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患者白内障手术后几年后再次出现了视力下降,可能是后发障导致的,由于白内障手术后,晶体被取出,植入了人工晶体,只剩下后囊膜残留的皮质和脱落在后囊上的上皮细胞增生,在瞳孔区人工晶体后,形成有厚薄不等白色机化组织称为后发性白内障,因此影响了视力,出现视物模糊。一旦出现了这种情况,不必担心,可到我周四下午眼底病门诊就诊,检查后立即激光治疗,非常简单,不需要住院,门诊就能完成,费用也比较低,大约需要300左右费用,术后避免碰撞眼睛,少接触强光,滴三天眼药即可。
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luorescein Fundus Angiography,FFA):它是利用荧光素来进行眼底血管的显影,从而获得疾病的诊断与评估。它与冠脉造影和脑血管造影完全不同,前两者一般是利用含碘造影剂在射线下获得间接的图像,而荧光血管造影则是利用荧光素在激光下获得直接的眼底图像。这里要明确的是,它是一个检查,而不是治疗。荧光血管造影是眼科医生进行视网膜和脉络膜疾病诊断的最常用的影像手段之一,对于眼底病专科医生而言,其如同听诊器对于内科医生一样重要。荧光血管造影时患者应该了解的一些小知识:1.如有肝炎和肾炎,严重心脏疾病,肝肾功能较差的以及孕妇要告知医生,如有这些情况不能做。2.如随机血糖>15mmol/L的患者,需待降至正常后检查。特别是糖尿病患者要告知医生最近血糖情况。3.如有有青光眼病史,要告知医生,因为造影检查需要散瞳,以免诱发或加重青光眼。4.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检查可能出现的不良情况: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恶心、呕吐,其发生率低于5%。这在注射荧光素钠30秒后即可出现,多发生于50岁以下的患者,或者注射过快的情况下。要准备好呕吐袋和纸巾供呕吐时使用,可暂停检查,嘱患者深呼吸,安慰并告知患者不舒服的感觉很快会过去,一般持续数十秒至2-3分钟大多数患者症状都会缓解,可继续检查。检查前禁饮水4小时或者空腹,能降低呕吐发生率。其次为荨麻疹和瘙痒,这是最常见的变态反应,可在注射荧光素钠后数分钟内出现,一般不影响继续检查,几小时内会消退。如皮疹严重,可注射地塞米松或者抗组胺药物。还有血管神经性反应包括出冷汗甚至晕厥与休克。其发生率比恶心低得多,多因患者紧张引起,而不是注射造成。发现患者有休克或晕厥倾向时,可让患者平卧,吸氧,监测血压和心率,必要时给予注射肾上腺素。最后支气管痉挛与喉水肿是严重的过敏反应,但很罕见。一旦发生,须及时予以吸氧、注射肾上腺素、地塞米松等药物,并积极请相关科室协助处理。因此造影检查前不能空腹,适当吃一些东西,同时需要一名家属陪同。5.患者造影检查后皮肤粘膜会发黄,犹如黄疸,小便也会呈现橘黄色,此时不必紧张,可多饮水,加速荧光素钠自尿液中排泄。最后:荧光血管造影是一种较为安全的检查,很少发生严重不良反应,患者不必要太担心。
医护人员由于直接接触发热病人,需要佩戴护目镜进行防护。而且,最近有专家提到,新型冠状病毒可能通过结膜传播。那么,对于宅在家里的普通百姓,如果眼睛出现结膜炎或其他眼部不适症状,是否需要去医院就诊?在眼睛方面,还有哪些注意事项?防范新冠肺炎眼科五大关键点1勤洗手,勿揉眼根据目前的证据,可以确定新型冠状病毒可以持续人传人。目前已经确定的传播途径主要是呼吸道飞沫传播(打喷嚏、咳嗽等)和接触传播(用接触过病毒的手挖鼻孔、揉眼睛等)。因此,预防新冠肺炎,要保持手卫生。大家要勤洗手、不干净的手不要摸眼睛、揉眼睛。减少接触公共场所的公用物品和部位;从公共场所返回、咳嗽手捂之后、饭前便后,用洗手液或肥皂,流水洗手,或者使用含酒精成分的免洗洗手液;不确定手是否清洁时,避免用手接触口、鼻、眼;打喷嚏或咳嗽时,用手肘衣服遮住口、鼻。2去人群密集地,建议戴护目镜建议大家尽量减少外出活动,如果不得已要到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活动,尤其是空气流动性差的地方,例如:公共浴池、温泉、影院、网吧、KTV、商场、车站、机场、码头、展览馆......