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镜检查是目前诊断胃、十二指肠疾患,特别是消化性溃疡、癌肿的最佳方法。胃镜检查虽然有安全、易操作、适用性强等优点,但其安全与否和估评正确与否却需病人注意配合。一、检查前注意事项1.尽量放松心情,避免过分紧张。总体上讲胃镜检查是一种痛苦较小的检查方法,而且医生可以直接看到所检查器官的情况,较X线钡餐检查效果好。它能直观地发现病变,初步判断病变的性质,必要时还可以在病变部位取小块标本、作病理检查,在显微镜下看病变细胞的状况。2.如果已做钡餐检查,由于钡餐钡剂可能附于胃肠粘膜上,特别是溃疡病变的部位,使胃镜诊断发生困难,故必须在钡餐检查3天后再做胃镜检查。3.在检查的前一日晚12点后就应禁食水,检查之日的早晨不要吃早餐。4.检查前需先做病毒性肝炎指标等化验检查,以避免交叉感染。5.带心电图检查结果(60岁以上者必须有)。6.进入检查室后,遵从医生嘱咐,松开领口及裤带,取下假牙及眼镜,取左侧卧位。二、检查前注意事项检查时用鼻吸气,口呼气;口水流出,切勿下咽以免造成呛咳。入镜后,身体及头部不能转动,以防损坏镜子并伤害内脏。肯定会有不适感觉,如恶心、腹胀、腹部绞痛,应适当忍耐。确实不能忍受,可用手势向施术者(医生或护士)示意,以便采取必要措施。三、检查后注意事项1.检查完毕应吐出唾液。由于检查时注入一些空气,虽然在退镜时已吸出,但有些人仍有明显腹胀感,嗳气较多,为正常现象。2.因咽部麻醉,检查后咽部会有异物感,切勿剧烈咳嗽。3.因为麻醉作用未消失,过早进食会使食物容易进入气管,故检查后1小时方可进食水。如进行病理检查(医生会告知),应在检查2小时后进温凉半流质或软烂食物一天,以免粗糙食物对胃黏膜创面摩擦,造成出血。4.检查后1~4天内,可能感到咽部不适或疼痛,但多无碍于饮食,可照常工作。
随着胃肠镜检查的普及,很多人都需要做胃肠镜检查或筛查。那么,做胃肠镜检查都需要休息什么呢?咱们分几个类别讲一下:1.只做胃镜:前一天晚上9点后禁食,12点后禁水,第二天空腹到医院检查。有人问了,我早上忘记了,喝了口水怎么办?还能做吗?我吃了口面包怎么办?还能做吗?我高血压或者其他疾病,早上必须吃药,怎么办?答:喝水的话,需要喝水后两小时后再做胃镜检查。吃食物的话,建议择日检查。有慢性病的患者,能不吃药就不要吃,必须吃药的话,建议晨起早些时候舌下含服或者口服,至少两小时后再做检查,尽量不要吃带有颜色的药,特殊情况和检查医生提前沟通。胃排空时间约4-6小时,建议空腹至少8小时以上做检查更好,因为很多是患有胃病的患者,胃排空较慢,我们在临床上经常遇到前一天晚上九点左右吃饭的患者,第二天胃里仍有食物的情况,这样的话,需要择日再做。我院胃镜检查全年无休,且无需预约,周一到周五每天都可以做无痛胃镜,周一到周日每天都可以做普通胃镜。2.做肠镜或者胃肠镜同时做:需要至少提前一天与胃肠镜室医生预约检查时间,到医院开出申请单和肠道准备用药,由医务人员告知具体喝导泻剂方法,检查前一天需要流食,便秘患者提前两到三天口服通便药,女性患者避开月经期。有人问了,一天流食是什么?可以吃馒头吗?可以吃菜吗?可以吃麦片吗?答:流食就是咱们常说的大米粥小米粥,禁食蔬菜水果,尤其是带豆、带籽的食物,早上可以吃个鸡蛋,中午下午只喝粥就行了,为了检查顺利完成,坚持一天吧!我院做肠镜和胃肠镜同天做的患者,至少提前一天和我们预约,需要提前拿药,如果有喝不了导泻剂的,马医生这里有妙方哦。最后叨叨一句,提前需要准备心电图、血常规、院感检查等,建议长期使用抗凝药的患者,提前和临床医生沟通好,可以的话,尽量把抗凝药停够时间再做检查更好,万一有需要做镜下治疗的,使用抗凝药可是不能做的哦!
