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维生素D的来源 主要来源:人体表皮经阳光中的紫外线(波长290-315nm) 照射后转变为维生素D3前体,经温促作用转换为维生素D3。 次要来源:植物性食物和动物性食物,含维生素D2或D3的食物种类很少,植物性食物(如受阳光照射后的蘑菇、麦角)含有较丰富的维生素D2,而动物性食物(如深海鱼、蛋黄) 含有较丰富的维生素D3。 维生素D2和维生素D3关系 维生素D2和D3为无活性形式,两者不能互相转化,统称为维生素D。 维生素D在体内的转化 第一次:维生素D通过维生素D结合蛋白(DBP)的运输到达肝脏, 在肝细胞内经维生素D-25 羟化酶(CYP2R1和CYP27A1)催化转变成25OHD。约85%-90% 25OHD在血液循环中与DBP结合。10%-15%与白蛋白结合,游离部分不足1%。由于与白蛋白结合部分容易解离, 与游离部分一起被称为生物可利用的25OHD。即临床上检测的25羟基维生素D,也是体内主要贮存形式。 第二次:肾小球滤液中的25OHD在DBP协助下进入肾小管细胞,在细胞内CYP27B1催化下,转变为1,25(OH)2D,该过程为限速反应,主要受PTH的调控,PTH刺激1α?羟化酶的合成。1,25(OH)2D即是维生素D的活性形式。 二、维生素D的作用 维生素D 及其代谢物的主要生理作用是促进钙和磷在肠道中吸收,并抑制甲状旁腺素(PTH)释放,维持血钙和磷水平正常,进而保证骨骼健康和神经肌肉功能正常。维生素D的骨骼外作用包括对肌肉、心血管、代谢、免疫、肿瘤发生、妊娠和胎儿发育等多方面的影响。 三、维生素D缺乏诊断标准 儿童:充足:50-250nmol/L;不足:35-50nmol/L。缺乏:75 nmol/L;不足:50-75 nmol/L;缺乏:
了解抽动症的典型表现对帮助大家认识抽动症有重要意义。1.抽动的动作特征抽动(tic)一词是从法语 Tique 演变而来,以运动功能正常的背景下发生的肌肉不自主、无目的、重复和快速的收缩动作为特征,可以发生在身体任何部位,且非持久存在。解释:动作的出现无明确缘由、不受自己控制、在一段时间内动作模式相似度高、多数动作快如闪电且短促。2.抽动动作的分类抽动可分为运动抽动和发声抽动。运动抽动是指颜面部、颈肩、躯干及四肢肌肉不自主、突发、快速的收缩运动,表现为眨眼、噘嘴、皱鼻、摇头、耸肩、甩手、举臂、踢腿、收腹动作等。发声抽动是累及呼吸肌、咽肌、喉肌、口腔肌和鼻肌的抽动,这些部位的肌肉收缩通过鼻、口腔和咽喉的气流产生发声,表现为发出吸鼻声、清嗓声、尖叫声、犬吠声、秽语等。解释:在一个患者身上可以只出现运动性或发声性抽动单一类型症状,也可表现为两种不同类型的症状。3.发病年龄抽动症以5~10 岁最为多见,男性明显多于女性,病情通常在 10~12 岁最严重。解释:抽动症更早可以发生在2岁,晚至21岁。一般10-12岁是症状发生的高峰,多数可在14-16岁缓解。4.抽动部位的演变抽动症状通常从面部开始,逐渐发展到头、颈、肩部肌肉,而后波及躯干及上、下肢。解释:症状发生从颜面部开始,发展到躯干、四肢是疾病发展的自然过程,一般并不意味着病情的加重。在病情逐渐缓解的过程中,躯干、四肢症状逐渐消退后,颜面部症状可能会再次出现。5.抽动频率与强度变化抽动的频率和强度在病程中呈现波动性特征,新的抽动症状可以代替旧的抽动症状,或在原有抽动症状的基础上又出现新的抽动症状,可以因某些诱因而使抽动症状加重或减轻,也可以暂时或长期自然缓解。解释: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抽动症的发生频率和强度常表现出一定的波动性,只要解除加重症状的因素后可获缓解,只要对学习、生活及社交活动没有造成太大影响,就不必过于紧张。如果症状出现阶段性加重,需要及时进行治疗。6.常见影响抽动表现的因素(1)加重因素:紧张、焦虑、生气、惊吓、兴奋、疲劳、被人提醒、伴发感染等。(2)缓解因素:注意力集中、放松、情绪稳定等。解释:症状的加重和缓解,并不等同于疾病本身的加重与缓解。只要生活、学习状态下基本在正常范围,应该有一颗平常心,孩子该承受的学业压力,包括耐力训练,甚至一些渐进性的对抗性训练,都是应该去体验的。简单来说一句话,生活还得继续。7.抽动症的前驱症状许多抽动症患者于运动抽动或发声抽动前自诉身体局部有不适感,包括压迫感、痒感、痛感、热感、冷感或其他异样不适感,这种于运动抽动或发声抽动之前出现的身体局部不适感称为感觉抽动,被认为是先兆症状。抽动症患者常通过产生运动抽动或发声抽动以试图缓解不适感,为缓解受累躯体部位的不适感出现运动抽动,为缓解咽喉部不适感出现发声抽动。40% ~55% 的抽动症患者于运动抽动或发声抽动前表现有感觉抽动。解释:颈椎问题或颈部软组织问题,亦会出现压迫感、痛感等症状;有过敏体质的患者身体会出现发痒等不适感。需要与前驱症状进行鉴别。总括:对于抽动症的诊断,抽动动作和/发声特征是最核心的判断依据,录像或录音资料对帮助医生做出准确判断有重要意义。
若要小儿安,三分饥与寒;一把蔬菜一把豆,一个鸡蛋一点肉;鱼生火,肉生痰,萝卜白菜保平安;少喝饮料多喝水,煎炸熏烤伤脾胃;缺锌缺铁儿常见,调理脾胃是优先;有病没病吃小药,正当病时失疗效。春捂秋冻,穿衣五法:背暖肚暖足要暖,头和心胸却须凉。
请您在带孩子就诊前,注意以下几点:1.若孩子既往喘息过,请尽量详细回忆孩子何时第一次喘息,是否有季节性,诱发因素(感染,饮食,气味,毛绒玩具,运动等),每年发作几次,是否因喘息雾化治疗或住院治疗.2.父母,祖父祖母,外祖父外祖母是否有哮喘史,是否有过敏性鼻炎,荨麻疹,湿疹等过敏表现.3.孩子曾经及现在是否长期用药治疗,如吸入激素,孟鲁司特钠(顺尔宁),抗过敏药等.使用多长时间,效果如何?4.对长期咳嗽的患儿,请家长回忆是否因呼吸道感染引起;咳嗽发作时间有何规律(如早晨,下午,睡前,凌晨,活动后,哭闹后等);是否有痰,痰色如何.5.是否合并流鼻涕,打喷嚏,鼻塞,揉鼻子,揉眼睛,流鼻血,打呼噜等.6.孩子进食如何,大便是否干燥,是否很爱出汗. 还有,就诊时请您将孩子既往的检查结果(如过敏源检查,肺功能检查,血常规等)准备好,一起带给大夫看.尽量带孩子本人就诊,才能有针对性诊治.