除了戴口罩、勤洗手,尽量配戴护目镜,做好眼部防护。特别提醒,近视眼镜不能替代护目镜。近视眼镜的防护作用相对局部,很难完全防止飞沫的接触。对于眼科医生,需高度警惕结膜炎患者。新型冠状病毒可通过眼部黏膜组织传播,有部分感染患者首发的症状是眼睛异物感或结膜炎,因为无明显发热而首先就诊眼科,有眼科医生被感染的情况。亚太眼科学会主席、北京同仁医院原院长王宁利教授因此,眼科医生在接诊过程中一定做好防护工作,勤洗手、勤消毒,戴好口罩、帽子、护目镜很重要,避免病毒溅入眼内。在“家里蹲”的民众若出现眼痒、伴有分泌物的眼红等结膜炎症状时,既不要掉以轻心,也不要过度紧张,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必要时可以在做好个人防护的前提下到眼科就诊,而如果后续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的则建议前往指定医院感染科就诊。常见结膜炎病因、表现及处理3非眼科急症尽量不要去医院,避免交叉感染科学防护,重在减少接触,减少不必要的外出;控制稳定的眼科疾病、慢性病尽量减少医院就诊,减少到人员密集的地方,从根本上降低群体间传播可能、避免交叉感染。特别提示:近期必须来医院就诊的病人,为了您、家人和更多民众的健康,避免交叉感染,请务必配合预检和测温,如实回答流行病学史并填写信息!4摘戴隐形眼镜,注意卫生,规范操作疫情期间,配戴隐形眼镜,包括普通软镜、角膜塑形镜(OK镜)等的近视患者,特别要提高警惕,注意卫生、规范操作。摘戴镜前必须洗手,护理液必须每天更换,镜盒、吸棒需要定期消毒清洗。5科学防护、规范消毒、勿伤了自己的眼睛在疾病流行期间,外出回家后,应及时用洗手液和流水洗手,或用含醇洗手液消毒剂进行手消毒。桌椅等物体表面每天做好清洁,并定期消毒;有客人(身体健康状况不明)来访后,及时对室内相关物体表面进行消毒,可选择合法有效的消毒剂或消毒湿巾擦拭消毒。室内做好通风换气,自然通风或机械通风,冬天开窗通风时,需注意避免室内外温差大而引起感冒。物体表面可选择二氧化氯等含氯消毒剂或消毒湿巾擦拭。手、皮肤建议选择有效的消毒剂如碘伏、含氯消毒剂和过氧化氢消毒剂等手皮肤消毒剂或速干手消毒剂擦拭消毒。特别提醒,在家自行进行消毒时,需要配戴防护口罩、手套,戴好护目镜。因为很多消毒液对眼表、皮肤、口腔黏膜具有腐蚀性和刺激性,空气中二氧化碳溶于消毒液会引起化学反应,液体挥发刺激眼部,甚至会造成角膜上皮脱落、眼部疼痛感等,因此消毒前需要做好防护工作,勿伤了自己的眼睛。另外有一些民众会自行购买紫外灯进行室内消毒,使用紫外灯时切记不能呆在室内、避免直射眼睛,即使短短的几分钟紫外光照射都有可能变成“电光性眼炎”,让你眼部疼痛难忍、畏光流泪、睁不开眼。如出现上述症状可以采用冷敷缓解症状、使用一些促进角膜上皮修复的眼药水和眼膏等进行处理。自我防护、科学防护不恐慌、不信谣、不传谣让我们众志成城,在党和政府领导下,战胜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打好这一“战疫”!文章转载自:眼健康管家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严重,其中有报道可能通过眼睛也能感染新型冠状病毒。所以广大角膜塑形镜配戴者需提高警惕,防范风险,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 勤洗手、正确洗手 普及提醒:戴口罩很重要,而对于角膜塑形镜配戴者来说,洗手更重要,手部平均1小时接触脸部约10次(包括戴眼镜、揉眼睛等),而一旦用了被污染的手去接触眼睛、鼻子或嘴巴,你就可能陷入危险,平时请勿用手触摸眼睛! 正确的洗手方法如下: 用中性的肥皂或洗手液洗手,用流动水彻底冲洗双手,烘干双手或用干净无毛絮纸巾擦干双手,最好再用免洗手消毒液涂抹一下。最好网上了解一下七部洗手法的方法,执行七步洗手法。 2. 加强镜片、镜盒护理 每日取下镜片后,用多功能护理液揉搓镜片,并将镜片浸泡在有杀菌功效的多功能护理液或双氧水护理液中,不能用生理盐水代替护理液浸泡镜片; 每日戴镜前,要用护理液揉搓镜片,并用多功能护理液或生理盐水冲洗镜片(不可用自来水或凉白开冲洗镜片); 每周对镜片进行强效消毒和除蛋白护理(可杀死细菌、病毒,防止细菌病毒感染); 要定期清洗镜盒,一个月更换一个新镜盒(不能用自来水清洗镜盒内部); 特别注意:护理液、润眼液瓶子、眼镜盒外表面都有可能沾染了细菌病毒。戴镜过程中,接触镜片的手指请勿触碰瓶子等。 3.以下情况停止配戴角膜塑形镜 如出现发热或明显的卡他症状(打喷嚏、流鼻涕、鼻塞、流泪) 如出现眼部不适,眼睛发红、刺痛、流泪、怕光等症状
