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月前,83岁的贾老爷子突然出现了肉眼血尿,刚开始一天血尿1-2次,不痛、不痒,后来血尿次数逐渐增多。老人家一直在家拖着没去医院,1个半月前老人血尿明显加重,有时伴有黑色血块,甚至出现排尿困难。家属辗转来到北京华信医院(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泌尿外科,接诊后初步判断:老人膀胱内血块填塞影响排尿,需立即导尿行膀胱冲洗,且老人长期尿血存在贫血貌,必要时需要输血治疗,当日老人急诊收入泌尿外科病房。 患者入院后立即接受导尿及膀胱冲洗,冲出陈旧血块约150ml;急查血常规提示危急值:血红蛋白32g(正常男性血红蛋白120-160g);泌尿系CT提示膀胱后壁弥漫增厚,可见软组织肿块,考虑膀胱占位性病变。追问病史,患者既往输尿管癌及冠心病病史。考虑患者病情危重,泌尿外科连同麻醉科及心内科多学科会诊后考虑:患者膀胱肿瘤诊断明确,目前持续血尿,需立即行膀胱镜检查+膀胱内血块清除术,必要时行膀胱肿瘤电切术;另外,患者高龄体弱,合并重度贫血及冠心病,麻醉及手术风险极高,围手术期失血性休克、心脑血管恶性事件风险极高,术前需纠正贫血,维持循环稳定。但患者血尿仍持续存在,在输注了十多个单位悬浮红细胞后,患者的血红蛋白仅提升到70g。不能再等了,泌尿外科决定立即为患者手术治疗。在麻醉科的鼎力协助下,患者在腰硬联合麻醉下接受了膀胱镜检查,镜下可见膀胱内大量长时间机化的黑色血块,手术视野极差,且膀胱冲洗根本无法将粘稠机化的血块冲出,只能用电切刀一点一点地将血块切碎。在清理了近300ml血块后,膀胱内终于显露出多发弥漫的实性肿瘤。最终,泌尿外科成功为患者实施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创面止血彻底。术后患者恢复迅速,顺利出院。 事实上,贾老爷子绝非个例。在临床上,间歇性、无痛性肉眼血尿往往多是泌尿系统肿瘤的一种典型表现。但患者初期往往不在意,直至血尿突然明显加重后才到医院就诊。像贾老爷子这种情况十分危险,血尿治疗不及时也会危及生命,所以提醒大家一定要重视无痛性肉眼血尿的诊疗,千万不要因忽视而贻误病情,丧失最佳治疗时机。 随着治疗技术的进步,泌尿系肿瘤90%以上采用微创治疗手段,患者不必经历巨大的手术创伤,即使是高龄、体弱患者也能达到有效治疗,让肿瘤治疗不再可怕。对于泌尿系统肿瘤的患者,一定要定期复查,与您的主管医生建立联系。患者泌尿系CT可见膀胱肿瘤 北京华信医院泌尿外科一直致力于泌尿系肿瘤的综合治疗。肾上腺肿瘤方面:科室常规开展腹腔镜肾上腺肿瘤切除术,尤其在微创治疗巨大肾上腺肿瘤及副神经节瘤方面有丰富的临床经验。肾脏肿瘤方面:科室较早地开展腹腔镜肾根治性切除术和保留肾单位手术(NSS),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针对肾盂和输尿管癌:除常规开展腹腔镜根治性切除术外,我科开展了保留肾脏的序列治疗。对于孤立肾或低级别单发的病例,我们进行内镜下切除肿瘤,术后行灌注化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膀胱癌方面:针对不同病理分级,常规开展TURBT和根治性膀胱切除术。科室在原位膀胱重建和尿流改道方面有二十余年的经验,最大程度地保证手术的治愈效果和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在保留膀胱方面开展多种创新性手术方案,术后进行多学科综合治疗,使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最大改善。