生活中会发现身边一些有着“特别表现”的孩子,比如频繁眨眼、挤眉、斜视、撅嘴、努鼻、摇头、耸肩、缩颈、伸臂、甩臂、挺胸、弯腰、鼓肚、旋转身体、蹬腿、清嗓子、咳嗽、喉咙呼呼作响,甚至出现吼叫、骂人、重复语言等不自主的、刻板的、爆发性的表现,那就要高度警惕“抽动症”啦!儿童抽动症,作为近十年来非常棘手的一项社会性疾病一直困扰着广大家长、孩子和儿科医生;这种病病情常常有很大的波动性,时轻时重,有时还可能自行缓解一段时间,抽动的部位、频度和强度都可以不断发生变化。随着时代的变迁和人们物质精神世界的飞速发展以及价值观的多样性,抽动症的孩子可以说是有增无减,严重影响了孩子的身心健康和生长发育。抽动症,属于儿童慢性神经精神障碍,其最终的改变在于神经系统功能的紊乱;但是,与儿童精神、心理、免疫等诸多方面都有着非常密切的关联。 首先,家庭、教育和社会环境对抽动症的诱发或加重有着重要的意义。比如家长对孩子管教过严、批评过多、孩子学习负担过重;这种情况生活中更多的发生在老师、律师等家庭的孩子身上,家长会无意识的将职业习惯带回家强加给孩子。还包括不愉快的家庭生活环境(父母离异、吵架、过分溺爱等)、孩子长期焦虑紧张或敏感内向的人格心理。 其次,长时间的看电视、手机或迷恋于电脑游戏、不良的饮食习惯(喜爱甜腻油炸膨化食品、各种饮料、快餐,贪凉饮冷等)以及错误的生活作息时间(熬夜、室外运动少或运动过度)同样严重干扰着抽动表现及复发程度;而以上这些生活行为与父母的文化素质高低是没有相关性。同时还发现,孩子反复感冒、过敏或其他感染也会使抽动症病情复发或症状加重;免疫功能低下是抽动儿童的特禀体质。因此,如果您的孩子一旦发现有了抽动症的一些表现,家长可以寻求短时间的中药汤药调节,以及自身行为的正确引导,同时配合小儿推拿调理可以收到非常满意的疗效。完全不需要成年累月的服用药物,伤害孩子心身,又增加家庭经济负担。 比如生活护理上要注意睡眠、运动作息规律,劳逸结合,戒断电子产品的接触;严格纠正不良的饮食习惯,荤素搭配,戒掉辛辣、寒凉、甜腻等刺激食物;同时,适时改变对孩子的消极态度,耐心面对孩子的磨蹭、急躁或不安情绪,切忌对孩子的抽动动作过分关注或用训斥的言语制止。家长和孩子应该一起调适心理状态,消除病耻感;并积极预防反复感冒生病,切断抽动加重的外感途径。另外,小儿推拿作为绿色非药物疗法,是通过柔和、特殊手法(如捏脊、推、揉、按等)刺激穴位,达到气血调和,经络疏通,神气安定,阴阳平衡,正气充足的未病先防、防病传变目的。针对脾胃虚寒型的抽动孩子,家长可施以推三关、补脾经、补肺经、逆运八卦、揉二人上马、摩腹、捏脊等;肝郁伏热型的配合清肝经、清天河水、捣小天心、按揉小横纹、下推七节骨等。最后,抽动症患儿临床辨证多为脾虚肝郁,因此,中药汤药以调理脾胃为重,兼顾疏肝理气。而不应长期服用珍珠母,珍珠粉,全蝎,僵蚕,琥珀,牛黄粉等镇惊安神治标之品,这种目前部分医生采用的辨证用药虽然表面来看可以暂时控制住抽动症状,但是不能达到治愈的目的,同时伤害孩子的一身阳气,反而最终导致病情反复发作,缠绵不愈。综上,针对轻中度抽动症患儿,一般经过2-4个月的家庭行为治疗,调理脾胃汤药和小儿推拿都会有很好的改善或痊愈。总之,调理脾胃为重,配合小儿推拿外治方法可以保护一身阳气,收效持久;可以减少药物的长期服用,大大缩短病程,也更加安全。
一、什么是过敏性鼻炎?过敏性鼻炎:正规叫法是变态反应性鼻炎,简称变应性鼻炎,这是一组症候群,表现为接触变应原(过敏原)之后,出现阵发性的流鼻涕(鼻溢)、鼻塞、打喷嚏、鼻部发痒;咳嗽;还可导致眼、耳、和腭部瘙痒;长期会导致孩子烦躁、易激惹(就是一碰就烦,不碰也烦)。以上表现中:●流鼻涕、鼻塞、鼻部发痒、打喷嚏是鼻部过敏的表现;●咳嗽多是鼻涕或者炎症刺激咳嗽感受器导致的;大家要注意哦,喷嚏是鼻粘膜受到刺激引起的,咳嗽主要是咽喉和气管受到刺激引起的。●眼部觉得痒可能是合并了过敏性结膜炎;●耳朵、颚部和鼻子是连着的,出现痒是鼻部过敏症状的延续。二、过敏性鼻炎有哪些表现?过敏性鼻炎根据急性反应或者慢性过敏反应(在第十六条,过敏性鼻炎的发病机制中讲解),表现不同。如果孩子进入一个房间,或者接触一个物品后,很快就出现流鼻涕、打喷嚏的表现,那么很肯定就是过敏性鼻炎。但如果孩子接触完过敏原后,不是立即就出现,几小时或者半天才出现反应,那也是过敏性鼻炎,不要觉得不是立即出现就觉得和过敏没有关系。1.流鼻涕:接触过敏源后,出现流鼻涕的表现,鼻涕为清水鼻涕,哗哗的止不住,这是鼻涕的一个显著特点,和感染时的黄绿鼻涕不同。流鼻涕是因为过敏导致的黏液分泌增多导致的,如下图。另外大家要注意,鼻涕不仅向鼻腔前部流,还向后面咽喉部流。2.阵发性的喷嚏:过敏导致炎症介质刺激鼻粘膜处的感觉神经,出现打喷嚏的症状。如果孩子接触某种物品就出现打喷嚏,那多是过敏性鼻炎啦。这种喷嚏一般都非常有特点,通常是离开过敏环境后,可能一点事没有,进入这个环境,就出现打喷嚏。当然有些持续过敏的儿童,会持续有喷嚏。另外还要注意一点,有些孩子虽然是过敏性鼻炎,但是鼻部症状不明显,比如喷嚏可能不多,反而以咳嗽为主要症状(在成人里面,过敏性鼻炎时打喷嚏非常常见),所以不要以为喷嚏少的就不是过敏性鼻炎。3.鼻塞:过敏性鼻炎的鼻塞是鼻粘膜充血、水肿堵塞导致的,另外,鼻涕流的太多也会导致鼻塞,虽然是水样的,但抵不住一直不停产生啊,产生后又不能立即排除,可不导致鼻塞。鼻塞会导致孩子不舒服,严重时,会导致孩子张着口呼吸,晚上睡觉不安稳,还会打鼾。4.鼻痒:鼻子发痒是过敏特有的表现,是组胺引起的,这个很好记忆,你的荨麻疹时痒不痒?其实这二者是一样的,都是过敏导致的痒。孩子出现鼻子发痒后,可能不会诉说鼻子痒,但是会经常出现吸鼻子、皱鼻子、揉鼻子的表现,其中揉鼻子被称为“变应性敬礼征”——因为不是真正的敬礼。因为鼻子痒导致孩子皱鼻子,检查中很明显能看到。变应性敬礼征(allergic salute,为减轻鼻痒和使鼻腔通畅而用手掌或手指向上揉鼻)5.咳嗽:咳嗽可能是过敏导致的炎性因子刺激咳嗽感受器导致的;也可能是鼻涕倒流到咽喉部、气管导致的刺激性咳嗽。一般而言,咳嗽表现也非常有特点,进入特定环境或接触特定物品就出现咳嗽,咳嗽也是阵发性的,离开后,一声咳嗽都没有,非常神奇吧!但如果孩子是慢性鼻炎,持续处于过敏状态,那么咳嗽可能表现为夜间比较明显。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夜间,孩子的肾上腺素分泌降低,迷走神经兴奋,夜间温度降低(冷空气刺激),床铺过敏原等,这些合在一起导致过敏因素大于抗过敏因素,导致孩子咳嗽。另外,如果是鼻涕倒流到咽喉部引起的咳嗽多发生在体位变化的时候,尤其是早晨起床后,从卧位变为站立位,鼻涕就很容易倒流啦,导致咳嗽。6.