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面缺陷,才能正视缺陷了解缺陷,才能弥补缺陷致所有的小耳患者及家属:“小耳”,这两个字刺痛过多少爸爸妈妈以及稚嫩孩子们的心。有多少人为此终日愁苦难以消解,又有多少人因此困扰难休抑郁不安。我们了解你的焦虑,体会你的担忧。郭树忠教授花费三十多年潜心研究,不断改良耳再造技术,就是想给孩子们再造出逼真、美观的耳朵。弥补外在的缺憾,填补内心的创伤。耳再造手术有一定的年龄限制,七岁到十一岁是目前最佳的手术年纪,在这之前,留给家长和患者的时间有很多,我们时常建议家长:一定要多去了解不同的手术方式、了解不同的手术医生、了解不同的手术环境,毕竟耳再造的条件有限,最佳的手术机会只有一次,所以选择一定要慎之又慎,不给自己留有遗憾。郭树忠教授采用的改良全包法耳再造手术方式,每年超一千台手术、再造五百多只耳朵,已为成千上万名小耳患者再造了全新的耳朵,借此为无数人重新塑造了全新的生活。此次端午佳节举行免费义诊活动,就是想用专业全面的耳再造知识,抚平家长们的焦虑,让大家对于小耳畸形这种疾病以及如何治疗,有更加清晰的了解和认知,为日后手术的选择提供多一种的思路。同时还将联合耳鼻喉科专业大咖,为大家详细解答听力相关的各种问题。这次义诊,大家可以实地考察,看看这所具有国际水平的医院,是如何用其严格的标准来护卫患者的安全,看看现场已经做完手术的患者效果如何,看看这里的医护人员是如何用专业和爱心去呵护所有小耳的患者。只有做了最详尽的了解,才能真正做到心中有数。毕竟小耳再造的路上,郭树忠教授的耳再造技术一直走在行业前端,值得每位患者去了解和考量。我们也想借这场义诊,和小耳的家人们进行一场节日的联欢,因为在这里所有人的苦乐相通,在这里你们的情绪能够被理解,可以互相倾诉释放许久的压力,感受陌生但却暖暖的温情。现场还会邀请已经做完手术的患者及家属,分享她们一路走来的心路历程,为的就是让所有的家人们知道,所有的“小耳”都会迎来更加美好的生活!还有,如果你没来过西安,还可以带孩子感受西安的六月,去钟鼓楼下听听长安五千年历史,在明城墙上吹吹夏日明媚的风,去历史博物馆里感受沉睡千年文物的魅力,在秦始皇兵马俑感受恢弘庞大的艺术·······,带孩子上一堂生动的历史课,触摸历史、感受历史,也是个不错的假期选择。最后,再次邀请小耳的家人们参与2021年6月13日的义诊活动,我们在西安等你!义诊时间:2021年6月13日义诊地点:西安国际医学中心整形医院
麻醉医生们异口同声的说:我们不会把孩子麻傻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有一个很强的麻醉团队,学科带头人是著名的麻醉学专家柴伟教授,柴主任来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工作之前是唐都医院的麻醉科主任,而唐都医院是一所全国知名的大型教学医院。柴主任带领的麻醉团队有48位麻醉医生,多数来自三甲医院的麻醉科,临床经验非常丰富。我的耳再造手术就是他们在进行麻醉。看门诊的时候,经常会遇到小耳患者的父母问:全麻后我的孩子会不会变傻?我一般会这么回答他们:你的孩子原先是前三名,做完手术还是前三名,如果原先是后三名,做完手术还是后三名。这个回答可不是空穴来风,是我通过临床考察得来的。虽然我是一名医生,但却是个整形外科医生,对于麻醉是个外行,出于求知的目的,我在麻醉医生中进行了一次调研:麻醉是否会对孩子的智力产生影响?利用手术间歇期和午饭时间,就这一问题我先后询问了十几位麻醉医生,其中就包括柴伟主任。