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型缺血性脑卒中常表现为昏迷,容易出现病情变化,出现一系列并发症,容易累及生命。因此对于重症缺血性脑卒中的管理非常关键。重型缺血性脑卒中常出现病情进展,梗塞面积增大、出血转化、脑疝、应激性溃疡、消化道出血、肺部感染、误吸窒息、心律失常、心衰、心脏猝死、泌尿系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褥疮、癫痫发作等并发症。其中癫痫发作表现形式多样,辨别困难,对观察病情及正确处理是很大的挑战。癫痫发作常表现为肢体僵硬及眼球刺激性凝视。但肢体僵硬不一定是癫痫发作。本人在临床中总结了六种情况,总结如下。四肢阵发性僵硬或持续僵硬,伴牙关紧闭、打哈欠。此时可能为病情加重,去大脑强直状态,压迫脑干,脑组织缺血缺氧明显,急需复查颅脑CT。四肢僵硬伴肌肉颤动,伴血压异常升高,病人躁动,警惕尿储留,交感神经兴奋。四肢僵硬不明显,但抖动明显,警惕寒战高热的表现。一侧肢体僵硬伴眼球刺激性凝视,为癫痫发作表现。一侧肢体僵硬伴眼球固定性凝视,注意癫痫持续状态。一侧肢体僵硬,不伴眼球斜视等表现,要排除脑疾病后遗症。
今天来了一个病人,进入诊室后诉双身无力,伴有心慌。没有其他特别表现。这样的病人,还得首先检查心电图,了解心脏有无异常;查电解质,看有无低钾性麻痹。半小时后结果返回,电解质未见异常,心电图未见异常。我感到非常纳闷,什么原因造成的患者全身无力,但行走正常,也就是说患者乏力,不愿活动;我就认真的思索,并再次查看了病人。这是病人笑了,但我发现了问题,病人的嘴歪了,只有发笑时才能发现。这是我迅速做出决定:左侧面神经麻痹:1.面神经炎?2.急性脑血管病?建议病人入院明确诊治。入院后查头MRI+DWI,结果提示急性脑梗塞。我知道这次我赢了,给病人争取了早治疗的时间,我长舒了一口气!工作十多年了,也有打盹的时候,真是学无止境。
当一名头晕患者来到门诊看病,如果一名医生看病时间少于半小时的话,很可能找不到头晕的病因。因为以前对此病的认识比较浅,但近年来对此病认识越来越深,同时此类疾病包括的疾病谱比较多,非常需要专业的头晕专业的医生来解决,为此2014年在我国诞生了眩晕医学,来满足日益增长的患者的需求。要正确的诊断头晕疾病,首先要仔细的询问病史。病史主要包括几方面的内容:1、头晕还是眩晕?2、是第一次发病吗?以往有过头晕病史吗?3、头晕是阵发性还是持续性?4、头晕与体位改变有关吗?5、伴有耳鸣及听力下降吗?6、有偏头痛病史吗?有晕车史吗?7、伴有走路不稳、视物模糊及成双、构音障碍、猝倒发作吗?查体:1、一般内科查体2、神经系统查体3、眼部检查(眼震检查、OTR检查)4、耳部检查(电测听)5、变位诱发试验(D-H试验、Roll-test)6、步态检查(直线行走试验、Fukuda步态检查等)。辅助检查: 1、颅脑CT或MRI(根据具体情况选择) 2、血常规、大便常规+潜血(检查有无贫血、上消化道出血)、 3、叶酸、维生素B12 4、立卧位血压、颈胸髓MRI 5、眼震电图、双温试验本文系耿学川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桥小脑臂又称小脑中脚,是3对小脑脚(小脑上脚、小脑中脚、小脑下脚)中最大者,是连接大脑皮质和桥脑、小脑的中继站。桥臂位置特殊,在临床上并不多见。此位置位于桥脑被盖外侧,连接桥脑和小脑的纤维束由此通过。这些纤维有横向和纵向。纵向由皮质脊髓束、皮质核束(皮质脑桥束、皮质延髓束)组成,穿过桥脑中央腹部。其中桥脑核与纵向纤维形成桥脑小脑束,向后延伸从桥脑后方横向穿过桥脑中线进入小脑,同时桥脑核通过内囊和大脑脚接受大脑皮质的非交叉投射,调整躯体动作的协调。桥臂的血供主要由小脑前下动脉(AICA)和小脑上动脉(SCA)供应,AICA和SCA的末端在此连接成网,形成供血分水岭区域。这里几乎没有侧枝循环。孤立单侧桥臂梗死大多见于AICA梗死,其临床表现为眩晕和小脑性共济失调。有时伴听力受损、外展神经、面神经麻痹等。笔者遇到1例桥臂梗死,临床表现为眩晕,走路歪斜和右侧面部麻木。查体双向凝视诱发性眼震、右侧共济失调、右侧面部浅感觉减退。此类疾病容易误诊,错过最佳治疗时间。其诊治要点是早期准确的诊断和治疗,在时间窗内血管再通治疗。影像如下:此部位的脑梗死在早期非常容易误诊,患者主要表现为头晕明显,不愿活动,躺于床上,不配合查体,容易被认为周围性眩晕;因此急性发病的头晕患者,详细的问诊和查体非常重要:有时头晕或眩晕呈阵发性,提示为血管性;伴有明显出汗,提示交感神经通路受影响,支持血管性;发病急,眩晕程度剧烈,也往往提示血管性;查体时尽量完成完整的神经系统查体,头晕患者要注意霍纳征、眼肌偏斜反应、共济试验检查、闭目难立征等检查,以及时准确的诊断病情。
