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消化内科王芬教授团队采用超声内镜技术将患者自体骨髓经门静脉成功移植到一例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肝脏内,半月即获得良好疗效,白蛋白水平提升很快,一月后腹水完全消退。 患者是一名50岁中年男性,湖南益阳人,乙肝病史20余年,近年来逐渐出现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症状:肝功能明显减退、脾功能亢进、大量腹水,多次呕血、黑便,近年来需频繁出入医院。王芬教授在查房时向患者表示可应用“自体骨髓细胞”治疗肝硬化,骨髓中的间充质干细胞可促进促进肝小叶重塑,骨髓造血干细胞在肝脏内可定向分化成新的肝细胞,骨髓自带的细胞因子也可以刺激肝脏原始祖细胞产生新的肝细胞,使产白蛋白的肝细胞数量迅速增加,有望改善患者肝功能、消除腹水、延缓肝硬化进展。在评估患者病情、详细沟通手术相关事项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后,入院第4天,王芬教授及其团队从患者体内抽出30ml全骨髓,通过超声内镜途径,顺利经门静脉精准定植到肝脏内,术中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未出现明显不适。术后半月随访患者发现,其白蛋白指标由28.9g/L上升到37.8g/L,一月后腹水完全消退。 肝硬化是一种由多种病因长期作用于肝脏引起的慢性、进行性、弥漫性肝病的终末阶段,病变逐渐进展,晚期出现肝功能衰竭、门脉高压及多种并发症,死亡率高。现阶段常见治疗方案主要包括内科药物保守治疗、外科手术治疗(贲门血管离断术、门体分流术、肝移植等)、内镜治疗(食管-胃底曲张静脉套扎、组织胶注射等)、介入治疗(经颈静脉肝内门腔静脉分流术),除了肝移植,其他治疗措施虽能暂时改善临床症状,却不能逆转肝细胞数量日益减少导致的肝功能逐渐减退。临床上迫切需要一种经济且有效的手段来治疗肝硬化失代偿期的患者。在消化内科原有成熟的超声内镜治疗平台的基础上,在沈守荣教授及王晓艳教授两代科主任的大力支持下,王芬教授创性地应用超声内镜技术将自体骨髓经门静脉途径移植到患者肝内,具有安全、创伤小、恢复快、靶向性好、无排异、无基因突变风险等多重优点。到目前为止,王芬教授及其团队已先后为10余例病人成功实施该项治疗技术,通过近1年的随访,疗效非常肯定,尤其在增长白蛋白水平、消除腹水上有独特的疗效,是一项能让广大肝硬化患者获益的医疗技术。该技术也以大会发言的形式在美国消化疾病周(DDW)、韩国超声内镜峰会(EUS-Summit)、中国消化内镜年会等国内外重要会议上交流,并应邀在福建、江西、浙江、上海、湖北、湖南等多个省级年会上做大会主旨报告,获得了一致好评。
在上周刚刚结束的第一届世界消化内镜大会上(1st World Congress of GI Endoscopy,Hyderabad,India. ENDO2017),湘雅三医院消化内科王芬教授完成的“全胃切除术后黄疸患者超声内镜引导下肝十二指肠吻合支架置入术”被大会接受为“Video presentation”,并在视频展示区循环播放,供来自全球的4800多名参会的消化内镜医师学习交流。患者罗某罹患晚期胃癌,全胃切除后一年腹腔内转移并侵犯胆总管,出现梗阻性黄疸以及淀粉酶升高,MRCP提示:胆总管胰头段变窄,其上端肝内外胆管扩张,胆总管下段见结节样低信号灶。黄疸给患者的后续治疗带来极大困难,因此胆汁引流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由于患者全胃切除后毕II氏吻合导致十二指肠解剖结构变异,反复多次用直视镜、十二指肠镜探查,均无法明确十二指肠乳头的位置,因而无法实施ERCP(逆行胰胆管造影),患者与家属心理上亦不接受经皮经肝胆管穿刺外引流治疗(PTCD)。