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状疣好发部位一般为颈部,面部,腋下,前胸及后背等。丝状疣初发一般为透明样针尖状,随着时间时间变化丝状疣颜色加深、变大、变多。经常有患者拿丝线勒住丝状疣底部,这样容易造成感染,不建议自行处理。丝状疣处理一般为二氧化碳激光或电离子激光烧灼。术后注意事项:术后七天不沾水,有痂皮自然脱落,避免强紫外线直晒等,发现丝状疣建议尽早处理。
抗组胺药是皮肤科常用药,是医师处方量最大的药物之一,而且品种繁多,临床常用药物多达20多个。抗组胺药治疗哪些疾病有效?如何根据临床疾病特点选择合适的抗组胺药,以达到最佳疗效,同时又使不良反应降到最低;特殊人群如妊娠、哺乳期妇女、儿童、老年人及有肝肾损害的患者应该如何选择抗组胺药等均是皮肤科医生关注的问题。有鉴于此,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学专业委员会环境与职业性皮肤病学组组织国内部分专家对抗组胺药的临床应用达成初步共识。 抗组胺药在皮肤科应用专家共识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环境与职业性皮肤病学组 一、概念和分类 1.概念: 抗组胺药专指通过与组胺受体结合而拮抗组胺病理作用的药物,即组胺受体拮抗剂。其他可以拮抗组胺作用的药物如肾上腺素、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等不在此列。抗组胺药并非与组胺受体简单结合,而是将被组胺激活的受体下调至未激活的状态,故又称为组胺受体反向激动剂。目前已证明有4种组胺受体,其中H1受体激活引起瘙痒,毛细血管扩张和通透性增高,呼吸道、消化道平滑肌收缩及腺体分泌增加,临床表现为典型的Ⅰ型变态反应,出现瘙痒、红斑、风团以及鼻痒、流涕、喷嚏、气喘、眼痒、结膜充血等症状。本文所说的抗组胺药指组胺H1受体拮抗剂。 虽名为抗组胺药,H1受体拮抗剂并非仅拮抗组胺,还有某些抗炎作用。如氯雷他定可以减少肥大细胞释放组胺、白三烯等炎症分子,通过NF-κB通路抑制细胞黏附分子、IL-5等炎症相关分子的表达[1];西替利嗪、左西替利嗪可以抑制嗜酸粒细胞的游走、活化;咪唑斯汀兼有抗白三烯作用,卢帕他定兼有抗血小板活化因子作用,奥洛他定可以拮抗神经源性瘙痒、降低抗原提呈细胞的功能等。抗组胺药抗炎作用的临床意义尚需进一步研究。 2.分类: 分为第一代及第二代两类。两代药物在用法、用量、不良反应、使用注意事项等多方面有所不同。一代多为亲脂性,易透过血脑屏障,产生中枢抑制,称为镇静性抗组胺药。代表药物有氯苯那敏、苯海拉明、赛庚啶、羟嗪、去氯羟嗪、曲普利啶、美喹他嗪、新安替根、异丙嗪等。此类药物半衰期短,需要每日服用2~3次。不良反应和使用注意事项见安全性部分。 第三代或新型抗组胺药目前尚未得到公认。二代抗组胺药不容易通过血脑屏障,中枢抑制发生率低,又称为非镇静性或低镇静性抗组胺药。代表药物有氯雷他定、西替利嗪、左西替利嗪、地氯雷他定、枸地氯雷他定、非索非那定、阿伐斯汀、咪唑斯汀、依巴斯丁、奥洛他定、卢帕他定、苯磺贝他斯汀、比拉斯汀等。 二、适应证 适应证:适合治疗组胺参与的炎症和瘙痒。最佳适应证是Ⅰ型变态反应引发的荨麻疹、血管性水肿、特应性皮炎、速发型接触性反应、严重全身过敏反应(anaphylaxis,既往称为过敏性休克)及药物变态反应等。Ⅱ、Ⅲ型变态反应由于有C3a、C5a等过敏毒素参与,可以导致肥大细胞脱颗粒,释放组胺,因此也有一定疗效。对Ⅳ型变态反应的疗效尚有争议。对于假性变态反应(如由组胺释放剂引起的荨麻疹)、可诱导性荨麻疹、肥大细胞增多症以及虫咬反应也有明显疗效。常用于多种皮肤病的止痒,但对于组胺不是主要介质的瘙痒疗效不佳。对遗传性血管性水肿无效。严重全身过敏反应及重症药疹单纯使用抗组胺药效果不佳。 三、使用方法 1.用药原则: 抗组胺药通过结合组胺H1受体来拮抗组胺引发的反应,对于已经发生的临床症状不起作用,因此要在症状出现前给药并规律用药。临床上常见一些慢性荨麻疹患者在症状消失后即停药,症状再次出现后再用药,这种“按需”用药的方式效果差,也不利于疾病的早日康复,应连续、规律用药,完全控制症状直至痊愈。由于口服抗组胺药需要经肠道吸收,达到一定血药浓度后才能见效,因此,也应该在症状出现前提前用药。研究发现,病程越长,患者体内组胺受体表达水平越高,因此要尽快、彻底控制症状。由于多数皮肤病需要长期用药,应首选中枢抑制作用小的二代抗组胺药。此外,在症状完全控制的前提下,小剂量用药,采用间歇给药维持,如逐日减药或延长给药间隔时间,直至停用。 2.常见病的治疗: (1)荨麻疹:自发性荨麻疹可以单纯使用抗组胺药治疗。单一常规剂量二代抗组胺药是慢性荨麻疹的一线用药,适合成人及儿童[2-3]。一代抗组胺药由于有中枢抑制作用,影响学习和认知功能,不推荐长期使用。但急性荨麻疹及慢性荨麻疹急性发作,影响患者工作及生活时可以短期使用,比如症状重者可以早晨使用1种二代,晚上联合1种一代,使用1~2周或更长。