前列腺癌方面:在前列腺癌根治术方面有二十年的临床经验,科室采用多学科综合治疗,包括手术治疗、内分泌治疗和化疗等,术后并发症少,患者恢复好。 针对泌尿系肿瘤的临床特点,我院泌尿外科还较早开展肿瘤MDT治疗。多学科治疗模式(Multiple Disciplinary Team,MDT)是推行肿瘤专业化、规范化和个体化综合诊断治疗的重要模式和发展方向。我们联合肿瘤科、放射科、介入科的医生组成固定的专家组,针对疾病进行定期定时的临床讨论会,从而提出最佳诊疗意见的临床治疗模式。
1月余前,70岁的刘大爷因左腰痛就诊于北京华信医院泌尿外科。刘大爷平时患有高血压、冠心病、痛风及慢性肾功能不全,平日肌酐在250mmol/l左右,1天前出现左腰部绞痛,并出现少尿。门诊泌尿CT提示左输尿管结石合并左肾重度积水。接诊的泌尿外科医生了解到患者肾功能不全病史,结合此次输尿管结石诊断及少尿症状,立即给患者急查了血生化。生化结果令人大吃一惊,患者血钾6.95mmo/l,肌酐780mmol/l。“急性肾功能衰竭、高钾血症,必须马上住院!”医生马上给患者办理了住院手续,一边给患者降血钾治疗,一边紧急联系手术室行急诊手术以解除左输尿管梗阻。由于患者长期口服抗凝药物,手术首先进行左输尿管支架置入术,输尿管镜进镜后发现患者左输尿管结石致输尿管管腔闭锁,输尿管导丝无法通过,输尿管支架无法置入。怎么办?做不做肾造瘘?患者口服抗凝药,肾造瘘术后出血风险极高,但如果不解除梗阻,患者随时有生命危险。泌尿外科当机立断,冒着出血风险给患者做了左肾经皮肾造瘘术,术后尿液逐渐从左肾造瘘管内引出,患者血钾和肌酐也逐渐降低。但左输尿管结石怎么办?通过综合分析,我们发现患者左输尿管结石密度较低,且合并高尿酸血症,尿液PH值较低,结石为尿酸结石可能性大,随即给予患者碱化尿液溶石治疗。2周后复查泌尿CT,患者左输尿管结石完全消失,肌酐也降至180mmol/l。之后患者顺利拔除左肾造瘘,左输尿管引流通畅,患者痊愈出院。北京华信医院泌尿外科王文佳尿路结石在我国发病率约4%~10%,是临床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常见症状为腰腹部绞痛伴血尿、恶心呕吐等,但它同样也会引起输尿管梗阻、肾功能不全甚至肾功能衰竭。临床治疗的关键在于尽快解除尿路梗阻,使尿液恢复通畅。急诊解除尿路梗阻的方法主要有逆行输尿管支架置入术与经皮肾穿刺造瘘术。逆行输尿管支架置入术主要用于结石相对较小、表面较光滑,与周围粘连轻的病例,而经皮肾穿刺造瘘术主要用于病情较危重、结石较大、表面不光滑,与周围粘连严重的病例,特别是输尿管镜逆行插管失败者。本例患者既往慢性肾功能不全,右肾功能较差,所以当左肾出现输尿管梗阻后,短时间内便会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高钾血症等并发症,随时有生命危险。术中逆行输尿管支架置入失败后,立即行经皮肾造瘘术为患者解除了梗阻,恢复了肾功能。幸运的是患者结石为尿酸结石,它在尿路结石中占5-10%,是尿液中尿酸溶解度下降和过饱和化形成的,是为数不多的可以通过药物溶石的两种结石之一。本例患者通过溶石疗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避免了二次手术,减轻了病人的痛苦。所以,对于尿路结石患者要进行个体化治疗,高危患者一定要尽早治疗,否则可能会造成肾功能受损乃至危及生命。