所有麻醉医生的答案都很一致:麻醉并不会影响智力。虽然大多数人的依据是临床经验总结而来,但也不乏科学的佐证。柴伟主任、麻醉科丁副主任以及一位喜欢阅读麻醉文献的医生告诉我,其实有不少关于麻醉对孩子智力影响的研究文献报道,一致的结论是:三岁以上,短时间(数小时)内没有重复麻醉,对孩子的智力没有任何影响。如果年龄过小,手术时间过长,短时间内重复给麻醉,麻醉是否对孩子智力有影响没有明确的科学结论。因为大手术,长时间的手术对孩子全身多个器官会有影响,如果孩子术后出现认知和心理方面的异常,或许更多的是原发疾病造成的神经系统缺血所致,不一定与麻药有多大关系。多年从事麻醉研究的丁副主任甚至提出:麻醉或许对孩子智力发育有好处的假设,因为麻药是神经刺激药物,说不定使用以后会让孩子变得更聪明。虽然我们需要更多的研究来阐明麻醉药物对神经系统的影响,但毫无疑问,从麻醉对孩子智力影响这一角度看,大家不必太过困扰。所以,小耳畸形的孩子给全麻做手术,非常安全也不会影响智力,家长大可放心,不必有任何顾虑。
过去有一种观点,认为再造的耳朵会和对侧健耳一样同步生长,所以,过去做耳再造时,很多医生会严格按照对侧健耳的尺寸做手术。但随着耳再造手术越做越多,随访观察的时间越来越长,我发现再造的耳朵实际上并不太长,如果年龄小的时候按照健耳大小造耳朵,长大后就可能出现好耳朵大,再造的耳朵小的现象。所以,我现在给小孩子们造耳朵时,会将再造的耳朵造的比健耳大一点。这样孩子们长大之后两侧耳朵就会大小一样。如果是成年人,则再造耳朵的尺寸和健耳一样。那为什么再造的耳朵不太长呢?究其原因:再造耳朵的材料包括两大部分,一部分是表面覆盖的皮肤软组织(包括耳垂),一部分是里面的支架材料。其中,皮肤软组织会随着孩子的生长生长,但里面的支架却不会长。一般使用的支架材料有聚乙烯塑料人工支架和自体肋软骨雕刻支架。如果是聚乙烯塑料人工支架则绝对不会长;要是选择自体肋软骨雕刻支架,一般也不会生长。因为在切取肋软骨时,我们将软骨膜和肋软骨与肋骨交接区的生发中心留在了胸部的供区,软骨膜和生发中心是长软骨的部位。这样做的好处是胸廓不容易发生畸形,但耳支架也就不会长了。所以当家长问起,孩子的耳朵还会不会长时,我回答的都是基本不太会长。也就是支架不长,耳垂和软组织的生长会使耳朵的大小稍微有一点变化,所以也并不是说绝对不会长。
通常情况下,肤色深的人在植皮后容易出现皮肤色素沉着,表现为移植后的皮肤颜色深暗或者为褐色,与周围正常皮肤不一样,看上去像补丁一样。皮肤移植后为什么会出现色素沉着,到目前还没有一个科学的解释,被多数人接受的假说是皮肤移植过程中会有一段时间处于缺血状态,缺血会使皮肤中的黑色素细胞变得活跃起来,分泌更多的黑色素,但皮肤血运恢复后,就不再有缺血问题,为什么黑色素持续不退,目前科学家们还没有搞清楚。总之,用植皮的方法解决耳再造覆盖问题有一些缺点,这就是为什么我逐渐放弃了“直埋”、“一次成型”、“半包”等需要植皮的耳再造方法的原因。因为全包法不需要植皮,就不会有色素沉着问题,所以,我绝大多数耳再造手术采用全包法。肤色深的人通常真皮偏厚,与肤色白皙的人比较,轮廓清晰度也会有所差异。
很多小耳畸形患儿的父母不明白,为什么我在给孩子造耳朵之前,要先在头上通过打水造一个“包”。在扩张器发明之前,因为造耳朵需要皮肤,医生们便从患者身体其他部位移一块皮肤到再造的耳朵上,这有一点像把树从一个坑里挖出来移植到另外一个地方,移树的代价是移出树的地方会受到“破坏”,植皮也是如此,有供区继发损伤和供区疤痕代价。而扩张就如同在树坑里放了一颗树种子,打水就像浇水,让皮肤像树苗一样长出来,这样代价要小很多。扩张就是造皮肤,造好了皮肤就不需要移植皮肤了。