虽然有临床研究认为,某些药物优于其他药物,但目前总体而言,二代抗组胺药疗效差别不大。综合73项随机对照研究(9 759例)的结果显示,氯雷他定10 mg/d、西替利嗪10 mg/d、地氯雷他定5 mg/d及咪唑斯汀10 mg/d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相当[4]。对于一种二代抗组胺药常规治疗1~2周效果不佳的难治性病例,换用其他结构二代药物可能有效[5]。此种情况,欧洲指南推荐首选增加原药剂量(最高可以加至4倍),不推荐联合使用两种以上药物[2]。但也有不同意见者。考虑我国国情,换其他结构药物或直接联合使用2~4种抗组胺药可能更合适。是否联合相同结构的药物(相当于加量)疗效更好值得研究。酮替芬有稳定肥大细胞膜的作用及强镇静作用,可以在瘙痒剧烈者联合使用。合并焦虑的患者,可以睡前加用多塞平25 mg。对于上述治疗依然无效的患者,应该依据指南采用三线治疗[2]。 多数急性荨麻疹患者需要合用其他药物(如抗感染药物),抗组胺药常规剂量使用至少1~2周,直至完全缓解。慢性荨麻疹的疗程为3~6个月,有时需要多个疗程才能痊愈。临床症状完全消失后即可以考虑减量,由每日1次改为隔日1次,逐渐增加间隔时间,直至停药。可诱导性荨麻疹治疗原则同自发性荨麻疹。经验认为,寒冷性荨麻疹首选赛庚啶、皮肤划痕症首选羟嗪类如西替利嗪。阿伐斯汀说明书指出其适合治疗可诱导性荨麻疹,且由于每日3次给药,逐渐减量为每日2次、1次时,患者易于接受。 (2)皮炎湿疹类皮肤病:某些湿疹如特应性皮炎可能有Ⅰ型变态反应参与,因此适合抗组胺药治疗,但单纯应用效果不好,多需要联合其他药物。治疗原则及方法同荨麻疹。抗组胺药可以有效控制特应性皮炎的瘙痒[6]。二代药物如氯雷他定的疗效优于一代药如氯苯那敏[7]。对于瘙痒明显或伴有睡眠障碍、荨麻疹、过敏性鼻炎等的患者,首选二代抗组胺药,症状重者同时在睡前短期(1~2周)加用有镇静作用的抗组胺药[8-9]。抗组胺药治疗皮炎湿疹尚缺乏循证医学证据,国外有些指南不推荐常规使用抗组胺药治疗特应性皮炎,但也有相反意见。抗组胺药对皮炎湿疹的疗效需要进一步研究。 (3)其他皮肤病:抗组胺药物对缓解扁平苔藓、丘疹性荨麻疹、药物性皮炎、玫瑰糠疹、日光相关性皮肤病、皮肌炎、银屑病等的瘙痒有效[10]。对5 806例瘙痒性皮肤病患者的研究发现,大部分患者在服用10 mg氯雷他定1 h后瘙痒症状得到显著缓解[11]。咪唑斯汀对光线相关性皮炎有更好疗效。严重瘙痒的患者,除了选用二代抗组胺药外,也可以联合一代,甚至联合多塞平、酮替芬。对于非组胺介导的瘙痒,如肝病、肾功能衰竭等引起的瘙痒,尚缺乏抗组胺药有效性研究。 四、安全性及注意事项 一代抗组胺药的主要不良反应是嗜睡,需保持高度警觉的人群如司机慎用。老年人易摔倒,也应慎用。乙醇、镇痛药、催眠药等会加重其中枢抑制作用。其会干扰快动眼睡眠,影响患者的学习和认知行为能力,因此不宜长期使用。此类抗组胺药组胺受体特异性不强,有抗胆碱作用,会升高眼压,导致视物模糊,因此青光眼患者慎用(尤其是苯海拉明、赛庚啶及异丙嗪)。抗胆碱作用还会导致口干、便秘、勃起功能障碍及排尿困难。虽然后者发生率低,但老年人及前列腺肥大者容易发生。此外,具有乙二胺结构的抗组胺药,如赛庚啶,容易引起接触性过敏,应尽量避免外用。长期服用某些药物可以导致食欲增加而增加体重。一代抗组胺药还会引起过度兴奋(主要见于儿童)、内脏损害甚至心脏毒性。是否一代抗组胺药加量也会提高其疗效尚缺乏研究,但超量使用有可能增加眼压升高、尿潴留甚至内脏损害的风险,因此,不建议一代抗组胺药超量服用。 二代抗组胺药组胺受体特异性强,较少有一代药物的不良反应。但特非那丁及阿司咪唑有心脏毒性,可以引起心动过缓,Q-T间期延长,诱发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现临床已不用。二代抗组胺药并非绝对无嗜睡,某些药物如西替利嗪在个别患者仍会有不同程度的嗜睡。也有引发排尿困难、升高眼压和口干、肝酶升高伴发胆红素升高的报道。 组胺和H1受体对于正常的觉醒功能和认知功能特别重要,对于需要工作、学习的人群,应尽量选择具有无镇静作用的药物。二代抗组胺药长期使用安全,如817例1~2岁婴幼儿服用西替利嗪(0.25 mg/kg,每天2次)18个月,安全性良好,不良事件与安慰剂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儿童的认知学习、行为能力及生长发育均无影响[12]。二代抗组胺药的镇静作用略有差别,西替利嗪较氯雷他定和非索非那定稍高[13]。氯雷他定不影响驾驶功能,对脑电波无显著影响。加量使用二代抗组胺药可以提高疗效。目前已证实,用到4倍剂量治疗慢性荨麻疹安全有效的药物有西替利嗪、地氯雷他定、左西替利嗪、非索非那定、比拉斯汀及卢帕他定[2]。研究表明,加量使用某些二代抗组胺药是安全的,如50例健康成人服用氯雷他定40 mg/d,90 d,心电图QT间期无明显改变,未观察到头晕、晕厥和室性心律失常等不良事件[14]。尽管如此,临床工作中还是要注意每种药品的说明书,合理用药。 五、特殊人群用药 1.