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找青海涛医生看病?青海涛教授个人简介:湖南益阳人,副主任医师,日本京都医科大学访问学者,多年来积极践行互联网+医疗服务大众,2016年、2017年、2018年蝉联好大夫在线三年全国年度好大夫荣誉称
有患者向我反映,想要给我写感谢信、评价、意见、建议,但不知道在哪里写。还有的患者想把就诊经历,把自己生病前后的感受体会分享出来,希望大家能够获得经验或吸取教训,也不知道在哪里表达。这样的想法是非常重要
欢迎关注青海涛教授的个人微信订阅号,可以查询相关科普文章、出诊情况。请注意,疾病咨询仍然需要通过好大夫网站提交信息、付费咨询!欢迎微信搜索“南方医院消化科青海涛大夫”或微信扫码关注
贲门保卫战再次打响,继8月成功切除贲门区域20cm巨大平滑肌瘤后,12月7日,南方医院消化科团队再次通过内镜下隧道技术STER+NOTES成功切除食道下段至胃底部巨大的不规则型平滑肌瘤(标本展开长径2
为了保住小伙贲门,医生奋战9小时内镜下切除巨大平滑肌瘤8月21日,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青海涛教授团队为一名29岁的年轻小伙子小邹,通过内镜成功切除食道下段至胃底部巨大的不规则型平滑肌瘤(标本展开长径2
近期,南方医院消化科青教授团队完成其他多例胃肠道低风险度间质瘤内镜下切除。部分病灶为省内内镜下切除的最大间质瘤之一,部分病灶虽然大但仅仅在30min内就顺利完成了手术,体现了南方医院消化内镜团队在内镜微创切除技术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同时也较好的体现内镜切除良性粘膜下肿瘤具有微创、恢复快、花费少的优势!病例1患者陈某,男,54岁,外院胃镜、超声胃镜提示胃底近穹隆部可见大小约3.5cm粘膜下肿物(壁间型),切除后观察大小约5*4cm。从贵州来找我进行手术。完善术前检查评估后,6.5行内镜下切除,6.10顺利出院。剥离及荷包缝合创面过程耗时约1小时,但取出病灶耗时约1小时,反复尝试多种方法,终因瘤体大、质地硬难以通过食管入口失败,最终,通过将瘤体套入无菌手套内、充分润滑食管入口后完整取出。术后病理提示低风险度间质瘤。手术过程如下图所示:
有研究显示,即使正规药物治疗,仍有40%左右胃食管反流病患者无法控制症状,同时部分患者不愿意或不能耐受长期服用相关药物。因此,以安全有效、创伤小、并发症少为主要优势的内镜治疗手段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消化内科青海涛药物治疗无法改善贲门松弛,主要是以控制胃酸、对抗反流为主。对于这种标准治疗是用抑制剂质子泵抑制剂(在下文中PPI)抑制胃酸的口服治疗。大部分人可以改善症状,但仍然有部分病人抑制胃酸治疗后还有反流,而且患者无法通过PPI获得足够的效果。质子泵抑制剂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主要用药,疗效确切,但长期使用的患者经济负担较重,停药后易反复,且有部分患者用药效果欠佳。胃食管反流的治疗方法有很多,根据病人的情况“量身定制”,过去多采用的方法有药物治疗、内镜下射频治疗、内镜下幽门肌切开术及腹腔镜胃底折叠术等。此外,贲门的功能涉及防止回流。外科手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主要为腹腔镜下胃底折叠术,但其主要适用于食管裂孔疝,且手术创伤大,费用高,手术技术难度也较高,难以广泛开展。因此,接下来的手段将是手术治疗(贲门形成、重建抗反流屏障功能)。比如 ARMS(抗反流Mucosectomy),因其手术费用低、对器材要求低、技术难度小、可重复等优势,有望成为较有希望的外科替代手段。一项日本的研究表明:接受ARMS治疗的患者共91名,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内窥镜手术,体表不会划伤,不会体表留疤。