眼部发痒、揉眼睛:过敏性鼻炎通常合并过敏性结膜炎(50-60%)。孩子对一个东西过敏,不可能只是鼻子出现症状。眼睛放那里,天天睁着和外界通着,结膜就在眼球的表面,很容易接触过敏原,导致过敏性结膜炎。表现就是孩子眼球、内眼睑红红的,水汪汪的,觉得眼睛发痒、畏光,如下图:孩子出现过敏性结膜炎之后,会觉得痒,所以会老是揉眼睛。7.对多种物质产生敏感反应:孩子如果存在长期过敏,那么鼻粘膜处会有持续的炎症,而持续的炎症导致鼻粘膜对外界刺激的敏感性增加,孩子闻到烟味、接触到冷空气都会产生喷嚏、咳嗽等症状。8.睡眠、精力受损:如果孩子鼻炎很重,那么孩子晚上因为鼻塞,导致吸入氧气不足,孩子睡不好,睡不足会导致白天精力不够,疲劳。有些孩子会有脾气暴躁的表现。一般如果孩子出现这些表现,就认为是中-重度的过敏性鼻炎了。三、过敏性鼻炎发生在什么年龄?发生在什么地区?什么季节?这种疾病多发生在2岁以上的孩子,因为导致过敏性鼻炎需要反复接触过敏原,经过数年才出现,所以在2岁以下,过敏性鼻炎的发病率很少。如果孩子有流鼻涕、打喷嚏、咳嗽的情况,多找下其他原因。但是也不是完全没有,如果孩子过敏症状特别严重,反复湿疹不愈,进入特定环境就出现症状,也要考虑过敏性鼻炎。4岁以上发病率逐渐增加,到8岁左右,发病率高达14%。我国儿童过敏性鼻炎的患病率约为7.83%~20.42%。过敏性鼻炎以城市儿童为主,和其他过敏性疾病一样,因为城市太干净啦——不感染,就过敏。那发生在什么季节呢?●如果对花粉等过敏,那么到了春夏天花粉纷飞的时候,孩子出现鼻炎的症状,如果是对豚草(就是下图中的,属于比较常见的杂草)过敏,那么多发生秋季。这些与季节相关的鼻炎叫做季节性鼻炎。●如果是对室内变应原,比如动物毛屑、尘螨等过敏的,那么常年都会有鼻炎的表现,叫做常年性鼻炎。四、怎么确定是不是过敏性鼻炎?过敏性鼻炎通过孩子的表现和查体的特应性表现可以诊断。表现见第二条。查体的特应性表现如下:●鼻部横向皱痕:是因为用手反复向上揉鼻导致的鼻部皱纹,在鼻子的中下1/3处(自己可以向上推一下鼻子,能感觉到这个地方正好是鼻软骨处,挡住手,向上推不上去了),如下图箭头所示。●过敏性黑眼圈(allergic shiners):因为鼻甲肿大,压迫,导致下眼睑的静脉回流不畅,出现淤血、扩张,表现出眼眶下水肿和发黑,越黑越大提示病情越重,如下图。●Dennie-Morgan线:因为下眼睑反复水肿,被揉搓,导致双侧下眼睑下皮纹加重,主要位于睫毛下的眼睑上,由内向外长,占整个下眼睑长度的1/2-2/3,如下图:可以对比下正常孩子的眼睑看下,虽然孩子眼睑下也有皱褶,但贴着睫毛的地方没有,如下图:严重的表现如下,眼睑下有好几条的皱褶:●过敏性面容:长期的鼻塞导致孩子一直张口呼吸,呈现出特殊的面容:一直张着嘴、腭部高拱、牙齿咬合畸形,如下图所示。●使用鼻镜检查鼻腔时,可以发现孩子鼻粘膜是呈苍白水肿(灰白色或者灰蓝色),并且伴有鼻甲水肿,上面有水样的鼻涕,如下图:上面这个图中非常好,可能不是每次都能看到,一般鼻镜下看到的是下面的样子的:上图中,第一幅是正常的,可以看到鼻甲红润,和鼻中隔间有空隙;剩下的图都是过敏性鼻炎的图片,鼻甲肿大,都接触到鼻中隔了,并且颜色发苍白,像胶冻状。上面咱们看到的都是下鼻甲,看看下面的图,你就知道啦。●因为过敏性鼻炎会有鼻后滴漏的问题,总是滴到咽上,所以,咽后壁表面淋巴组织增生,表现的像鹅卵石样,被称为“鹅卵石样征”(cobblestoning),如下图黑色圆圈内所示,看看和下面的鹅卵石墙像不像?需要注意的是,不是所有的过敏性鼻炎都有这个表现。以上这些,足够诊断过敏性鼻炎啦!五、怎么判断过敏性鼻炎轻重?过敏性鼻炎分为轻度和中-重度:●轻度过敏性鼻炎:症状轻微,对生活(比如睡眠、日常生活)未产生明显影响。●中-重度过敏性鼻炎:症状较重,对生活质量产生明显影响。●另外,如果鼻炎的症状发作≥4d/周,且≥连续4 周,就称为持续性过敏性鼻炎,达不到这个条件,被称为间歇性过敏性鼻炎。六、常见的过敏原有哪些?最常见的室内过敏原是尘螨、蟑螂、动物皮屑、霉菌;最常见的室外过敏原(季节性)是花粉、豚草花粉。七、怎么查找过敏原?一般而言,通过孩子病史,可以估计出过敏原,如果避开可疑过敏原后,孩子症状好转,那么就可以认为是这种物品过敏,就不用进行过敏原检测了。但是,如果过敏原比较隐匿,不好找,或者疾病久治不愈的时候,需要进行过敏原检查,明确一下原因,从而避开过敏原。目前比较靠谱的过敏原检测有皮肤点刺实验和抽血查IgE抗体。●因为过敏性鼻炎是吸入过敏原导致的,IgE介导的过敏反应,属于快速反应,所以皮肤点刺实验效果比较好,使用价值较高。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皮肤和呼吸道在过敏上,都是接触后导致的,形式相同,有诊断意义;另外显示结果还快,20分钟就能出结果。但要注意的是,这个实验会受到使用的抗过敏药物的干扰,需要停药1周后检测,否则可能检测不出来;并且,如果孩子目前处于急性过敏期,对什么都比较敏感,那可能会对不过敏的物质显示出过敏表现;另外,实验可能导致严重的过敏反应,危及生命,所以,一定要在医院里,医生监护下进行操作。还有就是得扎好多针,孩子可能受不了,所以5岁以下,基本不做这个。排除以上干扰因素后,如果实验是阳性的,那提示是过敏,需要避开过敏原。●抽血查IgE抗体在诊断过敏性鼻炎上,效力不如皮肤点刺实验,但是如果不能进行皮肤点刺,那就行这个检查。这个检查好处是不受药物影响,随时可以查;孩子只扎一针,痛苦小点。如果检查出了阳性,那么就避开这种物品吧。如果没有检测出来,第一是过敏物不在检查范围;二是过敏局限在鼻腔部分,没有到达全身范围,所以测不出来;三是孩子虽然症状和过敏性鼻炎相似,但实际上不是过敏性鼻炎,而是对冷空气等比较敏感而已。●血清总IgE检测对孩子过敏性鼻炎的诊断有限,因为某个物质引起的IgE稍微升高就能引起鼻炎症状,但总的IgE因为基数大,不一定升高,目前研究证明,大约1/3的过敏性鼻炎的人中,总IgE不高。但如果孩子血清总IgE升高非常明显,那么提示孩子现在过敏程度非常高或者有寄生虫感染等,需要仔细排查一下。八、过敏性鼻炎怎么治疗?1.避开过敏原——室内的和环境的都要避开,这是治疗该疾病的根本。2.清洗鼻子,把过敏原、鼻涕冲走,这样能缓解孩子不适,降低过敏反应。3.首选药物——鼻部糖皮质激素喷剂,该药品直接治疗鼻腔的过敏性炎症,效果最好。4.激素效果不好的,联合使用抗组胺药,抗白三烯药,减充血药(缓解鼻塞),肥大细胞稳定剂。下面会详细降解。九、怎么避开过敏原?避开过敏原,不接触了,就不会有继续的过敏的反应,这是治疗的根本。长期过敏的,考虑室内过敏原,做好床铺除螨,家具除霉菌,去除动物毛屑工作。