟等有大血管分布的部位进行物理降温。如果宝宝比较抗拒、或者使用后不适感无减轻甚至加重,那么不建议用物理降温。Q9吃了好几次退热药,但药效一过又发热了怎么办?退热药使用后多在30-60分钟体温开始下降,部分患儿如仍高热不退,亦不宜短期内重复使用退热药物,一般应间隔4小时以上。Q10是否要使用抗生素?部分孩子病初会有血常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例及C反应蛋白升高,可以次日复查以上指标,若明显下降或正常,则无细菌感染的依据、无需使用抗生素。部分重症患儿可能会继发细菌感染,应视具体情况决定是否使用抗生素。不建议常规应用头孢菌素、青霉素或阿奇霉素等抗生素,除非明确合并细菌感染。必要时可使用干扰素α2b或利巴韦林喷雾剂喷口腔抗病毒治疗。 Q11听说疱疹性咽峡炎患儿可以吃冰淇淋,这是真的吗?疱疹性咽峡炎患儿因口咽部疱疹病变疼痛,导致进食困难或不愿进食。为缓解口腔病变引起的疼痛感,应进食温凉饮食、易咀嚼易消化食物,甚至可少量进食冰淇淋等冷饮。但需注意,不易常规或大量食用冰淇淋,以免引起胃肠道不适。Q12疱疹性咽峡炎如何传播?应该如何预防?肠道病毒可经胃肠道(粪-口途径)传播,也可经呼吸道传播,亦可因接触患者口鼻分泌物、皮肤或黏膜疱疹液及被污染的手及物品等造成传播,饮用或食入被病毒污染的水和食物亦可感染。预防: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不要让儿童喝生水,吃生冷食物。儿童玩具和常接触到的物品应当定期进行清洁消毒。避免儿童与疱疹性咽峡炎的儿童密切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