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们了解一下幼女外阴阴道炎出诊时总会有一些家长来咨询,家中的小公主外阴处反复红肿、瘙痒、有的甚至破溃,到底怎么回事?该怎么办?我们会告诉家长孩子可能得了幼女外阴阴道炎,妈妈们都很惊讶,这不是大人患的疾病吗?小宝宝们也会得?因为儿童早期雌激素水平低、外阴发育不良、大阴唇不能遮挡阴道口等生理因素及解剖特点,加上家长朋友的不当护理,幼女更容易患上该病。据统计该病占小儿妇科门诊率的50~60%,但在大多数的综合性医院里,没有小儿妇科,所以家长往往会到儿科来咨询。让我们简单来学习一下吧。幼女阴道炎多发生在小于8岁的幼女,因阴道炎多伴有外阴炎,因此,常统称为幼女外阴阴道炎。 【病因】1.局部卫生不佳 常由于外阴不清洁,没有每天清洗外阴;擦大便的方法不正确,由后向前擦大便的习惯;常穿开裆裤随地坐卧,外阴被污染或直接接触污染物。2、由患外阴阴道炎的母亲直接传染,或通过污染的衣裤、浴盆、毛巾等用具传染;澡堂、游泳池的座椅也是传播工具之一。3、蛲虫引起外阴阴道炎,目前因卫生条件已经明显改善,蛲虫感染已经不常见。肠道蛲虫通过粪便传入阴道,引起炎症。粪便处理不当通过人或物件等将蛲虫卵污染幼女外阴而引起炎症。4、继发于上呼吸道感染、肠道感染、泌尿道感染后,儿童的手指可以将鼻咽部的分泌物带到外阴处;污染的粪便、感染的尿液在护理不当时可以流到外阴处,引发感染。5、身体肥胖、经常穿紧身裤、长时间带尿布湿。【临床表现】外阴及阴道口见脓性的分泌物(或内裤上见黄色的分泌物)、分泌物的量多少不等,急性期会有外阴及阴道黏膜的充血甚至渗血,有少量血性分泌物,较大的幼儿会述说外阴瘙痒、疼痛等不适,经常的用手抚摸或搔抓外阴,婴儿会哭闹不安。较多的脓性分泌物浸渍引起外阴皮肤的破溃,严重者导致浅表溃疡,有的在急性期未引起家长的重视,可导致小阴唇的粘连。【检查】可见外阴红肿,前庭黏膜及阴道口黏膜潮红充血,阴道口可见黄色脓性的分泌物流出,如未见分泌物流出可做肛诊检查。【诊断】向患儿母亲与保育人员详细询问病史。结合典型的临床表现:外阴红肿、瘙痒、疼痛、脓性分泌物等,即可确诊。必要时进行病原学诊断。【治疗】外洗药物坐浴:高锰酸钾溶液,浓度1:5000~1:10000,一天2次,每次10分钟,7天一疗程。中药外洗:苦参20g、生百部15g、黄柏10g、白鲜皮20g、夏枯草20g、土茯苓15g。方法:装入纱布袋中,煎水1000~2000毫升,先熏外阴,温度适宜时坐浴15~20分钟,日2次。增加阴道的抵抗力,抑制细菌生长:用0.5%~1%乳酸溶液50毫升,通过小号的橡皮导管灌洗阴道,增加阴道的酸度,提高阴道的抗感染能力,每天一次,7天为一疗程。也可以应用含0.1mg己烯雌酚软膏,以小棉棒涂于阴道深处,每天一次,7天为一疗程。抗菌素的治疗:选择适当的抗生素口服如阿莫西林、头孢类等;也可局部应用抗生素滴眼液如氯霉素滴眼液、氧氟沙星滴眼液等;如广泛的皮肤黏膜受损可应用红霉素软膏外涂。蛲虫性阴道炎:每晚用蛲虫膏外涂,清晨清水冲洗外阴;口服扑蛲灵5mg/kg,晚上服用,如有复发,隔2~3周在服用一次。【预防】毛巾、衣被、清洗用具应专人专用,避免交叉感染。重视对女童进行卫生教育,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便前、便后要洗手,大便后要从前向后擦拭,不要随地坐卧。外阴保持清洁、干燥,每天清洗外阴,婴儿勤换尿布,幼儿不穿开裆裤。不穿紧身裤。增强体质,预防呼吸道、肠道、泌尿道的感染。