●关于除螨,单纯依靠暴晒、紫外线、高温杀灭等方法不能彻底去除,即使螨虫死了,尸体碎片还会导致过敏,所以,一定要清除干净,怎么办呢?使用除螨仪器,经常吸吸,能把螨虫都吸走(包括尸体),有个非常著名的吸尘器品牌产的除螨吸尘器很好,大家自己可以去了解下。或者大家知道特别好的牌子的,可以留下言哦。●霉菌的话,只要保持湿度在60%之下,注意厨房、卫生间木制家具不被水泡就行啦。●如果孩子对动物毛屑过敏的话,呵呵,把宠物送走,还是把孩子送走,选一个吧。这个一定要确定后在送走啊,不过敏的,家里养宠物对孩子好,能降低过敏的可能性。●除了以上过敏原,孩子可能对材料也出现过敏表现,有的家庭把纯棉的被罩换成丝绸的之后,孩子2周后出现过敏表现;给孩子买了个毛绒玩具后,孩子也出现喷嚏不停的表现,所以这些物品也要注意啊。如果是季节性的过敏,要注意草木花粉,在相应的季节尽量避免接触,尽量少外出,或者外出时戴好口罩、密封眼镜,或者提前使用鼻腔喷剂——在预防里面讲。十、怎么清洗鼻子?清洗鼻子非常重要,能把过敏原冲走,减轻过敏反应;能把鼻涕冲走,缓解鼻塞,让孩子舒服;另外,把鼻腔冲洗干净后,再使用鼻喷药物时,没有鼻涕挡着,会更有效。怎么清洗鼻腔呢?两种方法,小孩子使用海盐水喷鼻;大孩子、严重的,使用洗鼻器洗鼻子。大家要注意,清洗鼻腔不是仅仅清洗鼻子前端这一点地方,而是把鼻腔内部,鼻窦都冲一遍,这样才有效果。下面这个视频是讲解过敏原怎么进入鼻腔导致过敏的,冲洗怎么把过敏原和粘液冲走的。大家要注意,视频中最后冲洗液是经咽部进入胃了,这是因为仰着头洗的原因,如果低着头,就会经过另外一侧鼻孔流出来。下面这个视频是冲洗液经过另外一个鼻孔流出的示意,大家可以看下。十一、激素鼻喷剂怎么用?鼻部糖皮质激素(INGC)能直接治疗鼻腔的过敏性炎症,效果比其他所有的药品都要,所以是首选药物。鼻部糖皮质激素能缓解鼻塞,减少鼻涕、鼻痒、打喷嚏,多数在30分钟就起效,严重的,可能需要几天或几周才起效。目前推荐使用第二代鼻部糖皮质激素,因为他们在体内基本检测不到或者非常少,全身性的副作用更小。儿童能用的包括糠酸莫米松(内舒拿),糠酸氟替卡松(文适)和丙酸氟替卡松(辅舒良),这3个药已经被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用于过敏性鼻炎,内舒拿和文适可以用在2岁以上的儿童,辅舒良能用在4岁以上儿童。如果孩子小于2岁,但是过敏性鼻炎挺重的,也是可以在医生的检测下,使用鼻喷激素的。下面是这3个药品的图片,前两个非常容易买到。文适不太好买,国内好像没药,这个药在国外叫Avamys,在台湾香港叫鼻眼適 ,成分、包装都一模一样。为了效果更好些,每日喷激素前,把鼻涕清干净:先擤鼻涕,之后用海盐水冲或者洗下。这三个药都是液体型的。使用的时候,为了防止液体进入咽喉,导致真菌感染,要向前低着头,每个鼻孔喷1下就行,推荐1天1次,如果孩子过敏比较严重,每日可以每侧鼻孔喷2下(最大量是每日每侧鼻孔2喷)。一般而言,1日1喷就够了,早晨使用后,如果孩子一天都没事,那么等第二天早晨就继续喷1喷;但如果没有效果或者下午孩子又出现症状了,那么第二天早晨喷2喷。什么时候停药呢?鼻用激素建议逐渐停用,如果孩子症状缓解明显,那么就在使用1周后减半使用。比如孩子每日每侧鼻孔2喷,效果非常好,那么等1周后,改成1侧鼻孔每日1喷,如果还是效果控制特别好,那就1周后改成隔日一喷。如果隔日一喷效果还非常好,那1周后,就可以按需使用了,就是有症状再用,没症状就不用了。如果在调整用量过程中,孩子症状出现加重表现,返回之前的使用方式。那最长能使用多长时间呢?不限制,就用到好为止啊,一般认为,过敏性鼻炎时,至少使用激素鼻喷剂2周,之后按照上面的方法减量就行了。常年性过敏性鼻炎的,使用半年、一年的都有。使用2-12周属于短期使用,使用1年属于长期使用。当然,如果使用1月后,孩子过敏症状缓解不明显,那要复诊一下,让医生查找下原因。家长们不敢长期使用激素喷剂是怕有副作用,那下面讲讲鼻喷激素的副作用。副作用可能有鼻黏膜不适,感觉干燥或刺痛感,有些人使用后还可能有鼻涕带血表现。为了防止这些副作用,喷的时候,不要向着鼻中隔喷,要向鼻孔里面喷;不要超量喷,比如一次喷好几下,一天喷好几次;如果真的出现鼻涕带血,那么停几天再用。上图可见鼻中隔粘膜损伤有些家长会担心,长期使用鼻喷激素,经人体吸收后,会干扰下丘脑-垂体轴,导致孩子激素分泌、生长发育受到影响。但是家长们可以放心,鼻喷激素不是静脉注射激素,吸收率很小,现在使用二代的鼻喷激素后,体内含量极低,最多1%-2%残留,使用内舒拿体内都检测不到残留,所以影响非常小。另外,最近实验表明,长期使用(接近1年)鼻喷激素,仅仅对身高有影响,相比不用的孩子,生长速度下降0.27cm/年,对其他激素分泌等没有影响。就这点影响,10年才下降2.7cm,相比于过敏性鼻炎对孩子带来的症状,简直不值一提啊。十二、其他药物或者联合用药?看这个之前,先看下第十六条,弄清楚什么是肥大细胞,什么是组胺,哪些因子参与了过敏的过程。鼻喷激素很强,基本上从根本上掐断了过敏炎症,但是有些时候,症状不重的时候,用不到这么强的药,所以,还有其他药物可用。另外,当鼻喷激素不能控制症状的时候,还可以联合其他药物治疗。●口服抗组胺药:如果表现仅仅是打喷嚏和鼻痒,没有其他问题,如果家长不愿意用激素,那么可以选用抗组胺药控制。因为这两个表现主要是组胺导致的。当然鼻喷激素能防一切,效果更好,使用也是完全没问题的。口服抗组胺药推荐使用二代的,比如西替利嗪(仙特明,6月龄以上可以使用)或者氯雷他定糖浆(2岁以上可以使用)。抗组胺药使用疗程不少于2周。口服抗组胺药对鼻充血导致鼻塞的效果不是非常好。●鼻喷抗组胺药:该药物直接在鼻腔过敏处起到抗组胺效果,并且有抗炎作用,能减缓鼻塞,所以效果比口服的好些,但是它只能缓解鼻部的症状,对于合并的过敏性结膜炎起不到口服抗组胺药的效果。鼻喷抗组胺药起效比激素快,大约15分钟见效,其中氮卓斯汀(爱赛平)可以用在大于5岁的孩子上,每日1-2次使用,也是液体的喷剂,使用方法同激素喷剂。过敏性鼻炎时,该药物使用至少2周。●色甘酸钠:这是肥大细胞稳定剂,肥大细胞稳定了,就不释放各种因子了,就把过敏给截住了。所以,这个在预防上效果更好,对于已经释放出的各种因子没有效果。因为代谢快,这个药每日要用3-4次,比较麻烦,并且是滴鼻的,用起来也不是很方便,一般就不用啦。如果使用,疗程至少2周。●孟鲁司特钠:这是抗白三烯的药,白三烯在组织充血、水肿方面起到很大作用,所以孟鲁司特钠可以起到减轻流鼻涕、鼻塞作用,但是对于止痒、减少喷嚏上效果稍差。因为还能减少其他部位(气管粘膜、眼结膜)的充血水肿,所以,还可以缓解过敏性结膜炎、哮喘的程度。