妊娠期及哺乳期妇女: 首选二代抗组胺药。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将氯雷他定、西替利嗪、左西替利嗪、阿伐斯汀、苯海拉明及氯苯那敏归于B类,目前没有属于A类的抗组胺药。在权衡风险后应首选氯雷他定及西替利嗪[2]。非索非那定、氮卓斯汀、奥洛他定和地氯雷他定则为C类,不要在孕期使用。氯雷他定、西替利嗪、氯苯那敏在哺乳期妇女可以酌情用药[2]。 2.老年人: 一代抗组胺药由于有明显中枢抑制作用,老年人容易发生摔倒,加之其抗胆碱作用会加重老年人容易出现的青光眼、排尿困难、便秘、心律失常等不良反应,因此应该首选二代抗组胺药。除非有严重的肝肾功能受损,一般不必调整药物剂量。使用一代药物时要注意中枢抑制、抗胆碱作用等不良反应。 3.儿童: 首选二代抗组胺药中儿童合适的剂型,如口服液、滴剂、干混悬剂等。需注意年龄限制。多数二代抗组胺药药品说明书提示只能用于≥2岁儿童。西替利嗪滴剂及地氯雷他定干混悬剂可以用于1~2岁幼儿。有研究显示,1~2岁幼儿应用氯雷他定糖浆,>6个月幼儿使用西替利嗪及氯雷他定是安全的[15-16]。
1、白癜风会遗传吗?白癜风的病因与发病机理至今尚未完全明了。有研究认为白癜风有一定的遗传背景,但遗传仅是白癜风发病的众多因素之一,此外,环境因素(生活方式、工作、学习环境、饮食习惯、精神状态及空气、水源等)也有重要作用,因此只有在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都具备的条件下才可能发病。有报道统计白癜风患者伴发家庭成员发病的概率很小。2、白癜风能治愈吗?在国内外现有的治疗水平下,白癜风患者中约有50%-70%经治疗后皮疹可以消退,一些病人会有不同程度和频率的复发,只有极少数患者(约占1%)病情不容易控制。因此可以说大部分白癜风是可以治愈的,但是由于其为慢性病,疗程比较长,需要患者和医生一起努力,耐心坚持治疗。不要轻信“包治除根”的说法,各种广告中很多“根治”永不复发的特效药目前都还没有经受事实的考验。建议到正规医院在医生的指导下正规治疗。3、白癜风病人需要忌维生素C吗?维生素C参与黑素细胞内黑素合成的氧化还原过程,内服可以有美白的效果,但是白癜风患者的病因并不是因为黑素合成障碍,而是黑素细胞破坏。现在研究倾向于认为氧化应激是导致黑素细胞破坏的重要原因,因此“白癜风忌维生素C”的观点是错误的。4、白癜风患者要避免日光暴晒和皮肤外伤。由于日晒可以引起皮肤颜色变深,很多人认为白癜风患者应该多晒太阳,甚至一些医生也建议患者涂药以后尽量日晒。然而,近年来的研究显示:日光中的UV,不仅有可以使色素合成增加的成分,也有很多对白癜风患者可能有害的成分,复合的UV可以引起复杂的光生物学作用,引起患者皮肤免疫改变和病情发展。临床病例中有不少患者在太阳暴晒后病情快速进展,也有冬季在北方治疗稳定的患者去了三亚,日光浴仅仅一天,白斑就迅速扩散的现象。还有一些患者外涂了补骨脂或者复方卡力孜然酊以后晒太阳,导致皮肤红斑、水疱。因此白癜风患者应该避免日光暴晒。处于进展期的白癜风患者,正常皮肤在发生炎症或者损伤的时候会变白,使白斑发展,这也叫同形反应。因此,白癜风患者应该避免任何形式的皮肤损伤,如日晒伤、锐器伤、注射伤、抓伤、烫伤、冻伤等。 5、白癜风的治疗 概括起来包括全身用药、外用药和物理治疗等。(1)全身用药:常用的有:1.免疫调节剂:如转移因子、胎盘多肽、卡介苗素及多种疫苗、香菇多糖、胸腺肽、左旋咪唑、聚肌胞等;2.皮质类固醇激素:主要用于重症白癜风和进展期白癜风。(2)外用药物:在白癜风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常用的外用制剂有:①钙调磷酸酶抑制剂(他克莫司、吡美莫司)等。②皮质类固醇激素。③其他,如钙泊三醇(商品名达力士)、氮芥、补骨脂素以及多种中药外用制剂等。(3)物理或其他疗法:①光疗:有窄谱紫外线疗法、准分子激光疗法。②光化学疗法:又称补骨脂素长波紫外线疗法(PUVA),通过内服或外涂补骨脂素,达到治疗白癜风的目的。由于光化学疗法副作用较大,现在多采用疗效好,副作用小的准分子激光或NB-UVB治疗。(4)中医中药:中医辩证认为本病的发生机制是由于肝气郁结,气机不畅,复受风邪搏于皮肤,致气血不和,血不能营养肌肤而发病。可以运用疏肝理气、活血祛风的方药进行治疗。(5)移植治疗:主要包括自体移植和异体移植两大类。也可以分为皮片移植和细胞移植。