很多小耳畸形孩子的家长在选择耳再造方法时,不知道该关注哪些技术点,不知道每种方法的本质区别在哪里。北京联合丽格第一医疗美容医院美容外科郭树忠其实造耳朵就两件事,一个是耳支架,一个是支架外面的皮肤覆盖。皮肤覆盖的方法与再造耳朵的颜色、质地和轮廓有极大的关系。通常皮肤覆盖方法分为扩张和不扩张两大类。扩张和不扩张方法的差别是扩张方法需要埋植扩张器造皮覆盖支架,不扩张的方法则是通过筋膜瓣加植皮的方法覆盖支架。但植皮就存在取皮的问题,而取皮是拆东墙补西墙,取皮的地方会长疤,要取皮就需要筋膜瓣,因为皮直接覆盖在耳支架上不成活。而取皮、取筋膜瓣都要加长手术时间,不少医生用筋膜瓣加植皮的方法(一次成型、直埋和半包)需要7、8个小时,而全包法耳再造只需要2个多小时。手术时间越长,出血越多,风险越大。另外,取皮和取筋膜瓣的部位会长疤痕,会增加手术的代价。所以,直埋法和一次成型法表面上看起来,手术中间过程患者风险小,代价小,但是手术台上患者所付出的代价要更大。而扩张的办法虽然家长在打水期间要花时间,花精力照看孩子,但是孩子手术台上所用的时间短,创伤小,出血少,疤痕也小。从整体上来看,扩张的办法付出的代价要远比不扩张的办法小得多。从效果上来看,不扩张的直埋法和一次成型法植皮后再造耳会有色素沉着,看着要比好耳朵颜色暗,而且因为皮肤没有经过扩张,比较厚,再造的耳朵也要比扩张法的厚。扩张的办法又分为半包法和全包法,半包法就是部分扩张,扩张出来的皮肤只能覆盖耳朵前面,并没有消除传统方法的缺点,耳后仍需要取筋膜瓣和植皮,耳朵前面好看,耳后并没有多大改进。而全包法是全部扩张,扩张出来的皮肤既能覆盖耳前也能覆盖耳后,所以不需要植皮,不需要取筋膜瓣,也就没有取皮的疤痕,再造耳轮廓更加清晰,也没有色素沉着,再造耳颜色与好耳朵一样。因为全包法相对于其他方法有着十分明显的优势,所以我现在才坚持用全包法造耳朵。
整形外科很多手术是“拆东墙补西墙”,当人体各个“零件”出了问题,并没有可供使用的“零配件”用于修复,医生只好牺牲次要的部位、修复重要的部位,最常见的是植皮,其他组织移植如骨骼、肌肉、神经和肌腱都可以这样做。但这样做的结果是对“供区”造成继发性的损害,产生继发性的畸形,最常见的就是取皮后供皮区的疤痕。软骨移植的供区有耳软骨、鼻中隔软骨和肋软骨等供区,现在流行的综合鼻整形常常切取这些部位的软骨作为移植物垫高或者延长鼻子。其中软骨最丰富的供区是肋软骨,因此,造耳朵时最常用的供区是胸部。胸廓是由后面的脊柱、前面的胸骨和十二对肋软骨支撑的,在肋骨前端形成一小段软骨,就是肋软骨,这些肋软骨对于维持胸廓的稳定性作用并不大,因为它们多数位于前面的游离端。切取肋软骨的手术一般在全麻下手术,手术中患者没有任何痛苦的感觉。手术切取肋软骨时是在胸部的前下方肋缘上几厘米切一个3厘米左右的小口子,分离取出2~3段数厘米长的小“脆骨”。手术时间一般在半小时到一小时,出血也就十来毫升到几十毫升,很少有机会进入胸腔等重要器官的部位。切取肋软骨后软组织分层缝合,一个礼拜伤口就长上了。切取肋软骨后原先软骨所在的空间会被瘢痕一样的组织所替代,其弹性和强度接近软骨,因此对胸廓的稳定性几乎没什么影响,长好的伤口表面会有一个小疤痕,多数人看不出两侧有啥差异,更不可能影响远离切口的乳房发育。绝大多数情况下对患者的发育、外形和胸廓稳定性几乎没有影响,极少数情况下局部会有一点低、或者肋骨残端变形,但我做了数千例耳再造,看到这样的情况只有两三例,因此,患者和家属不必有太大顾虑。至于切除肋软骨后的痛苦,虽然有一些,并不大,我做手术的小孩子手术后两三天就开始下地玩,倒是年龄大一点的大人痛的时间稍长一些,这些部位长到没有任何不适一般一到三个月,完全长好后患者活动自如,可以参加各种体育活动,也可以干重体力活,抗麻袋也没问题。过去做这个手术很少有病人和家长对取肋软骨有顾虑,但最近几年很多家长问这个事,我推测,可能和某些推销人工材料的人在网上发表一些耸人听闻的言论有关,其目的是为了推销他们的产品,但这无形中给很多患者和家长造成了恐惧,实际上和那些做过手术的患者及其家长聊一聊就会知道取肋软骨一点都不可怕,痛苦很有限,也没什么后遗症,因此,不必有太大的心理压力。
