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性,59岁,20年前开始在外院做过三次手术,近期广泛复发,结节有数十个。局部肿瘤包裹、疤痕黏连,面神经无法解剖分离。予以彻底切除,同期采用“神经吻合+咬肌神经转位+耳大神经移植”联合修复面神经缺损。术后给予神经营养药及功能康复训练。 本病例是杨雯君教授团队在刚刚结束的第5期国家级继续教育学习班——“生命·美美哒”腮腺肿瘤多学科精细化治疗学习班(2024.11.22~26,安徽池州)完成的第二台示教手术。 广泛复发腮腺混合瘤,面神经因为肿瘤包裹及严重疤痕黏连无法保留,切除所有分支,同期做面神经修复手术。 面神经修复示意图 肿瘤扩大切除术后软组织及面神经缺损,术中见多个肿瘤结节已经突入咬肌和颊脂垫 术后标本,包括整个腮腺连同部分受侵咬肌、颊脂垫及全部面神经分支。肉眼可见肿瘤结节有四十余个。
胸锁乳突肌囊袋内甲状旁腺自体移植,具有囊袋面积大,不容易出血,安全性更高的优点。
非常困难的整形修复!“小”手术,做了两个半小时。患儿是早产儿,在新生儿监护室温箱里呆了好几个月才活下来。两个小鼻孔都插管,时间太长把鼻小柱、鼻尖压萎缩了。严格讲这是个“医疗事故”。但患儿父母相当厚道。感谢医院保住了孩子性命,对原来的医院毫无怨言。现在孩子上学了,随着长大、鼻尖鼻孔畸形也可以明显,心理阴影很大。而且关键是呼吸不畅。找了很多医生都说没办法。樊大夫觉得这孩子懂事又可怜,母亲是厚道人,深思熟虑后答应帮助做手术“试一试”。吉人天相、看起来是成功的…。先解决通气和基本外形。长大了再做二期进一步美观!
鼻息肉容易复发,尤其是伴有哮喘病和高嗜酸性粒细胞症的鼻息肉,非常容易复发! 这位患者就是这样的病情。在其他医院做过两次手术,都复发了。樊大夫半年前帮他做了第三次手术,术后药物治疗。这位患者也非常“听话”。严格按照樊大夫的要求来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今天复查。鼻息肉一点儿没有复发。鼻子里非常干净。 让人高兴!
鼻息肉是一类高度水肿增生为主要机制的鼻和鼻窦黏膜病。特点是比较容易复发。目前的临床调查认为:高嗜酸细胞(局部和血液中高EOS)是最容易复发的一类鼻息肉。 经过樊大夫的手术和治疗,这个病例的效果却非常好。樊大夫推测:高嗜酸细胞,很有可能只是鼻黏膜慢性炎症在局部和全身条件处于某种特殊状态下,被激发出的一种“失败的保护反应”。 是炎症程度严重的体现和伴发现象之一,而不是炎症激化的根本原因。所以、也不是鼻息肉复发的必然预兆。 处理好可能的病因因素后,高嗜酸细胞性鼻黏膜慢性炎症一样可以得到良好的控制,甚至接近于治愈!
在保证安全和感控的条件下,樊大夫喜欢让看病的小朋友“观摩”一下前面的小朋友或者姐姐、弟弟们做鼻、喉内镜检查的场面。 这有利于消除他/她们的恐惧心理,也是很好的耳鼻咽喉科医学科普,是一种“从小就开始”的现代医学常识教育!
双耳中耳炎,右耳轻一些,做了“上鼓室凿开、胆脂瘤清除+人工听骨+自体软骨鼓膜修补”。左耳胆脂瘤比较重,做了乳突根治+人工听骨+鼓室成形。 术后患者复查了一两年,如果就到了外地城市。据患者说,术后耳朵再也没有流脓、流水,听力提高了很多。 最近一年多,左耳又发生明显的听力下降,由于樊大夫调动了工作,所以患者到我原来的医院怎么样找不到我。多方打听了一年多。现在从几百公里外来复诊。 右耳还不错。一切安好。 左耳的术腔很干净,但是鼓膜又萎缩穿孔了。她想请我再帮她做一次手术。观察了病情后,樊大夫建议她等到秋天再来做手术。 患者见到我时,拉着我的手,就是不松开,好像怕樊大夫再跑了一样[捂脸]。 从专业角度看,十年前的手术并非完美。但是良好效果保持了十年,也属不易。尤其是右耳,仍然是相当不错的。 右耳的效果,樊大夫打85分。 左耳打75分,希望再做一次手术后,可以恢复到8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