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清洁: 清水清洗后擦干。2.按摩: 持续用力按压,致患儿不能耐受,保持该压力并原位缓慢揉压。 注意控制力度,避免瘢痕表面出现水疱。3.涂抹抗瘢痕药物: 轻柔、均匀涂抹,并反复揉搓,至药物彻底吸收,瘢痕表面干燥。4.使用疤痕贴: 根据瘢痕大小、形状剪裁疤痕贴,将有粘性的一面贴在瘢痕表面。 注意:疤痕贴以及瘢痕表面需保持干燥。 使用时间逐渐延长,直至每天累计使用时间达22小时以上。 瘢痕表面出现红斑、水疱、破溃,暂停使用疤痕贴,待创面愈合后继续使用。 疤痕贴清洗时避免暴力揉搓,清洗后,需晾干,方可再次使用。5.加压: 使用合适的材料(弹力绷带,自粘弹力绷带,弹力衣等)对瘢痕持续加压。6.功能锻炼: 创面愈合过程中尽量正确摆放体位对抗关节挛缩,必要时采用夹板固定。 愈合后保持关节活动度,尽量主动或被动活动受累关节:对抗疤痕挛缩方向,坚持、长期进行关节锻炼。7.激光治疗: 创面愈合两周以上开始激光治疗, 脉冲染料激光每月一次,二氧化碳点阵激光三月一次,具体注意事项见“激光治疗后注意事项”。8.经过保守治疗,仍出现瘢痕引起的功能异常,建议尽早进行手术矫治。
一.创面愈合后尽早给予抗疤痕药物治疗:药物:积雪苷霜、疤痕平、喜辽妥、舒疤宁、疤痕宁等方法:一天3-4次,每次上药后局部按摩15-20分钟治疗时间:每半月复查一次,治疗3-6月二. 药物治疗过程中出现增生性疤痕除药物治疗的时间段外,给予疤痕贴加弹力套治疗三. 药物治疗过程中出现挛缩性疤痕药物治疗的同时,给予肢体锻炼,配合支具固定防止挛缩加重四. 以下情况手术治疗1.增生性疤痕治疗至疤痕稳定后仍严重影响外观 2.挛缩性疤痕治疗半年无明显好转,影响关节活动及肢体发育3.疤痕增生并反复感染溃烂手术方法:皮瓣转移术、植皮手术、扩张器植入术等总结:小儿疤痕是目前为止无法完美解决的“问题”患儿受伤后家长最关心的“问题”创面治愈后最容易被家长忽视的“问题”儿童疤痕的特殊性:患儿自主性差,需家长配合治疗一旦发生增生或挛缩,影响生长发育对患儿终身造成外观及心理影响儿童疤痕预防及治疗的经验:预防为主,手术为辅;患儿家长需耐心接受宣教,充分认识抗疤痕治疗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遵照医嘱定期复查,有疤痕增生及挛缩现象尽早给予相应的治疗方案一旦出现比较严重的肢体关节挛缩,尽早手术,避免终身残疾
1、何为甲母痣?即指甲生发层(甲基质、甲母质)细胞突变为黑色素细胞,进而生长出来的指甲呈黑色,随着黑色素细胞不断分裂增殖,指甲黑色范围逐渐变大。2、没有累及甲母质的黑痣叫不叫甲母痣?有的黑痣生长在指端,并未侵及指甲生发层,这样的黑痣不叫甲母痣,我们又可以分为甲周痣或甲下痣。3、为什么我们把甲黑痣分为甲母痣、甲下痣和甲周痣呢?因为黑色素痣细胞来源不同,我们手术需要切除的部位也不同,对后期指甲形状的影响也不同。甲周痣、甲下痣术后对指甲形状影响不大或没有影响;而甲母痣,手术需破坏甲根部黑色素痣来源的生发层,必然会造成指甲形状的改变。4、为什么甲母痣需要手术治疗?因为甲母痣不仅影响外观,上文已提到甲母痣来源于指甲生发层,为活跃细胞,分裂增殖较快,故发生突变的几率也比较高,更易发生恶变;而黑色素痣一旦发生恶变,多数会转变成恶性黑色素瘤,恶性程度很高,且早期即发生转移,进展较快,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手段!5、甲母痣手术方式选择?手术目的是去除病因,即要去除生发层组织及已被痣细胞侵犯的组织;早期仅表现为甲黑线时,可以在显微镜下去除生发层的同时,并适当修复生发层组织精细对合,这样对远期指甲形态影响不大。如果甲黑线较宽、整个指甲已变黑,甚至已侵犯甲皱壁全层,就需要完整切除生发层组织,这样就不会再有指(趾)甲生长。6、专业医生会有哪些建议?A、一旦发现有甲黑线表现,需及时就医,判断是否为甲母痣;B、确诊后要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尽量挽救指甲形态;C、需选择正规医院专业医生(整形外科)诊疗、手术;D、术后需定期随访!