北京华信医院(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泌尿外科经过几代人的共同努力,在泌尿系结石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根据结石特点及患者身体状况,泌尿外科开展多模式个体化结石治疗,包括药物治疗、输尿管支架置入、体外冲击波碎石,以及急诊和择期输尿管硬镜碎石、输尿管软镜碎石和经皮肾镜碎石等治疗方案,均取得良好的效果。
今年3月份的某个深夜,76岁的赵阿姨因左腰痛伴发热来到华信医院急诊科。赵阿姨平时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及冠心病,3天前出现左腰部胀痛,并逐渐出现发热,体温最高38.5℃。做完检查后,检查结果显示赵阿姨血象及感染指标明显升高,腹平片及泌尿CT提示左输尿管下段结石、左肾结石合并左肾积水。前来会诊的泌尿外科主治医生王文佳建议赵阿姨立即住院抗感染治疗,并紧急行左输尿管支架置入术以解除结石梗阻。陪同的家属表示不理解,拒绝住院,认为小小的结石不用手术,保守治疗就可以。就在家属犹豫期间,赵阿姨情况急剧恶化,出现高热寒战,血压降到70/40mmHg,并伴有胸闷喘憋症状。ICU会诊后考虑尿源性脓毒性休克伴心力衰竭,随即转入重症监护室进行生命支持治疗。在ICU病房2天的精心治疗后,赵阿姨各项生命体征趋于稳定,但感染指标一直居高不下。泌尿外科会诊后紧急行左输尿管支架置入术,术中见左输尿管口脓液喷出,术后在泌尿外科继续抗感染治疗2周后,病人终于好转出院。1月后赵阿姨再次入院于泌尿外科接受左肾结石左输尿管结石输尿管软镜激光碎石取石术,术中粉末化击碎结石后取石彻底,术后行结石成分分析显示为磷酸铵镁结石。输尿管结石是临床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常见症状为腰腹部绞痛伴血尿、恶心呕吐等,但它同样也会引起输尿管梗阻和泌尿系感染。输尿管梗阻造成肾孟压力升高,使肾孟内细菌回流进入血液,引起全身炎症因子“瀑布样” 释放,造成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从而导致脓毒血症、休克和多器官器官功能障碍的发生。近年来其发病率逐年递增,死亡率高达20% 以上,严重影晌患者的健康和生命。由于该病患者肾孟压力较高,抗感染药物很难到达病灶,因此常规药物治疗效果较差,加之该病病情发展迅速,临床治疗的关键在于尽快解除尿路梗阻,使尿液恢复通畅。尿脓毒血症患者由于中毒症状明显,身体状况较差,通常一期先行逆行输尿管支架置入或经皮肾造瘘术引流尿液,待全身状况改善和感染控制后再二期行碎石取石术。而上述病例中的赵阿姨身上具备了尿路结石致脓毒血症发生的3个高危因素:糖尿病、高龄女性和磷酸铵镁结石。糖尿病病人高血糖状态可降低机体对病菌侵袭的防御力,同时高糖度的尿液更易使细菌滋生,从而增加了并发脓毒血症的风险。而尿路结石梗阻后并发感染,又可诱发血糖升高,造成恶性循环。与男性相比较,女性尿道外口邻近阴道及直肠,以及尿道短直,较易发生泌尿系感染;若机体免疫力不足,更容易进展为尿脓毒血症。同时,高龄女性患者机体雌激素含量逐渐下降,尿路上皮黏膜对病原微生物的抵抗力下降,并发尿脓毒血症的概率更高,风险更大。而磷酸镁铵的矿物学名称为鸟粪石,为感染性结石的主要成分,其肾功能丧失率和脓毒血症的发生率较高,临床上又称之为“恶性肾结石”。上述3个高危因素相互叠加,再加上家属治疗上的犹豫,最终造成了其脓毒性休克的发生。