在孩子合并哮喘、过敏性结膜炎时,可以使用鼻喷激素+孟鲁司特钠。如果拒绝使用激素,那可以使用口服抗组胺药+孟鲁司特钠,但效果可能没有激素好。该药物晚上睡觉前使用,疗程至少1月。●羟甲唑啉:这个是局部减充血药,通过收缩血管的作用,缓解局部充血、水肿。该药品不同的浓度用于不同年龄段的儿童,大于6岁的,使用0.05%的,2-6岁的,使用0.025%的,小于2岁的,使用0.0125%的。每日2次,每次1-3喷。该药品使用最长不能超过7天,因为有药物反弹作用,会导致充血更加严重,一般用3天就需要停了。一般对于过敏性鼻炎,鼻部充血是结果而不是原因,用鼻喷激素从根本上能缓解,所以,羟甲唑啉不是一线用药。这么多的药,怎么选择呢?●如果症状非常轻,就是流鼻涕和鼻痒打喷嚏,每次持续时间很短,可以选择使用口服抗组胺药(大于6月龄)或者鼻喷抗组胺药(大于5岁);如果还有鼻息肉,或者伴有哮喘,可以加用孟鲁司特钠。当然,直接选择使用鼻喷激素效果更好。●如果症状较重,持续存在,那么首选鼻喷激素;如果效果不佳,可以联合使用鼻喷抗组胺药,或者联合减充血药(不要使用太久);如果有哮喘,可以联用孟鲁司特钠;如果合并过敏性结膜炎,那就使用鼻喷激素喷鼻,抗组胺滴眼液(奥洛他定)滴眼睛,各治各的。如果孩子伴有其他过敏性皮疹,那么就口服西替利嗪等抗组胺药。
目前全球范围内有10%-20%的儿童患有湿疹,发病比例相当高,为了让大家了解湿疹,知道如何正确的治疗湿疹,特书写此文。皮肤学科界对特应性皮炎、湿疹的定义、原因等仍有很大争论,儿科与皮科间也有争论。本文中的概念、病因等是在众多指南、文献中总结,加以自己的临床经验和思考形成。如有和您目前学习、理解有不一致的地方,呵呵,那请您思考完再说话。目录一、湿疹是什么?二、特应性是什么意思?三、湿疹的原因是什么?四、湿疹导致食物过敏还是食物过敏导致湿疹?五、湿疹和食物过敏的关系?六、婴儿期湿疹是什么表现?七、为什么儿婴儿湿疹和儿童、成人特应性湿疹表现不同?八、头皮湿疹和脂溢性皮炎、乳痂怎么区分?九、湿疹严重程度划分十、湿疹的治疗有哪些?十一、如何给宝宝洗澡?能用沐浴露吗?十二、怎么使用保湿剂(Moisturizers)?十三、如何使用糖皮质激素?十四、何时使用抗生素软膏?十五、漂白粉浴(Bleach bath)是什么意思?十六、激素、抗生素、保湿霜三者如何一起使用呢?十七、抗组胺药让宝宝舒服十八、不愿使用激素的二线选择十九、生活环境要舒服,避免接触过敏原二十、湿裹疗法(wet-wrap therapy)二十一、湿疹时,要忌口吗?二十二、母乳妈妈要忌口吗?二十三、湿疹既然能自己好,为何要积极治疗?二十四、过敏原检测需要做吗?二十五、能用中药泡澡吗?能用中药膏(肤乐霜)护肤吗?二十六、能游泳吗?一、湿疹是什么?湿疹是特应性皮炎的婴儿期(0-2岁)表现,主要表现为皮肤的瘙痒、干燥,严重者有渗出、皮肤增厚,湿疹归根到底是皮肤炎症。解释:1.特应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AD)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患者往往有剧烈瘙痒,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特应性皮炎分为三期:●婴儿期(出生至2岁):表现为婴儿湿疹,多分布于两面颊、额部和头皮,皮疹可干燥或渗出,当宝宝开始爬行时,肢体的伸处也会出现皮疹。●儿童期(2 ~ 12岁):多发生于肘窝、腘窝和小腿伸侧,以亚急性和慢性皮炎为主要表现,皮疹往往干燥肥厚,有明显苔藓样变。●青年与成人期(12岁以上):皮损与儿童期类似,主要发生在肘窝、腘窝、颈前等部位,也可发生于躯干、四肢、面部、手背,大部分呈干燥、肥厚性皮炎损害,部分患者也可表现为痒疹样皮疹。下图为特应性皮炎三期的表现。2.所以通过以上资料,我们可以知道湿疹就是特应性皮炎。有些医生把儿童、成人的特应性皮炎也叫做儿童湿疹,成人湿疹,没有错误,但叫做特应性皮炎或者特性应湿疹更好。二、特应性是什么意思?特应性的意思是一种遗传性的变态反应(过敏/超敏反应)。特应性是针对群体性而言的,就是不普通,不一般,最早是1923年由coca和cooke提出来的,因为他们发现这种皮炎和一般皮炎不一样,有家族遗传性,和哮喘、枯草热(就是和花粉接触后,导致的过敏性鼻炎和结膜炎)等相关,所以他们提出了这个命名。现在特应性皮炎、哮喘、枯草热被称为特应性三联征。个人认为,应该把食物过敏也放到特应性皮炎的序列里面,之前没有加这个,可能是因为之前不把食物过敏当成疾病。三、湿疹的原因是什么?目前湿疹的原因仍有争论,被大家认可的原因是皮肤屏障功能不完善,导致外界刺激物能进入皮肤内侧,导致炎症反应和皮肤过敏。1.皮肤屏障功能不完善:●皮肤表层的角质细胞和细胞外基质(三种脂肪成分)组成屏障,不让外界的有害物质进入皮肤内层。其中,角质细胞相当于砖块,细胞外基质相当于水泥,功能铸成一道坚固的墙,如下图。如果家长给宝宝过度清洁皮肤(一天洗好几次澡,每次都用力给宝宝搓泥——把皮肤擦的红红的),过度使用清洁剂甚至是使用消毒剂,孩子自己抓挠皮肤,都会导致表层受损,导致细菌、外界刺激物进入皮肤内,进而产生炎症或过敏。上图左侧可见皮肤表面完整,右面是皮肤受损,细胞间隙大,外界致病物容易进入皮肤内。●皮肤屏障功能不好可能是遗传因素导致的。例如缺少丝聚蛋白基因,从而导致表皮内的丝聚蛋白少。丝聚蛋白第一可以拉紧角质细胞,使其排列整齐,第二能分解成为保湿因子,保湿因子形成一个防护层,减少皮肤内水分的散失,还能防止外界的刺激物进入皮肤内。因为丝聚蛋白有以上这么重要的作用,被认为是皮肤屏障功能中最重要的部分。上图左侧是丝聚蛋白把角质细胞拉的很平整,右侧是丝聚蛋白少的时候,角质细胞排列杂乱,并且水分丧失的多。水分丧失过多后,皮肤内细胞干干瘪瘪的,屏障功能肯定不好,并且皮肤干瘪失活后,还会释放损伤相关分子,激活免疫系统,导致皮肤炎症,从而导致湿疹。2.皮肤功能不完善的时候,各种致病物质就能进入皮肤内部,导致炎症。致病物质包括细菌、病毒、真菌、过敏原、化学接触物等。除此之外,物理环境(比如太干、太热),环境污染等也都可以刺激皮肤导致湿疹。3.刺激物中的一部分可以导致皮肤处的局部免疫激活,从而导致T淋巴细胞向Th2转化,使得B细胞释放出IgE,IgE与肥大细胞等结合。再次接触该刺激物时,刺激物直接和IgE结合,使得肥大细胞等释放出组胺,导致过敏症状出现:皮肤肿胀、痒。四、湿疹导致食物过敏还是食物过敏导致湿疹?这个问题目前还是没有定论!1.皮肤科医生认为皮肤湿疹科导致食物过敏,理论如下图所示:左面是刺激物经皮肤进入后,激活了Th2细胞,导致B细胞释放了抗体,从而对该刺激物已经形成了过敏反应和记忆。