1、银屑病会传染吗?银屑病会遗传吗?银屑病不传染。银屑病也不属于一种遗传病,本身不遗传,但又跟遗传有关,也就是说家族中有银屑病的人患该病的风险要高于普通人群。该病病因复杂,由遗传、内分泌、代谢、免疫、精神、环境等多种因素相互作用和影响所致。2、银屑病能根治吗?银屑病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皮肤病,不能根治,但可以阶段性治愈,也就是说可以治愈,但不能保证不复发。患者需正确认识该病的特性,进行规范治疗和有效预防复发才是硬道理。不可听信所谓的“基因”、“换血”、 “祖传秘方”、“特效纯中药”等偏方来达到 “根治”、“不复发”的效果,那是不可能的。3、银屑病该如何忌口?关于银屑病的忌口问题,一般都会说“禁忌辛辣鱼虾海鲜牛羊肉”,有的甚至还包括各种“发物”。我的观点是没有绝对的禁忌,至于忌什么要因人而异。实际病例中我们也会发现有些银屑病患者,虽严格禁忌各种饮食,但病情并没有得到缓解,而有的银屑病患者,什么也没忌,而病情却很稳定。毕竟饮食只是银屑病复发的可能原因之一。更何况每个人的体制也不一样,如张三吃了鱼,病情可能会加重,而李四吃了鱼病情可能一点变化都没有。因此对于银屑病患者的忌口,应该结合自己的情况,平时多留意总结,而不是一味的盲目忌口,否则也会导致营养不均衡而影响到疾病的恢复,尤其是对孩子,还会影响到生长发育。4、如何正确对待银屑病?目前对银屑病的各种治疗都是为了改善皮疹症状,减少复发。因此患者应正确认识该病的特点,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如规律作息,健康饮食,不要熬夜,不要太劳累,保持良好的积极的生活态度,做好日常护理保健,从而尽量减少复发。这个病其实也是个常见病,在一般人群的发病率是2-3%,而且本病对身体的健康状况也没有任何影响,不可以为了追求“去根”或者“不复发”而过度治疗,否则就会造成身体包括内脏各方面的病变而得不偿失。如果不慎进入银屑病发作期,应及时到正规医院进行合理的规范治疗。另外,该病是慢性病,一般疗程都比较长,所以需有耐心,不可盲目寻求一蹴而就的省时省力的所谓“药到病除”的捷径。本文系刘俐伶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银屑病俗称牛皮癣,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由于银屑病的确切病因尚未明了,目前尚无特效疗法能够控制其复发。银屑病是医学界公认的疑难杂症之一,有人戏说是“治不好,死不了”的皮肤病,对于少数患者来说,银屑病是需要终身治疗的顽固性皮肤病,但绝大多数银屑病患者是可以通过药物治疗和自身调养达到临床治愈的。大量的临床观察发现,有不少患者数年发一次,或十几年发一次,也有的患者甚至终身只得一次,70%左右的患者经过治疗后,预后都比较满意,只有30%左右的患者病情反复发作。这些容易复发的患者普遍存在情绪波动大、生活无规律、饮食不节制、滥用药物等促发银屑病加重的问题。这说明银屑病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么顽固难治,大多数患者的临床疗效是比较满意的。因此,在平时的生活中重视调养,以减少银屑病的复发就显得相当重要了。俗语说疾病要靠“三分治,七分养”。这“七分养”关键要靠患者平时注意生活的细节。为减轻病情,延缓复发时间,银屑病患者须注意以下几方面: (1)摆正心态,树立战胜疾病的乐观主义精神 银屑病被公认为是心身性皮肤疾病。大量的心理学研究表明,30%~46%的患者银屑病的发生、发展过程往往和精神、神经因素有关,短期高度精神压力、思想负担可诱发或加重银屑病,长期的烦恼郁闷可引起银屑病迁延不愈。所以银屑病患者一定要放下包袱,解除思想顾虑,摆正心态,树立正确的疾病观和战胜疾病的乐观主义精神,培养治疗疾病和战胜疾病的信心、耐心和恒心,学会与周围的亲友、同事相处,避免情绪过度激动、紧张和焦虑。银屑病没有传染性,有学者通过对近千名一方患银屑病的夫妇长期追踪调查,没有发现一例对方感染银屑病的证据。患者的亲友、同事在生活、学习、工作中应多一些理解和关怀,避免歧视。皮肤科医生对心理压力过大的患者应进行必要的心理干预,开展银屑病对机体健康危害小的健康知识宣教,为患者治疗疾病营造一个良好的就医氛围,提供患者与患者之间相互交流的机会,这样有助于银屑病的早日康复。 (2)防止上呼吸道感染 文献报道,6%的患者有上呼吸道感染史,尤其是点滴状银屑病、红皮病型与关节病型银屑病常伴有上呼吸道感染或扁桃体炎等疾病,其抗“O”值增高。而小儿银屑病伴上呼吸道感染或急性扁桃体炎的比例达10%~20%,一般认为是对细菌毒素和病毒发生的变态反应而导致银屑病的发生。故银屑病患者平时应注意生活起居,防止感冒,一旦感冒应积极治疗。 (3)合理饮食,杜绝不良嗜好 祖国医学认为,银屑病患者为“血热”、“血燥”之体,凡辛辣油炸之品皆少食为益,如狗肉、牛肉、羊肉、韭菜,各种调味品如花椒、胡椒、辣椒、八角、茴香、生姜、葱、蒜。不少患者饮酒和过多食用上述辛辣食品后可激发或加剧病情,这些刺激性食品可扩张血管,使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强,有利于炎症细胞和炎症介质的不良释放,从而使皮疹加重。吸烟可刺激中性粒细胞活化后过氧化物的释放,改变吞噬细胞的氧化代谢,增加炎症反应的氧化代谢物和酶的释放,从而导致皮损的发生或加重。因此银屑病患者一定要戒烟酒,避免浓茶、咖啡等刺激性饮料。大量脱屑的银屑病患者因机体丧失了大量的角蛋白,如不及时补充就会造成低蛋白血症,因此每日高蛋白质饮食是必要的,可每日吃1~3个蒸鸡蛋或煮鸡蛋,多吃一些富含植物蛋白的豆类食品。