所以,对于尿路结石患者要进行个体化治疗,高危患者一定要尽早治疗,不能延误治疗时机,否则可能会造成脓毒血症乃至危及生命。近年来,随着输尿管软镜设备的更新及成熟,其应用越来越广泛。输尿管软镜镜体纤细,可通过尿路的自然腔道进行手术,不需要开刀。术中可弯曲进入各个肾盏进行碎石取石操作,视野更加清晰,术后恢复更快,其治疗肾结石的患者逐年上升。其早期治疗效果更好,可避免尿路梗阻、泌尿系感染等并发症的出现,最大程度减少结石进展和患者的痛苦。北京华信医院(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泌尿外科经过几代人的共同努力,在泌尿系结石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根据结石特点及患者身体状况,泌尿外科开展多模式个体化结石治疗,包括药物治疗、输尿管支架置入、体外冲击波碎石,以及急诊和择期输尿管硬镜碎石、输尿管软镜碎石和经皮肾镜碎石等治疗方案,均取得良好的效果。
输尿管支架是泌尿外科广泛应用的手术器具,因为两端各有一个圆形弯折,又称为“双猪尾导管”或“双J管”,其一端位于肾脏内,一端位于膀胱内,起到支撑和内引流的作用。上尿路手术如肾输尿管结石术后需要留置支架管,以防止输尿管粘连狭窄和结石块堵塞。一般常规的输尿管支架在体内最长可留置3个月,患者出院后需择期返院拔除。 输尿管支架带管期间注意事项:1.请勿憋尿或用力排尿:由于置入了输尿管支架,原本输尿管在膀胱开口的抗反流作用消失,长时间憋尿或用力排尿时尿液顺着支架管反流入肾盂,容易造成细菌感染,导致肾盂肾炎,影响肾功能。2.避免剧烈活动:因输尿管支架并不是紧密固定的,在剧烈活动时支架管会与膀胱或输尿管粘膜摩擦,导致炎症出血,造成腰痛、尿痛、血尿等症状。同时,剧烈运动时支架管还有可能会向上方移位或脱出,失去其治疗作用。3.多饮水:每天保持尿量2000ml以上,不但可以防止感染,还可以避免支架管附壁结石形成。4.带管期间的不适症状:轻微的腰痛、腰部酸胀、淡红色肉眼血尿、尿痛等,多数属于正常现象,一般不需处理,多饮水或适当休息多可好转。但如果出现腰部剧烈疼痛,发热,严重的血尿(尿色鲜红、尿中带血块)时需及时到急诊科或泌尿外科专科门诊就诊。输尿管支架拔除注意事项:1.留置时间:一般输尿管支架管可留置1-3月,主要是根据病情,依据出院时医嘱返院拔除,患者需牢记拔除时间。长期留置输尿管支架,会导致支架表面结石形成,拔除困难,需二次手术,让原本简单的操作变得复杂,患者本身承受更大痛苦和经济负担。同时留置时间过长,饮水过少,很容易导致细菌在输尿管支架上定植,在拔除置换过程中细菌脱落导致泌尿系感染,严重者细菌入血,导致菌血症、感染性休克,危及生命。2.拔除方法:需在膀胱镜(或输尿管镜)引导下拔除,可于门诊拔除,或住院拔除。门诊拔除输尿管支架管只能行局部麻醉,拔除过程中会出现疼痛,特别是男性患者,建议住院接受静脉麻醉下的无痛拔除。
1.什么是前列腺炎? 前列腺炎是泌尿外科门诊最为常见的疾病,前列腺炎患者占泌尿外科门诊患者的8%~25%。有资料显示约有50%的男性在一生中的某个时期会受到前列腺炎的影响。由于其病因复杂,症状变化多样,临床上对其病因诊断和治疗一直缺乏行之有效方案和方法,治疗效果不尽人意。 研究显示,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最近得过心肌梗死、患有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生活质量是相似的。2.什么人容易得前列腺炎? 50岁以下的成年男性患病率较高。