肠息肉为局部粘膜增生肥厚而形成的粘膜隆起样病变。尽管肠息肉是一种良性疾病,但已被公认为是一种重要的癌前病变。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80%以上的大肠癌与肠息肉有直接关联。结肠息肉在大多数情况下大多数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基本都是在常规的结肠镜检查中发现的。所以,肠息肉的检出在于大范围的筛查以及对高危人群的定期结肠镜检查。常见的症状有---大多数没有症状!!①便血。患结直肠、乙状结肠息肉可能会出现便血,通常是出现间断性的小量出血,血附于大便表面,很少引起贫血;严重时,出血量也可多达100~200ml。②排便习惯改变。如果肠息肉位于结肠远端,并且体积较大的话,很容易引起便秘;有些病人也会出现腹泻、便秘交替出现的状况。③腹痛。部分病人会出现弥漫性的腹痛,尤其是在大便时或者大便后加重。④带蒂息肉脱出肛门。⑤肠道外症状。如果出现一些典型的肠道外症状,提示患者可能有息肉病。比如出现多发性骨瘤和软组织肿瘤,就应考虑是否患了Gardner综合征,出现皮肤黏膜色素斑应考虑是否患了Peutz-Jeghers(简称P-J)综合征。肠息肉,可以分为几类?①肿瘤性息肉。包括早期腺瘤(畸形隐窝灶)、传统腺瘤(管状腺瘤、绒毛状腺瘤、混合型腺瘤)、锯齿状腺瘤(传统锯齿状腺瘤、广基锯齿状肿瘤息肉、混合增生性息肉/锯齿状腺瘤)和杵状-微腺管腺瘤,临床上管状腺瘤患者较多。比起有蒂腺瘤,无蒂腺瘤的癌变率较高,并且如果腺瘤越大,癌变可能性越大。腺瘤中绒毛成分越多,越可能癌变。②非肿瘤性息肉。患非肿瘤性息肉,癌变可能性较低。 非肿瘤性息肉包括增生性息肉、错构瘤性息肉(如幼年性息肉、P-J综合征等)、淋巴性息肉、粘膜脱垂性息肉(肛管)炎性息肉。③肠息肉病。如果在肠道出现数目多于100颗以上的息肉,并具有肠息肉病的特殊临床表现时,我们会怀疑患者患了肠息肉病。值得注意的是,近些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和习惯的改变,肠息肉的癌变率越来越高。我们定义具备一下3项条件之一者,就可以称为高危腺瘤①息肉直径≥10mm;②绒毛状腺瘤,或混合性腺瘤中绒毛结构超过25%;③伴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结肠息肉高危人群①大便潜血阳性。②一级亲属有结直肠癌病史。③以往有肠道腺瘤史。④本人有癌症史。⑤有排便习惯的改变。⑥符合以下任意2项者:慢性腹泻、慢性便秘、黏液血便、慢性阑尾炎或阑尾切除史、慢性胆囊炎或胆囊切除史、长期精神压抑,有报警信号。腺瘤性息肉恶变模式图结肠各段腺瘤性息肉的检出率肠镜检查是发现肠息肉的主要手段l肠镜有哪些种类?这些肠镜有什么区别?常见肠镜检查可分为:①普通白光内镜。主要用于发现、诊断肠息肉。②染色放大内镜。染色放大内镜,是把0.2-0.4%靛胭脂溶液喷在肠息肉表面,结合放大内镜,就可以有效的观察肠息肉表变的先关分型,能够判断病变性质、浸润深度等。用过染色放大内镜,可以决定是否能进行内镜下治疗。③内镜窄带成像术(Narrow Band Imaging, NBI)。能够精确的观察消化道粘膜上皮的形态,还能观察到消化道粘膜上皮血管网的形态,能够精准的鉴别肿瘤和非肿瘤性息肉。