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痔疮是临床很常见的疾病,可分为内痔、外痔和混合痔。 ? ?内痔一般无痛,常以排便时出血和肛门脱出为主要表现,常发生在长期站立、过量饮酒、大便用力、老人长期慢性咳嗽之后,轻者休息后可自动复位,重者则需要用手托回或请医生帮助复位。 ? ? 外痔主要是肛门内外的静脉胀大,静脉血不易回流,瘀血,形成圆形或椭圆形肿块,大便出血是常见症状,特点是无痛、血色鲜红、血量不大,一般多附在大便表面,或在大便时由痔疮处滴落,便后可自行停止。 ? ? ?混合痔则兼有内痔和外痔的症状。 ? ? 人们常说“十人九痔”,似乎有些夸张,但比较形象,于是不少人出现了便血,就想当然的以为是得了痔疮,长期得不到正确治疗;还有一些女病人出于害羞,能忍就忍,待到忍无可忍时才去医院就诊,延误了早期治疗的大好时机。
疼痛是肛门良性疾病患者术后最常见的症状,术后创面疼痛可导致患者畏惧排便,粪便干结甚至粪便嵌顿。因此,良好的术后镇痛有助于预防排便困难,改善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手术满意度。 推荐采用多模式镇痛方案。对于中度以上疼痛,激动拮抗类或部分激动类阿片类药物可与非甾体抗炎药物配合使用,但使用阿片类药物时应考虑尿潴留及便秘等各类不良反应,止痛药的使用以去阿片化或低阿片化为原则。 布托啡诺经鼻给药,口服镇痛药均对镇痛有正向作用。 中医针灸止痛,局部使用解痉药膏,例如硝酸甘油酯软膏,硫糖铝软膏可有效减轻术后疼痛,能减少术后排尿、排便困难的发生。 术后采用多模式镇痛方案有效预防术后排便困难;中医针灸以及局部解痉药膏可减少术后排便困难的发生。
便血只是人体表现出的一种症状,通常肉眼可以看见的便血大多为下消化道出血,出血部位距离肛门越接近颜色越红,而痔疮位置通常都在肛门口,排便时容易受到损伤而出现便血症状,所以许多人认为便血是痔疮所致。但从医学专业知识考虑,除了痔疮,一些其他肛肠疾病也可以出现便血症状,因此不可以简单的认为便血就一定是痔疮。 同时应排除因食用过多肉类、动物肝脏、动物血或药物(铋剂、碳粉或中药液)所致黑便,或由红心火龙果、西红柿、西瓜等导致的红色粪便。 1.表现出便血症状的肛肠疾病 一是肛裂,肛裂会呈现出便血的症状,颜色通常呈鲜红色,排便后会有肛门疼痛,肛裂会呈现疼痛—缓解-疼痛周期性。 二是结直肠息肉,表现出便血症状,血液呈鲜红色,无疼痛感,与大便之间可以单独存在。 三是溃疡性结肠炎,黏液血便,腹泻,腹痛,有“疼痛便意、便后减轻”的规律。溃疡性结肠炎出血量相对来说会比较少,但连累到直肠的患者,在肛门镜检、结肠镜的检查中表现出粘膜充血水肿,可以看见脓性分泌物。 四是结直肠癌,其会表现出鲜红与暗红色血迹存在于大便表面,晚期可以见到脓血便,同时还产生便意频繁、肛门下坠以及消瘦,还会有大便形状改变的症状。 五是下消化道出血,患者有明确的非甾体类抗炎药如止痛片、抗凝药如阿司匹林、华法林之类药物服用史,可表现为多次血样便、腹部绞痛、泻后腹痛缓解、缺铁性贫血等。 2.痔疮便血与直肠癌便血有什么不同? 如果患者还拥有着痔疮患病史,而且短时间内会机体存在消瘦现象,排便次数相对增多以及有严重的便秘便血,这时就可能不只是痔疮便血,应该及时前往医院检查。 3.痔疮与直肠癌区分检查方法 当前用于区分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直肠指检,第二种肠镜检查,该方法主要将肠段的整体作为检查的前提,是常用于判别癌症与肠息肉的有效方式之一,尤其是对于40岁以上且还没有进行过肠镜检查的患者。 总的来说,便血是人体消化道出血的一种表现,其能够涉及到身体中的许多器官系统,也可能是由于消化道疾病而表现出的现象。当出现便血时,不能单方面的认为其一定是痔疮,其还可能是其他疾病而引起的便血。因此,对于便血要给予一定的重视,特别是老年人,绝不可以掉以轻心。