许多患者患有高脂血症,故高糖高脂饮食应当避免。银屑病患者机体缺乏多种维生素,应多吃富含维生素A和维生素C的蔬菜和瓜果,如红白萝卜、西红柿、冬瓜、丝瓜、苦瓜、黄瓜、南瓜、苹果、柚子、梨、香蕉等。 (4)不宜使用免疫抑制剂 银屑病病理表现主要是表皮细胞增殖过快,某些免疫抑制剂(大多数为抗肿瘤药物)如乙双吗啉、乙亚胺、甲氨喋呤、羟基脲由于能有效抑制DNA的合成,阻止细胞核有丝分裂,从而达到治疗效果。然而,虽然近期疗效好,但停药后复发率极高,且可诱发对机体危害较大的红皮病型和脓疱病型银屑病。而且长期服用该类药物可严重损害肝肾功能,导致骨髓抑制,尤其是乙双吗啉常诱发白血病导致患者死亡。2002年10月国家药监局已下文禁止在临床中使用乙双吗啉。有报道氨喋呤(白血宁)短期小剂量口服后发生不可逆的骨髓抑制而致患者死亡。所以使用免疫抑制剂所带来的毒副作用给患者造成的影响,远远大于银屑病本身的危害,这种得不偿失、饮鸩止渴的治疗方法,我们尽量不用。寻常型银屑病本身对身体并无大碍,因此我们在给银屑病患者用药的同时,应充分权衡用药给患者带来的“利”与“弊”。当然某些重症银屑病如果应用常规疗法无效时,在正规医院皮肤科医师的指导下,使用某些毒性作用相对较小的免疫抑制剂如甲氨喋呤、环孢素也未尝不可,但必须严格掌握适应症,并把药物给患者造成的危害减少到最低限度。 (5)不宜应用糖皮质激素 糖皮质激素有良好的抗炎、抑制免疫的作用,因而应用(口服、注射)糖皮质激素治疗寻常型银屑病,表面上有“良好”的近期疗效,但停药后皮疹迅速复发、扩散,甚至诱发红皮病型、脓疱型银屑病,给患者带来生命危险。目前仅在红皮病型、关节型或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且伴全身症状者,才考虑全身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局部小面积短时间外用激素软膏是允许的,且应用最广,疗效可靠。但尽管如此,仍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谨慎使用,患者不得自行购药治疗。 (6)不宜外用重金属制剂和剧毒中药 民间有人错误地认为银屑病是血液有毒,应采取“以毒攻毒”的治法才能奏效。于是一大堆重金属制剂和剧毒中药“粉墨登场”,水银、轻粉、黄丹、雄黄、斑蝥、蟾蜍、乌头等剧毒药品被配制成各种酊剂、膏剂,用来外治银屑病。更有甚者关上房门,把这些剧毒药品放在炭炉里烟熏皮肤,以求根治。上述药物大面积长期使用会对患者的肝肾功能及血液系统造成损害,其后果就是这些患者要么诱发了重症型银屑病,要么得了药物性肝炎,要么引起砷角化病甚至鳞状细胞癌,要么皮疹扩散、加重。 (7)避免使用刺激性药物 寻常型银屑病在进展期间使用刺激性药物会加重病情,引起刺激性皮炎,甚至诱发重症型银屑病。所以下列药物在银屑病进展期间均应慎用:1/万芥子气软膏、0.1%他扎罗汀凝胶、10%水杨酸软膏、10%硫磺软膏、15%喜树碱软膏、10%白降汞软膏、0.5%蒽林软膏。 (8)避免各种物理和化学性损伤 某些寻常型银屑病在进展期间如出现各种物理和化学性损伤后,在损伤部位发生银屑病皮疹,医学上把这种反应称为“同形反应”。因此患者在疾病进展期间要尽可能避免剧烈搔抓、烧伤、针刺、挫伤、文身、染发、蚊虫叮咬。而剧烈搔抓是引起银屑病同形反应最常见的因素,患者应尽可能管住自己的手,可同时给予抗组胺药物止痒治疗。 (9)避免使用诱发或加重银屑病的药物 临床研究发现,β-受体阻滞药(如心得安、心得宁)、抗疟药物(如氯喹、伯氨氯喹)、含金属锂药物(如碳酸锂、醋酸锂)、非甾体抗炎药(如消炎痛、保泰松、布洛芬)、心血管用药(如地高辛、胺碘酮)等可诱发或加重银屑病,使银屑病变得顽固难治。所以合并其他疾病的银屑病患者临床用药时,当避免使用上述药物。 (10)避免使用发散、壮阳中药 中医认为银屑病的病因病机多为素体肌肤燥热,久则血热、血燥、阴耗而发病。治疗多以清热解毒、凉血活血、滋阴润燥为主,凡辛温发散之品(如麻黄、桂枝、细辛、羌活、香薷)、温里壮阳之品(如附子、肉桂、鹿茸、干姜、吴茱萸、淫羊藿、锁阳)均应忌用或慎用。虫类药物如蜈蚣、全蝎,近年来广泛用于治疗银屑病,且长期、超常规剂量使用,会出现头痛、头晕、恶心、烦躁不安、肝肾功能、小便常规出现异常等不良反应。上述两药,临床医生应严格遵循中医的辨证论治原则谨慎使用。 (11)谨防走入广告误区 目前各种治疗牛皮癣的广告满天飞。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江湖游医、承包医(大多数在规模较小的医院内,穿着合法的外衣,有很大的欺骗性)无所不用其极,有很多广告为吸引患者,往往夸大治疗效果,宣称所谓的“根治”、“永不复发”、“解决了世界医学难题”,采用多种“名贵中草药精制而成”。广大患者在就医过程中,切莫乱投医,多留个心眼,千万不要跟着广告走。