乙肝五项检查的选择近期出门诊经常遇到有些家长要求查乙肝五项,大多数是因为入幼儿园检查,或是为了接种乙肝疫苗,少数是亲属中有乙肝患者为了进行筛查。这时候我们会询问患儿的病史和其检查的目的,给家属建议进行过去的乙肝五项(定性检查)或者乙肝三系定量监测。但在就诊的短时间内解释清楚还是有一定难度的,所以我想在这里给家长朋友解释一下,以方便家属选择。肝病专家介绍说,乙肝两对半一共有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表面抗体(抗-HBs)、乙肝e抗原(HBeAg)、乙肝e抗体(抗-HBe)及乙肝核心抗体(抗-HBc)共五项指标,每一项都代表不同的含义,不同的组合也代表着不同的病情。1、以前市中心医院仅能进行酶联免疫法查乙肝五项,也就是定性检查,费用低仅需25元。但由于乙肝病毒容易发生变异,再加上乙肝定性检测方法的局限性,会出现假阴性的结果,导致不能及时发现乙肝的感染,也就不能得到及时的治疗。此检查结果如果仅乙肝表面抗体(抗-HBs)为阳性,是否一定具有保护能力,也不能准确的判断。适合健康人一般筛查。2、现在为提高检测的准确性,我院已经引进了化学发光法检测乙肝五项,即定量检查,但费用较高,每一项为44元,五项共220元,可单项进行检查。乙肝五项定量检查应用目前最先进的化学发光法检测,可检测出各项标志物的浓度,避免了假阴性和漏检的问题,而且准确。尤其对乙肝病人的疗效观察提供了依据。3、定量检查分析能够对抗体是不是真正具有中和乙肝病毒的免疫力作出正确评价,对乙肝的预防起到监督作用。(1)乙肝表面抗体(抗-HBs)的含量在0~10mIU/ml,表示不具有保护性,需要注射乙肝疫苗(3针:0-1-6方案)。(2)抗-HBs的含量在10~100mIU/ml之间,表示具有保护性,但较弱,需要乙肝疫苗强化注射(1针),此种情况在前面的定性检测中就可呈HBsAb阳性结果,但不能体现出免疫力的强弱。(3)抗-HBs的含量大于100mIU/ml之间,表示具有很强的保护性,不需要注射乙肝疫苗。4、无论定性及定量检查提示了乙肝大三阳还是小三阳,并不能代表病情状况,需要进一步的检测如肝功能、乙肝病毒变异耐药检测、病毒DNA、肝脏超声等,来综合分析判断病情。5、对于健康人来说,通过注射乙肝疫苗能产生足量的乙肝抗体,3-5年检查一次乙肝五项即可,此外对于经常接触乙肝患者的人来说,最好每年都去检查一下乙肝抗体滴度(定量),一旦滴度小于10时,应该及时接种乙肝疫苗加强针。对于乙肝患者来说,乙肝五项检查间隔时间需要依据自身的情况而定,既不能间隔时间太长,但过于频繁地检查也是没有意义的。一般情况下建议患者每隔三个月或者半年检查一次乙肝五项检查。还有临床上乙肝五项往往是和肝功能共同进行的,尤其是已经体现出乙肝症状的乙肝患者,如果感觉病情有点异常,就去医院进行检查。本文系刘宏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时应该怎么应对呢?现在我就给大家讲解一下什么是反复呼吸道感染,遇到反复呼吸道感染时的应对方法。反复呼吸道感染(RRI)是小儿常见病,发病率达20%左右,以2~6 岁最常见。患有RRI 的小儿简称复感儿,在1 年内有7~10 次以上的上下呼吸道感染。多为先天性因素或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或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缺乏,或喂养方式不当,以及遗传、护理、居住环境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若治疗不当会导致哮喘、心肌炎、肾炎等病,严重影响小儿生长发育与身体健康,为儿科领域内重要研究课题之一。现将我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心得与大家一同分享如下。1、调节免疫功能提高免疫力;卡介多糖核酸、转移因子、匹多莫德等均属免疫调节剂,有较强的非特异免疫调节功能,能有效激活巨嗜细胞和T淋巴细胞,增强细胞免疫功能和调节体液免疫水平,从而明显提高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治疗效果,临床可选择性应用。