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以沿神经分布的群集疱疹和神经痛为特征的病毒性皮肤病。中医称为“缠腰火龙”、“缠腰火丹”。民间俗称“蛇丹”、“蜘蛛疮”。神经痛为本病的重要特征,一部分患者疱疹消退后仍然存在被侵犯部位神经痛, 可能持续数月甚至数年,称为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约有10%带状疱疹患者可并发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其发病率与年龄成正比,50~59岁为49%,60~69岁为65%,70~79岁为74%。即年龄越大越容易发生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故老年人多发。我国的老年人口日益增高,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发病率也持续增高。一般的疼痛治疗难以奏效,患者长期遭受疼痛的折磨苦不堪言,不仅情绪低落,生活质量低下,而且患者情绪抑郁,对生活失去信心,甚至有自杀倾向。有人将此痛称为“天下第一痛”。因此对此病要把握最佳治疗时机。发病机制: 带状疱疹的已存在很久远,而人们直到十九世纪后期才明白它是一种病毒性疾病。现在我们知道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是通过皮肤的感觉神经末梢侵入人体,然后进入脊神经后根的神经节细胞内,呈休眠状态,当机体正常免疫防卫机制受损伤或抑制时,就会激活水痘-带状疱疹病毒,从而发病,由于病毒侵犯感觉神经,所以临床上几乎所有病人都存在程度不同的疼痛。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确切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但与下面因素有关:年龄偏大;疱疹病毒感染;患者免疫力低下;患者的特异体质;带状疱疹后治疗不及时;即使进行抗病毒治疗,但没有进行积极的神经阻滞治疗。病理改变: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病程一般约2-5年,有关其病理改变目前尚未完全明确,其疼痛虽然与疱疹病毒相关,但人们认为它们是两类不同性质的疼痛。有资料表明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病人受感染的一侧背角萎缩及感觉神经节发生病变。患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病人的神经系统受到疱疹病毒广泛而严重的损害,不仅有脊髓后根神经节的脱水、Wallerian退变、明显的囊性变和神经节神经元细胞数量显著降低外,而且外周神经,尤其是有髓鞘的粗神经纤维轴突减少及明显的胶原化,脊髓后根神经节内也会出现慢性炎性细胞浸润。患者的脊髓背角有明显的退行性改变。影像学和尸体解剖研究也揭示其脊髓背角会出现明显萎缩。尸解研究还证明病程长度的患者脊髓周围炎症反应明显,可见有较多的淋巴细胞聚集,脊髓背角及脊髓后根神经节有变性改变。而在完全恢复的患者中,未发现明显的中枢神经系统的变化。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疼痛机制涉及损伤的外周传入纤维的异位放电,神经元的交互混传,脊髓背角神经元的敏化,脊髓抑制性神经元的功能下降等。临床表现及特征: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是困扰中、老年人的顽固性疼痛,其持续时间短则1-2年,长者可超过10年,有的甚至超过数十年。带状疱疹最常累及的神经是肋间神经,占总发病数量的70%以上;其次所累及的是三叉神经、坐骨神经,较少出现的是颈神经、臂丛神经、阴部神经等,基本上侵犯的是感觉神经,对运动神经纤维几乎没有影响。当急性期皮疹愈合后,病变的皮肤常呈现红色、紫色或褐色。色泽消失后,常遗留灰白色瘢痕,有时也可发生严重疼痛而无瘢痕遗留。瘢痕区一般表现为感觉减退,并常出现感觉消失,但是触摸刺激常引起明显的浅表组织痛(异常性疼痛,俗称触痛),伤害性刺激可引起疼痛增强,或者对触摸的敏感程度增加。