小儿便血,可发生于小儿任何年龄,主要由下消化道出血引起,如各种原因引起的小肠、结肠、直肠、肛门出血。 一般表现为粪便带血或全血便,色呈鲜红色、暗红色或柏油样,量多少不等,可混有粘液或脓液。如果出血量大而且迅速,可导致严重贫血,甚至失血性休克。而隐匿性出血大便化验隐血呈阳性,提示少许消化道出血,肉眼看不到或不能分辨是否为便血,只有通过化验才能判定。 小儿便血原因很多,重点观察血便的颜色,血与大便之间的关系,如血在排便前、中或后排出,血与粪便相混合或分离等。出血部位越高,血便的颜色越暗;出血部位越低,血便的颜色越鲜红。 大便反复带血,鲜血附着在大便表面,无腹痛、腹泻等症状,多见于结直肠息肉,一般见于3~6岁儿童。 血便呈果酱样,同时伴有阵发性哭闹、呕吐者多为急性肠套叠。有些患儿右中上腹部触及腊肠形、稍活动、轻压痛的肿块。 美克尔憩室患儿表现为突然出现无痛性全血便或先出现急性腹痛,然后排出大量血便。 急性出血坏死性肠炎患儿血便呈棕褐色,水样带奇臭味,伴有全身中毒症状。 小肠重复畸形患儿表现为反复发生的中等量便血。 患菌痢的患儿轻者常以发热、腹痛、便后有下坠感及伴有黏液便或浓血便为主要症状。重者可突发高烧、昏迷、抽痉、呼吸不畅等中毒性脑病症状,有的甚至会出现面色苍白、发绀、四肢冰冷、脉搏细弱等休克现象,如不及时送医院抢救治疗,会导致生命危险。 肛裂,可见于各个年龄段的幼儿、儿童、青少年,症状为少量点滴鲜血,大便干硬,同时伴有排便痛,因此患儿不愿排便,从而加重症状。 小儿大便带血,还有其他原因,比如肛瘘、肛门湿疹、蛲虫性肛门炎等,但这些病多伴有痒痛。 此外,慢性肠炎、直肠血管瘤、肠淋巴瘤,以及某些血液病等,都可以引起便血。 ?? 当小儿出现便血时,家长不要惊慌失措,需第一时间去医院就诊检查治疗。肛门指检,这种检查方式的主要优势就是简单便捷,其作用不可忽略,大部分的直肠息肉都是实行肛门指检发现进而确诊的。 结肠镜是诊断结肠息肉的金标准。
1、?孕妇便秘危险多因素分析: 妊娠期女性便秘的患病率为11-38%,明显高于一般人群,并且随妊娠分期不同而不同。 (一)妊娠期妇女功能性便秘的保护因素:多摄入蔬菜、水果,有运动习惯,良好的排便习惯。 (二)妊娠期妇女功能性便秘的危险因素: 1、?高龄孕妇的患病率明显高于年龄35岁以下的孕妇; 2、?孕前BMI大于24 kg/m2(与肥胖女性多偏好高蛋白、高脂肪的食物,而忽视蔬菜的摄入)。BMI=体重(kg)除以身高的平方。 3、?高学历、从事文职工作:运动少。 4、?食品过于精细、进食量过少,辛辣食物摄人较多。 5、?精神紧张、情绪不好,神经功能紊乱。 6、?孕前有便秘史。 7、?自身有基础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低下、垂体功能低下、低血钾症等。 8、?与怀孕相关的因素:怀孕后,体内分泌大量的孕激素、生长抑素,胃动素分泌减少,引起胃肠道肌张力减弱,肠蠕动减慢,导致结肠水分吸收、大便秘结。这是孕期便秘最主要的原因。 9、?女性怀孕初期妊娠反应,孕吐、饮食少,饮食不规律,粪便量少导致便秘。 10、?孕早期有先兆流产史,需长期卧床,运动少。 11、?孕后期易倦怠,活动减少,新陈代谢变差,热量无法消耗,体重增加过快,加重腹胀和便秘的发生。 12、?药物原因:解痉药硫酸镁及铁剂、钙剂的应用。 13、?孕后期增大的子宫压迫结直肠,肠道运动障碍;膈肌、腹肌运动受限导致排便缺乏动力,使粪便难以排出。 14、?多胎、人工辅助生殖技术后妊娠加重便秘,发病率甚至达41.37%。 ?二、孕期便秘的危害: 1、对孕妇的影响:粪便在肠道积存使腹部膨大臃肿,可导致孕妇腹痛、腹胀。 2、对美观的影响:长期便秘者一般皮肤较粗糙,面色无华,失于润泽,产生孕妇斑。粪便在肠道积存使腹部膨大臃肿,影响形体美,形成大肚子。 