据统计,亚洲20-79岁男性患病率2.7%~8.7% ,中国15-60岁男性患病率8.4% 。3.前列腺炎的诱发因素有哪些? 1)酗酒; 2)嗜辛辣食品; 3)不适当的性活动; 4)久坐引起前列腺长期充血; 5)受凉、过劳导致机体抵抗力下降或特异体质; 6)盆底肌肉长期慢性挤压; 7)导尿等医源性损伤等。4.前列腺炎分哪几类? 1)急性细菌性前列腺炎(I型):表现为急性感染症状如发热、寒战、白细胞升高等;局部症状明显,如排尿困难 、尿频、会阴部疼痛 。 2)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II型):反复发作的下尿路感染,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及排尿困难等。 3)慢性前列腺炎/慢性骨盆痛综合征(III型):占90%以上,分炎症性和非炎症性。表现为骨盆区疼痛和不适,可见于会阴、睾丸、腰骶部、阴茎、肛周部、尿道等部位及射精痛;伴排尿症状和性功能异常,细菌培养阴性。 4)无症状炎症性前列腺炎(IV型):前列腺组织活检及病理检查有炎性表现,但无临床症状。5.前列腺炎如何治疗? 不同类型前列腺炎治疗方案不同。所有患者都应戒酒,忌辛辣刺激食物;避免憋尿、久坐,注意保暖,加强体育锻炼。 1)急性细菌性前列腺炎:一旦临床诊断或得到血、尿培养结果后,应立即应用抗生素,疗程至少4周。 2)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确诊后抗生素治疗疗程为4~6周,其间应对患者进行阶段性的疗效评价。疗效不满意者,可改用其他敏感抗生素。 3)慢性前列腺炎/慢性骨盆痛综合征:炎症性需应用抗生素治疗4~6周,非炎症性不推荐使用抗生素,需应用抗前列腺增生药物。可联合前列腺按摩和热疗。 4)无症状炎症性前列腺炎:一般无需治疗。6.关于前列腺炎的几点说明 1)目前没有充分证据表明前列腺炎会癌变。 2)部分前列腺炎患者伴有性欲减退、勃起功能障碍、早泄等性功能障碍的症状,但没有证据表明本疾病直接造成性功能障碍 。 3)部分前列腺炎患者可有精液常规参数异常。 4)慢性前列腺炎的治疗方法及药物众多,但是没有一个能够达到治疗所有患者或缓解所有症状的目的。 5)前列腺炎患者可以进行有规律的性生活。
1.什么是体外碎石? 体外碎石是体外冲击波碎石术的简称,是治疗泌尿系统结石的常用方式。它是将体外冲击波聚焦于结石,使结石的分子产生激烈震荡,从而击碎体内结石,后结石碎末经尿道随尿液排出体外。2.体外碎石的原理是什么?对身体有伤害吗? 它先通过影像定位系统(X线或超声)将结石定位在冲击波发生器(能产生并聚焦冲击波)的焦点所在部位,然后利用冲击波的一系列物理学效应将结石粉碎。目前常用的的碎石机有液电式、电磁式和压电式三种。液电式碎石机通过电极水下高压放电产生的冲击波聚焦碎石,电磁式碎石机利用电磁线圈产生脉冲平面波聚焦碎石,压电式碎石机利用压电陶瓷产生电脉冲波聚焦碎石。体外碎石冲击波是以水作为介质传播的,所以碎石时在能量发生器和病人身体之间会放一个水囊。选择水作为介质的原因是人体的密度和水差不多,这样在碎石过程中,人体是作为介质的,高能冲击波穿过人体而对人体不产生作用,只有碰到和人体密度悬殊较大的东西如结石或者是骨组织才起作用。所以在碎石过程中人体受到的损伤很小。但短时间内反复多次的体外碎石,可能造成肾实质损害影响肾功能,极少数严重时会造成肾脏破裂出血。3.什么样的结石做体外碎石效果好? 理论上,除了尿道结石外,小于3cm的肾结石、输尿管全段结石和小于3cm的膀胱结石都可以做体外碎石。