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胶质瘤这一神经外科常见恶性肿瘤来说,常规招数难以将其彻底击败。复发是高级别胶质瘤的必然结局,因此如何选择治疗方案就成了一大难题。临床上各个科室都有自己的见解,随着MDT的开展,各个学派就有了坐到一起共定方案的机会。通过比拼,六脉神剑作为绝世武学正式走到了所有复发胶质瘤患者的眼前。南京脑科医院神经外科胡新华方法一:再手术多年来,手术一直作为复发胶质瘤的首选手段,正如中冲剑的特点:大开大阖,气势雄迈。作为众多招式里面的老大,当之无愧。Neurosurgery研究总结了31个临床实验的研究结果,其中29个都支持再手术,认为在手术可以明显延长生存时间,改善功能,尤其是对于KPS评分大于70分的患者。Neuro-Oncology对复发胶质瘤和新发胶质瘤是一样的,胶质母细胞瘤的切除程度同样和预后密切相关,全切除患者的生存时间明显优于次全切除患者。 1)为什么要再手术?首先再次手术可以帮助我们明确诊断病情进展是真的复发还是假性进展?另外,手术可以解除占位效应,控制病人癫痫,减少肿瘤负荷,有利于后续治疗,为局部治疗提供便利,减少激素应用。2)哪些病人需要手术?对于这些病人情况,一般情况比较好,KPS评分>70分的患者,如果肿瘤比较局限,不是位于重要的功能区,而预计手术可以大部分切除的患者,我们还是考虑要手术切除。当然,还要结合家属的意愿,接受再手术治疗。3)有什么办法可以提高再手术的获益?现在有很多的辅助手段在帮助我们提高肿瘤切除程度和减轻并发症的发生率。1. 比如术中磁共振我们以前最发愁的是肿瘤在手术过程中切除不彻底,或者说损伤到重要功能区,有了术中磁共振,我们可以随时评估手术切除的程度。2. 功能磁共振和功能神经导航功能磁共振,我们可以把传导束、肿瘤和运动区、语言区全部重建出来。神经导航更是确认病灶位置的好帮手。有了它们的帮助,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大大降低了。3. 荧光显微镜 在镜下把肿瘤突显出来,可以清楚地看到肿瘤和正常脑组织之间的边界,这个大大提高了肿瘤的切除程度。4. 术中超声 术中超声是个比较简便易行的办法,可以随时评估肿瘤的范围和切除程度。方法二:再放疗放疗作为传统的治疗肿瘤的三驾马车之一,对于复发胶质瘤,再放疗的江湖地位却好比商阳剑,特点:巧妙灵活,难以捉摸。因为高级别胶质瘤大多数都是原位复发,按照诊疗规范,患者已经经历了一次放疗。复发时,再次放疗就优点利弊难琢磨了。美国放射肿瘤学会年会(ASTRO)和中国《脑胶质瘤诊疗规范(2018年版)》均指出,很少有患者能从二次放疗中直接获益。但充分考虑到部分肿瘤复发的间隔时间,以及复发病灶的部位,依旧有许多复发胶质瘤患者从中获益。方法三:再化疗化疗同样是高级别胶质瘤治疗的支柱之一。相对于其他方法,化疗更是为广大患者熟悉。但也有谈“化疗色变”恶名。面对复发高级别胶质瘤,再化疗优点类似关冲剑----以拙滞古朴取胜(不论肿瘤怎么长,化疗始终是方向)。中国中枢神经系统胶质瘤诊断与治疗指南(2015)、卫健委脑胶质瘤诊疗规范(2018)指出化疗是治疗复发胶质瘤最重要的手段之一,不管之前有没有经过化疗,其实都是可以再进行的,可以用原有的方案,也可以用新的方案或者联合应用等都是可以考虑的。方法四:靶向治疗靶向治疗是近些年比较热门的话题,很多肿瘤都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甚至某些肿瘤有取代化疗的趋势。在处理高级别复发胶质瘤方面,靶向治疗宛若少冲剑,其优势就是轻灵迅速(使用简便,起效快,临床和影像可实现双缓解)。目前已经完成胶质瘤Ⅲ期,临床的分子靶向药物众多,而大家比较熟悉和较为关注的是贝伐珠单抗(Bevacizumab)。贝伐珠单抗作为一种重组人源化免疫球蛋白G1(IgG1)的单克隆抗体,它可以改善人们血管的通透性,抑制肿瘤血管的生成,并且可以减轻肿瘤内部的渗透压,改善化疗药物的作用。但遗憾的是目前对于复发胶质瘤,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并不能延长总生存时间,只是改善了无进展生存期。