这些运动能提高男人性功能 1、俯卧撑 做俯卧撑来改善血管弹性,让自己的肌肉力量变得更加强大,一般每天需要连做15个俯卧撑,身体体质或者是肢体力量比较弱的人,就可以先从简单的方式练习。 2、游泳 游泳可以延长男性性功能,在游泳的时候,由于水有浮力,所以肌肉可以得到放松,又可以得到锻炼。 3、经常下蹲 下蹲可以让腿部肌肉和臀部肌肉得到锻炼,也可以让血液变得更加流通。 4、提肛锻炼 这种锻炼方式比较简单,随时随地都可以做,大家可以用自己的意念把肛门向上提,这样可以让肛门周围的肌肉得到锻炼,也可以保持性功能不早衰的作用,而且也可以改善阳痿问题。 总之,平时要多做“锻炼”,才能提高肌肉力量。
作者:程倩,彭新,单希征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是一种由头位变动引起的短暂发作性眩晕,并伴有特征性眼震。BPPV为最常见的前庭外周性疾病,约占周围性眩晕的18%。BPPV可依据其有无明确的致病因素而分为原发性(也称特发性)和继发性BPPV,后者可继发于突发性聋、梅尼埃病、病毒性迷路炎、前庭神经炎等内耳疾病以及内耳供血不足、头部外伤等。本文通过对42例外伤性BPPV病例的回顾性分析,总结其临床特点,以提高对外伤性BPPV的认识,报告如下。 对象与方法 一般资料:收集2015年7月至2016年5月武警总医院眩晕病研究所确诊的435例BPPV病例,其诊断依据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和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学分会2007年发布的BPPV诊断标准。在435例BPPV病例中,42例(9.7%)患者发病前有明确的外伤史,被诊断为外伤性BPPV,作为观察组,另393例作为对照组。 方法 (1)诊断试验方法:采用SRM-IV型BPPV诊疗系统进行BPPV诊断性变位试验,其中Dix-Hallpike试验用于后半规管及前半规管BPPV的诊断,仰卧翻滚试验(SRT)用于水平半规管BPPV的诊断。 (2)复位治疗方法:所有患者均使用SRM-IV型BPPV诊疗系统进行复位治疗。其中后半规管BPPV采用Epley复位法;水平半规管管石症型BPPV采用Barbecue复位法;水平半规管嵴帽结石症型BPPV采用Guni复位法。复位治疗后建议患者避免头部剧烈运动。 (3)疗效评价:患者在首次复位治疗后1周进行复查,询问其症状改善情况,并再次通过SRM-IV型BPPV诊疗系统对患者进行诊断性变位试验,对仍有眩晕症状者或变位试验眼震阳性者再次给予复位治疗。按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和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学分会2007年发布的BPPV疗效评估标准对患者复位治疗的效果进行评价。痊愈:眩晕完全消失,位置性眼震阴性;有效:眩晕或位置性眼震减轻,但未消失;无效:眩晕和位置性眼震无变化、加剧或转为其他类型的BPPV。患者复位治疗成功后接受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再度出现典型BPPV症状者视为复发病例。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4.0统计软件,两组间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P