之后进入下图右侧环节,等该刺激物经口腔进入肠腔后,因为在前面已经被免疫系统认为是抗原了,所以就无法形成免疫耐受,就导致过敏了。这个理论是“由外到内”理论,即由外面的皮肤过敏到内部过敏。2.儿科医师多认为食物过敏能导致湿疹,湿疹是食物过敏的一个表现。这就是把上面的理论反过来了,先是过敏原(大分子)经肠道间隙进入血液,导致过敏。之后,该过敏原经过破损皮肤进入真皮,导致皮肤部位的过敏表现。这个理论是“从内到外”理论。目前这两个理论都有自己的支持依据,第一个理论是主流观念。但是遇到湿疹问题时,我们还是要具体分析,湿疹严重的、长期治疗不好的,一定需要考虑食物过敏的问题。五、湿疹和食物过敏的关系?湿疹和食物过敏肯定有关系,但关系还没理清,目前共识是:1.严重的湿疹和食物过敏有关系,轻度的湿疹可能无关,所以,不是所有湿疹都是食物过敏导致的;2.食物过敏是湿疹的一个重要触发因素,而不是导致湿疹的因素(美国皮肤学会)。3.食物过敏越严重的宝宝,湿疹发生越早、越严重。4.食物过敏能加重湿疹。六、婴儿期湿疹是什么表现?1.湿疹多生在在生后40天以后,少数在满月内出现。2.皮损好发生在头皮、面部、耳廓,表现为皮肤皲裂、增厚、渗液和结痂,尿布区一般不受累(因为这个区域摩擦少,湿度大,皮肤水分散失少,因而皮肤屏障功能好)。随着孩子能爬行,总是摩擦四肢的伸侧,所以在四肢的伸侧出现湿疹。18月龄时,随着孩子能走路了,四肢的关节屈屈的地方弯曲摩擦最多,所以在四肢屈侧出现湿疹。3.这些皮损处最大的特点就是痒。而痒除了让孩子抓挠之外,还有可能导致睡眠不安,脾气暴躁。上图是9个月大小宝宝的面部湿疹,表现为干燥、粗糙、渗液,孩子痒,这个孩子的湿疹是面部总是蹭妈妈的衬衣导致的。上图显示湿疹一般不涉及尿布区,可以看到宝宝尿布三角区没有湿疹。上图为示意图,是孩子能爬时,四肢伸侧出现的湿疹。上图是下肢伸侧的皮疹,孩子痒,抓挠。上图是腘窝处湿疹,就是膝盖后面的窝,这多是直立行走后出现的。七、为什么儿婴儿湿疹和儿童、成人特应性湿疹表现不同?为什么有这些变化,就是因为湿疹容易发生在皮肤屏障功能不完整、经常受到刺激的地方。婴儿时主要靠爬行,所以在接触地面的四肢的伸侧经常摩擦,导致皮肤受到磨损,之后出现湿疹。儿童、大人主要靠行走,在四肢的屈侧经常受到弯曲,这个地方磨损最大,所以出现湿疹多。八、头皮湿疹和脂溢性皮炎、乳痂怎么区分?首先,我们要知道的是婴儿的头皮部的脂溢性皮炎叫做乳痂(奶痂),也叫作摇篮头。那这个问题就好办了。1.最主要的区别方法:脂溢性皮炎绝大部分不痒或仅仅有轻度的痒,不影响孩子饮食、睡眠,而湿疹会痒,孩子常常抓挠,影响睡眠。2.通过皮疹的形态区分:脂溢性皮炎主要是油脂渗出来,表现为油腻外观(脂肪推挤起来)、淡黄色鳞屑的红斑或者没有红斑。湿疹表现为皮肤红、皲裂、结痂为表现,渗出型时才有黄色液体或者结成痂。总结一句话:脂溢性皮炎主要是黄色油脂渗出(油油的)、形成颗粒、片;而湿疹是以皮肤红、干、结痂为主。上图是脂溢性皮炎(乳痂),耳朵上也是。3.部位不同,脂溢性皮炎好发于皮脂腺丰富部位,如头皮、外耳、面中部和间擦部位,在尿布区域会发生,而湿疹通常不发生在尿布区域。上图为尿布区的脂溢性皮炎,表现为油性渗出。4.脂溢性皮炎因为是母体激素影响孩子导致的,所以发生的早,多在生后1周就有,而湿疹相对晚些,生后1月左右出现。5.有时,脂溢性皮炎和湿疹同时出现,如下图:上图中,眉毛处就是脂溢性皮炎,脸颊处就是湿疹。6.最后给大家说一下,严重脂溢性皮炎和湿疹治疗一样,不区分一样治疗也行,呵呵。九、湿疹严重程度划分湿疹的治疗根据严重程度不同也是不同的,轻度的不用使用激素,保湿就能好,所以,咱们还是有必要了解下湿疹的严重程度划分。SCORAD指数、湿疹面积及严重性指数(Eczema Area and Severity Index, EASI)是评估湿疹严重程度的比较好的量表,但多用于研究,临床应用较少。英国国家卫生与保健研究院提出了一个较为实用的分级方法,我简化了一下:ok,还是图更清晰,请看:上图从左到右分别是轻重中的表现,轻度仅表现皮肤干燥;中度表现为面部有皮肤发红渗液了;重度表现上,除了面部,孩子的手上都有皮肤增厚了。十、湿疹的治疗有哪些?根据病因,湿疹的治疗包括:1.所有孩子都要适度洗澡、足量使用保湿剂、必要时湿敷改善皮肤屏障功能;2.所有孩子都要舒适的生活环境和衣着,减轻刺激—避免接触过敏原。3.中度以上的湿疹,使用糖皮质激素外用乳膏治疗皮肤炎症,有感染时,使用抗生素软膏治疗感染,感染持续不愈,可以使用漂白浴;4.频繁抓挠的宝宝,使用抗组胺药缓解患儿过敏症状痒。5.必要时,使用局部用免疫调节药膏调节局部皮肤的免疫反应(过敏反应)。6.严重的湿疹、反复发作的湿疹,选择性的忌口。下面的条目咱们一条一条的讲解。十一、如何给宝宝洗澡?能用沐浴露吗?从上面咱们可以知道湿疹不是湿导致的,是皮肤失水、干燥后外界刺激物质进入皮肤导致的。洗澡可以冲掉皮肤表面的细菌、病毒、过敏原等刺激物,并且给宝宝的皮肤充水。所以,一定要给宝宝洗澡。每天洗澡或者隔天洗澡都行,但要注意的是:1.水温不要超过40摄氏度,因为温度高对皮肤有刺激作用,会导致皮肤干燥,水温推荐在37摄氏度以下,最好在30摄氏度左右(国外指南多推荐27-30摄氏度)。在孩子不着凉的前提下,推荐水温尽量低些,因为水温低时,孩子痒能缓解。2.洗澡可以提供保湿功能,但也不要太过,就是时间不要太长,5-10分钟就行,不要超过20分钟,推荐使用盆(浸)浴而不是淋浴。如果皮肤炎症特别重的时候,可以在浴盆里泡20分钟。3.洗澡的时候,不要使用肥皂,肥皂对皮肤油脂和皮肤角质层清理的太厉害,并且多是碱性的,对儿童皮肤的损伤较大并加重湿疹。沐浴露可以使用,但是只能用到没有湿疹的皮肤处,皮肤损伤的地方,不要使用,以防浴液成分通过皮损进入体内,导致过敏、湿疹加重。即使使用沐浴露,也不要每天都用,建议孩子皮肤脏,清水洗不干净的时候再用。选择沐浴露的时候,要使用偏酸性或中性的的,沐浴露中不要含有香精,选择无泪配方(Tear-Free)的,防腐剂尽量少的。美国湿疹协会有个关于沐浴露的推荐,网址是:https://nationaleczema.org,大家可以去看下。在推荐中,基本所有大牌子的沐浴露都有评分,其中满分的是妙思乐(Mustela? Dermo-Pediatrics Stelatopia Cream Cleanser)的一款。当然,大家在选择沐浴露的时候,不要光按照别人的推荐,要按照孩子自己的皮肤情况来,如果使用后,孩子皮肤没有不适表现的,孩子比较舒服,才是好的。4.洗澡的时候,不要给宝宝擦澡太用力,轻轻冲洗干净就行。5.洗完澡立即给宝宝蘸干,不要用力擦干,当皮肤表层感觉润润的时就要给宝宝涂上激素软膏和保湿霜。