因此靶向治疗可以作为一个备选方案,如果常规的手术、化疗不能用的情况下,可以考虑用分子靶向治疗。方法五:电场治疗电场治疗是这些年最热门的一个进展,六脉神剑中它犹如少商剑,特点:剑路雄劲,颇有石破天惊,风雨大至之势。自打它进了NCCN指南,就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有翻天覆地的节奏。1类推荐用于新发的胶质母细胞瘤患者,2类推荐用于复发的胶质瘤患者。对于新发胶质母细胞瘤患者使用电场治疗,不仅可以延长无进展生存期,而且可以明显延长总生存时间。对于复发胶质瘤,尤其是那些依从性比较好,每天使用时间可以达到90%以上的患者,他的总生存时间可以达到25个月,而且5年生存率可以达到29.3%,已经相当于现在大部分恶性肿瘤的平均生存时间了。好东西唯一的缺点就是“贵”,现在目前电场在国内还没有正式上市,而且价格比较昂贵。希望随着应用的普及,价格能更加的亲民。方法六:免疫治疗免疫治疗的方法种类繁多,已与现代生物高科技技术结合,发展成为继手术、化疗和放疗之后的第四种肿瘤治疗模式-肿瘤生物治疗方法。六剑之中最能匹配的就是少泽剑,因它忽来忽去,变化精微。PD-1治疗胶质母细胞瘤,目前是没有取得非常好的效果,和贝伐珠单抗相比,其总的生存时间没有显著延长,而且无不进展生存期还不如贝伐珠单抗,PD-1在复发高级别胶质瘤中的作用,时灵时不灵,有无效果十分微妙。其它免疫方法,比如CAR-T或者疫苗、抗体等,尝试的新方法很多,很多临床研究在进行,但是目前还没有得出一个非常好的效果。复发高级别胶质瘤的总体预后还是十分不理想。六脉神剑,作为江湖绝技,威力无穷,将其灵活应用,加以组合,实属治疗复发肿瘤必备之选。得不得肿瘤是命,治不治是选,好不好是运。我们不能改命,也不能转运,但可以做好选择。根据患者的情况给他选择最适合的手段,目前我们还无法改变患者的终点,但至少我们可以改变他患病后的过程,通过努力,让这过程更长,让沿途的风景更美。
三叉神经痛,以其剧烈的疼痛、不定时的反复发作等特点严重影响着广大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病程较长者还可能伴生焦虑和抑郁等心理疾患。这种病听起来有点陌生,其实是最常见的脑神经疾患之一,95%的情况是由于血管压迫三叉神经而引起的,发病率约为15/10万,女性稍多于男性,多发生于中老年人。南京脑科医院神经外科罗正祥南京脑科医院神经外科罗正祥南京脑科医院神经外科罗正祥 我们都知道,疼痛级别在临床上分为0到10级。医生表示,有的病人三叉神经痛刚开始发作时,疼痛感就能达到10级!而很多人往往都不知道自己得了这种病,跑错了科室,耽误了治疗……这种病到底有哪些症状?又该如何预防和治疗呢? 1三叉神经痛的主要症状 刘奶奶患有三叉神经痛,提到这种疼痛,她就很敏感。刚开始,她和家人都不知道这种病,以为是牙痛。刘奶奶说有时候像针扎,人没法忍受那种的疼,疼起来你又不能动又不敢动。你就忍着疼痛,嗡嗡嗡的感觉。时间一开始不长,几秒钟它就会过去了,后来疼痛时间会延长,发一次重一次。去医院牙科就诊后,疼痛并没有缓解。刘奶奶辗转多个科室,最后找到了神经外科。根据脑部影像CT,刘奶奶被确诊为三叉神经痛。而从第一次疼痛发作到找到病因,刘奶奶花了近半年时间。 南京脑科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医师罗正祥介绍,三叉神经痛病人刚开始发作就非常疼,痛感可以达到十级,它是一侧面部发作性、间歇样疼痛,表现为电击一样或是刀割、针刺一样。它和牙痛是有明显区别的,牙痛是在咬牙、敲击牙齿的时候,疼痛会加重。还有病人误以为是偏头疼,但偏头疼是一个月有几天疼痛,并不会一直持续。2如何预防三叉神经痛 罗正祥主任说,对于患者来说,日常生活中说话、吃饭、洗脸甚至是一阵风吹过都有可能诱发剧痛,而且绝大多数患者年纪偏大,一般五十岁到七十岁多见,跟血管的硬化、年纪大了脑子下垂等都有关系。预防方案首先要从预防血管硬化着手,比如说控制好血压、血脂,也要避免寒冷刺激。对于老年人,建议秋冬天出门还是要戴口罩、戴围巾,把保暖措施做好。