今日在值班时与重症医学科医生共同正确处理了1例不典型癫痫患者,倍感欣慰。为此简单梳理一下这方面的知识。癫痫发作时症状多变。典型者常表现为:四肢抽搐、口吐白沫、双眼斜视、头向后仰或向一侧扭转等,常伴有瞳孔散大。不典型者只是表现为眼球凝视、肢体僵硬、牙关紧闭、头部歪斜等。在临床中癫痫为发作性疾病,为刺激性放电造成的,那么眼球刺激性凝视或者肢体抽搐都是刺激性表现,比较容易鉴别。那么眼球凝视,伴一侧肢体僵硬是癫痫症状吗?其实这是癫痫发作,随着癫痫的终止,眼球回到正中位,僵硬的肢体肌张力恢复到正常。如果时间超过30分钟,则为癫痫持续状态。其实这一点在临床中是非常关键的。因为许多急性脑血管病患者,会出现眼球凝视。如果颅脑CT未见异常的话,那么很可能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但是这时往往伴有一侧肢体无力及肌张力下降,这正是与癫痫鉴别的要点。所以说,眼球凝视可以是癫痫的表现,但要注重肢体肌张力的问题。
一般来说,在衣柜内放置3个月以上的衣物容易滋生螨虫,并带有一些病菌和过敏源,去年年末和今年年初南方雨水较多,衣物中容易滋生螨虫和细菌,所以换季时若直接从衣柜里拿来穿,特别是贴身衣物,容易导致皮肤疾患。 因此,大家在拿出换季衣服之后,最好先晒晒。上午10点~下午4点,特别是中午12点~下午3点,紫外线功效最强,最适合晒衣。晾晒时间以3小时为宜。丝绸类、化纤类服装耐日光性能差,就不能在阳光下直接曝晒,可放在阴凉通风处。被单、枕套等床上用品以及贴身衣物是尘螨最大的滋生场所,会导致过敏。这个季节最好每周用45℃以上的热水洗一次,可以有效消灭过敏源。清洗时,尽量别用那些香味大、强效去渍、增白的洗衣粉,这些洗衣粉可能会破坏皮肤角质层,造成皮肤粗糙。其中的有机氯、荧光剂等物质容易在人体内蓄积,对健康造成损害。因此,洗涤床上用品或贴身衣物最好选择功能简单、添加成分少、气味淡的清洁剂。
1、生活要有规律:每天定时入睡与起床;工作劳动、学习有规律;定时就餐,每天饮6-8杯水;每天坚持午睡或平躺一会儿,定时排便;早晚坚持健身活动;每天有放松或娱乐的时间;夫妻性生活有规律。 2、饮食健康:合理营养搭配;定时饮食习惯;不能暴饮暴食,量要适度;早餐营养丰富、中餐要食饱、晚餐要食少;忌食生冷硬和刺激性强的食物,多食新鲜蔬菜、水果和富含纤维素的食物。 3、休息充足睡眠健康:20:30--22:30定时就寝,保证7—9小时睡眠时间。工作1小时左右要小休10分钟。 4、锻炼习惯:每天坚持运动锻炼时间不得少于半小时,可增强人的免疫力。安排好双休假日的娱乐与健身活动。 5、戒除不良嗜好:戒烟限酒,祛除对身体有害的习惯。 6、陶冶情操:情绪稳定,乐观向上,心平气和,宽容大度;积极参加有益的文化娱乐活动。
随着社会压力的增大和生活环境的改变,头晕患者越来越多,经常占神经内科门诊量的一半。另外在住院病房中亦有大量头晕/眩晕患者,但是这些头晕病人大多数没有得到正确的诊治!很多患者因为伴有颈部不适,到骨科门诊就诊,由于大多数医生对头晕诊断的错误认识,想当然的诊断为颈椎病所致,治疗效果差,患者得不到正确治疗,长期忍受痛苦。本人近3年来重点关注了这部分头晕患者,其实这些病人头晕原因,不是颈椎病,而是大多数是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前庭性偏头痛、前庭神经炎等疾病引起的。在这里先介绍下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俗称耳石症),但不是外耳道中的耳屎(耵聍),而是半规管中的碳酸钙结晶引起的。正常人都存在这些碳酸钙结晶,这些物质是维持人体平衡作用的,随着外部因素或内部因素的影响,这些结晶颗粒会从耳石器(椭圆囊、球囊)上脱落,脱落不要紧,数量少,同样不要紧;当脱落数量较多时,同时脱落入半规管,当体位改变时即可引起头晕,这是因为结晶颗粒会引起半规管内淋巴液冲击壶腹嵴毛细胞,引起神经冲动,产生头晕症状。所以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引起头晕的特点是:与体位改变有关;持续时间短,一般不超过1分钟;常有潜伏期,反复发作。其诊断需要专业医生诊断:依靠病史+诱发试验。(头MRI常无异常。)治疗:1、首选手法复位治疗或BPPV诊疗系统治疗。 2、药物治疗,治疗时间长,恢复慢!总体看,复位治疗效果好,见效快,治疗1-3次即可缓解,住院时间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