2、补充微量元素和各种维生素:铁、锌、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B等可促进体内各种酶及蛋白的合成,促进淋巴组织的发育,维持体内正常的营养状态和生理功能,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3、合理使用抗病毒药物和抗菌药物:儿童期反复呼吸道感染使支气管壁结构遭受破坏,抗微生物气道廓清率下降,纤毛净化功能和局部防御功能严重减退,使细菌难以被清除而形成慢性感染灶。因此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严格掌握抗菌药物的使用的适应症、应用剂量和方法尤为重要,否则不但起不到治疗作用还可导致病原菌产生耐药性或菌群交替和多种病源微生物的混合感染。抗病毒治疗可选择利巴韦林、干扰素、中药等,人α-干扰素对病毒性感染有效,雾化吸入局部治疗比肌内注射疗效好,应早期使用。激素虽能迅速减轻症状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能使患儿的免疫功能进一步下降,不断导致新的感染,使感染和免疫功能低下形成恶性循环。4、其他平时加强营养、合理膳食,纠正不合理的饮食习惯和食物结构,避免被动吸烟及异味刺激,保持室内空气新鲜,适当安排户外活动和身体锻炼,积极防治各种慢性及原发病,如维生素D缺乏病、营养不良及贫血等。总之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发病率较高,发病机制较复杂,除了生理因素外,很难用单一理论因素或学说予以解释,其病因涉及微生物学、免疫学、分子生物学等众多学科,是一种或多种因素存在并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对于反复呼吸道感染要全面分析,综合治疗,方能取得预期的治疗效果。
近几日在宝儿妈的微信中看到一篇文章关于:孩子在澳洲的看病过程,特意指出小儿退热药的使用,在澳洲首选对乙酰氨基酚即扑热息痛,而不是布洛芬即美林、恬倩等。澳洲的医生指出,布洛芬对于儿科而言是不安全的,它会引起肾脏损害,特别是由于腹泻引起的发烧,如果处在脱水状态引起的肾脏损害还更加严重,甚至是不可逆的,往往家长本身是不能正确判定宝宝是否处于脱水状态,所以吃这个药退烧相当危险!情况是不是这样的呢?我查找了相关的资料,再次好好学习,整理了一下关于小儿退热药的选择与使用。首先我们知道发热大多是病毒、细菌等感染或其他非感染性原因引起的常见症状。体温升高是人体的自然防御反应,可使机体合成增加,吞噬细胞活性增强,有时还有助于诊断和愈后的判断。但小儿持续高热(腋温〉39℃)不仅会使机体耗氧量和各种营养素的代谢增加,还可引起惊厥等并发症。因此适当的应用退热药是必要的。国外有研究证实父母对儿童发热普遍存在着恐惧心理,容易不适当地使用退热药,这样反而会给孩子的健康带来不利的影响。目前市场上用于退热的口服药物成分主要为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尼美舒利等。大多数家长朋友已经知道在2011年5月20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宣布,综合“尼美舒利”口服制剂不良反应的监测报告、国内外研究和监管情况及专家意见,调整“尼美舒利(瑞芝清)”的临床使用,禁止其用于12岁以下的儿童。而对于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为主要成分的退热药,它们均为非处方用药,相对是安全的,该如何选择呢?让我们先了解一下吧。1、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代表药:泰诺林、小儿百服宁、对乙酰氨基酚栓。