3三叉神经痛的主要治疗手段 除药物治疗外,目前外科治疗方案主要是微血管减压术、经皮射频治疗术和经皮三叉神经半月节微球囊压迫术,号称三叉神经痛外科治疗三驾马车。一根针,一个球囊 我院神经外科在院领导及科主任带领下大力开展新技术新项目,近日顺利为一复发三叉神经痛患者实施了经皮穿刺三叉神经半月节球囊压迫术,为病人解除了痛苦。该老年女性患者因右侧面部疼痛多年,曾接受三叉神经痛微血管减压术,现复发,难以忍受的疼痛让她苦不堪言甚至出现了精神症状。手术由陈永严、罗正祥团队成员完成。 手术在全麻下,患者完全无痛苦(而传统的微创射频温控热凝手术在局麻下进行,整个过程患者呈痛苦状态),术中C臂机定位,穿刺卵圆孔,导入球囊导管至麦氏囊,注射造影剂,球囊出现完美的“梨形”X线表现(疗效最佳的金标准),压迫3分钟,取出导管,拔除穿刺针,局部压迫3分钟,手术结束。麻醉风险低,创伤小,患者术后疼痛完全缓解,局部仅有轻度麻木,第二天出院回家。手术时间短,仅有面部口角旁一个穿刺针眼,避免了传统的开颅显微血管减压术麻醉风险及开颅手术风险。 罗主任介绍说,三叉神经球囊压迫术治疗须符合一定的指征,对于药物治疗无效而又害怕手术或年龄较大不能耐受手术或复发的三叉神经痛患者,球囊压迫是很好的选择,更加微创,不开刀,一针就可以根治,痛苦小、花费少,虽会遗留短暂的面部麻木感觉,一般数月面部感觉恢复正常。 最后,专家特别提醒,三叉神经痛的病症不会出现自然而然就好的情况,如果出现对应的症状,大家千万不要忍着,应尽早就医治疗。专家简介:罗正祥,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南京脑科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中共党员,南京地区第六届“十佳”医师,南京市卫健委2019年度优秀共产党员,江苏省援藏医疗专家。专业上:擅长脑膜瘤、胶质瘤、神经鞘瘤、垂体瘤、脑转移瘤、三叉神经痛、舌咽神经痛、面肌痉挛、周围神经疾病如糖尿病周围神经病、肢体痉挛状态、偏瘫、脑出血、脑梗死、脑外伤、脑积水等各种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与外科微创手术治疗。罗主任专家门诊时间:每周一下午14:00-17:30
一旦明确是脊髓型颈椎病,就要尽早手术。这类患者是不能做牵引和保守治疗的,因为牵引会加重脊髓压迫,而保守治疗往往会延误病情,脊髓压迫时间越长,手术效果越差。 尤其是老年人,如果出现四肢持续麻木,写字、握筷不灵活,走路无力等症状,一定不能认为只是因为人老了,关节不灵活,要及时去医院就诊治疗,防止出现严重情况。
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是糖尿病最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在糖尿病患者中发生率高达40%以上。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的分类:l远端对称性多发性周围神经病l糖尿病性自主神经病l糖尿病单神经病或多发单神经病l糖尿病神经根神经丛病l其他糖尿病相关周围神经病其中,远端对称性多发性周围神经病:是糖尿病周围神经病最常见的类型。其临床表现如下:n隐袭起病,缓慢发展n临床表现对称,多以双侧肢体末端对称性疼痛、麻木、痛温觉减退为首发症状,可呈现手套、袜套样感觉障碍,早期即可有腱反射减低,尤以双下肢为著n可伴有自主神经受损表现:皮肤汗少干燥增厚n早期肌无力和肌萎缩通常不明显一般认为,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是缓慢进展、不可逆的,防治困难。目前防治困难缓慢进展 不可逆内科治疗疗效差内科治疗三阶梯:营养神经、改善微循环;止痛药;三环类抗抑郁药缺乏特异性有效治疗,对肢体感觉缺失尚无有效治疗方法,只能尽量避免软组织损伤以免导致连锁性严重后果。为什么外科可以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的具体发病机制目前尚无定论,一般认为是血管、代谢、生物机械等多因素作用的结果。