患者的疼痛常以自发性闪电样或撕裂样疼痛出现,可因与病变皮肤的接触而加重,例如极其轻微的衣物摩擦。疼痛的性质,以自发性刀割样或闪电样发作痛或持续性烧灼痛为主,多数患者疼痛程度难以忍受。大部分患者表现为痛觉过敏,轻轻触摸即可产生难以忍受的疼痛,部分患者以感觉功能减退为特征。除此之外,还可因体力活动、温度变化和情感压抑而加重。由于对剧烈疼痛的恐惧,患者的心理负担沉重,情绪抑郁,容易产生心理问题。治疗:常规的镇痛治疗效果较差。目前多数主张以口服药物、皮内注药、神经阻滞相结合的综合疗法,可取得满意的疗效。(1)早期抗病毒治疗非常重要,抗病毒药物有:阿昔洛韦、伐昔洛韦等。(2)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方面比较成熟,国际指南提出:三环类抗抑郁药、抗癫痫药及利多卡因贴剂为一线用药,阿片类及曲马多为二线用药,辣椒素贴剂和丙戊酸钠( 德巴金) 为三线药物。近年来,应用加巴喷丁及普瑞巴林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取得较好疗效。(3)皮内注药:将局麻药注射于病变区的组织内,阻滞神经末梢而达到麻醉作用。利多卡因等局麻药可阻断感觉纤维的疼痛传导,打断疼痛的恶性循环,同时也阻断反射性交感神经系统亢进作用,促使局部血管扩张,改善血运,促进组织功能恢复。此种方法是最近推广的一种新的治疗方法,效果满意,简单易行、安全、副作用少。(4)神经阻滞:根据疼痛部位,可选用周围神经阻滞,星状神经节阻滞或硬膜外阻滞。是一种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只要局部没有明显的感染,对确定侵犯神经干的注射可以起到止痛、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抗感染、增加皮损愈合速度、减少后遗症的作用。(5)电生理及神经调节术:这种方法的原理是通过电极适当地刺激能产生疼痛的目标神经, 从而产生麻木样感觉来覆盖疼痛区域, 从而达到缓解疼痛的目的, 主要分为经皮神经电刺激、外周神经刺激、脊髓电刺激等。(6)对于疼痛顽固,采用各种方法效果不佳或疗效不能维持时,运动神经阻断后对病人影响不大的病人,可采取神经毁损注射,如:肋间神经、三叉神经、颈神经等。主要分化学方法和物理方法。酒精、酚甘油及苯酚是常用的化学毁损药物但必须有经验丰富的疼痛科医生或麻醉科医生来操作,否则会导致严重后果。(7)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神经损伤修复非常困难,治疗过程比较漫长,近年来在临床上使用神经生长因子,神经营养因子等,在被损伤的神经纤维修复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预防:(1)生活规律,饮食营养丰富,心情舒畅,坚持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自身免疫力。(2)一旦确诊患有带状疱疹,抓紧时间接受正规治疗,以免耽误病情,在急性带状疱疹早期,就进行神经阻滞治疗,该方法不仅镇痛效果确切,而且可明显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加速病损皮疹的愈合和预防急性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发生。(3)在急性带状疱疹期,应用综合治疗,早期应用抗病毒、皮质类固醇类及抗炎镇痛药物,及早进行止痛治疗,防止疼痛的中枢敏化。争取一次彻底治愈。(4)预防性注射减毒水痘病毒活疫苗,或者注射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免疫球蛋白。
