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9岁。视力模模,微胖。头颅CT:鞍区占位,稍高密度;头颅MRI:鞍区占位,明显强化,向鞍上发展。(图1,2,3) 诊断:垂体腺瘤 手术:开颅额下入路瘤体切除 术后情况:恢复良好,术后7日出院。(图6) 术后复查头颅CT:瘤体消失(图4,5)分析:儿童鞍区常见颅咽管瘤,垂体瘤相对少见。垂体瘤多引起患者内分泌障碍,如糖皮质激素代谢紊乱,出现向心性肥胖,面部皮肤红润,胖如圆月。随瘤体向颅内发展,视力会逐渐受累减退。本例经开颅手术,术后恢复良好;术后复查CT,瘤体消失。后期治疗在于观察,预防瘤体复发,也可考虑辅以立体定向放射治疗;1月后复查血性激素水平,观察垂体术后内分泌功能情况。
患者,男,25岁。前额部钝痛,右眼轻度外突。CT:前颅底中线区域大片状钙化,延至后组筛窦、眶、前床突、鞍背等区域。(图1-3)诊断:颅底骨异常增殖。分析:本病见于青年期多见,与颅骨异常发育有关,女性多于男性,以一侧或双侧颅底骨受累为主。颞、眶者受累多见,患者颞部、眶部外突变形,眶管狭窄,眼球被挤出移位,视力受影响;颅底中线区域骨异常增殖,双侧视神经管和双眶管受挤压,可致眼球移位变形以及视力明显受损。本病治疗极为棘手。由于骨异常增殖范围广,涉及颅底,邻近重要血管和神经结构,手术切除皆为困难。颅底骨异常增殖向侧方发展者,如侵至颞骨和眶外侧壁和视神经管者,可手术切除病变骨,解除视神经压迫,扩大眶管,缓解眼球结构受压,切除变形颞骨,行颅骨重建,以实现颅腔的完整性和容貌的美容要求。由于切除范围有限,本病部分患者后期仍有骨异常增殖继续发展趋势。
患者男,25岁。慢性头痛,右侧肢体力弱。头颅影像:左侧额叶、顶叶、枕叶萎缩,脑沟增宽,左侧脑室扩张(图1:CT;图2:MRI T1相;图3:MRI T2相)。头颅CT血管成像:左侧颈内动脉闭塞(图4-7)。分析:本例为脑血管性病变,发病隐匿,过程漫长,左侧颈内动脉缓慢狭窄直至闭塞,颅内左颈内动脉供血支配范围脑组织慢性缺血,脑供血主要依赖由对侧颈内动脉系统代偿,病程久远因而症状缓慢而轻微。治疗原则:增强左侧脑供血程度,可考虑如颞浅动脉或脑膜中动脉与左大脑中动脉系统的吻合,颞肌脑皮层贴敷;由于左颈内动脉完全闭塞,血管内支架治疗,或血管壁切开取栓风险增大。
女,42岁。头晕。CT:左桥脑小脑角极低密度占位,边界清楚,无占位效应(图1)MRI T1检查:左桥脑小脑角短T1信号病灶(图2)MRI T2检查:长T2信号病灶(图3)诊断:左桥脑小脑角脂肪瘤处理:无需特殊处理分析:脂肪瘤为先天性肿瘤,在成年人此瘤几乎停止增长。颅内脂肪瘤多在中线区域,如中线胼胝体区、鞍区、三脑室、松果体区、小脑蚓部等,其他部位脂肪瘤罕见。脂肪瘤多无占位效应,一般无特殊症状。无需手术治疗。本例脂肪瘤发生在桥脑小脑角区,但无面瘫、听力障碍、面部感觉障碍、声音嘶哑、进食呛咳等桥脑小脑角区肿瘤常见的中组和后组颅神经受累表现。此瘤属于“惰性”肿瘤,几无生长。考虑到桥脑小脑角区肿瘤的手术风险,对此脂肪瘤予以手术,无异于画蛇添足,弄巧成拙。
女,70岁。头痛。两年前(图1:2011-4-26)头颅CT检查未发现特殊情况,半年后再次复查CT,仍未发现特殊异常。(图2:2011-12-19)。此后未予特殊检查和治疗。但因头痛加重,今年再次就诊,复查头颅MRI,发现左后颅窝巨大肿瘤(图3-5:2013-10-20),贺教授诊断:脑膜瘤,建议手术。家属和患者极为惊诧,肿瘤发展这麽快!分析:脑膜瘤为良性,生长缓慢,通常表现为慢性头痛,一般无特殊症状,瘤体多较大时因有症状而就诊才被检查出来。患者经常问起贺教授,肿瘤何时出现的。这是一个难以回答的问题。因为患者在肿瘤发生早期,因未察觉很少来就诊。本例患者在两年前虽有头痛,但CT检查确实未显示异常,图1、图2中,四脑室和中脑导水管位置无偏移。2011-12-19至2013-10-20因头痛加重后再次复查MRI,显示左后颅窝巨大脑膜瘤,最大直径4公分,需要手术切除。如假设脑膜瘤是线性发展增大,也即匀速增长,贺教授测算:脑膜瘤的增长速度约为:每日0.061毫米(0.061mm/d)