最新研究表明,在腕、肘、膝外侧、内踝、足背等肢体解剖生理狭窄处,由于糖尿病代谢及血管异常因素而发生病损、肿胀的周围神经受到周围弹性下降的结缔组织卡压,导致神经病变加重形成恶性循环,是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的重要致病因素。这种理论为采用一种崭新的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方法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带来了希望,即周围神经显微减压术。目前全球已有6万多名患者接受了这种手术治疗。目前在国内北京、上海有少部分神经外科医生已经在国内开展此类手术数千例。该手术具有时间短、出血少、并发症少、痛苦小、见效快等优点。90%的以上患者在术后症状明显缓解。足底部感觉恢复后有利于提高平衡能力,避免跌倒,从而降低与之有关的骨折发生率。行下肢周围神经减压术可改变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患者的自然病程,下肢感觉的恢复可有效预防神经性溃疡和截肢的发生。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diabeticperipheralneuropathy,DPN)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 之一,占糖尿病患者总数的5O%,其中最常见的类型是远端对称性多发性神经病变。疼痛是最 突出的症状之一,也可出现感觉丧失、足溃疡、坏疽甚至截肢等。它的病程通常不可逆转,非手术治疗虽然是标准治疗,但效果通常不显著。对于保守治疗无效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患者,周围神经减压术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方法。 据预测,到2030年世界范围内的糖尿病患者数量将达到3.66亿,而其近半数患者将会出现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neuropathy,DPN)。DPN指在排除其他原因 的情况下,糖尿病患者出现周围神经功能障碍相关的症状和/或体征。DPN好发于下肢,通 常不可逆转,是糖尿病神经病变中最常见的临床类型,也是糖尿病最常见和棘手的慢性并发症。疼痛 DPN是最突出的症状之一,也可引起感觉丧失、足溃疡 、坏疽甚至截肢。其中最严重的并发症为截肢,据统计,DPN患者截肢率是普通人群的10-30倍。对于DPN的内科治疗,包括控制血糖、对症治疗、营养神经等通常效果甚微。而外科治疗,即周围神经减压术,已成为治疗DPN的有效手段 。DPN发病机制,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绝对或相对缺乏并可能存在胰岛素抵抗,从而导 致慢性持续性高血糖是DPN发生的根本原因。具体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已知的研究证据 可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①代谢紊乱:高血糖导致细胞内多元醇代谢途径增强,产生过多的山梨醇、果糖。它们在神经细胞内聚积,进而引起水钠储溜、髓鞘肿胀,最终导致神经变性。高血糖会诱发葡萄糖与神经细胞内的胶原非酶性结合,形成高级糖基化末端产物,引起屈肌腱鞘增厚,使神经在关节和解剖生理狭窄处易受卡压。高血糖会减慢神经细胞内的轴浆流动,妨碍将修复神经所需的结构蛋白运输至神经 损伤处,从而扰乱了神经修复机制。脂质代谢异常与DPN的发生有关。三酰甘油和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升高是1型糖尿病患者发生DPN的显著相关因素,且脂质代谢障碍会导致微血管病变,加重神经缺血。