患者:左足跟痛有一年左右了,去年10月去安贞医院骨科看过,说是筋膜炎,开了一些止痛和消炎药,还有一些药膏,回去服用一个多月也不见效果。晨起时痛感很轻,晚上回家或睡前躺在床上时痛感加重,痛的厉害时左脚跟不敢沾地,只能垫着脚走。去年11月打过一针封闭,不见任何效果,而且好像痛感更严重了。从不穿高跟鞋或皮鞋,平时总是旅游鞋或休闲鞋,属于办公室一族,运动量也不是很大,不知到底是什么引起的疼痛,有没有解决的办法,请贾大夫抽空回复下,谢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疼痛科贾东林:你好:足跟痛的病因病机繁多且较复杂,主要由跖腱膜炎、跟骨脂肪垫病变、跟骨滑囊炎、跟骨高压症、跟骨刺、神经卡压等原因引起跖腱膜炎发病人群多样,但以中年女性居多。发病常为单侧,很少双侧同时发病。根据肌筋膜激痛点疼痛原理,进行综合治疗,针刺可以破坏肌肉的激痛点和刺破张力带或强烈刺激激痛点,引发了脊髓的强烈反射,改变或破坏了脊髓中枢的感觉支配区,从而放松张力带达到止痛。对腓肠肌、比目鱼肌、足底方肌的牵张锻炼,可以使肌肉保持一种松弛和有氧状态,是减少复发的关键。机体内的维生素缺乏或正常低线的维生素含量可以引起疼痛。因此作为辅助治疗,应当长期恰当的补给多种维生素药物,有利于对治疗的巩固和减少复发。另外,改善微循环也是协助减少激痛点疼痛的辅助因子。通过这种综合疗法,许多部位的类似疼痛都取得了良好的疗效。因此,患上跖筋膜炎首先可以先给予局部注射治疗,在跟骨和筋膜的跖点上产生的炎症,可以通过打消炎止痛针使疼痛消失炎症减轻。局部炎症消退后有一部分病人就可以完全治愈,但还有一些顽固的病人可能需要进一步治疗,包括一些理疗,包括垫足弓垫。建议到医院就诊。祝早日康复。患者:谢谢贾大夫,我会尽快去医院就诊的。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疼痛科贾东林:祝早日康复
患者:1个月前,背部上半部疼痛剧烈 拍片说没什么大事,拔罐,刮痧,没效果,在家休息1个月了,还是疼痛,现在在吃中药,还没见效 想到贵医院就诊,咨询大夫一般这是什么病情?应该看什么科?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疼痛科贾东林:你好: 根据你的资料,尚不能做出正确诊断。 背痛常见原因为肩背局部骨或软组织疾病所致。其他还有脏器疾病反射至肩背部或其他部位肿瘤转移至肩背部所引起的疼痛。因此,背部疼痛可能仅仅是一个症状,并非真正的病因。临床未查清病因就给予按摩、刮痧、拔火罐等,会导致误诊误治,使患者失去最佳治疗时机。所以,对背部疼痛的患者,必须排除是否为其他部位疾病反射或肿瘤转移所引起的症状,以免误诊误治。需注意鉴别的疾病有:1 呼吸系统疾病 不少呼吸系统疾病可引起肩背疼痛,其部位一般在后背、侧背或肩胛部,较常见的有胸膜粘连、肺癌与结核。2 循环系统疾病 心血管疾病伴有胸痛者以心绞痛、心肌梗死最常见。3 消化系统疾病 不少消化系统疾病可引起肩背部疼痛,常见的有胆绞痛、胰腺疾病、胃及十二指肠肿瘤等。4 骨肿瘤或脏器肿瘤转移骨肿瘤或其他器官,如肾、膀胱、子宫、肺等罹患肿瘤转移至肩胛骨、椎体骨、肋骨。因此,您提供的资料不完整,病情无法简单判断,建议到医院给予全面检查,确诊后再给予合理的治疗。
下肢酸胀、疼痛的常见原因1 下肢的静脉回流障碍、静脉曲张,建议做下肢血管B超2 考虑腰椎间盘突出可能,建议做腰部MRI检查3 缺钙:请检查是否血钙、碱性磷酸酶4 下肢的胫神经/腓总神经的卡压5 如还不能明确诊断腿部酸胀,建议查风湿
患者:左侧第12浮肋肋骨尖附近有肿块,总隐痛,饭后严重些,大概1年半左右 医生说是最下面的肋软骨炎,说因为那个地方是肋软骨尖. 从1年半前就贫血伴有左腹肋下疼一按疼的利害些,我怕是肋软骨肉瘤,08年2月在北京军区总医院作过检查,也没说左腹疼是什么病.因为贫血,就治贫血,现在已好转,但左腹疼还是以上症状,我们当地大夫说与贫血有关,因此炎症还有.请问用什么方法诊断?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疼痛科贾东林:肋软骨炎是指在肋软骨与胸骨连接部附近发生的自发性疼痛。多见于青年女性。病因一般与外伤、病毒感染,肋软骨发育营养不良,胸肋关节炎症,肌筋膜炎有关,其临床表现为前胸部疼痛,多为酸胀痛,起病急剧或缓慢,时轻时重,可因翻身咳嗽、深呼吸、上肢活动加重,有时向上肢放射,查2-5肋软骨处压痛若不及时彻底治疗,有反复发作趋势。诊断要点:1.唯一症状是局部疼痛,有时向肩部或背部放散,但疼痛最明显处多在胸骨外缘。以第2、3肋软骨多见,咳嗽和上肢活动时,疼痛加重。2.检查可发现患处肋软骨肿胀,隆起并有压痛。 根据你的描述,有肿块,且与饮食有关,应首先做腹部B超或CT等检查,排除腹部器质性病变。然后再考虑肋软骨炎的诊断。肋软骨炎的治疗原则 :1.对症治疗,局部用药,服用止痛药物,可加用强的松消炎止痛。2.抗病毒药物。 3.局部注射局部麻醉药和激素。