艾尔建公司5月26日在博鳌宣布,其研发的青光眼治疗新利器XEN入驻海南博鳌超级医院并完成中国的首例植入手术。此次微创植入手术由博鳌超级医院国际眼视光眼科中心、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梁远波教授带领的团队完成,填补了我国青光眼微创手术治疗领域的空白。青光眼是世界第二位致盲性眼病,到2020年我国约有2200万青光眼患者,相较于可以手术复明的第一位致盲眼病白内障而言,由青光眼导致的视力丧失目前是不可逆的。青光眼是一组以视乳头萎缩及凹陷、视野缺损及视力下降为共同特征的疾病,房水生成和流出平衡破坏、病理性眼压增高、视神经供血不足,导致视功能损害。青光眼根据房角的形态分为闭角型青光眼和开角型青光眼。青光眼的治疗方法主要通过降眼压进行治疗,降眼压治疗又分为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两大类,其原理都是建立新的房水动态平衡,或者减少房水的产生量,或者增加房水的流出量,使眼压降到安全范围内。由爱尔兰艾尔建公司研发的XEN是一种创新的青光眼引流管,已在美国等10多个国家上市,今年4月得到海南省卫健委和海南省药监局特批,获准在博鳌医疗先行区内开展临床应用。博鳌超级医院国际眼视光眼科中心、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院长瞿佳教授说:“博鳌超级医院国际眼视光眼科中心可谓全球眼科新技术的中国窗口。XEN的出现,则为超级医院再添强援,为难治性青光眼患者,如既往手术失败的、最大剂量药物无效或无法耐受的开角型青光眼患者提供了更好的治疗途径。据瞿教授介绍,传统的小梁切除术需要由高水平的青光眼专科医生完成,耗时长,并发症较多,XEN作为一个微创植入装置,不仅手术过程方便快捷,而且不良事件发生率低,此次接受微创植入手术的青光眼患者眼压已恢复正常。艾尔建中国企业事务部总经理吴伟农表示:“非常高兴看到XEN在海南获得特批并进入博鳌超级医院,希望XEN在医疗先行区获得应用之后能够尽快获得批准进入全国市场,造福各地青光眼患者。”据他介绍,XEN长6毫米,接近于睫毛长度;内径45 微米(即0.045毫米),仅头发丝细。XEN由凝胶制成,以戊二醛为交联剂,在植入眼内后出现水化和膨胀,然后变得非常有弹性。引流管安装在一次性推注注射器中,以此方便眼科医生手动推注并将引流管递送至预定位置,通过巩膜建立一条永久性通道,使房水从前房流入结膜下间隙。
近些年,青光眼已不再是老年人的“专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也开始患上这种眼科疾病。青光眼该如何治疗呢?我们一起去了解一下吧。所有类型的青光眼,医生会根据病人的情况选择治疗方式。原则上,儿童,尤其是生下来就有青光眼的孩子,医生首选手术治疗。因为药物对于孩子的生长发育会有一定的影响,而且小孩子的解剖结构出现异常,手术更能从解剖结构上有一个好的降压效果。对于青少年,如果是原发性青光眼,一般首选药物治疗,药物治疗也都是针对早期的患者。激光也是现在的一个主要的治疗方式,一般激光治疗也是针对早期的病人。对于一个晚期的重症患者,医生都选择手术治疗,只有手术才能更有效地平稳地降低眼压,这样对视神经有个更好的保护。还有一种青光眼叫闭角型青光眼,跟国外情况不太一样,中国青光眼患者相当比例都是闭角型青光眼。由于遗传性的眼部解剖结构异常,闭角型青光眼一般也是激光作为首选,如果激光术后眼压还高,可以联合药物治疗。当然晚期青光眼一定要选择手术。在一些基层医院,可能这样的病人手术是有一定风险的,所以如果基层医院大夫做不了风险这么大的手术,就会选择相对保守的药物治疗或者激光治疗。有些青光眼术后可以不再用药物治疗,但是当手术效果不好,眼压还偏高一点的时候,可以用药物辅助治疗。现在因为有很多可供选择的药物,所以手术以后或者激光以后药物辅助治疗是一个趋势。