内质网应激高血糖等代谢异常会导致未折叠或错误折叠的蛋白质在内质网内蓄积和钙离子稳态的破坏,引起内质网应激。过度和持续的内质网应激反应会通过同源蛋白、应激 活化蛋白激酶等相关凋亡途径引起神经细胞凋亡 ,从而导致和加重DPN。②微血管病变 :超微结构研究显示糖尿病会引起微血管病变,如基底膜增厚、内皮 细胞增生 、血管腔闭塞或狭窄及血小板血栓所致的小血管栓塞,导致神经低灌注及神经血 流减少,这也是引起DNP的一个重要原因。③慢性卡压:由于山梨醇代谢增多、高级糖基化末端产物的生成等原因造成神经肿 胀、神经体积增加,因而导致外周神经在解剖狭窄区域易受到卡压。已发生病损的周围神经 受到外卡压,导致神经内压升高,进 一 步加重神经缺血,从而形成恶性循环,不断加重周 围神经病变。周围神经减压术通过阻断这个恶性循环的过程 ,可有效缓解 DPN 的症状,并 有可能逆转DPN的自然病程,为DPN的治疗提供了一种新途径。DPN的临床表现DPN是最常见的糖尿病神经病变,约一半的糖尿病患者存在DPN症 状。DPN症状通常是从足部开始的,最常见的早期表现是以神经传导速率下降为特征的无症 状神经功能障碍,而后出现足部振动觉和足踝反射消失。DPN的症状可分为3大类:感觉症状、运动症状和自主神经症状。最常见的是感觉症 状,如疼痛、烧灼感、电击或针刺样感觉、寒冷感等 ,也可表现为肢体麻木、蚁走感、各种深浅感觉减退或缺失。患者疼痛经常在夜间加重,有时疼痛剧烈难以忍受而影响睡眠,多见于足和下肢 。运动症状包括肌无力,如脚趾和脚踝伸展无力 、肌肉痉挛 、肌束颤动 ,自主神经受累影响到血管及汗腺时可出现体位性低血压、四肢发冷、多汗或少汗、皮肤干燥等。约5O%的DPN患者无临床症状,需要神经系统的体格检查和神经电生理检查才能确 诊,如振动觉、压力觉、痛觉 、温度觉的缺失以及跟腱反射消失。远端对称性多神经病变为DPN 临床最为常见类型,病变主要累及双侧末梢神经,以感觉症状和自主神经症状为主,而运动症状相对较轻。轻者表现为四肢远端对称性麻木及感觉减退,重者表现为四肢末端的针刺样疼痛,可有手套或袜套感,症状夜间加重,四肢裸露可减轻症状。DPN的外科治疗:周围神经减压术治疗DPN的理念在1988年由 美国Dellon教授首先提出。 1992年 ,Dellon率先采用周围神经减压术治疗了四肢DPN病例,效果显著。1周围神经减压术通过切开肌纤维或韧带组织,松解神经受压部位,以改善神经细胞局部血液供应,并可使神经组织随着邻近关节的运动而产生滑动,从而改善 DPN 患者的临床症状。对于中晚期患者,行周围神经减压术除了可部分改善麻木、疼痛的症状,还可降低肢体溃疡 和截 肢的发生率。手术应 由经验丰富的神经外科或其他专科医师进行,首先在生理狭窄易 于卡压处充分暴露神经,然后在显微镜下打开神经外膜行神经松解术,选择性松解神经束膜 间的瘢痕等组织。DPN现已成为一个日趋严重的临床问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并给患者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在改变生活方式以及内科治疗无效或效果甚微的患者中,周围神经减压术已被证实是治疗DPN 的有效方式,甚至长期随访也有较好的满意率。周围神经减压术基于 DPN的双卡理论,通过在周围神经生理解剖狭窄处对神经进行松解,改善轴浆运输及周围神经的血供,修复损伤的神经,从而缓解患者的症状和体征 。该手术属于显微外科微创手术 ,具有耗时短 、并发症少 、痛苦小 、花费少及见效快等优点 。综上所述,糖尿病周围神经减压术作为治疗DPN 的技术将在临床上发挥重要的作用。