3、便秘严重者久蹲或使劲排便,可引起痔疮、直肠脱垂,影响生活质量、生产。甚至有报道便秘可导致肠梗阻,并发早产或流产,危及母婴安危。 3、对胎儿的影响:肠道毒素堆积,对胚胎发育中的婴儿造成极为严重的影响,甚至导致胎儿畸形的发生。粪便在肠道积存使腹部膨大臃肿,影响发育中的胎儿,挤压胎儿的生长空间。 4、对生产的影响:堆积在肠管中的粪便妨碍胎儿下降,引起产程延长甚至难产。5、对婴儿的影响:产后长期便秘使肠道毒素堆积吸收并进入乳汁,引起婴儿腹泻,影响婴儿生长发育。 ?三、孕期便秘怎么缓解? 1、?健康宣教很重要,重在预防 (1)?女性最佳生育年龄23~28?岁; (2)?怀孕前控制体重,建议减至正常体重再备孕; (3)?怀孕前治疗便秘:饮食、排便习惯等多方面调节; (4)?孕期指导:指导孕妇合理饮食,孕期平均体重增加12.5 kg,有孕期营养门诊的医疗保健单位,根据每个孕妇的孕前体重指数(BMI)制订早、中、晚合理的营养套餐,控制体重。也不可怕发胖,刻意减肥,影响孕妇和胎儿的身体健康。 (5)?孕期自我调节心情:合理规划工作和生活,保证充分睡眠,多做一些感兴趣的事,如听音乐、观花、阅读等;家人关心爱护,也有助于缓解孕期诸多不适。 2、?治疗: 治疗目的:缓解症状,恢复肠道动力和排便生理功能。 治疗原则:增加膳食纤维、多饮水和适当运动。 (1)?粗纤维饮食(每日食入25-35克食物纤维):见膳食纤维含量表。(见屏幕) (2)?多饮水:晨起空腹饮温开水500ml,每日饮水1.5?L左右,小口慢饮。 (3)?少食辛辣刺激食物,不饮酒,不喝含大量咖啡因的饮料。 (4)?如非必要,不可长期卧床或久坐,孕期可以适当做舒缓的全身运动,如散步等。妊娠12~24?周进行盆底肌肉锻炼,可缓解便秘,预防产后盆底功能障碍。 (5)?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规律进食、规律睡眠、规律排便, (6)?建立良好的排便习惯(普通便秘也适用):结肠活动在晨醒和餐后时最为活跃,建议患者在晨起或三餐后1小时内尝试排便,排便时集中注意力,减少外界因素的干扰。每次排便5-10分钟(无论有无排便),避免久坐、久蹲。排便体位:尽量“蹲位”排便,如坐位排便时,双脚下放置小板凳,让双膝高度超过臀部。注意:排便时不要看书读报刷手机。平时有便意时不要克制和忍耐,需立即排便。只有建立良好的排便习惯,才能真正完全解决便秘问题。 (7)如还是便秘,不可随便滥用泻药或灌肠,易导致流产或形成依赖。应到正规医院肛肠科就诊,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孕产妇均可用的通便药。 四、孕产妇通便药的选择: 若短期内出现便秘症状,通过调整生活方式无效时,酌情给予通便药治疗,避免诱发早产、肠梗阻、痔疮以及其他肛肠疾病等,提高生活质量。 通便药的选择以保证孕妇及胎儿安全为先。理想的通便药:疗效好、不被吸收入血,无致畸作用,耐受性好,哺乳期不被乳汁分泌。 1、?预防性用药:易患便秘高危者:宫颈机能不全环扎术后、前置胎盘等。首选药物:双糖类渗透性泻药(乳果糖),次选药:容积性泻药(用于轻度便秘,注意腹胀、起效慢)。 2、?治疗性用药:先进行便秘评估,治疗性一线通便药首选双糖类渗透性泻药,次选药:其他渗透性泻药, 3、?如以上治疗无效可选用二线用药:考虑加用外用药栓:太宁栓等。 乳果糖:目前我国应用于治疗孕产期便秘的常用通便药,被美国FDA批准用于治疗孕产妇便秘,是WGO认可的益生元,推荐级别为I级。不被人体吸收入糖,不影响营养吸收,不影响胎儿发育,不影响产后哺乳,不引起血糖波动。对乳糖不耐受的人群,同样适用。起始剂量30ml/d,维持剂量15-30ml/d,疗程2-4周。 润滑类泻药如开塞露、蓖麻油等,刺激性泻药均禁用于孕妇。灌肠、水疗孕妇不建议使用。容积性泻药慎用。 注意:孕妇有痔疮,合并便秘者,禁用含麝香中药栓剂和膏剂。 ?