因为这时候皮肤内还蕴含水分,过段时间再涂保湿霜的话,水分可能就散失了,涂上效果也不大了。如果皮肤炎症特别重的时候,泡好澡后,美国儿科学会推荐不用擦,直接抹上激素软膏,这样效果更好。十二、怎么使用保湿剂(Moisturizers)?保湿霜涂到皮肤上后,可以增加角质层的含水量,增加皮肤的屏障功能,防止外界的刺激原进入皮肤内部产生过敏或炎症,其作用在湿疹整体治疗中,重要性占60-70%,大家一定要用好保湿霜。1.保湿剂的选择:市面上有好多保湿剂,都宣称有保湿功能,可以用于湿疹的儿童,那到底如何选择呢?下面我们给出选择原则:●选择软膏(ointment)或者乳膏/霜(cream),不要选择洗剂(lotion);●不含香精的;●防腐剂和添加剂少的;●大品牌的;●给孩子试用后没问题的。下面具体说说,●软膏或者乳膏,这里面含的油多,所以保湿效果好,软膏的含油量更多,效果优于乳膏,不要使用洗剂,因为洗剂是液体的,容易蒸发,在蒸发后可能会感到凉爽,让人舒服,但会导致皮肤更干,所以不要使用。另外,如果家长接受的话,还可以使用纯油性的,比如白凡士林等,保湿效果更好。●人工香精是有刺激性的,所以不要使用含香精的保湿霜。有些保湿霜闻起来有香味,但是里面是天然的植物或油的香味,是可以使用的。●保湿霜内有防腐剂是可以的,因为疫苗、食物中都含有防腐剂,所以保湿霜里有点是没问题的,当然没有的最好。添加剂也推荐是越少越好,一款保湿霜,除了保湿成分,其他的固化剂、溶剂等成分,在保证功能的基础上,越少越好。有些保湿霜会添加一些橄榄、大豆精油、燕麦成分等,这也有可能会增加孩子的皮肤敏感和过敏的风险,所以,如果孩子皮肤比较敏感或者湿疹较重的,不要使用含有这些的保湿霜。●大品牌的的保湿霜一般研发能力强,经过市场验证后还能卖的非常好,那就一般没有问题,比如以下品牌,丝塔芙(Cetaphil),妙思乐(Mustela)思拓敏滋润膏,优色林(Eucerin),霏丝佳(Physiogel)低敏保湿乳霜,雅漾(Avene)保湿膏,艾维诺(aveeno)等,都可以使用。●以上保湿霜,不管别的宝宝使用的效果有多好,但是对自己的孩子不一定有效,所以,需要先试用,方法是把保湿霜涂在宝宝的手背或者小腿处,看是否有发红,孩子是否有觉得不舒服的表现,如果有的话,需要换一种再用。2.保湿霜量怎么定?保湿剂推荐大量使用,用量不足的话达不到给皮肤保湿的效果。欧洲2012特异性皮炎指南中,对于儿童湿疹,推荐可以每周使用150-200g保湿霜,大家按照自己宝宝的情况来使用,确保孩子的皮肤一直处于水润的状态。3.保湿霜每天使用次数呢?建议每天使用次数至少是2次,家长可以用到每日4-5次,发现孩子皮肤一干就涂抹,效果更好。4.怎么涂抹?按照美国湿疹协会的推荐,不要用手直接从瓶子里把保湿霜挖出来,这样会污染剩下的保湿霜。把保湿霜弄到手掌里,双手互相搓几下,把保湿霜弄软,之后在皮肤湿疹处,从上到下的涂抹保湿霜,不要上上下下的来回揉,不要画圈揉,怕刺激皮肤。建议把保湿霜涂得厚些,这样更有保湿锁水效果。如果觉得发粘,不要清理,一会就能吸收了。5.什么时候停?等湿疹完全好了,最好也不要停保湿霜了,可以每天一次的使用,保证皮肤润润的,如果在南方湿度比较大,不涂抹皮肤也润润的时候,那就不要涂抹了。十三、如何使用糖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是中度以上湿疹的一线用药,涂抹在湿疹处,直接治疗皮肤炎症,对急慢性湿疹都有治疗作用,并且有研究表明,不仅能减少瘙痒,还能降低皮肤金葡菌的定植。激素染膏使用得当,不会导致副作用。经皮肤吸收入体内的激素量非常非常低,家长们不要因为担心而不使用激素软膏,一定要按照疗程、足量使用激素软膏。轻度的,仅仅是皮肤有些干燥表现的,无需使用激素,仅保湿就行。中重度的,需要使用激素软膏。1.激素软膏种类的选择:激素软膏依据其搜索血管的效果,由弱到强分为7个等级。对于儿童来说,尽量用低等级的激素软膏,一般从7级开始用,到第4级即可。如果还要使用更高等级的激素软膏,需要儿童皮肤科医生的指导。下面方框中,加黑加粗字体的是常用的。2.不同部位激素的选择:对于面部、会阴、皮肤皱褶处,因为吸收率高,建议使用弱效和最弱效的,对于躯干、四肢,可以使用中效、弱-中效的。经过皮肤科医生的评估,这些部位都可以使用中效、强效、超强效的,但要注意使用时长的问题。3.激素软膏用量:一般建议成人使用指尖单位(fingertip uint,FTU)确定每次使用的激素软膏量,对于儿童来说,也推荐使用。具体为:从标准包装软管 (口径为5mm)挤到食指指尖的外用药的剂量,可以涂抹自己两个手掌范围的皮肤,一个指尖是从食指指尖到第一指节处的长度。4.激素软膏的总量:建议对于婴儿,每月用量小于15g,对于儿童,每月用量小于30g。如果孩子湿疹严重,用量可以增加,需要在皮肤科医生的指导下用药。5.激素软膏的使用频次和疗程:●激素使用频次:根据湿疹的严重程度来,刚开始,湿疹严重时,每日可以使用2次;随诊湿疹好转,可以减为每日1次;等变成轻度湿疹时,可以每周使用2-3次,直到湿疹完全好转后,停用就行了。●疗程:建议对面部连续使用激素软膏最好不超过2周,会阴部连续使用激素软膏最好不要超过1周,躯干四肢一直用到好就行,几个月是没有问题的。建议使用激素软膏一次性的把湿疹治疗好再停,这样治疗好不容易复发。如果已经超过使用疗程,湿疹还不好怎么办?可以间隔使用,不连续使用就行了,这时要去看下皮肤科医生了。6.激素软膏副作用:按照医嘱,规范使用激素软膏不会出现副作用,长期使用高强度的激素软膏,可能会导致毛细血管充盈、皮肤萎缩,但对于孩子来说,我们一般不会使用高强度的,所以基本没见过这些副作用。上图是长期使用高强度的外用激素膏或者口服激素导致的皮肤变薄、萎缩,图片来自www.visualdx.com。上图是长期使用激素后导致的毛细血管扩张,图片来自www.visualdx.com。十四、何时使用抗生素软膏?对于没有皮肤感染的湿疹,使用外用抗生素软膏没有预防作用,所以不要使用。只有有了皮肤感染表现,才推荐使用外用抗生素软膏。皮肤渗液、增厚不是感染的表现,出现化脓、脓包提示感染,如下图。因为皮肤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最常见,所以,推荐使用莫匹罗星软膏(百多邦)治疗,每日2-3次,到没有感染表现的时候停用就行啦,可使用1-2周时间。注释:目前,基于一篇cochrane 2010年的一篇系统综述,美国、欧盟、日本、韩国等的湿疹指南都认同,不论是否有伴有局部皮肤感染问题,局部使用抗生素不能缓解湿疹。所以不推荐使用抗生素软膏治疗湿疹,即使是有皮肤感染。