近年随着药物研发水平的不断提高,激素分泌性垂体瘤的药物治疗有了长足的进步。1.对于垂体泌乳素分泌型肿瘤现在的观点认为,90%以上的患者(无论是微腺瘤还是大腺瘤)都可以用溴隐亭或是卡麦角林控制PRL水平,使肿瘤的体积缩小。只有那些对该类药物过敏或药物不耐受、肿瘤压迫导致的急性症状需要急诊手术解压或患者不愿意接受手术治疗的泌乳素瘤病人,才选择手术治疗。在服用溴隐亭治疗期间,应该逐渐增加溴隐亭的剂量,直到血清PRL水平降至正常水平以后,调整剂量长期维持治疗。对于有生育要求的患者,应该在怀孕后停用溴隐亭,孕期定期复查视野,直至产后恢复溴隐亭的治疗。对于怀孕后停用溴隐亭出现流产或死胎的患者,应该坚持服药,直到生产后调节溴隐亭的剂量。已经有大量的临床经验证明,孕妇服用溴隐亭期间所生的小孩尚未见明显的畸形和智力的障碍。2.对于生长激素分泌型垂体瘤生长抑素类似物的临床应用,使得GH分泌型肿瘤的治愈率明显提高。近几年长效奥曲肽、索马杜林使得患者的依从性大为提高。术前应用该类药物可以迅速降低患者的血清GH水平,减轻患者的症状、缩小肿瘤的体积,为手术彻底切除肿瘤创造良好的术前条件。生长抑素类似物用于GH分泌型肿瘤的另外的适应征包括:术后残余患者、放疗后GH尚未降低至正常的患者的过渡治疗。应用生长激素类似物后,对于那些因伴有心衰、呼吸睡眠暂停、控制不良的高血糖、高血压的患者,因不能耐受麻醉的患者,提供了术前准备治疗的机会。在国外,由于不必担心医疗费用问题,很多不愿意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长期应用生长抑素治疗控制肿瘤,也达到了满意的治疗效果。
放弃治疗,心有不甘、于心不忍;坚持治疗,身心煎熬、人财两空。到底怎么办?!门诊的时候常有人咨询,医生这都是恶性肿瘤了,你觉得还需要治疗吗?是不是就这样算了?想吃点啥就让他吃点啥,反正没有多少日子了。其实,不只是普通老百姓,哪怕是非本专业的医务人员,也经常会有这样的误解,认为癌症都肯定不可能治愈,只能等死。事实上,有些癌症,即便是晚期,也仍有治愈的可能。那么,哪些癌症有可能治好?在了解这两个问题之前,我们需要先搞明白:什么是“治愈癌症”?什么是“治愈癌症”?治愈是一个医学概念,我们一般所说的治愈,是指临床治愈。对于癌症来说,就是患者得了某种癌症,经过治疗之后体内检测不到癌细胞,之后癌症也没有复发,他没有因为这种癌症而死去。这里面有两个重要的概念:第一,治疗之后检测不到癌细胞,用医学术语来说,叫做“完全缓解”;第二,完全缓解之后没有再复发。因为癌细胞非常狡猾,治疗后一部分患者体内可能会有一些癌细胞潜伏下来躲过检测,在治疗停止之后卷土重来。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癌细胞卷土重来的时间都在5年以内,所以临床上常用“5年生存率”来衡量某种癌症的治愈概率。所谓5年生存率,并不是说患者治疗之后只能活5年,而是说治疗5年之后,还有百分之多少的患者活着。5年生存率越高,治愈这种癌症的概率就越大。治疗5年之后,如果依然没有复发,那么对于大多数患者来说,就可以认为达到了临床治愈。哪些癌症可能治愈呢?1.早期癌症:大部分都可以治愈首先,大部分早期癌症可能通过手术+术前术后治疗治愈。癌症之所以致命,是因为癌细胞不像正常细胞一样会衰老会自己死亡,相反地,癌细胞会不断增殖,而且转移到其他器官,不但跟重要器官抢夺养分,还破坏这些器官的功能,后导致多个器官系统功能衰竭,使身体死亡。所以要治愈癌症,就要尽可能铲除体内的癌细胞。而早期癌症,就是没有检测到转移的癌症。对于适合手术的肿瘤,此时只要能手术切除原发灶(就是初长出癌细胞的地方),就有可能将癌细胞全部铲除。但某些情况下这样还不够。常需要在手术之前或之后,配合化疗、放疗、靶向治疗或内分泌治疗等,以进一步消灭癌细胞。很多早期癌症都可以通过这种方法治愈,比如早期的乳腺癌、甲状腺癌、胃癌、前列腺癌……而且发现越早,发生转移的概率就越小,治疗效果就越好。比如很多人都知道的香港明星汪明荃,1985年发现甲状腺癌,由于发现早,治疗及时,手术前后她的事业甚至没有因此而停顿;2002年,她又发现早期乳腺癌,同样,手术之后,乳腺癌也并没有对汪明荃的生活产生过多的影响。2.有些肿瘤可通过放化疗治愈其次,部分肿瘤可能通过放化疗治愈。血液肿瘤(白血病、淋巴瘤),以及鼻咽癌等对放化疗非常敏感,因此不论处于早期还是晚期,这些癌症一般都不采用手术,而是直接放化疗,也会根据病情配合靶向治疗。恶性生殖细胞肿瘤(比如绒癌,睾丸癌等)、很多儿童恶性肿瘤等,部分晚期结直肠癌晚期(仅限少数有切除可能的肝肺转移),也有临床治愈或长期生存的机会。所以不能简单的认为晚期癌症就治不好了。