相信很多患者都有这样的疑问?首先谈下手术疼不疼,肛肠手术根据麻醉的不同一般分为局麻,半麻和全麻手术三中,有的还打骶麻,其中除了局麻其他麻醉应该是绝对没感觉的!那局麻是不是会疼呢?准确的说会疼,但主要是打麻醉的时候打针的疼痛比较明显,这个疼痛跟我们平时屁股上、手臂上打针相比要疼点,因为肛周会阴部神经丰富且痛觉敏感!但这个疼痛是绝大多数患者能够耐受的,打好麻醉,手术过程一般不会有太大感觉。所以总得来说手术不疼!说完手术,我们谈下术后,术后大多数患者头三天疼痛较轻,只有在排便时会有疼痛,这个过程被有的患者描述成有种排玻璃渣子的感觉,真的疼痛难忍是很少部分患者,术后三到五天很多患者会感觉比前两天疼点了嘛?这是正常的,因为这个阶段患者开始正常排便,活动增多,术中破坏的神经末梢开始修复等等均导致这个时候疼痛敏感!但还是可以耐受。而一般五到七天后疼痛逐渐减轻,这个过程主要是身体对疼痛的耐受和创面炎症的好转!这个历程反应的是大多数患者的经历,并不能代表所有患者的体验,临床上有的创面很大,却从头到尾都没有明显疼痛的感觉,也有的创面一点点却疼的嗷嗷叫!所以具体到每个人还要因人而异!那为什么一谈到肛肠手术,很多人都会觉得疼痛难忍呢,我相信这跟我们肛肠工作者平时的科普做的不够,而有很些对疼痛很敏感的博主传播自己肛肠手术的心路历程及夸张手法的应用有关!当然,不需要手术最好,所以大家平时一定要爱惜自己的小菊花?,肛肠大部分疾病都是可以通过早期保守干预就能缓解的!所以有病一定要早看,不然真的是小洞不补大洞吃苦了!