视网膜疾病新药!拜耳Eylea(阿柏西普)预充式注射器在欧盟申请上市,中国2020年1月起纳入医保!来源:本站原创 2020-01-26 17:042020年01月26日讯 /生物谷BIOON/ --德国制药巨头拜耳(Bayer)近日宣布,已向欧洲药品管理局(EMA)提交了一份申请,寻求批准Eylea(艾力雅,通用名:aflibercept,阿柏西普眼内注射溶液)预充式注射器,用于治疗5种视网膜疾病。目前,Eylea为小瓶装,医生在治疗时需要用注射器抽取。如果这款预充式注射器获得批准,将为临床医生提供一种新的治疗选择,减少玻璃体腔内注射所需的准备步骤。在美国,再生元于2019年8月获得了FDA对Eylea预充式注射器的批准。拜耳首席医疗官、拜耳制药部门医疗事务和药物警戒部主管Michael Devoy博士表示:“对于许多患有视网膜疾病和相关视力障碍的患者来说,Eylea是一种已经被证实的有效治疗方案,无论是在随机临床研究还是在现实的临床环境中,在减少可预防的视力丧失方面,Eylea都能始终如一地取得优异的效果。拜耳致力于通过引入预充注射器进一步加强其治疗产品。”Eylea是一种新型玻璃体内注射用VEGF抑制剂,是一种重组融合蛋白,由人体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FG)受体1和2的胞外区与人体免疫球蛋白G1的可结晶片段融合而成。Eylea作为VEGF家族各成员(包括VEGF-A)及胎盘生长因子(PIGF)的一种可溶性诱饵受体发挥作用,与这些因子具有极高的亲和力,从而抑制这些因子与同源VEGF受体的结合,因此Eylea可抑制异常的血管生成及渗漏。对于因多种视网膜疾病而出现视力障碍的患者来说,Eylea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案,在减少可预防的视力损失方面,无论是在随机临床研究还是在现实临床环境中,该药都始终提供了良好的治疗效果。Eylea是全球首个完全人源的融合蛋白,可同时阻断VEGF-A、VEGF-B以及PGF,作用靶点更广;可有效结合VEGF二聚体,更高亲和力;同时它作用时间更长,具有更持久的疗效,注射间隔可延长至3-4个月。目前,Eylea已有五个适应症在全球100多个国家获准上市,主要用于治疗视网膜病变引起的视力损害:包括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ME)、新生血管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nAMD),视网膜静脉阻塞 (RVO,包括BRVO和CRVO)、以及病理性近视性脉络膜新生血管(myopic CNV)引发的视力损害。在中国,Eylea(艾力雅)是首个获批治疗DME的抗VEGF药物,推荐剂量为2mg,初始5个月连续每月注射一次(即5针),随后每两个月(8周)进行检查并注射。患者治疗12个月后,可根据视力、解剖学结果延长治疗间隔。2019年11月底,国家医疗保障局发布公告,Eylea(艾力雅)自2020年1月1日起正式被列入《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2019年版)》,适应症包括治疗成人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ME)和成人新生血管(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nAMD)。Eylea是全球最畅销的产品之一,2018年全球销售额高达67.46亿美元。该药由再生元与拜耳合作开发,再生元拥有美国市场的独家权利,拜耳则授权获得美国以外国家和地区的独家销售权。自全球上市以来,约有3000万瓶Eylea被售出,拥有400万患者年的治疗经验。(生物谷Bioon.com)原文出处:Bayer submits application to European Medicines Agency for pre-filled syringe to administer eye medication Eylea?