但不同结石效果不一,和以下因素相关。 1)结石成分:结石密度越低,碎石效果越好。尿酸结石及磷酸镁结石相对易于被击碎,而脱氨酸和草酸钙结石则很难被击碎。 2)结石大小:结石越大,效果越差。直径小于2cm的肾结石和直径小于1cm的输尿管结石术后效果好。 3)结石位置:肾盂结石、肾中、上盏结石效果好于下盏结石;输尿管上段结石的疗效优于中下段结石。 4)结石数量:多发结石需多次碎石,疗效不佳。 5)结石的透光性:尿酸结石X线不显影,只能超声定位,体外碎石困难。 6)结石停留时间:输尿管结石嵌顿时间过长时,结石剌激可形成炎性肉芽包裹,结石很难击碎。4.哪些人群不适合做体外碎石? 1)孕妇。怀孕是体外碎石绝对禁忌症。 2)出血性疾病患者。术后可能引起严重的血尿、肾周血肿或肾实质出血。 3)严重的心肺疾病患者,一般无法耐受体外碎石术。 4)尿路感染患者:急性感染期体外碎石有可能导致感染的扩散,甚至败血症。 5)严重的糖尿病患者,若血糖控制不佳,术后容易导致感染。 6)传染病活动期患者,如结核、肝炎等。 7)肾功能不全患者:一般先解除尿路梗阻缓解肾功能,再行体外碎石。 8)结石远端尿路梗阻患者:如输尿管狭窄,结石破碎后也不易排出,而且碎石颗粒会加重梗阻,必须首先解决梗阻后再进行体外碎石治疗。 9) 严重的骨略畸形或重度肥胖者,影响结石定位。5.体外碎石怎么做?会有痛苦吗? 体外碎石开始前先进行结石定位,一般行X线检查确定结石位置及大小,若结石X线不显影,可行超声定位。患者排尿后躺在检查床上,肾结石、输尿管上段结石多采用仰卧位,输尿管中下段结石用俯卧位。然后放一个水囊在病人肾区或输尿管区域内,开动机器进行持续震波碎石。整个过程一般1小时左右,总震波数在2500-3500次左右,过程中会听到震波声响,不要担心。一般冲击波能量很小,患者不会感觉疼痛。相反,碎石后患者结石梗阻解除,肾绞痛反而会消失。6.体外碎石前需要哪些准备? 1)一般应于治疗前一天作肠道准备(甘油灌肠)。少数情况下可不作肠道准备,如超声定位的仰卧位碎石,下段输尿管结石、体积较大且密度较高的结石以及急诊碎石。 2) 治疗当日清晨应禁食,但为防止术中低血糖,允许饮用少量含糖饮料。 3) 治疗当日复查影像学检查(X线或CT),以确定结石是否移位。 4)下段输尿管结石治疗前应适度憋尿,充盈膀胱。 5)使用抗凝剂者,治疗前需停用至少1-2周,并检查凝血功能至正常后方可碎石。7.体外碎石后需要注意什么? 1)碎石后多饮水,促进结石碎片排出,每日饮水2000~3000ml。 2)碎石术后应适当多活动,特别是可以进行平地轻轻跳跃活动,以促进结石排出。 3)术后每次将尿排出至容器内来收集结石碎片,以观察治疗的效果。 4)碎石后会在短期内出现血尿。血尿是由于在碎石过程中结石与周围组织黏膜摩擦引起黏膜破损,结石碎片在排出移动时轻微划破黏膜,还有冲击波引起的水肿出血等原因引起。一般血尿较轻、血色淡红,不需特殊治疗,1~2天即可自行缓解和消失。如果血尿比较严重或持续时间较长应去医院就诊。 5)碎石排出过程中,可能出现肾绞痛,这是正常现象,必要时可以给予解痉止痛药。如果疼痛不止,应立即返院,必要时住院治疗。 6)术后如出现发热,应考虑泌尿系感染的可能,予抗生素治疗。 7)体外碎石术后1-2周内复查影像资料,若结石未排出,进一步治疗。8.体外碎石能做几次?两次碎石间隔多久? 对体积较大,质地较硬的结石,往往不能一次完全粉碎。这时就需要进行第二次的碎石治疗,但总治疗次数不要超过2次。问题在于要在第一次碎石后及时了解结石排出的情况,并对未排出的结石碎片进行处理。如果经过2次碎石仍不能将结石粉碎或不见结石排出,应考虑结石是否被输尿管内的炎性息肉所包裹。这时应放弃碎石治疗,改用其它方法治疗。 研究证明,虽然单次体外冲击波碎石不会对肾脏产生严重的器质性损害,但为了不给肾功能造成一定影响,在两次体外冲击波碎石之间必需有一个间歇期,以使肾脏的损害得到一定的恢复,这个间歇期以10~14日为宜,不能操之过急。