·手术时间约为1小时。·没有出现到明显的并发症。在进行ARMS之前,通过24小时pH·阻抗监测检查确认包括胃酸等反流的程度等。在ARMS之前和之后进行比较,可以显着改善酸反流。另外,评估患者的主观症状很重要,但也很明显患者能够取得明显的改善,因此认为它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大约一半口服PPI的患者能够停止口服给药。虽然手术后可能伴有短暂的狭窄倾向,但也可以用内窥镜下球囊扩张得以解决。还有因各种原因接受胃切除术的患者。胃切除术可能容易引起逆流,但其反流通常很难控制。再次外科手术难度大,ARMS对这类患者也是非常有用的治疗方法。目前,ARMS手术已经通过南方医院伦理委员会论证,同时已经通过新技术、新项目审批!项目负责人为南方医院消化科青海涛教授,如果您不幸罹患胃食管反流病,服用药物治疗效果差,症状反复发作、不能停药,请不要犹豫与我取得联系。青海涛教授出诊信息: 普通门诊 预约电话:020-61641888每周三、五下午在南方医院门诊9楼 消化内科专家门诊(诊金20元)考虑行ARMS手术患者需要做以下检查评估1、胃镜,明确胃食管瓣阀类型 :III-IV级手术后效果较好2、食管测压,食管下段存在明显松弛情况3、食管PH阻抗,存在病理性的酸反流情况如果符合以上3条标准,则提示ARMS疗效较好,目前文献报道的总体有效率约60-70%左右!就诊地址:广州市白云区广州大道北1838号南方医院
食管癌多发于胸段,颈段较为少见,对于该处进展期癌外科创伤大,一般采用放化疗为主,而内镜下治疗虽然微创,对于早期癌治疗亦可达到相当于外科治疗的效果,但该处操作难度大、风险高,万一并发穿孔处理起来也是非常麻烦。 最近南方医院青海涛教授团队成功通过内镜下剥离术切除了一例颈段食管早期癌。患者女,66岁,福建莆田人(食管癌高发地区),体检胃镜检查提示食管早期癌。病灶位于颈段食管,距离门齿16-20cm。入院后行增强CT-,放大内镜、EUS考虑早期癌,内镜下ESD顺利切除病灶,考虑病灶紧邻食管入口,空间狭小,手术视野较差,万一并发穿孔夹闭后金属夹可能刺激入口导致明显不适。为求安全有效的切除病灶,术前经过充分评估,制定了采用隧道法切除病灶的手术方案,手术耗时约1小时。术后观察3天患者无明显不适后带药出院。考虑病灶紧邻食管入口,本身该处管腔较为狭小,创面深大,给予口服激素预防狭窄。其中部分放大染色内镜如下手术部分图片如下术后病理考虑早期癌,切缘-考虑到颈段食管癌较为少见,早期诊断更为不易,内镜治疗有难度,故查阅相关资料,复习了相关共识指南。01我国食管癌的现状食管癌(esophageal cancer, EC) 是起源于食管黏膜上皮的恶性肿瘤, 是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全球范围内食管癌的发病率在恶性肿瘤中居第8位, 死亡率为第6 位。我国是食管癌最高发的国家之一,2012年,全球的食管癌患者,有一半是中国人。, 每年食管癌新发病例超过22 万例, 死亡约20 万例。颈段食管癌仅占食管癌的2-10%,诊断时一般为中晚期,5年生存率仅30%。02颈段食管癌的手术治疗存在难度目前, 超过90% 的食管癌患者确诊时已进展至中晚期, 生活质量低, 总体5 年生存率不足20%。食管癌的治疗首选手术治疗,对于晚期或局部晚期患者,以放疗、化疗为主。上段食管癌大部分病人不适合手术治疗,第一、手术切除以后,难以保证足够的切缘,第二、 上段食管癌周围前面是气管,太大的肿瘤如果侵犯气管就不好做手术,大部分上段食管癌采用采用放射治疗或者放射结合化疗。对于颈部食管癌由于颈段食管长度仅有5cm,缘紧邻咽喉、气管、甲状腺,如果切除过多将影响喉器官和食管入口,如果采用手术治疗要求较高,它必须切除食管癌上方3到5厘米,上切缘往往达不到根治的要求,术后容易导致局部复发。上切缘紧邻咽喉,或进行半喉切除、全喉切除,造成患者失去发音功能。如果这样的患者选择手术治疗以后,生活质量很差,因此放化疗成为颈段食管癌 首选手术。研究结果表明,手术效果与放疗或化疗效果相近,且对生活质量影响较小,多数患者会选择根治性放疗或化疗,但如果患者病情复发,只能通过手术拯救生命。