患者:胸部,肋部 手臂内侧疼痛(均为左侧) 平时疼痛不剧烈.严重时剧烈疼痛可持续半个小时左右最近3个月 按照心绞痛和颈椎病吃了些药.都无明显效果 知道是什么原因,应该做哪些检查 化验、检查结果:运动心电图 心脏造影 腹部彩超 颈椎CT 颈部核磁医生说没有太大的问题 最后一次就诊的医院:北医三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疼痛科贾东林:您好:不知是否做过胸部X线检查?有无病变。既往是否得过带状疱疹?带状疱疹后遗痛十分顽固,可持续多日。建议到门诊就医。患者:谢谢您的回复,胸部X线也了,没有问题. 以前没得过带状疱疹.去安真医院医生很肯定地说心脏没有问题.在北医三院阎明医生也说,颈椎不会影响的.现在都不知道去哪看了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疼痛科贾东林:您好:带状疱疹通常表现为表皮神经痛,成簇水疱沿体表一侧的周围神经呈带状分布,所以较容易分辨。但也有少数病例是只有神经痛而无皮肤损害,这种现象被称作无症状的带状 。因为它没有明显的症状表现,所以很容易误诊。如果病变发生在左侧心前区,容易误认为心脏痛;发生在肋骨边缘部位,容易误认为是肋间神经痛或胸膜痛。当你发觉某个部位的皮肤疼痛,特别是出现闪电般的疼痛感时,有可能是隐蔽的带状疱疹在作祟。应尽早及时就医,让医生确诊并进行及时的跟进治疗。据有关资料报告,通过药物、中医、理疗、神经阻滞等方法治疗后大部分患者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但还有47.8%的患者发生后遗神经痛,90%以上的患者疼痛持续3个月以上。如果选择最佳治疗时机和有效方法,是可以避免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发生的。在疱疹发生的急性期内,即3~4周内到疼痛科就诊,可进行神经保护治疗。在给予抗病毒、消炎、镇痛的基础上,应用神经阻滞技术可以有效阻断疼痛信号向中枢传递,使得患者的疼痛症状得到有效缓解或消失。其治疗机理是通过注射微量的麻醉及神经营养药物,选择性作用到痛觉神经细胞,可有效抑制躯体感觉神经向中枢的疼痛传导从而解除疼痛症状,并改善神经细胞功能。
许多人都有过在夜间睡眠过程中出现小腿抽筋的经历。小腿抽筋实际上是神经肌肉异常兴奋引起腿部肌肉或肌群痉挛,此时肌束的牵拉强度明显大于肌肉正常收缩时肌束的牵拉强度,表现为腿部一组或几组肌肉突然、剧烈、不自主的收缩。抽筋虽然仅持续几分钟,但是发作过后肌肉的不适感或触痛可以持续几个小时。临床上多见的是老年人小腿腓肠肌(小腿肚子)抽筋,并且常发生于夜间熟睡时,连续发作会影响睡眠,降低生活质量。夜间发作的小腿抽筋与以下因素有关:(1)疲劳:白天腿部的运动量过大或用力过度而造成疲劳,夜间肌肉紧张的状态未得到改善,过多的代谢产物未能及时代谢掉,它的刺激可以引起小腿抽筋。 (2)寒冷:夜间睡眠时,脚和腿部受凉可以引起腿部肌肉痉挛。 (3)低钙血症:当体内发生低血钙时,神经肌肉接头的兴奋阈值降低,低于正常情况下的刺激强度即能使神经肌肉兴奋,因而极易产生异常的收缩,引起小腿抽筋。这种情况多见于缺钙的孕妇和老年人。 (4)血流因素:对于腿部静脉曲张或深部静脉血栓的患者,若睡觉时长时间保持某种姿势,腿部静脉受压,回流受阻,造成血流淤滞,当血液淤滞达到一定程度时,则会引 起腿部肌肉的痉挛。 夜间睡眠时发生小腿抽筋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大多数属特发性。但是,在患有某些疾病时,发生腿抽筋的概率增加,称为继发性腿抽筋,如多种肌肉病、外周神经病、尿毒症、糖尿病、甲状腺疾病、低镁、低钙、低钾等。当然多数患者与缺钙有关。比如,绝经后的女性、节食减肥的人等,由于钙的吸收或摄入不足而导致腿抽筋。另外,服用某些药物,也可以诱发继发性腿抽筋。这些药物包括激素类,止痛的吗啡,治疗胃病的西米替丁,降血压的利尿剂、尼非地平,降胆固醇的他汀类药,精神科用药锂盐等。 无论何种原因引起小腿抽筋,都会产生不适或疼痛的感觉影响正常睡眠。因此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消除能够产生小腿抽筋的因素:1)如睡眠前,避免饮酒、喝咖啡和可乐等具有兴奋中枢神经作用的饮料,也不要看有提神作用的书籍,不看刺激性强的影视作品,不闹情绪,直到有睡意并能确保卧床后很快进入睡眠时,再上床睡觉。