一、草酸钙结石的预防在泌尿系尿结石中78%为含钙结石,主要为草酸钙、碳酸钙,其中草酸钙是最常见的结石成分,不但发病率高、复发率也高。其十年复发率接近50%。因此,采取针对性预防措施控制结石复发至关重要。如何预防草酸钙结石的形成呢(1)大量饮水:成人每日饮水量应为2000~3000ml(相当于一暖瓶),以确保24h尿量在2000ml以上,可降低尿中形成结石物质的浓度,减少晶体沉积,也有利于微小结石排出。特别在临睡前及夜间,也要多喝水。以保持夜间尿液是稀释状态,从而减少晶体形成;(2)限食钠盐:钠盐可造成尿钙排泄增加,所以每日食用氯化钠(食盐)不应超过5克,忌食味精、鸡精;(3)忌食草酸:高草酸食物主要包括苋菜、菠菜、大黄、芒果、草莓、芝麻、可可、巧克力、茶叶、各种坚果(栗子、杏仁、核桃等),应忌食或少食;(4)常食柑桔:食用柑桔类水果可增加尿中枸橼酸(结石抑制因子)的含量。有助于预防结石复发; (5)适度运动:每天进行适当的运动(如慢跑等)可以有助于预防结石的复发。但要注意运动过程中,汗水会大量蒸发而使尿量减少。因此要及时补充水分,避免尿中成石物质浓缩,进而诱发结石形成;(6)控制体重:肥胖易导致结石形成,肥胖者应减轻体重;(7)定期体检:每年应常规复查泌尿系B超。二、尿酸结石的预防由细胞代谢分解的核酸及动物类食物中的嘌呤分解而产生尿酸,食用动物类食物过多会导致尿酸及尿钙排出量增加,降低尿枸橼酸排泄,尿pH值降低,容易增加尿酸及含钙结石的风险。啤酒含维生素B1,它是嘌呤和苷酸分解代谢的催化剂,容易破坏尿酸代谢平衡,使尿酸增加,不能及时排出体外,以钠盐的形式沉积下来,容易形成结石。尿酸结石的溶石效果理想,成功率接近80%~90%。尿酸结石的十年复发率约为50%~65%,严格按以下措施进行预防对于控制其复发非常有效。(1)大量饮水:成人每日饮水量应为2000~3000ml(相当于一暖瓶),以确保24h尿量在2000ml以上,可降低尿中形成结石物质的浓度,减少晶体沉积,也有利于微小结石排出。特别在临睡前及夜间,也要多喝水,以保持夜间尿液呈稀释状态,从而减少晶体形成;(2)适度运动:每天进行适当的运动(如慢跑等)可以有助于预防结石的复发。但要注意运动过程中,汗水会大量蒸发而使尿量减少。因此要及时补充水分,避免尿中成石物质浓缩,进而诱发结石形成;(3)控制体重:肥胖易导致结石形成,肥胖者应减轻体重;(4)限食嘌呤:嘌呤是尿酸的前体物质,因此,应严格限食肉、鱼、虾类等富含嘌呤的食品,每日总量少于150克;忌食动物内脏;少食豆制品、蘑菇;(5)首选食品:宜食用低嘌呤食品,如米、面、蛋、奶、蔬菜、水果等;(6)碱化尿液:尿酸结石易在酸性尿液中形成,碱化尿液有利于结石自行溶解,可常食用富含枸椽酸钾(一种碱化剂)的柑桔类水果;(7)严格戒酒:不宜饮酒,酒精可增加尿中乳酸排液而造成尿液酸化,此外,饮用啤酒可在尿中产生大量尿酸,进而导致结石复发;(8)定期体检:每隔半年应常规复查泌尿系B超、血尿酸和尿尿酸。
什么是泌尿道感染?泌尿系统的功能 泌尿系统是指人体中从肾脏、输尿管、膀胱到尿道等所有器官,除了负责排泄人体代谢废物之外,对于电解质平衡、造血、骨质代谢、内分泌调节、血压及水分控制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