03早期食管癌内镜治疗逐步成为趋势在过去的15年中,治疗方案发生了转变; 从手术到内镜治疗早期食管瘤变患者。内镜治疗的基本原理是基于以下事实:当瘤形成局限于食道的粘膜层时,淋巴结转移的风险非常小。当侵入粘膜下层时,由于淋巴管和较大的血管位于下粘膜下层,淋巴结转移的风险逐渐增加。研究表明,早期食管癌由经验丰富的医生进行内镜治疗是安全的,经内镜下微创治疗即可根治, 取得与外科手术相当的疗效, 且具有创伤小痛苦少、恢复快的优势,并发症发生率低,长期生存率高(84%)。内镜下切除术(ER)可以保留食管,并显着降低与手术食管切除相关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风险。04发生食管癌的高危因素对于食管癌来说,饮酒和吸烟是诱发食管癌的两个危险因素。经常进食霉变的食物,饮食结构的单一、营养素的缺乏,也是诱发食管癌的高危因素,平常有烫食习惯的人,罹患食管癌也会增加。口腔卫生因素也参与其中,对我国食管癌高发区人群的调查发现,多数居民口腔卫生差,易发生龋齿或缺齿,口腔内细菌滋生,亚硝胺类物质含量较高,增加罹患食管鳞癌的风险。此外,口腔卫生不良可与萎缩性胃炎协同作用,增加食管鳞癌的发生风险。另外,我国食管癌高发区存在明显的家族聚集现象,可能与患者具有共同的遗传背景有关,也可能是由患者及其家属共同暴露于特定的环境因素所致。05食道癌的早期发现不易食管癌是一种隐匿而凶险的疾病。早期根本没有什么特别的症状,症状多不典型,易被忽视,常被当成胃肠不适而失去了及时发现的机会,大多数病人都是因为感觉吞咽困难去就诊,一确诊往往发现肿瘤已经大到压迫挤占食道,那时候便已是晚期。在食管癌高发区,食管癌普查和早诊早治工作已初见成效。在非高发区,开展大规模人群普查并不符合我国国情,提高各级医疗机构肿瘤机会性筛查的检出率是现阶段较为可行的策略。根据我国国情、食管癌危险因素及流行病学特征,符合下列第(1)条和(2)~(6)条中任一条者应列为食管癌高危人群,建议作为筛查对象:(1)年龄超过40岁;(2)来自食管癌高发区;(3)有上消化道症状;(4)有食管癌家族史;(5)患有食管癌前疾病或癌前病变者;(6)具有食管癌的其他高危因素(吸烟、重度饮酒、头颈部或呼吸道鳞癌等)。部分早期食管癌患者的症状“六感”,依次为哽咽感,烧灼感,针剌感,摩擦感,停滞感,异物感。但症状一般很轻微,不妨碍进食,可自行消退。高危地区、高危人群如出现上述症状,需要重视,及时进行内镜检查。内镜和活检病理检查是目前诊断早期食管癌的金标准。 该方法已成为检查上消化道疾病(食管癌、胃癌等)常规的临床诊断、术后随访、疗效观察的最可靠方法。在早期食管癌中,内窥镜的检出率可达85%以上。06颈段食管癌的早期诊治医患双方共同努力总的来说,虽然早期诊断食管癌尤其是颈段食管癌存在一定困难,但因其危害大、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早期诊断需要患者自身提高警惕性,在症状出现的早期引起重视,及时就医,同时尽量选择麻醉胃镜检查更好的配合医师更好的观察颈段食管。临床及内镜医师要提高意识,对于高危、可疑人群及时建议其进行内镜检查。虽然食管癌好发于胸段,但对食管入口颈段食管亦要仔细观察到位,充分的观察该处粘膜情况。如进镜时受检者咽反射强烈,观察颈段食管内腔较为困难,在退镜至此处时,嘱受检者屏气数秒,可使颈段食管良好扩张,便于观察。早期发现食管癌,使得内镜下微创手术得以实现,在挽救患者生命的同时可最大程度的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参考文献:中国早期食管癌筛查及内镜诊治专家共识意见(2014年,北京)
胃肠道粘膜下肿瘤(粘膜下肿瘤)以前仅使用手术切除术治疗。但是,因为无法直视胃肠道管腔,内生型的粘膜下肿瘤难以手术切除。另外,手术切除可能导致胃肠变形,由于过度的组织切除而导致的功能受损以及其他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