1、是不是用细针、细线缝合,就是美容缝合?当然不是,美容缝合侧重的是缝合技术,预期效果不仅是降低瘢痕增生及凹陷几率,需达到社交距离无痕的效果。2、外伤或外科手术后为什么会出现瘢痕增生、增宽?瘢痕增生的因素不仅是术后伤口感染、自身瘢痕体质,伤口张力也是瘢痕增生的主要因素。3、如何降低伤口张力?首先是缝合线的选择,缝合线的型号、硬度、抗菌效果及吸收时间等因素都必须考虑在内,同时要选择每层缝合所需要的缝合线;另外减少伤口张力主要技术就是要做到超减张缝合,让伤口保持一段时间(12周以上)的负张力状态;外层缝合线的选择及打结力度也至关重要。4、是否美容缝合完就万事大吉了?当然不是,后期护理,保持伤口清洁,预防感染也十分重要,需定期门诊复查,接受专业医生的指导。5、如果超减张缝合线没达到12周即已吸收,怎么办?遇到这种情况,也不必慌张、过度忧虑;我们可以选择减张器或减张贴,固定伤口两侧,可保持伤口两侧皮肤及皮下组织继续处于负张力状态。
1、唇裂也就是我们平常说的“兔唇”。2、唇裂有哪些分类及分型?唇裂一般分为两大类,即单侧唇裂和双侧唇裂;又根据裂隙累及范围分为I°(轻度),II°(中度),III°(重度)I°唇裂裂隙仅累及红唇II°唇裂裂隙自红唇至鼻槛外侧III°唇裂裂隙自红唇至鼻底部3、唇裂手术时机如何选择?单侧唇裂一般建议在3月—6月龄间完成手术修复;双侧唇裂一般建议在6月—1岁龄间完成手术修复;4、唇裂一般需要几次手术修复?I°唇裂鼻部多无明显畸形表现,大多数通过一次手术修复,即可获得满意效果;II°,III°唇裂多伴有鼻部形态改变及口唇轮匝肌发育异常,一般需要3-4次手术修复;时间段选择为:I期:3-6个月龄,6-1岁龄,II期:5—6岁龄,III期:15-16岁龄。5、唇裂是否单纯把裂隙缝合即可?唇裂修复看似简单,其实是一个复杂、难度系数较高的手术,对整形外科医生的手术技术、审美要求都比较高;唇部每个唇、鼻亚单位(鼻槛、唇峰、唇珠及人中等)的重建,都会影响远期手术效果。6、当宝宝患有唇裂,如何选择医院及医生?患儿家长携带宝宝可选择正规医院整形外科门诊就诊,根据专业医生评估,并适当沟通手术方案及预期效果;通过沟通了解手术医生的审美及方案设计,及自身预期达到的效果,从而做出合适选择!