但查了下原文,文中有实验证明对于有皮肤感染的湿疹,使用激素+抗生素与单纯使用激素效果没有什么区别;对于有皮肤感染的湿疹的时候,有实验证明使用聚维酮碘对湿疹有显著效果,但是文章认为这个实验没有提供数据,认为这实验不可信。最后,这篇系统综述的结论是,对于没有临床感染的湿疹,没有发现使用抗金葡菌药物对治疗有帮助。所以,目前我们推荐,对于明确感染的湿疹,使用抗生素软膏,至少对治疗感染是有效的。对于没有临床感染症状的,不推荐使用抗生素软膏预防。对于反复出现金葡菌感染的,可以给孩子使用漂白粉浴,具体见第十五条。十五、漂白粉浴(Bleach bath)是什么意思?漂白粉,就是次氯酸钠,在国内,就是84等消毒液。因为其有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作用,所以对于复发型感染的湿疹儿童,可以试着使用漂白粉浴,但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当然,不是使用纯的84消毒液洗澡,要稀释的。具体做法是:使用盆浴,把孩子的洗澡水配成0.005%(氯含量为50ppm。注释:1%浓度,相当于氯含量为10000ppm,相当于氯含量为10000mg/L)的84浓度,之后再给孩子浸浴,每次10分钟,洗澡后,用清水冲洗一下,给宝宝蘸干,涂抹上激素软膏或者保湿霜,每周2次即可,等湿疹好转后,就能停了,改用一般治疗湿疹的方法就行了。注意:千万不要让孩子接触到84原液,不要直接使用原液沐浴!因为所有的指南里,让大家注意避免接触的物质中,都有漂白剂,所以,除了使用漂白浴外,其他时候不要让湿疹宝宝接触到漂白剂。关于这个做法,在AAD的2014年的湿疹指南中,推荐等级是Ⅱb,意思是虽然推荐使用,但是这个推荐基于的证据不是很完美。欧洲关于湿疹的指南中,引用了同样的文章,认为效果很好,并认为用盐水洗澡也有效果,但没有推荐使用。十六、激素、抗生素、保湿霜三者如何一起使用呢?有些严重湿疹,伴有皮肤感染的时候,需要激素、抗生素、保湿霜一起使用,国内临床上多推荐混在一起使用,但国外指南中,多是有先后顺序的。目前有关抗生素治疗湿疹的用法越来越少,所以各国指南中有激素和保湿霜的使用方法,没有抗生素的使用方法了。美国湿疹学会认为,先涂激素软膏,之后再涂抹保湿霜。因为他们认为激素软膏是药物,要先用药,再用保湿霜。欧洲对于湿疹的治疗,认为,要先用保湿霜,15分钟后再用激素软膏。因为他们认为只有皮肤水化好的时候,使用激素才有效果。并且有些渗液的严重湿疹,孩子们可能受不了直接使用激素软膏,建议先对皮肤进行湿裹,等渗液没了,再涂抹激素软膏。2016年发表在Pediatric Dermatology上文章,对比了先用保湿霜好还是先用激素软膏好,发现没有差别。基于临床和指南,我们推荐,先使用激素软膏,之后15分钟使用抗生素软膏,之后15分钟再涂上厚厚的一层保湿霜。十七、抗组胺药让宝宝舒服如果宝宝总是抓挠自己,晚上翻来覆去的睡不安稳,那么提示宝宝很痒,需要给孩子止痒,处理给孩子洗个温水澡(水温尽量凉些)外,还需要给孩子用些抗组胺药物,直接减少组胺导致的痒。推荐使用第二代抗组胺药,比如西替利嗪滴剂或者氯雷他定糖浆,根据孩子的年龄使用。如果孩子晚夜间睡眠效果极差,可以试着用扑尔敏,是第一代抗过敏药,有镇静作用,能让孩子睡个好觉。但需要注意的是,这个药可能导致孩子更加兴奋,并且含有扑尔敏的非处方感冒药与2岁以下儿童的死亡有关,所以,尽量少用。西替利嗪滴剂的用法:●6-12月龄: 2.5mg 每天1次 ;●12月-2岁: 2.5mg每天1次; 最大量是2.5mg每次,一天2次(间隔12小时)。●2-5岁:开始时 2.5 mg 每次,一天一次,可增加到2.5mg每次,一天2次(间隔12小时),或者5mg每次,每天1次。●大于等于6岁: 10mg每次,一天1次,或者5mg每次,一天2次(间隔12小时)。氯雷他定糖浆用法:●2-5岁:一次5mg,一日1次;●6岁及6岁以上:一次10mg,一日1次。扑尔敏的用法:●2-5岁:一次1mg,每4-6小时一次,最大每天6mg。●6-11岁:一次2mg,每4-6小时一次,最大每天12mg。十八、不愿使用激素的二线选择如果家长非常不愿意使用激素软膏,或者激素软膏已经使用时间太长,需要间隔使用了。这时可以试试钙磷酸酶抑制剂,对于儿童而言,就是0.03%的他克莫司软膏。他克莫司对细胞因子产生抑制作用,降低免疫反应,其效果和中效的外用激素软膏相似。他克莫司不是激素,不会导致皮肤萎缩或其他皮质类固醇激素不良反应,但开始使用时,可能会有短暂性的烧灼感、红斑和瘙痒。磷酸酶抑制剂可能和癌症有关,并且在2岁以下的儿童应用中,导致上感的发病率高,所以,目前只能作为二线治疗,小量、短期用于2岁以上的儿童。使用前需要皮肤科医生评估,可以每日使用2次,使用数周。
近视是怎样“练”成的?裸眼视力从1.5下降到0.8需要半年时间,0.8下降到0.3需要三个月,而0.3下降到0.1只需一个月。关爱孩子视力,要从家长带头做起,不要觉得不是问题,0.8~1.0的视力已经是视力不良的警戒线,请及时矫治?!呼吁家长:千万不要给婴幼儿看手机!
1.风寒感冒主要症状:发热恶寒,无汗,头痛,体痛,流涕,喷嚏,咳嗽,喉痒,口不渴,舌苔薄白,脉浮。治疗原则:疏风、解表、散寒处方:开天门,推坎宫,揉太阳,揉风池,揉迎香,揉耳后高骨,揉一窝蜂,揉外劳宫,推三关,清天河水。2.风热感冒主要症状:发热恶风、有汗或少汗,头痛咽痛,鼻塞流浊涕,口渴,面赤唇红,舌红苔薄白微黄,脉浮数。治疗原则:清热解表处方:开天门,推坎宫,揉太阳,揉迎香,揉耳后高骨,清肺平肝,清天河水,退六腑。
1.本次推拿所用介质:滑石粉(小儿爽身粉即可)2.穴位处方(家庭简易版):清天河水10min、退六腑100次、推天柱100次、揉中脘100次、分推腹阴阳100次、推涌泉100次,早晚各一次。3.说明:由于未能见到患儿本人,只能推荐用基础穴位和一些具有双向调节的穴位。手法力度要适中,不能只按摩表皮,也不能下按过深引起疼痛,注意观察患儿表情。清天河水时用手指沾凉水推,分推腹阴阳是自中脘穴延肋骨下缘分推向两旁。揉中脘和分推腹阴阳之后宝宝能排气效果更好,腹部穴位按摩时手要温暖。宝宝发热超过38.5,可将清天河水改为打马过天河300次。打马过天河位置和天河水一致,只是手法不同,食指和中指沾凉水,由腕部至肘部一起一落弹打,边弹打边对着穴位吹凉气,加上退六腑300次,效果好的时候10min体温就会下降。注意食物的洁净和保存安全以及食器的消毒灭菌。避免复杂的饮食和再次受凉感冒。4.图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