日前,有患者持片请我诊查,说是医生建议其住院手术治疗。阅片,惊然。患者,男, 8岁。轻微头痛。CT(平扫):四叠体区、枕大池低密度病灶;MRI(平扫):四叠体区、枕大池短T1、长T2信号病灶。头颅普通照片:顶部限局性隆起,局部脱发。诊断:颅内多发脂肪瘤(四叠体区、枕大池、顶部头皮)。个人观点:本例颅内脂肪瘤不适宜手术。 分析:脂肪瘤为良性先天性病变,增长速度极其缓慢,在成年后增长几近停滞。在颅内,多发生在中线区域,如胼胝体、纵裂、四叠体区等。无占位效应。CT呈低密度,MRI为短T1、长T2信号。影像显示瘤体边界清楚。组织学上,瘤体与周边组织粘连紧密,边界不清。病理生理学上,本病变对周围无明显挤压效应。生物学上,本病变发展极缓。经验表明,术中难以分离瘤体和正常脑组织,且本瘤内部不乏血供。患者多无特殊症状。体表的脂肪瘤,如头皮脂肪瘤,个别可引起局部疼痛或其他不适,可考虑切除。颅内中线区脂肪瘤,不建议手术。一是因为,颅内脂肪瘤患者多无明显症状;二是因为,肿瘤发展极其缓慢,成年期几成停滞状态;三是因为,颅内瘤体难以分离切除,手术操作万一造成正常神经结构损害,实不值得。凡此,颅内脂肪瘤患者接受手术切除治疗,三思而深虑啊!!!
患者:女,59岁。头痛、发作性抽搐住院。MRI增强显示:右颞深部占位,周围水肿明显。初诊:右颞肿瘤(胶质瘤、转移瘤均有可能)第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西京医院)神经外科贺晓生教授为患者试试了手术治疗。手术:右颞开颅肿瘤切除术中情况:瘤体全切术后病理: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WHO 4级。术后情况:良好出院术后复查MRI:瘤体消失。术后治疗:出院后行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半年随访:头痛再现,伴发癫痫影像复查:原瘤体部位再现占位病灶再次入院手术,占位切除,骨瓣去除,症状改善。二次术后复查CT:复发占位全部切除。反思:首次影像检查发现瘤体较小,全切除,病理证实为4级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极度恶性。术后1月内行放射治疗,仍难以阻挡肿瘤的复发。手术、放疗、甚至结合化疗,对此类肿瘤的控制力度仍存缺憾。此病例仍在随访中。
患者,女,39岁。闭经5年,视力进行性下降一年。MRI:鞍区占位,边界清楚,略低T1信号。(图:术前)血性激素检测:PRL明显增高。初步诊断:垂体瘤手术方式:单鼻孔经蝶鞍区肿瘤切除术中情况:肿瘤血供中等丰富,质软。术后情况:视力明显改善。病理报告:垂体腺瘤术后影像复查:肿瘤切除(图:术后)
患者男,37,头痛。MRI:显示右颞顶占位(图片660、663)。2011年九月就诊于贺教授。初步诊断:脑胶质瘤。手术全切肿瘤,术后恢复良好。病理报告:星形细胞瘤(WHO 2级)。术后早期行脑部术区立体定向伽马刀放射治疗(图片664、665)。近期来贺教授门诊复查。患者术后至今未出现特殊异常,复查增强MRI,未发现复发迹象(图片661、662)。分析:胶质瘤为脑内原发恶性肿瘤,根据WHO标准分为4级。级别越高,恶性度越高,越容易复发。手术为首选方法,术后辅以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随诊极为必要。本例术后效果良好,未发生并发症和后遗症。坚持规范的综合治疗措施,包括化学治疗、免疫治疗,以及应用中医中药等,希望能获得长期或永久疗效。
患者,女,34岁。左脸疼痛难忍半年。头颅MRI增强显示:左桥小脑角肿瘤,强化明显,边界清楚,瘤体巨大,向幕上发展,鼠尾征明显,基底宽大。初诊考虑:脑膜瘤。手术方式:左乳突后入路。术中所见:瘤体血供丰富,电灼结合CUSA,肿瘤分块切除。经幕裂孔突入幕上的部分一并切除。副神经脊髓根、面听神经、三叉神经、外展神经显露清楚,解剖保留。术后病理:脑膜瘤,沙粒体型,WHO1级。术后CT复查:肿瘤全切。患者出院情况良好,颜面疼痛消失,轻度外展神经受累反应。目前继续随访。