对乙酰氨基酚属于非甾体抗炎药,是非那西丁的代谢产物,通过抑制环氧化酶,选择性抑制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前列腺素的合成,导致外周血管的扩张、出汗而达到解热的作用。因其起效较快,作用强且安全,是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2个月婴儿和儿童高热的首选用药。该药吸收快速而完全,口服30分钟内产生退热作用,但控制体温的时间相对较短,为2~4小时。常规剂量下,其不良反应很少,偶尔可引起恶心、呕吐、腹痛、皮肤苍白等,少数病例可发生过敏性皮炎(皮疹、皮肤瘙痒等)、粒细胞缺乏、血小板减少、贫血、肝肾功能损害等,很少引起胃肠道出血;长期大量使用会导致肝肾功能异常,也可增加婴儿哮喘的发病率。2013年FDA(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曾安全通报:对乙酰氨基酚可引起罕见但严重的皮肤反应。可出现皮肤发红、皮疹、水疱、表层皮肤脱落。并且此类反应可在首次使用/任意时间出现。2、布洛芬代表药:恬倩、美林、布洛芬栓。布洛芬也是非甾体抗炎药,是环氧化酶的抑制剂、抑制前列腺素E2合成,有抑制肿瘤坏死因子的释放的作用。其退热作用是通过抑制下丘脑前列腺素的合成,同时刺激垂体后叶血管加压素和黑细胞雌激素,增加散热过程,并使体温中枢的调控点下移而达到退热效果,退热效果持续时间长,且毒性低。控制退热时间平均为6小时左右,最高可达8小时,而且对于39℃以上高热退热的效果比对乙酰氨基酚要好。但布洛芬有轻度的胃肠道不适,偶有皮疹和耳鸣、头痛,影响凝血功能及转氨酶升高等,也有引起胃肠道出血和加重溃疡的报道,还有文章中提到的在脱水、血容量低和心输出量低的状态下偶见可逆的肾损伤。对一些有潜在性肾病的易感者可出现肾乳头坏死和急性肾功能不全。过量服用可能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癫痫发作等副反应。以上简单介绍了这两类药物的药理作用及副作用。也了解了目前为止,WHO、FDA推荐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作为安全有效的退热药在儿科使用。下面总结选择用药时注意什么?1、文中说没有具体的发热到多少度吃退热药的规定。应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比如出现精神不振、倦怠、嗜睡等情况应服用退热药。如患儿精神状态好、玩耍正常就不要着急应用退热药。但在一些儿科的工具书中还是提出在38.5℃以下给予物理降温:如室内保持安静、空气流通、阴凉;多饮水;28~30度的水或30%~50%的乙醇擦浴。体温38.5℃以上选择口服退热药。因为患儿年龄小不会表达自己的感受;另外一些有热惊厥病史的患儿家属会有感受,患儿体温上升迅速、没有精神倦怠等精神状态的改变,好好的一下就发生了抽搐。体温超过38.5℃以上,热惊厥发生的风险增加。因此体温38.5℃以上选择口服退热药。2、3个月以内的婴儿发热时主张采用物理降温,不主张药物降温。3、口服退热药一般可4~6小时一次,每日不超过4次;应尽量饭后服用,不宜空腹给药,以避免药物对胃肠道的刺激。4、服药时应多饮水,及时补充电解质,以利于排汗降温,防止发生虚脱。反复使用退热药时要复查血常规以检测粒细胞数是否减少。5、尽量选用一种退热药,联合使用应注意适应症。对乙酰氨基酚是2个月~5岁小儿发热时世界卫生组织的推荐用药。相对于布洛芬的不良反应较少,对胃肠道无刺激。小于6个月的小儿慎用布洛芬。对于严重的持续性高热,建议两者可以交替服用(因为对乙酰氨基酚药效持续2~4小时,布洛芬药效持续6~8小时)。6、对乙酰氨基酚最怕遇到酒精,即使是含酒精的饮料/藿香正气水等含酒精的药物也不行。如果其遇酒精可导致肝衰、甚至致人死亡。