湿疹及荨麻疹等皮肤过敏病,约占皮肤病总量的半数以上,患者瘙痒难忍,停药就复发,患者往往多地求医而疗效不显,痛苦莫可名状。 那怎么让皮肤过敏病“除根”呢?治疗皮肤过敏病的“死穴”在哪里呢? 那就是找过敏原,找病因,然后针对过敏原和病因治疗,病因一除,你的过敏病症状就不会复发了。 欢迎广大过敏病患者来中国人民解放军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皮肤科就诊,这里是――皮肤过敏病患者的绿洲。请相信我们,我们会把你带到健康的彼岸。
一 什么是皮肤过敏?从医学上讲,皮肤过敏就是机体对外界某些刺激的一种免疫反应,或过度反应,常常自觉皮肤瘙痒,产生各种皮疹,严重者可合并呼吸道或消化道症状,甚至危及生命!所以了解皮肤过敏的常识非常重要,对患有皮肤过敏病的朋友更是如此! 二 皮肤过敏病的一般特点发病率高,约占所有皮肤病的半数以上;病因或过敏原不容易确定;治疗难度大,容易复发;缠绵难愈、病程长;婴幼儿及老年人发病率偏高。那么,患了皮肤过敏病就没有办法了吗?当然不是。只要你在皮肤科医生指导下,采取正确的治疗方法,均能达到满意的疗效。三 患者治疗皮肤过敏时容易陷入的误区⑴随意用药。患了过敏性皮肤病后,凭感觉或平时的印象,或道听途说,随意选择治疗药物。⑵随意就诊。任何一门医学学科,都有本身严谨的科学体系,皮肤病学也是这样。所以就医时就找皮肤科专业医生。⑶对所患皮肤过敏病缺少基本了解的情况下,频繁更换医生或药物。本类病易复发,用药见效慢,这方面要向医生咨询清楚。⑷某些情况下对疗效期望过高。虽然医学发展日新月异,但目前远远不能解决所有问题,绝大多数的疾病只能在一定范围和限度内解决。⑸想治病“除根”。有时候虽然皮疹及症状都消失了,但一遇过敏原,或过敏原不根除,则容易复发。四 常见皮肤过敏病简介湿疹荨麻疹丘疹性荨麻疹皮肤瘙痒症痒疹神经性皮炎药疹1 湿疹 湿疹最常见,它是一种常见的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一种变态反应性皮肤病。其皮损表现具有对称性、渗出性、瘙痒性、多形性和复发性等特点。常见的皮损如红斑、斑块、丘疹伴鳞屑、抓痕、苔藓样变等,呈多形性。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任何部位、任何季节。慢性病程,易反复发作。湿疹的病因十分复杂,如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季节因素、精神因素、物理因素、各种慢性疾病诱发等。 2 荨麻疹荨麻疹俗称“风疹团”、“风疙瘩”、“饭疙瘩”等。是一种常见的过敏性皮肤病。皮损表现为大小不一的风团,苍白色或鲜红色,其皮疹迅速发生与消退,伴瘙痒。严重者可伴有发烧、腹痛、腹泻、胸闷甚至呼吸困难等。可分为急性荨麻疹、慢性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等。血管性水肿(angioedema)又称巨大荨麻疹,是一种发生于皮下疏松组织或粘膜的局限性水肿,可分为获得性和遗传性两种类型。血管性水肿与荨麻疹一样,是对食物、药物或昆虫叮咬所引起的急性过敏反应。荨麻疹的病因与湿疹类同。 3 丘疹性荨麻疹丘疹性荨麻疹是婴幼儿及学龄前儿童常见的过敏性皮肤病,也可见于成人。临床表现为风团样丘疹,大小不一,常呈纺锤形或梭形,好发于暴露部位,散在性,自觉瘙痒。病程约十余天。易复发。本病常发于夏秋季节,环境因素及蚊虫叮咬等是主要发病因素。4 神经性皮炎神经性皮炎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瘙痒性皮肤病,学名称为慢性单纯性苔藓。皮损好发于受摩擦部位,如颈项、四肢伸侧、骶尾部等,亦可发生于外阴及头皮部。皮损表现为慢性肥厚性红斑或斑块,伴鳞屑,呈苔藓样变,本病多见于中青年,儿童极少发病。发病原因常见的如局部物理刺激、情绪持续紧张等。 5 药疹因用药引起的皮肤或粘膜的炎症性损害,伴瘙痒,常伴其他系统症状。大多数药物都具有引起药疹的可能性,但以磺胺类、抗生素、解热镇痛类、镇静类等引起者常见,也有中草药诱发者。怎样判断是不是药疹呢?包括:有用药史;有一定潜伏期,一般为4至21天;皮疹多形性,如荨麻疹样、猩红热样,湿疹样、水疱或大疱、紫癜、剥脱性皮炎样、红皮病样等。常伴瘙痒,严重者合并呼吸道或消化道症状。重症药疹如大疱型表皮松解型等可危及生命。防治方面,首先要停用可疑药物。五 过敏性皮肤病的常用治疗方法1 内服药,包括抗组胺药、维生素类、皮质类固醇激素、中药等。2 外用药 常用的有洗剂、油剂、乳剂等。六 过敏性皮肤病的“根”-过敏原过敏原,即引起皮肤过敏的物质,也叫变应原。药物治疗是对症治疗,而不波及病因,所以如不查原因不查过敏原,不进行相应病因治疗或脱敏治疗,则停药后容易复发。所以,查原因或过敏原,对“除根”,根治皮肤过敏,有决定性作用。临床上,单纯依据症状不易确定过敏原,因此产生了多种过敏原的检测方法,及多种脱敏治疗方法。1 常见过敏原检测方法简介⑴点刺试验 为一种特殊的皮内试验,是目前国际上推崇的过敏原体内检测方法。安全性及灵敏度高、准确度高,由于皮损小,患者无痛楚,就如被蚊叮一样等特点,已逐渐取代了传统的皮内试验。