3.有些晚期癌症也能长期生存当然确实有些癌症晚期不能治愈,但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这类患者也能长期生存。乳腺癌晚期,通过综合治疗,可能实现带瘤较长期生存,有的可以生存七八年甚至更长。即便是肺癌晚期,这在以前看来,一旦是晚期,基本上较难超过一年,但现在有了很多的新药,有的肺腺癌甚至可以生存七八年或更长都有可能。这种时候,你当然不要轻易说放弃。当然,你还得考虑经济情况,这同样是另一回事,不要混在一起说。神经外科最常见的肿瘤胶质瘤又是怎么样的呢?1.既然胶质母细胞瘤这么难治,生存期也就1年左右,还有治疗价值吗?一种病到底有没有治疗价值,首先你先得确诊他是什么病,再谈价值对不对,即使在的影像诊断非常先进的今天,胶质瘤的影像诊断也不可能做到百分之百准确,因为颅内疾病的影像表现极其的丰富多彩,似是而非的病例也不在少数。由此可见,疾病的治疗从诊断开始,诊断明确是第一要务。2.得了胶质瘤真的没有希望了吗?不要被胶质瘤这个名字吓到,因为肿瘤是有分级的,1-2级胶质瘤预后较好,有些类型的胶质瘤通过手术切除是可以终身治愈,如毛细胞星形细胞瘤。哪怕是2级的星形细胞瘤、少突胶质细胞瘤等通过规范的综合治疗,数十年的生存完全可以实现,而且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即使是4级胶质母细胞瘤,随着标准治疗方案及个性化的精准医学的推广,显微手术的进步以及新型靶向药物的应用,患者的生存期也有了明显的延长。3.胶质瘤标准治疗方案是什么?目前胶质瘤最有效的治疗方案是手术、放疗和化疗为主的综合治疗。手术主张保留患者神经功能状态下安全、最大范围地切除肿瘤。手术还为后来的放化疗和分子生物学治疗提供依据和支持,所以手术的成败直接影响到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放疗和化疗可杀灭或抑制残余肿瘤细胞,延长患者生存时间。
中年易发病早期常忽视听神经瘤是颅内常见的一种良性肿瘤,90%的听神经瘤来自听神经的前庭部分,少数长在耳蜗神经上。听神经瘤多见于30-50岁中年人,20岁以下者少见。虽然听神经瘤属于良性肿瘤,但由于长在小脑半球和脑干之间一个叫脑桥小脑角的区域里,所以给患者带来了很大的伤害,手术切除对于医生的要求也比较高。持续耳鸣、只能单侧接电话时要当心人到中年,比较容易出现头晕、耳鸣。但当出现耳鸣持续发作,越来越严重,尤其还伴有头晕、头痛等症状时,就需要警惕了。很多患者在出现耳鸣、听力下降等听力异常症状的时候都会认为自己是“上了年纪”正常的听力出现退化,自以为是劳累过度、精神压力大等原因造成的,完全不到医院看病,要看也只是到耳鼻喉科或耳科看病,治疗多数时候也是不了了之。经过专科检查后才发现得的是听神经瘤,这种情况如果神经压迫时间长,肿瘤较大,尽管是良性肿瘤,危害也会很大,耳朵失聪不说,还会压迫脑干等重要结构出现声音嘶哑、无法进食等严重后果。蛛网膜界面下操作:取肿瘤、保神经两不误听神经瘤的治疗一直是医学难点,手术是治疗听神经瘤的首选方案,但手术涉及到保护重要的脑组织,如脑干,又要保护重要的血管,如小脑后下动脉、小脑前下动脉,还要保护重要的神经包括面神经、听神经、三叉神经、尾组颅神经,这些稍有不慎就可能导致患者生命体征不稳定,甚至死亡。“面神经往往位于两层蛛网膜之间,而很多重要的血管在蛛网膜之外,如果能够准确地找到两层蛛网膜,并加以分离,则可以充分的保护神经和血管,使得手术风险大大的降低。”利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技术追踪面神经,可以给患者做特殊的神经成像,评估神经和肿瘤的关系,从而做到手术中的精准“导航”,再结合术中电生理监测技术,目前南京脑科医院听神经瘤全切率超过95%,面神经的解剖保留率达到了90%以上,部分患者还可以做到听力的保留。先进的技术和微创手术理念很大的解决了听神经瘤术后面瘫的问题是近年神经外科领域最主要的突破之一。治疗越早,效果越好肿瘤初期生长在神经外膜上,只有长到一定体积,压迫神经后,才会出现明显病症,患者才能察觉到。