[概述]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是婴幼儿期常见的营养缺乏症,本病是由于儿童体内维生素D不足使钙、磷代谢紊乱,在成骨过程中不能正常沉积钙盐,产生的一种以骨骼病变为特征的全身慢性营养性疾病。婴幼儿,特别是小婴儿,生长快、户外活动少,是发生营养性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高危人群。但自20世纪50年代起,我国已经大力推广佝偻病的防治工作,80年代乳类及其他婴儿食品相继强化维生素D,发病率逐年降低,重症病例已经大为减少,但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如不加强预防,佝偻病会有在增加的趋势。[病因]1、维生素D摄入不足及缺少光照 人体维生素D的来源有二:一为内源性,由日光中的紫外线直接照射人体的表皮和真皮内储存的维生素D3原转化为维生素D3。二为外源性,通过膳食和药物制剂获得。一般天然食物除有些海鱼(如鲨鱼)的肝脏含多量维生素D外,乳类(包括人乳及牛、羊乳等)、蛋黄、肉类等含量皆很少,谷类、蔬菜、水果中则几乎不含,每日的天然食物所含维生素D常不足人体需要,主要靠日光照射。但地区纬度、季节、衣着及空气污染都影响紫外线的照射强度,故北方、多雨多雾地区、大城市高大建筑可阻挡日光照射;大气污染如烟雾、尘埃可吸收部分紫外线;冬季日照短,紫外线较弱;紫外线不能穿透玻璃,婴幼儿被长期过多的留在室内活动。以上会使内源性维生素D生成不足。2、先天维生素D储备不足及生长过速 母亲妊娠期,特别是妊娠后期维生素D营养不足如母亲严重营养不良、肝肾疾病、慢性腹泻,以及早产、双胎均可使婴儿的体内储存不足。同时婴儿生长过速,需要量增加。故北方冬季、春季所生小儿尤其以早产儿易患佝偻病;青春期生长加速,如日照少,可有晚发性佝偻病。3、疾病影响 维生素D为脂溶性,故胃肠道或肝胆疾病影响维生素D吸收,如婴儿肝炎综合征、先天性道狭窄或闭锁、脂肪泻、胰腺炎、慢性腹泻等,肾、肝功能不良时,还可致维生素D羟化障碍,1,25—(OH)2D生成不足而引起佝偻病。4、药物影响 抗惊厥药物如苯妥英钠、苯巴比妥使维生素D在体内代谢加速,使需要增加;糖皮质激素有对抗维生素D对钙的转运作用。长期服用可导致佝偻病。5、钙入量不足 天然食物中乳类含钙量最丰富,如人工喂养儿不食乳类、喂以米面糊者,钙入量常不足。并且谷类常含较多植酸可与钙结合影响其吸收。另外钙磷比例不当也减少吸收,因此尽管牛乳含钙量超过人乳,但其含磷量高,钙的吸收率不及人乳。 [临床表现]多见于婴幼儿,3个月~18个月为高发期,母孕期缺维生素D者发病较早。儿童期发生佝偻病的较少。1、初期(早期) 多见6个月以内,特别是3个月以内小婴儿。多为神经兴奋性增高的表现,如易激惹,烦闹、汗多刺激头皮而摇头,夜惊、出现枕秃。但这些并非佝偻病的特异症状,仅作用临床早期诊断的参考依据,不可据此诊断佝偻病。此期常无骨骼病变,骨骼X线可正常,或钙化带稍模糊,血清25—(OH)D3下降,PTH升高,血钙下降,血磷降低,碱性磷酸酶正常或稍高。2、活动期(激期) 早期维生素D缺乏的婴儿未经治疗,出现典型骨骼改变。6个月以内婴儿出现颅骨软化(前囟边软、乒乓头)囟门较大且关闭晚。6月龄以后,尽管病情仍在进展,但颅骨软化消失。主要表现以下方面。(1)头部:额骨和顶骨中心部分常常逐渐增厚,至7—8个月时,变成“方盒样”头型即方头(从上向下看),头围也较正常增大,(2)胸部:①肋串珠,沿肋骨方向于肋骨与肋软骨交界处可及圆形隆起,从上至下如串珠样突起,以第7—10肋骨最明显;②鸡胸或漏斗胸,1岁左右的小儿可见到胸廓畸形,胸骨柄和邻近的软骨向前突起,形成“鸡胸样”畸形;胸骨下缘内陷形成漏斗胸;③郝氏沟,见于严重佝偻病患儿,因肋骨变软,膈肌附着处牵引致小儿 肋下缘形成一水平凹陷,即肋膈沟或郝氏沟。有时正常小儿胸廓两侧肋缘稍高,应与肋膈沟区别。