⑵酶免疫法 快速、准确、无痛检测过敏原。该方法可对患者血清或血浆中的过敏源(总IgE、总IgG、特异性IgE等)进行定性和定量检测。⑶摩拉生物物理过敏原检测及脱敏治疗其理论基础是根据法国科学DeBroglie提出的量子物质波理论,所有物质都拥有特定的物质波,这种物质波也被称为共振波,当人体对某种物质不耐受而产生过敏症状时,将此种变应原物质的共振波逆转、放大后输入人体内,则过敏症状可被抑制或消除。检测范围极广,几乎涵盖所有方面的过敏原信息,能进行一千余种过敏原的检测及脱敏治疗,甚至能进行药物和化妆品的检测!此项技术在我科开展以来,其准确的检测和优良的脱敏疗效得到了广大过敏患者的信任,以至每天做检查及脱敏治疗者人满为患!七 治疗皮肤过敏的“死穴”在哪里?皮肤过敏病,发病率高,复发率高,往往停药就复发,众多患者四处求医,有的病情迁延数年或数十年,痛苦莫可名状。为什么?就是因为找不到过敏原或病因,不能进行脱敏治疗及病因治疗。常用的抗组胺药,均是对症治疗的药物,并不针对病因或过敏原,所以停药就易复发。所以说,查过敏的病因及过敏原,然后再采取进一步的治疗,是根治皮肤过敏病的前提。八 皮肤过敏患者的饮食宜忌多吃含有丰富维生素的新鲜蔬果,多吃碱性食物如:葡萄、绿茶、海带、蕃茄、芝麻、黄瓜、胡萝卜、香蕉、苹果、橘子、萝卜绿豆、意仁等。多休息,勿疲累,适度的运动。忌食辛辣温热食物:辛辣温热食物能刺激机体,这类食物如酒、浓茶、咖啡、辣椒、大蒜、韭菜,狗肉、雀肉、虾等均不宜食用。此外,属甘温的食品,如羊肉、鸡肉、南瓜、芋艿、龙眼、栗子、鲤鱼、鲢鱼等也应少吃。九 皮肤过敏病患者的绿洲-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皮肤科我们充满信心的说,患皮肤过敏病的朋友,当你进入中国人民解放军白求恩和平医院皮肤性病科时,你就踏入了治好皮肤过敏病的绿洲。我们有这个自信,自信的基础是-中西医结合及脱敏治疗!多年来的临床实践证明,中西医结合,加上正确的过敏原检测及脱敏治疗、病因治疗,是治疗复发性难治性过敏性皮肤病的康庄大道,是在你万般无奈茫然无助中出现在你面前的绿洲!事实为证,大量的患者为证!多年前我们曾治疗过一位甚至想自杀的中年妇女,她是赵县的一名水果商,患全身性慢性湿疹两年,曾利用做生意的机会遍求国内名医名院,而疗效不尽如人意,经我们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一月余后,顽症痊愈!请相信我们,我们是白求恩的传人!请相信我们,为广大皮肤性病患者服务,是我们皮肤性病科医生的天职!
什么是性病? 性病(Sexually transmitted diseases,STD)是一组由性行为或类性行为传播的疾病。包括梅毒,淋病,非淋菌性尿道炎,尖锐湿疣,生殖器疱疹,艾滋病,性病性淋巴肉芽肿,软下疳,疥疮,滴虫病,阴虱病等。一、梅毒 梅毒的病原体是苍白螺旋体,主要通过性接触感染,2-3周后在生殖器部位出现硬下疳,皮损多为单发、质硬、表面糜烂、基底平滑、直径1厘米左右的溃疡,经3~6周可自然消退。取溃疡分泌物做检查可看到螺旋体,梅毒血清试验可为阴性。 硬下疳出现后,再经6~8周进入II期梅毒。因螺旋体在体内大量繁殖,此时患者可出现低热、全身酸痛、浅表淋巴结肿大等症状与体征。皮损常表现为形态一致的皮疹,主要疹型有斑疹样、丘疹样、脓疱性梅毒疹及扁平湿疣、掌跖梅毒疹等。头部可出现虫蚀斑,肛门会阴部位可出现扁平湿疣。分布广泛,自觉症状轻微。片可见螺旋体,梅毒血清试验强阳性(图B,II期梅毒疹,扁平湿疣;图C,II期梅毒疹,手足铜红色斑疹)。 如不经治疗,感染超过2年即为III期梅毒。临床除II期梅毒的表现外,常有内脏受累,如心血管系统梅毒,神经梅毒等,典型皮疹如树胶肿。梅毒血清学试验阳性(图D,III期梅毒疹,树胶肿)。 梅毒的治疗:原则是治疗及早,用药足量、规范。一般首选青霉素。对青霉素过敏者可采用四环素,红霉素,多西环素等。二、淋病 淋病的病原体为淋病双球菌,主要为直接性接触传染,偶可通过衣物间接感染。平均潜伏期为3~5天。男性淋病表现为尿道口红肿,刺痒,溢脓,尿痛,排尿困难。女性表现为白带增多,下腹坠痛,以及尿道炎、盆腔炎等。分泌物接触眼睛可发生淋菌性结膜炎。取患者的脓性分泌物直接涂片或做细菌培养,有助于诊断。(图E,男性淋病;图F,淋菌性眼淋病的治疗采用抗生素,如头孢曲松、大观霉素及大环内酯类等。三、尖锐湿疣 系由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所致。主要为性接触传染,潜伏期为1~6个月(平均3个月)。临床所见为在生殖器或肛门部位出现单个或多个丘疹状、乳头状或菜花状的赘生物,表面湿润、粗糙。自觉症状轻微或无症状,个别可发生癌变。醋白试验及HPV病毒检测有助于诊断。(图G,图H,尖锐湿疣) 治疗 局部采用物理疗法去除疣体,如冷冻、二氧化碳激光、电离子手术等;同时宜用抗病毒、免疫调节等药物全身治疗。 本病极易复发,一般要多次治疗才能治愈。患者宜定期复诊,并保持良好身体状态,最好不饮酒,避免过度劳累及大的情绪波动。