据统计,我国每出生3000~4000个孩子就有一个出现耳发育畸形,这意味着在全中国有30~50 万先天耳发育异常的人。如果耳朵比正常侧小,医学上叫做“小耳畸形”,如果完全没有耳朵,则叫“无耳畸形”。还有一部分人耳朵大小正常,但形状异常,如招风耳、隐耳、垂耳、卷缩耳、Stahl耳等。
中国人重新强大起来的时间并不长,由于那段积贫积弱的历史留给人们的创痛实在太深,也由于改革开放初期第一次直面西方发达国家时人们受到的震撼实在太大,因而许多人认为“外国的月亮是圆的”。这种思维惯性统治了国人很多年。国人在各行各业都不相信我们中国能在短时间内取得媲美,甚至超越西方的成就,耳再造也不例外。那么事实真的如此吗?耳再造发端于西方,全耳再造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870年,一个叫Szymanowski的人首次把耳朵区域的皮肤翻卷形成耳郭外形,不过,那充其量算是一个皮肤的卷卷,几乎没有耳朵的任何细节结构。用雕刻的肋软骨作为耳支架行全耳再造则始于1920年,现代整形外科之父,新西兰耳鼻喉科医生(那时候还没有整形外科医生这个名词)Gilles 首先取肋软骨雕刻后再造耳朵,开创了用肋软骨造耳朵的先河。现在回头看,他真是一位天才的整形外科医生,皮管等整形外科技术也是他发明的。关于耳再造技术发展的资料1959~1978 年,Tanzer 应用Gilles的方法为一大批小耳畸形的患者进行了耳再造,他对耳再造的方法进行了一系列的改进,将耳郭再造分期进行,这就是后来被老百姓称之为“直埋”方法的开始,但那时候造出的耳朵也只是一个耳朵的大样子,细节很不明显。上世纪80年代开始,美国医生Brent对Tanzer 的方法进行了一系列改进,使手术效果获得很大的提高,耳朵的细节也越来越明显,当年我在美国留学时听他的学术报告,感觉他特别“神”,因为那时候国内外很多医生都造耳朵,但就数他造的耳朵效果最好。但他造耳朵的方法也有缺点,一是手术次数多(4次左右)、二是细节仍不完善。关于耳再造技术发展的资料在Brent医生之后,日本医生Nagata对“直埋”耳再造技术进一步进行了改进,手术次数减少,耳朵的轮廓更加清晰(然而有矫枉过正之嫌,有点过于夸张),之后法国的Firmin和我国的张如鸿教授都对这个方法进行了更进一步的改进,目前世界上多数医生仍然使用这个技术,该方法的好处是比较简单,不需要像扩张技术那样扩张注水,但突出的缺点是耳后需要转移筋膜瓣并植皮,植皮后颜色不好看,植皮区周围常有疤痕增生。目前用这种方法造耳朵,张教授的效果丝毫不比外国人差。传统的方法造耳朵需要植皮,植皮除了会导致供皮区继发畸形外,还有植皮后颜色不一致的问题, 特别是东方人更加明显,这促使医生们寻找可以在局部制造颜色质地一样皮肤的技术,这一需求不仅使耳再造的技术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而且催生了一项整形外科新技术——皮肤扩张术。1957年,美国医生Neumann 首先尝试用一个小气球在一个外伤性耳缺损患者的乳突区进行扩张,用扩张产生的皮肤修复耳缺损,从他发表在PRS上的个案报道来看,效果还可以,但之后他没有继续这项工作。