(3)四肢:手、足镯,手腕、足踝部亦可形成钝圆形环状隆起,称手、足镯;O、X、形腿, 由于骨质软化与肌肉关节松弛,小儿开始站立与行走后双下肢负重,可出现股骨、胫故、腓骨弯曲,形成严重膝内翻(O型)或膝外翻(X型){正常1内小儿有生理性弯曲和正常的姿势变化,如足尖向内或向外等,3—4岁后自然矫正,须予以鉴别}。患儿会坐与站立后,因韧带松弛可致脊柱畸形;因其肌张力降低和肌力减弱开始坐、立、走的时间延迟,并可有异常步态。此期血生化除血清钙稍低外,其余指标改变更加显著,X线显示长骨钙化带消失,干骺端呈毛刷样,杯口状改变,骨骺软骨盘增宽(>2mm),骨质稀疏,骨皮质变薄,可有骨干弯曲畸形或青枝骨折,骨折可无临床症状。3、恢复期 以上任何期经日光照射或治疗后,临床症状和体征逐渐减轻或消失。血生化改变:25—(OH)D3、血钙、血磷、PTH逐渐恢复正常,碱性磷酸酶约1—2月降至正常水平。治疗2—3周后骨骺X线改变有所改善,出现不规则的钙化线,以后钙化带致密增厚,骨骺软骨盘<2mm,逐渐恢复正常。4、后遗症期 多见于2岁以后的儿童。因为婴幼儿而期严重佝偻病,残留不同程度的骨骺畸形,无任何临床症状,血生化正常,X线检查骨骺干骺端病变消失。[诊断检查] 首先应详细询问是否有缺乏日照与摄入维生素D不足的历史,新生儿及数月的小婴儿还应询问母孕期日照及维生素D与钙剂 的摄入史和是否有缺钙的临床症状。确诊的“金指标”是血生化及骨骼x线检查,其中以血清25—OHD水平测定为最可靠的诊断标准,血清25—OHD在早期明显降低。[预防] 佝偻病是容易预防又常因忽略而致成的疾病,必须做到家喻户晓,得到每名小儿家长的充分配合,使人人养成常年适当光照、寒冷季节及快速增长时适量加服维生素D的好习惯。1、适当光照是预防佝偻病最有效、方便、经济的方法。多在户外活动,对小儿及各年龄组的人增进健康、减少疾病都是有利的。我国北方冬季日照不足、紫外线含量少,应辅以维生素D ;孕妇、乳母及婴幼儿、儿童及青春期少年尤应注意适当每日晒太阳。夏季日照应少穿衣,不可过分防护遮挡紫外线,可在屋檐及树荫下得到折射的紫外线。紫外线不能穿透窗玻璃,必须开窗晒。“适当”是必要的,过分日照反有害健康,以舒适、不损伤皮肤为度。生后2—3周后即可让婴儿坚持户外活动,冬季也要注意保证每日1—2小时户外活动时间。有研究显示,每周让母乳喂养的婴儿户外活动2小时,仅暴露面部和手部,可维持婴儿血25—(OH)D3浓度在正常范围的低值(>11ng/dI)。2、维生素D 预防(1)定时定量口服维生素D : 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童,双胎儿生后2周开始补充维生素D800IU/日,3个月后改预防量;足月儿生后2周开始补充维生素D400IU/日,至2岁,夏季户外活动多可暂停服用或减量,一般可不加服钙剂。正常母乳喂养儿应当每日喂以维生素D400~800IU(我国南方400~600IU、北方600~800IU)。孕妇、乳母也应日服维生素D400~800IU,尤以冬季为重要。宣传孕妇及乳母饮奶及加服钙剂、食用富含钙、维生素D及其他营养素的食物,妊娠后期适量补充维生素D(800IU/日),有益于胎儿储存充足维生素D,以满足生后一段时间生长发育的需要。对日照不足的3岁以下小儿及青春期少年,至少每年秋、春两季要服季度量的维生素D各一次,剂量以不超过100000~150000为好。(2)维生素D强化食品 :目前我国各种婴儿食品普遍强化了维生素D及各种维生素,包括乳饮料、小食品等。为避免维生素D 摄入过多或不足,应普遍宣传维生素D日需量,让家长明白掌握, 不吃不可靠的强化食品。[治疗]日照同预防,同时用维生素D治疗。目的在于控制活动期、防止骨骼畸形,治疗的原则应以口服为主,一般剂量为每日50μg—100μg(2000IU—4000IU)或1,25—(OH)2D30.5μg—2.0μg,一月后,改预防量400IU/日。同时服用钙剂,每日至少元素钙200毫克。对膳食缺钙者要增服钙剂、增食奶量。大剂量维生素D与治疗效果无正比例关系。