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近年来影像技术的进步,肺部结节的检出率越来越高,主要是因为越来越多的单位或个人选择做低剂量肺部薄层CT检查,低于2毫米的小结节都无处遁形。如果体检报告上出现“肺部小结节,建议进一步检查或定期随访”
由于很多人对肺小结节不了解,加上对癌症的恐慌,所以,一旦检查出肺部有小结节就特别的担心,在门诊经常有患者或家属拿着体检胸部CT片,去咨询医生自己是不是得了肺癌。其实,肺小结节是胸外科常见的一类疾病,发
患者男性,63岁。8年前,曾因罕见的男性乳腺癌行手术治疗,术后经过6次化疗。3年前,例行复查中无意中发现了右胸腔有一个肿瘤但未予重视。1个月前,患者逐渐出现胸闷、气短,还有咳嗽症状,查CT发现右胸腔的肿瘤明显增大,几乎占据了胸腔的3/4,右中、下肺已被肿瘤挤压不张,失去了功能。而且,肿瘤还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迅速发展,在短短1周内患者出现了大量胸腔积液,使呼吸情况雪上加霜,患者已经几乎丧失了活动能力,呼吸极度困难。术前胸部CT手术切除?or 取活检做辅助治疗?手术需面临很大的风险,由于巨大的肿瘤与肺门血管已没有明显的界限,切除肿瘤过程中可能出现难以控制的大出血,甚至下不了手术台;即使解决了出血问题,手术要同时切除失去功能的右中、下肺叶,术后发生呼吸衰竭的风险明显增大;另外,患者还有顽固的低钾血症,围手术期极易出现心血管方面的意外。仅做穿刺活检固然风险很小,但只能明确肿瘤性质究竟是不是乳腺癌转移病灶,却无法解决患者的呼吸问题。最终,决定手术!手术过程一波三折,患者经历了出血、低血压及电解质紊乱等各种危险情况,还好有惊无险,肿瘤被完整切除,同时切除两个肺叶,达到根治效果。 术中所见肿瘤标本术后CT病理报告肿瘤性质为胸膜恶性孤立性纤维瘤,最大直径达30cm,文献报道这是一种极为罕见的恶性肿瘤,恶性程度高,生长速度快,尤其发展到这种大小规模的情况更是鲜有发现。
漏斗胸和鸡胸是最常见的胸壁畸形,手术看似简单,其实不然。矫正效果不理想、畸形复发或者矫正器移位更是层出不穷。二次矫正手术由于前次手术引起的疤痕和组织粘连、肋间组织破坏等不确定因素,手术难度很大,许多医生望而却步。由王明松、李国庆主任领衔的上海九院胸廓畸形矫正团队,凭借丰富的诊治经验和创新,在这一领域亡羊补牢,使许多患者涅槃重生!病例1一位来自西北的少数民族帅小伙,拥有高高的个子、深邃的眼窝,以及轮廓分明的脸庞,无论走到哪里都能成为人们注意的焦点。然而,有个秘密却深藏在他心底,那就是--他是一位重度鸡胸患者,几年前在某医院做了胸廓畸形矫正手术,但过了不久矫正器不幸下移,导致畸形复发,给他带来了极大的痛苦。如图CT片这类手术的难度主要在于前次手术的矫正器还在体内,且已移位,原有组织结构破坏;而且患者年龄已过发育期,骨质较硬,矫正难度大;另外,该患者鸡胸不对称,原本右胸高,左下胸低,做鸡胸的胸壁挤压试验时发现把鸡胸压平后左下胸凹陷明显,因此决定为患者进行“三明治”手术,也就是在取出原矫正器后分别在畸形的胸骨内外侧分别置入一个鸡胸矫正器和一个漏斗胸矫正器,像一个夹板一样把胸壁压平,对胸廓进行塑形及矫正。手术过程虽然不易,但非常顺利,胸廓矫正效果理想。。。术后X线最后,发两张帅小伙近期生活靓照病例2一位18岁的小伙子,2岁时由于“漏斗胸”进行了胸廓畸形矫正手术,但术后2年取出矫正器后漏斗胸畸形复发且逐年加重。家长十分焦虑,四处求医,但当地医生表示无能为力。随着时间一年年过去,胸骨凹陷日趋明显即将压迫心脏,病情不允许再拖延下去了,家长终于下定决心带着患者来到上海求诊。胸廓外形术前CT片成年人的二次漏斗胸手术,存在骨头硬、矫正到理想效果难、加之所需利用的肋间及肋骨组织被破坏、胸内粘连等因素,导致手术难度非常大,钢板容易再次移位导致失败。我们利用原切口(比原切口更小)克服上述困难,仅用不到1小时成功矫正畸形,手术效果理想。术后胸廓外形照片及X线 总结:胸廓畸形矫正手术后复发的确是个棘手的问题,但二次手术并非手术禁区。术者需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精湛的手术技艺,以及勇于挑战困难的魄力。随着此类患者诊疗经验不断积累,上海九院胸廓畸形矫正团队将继续探索新的治疗手段,精益求精,为患者带来福音!
肺癌的治疗一定要先分期后治疗。早期肺癌、中期肺癌和晚期肺癌的治疗原则、治疗方案和预后都不一样,所以肺癌的治疗一定要先分期后治疗。现在肺癌按新的分期分为:Ⅰ期、Ⅱ期、Ⅲ期和Ⅳ期,而Ⅰ到Ⅲ期又分ⅠA期、Ⅰ
“癌症并不可怕。”医护人员们总是这样安慰患者,但有资料显示,目前肺癌的总体5年存活率仅13.9%,而且不同阶段的肺癌生存率差别很大。比如不能手术的晚期肺癌,5年生存率仅2~3%;能够手术切除的中晚期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