什么类型的婴幼儿血管瘤适合使用噻吗洛尔滴眼液?经婴幼儿血管瘤风险等级评估,被评定为低度风险和中度风险的病灶,除外口腔黏膜、眼结膜的各个部位,各个时期的病灶。尤其是表浅型、混合型血管瘤的表浅部分。滴眼液的使用方法?根据病灶形状,准备合适大小的脱脂棉片,将眼药水滴于棉片上,使其浸湿,将浸湿的棉片敷在病灶上,上方用保鲜膜覆盖(保鲜膜的尺寸略大于棉片尺寸),以减少药液挥发,每天早、中、晚各一次,每次持续至少半小时,移除保鲜膜及棉片,观察病灶有无破损、溃疡。每两周留取病灶照片一次,以便复诊时医生比较、评估治疗效果。使用中的注意事项避免入眼、口腔及生殖道内,极小量的药物可经用药区域,进入血液循环,在黏膜、皮肤较薄的部位或病灶有溃疡时,需遵嘱用药,避免大范围超量使用,治疗过程中,仍有病灶进展时,及时就诊、调整治疗方案。预期的治疗后反应对于增生期病灶,可表现为增长速度减缓或停止,病灶张力减小,表面皱缩,颜色由鲜红转为暗红,之后逐渐变淡。对原有病灶破损、溃疡的病灶,可表现为渗出逐渐减少,创面愈合,病灶体积减小,颜色逐渐变淡。平均起效时间1周左右,有效率约90%,大多用药后3月,病灶变化明显。有没有噻吗洛尔药膏,或其他更方便的用药方式?目前国内尚无商品化的噻吗洛尔凝胶制剂,可以通过额外购买凝胶,自行配置噻吗洛尔凝胶制剂。详见https://mp.weixin.qq.com/s/EYDXabKiGBkBrrK3l0TuoA
1.一周内,外用药膏多次涂抹,保持伤口湿润状态。2.一周后,可正常清洗,继续外用药膏3~5天。3.二周后,创面愈合,继续抗瘢痕治疗,详见“美容缝合后瘢痕护理注意事项”、“烧伤后瘢痕护理注意事项”。4.忌辛辣饮食。5.在愈合过程中,注意减少创口部位摩擦(清洁、外用产品时手势轻柔)。6. 如果创面出现红疹、瘙痒等表现,可外用抗生素软膏,一天三次,无好转,尽快复诊。7. 室内尽量保持阴凉,避免室温过高。8. 严格防晒:撑遮阳伞、戴遮阳帽、防晒口罩、佩戴太阳镜,并尽量避免在紫外线最强的10am-2pm外出。儿童配合度低,创面易污染,在愈合过程中,存在异常情况,务必尽快复诊。
“血管瘤”是一个很笼统的叫法,在非医学人员眼中,所有血管病变均为“血管瘤”,实际上,血管病变种类繁多,不同疾病预后及转归差异巨大,严重者可影响外观、功能甚至生命。根据病理结构,将脉管(血管、淋巴管)相关病变分为“肿瘤”和“畸形”两类。有兴趣了解的可以点这里https://www.issva.org/UserFiles/file/ISSVA-Classification-2018.pdf 我们平时最常见的,是“婴幼儿血管瘤”。属于良性肿瘤,大多在出生后数日或数周出现,早期会有快速增长,持续数月,之后增长速度减缓,约90%的血管瘤可能10岁前基本消退。但有部分血管瘤由于部位特殊,增长迅速,及对周围组织的破坏,会导致外形改变和功能障碍,甚至危及生命,需要积极治疗。目前婴幼儿血管瘤治疗方法多样,包括观察随访,激光,外用药膏、药水,瘤体内注射,手术切除,口服药物等。不同时期、不同部位、不同大小的病灶适用方法不同,建议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选择。 脉管相关病变种类繁多,部分类型进展迅速,病情凶险,正确诊断是精准治疗的前提,请听取医师的专业建议。
1.清洁: 清水清洗后擦干。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烫伤整形外科岳晓洁2.涂抹抗瘢痕药物: 按照药物说明书使用,一天两次。3.使用疤痕贴: 根据瘢痕大小、形状剪裁疤痕贴,有粘性的一面贴在瘢痕表面。 注意:疤痕贴以及瘢痕表面需保持干燥。 使用时间逐渐延长,直至每天累计使用时间达22小时以上。 瘢痕表面出现红斑、水疱、破溃,暂停使用疤痕贴,待创面愈合后继续使用。 疤痕贴清洗时避免暴力揉搓,清洗后,需晾干,方可再次使用。4.激光治疗: 创面愈合两周以上开始激光治疗,脉冲染料激光每月一次,二氧化碳点阵激光三月一次,具体注意事项见“激光治 疗后注意事项”。5.经过保守治疗,仍出现瘢痕引起的功能异常,建议尽早进行手术矫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