听神经瘤及早治疗手术效果会很好,比如3厘米之内的听神经瘤,术后面神经都能做到很好地保留,大听神经瘤面神经损伤机率大,但是一般也会保留部分面神经功能。还有病人由于惧怕手术而采取了伽玛刀治疗,放疗等治疗手段不能完全控制肿瘤继续生长,周边脑组织硬化还会给手术带来更大的危险。听神经瘤手术中保留听力已经成为现代微创神经外科新的追求目标。但是,并非所有的听神经瘤手术能够达到上述目标。听神经瘤患者听力能否保留与肿瘤大小、术前听力水平直接相关。肿瘤直径<2cm、术前有实用听力者,术后面神经及听觉功能的保存率就愈高。因此,早期诊断对提高听神经瘤术后,面、听神经功能的保存率至关重要。长期出现耳鸣、听力障碍需要及时排查听神经瘤,但病人也不必草木皆兵,惊恐不安,在大量单侧神经性耳聋的病人中,只有少数病人患的是听神经瘤,即便被确诊为听神经瘤,如及时地进行手术治疗,都可以达到满意的效果。专家观点与手术效果相关因素除了肿瘤的大小之外,手术医生的显微操作技术、微创的理念、以及是否具备超声吸引、高速磨钻、神经电生理监测等先进的仪器设备都是决定手术效果的关键因素。要做到真正的微创,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除了仪器设备、显微手术技术外,还需要手术医生的科学微创理念。提到微创,或许广大患者会有一个严重的可怕的理解误区,误认为小切口就是真正的微创。正确的微创理念,除了切口小、骨窗小,美容以外,更重要的是对脑功能的微创。神经外科真正的、最重要的微创是指对脑组织、脑功能的微创。优良设备和娴熟的显微操作技术是包括锁孔入路手术在内大多数神经外科手术的必要条件,片面强调对头皮、骨窗的微创,却不重视显微操作技术;在手术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却勉强为之,最终只能是加重了脑损伤、甚至造成脑功能障碍,引起严重的后果,陷入“微创”误区。在听神经瘤手术治疗中,全切肿瘤,完美的保护脑神经组织的前提下,结合小切口,才是最好的治疗效果。总而言之,在仪器设备、显微技术和微创理念全部具备的情况下,微创显微手术是治疗听神经瘤的首选方法,能够安全的全部切除肿瘤,保留神经功能,且不复发等优点。本文系胡新华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门诊经常会遇到神经内科医生推荐来的老年患者,他们共同有的一个临床表现就是痴呆,最常见的症状就是记忆力下降。许多朋友在家中的老人出现痴呆的表现时,会选择到神经内科就诊,怀疑是否患了老年痴呆症,殊不知有一种疾病特点更符合上述症状。这就是――正常压力性脑积水。家人不要疏忽了带患者到神经外科确诊一下,通过拍CT或核磁,结合临床症状就可以确诊。以免耽误宝贵的治疗时间! 特发性正常压力脑积水虽然脑室系统明显扩大,单脑脊液压力正常,故称为常压脑积水。常压脑积水一般无颅内高压症,但在实际情况下,大多数常压脑积水脑室内压力并不一直正常,呈波动性,最高压时可高出正常值6-8倍,这种波动常造成神经系统损害。典型的特发性正常压力积水有以下三种主要的症状:记忆力下降、走路不稳、小便失禁,又叫“三联征”。但这不是绝对的,绝对多数病人都是表现其中的一到两个,到了病程后期,才出现典型的“三联征”。 脑室系统大,病人痴呆,那是不是脑积水呢?一般情况下要和下面几种情况鉴别诊断 1.脑萎缩CT上脑室系统进行性扩张,脑沟亦增宽减压窗澎出,但立位一段时间后塌陷甘露醇治疗或腰穿放液后病情无变化分辨不清时,可试行腰大池引流三天,症状好转则分流2.老年痴呆 疾病进展相对较缓,临床表现为认知和记忆功能不断恶化,日常生活能力进行性减退,并有各种神经精神症状和行为障碍。病理改变:皮质弥漫性萎缩,沟回增宽,脑室扩大,神经元大量减少,并可见老年斑,神经原纤维结)等病变,胆碱乙酰化酶及乙酰胆碱含量显著减少治疗: 如果具备手术指征,目前临床最常用的手术治疗是侧脑室-腹腔分流术。使用可调压分流管能够有效的改善或解除症状!可调压抗虹吸的分流管,不仅可以依据病人的具体情况调节压力,调节无需再手术,操作极其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