儿童检查后有散光怎么办?散光,一直是个非常抽象难以理解,却又让无数孩子家长无比关心的话题。很多家长来眼科门诊就诊,检查后的第一句话就是:“医生,我的孩子有没有散光?”“医生,为什么我的孩子这么小就有散光了?”那么散光到底是怎么回事?究竟对眼睛有没有危害呢?什么是散光?教科书上对散光的定义是:“平行光线进入眼内后,由于眼球在不同子午线上屈光力不等,不能聚集于视网膜上一点,也就不能形成清晰的物像,这种情况称为散光。简单说,散光的人看物体不是单纯的模糊,而是类似“重影”、“物体边缘模糊”的症状,而且在夜间和雨天会更明显。当然,如果近视合并散光,那么就是模糊再加上散光的这些症状了。散光的度数到底代表什么?其实散光的度数就是代表眼球两个方向屈光度的差值,如果我们眼球屈光系统其他位置都是平光,在水平一行有200度近视或远视,那么就是在这一行上有200度的散光。所以我们经常会看到如下眼镜处方:-2.00DC*180-2.00DC就是散光,后面的180 指的是散光的轴向,同理,-2.00DC*90也就是在垂直位置(90°方向)散光到底要不要配眼镜?一般来说低度数的散光 (100度以下) 可以按照个人对视物清晰度的需求选择是否配镜。对于儿童来说,散光在100度以上建议配镜,因为有这个度数散光的小朋友往往会因为看不清楚东西而形成习惯性的眯眼,长时间眯眼会使眼睑压迫角膜,可能会加重散光。另外,150度以上的散光就有可能引起弱视的风险,小朋友一旦发现由于散光引起的弱视,那是必须必须必须(重要事说三遍)要配镜的。散光度数会越来越高吗?大部分人的散光都是出生时就自带的,随着年龄的增长会发生度数和轴向上的改变,但是改变的程度非常小,一般不会像近视一样出现较大幅度的增长,所以宝爸宝妈们不用太过担心。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导致的视网膜微血管损害所引起的一系列典型病变,是一种影响视力甚至致盲的慢性进行性疾病。除长期糖尿病外,高血压、高血脂均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生的高危因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进阶演变:第一阶段糖尿病: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合并全身其他疾病;第二阶段非增殖性糖网:微血管阻塞、微血管瘤、出血、静脉扩张,以及会影响视力的黄斑水肿;增殖性糖网:新生血管、大量玻璃体出血、眼内纤维化、视网膜脱离以及其他并发症如白内障、青光眼、视神经病变;致盲:视神经萎缩,视网膜严重缺血、坏死,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引起致盲有三大元凶:黄斑缺血、视网膜以及玻璃体出血、视网膜脱离。黄斑缺血黄斑缺血导致光感受器细胞缺氧和坏死,但这个过程很慢。因此如果早期干预和及时的治疗,患者预后是很好的,但是如果由于缺血而导致血管的阻塞,那么预后是较差的。视网膜以及玻璃体出血会使视力模糊。这个情况可能会突然的发生,如果在没有治疗的情况下,可能会导致患者视力的永久丧失。视网膜脱离可能会突然出现视网膜脱离的现象,如果不及时进行治疗,可能会导致患者视力的永久丧失。糖尿病患者应在随诊中筛查视网膜病变。对于不同类型的糖尿病,开始筛查视网膜病变以及随诊的时间安排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我国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发病年龄与诊断年龄有时不完全符合,某些患者第一次诊断为DM时可能已出现视网膜病变,故建议青春期前或青春期诊断的1型糖尿病患者在青春期后(12岁后)可开始检查眼底,之后应每年随诊。其实,糖尿病是不可怕的,出现并发症才最可怕!而视网膜血管病变是由轻到重的,不管、不顾、不问的结局是致盲性的。药物、激光、手术都是有效的治疗手段,但仅靠眼科治疗视网膜病变太片面,需根据实际情况在医生的指导下积极治疗。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定期眼科随访,可以挽救视网膜病变患者的视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