内镜下行高频电凝电切息肉治疗后,需注意术后用药及护理,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同时积极治疗与大肠息肉密切相关肠道疾病,如慢性结肠炎、溃疡性结肠炎、慢性秘等以预防大肠息肉的复发与发生等。 那么肠道息肉切除后应注意什么?1.休息与活动 ①内镜治疗后应卧床3天,因为肠管仅几毫厘米厚度,电凝电灼切除息肉,卧床有利于粘膜创面修复,防止出血、避免穿孔等并发症的发生。 ②治疗后,要注意劳逸结合,在1个月内宜避免进行剧烈运动,提举重物、长余外出等,以防范息肉创面出血等并发症发生。 2.遵守医嘱,积极治疗 ①治疗后大小便问题:治疗后1~3天如较长时间平卧在上,要注意起床后不要急于下地,要先在床边坐上片刻,无头晕不适再下地,再站立一阵,无头晕反应才去厕所,完厕后慢慢起立,站隐,无头晕再回床休息。以防发生起立性昏厥,跌倒。 ②大便时要注意顺其自然,不要努挣排便。以防擦伤息肉创面,引发出血。 ③治疗后2周左右,宜酌情服用一些抗溃疡、止血、生肌药物。 3.定期复查肠镜 ①超过直径1cm的息肉有一定的恶变倾向,应在术后半年内复查。 ②一般息肉电凝电灼术后4年内,每年至少应作肠镜1次,若无息肉发现,可每隔2年复查1次。 ③随访期间,应常作大便潜血试验以及癌胚抗原检查。 ④随访中一旦发现息肉,应行内镜下电凝电切或氩气术治疗。 ⑤术后随访的目的是早期发现局部结肠粘膜息肉有无复发;早期发现异型性增生病变。以便及时处理,预防肠癌的发生。 4.高危人群的复查 有以下任何一种情况者,属高危组: ①多发腺瘤。 ②直径≥2cm。 ③广基的绒毛状腺瘤或管状绒毛状腺瘤。 ④伴重度不典型增生的腺瘤或者腺瘤癌变者(原位癌或浸润性癌)。 高危组治疗后3~6月内复查纤维结肠镜(或乙状结肠镜加气钡双重对比钡灌肠检查),如为阴性,6~9月再次复查内窥镜,仍阴性者,1年后再次复查内窥镜。 连续2次都阴性者,每隔3年复查一次内镜,期间每年行粪隐血试验检查。如果某次检查发现腺瘤,再次治疗后仍按首次治疗后的随访方法进行随访。 5.切除后的自我护理: ①术后卧床休息3天,进流食或少渣饮食1周,半月内避免剧烈活动。 ②术后1月内注意观察粪便颜色、有无血便情况。如有不适,请随时到医院检查。 ③保持稳定情绪 应尽量避免精神激动,保持心情愉快,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配合各项治疗和护理,以便尽快康复。 ④原有慢结肠炎或溃疡性结肠炎者应予积极治疗。有利于减少大肠息肉的发生。 6.饮食保健: ①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饮食多样化;进食要尽量定时定量。 ②保持食物清洁卫生,防止致癌物的污染。改变不良的烹调方法,如不食或少食煎、炸、烘、烤食物。 ③发挥食物中抗癌要素的作用。维生素、微量元素、纤维素称为食物防癌“三要素”,平时要注意多“三要素”食物;少吃或不吃熏、硝(红色肉)、腌、泡和过烫、过碱、过冷、过硬等易诱发肠癌的食物,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
发现大肠息肉,肠镜检查是唯一可行的手段;它不但能发现很小的息肉,还能在镜下切除,以绝后患。结直肠任何小的息肉都有发生癌变的可能,因而所有内镜下可看见的息肉都应尽早尽快内镜下切除。 内镜下行高频电凝电切息肉治疗后,需注意术后用药,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同时积极治疗与大肠息肉密切相关肠道疾病,如慢性结肠炎、溃疡性结肠炎、慢性秘等以预防大肠息肉的复发与发生等。 大肠息肉切除后,也不是万事大吉了,还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 休息与活动。 1)内镜治疗后应卧床3天,因为肠管仅几毫厘米厚度,电凝电灼切除息肉,卧床有利于粘膜创面修复,防止出血、避免穿孔等并发症的发生。 治疗后,要注意劳逸结合,在1个月内宜避免进行剧烈运动,提举重物、长余外出等,以防范息肉创面出血等并发症发生。 2. 遵守医嘱,积极治疗。 1)治疗后大小便问题:治疗后1~3天如较长时间平卧在上,要注意起床后不要急于下地,要先在床边坐上片刻,无头晕不适再下地,再站立一阵,无头晕反应才去厕所,完厕后慢慢起立,站隐,无头晕再回床休息。