不缩短疗程,与临床分期无关,且采用大剂量治疗佝偻病的方法缺乏可靠的指标来评价血中维生素D代谢产物浓度,维生素D的毒性、高血钙症的发生以及远期后果等。因此大剂量治疗应有严格的适应症,当重症佝偻病有并发症或无法口服者可大剂量肌肉注射维生素D20万IU一次,三个月后改预防量,治疗一个月后应复查,如临床表现,血生化与骨骼X线改变无恢复征象,应注意与其他疾病相鉴别。[鉴别诊断]1.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 生后2~3个月开始出现甲状腺功能不足现象,并随月龄的增大症状日趋明显,如生长发育迟缓、体格明显矮小、出牙迟、前囟大而闭合晚。腹胀等,与佝偻病相似,但患儿智能低下,有特殊面容,血TSH测定可资鉴别。2.软骨营养不良 本病头大、前额突出、长骨骺端膨出、胸部串珠、腹大等与佝偻病相似。但四肢及手指短粗、五指齐平、腰椎前突、臀部后突。骨骼X线可见特征性改变,如长骨粗短弯曲,干骼端变宽,呈喇叭口状,但轮廓光整,其他骨骼可埋入扩大的干骼端中,3.与其他病因所致的佝偻病的鉴别(1)家族性低磷血症:本病多为X连锁遗传病,其有关基因已定位于Xp22.1-p22.2,少数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也有散发病例,原发缺陷为肾小管重吸收磷和25-(OH)D3羟化过程障碍。佝偻病症状多发生在1岁后,2~3岁后仍有活动性佝偻病表现。血钙多正常,血磷明显降低,尿磷增加。对常规治疗剂量维生素D无效、必须加大剂量,需同时口服磷。(2)远端肾小管酸中毒:为远曲小管泌氢不足,钠、钙从尿中丢失,导致继发甲状旁腺功能亢进,骨质脱钙及佝偻病症状,且维生素D疗效不显著。患儿骨骼畸形明显,身材矮小,代谢性酸中毒,多尿,碱性尿(尿PH>6),血钙、磷、钾均低,血氯高,且伴低钾症状。(3)维生素D依赖性佝偻病: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分两型:I型为肾脏1-羟化酶缺陷,至25(OH)D3转变为1,25(OH)2D3过程发生障碍,血中25(OH)D3浓度增高;Ⅱ型为靶器官1,25(OH)2D3受体缺陷,血中1,25(OH)2D3浓度增高。两型在临床上均表现为重症佝偻病,血清钙、磷显著降低,碱性磷酸明显升高,并继发甲状旁腺功能亢进。I型患儿可有高氨基酸尿症;Ⅱ型患儿的一个重要特征为脱发。(4)肾性佝偻病:先天或后天原因所致的慢性肾功能障碍均会导致血钙低,血磷高等钙磷代谢紊乱;甲状旁腺功能继发性亢进使骨质普遍脱钙,骨骼呈佝偻病改变。体征多于幼儿后期逐渐明显,形成侏儒状态。选自《诸福棠实用儿科学》
时光如电,岁月如梭,又到了辞旧迎新、阖家欢乐的时节。可每到这样的季节有些小宝宝们却因为反复的咳嗽、喘息来到了医院、来到了儿科。家长们总会反复的问孩子没发热怎麽咳嗽、咳嗽就出现嗓子“咝咝声”?怎麽刚刚好了没多长时间就又咳嗽了?怎麽去年这个季节也出现这种情况?我们会耐心的告诉他们:您的孩子可能患了儿童支气管哮喘。 儿童支气管哮喘是当今世界威胁公共健康最常见的慢性肺部疾病,气道炎症及气道高反应性是哮喘的基本特征。可导致广泛而可逆性的呼吸道阻塞。临床以反复发作性喘息、呼吸困难、胸闷或咳嗽为特点,常在夜间与清晨发作,症状可经治疗或自行缓解。轻中度哮喘患儿预后较好,可因气道横径的增长及免疫功能的改善而长期缓解;少数重度患儿因反复发作导致气道重塑而终生哮喘。现已被证实全球的儿童支气管哮喘的患病率呈上升趋势,全年均可发病,以春冬为主。各年龄组中以学龄前及学龄儿童患病率明显上升,30%患儿在1岁时有症状,80~90%患儿首次症状在4~5岁前。近年来该类疾病已被广泛关注。2000年全国儿童哮喘流调显示:我国城市儿童哮喘的患病率由1990年0.11%~2.03%上升到2000年的0.25%~4.63%。由于调查来源于不同地区,患病率有所差别。如沈阳地区的患病率由0.44%上升为0.77%。