睡觉时注意保暖并对下肢进行按摩等。2)如果钙的摄入不足,优先考虑补钙,最好睡前服。3)当补充钙剂后仍不能缓解抽筋症状时,可尝试补充维生素E,每日2次,连续2周。如果症状减轻,改为每天1次。4)如果补充钙和维生素E均无效,尝试补充镁和钾5)还有人尝试血管扩张药物萘呋胺脂、抗胆碱肌松药、钙离子拮抗剂以及抗癫痫类药物等。这些药物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 如果发作比较频繁,就应去医院求医,查明病因及早治疗。本文系贾东林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患者:我在两年前由于学习压力大,睡眠不太充足患了该病,2009年8月1日在北京协和就珍时,大夫说这病没有大碍,只是让我注意作息,没有什么特效药物。我明年又要面对考研压力,希望尽快得到缓解,我在不思考东西的情况下,基本没有啥症状。不知该病有无治疗渠道?情况基本这样,望大夫费时给予详细答复.谢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疼痛科贾东林:你好:肌紧张性头痛是慢性头痛中的最常见的类型之一,头痛多与长期从事脑力劳动和精神因素有关,患者工作时的体位引起颈部肌肉持久收缩,紧张、焦虑、烦躁、失眠常使头痛加重。目前此病的治疗主要有以下方面: (1)心理治疗:消除导致长期焦虑、紧张的病因。 (2)防止和矫正各种不良姿势,避免过久地低头伏案工作和其它异常姿势。 (3)药物:(1)镇静剂和抗抑郁药。常用的药物有舒乐安定、多虑平等。(2)止痛药物。有阿斯匹林、舒必利、卡马西平等。 (4)理疗:对头颈部肌肉进行按摩、理疗;用中等度刺激手法行针灸治疗。 (5)其他方法。适当参加文体活动,生活规律。必要时可做穴位阻滞和神经阻滞疗法。效果良好。
患者:贾大夫您好!本人四年前髋关节外伤后股骨周围一直疼,症状越来越重,伴下肢肿胀,活动后加重。腰MRI正常、下肢静脉B超很好、血沉类风湿正常、血钙正常。有医生怀疑是CRPS。请问贵院除了交感神经阻滞等诊断性治疗外,有没有三相骨扫描成像、激光多普勒血流仪测定皮肤血流温度传导性等检查方法?谢谢! 另外,我的大腿根部肿胀最明显,会阴左侧2CM处压痛明显,会否有神经损伤的可能?贵院能做这方面的肌电图吗?我准备下月去贵院看看,您能看我这病吗?谢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疼痛科贾东林:您好:根据你的描述,是比较符合CRPS的诊断。但还要做必要的检查,排除股骨头病变所致的疼痛。您所说的三相骨扫描成像、激光多普勒血流仪测定皮肤血流温度传导性等检查我院应具有。是否伴有神经损伤,应根据体格及神经检查、肌电图检查确定。 CRPS指继发于意外损伤、医源性损伤或全身性疾病之后,出现的以严重顽固性、多变性疼痛,营养不良和功能障碍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 CRPS诊断标准 1.有较长的或近期损伤史或疾病史; 2.持续性烧灼样痛,痛觉过敏; 3.血管及发汗功能障碍,肌肉萎缩,皮肤变薄,指甲变厚,对冷刺激敏感。 4.诊断性交感神经阻滞试验为阳性。 CRPS治疗: 一旦确诊,尽早治疗。包括镇痛和康复治疗。神经阻滞(交感神经阻滞)以及药物(三环类抗抑郁药、抗痉挛药、抗心率失常药、表面用药、阿片类药物等)治疗等。
患者:首次发病时间为7岁时,今年24岁,发病严重时间为7岁、13岁、17岁和去年下半年至今。发病时剧烈头痛数天,然后眼睑下垂。 激素有点疗效;剧烈头痛时吃5-6片止痛片才能止住。 能否彻底治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疼痛科贾东林:你好:从你的症状和检查来看,比较符合下面的疾病: Tolosa-Hunt综合征,即痛性眼肌麻痹。 本病是海绵窦特发性炎症伴头痛和眼肌麻痹,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 头痛发作常表现球后及眶周顽固性胀痛刺痛和撕裂样疼痛, 伴恶心和呕吐, 数天后出现痛侧动眼滑车或外展神经麻痹, 表现上睑下垂眼球运动障碍和光反射消失等,持续数日至数周缓解, 数月至数年后又可复发。 本病皮质类固醇口服有效。 祝早日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