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质体阿霉素联合阿帕替尼长间隔治疗硬纤维瘤(韧带样瘤、纤维瘤病)23岁女性,确诊右颈肩部硬纤维瘤1年,颈肩部肿物持续增大,右上肢麻木加剧,口服西乐葆治疗效果不明显。MR显示肿瘤累及臂丛神经及颈部血管。给予行脂质体阿霉素联合低剂量阿帕替尼长间隔治疗硬纤维瘤(韧带样瘤)治疗,每月1次,1周期后症状明显改善,治疗4周期后复查MR肿瘤明显缩小。治疗过程中,无明显不良反应。
2019年12月13日-15日中国抗癌协会第十二届肉瘤专业委员会全国会议在广州召开。此次大会的一个重要议题是中国抗癌协会第八届肉瘤专业委员会的换届选举。我院骨肿瘤科主任沈靖南教授当选中国抗癌协会肉瘤专业委员会新一届候任主任委员,尹军强教授和邹昌业副教授分别当选中国抗癌协会肉瘤专业委员会秘书和委员。 此次大会上,我科沈靖南教授、尹军强教授和邹昌业副教授分别围绕恶性转移性骨肿瘤多学科治疗、儿童下肢恶性骨肿瘤的治疗手术方式选择、“三明治隔离手术”降低毗邻血管神经的硬纤维瘤的局部复发率作了学术报告,获得大会热烈反响和讨论。其中,尹军强教授的学术报告在会上荣获“优秀论文三等奖”。 在随后召开的中国抗癌协会肉瘤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创新与转化学组成立大会上,沈靖南教授当选学组学术顾问,尹军强教授当选学组副组长。 沈靖南教授成功当选中国抗癌协会肉瘤专业委员会候任主任委员,更加奠定了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肿瘤科作为华南地区最权威、最专业的骨与软组织肿瘤诊疗中心,其雄厚的临床实力及科研得到了全国骨与软组织肿瘤领域专家的高度认可。
骨肉瘤也叫成骨肉瘤,是较常见的发生在20岁以下的青少年或儿童的一种恶性骨肿瘤。由于在疾病的早期,骨肉瘤的症状与青少年的生长痛症状相似,很多患者将其误以为是生理性疼痛,导致延误了早期的治疗。那么骨肉瘤与运动损伤的区别是什么?如何鉴别骨肉瘤与运动损伤?1.疼痛。骨肉瘤最常见的表现是疼痛,初期疼痛为间断性,持续性的加重,疼痛为胀痛、刺痛或跳动疼痛,以夜间痛和静息痛比较明显。也可在运动后出现,容易被误诊为劳损或扭伤。扭伤等运动损伤以运动痛为主,活动受限。早期疼痛最明显,休息多可缓解。2.局部的肿胀和肿块。运动损伤出现的肿块往往在运动后立即出现,并在1-2天达到最大,表面青可有青紫,瘀斑,压痛明显,休息后逐渐消肿。肿瘤的肿块肿胀多在疼痛出现后逐渐加重,休息无法缓解,肿瘤逐渐增大后可伴有局部发热,静脉曲张等,3.X检查。软组织运动损伤多数没有异常X线表现。骨肿瘤可出现异常的骨破坏及骨膜反应等。因此,青少年的逐渐出现肿胀疼痛,休息不能缓解者,家长需要仔细鉴别,引起重视,要注意进行X光或者核磁共振检查,要看骨肿瘤专科医生。争取发现早期病变以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
视频内容:骨与软组织恶性肿瘤分类比较复杂,涉及较为广泛。骨肿瘤包括骨肉瘤、尤文肉瘤、软骨肉瘤、脊索瘤、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软组织恶性肿瘤包括纤维肉瘤、脂肪肉瘤、横纹肌肉瘤、平滑肌肉瘤等一系列软组织肉瘤。本内容不能作为治疗依据,如有不适请到医院就诊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