为了了解我市儿童支气管哮喘患病的大致情况,我对我院 2010年1月~2013年1月共3年间住院患儿中儿童支气管哮喘例数进行统计如下。 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我院儿科住院总例数为约6881例,其中诊断下呼吸道疾病共3071例,诊断儿童支气管哮喘共675例,其中男孩为469例,女孩206例,男孩:女孩=2.28:1;城市505例,农村170例,城市:农村=2.96:1;制作2010年~2013年各季节儿童支气管哮喘占同期总住院例数的百分比如下表: 春季 夏季 秋季 冬季 年平均 2010 12.93% 3.59% 8.61% 9.22% 8.59% 2011 16.99% 4.79% 8.13% 18.85% 12.19% 2012 15.38% 4.34% 9.5% 20.19% 12.35% 此表格中儿童支气管哮喘占同期总住院例数的百分比呈现春季、冬季﹥秋季﹥夏季,并且有逐渐增长的趋势。 统计结果显示我市儿童支气管哮喘患病率有春季、冬季﹥秋季﹥夏季,并且有逐渐增长的趋势,与全球范围哮喘患病率的此特征相一致。此种情况分析与下列情况有关。哮喘的危险因素众多:如室内、外的变应原的暴露(尘户螨、宠物、花粉、真菌等)、呼吸道的感染、空气污染、冷空气、被动吸烟等。春季空气中花粉的浓度高(杨树、柳树、松树等的花粉)可引起较重的季节性过敏性鼻炎及哮喘发作,气温的骤变使呼吸道感染增加;冬季天气寒冷、外出相对少、室内耽留时间多,开窗少,空气不流通等原因导致呼吸道感染增加。并且依据市环保部门提供的空气质量情况中可吸入颗粒的浓度为春季﹥冬季﹥秋季﹥夏季。这些可吸入颗粒可以损伤呼吸系统,尚能诱导氧化应激、气道炎症、及诱发对氧化应激有遗传易感性人群的哮喘。以上原因可导致春、冬 季节哮喘患病率较高。而夏季温度适宜、户外活动多、光照时间长、空气流通好、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的浓度低,所以一年中夏季患病率最低。对于该类疾病我们是不是就束手无策了?只能犯一次治一次?没有什麽治疗措施可以治疗并预防该类疾病吗? 2005年全球哮喘防治创议(GINA方案)根据最佳研究结果对哮喘诊断与治疗提出指导性意见。方案中指出对于大多数患儿来讲哮喘是可以控制的。哮喘的诊断主要依据反复喘息的病史、发作时的临床表现,结合肺功能检查,除外其他疾病可以诊断哮喘。诊断性治疗也是诊断小儿哮喘的有效方法之一。提出哮喘的三级预防1、 避免室内过敏原,通过对以家庭为基础的综合环境干预能降低儿童过敏性哮喘的发病率。 2.建议中至重度哮喘患者每年接种流感病毒疫苗。但儿童和成人哮喘患者常规接种流感病毒疫苗并不能保护患者免于哮喘急性发作。灭活的流感病毒疫苗几乎无不良反应,对于成人和3岁以上哮喘患者,包括重度哮喘,都是安全的。 3. 在急性哮喘发作时,可用雾化吸入糖皮质激素(布地奈德)及β2 受体激动剂(万托林);缓解期应用定量吸入装置加储物罐吸入低剂量糖皮质激素(如辅舒酮)。方案指出由于儿童处于生长发育不同的阶段,用于治疗与预防哮喘的药物作用和不良反应与成人有所不同,年龄越小对包括β2 受体激动剂、吸入激素、茶碱在内的药物代谢越快,阶梯式的吸入糖皮质激素是目前最有效的控制治疗,长期使用能显著减少哮喘发作的次数和严重度;长期随访发现长期吸入糖皮质激素并没有增加骨质疏松或骨折,未发现吸入糖皮质激素持续影响生长发育的报道。 通过对GINA方案的学习,我科已将此方案应用到临床工作中,耐心细致的指导患儿家属,使家属们了解儿童支气管哮喘的病因、诱发因素、临床表现及其阶梯式、个性的治疗方针,使就诊的患儿减少了发作次数,避免了反复静脉输液,减轻了经济负担。再此呼吁大家了解儿童哮喘的一些基本知识,使身边的哮喘患儿及早进行有效的治疗,避免形成终身哮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