消化内科肝胆胰疾病治疗团队仔细分析了病情,认为可以为病人实施超声内镜引导下肝十二指肠吻合胆管支架置入术。在科主任王晓艳教授的大力支持下,王芬教授为患者实施了手术,手术获得了极大成功,支架置入后困扰患者多日的淤胆瞬间经支架汩汩流出。术后患者恢复良好,未出现手术相关的并发症。 自2013年以来,湘雅三医院消化内科陆续开展了超声内镜引导下的细针穿刺术、超声内镜引导下腹腔神经节/丛阻滞术、超声内镜引导下胰腺假性囊肿金属支架引流术、超声内镜引导下胆管引流术等多项先进的超声内镜技术。这些超声内镜技术的成熟应用,为广大胃肠道外的胸腹腔内病变患者的诊断及治疗带来福音,尤其在晚期肿瘤止痛、解除梗阻性黄疸等方面有独到的优势。标志着消化内科超声内镜诊疗技术在全省处于领先地位。相关链接:2017世界消化内镜大会是由世界内镜组织(world endoscopy organization,WEO)承办,在印度海德拉巴举办的第一届盛会。WEO成员国涵盖亚太地区、欧洲/地中海、美洲地区,包括欧洲胃肠内镜协会(ESGE)、亚太消化内镜协会(A-PSDE)、美洲消化内镜协会(SIED)、美国消化内镜协会(ASGE)、日本胃肠病内镜协会(JGES)以及韩国消化内镜协会(KSGE)等。
作者:田力 时间:2013-5-27 11:58:32近日,消化内科王芬教授成功完成了我省第一例超声内镜引导下腹膜后淋巴结细针穿刺术。患者为一名70岁老年男性,因腹痛查因入院,腹部CT提示:腹腔内及腹膜后多发增大淋巴结,并侵犯腹腔及腹膜后大血管,胰头、胰体受累可能。通过科内会诊,沈守荣、王晓艳两位教授一致倾向于恶性淋巴瘤的可能,但确诊必须行淋巴结活检术。鉴于此患者浅表淋巴结不大,B超、CT引导下腹腔及腹膜后淋巴结活检术的难度和风险较大,王芬教授于5月16日对该患者进行了超声内镜引导下腹膜后淋巴结细针穿刺术。术后细胞学涂片检查发现恶性肿瘤细胞,倾向于血液系统恶性淋巴瘤。目前患者已开始接受化疗。据了解,超声内镜介导下细针吸取细胞学检查(EUS-FNA)是内镜超声引导下的三大介入技术之一,即用超声内镜观察和追踪穿刺的细针,对可疑病灶进行穿刺抽吸活检,以进行细胞学检查。它的优点在于从消化管腔内进行穿刺,穿刺距离较短,同时避免皮下脂肪、肠腔气体和腹水等因素的影响,能准确定位穿刺点,并能避开重要血管,成功率较高、风险相对较小。王芬教授在哈佛大学附属医院高级内镜中心研修归国,主攻超声内镜及相关各项诊疗技术。基于消化内科已有的超声内镜技术,在王晓艳主任的安排协调下,王芬教授成功完成了这一手术。扇扫超声内镜能够实时观察及监控穿刺针的前进方向和深度,使内镜超声引导下的细针穿刺(FNA)得以实现;彩色多普勒和能量多普勒的应用避免了刺穿血管的可能;而超声引导下的细针穿刺活检技术增加了纵轴超声内镜对上消化道和胰腺肿瘤等疾病的检查应用。EUS-FNA已由单纯的诊断技术发展为治疗手段,该项技术的开展将有助于进一步扩大我院消化内科内镜诊疗技术在省内的影响力。
作者: 时间:2014-9-4近日,湘雅三医院为一名晚期胰腺癌患者施行了全省第一例超声内镜引导下腹腔干神经节阻滞加毁损术(EUS-CPN+CPNB),缓解了困扰患者数月的癌性疼痛。患者术后2小时即进食,肿瘤浸润、压迫所致的疼痛亦缓解。患者张爷爷是一名66岁老年男性,2013年明确诊断为胰头癌并肝转移,先后行多次伽马刀放射治疗及分子靶向治疗,但病情并未完全控制,这已经是张爷爷因为胰腺癌并发症第二次求助消化内科。去年张爷爷因放疗并发“放射性肠炎”大出血来消化内科住院,王芬教授通过内镜下APC技术消除了其十二指肠球部的弥漫性毛细血管扩张,成功控制了大出血;今年张爷爷病情加重,出现了上腹部、腰背部的持续性胀痛,每天服用4片“吗啡缓释片”仍难以缓解疼痛,有时还需要注射杜冷丁。