l肠镜能检查到哪些部位?肠镜能观察到直肠、全部结肠以及回肠末端的肠粘膜情况。l 做肠镜能从外观上判断息肉的性质吗?可以。做肠镜时,能够看到肠息肉的形态、颜色等,能从息肉表面的形态、色泽和微结构(腺管及微血管分型),非常有效的判断息肉的性质。治疗目前常见的内镜下息肉切除术主要有勒除器息肉切除术 (SS)、内镜下黏膜切除术 (EMR)、分次EMR(pEMR) 及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ESD) 等家族性结肠息肉 息肉数量多,癌病风险高,多建议外科手术切除结肠普通门诊:周二、三下午 预约电话 020-61641888就诊地址:广州市白云区广州大道北1838号南方医院门诊楼二楼消化科门诊
糖尿病,糖尿病是一种因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岛素抵抗,导致胰岛素绝对或相对缺乏,而引起血糖升高为主要特点的慢性、全身性、代谢性疾病。简单说就是,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者胰岛素在体内组织的作用降低。我们都说,糖尿病的症状是吃得多,喝得多,尿的多,同时伴体重下降,实际上现在的这些症状并不是很明显。那么诊断糖尿病的标准是什么呢?我们只有通过抽血,而且是静脉血,来诊断糖尿病。一天中,任意时间的血糖(又称为随机血糖)大于等于11.1mmol/L,或空腹(至少禁食八小时的血糖)大于等于7mmol/L,或葡萄糖耐量实验两小时血糖大于等于11.1mmol/L。如果只发现一次血糖异常,应在另一时间重复检查以明确诊断。大家看着可能有点乱,目前医院最常用的可以诊断糖尿病检查方法就是糖耐量实验,就是空腹抽一次血糖,喝75克葡萄糖后两小时再测一次血糖(都是静脉血)。空腹大于等于7mol/L,或者餐后大于等于11.1mmol/L。 本文系马娟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胃镜检查是借助一条带有摄像头的纤细、柔软的纤维管子从受检者的嘴中伸入胃中,按顺序依次观察食管、胃、十二指肠球部、降部的黏膜状态。该检查能明确患者有没有溃疡、活动性炎症、癌前病变、肿瘤以及息肉等病变,同时也可以直接取病变组织做细胞学、病理学检查,获取病理学诊断证据。部分医疗机构同时常规进行幽门螺杆菌检查。一般来说,胃镜检查适用于检查食管、胃、十二指肠球部、降部的黏膜病变。 检查前 很多需要做胃镜检查的患者,因不知道检查之前需要有哪些准备,而常常导致浪费了时间,带来了不必要的烦恼。 在胃镜检查前需要做以下准备: ①若检查安排在上午,检查前一天晚饭后就不要再进食了。若检查安排在下午,早饭可以食用流质或少渣食物,午饭禁食。流质食物具体指各种汤类、清淡的粥,少渣食物是指避免含纤维素多的食物如芹菜、粗粮或太硬的食物。 ②检查前一天应停止吸烟,以免检查时因咳嗽影响插管。另外,禁烟还可减少胃酸分泌,便于医生观察。 ③检查当天早晨需要口服药物(如降压药)者、患有严重心肺疾病、凝血机制障碍、高血压、近期服用阿司匹林药物者,务必事先与医生沟通。
加入的其他科普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