四、生殖器疱疹 是由单纯疱疹病毒(HSV)感染泌尿生殖器及肛门等部位的皮肤粘膜而引起的一种炎症性复发性疾病。传染源是生殖器HSV感染者,主要通过性行为传播。原发感染的潜伏期为2~7天,临床表现为成群易破的小水疱,点状糜烂,或溃疡,自觉疼痛。疹前常有发热、头痛、骶部皮肤感觉异常。病程约为1周,但1~4月后易复发。复发的诱因如发热、月经、精神创伤、饮食因素等。病毒检测有助于本病诊断。(图I,图J,生治疗一般内外用药结合,局部及全身均宜用抗病毒药物及免疫调节药物治疗。易复发。五、艾滋病1、什么是艾滋病? 艾滋病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的音译,是目前世界范围内危害最严重的性病。其病原体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已知该病毒易于突变,具有逆转录功能,核酸成份为RNA,分HIV-1和HIV-2两型,每型又分若干组,每组又进一步分为若干亚型。 AIDS主要通过性接触或输注HIV带毒者的血制品而感染,潜伏期为1~10年(平均7~8年),自感染HIV到血中始能测得HIV抗体的一段时间称为“窗口期”,约为4~8周(个别人可长达6个月)。2、艾滋病具体的发病机理是怎样的? HIV侵入人体后,首先吸附到CD4+淋巴细胞表面,通过“融合”、“穿入”进入细胞,在其自身“逆转录酶、整合酶”等作用下合成病毒DNA,并整合到宿主细胞染色体上,依托宿主的核酸蛋白质代谢,复制新的病毒颗粒。HIV病毒颗粒的增殖可直接导致体内CD4+淋巴细胞的大量凋亡,进而使受染个体免疫功能全面崩溃。当CD4+淋巴细胞数目低于200/ul时,临床即可出现一系列明显的免疫缺陷综合征的表现。3、感染HIV后会有哪些表现? AIDS的临床表现是随HIV在体内的不断增殖、CD4+淋巴细胞数目的迅速减少,免疫功能的全面减退而出现的。HIV感染后的14天内,大部分人会出现类似感冒的症状,如发热、咽痛、头痛、全身不适等,体检可见全身淋巴结及肝脾肿大。血中HIV抗体常在1周后转为阳性,CD4+淋巴细胞数目亦见减少。然而这一系列症状多在1个月内自行消失。 此后绝大多数HIV感染者约经7~8年的“无症状感染期、艾滋病前期”后,免疫功能出现全面衰竭。全身各组织器官普遍受累,出现多种机会感染和恶性肿瘤。最常见者如肺孢子菌肺炎(PCP,图K),卡波西肉瘤(KS,图L)等。4、如何诊治艾滋病?怎样预防? 诊断HIV感染或AIDS要靠详尽的病史,全面的体检,以及准确无误的实验室检查。凡确证血中查到HIV抗体即可诊断HIV感染。诊断AIDS尚需具备其他多种证据,如流行病学证据、临床表现、病毒核心结构蛋白检测、CD4+淋巴细胞计数等。 AIDS的治疗原则是“联合、持久、综合”。包括针对HIV以及针对继发感染、恶性肿瘤等环节的治疗等。预防HIV感染及AIDS的措施一般包括控制性传播,加强血制品管理,禁止共用未消毒器具注射药物及疫苗,及时消毒被HIV污染的物品等。
患者:病情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就诊医院等): 每次觉得手痒 就发现长了好多 好了 偶尔还是长表面看不出来 侧面看的很清楚 密密麻麻的在广州市医院看过 吃药 擦药 都不行 那时候很严重 整个手都烂了 脚上都长 回来东莞后 吃了些中药 也没效果 后面擦药慢慢就好了 吃过中药 也有擦药(复方醋酸地塞米松乳膏)擦脸效果很明显 只是治不了根 中国人民解放军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皮肤科刘俐伶:湿疹易反复是其特点。手部湿疹要注意局部接触引起的刺激原因,尤其在加重时应总结是哪些原因引起,以后应尽量避免。其次是缓解期时多注意局部保护和护理,发作时再外用药或口服药,同时要避免搔抓。
患者您好!以下为术后注意事项:1】术后伤口轻微疼痛、敷料少量渗透为正常现象;如情况稳定,可暂予观察。2】如出现局部明显红、肿、热、痛,或敷料松脱、渗血渗液较多,请及时就医或与我联系。3】请于术后自行外涂抗生素软膏,每日早晚各一次。如无特殊情况伤口可外露,不需敷料覆盖。4】伤口拆线前请勿沾水。5】请于约定时间前来皮肤科手术室拆线。6】如有送病理检查,可于一周后向护士询问查阅病理报告。7】手术后禁烟酒(含二手烟、电子烟),禁辛辣刺激食物。8】术后一年内伤口/瘢痕会有轻微红肿,或偶尔疼痛瘙痒,属正常恢复过程,一般会随时间逐渐减轻、消失。9】术后及拆线后注意避免局部活动牵拉伤口(如面部夸张表情或局部肢体动作),以免影响伤口愈合及瘢痕外观。10】面部及暴露部位伤口/瘢痕请注意防晒(时间至少半年),以免局部色素沉着。11】如有需要,除上述9、10外,还可于拆线后开始使用抗瘢痕产品(如美皮护敷贴或舒痕硅酮凝胶),外用减张贴,以进一步改善瘢痕外观。12】如条件允许,请于术后第1、3、6、12个月于姚丽敏医生门诊复诊,或通过好大夫平台上传术后照片,观察切口恢复情况。祝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