在充分与患者及其家属沟通后,湘雅三医院消化内科王芬教授、王晓艳主任近日顺利为患者施行EUS-CPN+CPNB术,成功缓解了其癌性疼痛。患者术后恢复快,疗效显著,且无出血、手术创伤等并发症。超声内镜引导下腹腔干神经节阻滞+毁损术(EUS-CPN+CPNB)是内镜超声引导下的三大介入技术之一。该技术在线阵超声内镜引导下找到位于腹主动脉和腹腔干分支根部的腹腔神经节,经胃壁用细针穿刺到腹腔神经节处,注射布比卡因局部麻醉神经节,再注射无水酒精,让神经节脱水坏死,达到腹腔干神经节阻滞、毁损的目的,从根本缓解患者癌性疼痛,该技术特别适用于晚期肝癌、胃癌、胰腺癌引起的顽固性上腹部、腰背部痛。该手术费用低廉,疗效较为持久,能明显改善晚期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通讯员:余希)
作者:唐岸柳 时间:2015-7-3近期,我院消化内科联合中山肿瘤医院合作完成湖南省内首例超声内镜引导下经胃肝内胆管穿刺顺行胆总管狭窄支架置入术。患者祝某罹患晚期滤泡型淋巴瘤,病变广泛累及纵隔、腹腔,腹腔内充满巨大的瘤体(部分融合超过10cm)。因腹腔内巨大肿物压迫,患者近期出现了梗阻性黄疸,MRCP提示胆总管上段外压性狭窄呈鸟嘴样,肝内胆管显著扩张,胆红素高达485.6 μmol/L(高于正常值22倍),淤胆进一步加重了肝功能损伤,给患者的后续治疗带来极大困难,因此胆汁引流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患者先后尝试了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经皮经肝胆管穿刺治疗,均因十二指肠球部肿瘤浸润狭窄、穿刺路径不理想等原因操作不成功或无法实施,患者家属最终向消化内科王芬教授求助。王芬教授和消化内科主任王晓艳教授仔细分析了病情,认为可以为病人实施超声内镜引导下经胃肝内胆管穿刺顺行胆总管狭窄支架置入术。经术前反复研究论证、做了大量准备工作后,在科主任王晓艳教授的大力支持下,在骨科、手术室、麻醉科的全面配合下,6月24日下午,患者接受胃底部左肝内胆管穿刺术。王芬教授几经尝试,导丝经左肝管、左右肝管汇合处、胆总管狭窄段顺行进入胆总管后从十二指肠乳头穿出,最后经胃壁将裸支架顺导丝置入胆总管狭窄段。手术获得了巨大成功,支架置入后困扰患者多日的淤胆瞬间经十二指肠乳头汩汩流出。术后患者一般情况良好,未出现手术相关的并发症,5天后患者的转氨酶已经恢复正常,胆红素由400多降至100 μmol/L,目前已转入肿瘤科进行后续治疗。自2013年以来,我院消化内科陆续开展了内镜超声引导下的细针穿刺吸取细胞学检查、超声内镜引导下腹腔干神经丛阻滞术、胰腺假性囊肿超声内镜引导下胃内支架引流术等多项先进的超声内镜技术。在此基础上,又完成湖南省首例超声内镜引导下肝内胆管穿刺及顺行胆总管支架置入术。这些超声内镜技术的成熟应用,将为广大胃肠道外的胸腹腔内病变患者的诊断及治疗带来福音,尤其在晚期肿瘤止痛、解除梗阻性黄疸等方面有独到的优势,同时也标志着消化内科超声内镜诊疗技术在全省处于领先地位。
直播时间:2024年12月30日18:17主讲人:王芬主任医师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消化内科
直播时间:2024年10月30日18:57主讲人:王芬主任医师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消化内科
直播时间:2024年03月21日18:59主讲人:王芬主任医师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消化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