以防发生起立性昏厥,跌倒。 2)大便时要注意顺其自然,不要努挣排便。以防擦伤息肉创面,引发出血。 3)治疗后2周左右,宜酌情服用一些抗溃疡、止血、生肌药物。 3. 如何定期肠镜复查? 1)超过直径1cm的息肉有一定的恶变倾向,应在术后半年内复查。 2)一般息肉电凝电灼术后4年内,每年至少应作肠镜1次,若无息肉发现,可每隔2年复查1次。 3)随访期间,应常作大便潜血试验以及癌胚抗原检查。 4)随访中一旦发现息肉,应行内镜下电凝电切或氩气术治疗。 5)术后随访的目的是早期发现局部结肠粘膜息肉有无复发;早期发现异型性增生病变。以便及时处理,预防肠癌的发生。 4. 高危人群如何复查? 有以下任何一种情况者,属高危组: ① 多发腺瘤; ② 直径≥2cm; ③ 广基的绒毛状腺瘤或管状绒毛状腺瘤; ④ 伴重度不典型增生的腺瘤或者腺瘤癌变者(原位癌或浸润性癌)。 高危组治疗后3~6月内复查纤维结肠镜(或乙状结肠镜加气钡双重对比钡灌肠检查),如为阴性,6~9月再次复查内窥镜,仍阴性者,1年后再次复查内窥镜。 连续2次都阴性者,每隔3年复查一次内镜,期间每年行粪隐血试验检查。如果某次检查发现腺瘤,再次治疗后仍按首次治疗后的随访方法进行随访。 5. 切除后的自我护理: 1)术后卧床休息3天,进流食或少渣饮食1周,半月内避免剧烈活动。 2)术后1月内注意观察粪便颜色、有无血便情况。如有不适,请随时到医院检查。 3)保持稳定情绪 应尽量避免精神激动,保持心情愉快,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配合各项治疗和护理,以便尽快康复。 4)原有慢结肠炎或溃疡性结肠炎者应予积极治疗。有利于减少大肠息肉的发生。 6. 饮食保健: 1)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饮食多样化;进食要尽量定时定量。 2)保持食物清洁卫生,防止致癌物的污染。改变不良的烹调方法,如不食或少食煎、炸、烘、烤食物。 3)发挥食物中抗癌要素的作用。维生素、微量元素、纤维素称为食物防癌“三要素”,平时要注意多“三要素”食物;少吃或不吃熏、硝(红色肉)、腌、泡和过烫、过碱、过冷、过硬等易诱发肠癌的食物,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
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一、合理的饮食 1.摄入足够的水分:晨起空腹饮温开水500ml每日饮水至少1.5-2L。 2.每日摄入25-35g食物纤维:谷物、薯类、豆类、蔬菜、水果、菌类、藻类、坚果。 3.每日喝1-2杯酸奶。 4.少食辛辣刺激食物。 二、保持一定的运动量 1.全身性运动:散步、跑步、爬山、游泳、打球。 2.锻炼腹肌力量:仰卧起坐。 3.锻炼盆底及肛门肌肉:提肛运动。 4.促进肠道蠕动:按摩腹部(双手重叠,以肚脐为中心,推揉按腹部,使腹部下陷3-4cm,每次10-15min/次)。 三、建立正常的排便习惯 1.排便时间:每日晨起或者三餐后1h内去厕所(借助胃结肠反射,是排便最佳时期);每次5-10分钟(无论有无排便),避免久坐和久蹲 2.排便体位:尽量“蹲位”排便,如果坐排,双脚下放置小板凳(使双膝高度超过臀部) 3.平时有便意时不要克制和忍耐,应该尽量去排便。
分享一门诊病人就诊过程 今年4月一门诊患者主要诉求是便血,血色鲜红,大便带粘液,大便不成形就诊。 检查:直肠粘膜下段可见散在出血点,肛周可见痔,食物范围内未触及其他异常。建议行电子结肠镜检查。 患者行肠镜后就诊于消化内科,肠镜提示:全肠道无明显异常。见下图 时患者非常高兴的心情离开。 两月后今天患者再次就诊于我,查看病历第一次病情提示直肠炎,但今天患者拿出肠镜无异常,我开始谨慎,甚至有些怀疑自己,但重要的一点患者反复提示,便血,带粘液,当时我想患者的痛苦一定是客观存在,找医生应该会实事求是,于是我再次给患者行肛门镜检查:提示直肠下段5cm内散在多发溃疡,出血点。提示:直肠炎。与第一次检查基本一致:见图 总结:重视患者说的每一句话,是对疾病和患者最大的尊重!肠镜不是绝对无遗漏,肛管直肠过渡区甚至直肠下5cm容易遗漏,骶区有角度,认为是肠镜的生理死角,这个地方的小的病灶,小的肿块容易遗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