随着皮肤扩张技术的发展,我所在的科室、北京整形外科医院的庄洪兴教授、以及日本和韩国的学者,甚至包括美国的Brent医生都尝试开展皮肤扩张技术。但用扩张技术进行耳再造必须有扎实的皮肤扩张术方面的经验,没有这方面的经验,会导致一系列的并发症的发生,因此有一些医生后来放弃了这种方法,坚持得比较好的是庄教授的团队和我的团队。虽然我的团队和庄教授的团队用扩张器技术造耳朵起步时间差不多,方向也一样,但最终的技术又有很大的不同,庄教授和他的弟子蒋海越教授采用小扩张器,扩张产生的皮肤不足以覆盖耳前耳后的全部,耳朵后面仍然采用转移筋膜瓣和植皮的方法,于是老百姓把这种方法叫做“半包”方法。而我们采用比较大的扩张器,扩张产生的皮肤足够覆盖耳朵前后的所有耳支架,不需要转移筋膜瓣和植皮,因此,老百姓称之为“全包”方法。最近这些年,国内另一位耳再造的专家章庆国教授也逐步采用“全包”的方法造耳朵。不论是“直埋”还是“半包”或者“全包”,中国医生所再造的耳朵形状已经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我们多次在国际会议上做学术报告,获得了国际同行的广泛认可,这是少数中国医生可以拿到国际上说事的项目。
不断有患者问我关于耳朵支架的事,很多患者和家长很纠结选择哪种支架材料更好?那么,用人工支架和肋软骨究竟有什么差别?耳再造手术主要包含两个方面的因素,即支架材料和包裹材料,就像饺子的“馅”和“皮”,支架材料是“馅”,包裹材料是“皮”。关于支架本身的差别我以往在微博中反复进行了说明,在此不再赘述了。今天谈谈采用不同包裹材料时手术方法的差异性。“全包”的方法再造耳朵的前后都是扩张产生的扩张皮瓣所覆盖,其颜色、质地均和正常皮肤颜色一样,并且扩张会使皮肤变薄,造出来的耳朵轮廓和形态更逼真。“半包”的方法再造耳朵的前面是扩张皮瓣覆盖,颜色和质地与全包完全一样,但“半包”的方法再造耳朵后面是筋膜瓣加植皮,植皮的颜色和正常皮肤颜色一定不一样,有色素沉着,特别是皮肤比较黑的人颜色更深,植皮区周围会有疤痕,取皮的部位也有疤痕。“直埋”的方法耳朵前面为正常未扩张的皮肤,比扩张方法厚,轮廓清晰度没有扩张好,耳朵后面也是筋膜瓣加植皮,缺点和“半包”差不多。上述三种方法,不论优劣,都只适合于肋软骨,不适合人工材料,因为采用上述包裹方法时如果用人工材料都会冒支架外露的风险。有一种方法既适合于肋软骨、也适合于人工材料,这就是一次耳成型技术。这种方法的最大优点是只需要一次手术,但缺点是耳朵表面都需要先用筋膜瓣覆盖后再在表面植皮,植皮的最大缺点是有色素沉着,再造耳朵的颜色在白种人差异性比较小,但在黄种人差异性比较大,颜色偏黑,植皮区周围会有疤痕增生,植皮的面积大,供皮区疤痕也会更长,因此代价并不小。颞筋膜瓣是造耳朵大夫的救生筏,在“全包”的方法,如果软骨支架外露,可以用筋膜瓣覆盖来挽救,但如果已经用筋膜瓣造耳朵了,万一支架外露就没法补救了。因此,一次耳再造技术虽然操作简单,但我在万不得已时不用,为了减少手术次数而牺牲耳朵的外形我认为是得不偿失。考虑到人工材料的其他缺点,我现在已经放弃了用人工材料再造耳朵的方法。一次耳再造技术我也用,但只用于烧伤或者外伤等一些特殊病例,所用的支架也是肋软骨。我做耳朵已经几十年了,各种方法、各种材料都尝试过,我选择方法的原则只有一个,那就是在代价、远期效果和安全性方面进行权衡,综合考虑对患者最有利的技术是我的首选。文章来自:新浪微博郭树忠教授郭树忠教授微信号:gsz-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